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妈祖庙调研报告
妈祖故里社会实践活动(3篇)

第1篇一、前言妈祖,又称天后娘娘,是中国民间信仰中的一位重要神祇,尤其在沿海地区享有极高的崇敬地位。
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作为妈祖的诞生地,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信众和游客前来朝圣。
为了深入了解妈祖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组织了一次妈祖故里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详细报告。
二、活动背景妈祖文化源远流长,其精神内涵包括:忠诚信义、仁爱慈祥、勇敢坚毅、勤奋进取等。
这些品质不仅体现在妈祖的生平事迹中,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为了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妈祖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我们决定组织这次妈祖故里社会实践活动。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日至10月3日活动地点: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四、活动内容1. 参观妈祖祖庙第一天,我们首先参观了妈祖祖庙。
妈祖祖庙位于湄洲岛西北部,始建于宋太宗时期,是一座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古建筑群。
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了解了妈祖的生平事迹,感受到了妈祖文化的深厚底蕴。
2. 参加妈祖祭祀活动第二天,我们参加了妈祖祭祀活动。
祭祀活动在妈祖祖庙举行,由当地道教协会主持。
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我们共同祭拜妈祖,表达对妈祖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3. 妈祖文化讲座第三天,我们邀请了一位妈祖文化专家为我们举办了一场妈祖文化讲座。
讲座中,专家详细介绍了妈祖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在我国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地位和影响。
4. 体验妈祖民俗活动在活动期间,我们还体验了妈祖民俗活动,如:烧香拜佛、祈福许愿、观看妈祖舞龙舞狮表演等。
这些活动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妈祖文化,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五、活动收获1. 增强了文化自信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深刻认识到妈祖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
我们为中华民族拥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底蕴而自豪。
2. 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活动中,我们学习了妈祖的忠诚信义、仁爱慈祥、勇敢坚毅、勤奋进取等品质,将这些优秀传统美德传承下去。
3. 增进了团队凝聚力在活动过程中,我们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增进了团队凝聚力。
湄洲岛调研报告

湄洲岛调研报告湄洲岛调研报告湄洲岛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的东海之滨,是中国著名的妈祖文化圣地。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湄洲岛的基本情况、旅游资源以及发展现状,以期为该地区的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湄洲岛位于福州市区东南部,总面积约213平方公里。
岛上居住着约14万人,其中绝大部分信奉妈祖信仰,而妈祖祖庙及相关的文化景点也是该岛最大的特色。
交通方面,湄洲岛与福建大陆之间通过多座跨海大桥相连,如福州至湄洲岛跨海大桥、马尾至湄洲岛跨海大桥等。
二、旅游资源1. 妈祖祖庙:是湄洲岛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也是妈祖信仰的核心。
妈祖祖庙建于960年,现已发展成一个庞大的宗教文化景区,包括主殿、祖庙、凤凰楼等建筑。
每年的妈祖圣诞、妈祖祭典等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朝圣者和游客。
2. 湄洲湾沙滩:位于岛的东北部,被誉为福建省最美的沙滩之一。
沙滩宽阔,柔软平滑,水质清澈,是理想的海滨度假胜地。
3. 鱼鸟山森林公园:位于岛的西部,占地面积约20多平方公里。
公园内有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和壮丽的瀑布。
是休闲度假、观赏自然风光的好去处。
4. 渔家村落:岛上有众多传统渔家村落,保留了古老的渔民生活方式和建筑风貌。
游客可以欣赏到岛上特有的海洋文化景观。
三、发展现状1. 妈祖文化的传承:湄洲岛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妈祖信仰的发源地,妈祖庙及相关的文化景点也一直是岛上最重要的旅游资源。
但目前,由于妈祖信仰的热情逐渐减退,妈祖文化的传承面临困境。
因此,需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举办更多的相关活动等方式,激发对妈祖文化的兴趣,保护和发展好这一独特的文化。
2. 旅游设施的提升:目前,湄洲岛的旅游设施相对较为简陋,缺乏高水平的酒店、民宿等住宿设施。
此外,岛上的交通也相对不便利,需要增加交通工具的数量和频率,提高岛与岛之间以及岛与大陆之间的交通效率。
3. 旅游产业的多元化发展:目前,湄洲岛的旅游产业还主要以传统的宗教文化旅游为主,缺乏其他类型的旅游项目。
因此,应鼓励和支持岛上的农家乐、创意手工艺品等多元化的旅游业态的发展,为游客提供更多选择。
湄洲岛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湄洲岛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是中国东南沿海的一个著名旅游胜地,也是妈祖文化的发源地。
为了深入了解湄洲岛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以及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我们团队于2023年暑期组织了一次为期一周的湄洲岛社会实践考察活动。
以下是我们社会实践的报告。
二、社会实践背景1. 湄洲岛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妈祖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旅游开发潜力。
2.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湄洲岛的旅游市场日益繁荣,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旅游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压力等。
3. 通过社会实践,我们希望了解湄洲岛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现状,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建议。
三、社会实践内容1. 历史文化考察(1)妈祖文化研究:我们参观了妈祖祖庙、湄洲岛博物馆等景点,了解了妈祖文化的起源、发展和传承。
(2)民俗风情体验:通过参与当地的传统节日庆典、民间艺术表演等活动,我们感受到了湄洲岛独特的民俗风情。
2. 旅游资源考察(1)旅游资源分布:我们实地考察了湄洲岛的旅游资源,包括海滩、沙滩、山岳、古迹等,对资源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详细记录。
(2)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我们分析了湄洲岛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包括旅游基础设施、旅游产品、旅游服务等。
3. 生态环境保护考察(1)生态环境现状:我们考察了湄洲岛的生态环境,包括海洋、陆地、植被等,对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评估。
(2)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我们了解了当地政府和企业为保护生态环境所采取的措施,如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
4. 当地居民生活状况调查(1)生活状况了解:我们与当地居民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了他们的生活状况、收入来源、教育水平等。
(2)居民满意度调查: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了当地居民对旅游业的看法和满意度。
四、社会实践成果1. 历史文化研究:我们整理了关于妈祖文化的资料,为研究湄洲岛的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2. 旅游资源开发建议:我们针对湄洲岛的旅游资源,提出了开发与保护的建议,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妈祖文化旅游地居民的旅游感知研究——以莆田湄洲岛为实证研究

2 0 , 1 ): 2 8 . 0 5 ( 7 8 - 3
和经营管理 中, 必能促进泉 州酒店业进一步 发展 , 乃
至走 向成熟 。
参考文献 : 【 1 】魏小安. 主题酒店 : 时代的呼唤 市场 的需求【 . J 饭店现代 化, ]
2 0 ,9 . 05 ()
【】 卫 东. 市旅 游 形象 浅 析【 _ 市规 划会 刊,9 5 ( ): 7金 城 J 城 ] 1 9 ,1
中图分类号 : 9 F52
0-2 2 收稿 日期 2009-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6 4 0 9 (0 0 0 — 0 6 7 17 —27 2 1 ) 1 0 2 -0
妈祖庙文创调研报告

妈祖庙文创调研报告妈祖庙文创调研报告一、研究目的古老而庄重的妈祖庙是中国民间信仰的重要场所之一,而文创产业近年来在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次调研旨在探究妈祖庙文创产业的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结合,推动妈祖庙文创产业的良性发展。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以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游客、商家以及妈祖庙管理方进行,并通过对妈祖庙文创产品的实地观察和分析,结合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三、调研结果1. 客观环境妈祖庙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庙宇,具有非常好的旅游资源。
然而,由于庙宇年久失修,庙内环境较为陈旧,不符合现代游客的审美需求。
2. 文创产品妈祖庙文创产品种类繁多,包括手工艺品、服装、饰品、书籍等。
然而,很多产品缺乏创新和设计感,无法吸引游客的购买欲望。
3. 价格策略部分商家在妈祖庙周边销售的文创产品价格偏高,与产品质量和实际价值不成正比,给游客留下不良印象。
4. 宣传推广妈祖庙的宣传推广渠道相对局限,主要依赖传统媒体和口碑传播。
缺乏新媒体传播和线上推广手段,无法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和参与。
四、问题分析通过调研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妈祖庙文创产业目前存在以下问题:1. 缺乏创新:大部分文创产品缺乏新颖独特的设计,无法满足现代游客的审美需求。
2. 目标市场不明确:针对不同的游客群体,文创产品的类型、定价策略和宣传推广方式应有所区别。
3. 宣传推广不足:传统的宣传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信息获取的需求,需要拓展新媒体传播和线上推广渠道。
五、建议基于以上问题的分析,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1. 创新设计:加强与设计师、艺术家的合作,推出更多具有创新和艺术性的文创产品,满足现代游客对独特、有品质的商品的需求。
2. 精准定位:针对不同的游客群体,研究其需求和消费习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文创产品的差异化定位。
3. 宣传推广:加大对妈祖庙的宣传推广力度,通过新媒体平台、微信、微博等开展线上推广活动,增加游客与妈祖庙的互动。
妈祖庙

(马联 泓 /文 周 宝 成 /摄 )
西合 璧、各扬 其长的技法 ,确能起 到优势互补 、相 得益彰的艺 术效果。对于作者这种 艺术创新精神 , 我们表示赞赏 。此为亮点之二。
第三、制版印刷效果好 好 马 还 要 好 鞍 配 。有 了好 的 图稿 ,还 必 须 有 好 的版式 印刷相匹配。这套 “中国古镇 (二 )》邮 票 采 用胶雕版印制 ,即雕刻版 与胶版套印 。这种制 版 印刷技 术既有胶版色彩 层次丰 富的长处 ,又有雕 刻 版 立体感强 、艺术效果好 的优 点 ,自然深得集邮 爱 好者 的青睐。眼前的这枚特种 邮票 Ⅸ溱潼古镇 》就 足以得到佐证。请看 ,那深褐 色微 微 凸起的 古槐 枝 干上长满郁郁葱葱的树叶 ,在绿树禅院淡黄 色围墙 映衬下更显勃勃生机 。尤 其那树叶分别呈深绿 、浅 绿 、翠绿 、黄绿等不 同颜 色 ,色彩丰富 ,深 浅层次 分明 ,浓淡相宜 ,表现特 别细 腻 ,胶雕版的优势 发 挥得淋漓尽致 。那棕 色的古宅大门上灰 黑色的瓦 当 墨色敦实 ,轮廓线 条雕刻清晰 。在土黄 、橘 黄 、淡 黄三色相 间的老街远 处出现一对情侣 ,他俩身穿的
湄洲妈祖祖庙[解读]
![湄洲妈祖祖庙[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07404d15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79.png)
湄洲妈祖祖庙位于被称为“海上明珠”形如秀眉的湄洲岛的北端,初建于宋代雍熙四年(公元987年)是为纪念妈祖而设立的。
这世界上最早的妈祖庙,故有“祖庙”之尊,意即所有妈祖庙之“祖”。
朝代更迭,岁月沧桑,庙宇几经兴废,一九七八年祖庙复兴重建,先后建起了寝殿、正殿、钟鼓楼、仪门、山门、大牌坊及梳妆楼、朝天阁、升天楼等,形成了错落有致、宏伟壮观的古建筑群,恢复了历史原貌,重塑了祖庙风采。
妈祖,原名林默娘(公元960-987年),湄洲岛人,一生虽短暂,却留下无数救难济世的动人事迹,死后被尊为海神,形成一种民间信仰。
历代朝廷还尊她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封号,妈祖的信仰远播海内外,分灵庙宇也遍布世界各地。
祖庙自宋代至今,一千多年来,善男信女,纷至沓来,香火之盛,冠于寰宇,被誉为“东方麦加”。
近些年来海峡两岸更是掀起了一股妈祖热潮,湄洲岛妈祖庙以其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每年都吸引着上百万人次的海内外妈祖信众前来寻根谒祖、共享平安。
今天,妈祖祖庙作为世界名庙,既展现了圣地的壮丽辉煌,也不失其厚重的历史积淀,现代文明与历史文化浑然一体,交相辉映。
祖庙以其瑰丽的风姿,无愧于全球两亿妈祖信众的朝圣中心和八方游客的旅游胜地。
祖庙大牌坊和长廊祖庙正面第一景——大牌坊。
“三开重檐”,气势不凡,由著名书法家书题《弘仁普济》。
两旁长廊,雕梁画栋,依山逶迤,与大牌坊连成一体,构成祖庙的第一道风景线。
驻足坊前,仰眺沿轴线递叠而上的建筑群,错落有致,布局精巧,祖庙风采一览无余。
山门祖庙山门呈皇家城阙状,这是因为妈祖被民间尊为天上圣母,是至高无上的女神。
山门内仍按传统供祀两尊妈祖陪神——千里眼、顺风耳,传说他俩原是海上妖怪,被妈祖收伏后,自愿永远效命妈祖驾前。
仪门出山门后再登上石级,仰望凌空而建的仪门牌坊仪门牌坊,俗称“圣旨门”。
“圣旨门”凌空而建,巍峨壮观。
正中悬挂“圣旨”竖匾,象征妈祖曾受历代帝王褒封,因为它的“神圣”和威严,古代官员经过此门时,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湄洲岛社会实践心得

湄洲岛社会实践心得
湄洲岛社会实践心得
湄洲岛之行,是一次难忘的社会实践活动。
它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当地的文化、历史和风土人情,更让我深刻体验到了社会实践的乐趣和意义。
在湄洲岛,我参观了当地的寺庙、古迹和风景名胜,如南海观音像、妈祖庙、天妃宫等。
这些地方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体现了当地人民对妈祖文化的崇敬和信仰。
在参观过程中,我不仅了解了妈祖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也感受到了当地人民的朴实和热情。
在湄洲岛的实践中,我还参加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如植树造林、环保宣传等。
这些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在植树造林活动中,我不仅亲手种下了一棵棵小树苗,也学会了如何保护环境、爱护生态。
在环保宣传活动中,我向当地居民宣传了环保知识,呼吁大家共同保护环境、建设美好家园。
除了参观和活动,我还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们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一起度过了难忘的时光。
在这次社会实践中,我不仅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能力,也收获了珍贵的友谊。
总的来说,湄洲岛之行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
它让我深入了解了当地的文化和历史,也让我深刻体验到了社会实践的意义和价值。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湄洲妈祖庙调研报告
美丽的湄州岛位于莆田湄州湾湾口的北部,是一个面积约为16 平方公里的小岛。
全岛林木蓊郁,港湾众多,岸线曲折,沙滩连绵,风景秀丽。
因地处海陆之际,形如眉宇,故称湄洲。
湄洲湾东南临台湾海峡,与宝岛台湾遥遥相望。
湄洲岛是妈祖的故乡,妈祖原名林默,因她出生至满月从不啼哭,父亲给她取名“默”,后尊称“默娘”。
她自幼聪明,从小习水性,识潮音,还会看星象;8岁能诵经,10岁能释文,13岁学道,16岁踩浪渡海,经常在海上抢救遇险渔民。
她曾经高举火把,把自家的屋舍燃成熊熊火焰,给迷失的商船导航;她矢志不嫁,把救难扶困,当作终极的目标。
宋雍熙四年九月初九,她在湄洲湾口救助遇难的船只时不幸遇难,年仅28岁。
据出海的渔民传,她死后仍魂系海天,每每风高浪急,樯桅摧折之际,便会化成红衣女子,伫立云头,指引舟楫逢凶化吉。
为了纪念她,当年人们就在湄洲峰“升天古迹”旁立庙奉祀,尊她为海神灵女、龙女、神女等。
宋徽宗时封妈祖为“顺济夫人”,这是朝庭对妈祖的首次褒封。
自宋徽宗宣和五年)直至清代,共有14个皇帝先后对她敕封了36次,敕封她“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尊号。
默娘在人间只活了28个春秋,可她的名字,却被人们传诵了一千多年。
经过千百年的分灵传播,随着信众走出国门,妈祖也从湄洲逐渐走向世界,成为一尊跨越国界的国际性神祗。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妈祖庙2500多座。
妈祖信众约有2亿人,台湾省就有70%的人信奉妈祖。
湄洲岛的妈祖庙尊称为“天后宫湄洲祖庙”。
此庙创建于宋雍熙四年,,即林默娘逝世的同年,初始比较简陋,后经历代扩建,日臻雄伟。
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回来奏称:“神显圣海上”,于第七次下西洋之前奉旨来到湄洲岛主持御祭,扩建庙宇。
清康熙统一台湾,将军施琅奏称:“海上获神助”,又奉旨大加扩建。
目前,妈祖庙已修茸一新,雕新画栋,金碧辉煌,成为全世界华籍海员顶礼膜拜和海内外同胞神往的圣地。
通过这个石阶上行至圣旨门,通过
圣旨门、圣旨门广场,就是妈祖庙,它
们在一条中轴线上。
前殿:横额上写着“泽施四海”屋顶有一定的建筑特色。
前殿里是官方参拜的妈祖
(白脸)。
两边的联:“聖跡昭靈
五洲香火航程安穩四海謳
歌”,横额:“弘慈普濟”。
前殿的右后侧是天后宫,是
正殿,拜祭的是红脸妈祖。
殿虽
不大,香火最盛。
天后宫门的外墙上一面一幅壁画,分别是郑和七下西洋,遇风妈祖
显灵,化险为夷;施琅奉旨收复台湾,妈
祖赐其泉,助其德胜回朝。
前殿的左后侧是一个焚烧炉。
铜铸的
炉壁上雕刻着各类妈祖在海上救苦救难的
事迹。
焚烧炉的两层八角屋檐,上脊雕有
龙,下脊雕有凤。
朝天阁一楼里供奉的是黑脸妈祖,朝天阁二楼的妈祖像,其前面左下方有一个巨大如意,据说从下往上摸,就能升官,从上往下摸就能平安。
天后宫的后面是升天古迹。
“升天古
迹”摩崖题刻在一块巨大石壁之上,旁有
一行小字:住持僧照乘和尚叩立世原洋。
石壁上隐约可见千年前仅“落落数椽”的
“神女祠”、“人”字形造型。
伫立此处,
举头西望,对岸贤良港隐约可见。
相传,
默娘就是在此附近的“石鼓”上坐化升天
的。
升天古迹,图右边石砌的小矮房就是最早的“神女祠”了,也就是现在妈祖
庙的前身。
位于山顶的妈祖石雕像,她建于1990年,是
厦门大学艺术系教授、著名雕塑家李维杞设计的,
像高14.35米,用365块花岗石雕砌,象征着妈
祖一年365天,天天保佑着14.35平方公里湄洲
土地上的百姓平安幸福。
妈祖眼望的正前方就是
台湾。
在台湾鹿港朝天宫也有一尊模样相同的妈
祖石雕像与之隔海相望,共同祈求台湾海峡海不
扬波、和平安宁。
妈祖故事群雕是根据中国历史博物馆
《天后圣母事迹圆志》资料雕刻而成,共
30组198尊,造型生动活泼,人物栩栩如
生。
一组组群雕, 透视着厚重的妈祖文化
底蕴:她,生前涉波屡险、救苦救难,仙后
精魂不泯,神庥人间、充满展示妈祖大智、
大勇、大美的人格魅力。
妈祖碑林,有主碑一座,辅碑99座,分
天然、仿古及艺术创意三类。
碑文除帝王御书,大多出自历代文人墨客歌颂妈祖丰功峻德之诗词或联句,由海内外著名书法家和知名人士书写,气势磅礴,超凡入圣。
碑林构思新颖、风格独特,其文化品味与艺术造诣堪称华夏碑林一绝。
妈祖庙新殿的五进庙宇式仿宋建筑群,长466M,宽99M,上下落下68M。
依山而建,宏伟壮观,被誉为“海上的布达拉宫”。
驻足广场,仰望凌空的牌楼,巍峨的殿阁,飞檐流丹,美轮美奂,疑是天上宫阙,又恍如人间蓬莱。
游人拾级而上,能感受皇家的豪华,大庭的气势。
感觉参观了妈祖庙让我的心灵好平静。
善良、纯真、宽宏大度、慈悲为怀。
的确,,这个世界原本没有好人坏人之分,只是看的心境!快乐其实很简单,我爱这个原本纯净、未来也很纯净的美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