《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赏析

合集下载

求《古诗十九首》原文及赏析

求《古诗十九首》原文及赏析

求《古诗十九首》原文及赏析《古诗十九首》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昔我同门友,高举振六翮; 不念携手好,弃我如遗迹。

南箕北有斗,牵牛不负轭;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益!《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期无名氏的作品,内容多写夫妇朋友间的离别相思和下层知识分子功名失意的怨苦之情,感情真挚,语言朴实生动,叙事简练,抒情气氛浓烈,饶有情韵,是一组内容与风格都很一致的成熟的五言诗。

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首次标为《古诗十九首》,后来就成为定名。

钟嵘《诗品》赞为“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这组古诗对后代五言诗的创作曾经发生过极其深远的影响。

这是第七首,埋怨朋友显贵以后不相援引,遂使功名无成。

全诗格调低沉,景物凄清,人生的失意感,充斥于字里行间。

这是秋夜即兴之作,因此开篇即从秋夜的景物写起。

“明月皎夜光,促织鸣东壁。

”一轮秋月高挂中天,皎洁明亮光华四射,这是目所见;东边的墙壁跟前,蟋蟀在凄凄切切地鸣叫,这是耳所闻。

朱筠说:“大凡时序之凄清,莫过于秋;秋景之凄清,莫过于夜,故先从秋夜说起。

”(《古诗十九首说》)月光的皎洁,引发了诗人的愁绪,使他想起了《诗经·月出》篇中的名句“月出皎兮……劳心悄兮”,于是,他发出了沉重的喟叹;东壁下蟋蟀的鸣叫声仿佛在应和他的喟叹,又仿佛在惋惜时光的迅速流逝。

于是,诗人的心情更加沉重了。

他沉潜于这样凄清寂静的境界,似乎忘了自身,忘了世界……这样地不知过了多久,他猛然惊醒过来,发现“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原来,上弦月已经落下去了,北斗星的斗柄(玉衡)已经指向孟冬的方位,残秋已经结束,冬天来到了,空中无数星星,都在闪烁着光芒,夜已经很深了。

诗人还在仰观天上的星象出神,突然身上感到寒飕飕的,原来露水已经打湿了衣襟。

“白露沾野草,时节忽复易;秋蝉鸣树间,玄鸟逝安适?”诗人俯察地上的物象,不禁悲从中来:原来秋露已很重很重,快要“白露为霜”了;蝉儿的鸣叫已经有气无力,它的生命即将结束;燕子已经无影无踪,不知躲到那里去了。

《古诗十九首》整体介绍

《古诗十九首》整体介绍

《古诗》整体介绍《古诗十九首》整体介绍《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

下面是关于《古诗十九首》整体介绍的内容,欢迎阅读!以前我曾提到,汉初的诗歌有几种不同的体式,有四言体、楚歌体、杂言体,还有新兴的五言体,也就是五言的乐府诗。

现在我们首先要明确的是:《古诗十九首》不是乐府诗。

严格地说,它是受五言乐府诗的影响而形成的我国最早的五言古诗。

《昭明文选》最早把这十九首诗编辑在一起,并为它们加了一个总的题目——“古诗十九首”。

许多人认为,《古诗十九首》在中国诗歌史上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一组最重要的作品。

因为,从《古诗十九首》开始,中国的诗歌就脱离了《诗经》的四言体式,脱离了《楚辞》的骚体和楚歌体,开沿袭两千年之久的五七言体式。

在中国的旧诗里,人们写得最多的就是五言诗和七言诗。

直到今天,写旧诗的人仍以五言和七言为主。

而《古诗十九首》,就是五言古诗中最早期、最成熟的代表作品。

它在谋篇、遣词、表情、达意等各方面,都对我国旧诗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

然而奇怪的是,如此杰出、如此重要的一组诗,我们大家却始终不知道谁是它们的作者!晚唐诗人李商隐曾写过一组非常美丽的诗——《燕台四首》。

有一次,他的一个叔伯兄弟吟诵他写的这四首诗,被一个叫作柳枝的女孩子听到了,就十分惊奇地问:“谁人有此?谁人为是?”这两句话里充满了内心受到感动之后的惊喜和爱慕,意思是什么人的内心竟有如此幽微窈眇的感情,而且竟有这么好的写作才能把它们表现出来?我之所以提到这个故事,是因为每当我读古诗十九首的时候,内心之中也常常萦绕着同样的感情和同样的问题。

这十九首诗写得真是好,它有非常丰厚的内涵,外表却很平淡。

后来的诗人也能写很好的诗,但总是不如十九首这样温厚缠绵。

比如卢照邻有两句诗说:“得成比目何辞死,愿做鸳鸯不羡仙”,写得当然也很好,可是你要知道,这两句太逞才使气。

也就是说,他有意地要把话说得漂亮,说得有力量,结果在感情上反而太浅露了。

古诗十九首原文

古诗十九首原文

古诗十九首原文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古诗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它展示了古人的思想、情感和审美追求。

下面将为您呈现古诗十九首的原文,让我们一同领略古人的智慧和美感。

1.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 《登高》 -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 《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 《夜泊牛渚怀古》 - 杨万里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田山已百鸟,归树岸犹喧。

6. 《春夜喜雨》 -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7. 《登幽州台歌》 -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8. 《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9.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 《江雪》 - 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1.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孟浩然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2. 《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3. 《别董大》 -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4. 《春夜洛城闻笛》 - 刘禹锡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15. 《相思》 - 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6. 《送韦子卿》 - 王之涣陌上桑叶,青青其色。

乐君子之心,素世情深。

17.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之涣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8. 《黄州快哉亭赞》 - 韩愈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绝美的《古诗十九首》全译

绝美的《古诗十九首》全译

绝美的《古诗十九首》全译绝美的《古诗十九首》全译《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是在汉代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

但它的艺术成就却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习惯句首标题。

一.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译文】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地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

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二.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译文】河边青青的草地,园里茂盛的柳树。

在楼上那位仪态优美的女子站在窗前,洁白的肌肤可比明月。

她打扮得漂漂亮亮,伸出纤细的手指。

从前她曾是青楼女子,而今成了喜欢在外游荡的人的妻子。

在外游荡的丈夫还没回来,在这空荡荡的屋子里,实在是难以独自忍受一个人的寂寞,怎堪独守!三.青青陵上柏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译文】荒凉的山陵墓地上生长的柏树,是那么青绿葱翠、郁郁苍苍,山涧溪流里日夜被流水冲刷的石头,那样错落有致、聚敛成堆。

人生长存活在茫茫天地之间,就好比是从不知名的远处飘来的一个匆匆过客,碌碌无为的一生也就只是那么一个瞬间。

《古诗十九首》原文和翻译解释

《古诗十九首》原文和翻译解释

《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

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和《明月何皎皎》。

1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1。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2;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4。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5;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6。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7。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8!行行重行行:白话译文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你与我两人相距千万里远,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那知道是什麽时候北马南来仍然依恋著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荡的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快快回头。

只因为想你使我心情忧伤,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2青青河畔草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9。

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10。

娥娥红粉妆11,纤纤出素手。

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12。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青青河畔草:白话译文河边的草地青青,园里的柳树茂盛。

楼上那位仪态优美的女子站在窗前,洁白的肌肤可比明月。

女子打扮得漂漂亮亮,伸出纤细的手指。

从前她曾是青楼女子,而今成了喜欢在外游荡的游侠的妻子。

在外游荡的丈夫还没回来,屋里空荡荡的,真是难以独自忍受寂寞。

3青青陵上柏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13。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14。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15。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16。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17。

古诗19首分别是哪19首

古诗19首分别是哪19首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

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远方来》和《明月何皎皎》。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

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

《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感受。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有多种说法,《昭明文选·杂诗·古诗一十九首》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

”曾有说法认为其中有枚乘、傅毅、曹植、王粲等人的创作,例如其中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但没有根据,后人多疑其不确。

扩展资料整体赏析《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代汉族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极,情调低沉。

但它的艺术成就却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这十九首诗歌,基本是游子思妇之辞。

具体而言,夫妇朋友间的离愁别绪、士人的彷徨失意和人生的无常之感,是《古诗十九首》基本的情感内容。

有些作品表现出追求富贵和及时行乐的思想。

这段话指出了《古诗十九首》所表达的情感,是人生来共有的体验和感受。

总之,《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是“人同有之情”。

因而,这些诗歌能够永久地感动人,千古常新。

《古诗十九首》在揭露现实社会黑暗,抨击末世风俗的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失去的道德原则的追恋。

这种无可奈何的处境和心态,加深了诗人的信仰危机。

事功不朽的希望破灭,诗人乃转而从一个新的层面上去开掘生命的价值。

《古诗19首》

《古诗19首》

《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文人五言诗,由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

十九首诗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

行行重行行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作品介绍】《行行重行行》出自《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

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

不迫不露、句意平远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东方女性热恋相思的心理特点。

【翻译】你走啊走啊老是不停的走,就这样活生生分开了你我。

从此你我之间相距千万里,我在天这头你就在天那头。

路途那样艰险又那样遥远,要见面可知道是什么时候?北马南来仍然依恋着北风,南鸟北飞筑巢还在南枝头。

彼此分离的时间越长越久,衣服越发宽大人越发消瘦。

飘荡游云遮住了太阳,他乡的游子不想回还。

只因为想你使我都变老了,又是一年很快地到了年关。

还有许多心里话都不说了,只愿你多保重切莫受饥寒。

【赏析】这是一首在东汉末年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

尽管在流传过程中失去了作者的名字,但“情真、景真、事真、意真”(陈绎《诗谱》),读之使人悲感无端,反复低徊,为主人公真挚痛苦的爱情呼唤所感动。

首句五字,连叠四个“行”字,仅以一“重”字绾结。

“行行”言其远,“重行行”极言其远,兼有久远之意,翻进一层,不仅指空间,也指时间。

于是,复沓的声调,迟缓的节奏,疲惫的步伐,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痛苦伤感的氛围,立即笼罩全诗。

“与君生别离”,这是思妇“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回忆,更是相思之情再也压抑不住发出的直白的呼喊。

诗中的“君”,当指主人公的丈夫,即远行未归的游子。

与君一别,音讯茫然:“相去万余里”。

相隔万里,思人以君行处为天涯;游子离家万里,以故乡与思妇为天涯,所谓“各在天一涯”也。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

(4)来去亲疏的关系。
• 《去者日以疏》
• 去者日以疏,生者日已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还故里闾, 欲归道无因。
• 《西北有高楼》
•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 2、〖作者和写作年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 作者和时代有多种说法,《昭明文选· 杂诗· 古诗 一十九首》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 不知作者”。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所表 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 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之作, 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 公元140—190年之间。
• 《青青陵上柏》
•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斗 酒相娱乐,聊厚不为保。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长 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摇踵望,双阙百余尺。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 《驱车上东门》
•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 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 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 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 服食求神仙, 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 《明月何皎皎》
•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赏析《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赏析】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两句点出弦歌者悲伤的原因:最值
得忧伤的不是歌者的哀痛,而是没有人能够理解她心中的伤感,知音
难觅才是为让人伤感的。

听歌者是一位彷徨失意的人,当他听到凄凉
的弦歌声从楼中隐隐传出,不禁受了感染,他揣测“谁能为此曲,无
乃杞梁妻”,恐怕只有杞梁妻那样悲苦之人才能弹出如此悲绝之曲吧。

诗人将其比作“杞梁妻”,可知弦歌者是一位女子。

她仅仅铮铮地弹着,让不尽的悲哀在琴弦上倾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
再三叹,慷慨有余哀”,无限凄凉,几多压抑。

诗人禁不住再次揣度
女子的内心——“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其实,世间知音本就难觅,这高楼的佳人即使借琴曲吐露心声,
也也是枉然,没有人真正理解她的哀伤。

这两句,诗人借高楼上的歌
者之悲,实际上抒写的是自己的人生感受。

在东汉末年那个君门长远、宦官挡道的黑暗年代,知识分子受到杀戮和禁锢,一般的士子是没有
出路的,失意彷徨之人何止千千万万?因此,“但伤知音稀”是一种
具有广泛社会性的苦闷、悲伤和期待。

诗人也不例外,他也是一位不
遇“知音”的失意者,共同的命运,把诗人和“歌者”的心连结在了
一起,他禁不住感叹“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愿我们化作双鸿鹄,从此结伴高飞,一起追求美好的理想。

扩展阅读:《古诗十九首》的简介
《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文人五言诗选辑,由南朝萧统从传世
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文选》而成。

这十九首诗习惯上以句
首标题,依次为:《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青青陵上柏》、《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涉江采芙蓉》、《明月
皎夜光》、《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迢迢牵牛星》、
《回车驾言迈》、《东城高且长》、《驱车上东门》、《去者日以疏》、《生年不满百》、《凛凛岁云暮》、《孟冬寒气至》、《客从
远方来》和《明月何皎皎》。

《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深刻地再现了文
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抒发了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处处表现了道家与儒
家的哲学意境,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

扩展阅读:《古诗十九首》的创作背景
《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
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
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

东汉末年,社会动荡,政治混乱。

下层文士漂泊蹉跎,游宦无门。

《古诗十九首》就产生于这样的时代,表述着同类的境遇和感受。

关于《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和时代有多种说法,《昭明文选·杂诗·古诗一十九首》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


曾有说法认为其中有枚乘、傅毅、曹植、王粲等人的创作,例如其中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但没有依据,后人多疑其不确。

犹又如曹植《送应氏》描写过洛阳被焚毁后的萧条景象,而《十九首》的诗人眼中的洛阳还是两宫双阙,王侯第宅尚未然无恙,冠带来游宴如故,更何况洛阳未遭破坏之前,王粲尚幼,曹植并未出生。

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它并不是一时一人一地之作,它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顺帝末到献帝前,即汉末建安之前几十年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