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离与纯化复习题
生物分离纯化习题 (1)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生物物质生化分离技术二、填空题1.生物物质的来源、、、、。
2.生物分离纯化工作按照生产规模可分为、、三个层次。
3.蛋白质保存方法、、。
三、选择题1.选择生物物质分离纯化技术和工艺的依据()A、物理性质B、化学性质C、生物学性质D、生理性质2、生物活性越高的成分,一般它在物质中的含量越()。
A、高B、低C、一般D、无法提取3分离纯化过程需要加入()保持生物大分子的活性。
A、糖类B、缓冲溶液C、中性盐D、半胱氨酸四、简答题1.生物分离纯化的特点?2.生物分离纯化原材料的选择要注意哪些问题?3.影响生物产品保存的主要因素?第二章预处理技术一、名词解释凝聚作用絮凝作用凝聚值二、填空题1.组织与细胞的破碎方法有、、、。
2.降低发酵液黏度的方法、。
3.加入助滤剂的方法、。
4.除去杂蛋白的常用方法、、。
5.凝聚值越小,则凝聚剂的凝聚能力越。
6.检查细胞破碎效果的方法有、、。
三、选择题1.大多数蛋白质的等电点在()范围。
A、酸性B、碱性C、中性D、不固定2.加入助滤剂可使滤液()A、滤速增大B、滤速减小C、增加成本 D 、保持渗透性3.除去钙离子的试剂()A、草酸B、草酸钙C、草酸钠D、铁离子4.分离DNA、RNA混合物()A、速度区带离心法B、差分离心法C、等密度区带离心法D、平衡等密度区带离心法5.分离大小不同、密度不同的物质()A、速度区带离心法B、差分离心法C、等密度区带离心法D、平衡等密度区带离心法6.分离大小相近、密度不同的物质()A、速度区带离心法B、差分离心法C、等密度区带离心法D、平衡等密度区带离心法7.分离大小不同、密度相近的物质()A、速度区带离心法B、差分离心法C、等密度区带离心法D、平衡等密度区带离心法四、简答题1.改变发酵液过滤特性的方法有哪些?2.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有哪些?3.超声波破碎法的特点?4.进行细胞破碎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有哪些?5.影响离心效果的因素有那些?6.常用的离心设备有哪些?第三章固相析出分离法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1.结晶2.盐析法二、填空(每空1分)1.常用的盐析用盐有、、2.盐析方法有两种类型,分别为、,其中用于提取的前期,用于提取的后期3.盐析用中性盐的浓度多用来表示,也就是把饱和时的浓度看作1或100%。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模拟试卷十一答案

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模拟试卷十一答案装订 线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盐析:是利用不同物质在高浓度的盐溶液中溶解度的差异,向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中性盐,使原溶解的物质沉淀析出的分离技术。
2.洗脱:利用适当的溶剂,将树脂吸附的物质释放出来,重新转入溶液的过程。
3.树脂的再生:就是让使用过的树脂重新获得使用性能的处理过程,树脂的再生反应是交换吸附的逆反应。
4.疏水层析:是利用表面偶联弱疏水性基团(疏水性配基)的疏水性吸附剂为固定相,根据蛋白质与疏水性吸附剂之间的弱疏水性相互作用的差别进行分离纯化的层析技术。
5.过滤介质:是指能使固一液混合料液得以分离的某一介面,通常指滤布或膜过滤中所用的膜。
二、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微滤膜所截留的颗粒直径为( A ) A ~10μm B ~μm C <2nm D < 1nm 2.关于分配柱层析的基本操作错误(D )。
A 装柱分干法和湿法两种B 分配柱层析法使用两种溶剂,事先必须先使这两个相互相饱和C 用硅藻土为载体,需分批小量地倒入柱中,用一端是平盘的棒把硅藻压紧压平D 分配柱层析适用于分离极性比较小、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大的成分,或极性很相似的成分。
3.在酸性条件下用下列哪种树脂吸附氨基酸有较大的交换容量 ( C ) A .羟型阴 B .氯型阴 C .氢型阳 D .钠型阳 4.下列哪项不是常用的树脂再生剂( D ) A 1%~10%HCl B H2S04、 C NaCl 、 D 蒸馏水5.亲和层析的洗脱过程中,在流动相中加入配基的洗脱方法称作 ( C ) A 、 阴性洗脱 B 、 剧烈洗脱 C 、竞争洗脱 D 、非竞争洗脱 6.活性炭在下列哪种溶剂中吸附能力最强? ( A ) A 、水 B 、甲醇 C 、乙醇 D 、三氯甲烷7.在一定的pH 和温度下改变离子强度(盐浓度)进行盐析,称作 ( A ) A 、KS 盐析法 B 、β盐析法 C 、重复盐析法 D 、分部盐析法 8.在超滤过程中,主要的推动力是 ( C ) A 、浓度差 B 、 电势差 C 、压力 D 、重力9.在选用凝胶层析柱时,为了提高分辨率,宜选用的层析柱是 (A ) A 、粗且长的 B 、粗且短的 C 、细且长的 D 、细且短的10.如果用大肠杆菌作为宿主细胞,蛋白表达部位为周质,下面哪种细胞破碎的方法最佳? ( C ) A.匀浆法 B.超声波法 C. 渗透压休克法 D. 冻融法 11.盐析法与有机溶剂沉淀法比较, 其优点是( B ) A .分辨率高 B .变性作用小 C .杂质易除 D .沉淀易分离 12.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可用于分离(E )A 、强心苷B 、有机酸C 、醌类D 、苯丙素E 、生物碱 13.用于蛋白质分离过程中的脱盐和更换缓冲液的色谱是( C ) A .离子交换色谱 B .亲和色谱 C .凝胶过滤色谱 D .反相色谱 14.洗脱体积是(C )。
生物分离工程复习题(第1-9填空简答)

《生物分离工程》复习题一(第1~3章)二、填空题1、Cohn方程logS=β-KsI中,Ks越大,β值越小,盐析效果越好。
2、固液分离的主要方法有离心和过滤。
3、对发酵液进行预处理方法主要有加热法、调节PH值、凝聚和絮凝、使用惰性助助滤剂、加入反应剂。
4、根据过滤机理的不同,过滤操作可分为澄清过滤和滤饼过滤两种类型5、盐析的操作方法有加入固体盐、加入饱和溶液法、透析平衡法。
6、核酸的沉淀方法主要有有机溶剂沉淀法、等电点沉淀发、钙盐沉淀法、溶剂沉淀法。
7、蛋白质胶体溶液的稳定性主要靠蛋白质分子间静电排斥作用、蛋白质周围的水化层等因素稳定。
8、为使过滤进行的顺利通常要加入惰性助滤剂。
9、典型的工业过滤设备有半框压滤机和真空转鼓过滤机。
10、常用的蛋白质沉析方法有盐析、等电点和有机溶剂。
二、填空1、常用离心设备可分为离心沉降和离心过滤两大类;2、在一个转子中,将粒子沉降下来的效率可以用 K系数来描述。
3、超离心法是根据物质的沉降系数、质量和形状不同,应用强大的离心力,将混合物中各组分分离、浓缩、提纯的方法。
4、密度梯度离心中,制备密度梯度的常用方法有手工法、梯度混合仪法、离心形成法。
5、阳离子交换树脂按照活性基团分类,可分为强酸型、弱酸型和中等强度;其典型的活性基团分别有磺酸基团、羧基和磷酸基。
7、蛋白质分离常用的层析方法有凝胶层析、多糖基离子交换、亲和层析和疏水层析。
8、离子交换分离操作中,常用的梯度洗脱方法有 PH梯度和离子强度梯度。
10、多糖基离子交换剂包括葡集团离子交换剂和离子交换纤维素两大类。
11、离子交换树脂由载体、活性基团和可交换离子组成。
12、DEAE Sepharose是阴离子交换树脂,其活性基团是二乙基氨基乙基。
13、CM Sepharose是阳离子交换树脂,其活性基团是羧甲基。
14、离子交换操作一般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
15、利用薄层定量测定时,一般控制待测组分的Rf在 0.2-0.5 之间。
生物分离工程总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复习题1.生物分离工程在生物技术中的地位?在生物技术领域,一般将生物产品的生产过程称为生物加工过程,包括优良生物物种的选育、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生物反应过程(酶反应、微生物发酵、动植物细胞培养等)及目标产物的分离纯化过程,后者又称为下游加工过程。
生物产物的特殊性、复杂性和对生物产品要求的严格性。
因此导致下游加工过程的成本往往占整个生物加工过程成本的大部分。
生物分离工程研究的根本任务:设计和优化分离过程,提高分离效率,减少分离过程步骤,缩短分离操作时间,达到提高海口收率与活性、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生物分离工程的特点是什么?1.产品丰富产品的多样性导致分离方法的多样性2.绝大多数生物分离方法来源于化学分离3.生物分离一般比化工分离难度大3.生物分离工程可分为几大部分,分别包括哪些单元操作?生物分离过程一般分四步:1.固—液分离(不溶物的去除)离心、过滤、细胞破碎目的是提高产物浓度和质量2.浓缩(杂质粗分)离子交换吸附、萃取、溶剂萃取、反胶团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双水相萃取以上分离过程不具备特异性,只是进行初分,可提高产物浓度和质量。
3.纯化色谱、电泳、沉淀以上技术具有产物的高选择性和杂质的去除性。
4.精制结晶、干燥在设计下游分离过程前,必须考虑哪些问题方能确保我们所设计的工艺过程最为经济、可靠?(1)产品价值(2)产品质量(3)产物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位置(4)杂质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位置(5)主要杂质独特的物化性质是什么?(6)不同分离方法的技术经济比较上述问题的考虑将有助于优质、高效产物分离过程的优化.5。
生物分离效率有哪些评价指标?目标产品的浓缩程度-—浓缩率m2.目标产物的分离纯化程度——分离因子或分离系数α3.回收率REC第二章细胞分离与破碎复习题1.简述细胞破碎的意义一、细胞破碎的目的由于有许多生化物质存在于细胞内部,必须在纯化以前将细胞破碎,使细胞壁和细胞膜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增大通透性)或破碎,释放其中的目标产物,然后方可进行提取。
生化分离技术 考试复习题库(含详细答案)

《生化分离》考试复习题库一、选择题1.下列不是超临界萃取工艺的方法是()。
A 等温法B 等压法C 吸附法D 交换法2.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有很多,但不包括()。
A 絮凝剂的浓度B 溶液pH值C 溶液含氧量D 搅拌速度和时间3.葡聚糖凝胶色谱属于排阻色谱,在化合物分离中,先被洗脱下来的为()。
A 杂质B 小分子化合物C 大分子化合物D 两者同时下来4.当向蛋白质纯溶液中加入中性盐时,蛋白质溶解度()。
A 增大B 减小C 先增大,后减小D 先减小,后增大5.下列不能提高发酵液过滤效率的措施是()。
A 增大滤过面积B 降低料液温度C 加压或减压D 加入助滤剂6.下列方法中,哪项不属于改善发酵液过滤特性的方法A 调节等电点B 降低温度C 添加表面活性物质D 添加助滤剂7.助滤剂应具有以下性质()A 颗粒均匀、柔软、可压缩B 颗粒均匀、坚硬、不可压缩C 粒度分布广、坚硬、不可压缩D 颗粒均匀、可压缩、易变形8.在发酵液中除去杂蛋白质的方法,不包括()A 沉淀法B 变性法C 吸附法D 萃取法9.下列关于速率区带离心法说法不正确的是()A 样品可被分离成一系列的样品组分区带B 离心前需于离心管内先装入正密度梯度介质C 离心时间越长越好D 一般应用在物质大小相异而密度相同的情况10.助滤剂是一种不可压缩的多孔微粒,它能使滤饼疏松,滤速增大。
以下不属于助滤剂的是()A 氯化钙B 纤维素C 炭粒D 硅藻土11.细胞破碎的方法可分为机械法和非机械法两大类,下列不属于机械法的是()A 加入金属螯合剂B 高压匀浆法C 超声破碎法D 珠磨法12.萃取操作是利用原料液中各组分()的差异实现分离的操作。
A 溶剂中的溶解度B 沸点C 挥发度D 密度13.两相溶剂萃取法的原理为:A 根据物质在两相溶剂中的分配系数不同B 根据物质的熔点不同C 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D 根据物质的类型不同14.下列溶液不是双水相的是()。
A PEG/葡聚糖B PEG/磷酸盐C PEG/硫酸铵D 磷酸盐/硫酸铵15.在萃取操作中,分离系数越小,组分()分离。
分离纯化复习

G-200
14. 蛋白质溶液进行有机溶剂沉淀,蛋白质的浓度在(A )范围内适合。
A.0.5%〜2% B.l%〜3% C.2%〜4%
D. 3%〜5%
15. 下列哪项不属于发酵液的预处理:(D )
A.加热
B.调pH C.絮凝和凝聚 D.层析
16. 超临界流体萃取中,如何降低溶质的溶解度达到分离的目的(C )
名词解释:
1.SBE提取:综合运用了化学仿生与医学仿生的原理,又将整体药物研 究与分子药物研究法相结合,从生物药剂学的角度,模拟口服给药及药 物经胃肠道转运的原理,为经消化道给药的中药制剂设计的一种新的提 取工艺。(P64) 2.反渗透:1.在只有溶剂能通过的渗透膜的两侧,形成大于渗透压的压 力差,就可以使溶剂发生倒流,使溶液达到浓缩的效果,这种操作成为 反渗透 2. 当外加压力大于渗透压时,水将从溶液一侧向纯水一侧移 动,此种渗透称之为反渗透。 33.吸附:当流体与多孔固体接触时,流体中某一组分或多个组分在固 体表面处产生积蓄,此现象称为吸附。 34.生物分离技术:是指从动植物与微生物的有机体或器官、生物工程 产物(发酵液、培养液)及其生物化学产品中提取、分离、纯化有用物
进行提取
8. 颗粒与流体的密度差越小,颗粒的沉降速度(A )
A.越小
B.越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9. 纯化酶时,酶纯度的主要指标是:(D )
A.蛋白质浓度
B.酶量
C.酶的总活力 D.酶的比活力
10. 非对称膜的支撑层(C )。
A.与分离层材料不同
B.影响膜的分离性能
C.只起支撑作用
D.与分离层L径相同
选择:
1. 适合于亲脂性物质的分离的吸附剂是(B )。
A.活性炭
生物分离纯化技术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第一医科大学

第一章测试1.下列化合物哪一个是初级代谢产物()。
A:链霉素B:四环素C:精氨酸D:青霉素答案:C2.生物分离是生物加工过程中目标产物的分离纯化过程包括()。
A:目标产物的浓缩B:目标产物的提取C:目标产物的成品化D:目标产物的纯化答案:ABCD3.生物分离纯化的各种技术可以分为那两大类()。
A:扩散分离法B:平衡分离法C:色谱分离法D:差速分离法答案:BD4.从方法和设备角度来评价分离效率,评价指标包括那些:()。
A:分离容量B:分离速度C:分离温度D:分辨率答案:ABD5.生物制品终产品的质量要求很高,所有的产品都要达到95%以上的纯度。
()A:错B:对答案:A6.生物分离纯化过程中采用的各种分离技术,要次序要合理,应该把分辨率高的分离技术放在分离过程的前段。
()A:对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下列凝聚剂中凝聚作用最强的是()。
A:Mg2+B:K+C:Ca2+D:Al3+答案:D2.对生物材料进行预处理的目的包括()。
A:除去杂蛋白B:除去核酸物质C:除去无机盐D:除去不溶性多糖答案:ABCD3.进行细胞破碎时,采用化学法的优点包括()。
A:对产物释放有一定选择性B:通用性差C:细胞相对完整,易于固液分离D:可能会造成活性产物失活答案:AC4.下列细胞破碎方法中可以让细胞内容物选择性渗出的是()。
A:高压匀浆法B:超声波破碎法C:化学法D:高速珠磨法答案:C5.使用高压匀浆器破碎细胞时要注意操作温度,当压力升高时,温度也会上升,一般要控制出口温度在20℃左右,防止温度过高导致活性物质失活。
()A:对B:错答案:A6.错流过滤的料液流动方向与过滤介质平行,优点是过滤收率高,滤液质量好,操作简便。
()。
A:错B:对答案:B第三章测试1.在萃取过程中,A物质在萃取液中的物质的量为3mol,在萃余相中的量为1mol,请问此次萃取的萃取百分率为多少()。
A:25%B:75%C:33.3%D:300%答案:B2.在有机溶剂萃取过程中常选择的溶剂不包括哪一项()。
药物分离纯化复习题

药物分离纯化复习题题库名称:生物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题库一、名词解释1.CM-SephadexC-50:羧甲基纤维素、弱酸性阳离子交换剂,吸水量为每克干胶吸水五克。
2.絮凝:指在某些高分子絮凝剂存在下,在悬浮粒子之间发生架桥作用而使胶粒形成粗大的絮凝团的过程3.过滤:是在某一支撑物上放过滤介质,注入含固体颗粒的溶液,使液体通过,固体颗粒留下,是固液分离的常用方法之一。
4.萃取过程:利用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液相中各种组分(包括目的产物)溶解度的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5.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对液体或气体中某一组分具有选择性吸附的能力,使其富集在吸附剂表面的过程。
物质从流体相(气、液)浓缩到固体吸附剂表面的过程。
6.反渗析:当外加压力大于渗透压时,水将从溶液一侧向纯水一侧移动,此种渗透称之为反渗透。
7.离心沉降:利用悬浮液或乳浊液中密度不同的组分在离心力场中迅速沉降分层,实现固液分离8.离心过滤:使悬浮液在离心力场作用下产生的离心力压力,作用在过滤介质上,使液体通过过滤介质成为滤液,而固体颗粒被截留在过滤介质表面,从而实现固液分离,是离心与过滤单元操作的集成,分离效率更髙13.离子交换:利用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吸附剂,将溶液中的待分离组分,依据其电荷差异,依靠库仑力吸附在树脂上,然后利用合适的洗脱剂将吸附质从树脂上洗脱下来,达到分离的目的。
离子交换法:利用溶液中带电粒子与离子交换剂之间结合力的差异而进行的分离纯化方法。
14.固相析出技术:利用沉析剂(precipitator)使所需提取的生化物质或杂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而形成无定形固体沉淀的过程。
15.助滤剂:助滤剂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能的细粉或纤维,它能使某些难以过滤的物料变得容易过滤16.沉降:是指当悬浮液静置时,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在重力的作用下逐渐下沉,这一过程成为沉降17.色谱技术:是一组相关分离方法的总称,色谱柱的一般结构含有固定相(多?L介质)和流动相,根据物质在两相间的分配行为不同(由于亲和力差异),经过多次分配(吸附-解吸-吸附-解吸...),达到分离的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分离与纯化复习题第一章1、生物分离纯化技术的概念?以生物物质原料为基础,对目标产物进行提取、纯化、加工制备的生产技术。
2、生物物质与生物产品的区别?生物物质:生物物质是指存在于生物体内的所有生物活性物质的总称。
生物物质的制成品统称为生物产品。
生物产品:在产业中的生物物质的制成品。
3、生物分离纯化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基本原理:利用混合物中不同组分间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的差别来实现组分间的分离或纯化。
技术原理:选用能够识别这些差别的分离介质或扩大这些差别的分离设备来实现组分间的高效分离。
特点:⑴环境复杂、分离纯化困难含量低、工艺复杂⑵稳定性差、操纵要求严格⑶目标产物最终的质量要求很高⑷终极产品纯度的均一性与化学分离上纯度的概念并不完全相同⑸终极产品纯度的均一性与化学分离上纯度的概念并不完全相同4、发酵生物产品分离纯化的生产工艺?⑴原材料的预处理⑵颗粒性杂质的去除⑶可溶性杂质的去除和目标产物的初步纯化⑷目标产物精制⑸目标产物的成品加工5、生物分离技术的应用?食品添加剂药物第二章6、预处理的目的?使目标产物最大限度的转移到溶液中。
7、改变发酵液过滤特性的基本方法?⑴降低液体黏度(常用加水稀释法和加热法)⑵调整pH(改变物质的电离度和电荷性质)⑶加入反应剂(沉淀杂质)⑷加入助滤剂(不可压缩的多孔微粒,使滤饼疏松,增大滤速)⑸凝聚和絮凝8、对发酵液相对纯化的基本方法?高价无机离子(Ca2+、Mg2+、Fe2+)⑴Ca2+ 草酸钠→草酸钙沉淀(回收草酸)⑵Mg2+ 三聚磷酸钠→三聚磷酸钠镁络合物⑶Fe2+ 黄血盐→普鲁士蓝沉淀杂蛋白⑴沉淀⑵变性①加热大幅度调解pH ②加酒精、丙酮等有机溶剂或表面活性剂⑶吸附法9、凝聚和絮凝的作用原理?凝聚原理:加入电解质,中和胶体粒子的电性,夺取胶体粒子表面的水分子,破坏其表面的水膜,使胶体粒子能聚集起来絮凝原理:(絮凝剂是一种能溶于水的高分子聚合物)通过静电引力、范德华引力或氢键的作用,强烈地吸附胶粒,形成较大的絮团10、离心分离的基本原理?⑴当物体围绕一中心轴做圆周运动时,运动物体就受到离心力的作用。
⑵旋转的速度越高,运动物体所受到的离心力越大。
在相同转速条件下,不同运动物体所受到的离心力大小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沉降速度。
11、离心分离的常用方法及特点?⑴差速离心法⑵速率区带离心法最大的梯度密度低于最小密度的沉降样品在最高的沉降物质达到管底前停止,短时间,低速度⑶等密度离心法最大的梯度密度大于密度最大的沉降样品使各组分沉降到其平衡的密度区,长时间,高速度11、离心分离的常用设备类型及特点?⑴根据其离心力大小,可分为低速离心机、高速离心机和超离心机;⑵按型式可分为管式、碟片式等;⑶按作用原理不同可分为过滤式离心机和沉降式离心机两大类。
⑷按出渣方式可分为人工间歇出渣和自动出渣等方式。
第三章13、微生物、植物细胞壁组成和结构特点?细菌:肽聚糖,网状结构;酵母细胞壁:葡聚糖和甘露聚糖的交联霉菌细胞:几丁质或纤维素的状结构,其强度比细菌和酵母菌的细胞壁有所提高。
14、常用的细胞破碎方法?⑴直接测定法:适当稀释,血球计数板计数;⑵目标产物测定法⑶测定导电率16、沉析分离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加入某种试剂或改变溶液条件,使目标产物以固体形式从溶液中沉降析出的分离纯化技术。
17、盐析法的原理是什么?在高浓度中性盐存在的情况下,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并沉淀析出的现象称为盐析。
18、影响盐析的因素有哪些?⑴盐饱和度的影响⑵蛋白质浓度的影响⑶pH的影响⑷温度的影响19、盐析法分离蛋白质的特点?优点:经济、安全、操作简便、应用范围广缺点:盐析法分辨率不高20、常用的蛋白质沉淀方法有哪些?⑴盐析法⑵有机溶剂沉淀法⑶等电点沉淀法⑷选择性变性沉淀法⑸有机聚合物沉淀法21、有机溶剂沉析原理和特点?原理:有机溶剂加入使溶液介电常数减小,溶质之间静电作用增加。
有机溶剂破坏溶质的水化层,使溶质间的作用力增加。
优点:①分辨能力比盐析法高;②有机溶剂沸点低,易挥发除去,不会残留于成品中,产品更纯净,沉淀物与母液间的密度差较大,分离容易。
缺点:①有机溶剂沉淀法易使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变性,操作需在低温下进行;②需要耗用大量有机溶剂,成本较高;③有机溶剂一般易燃易爆,所以贮存比较困难或麻烦。
22、等电点沉析原理和特点?原理:两性电解质处于等电点时,分子表面净电荷为0,双电层和水化膜结构被破坏,溶解度降低。
特点:等电点沉淀法只适用在等电点时溶解度很低的两性生化物质23、有机聚合物沉析原理和特点?利用生物大分子与某些有机聚合物形成沉淀而析出的分离技术称为有机聚合物沉析。
P5224、结晶操作的原理是什么?⑴当溶液处于过饱和状态时,分子间的分散或排斥作用小于分子间的相互吸引作用。
⑵结晶是一个以过饱和度为推动力的质量与能量的传递过程。
25、过饱和溶液形成的方法有哪些?⑴将热饱和溶液冷却⑵将部分溶剂蒸发⑶化学反应结晶⑷解析法26、稳定、亚稳定和不稳定区溶液的特征?稳定区——溶液稳定。
亚稳定区——加入晶核,晶体成长不稳定区——溶液自发形成结晶27、常用的起晶方法有哪些?⑴自然起晶法⑵刺激起晶法⑶晶种起晶法28、结晶操作中3个主要过程的特点?过饱和溶液的形成晶核的形成:晶核是在过饱和溶液中最先析出的微小颗粒。
晶核的大小通常在几个纳米到几十个纳米。
晶体的生长:溶液主体的溶质传递到晶体表面,溶质进入适当的晶格位置,结晶产生的热量传导到溶液中第四章29、色谱分离技术的概念利用不同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差别,使各组分在两相中以不同的速率移动而进一步分离的技术。
30、色谱分离系统的组成色谱分离系统包括两个相:固定相,流动相。
31、色谱分离技术的分类⑴根据分离时一次进样量的多少分类分析规模(小于10mg)半制备规模(10~50mg)制备规模(0.1~10g)生产规模(>10g)⑵根据流动相的相态不同分类气相色谱—以气体作流动相液相色谱—以液体作流动相超临界流体色谱—流动相是在接近它的临界温度和压力下工作的液体⑶根据固定相的附着方式分类:纸色谱—液体固定相涂在纸上薄层色谱—固定相涂敷在玻璃或金属板上柱色谱—固定相装在圆柱管中⑷按分离机理不同分类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凝胶色谱法亲和色谱法⑸根据操作压力的不同分类低压色谱:操作压力<0.5MPa中压色谱:操作压力0.5~4.0MPa高压色谱:操作压力4.0~40MPa32、色谱法的特点⑴分离效率高⑵灵敏度高⑶分析速度快⑷应用范围广缺点:处理量小;操作周期长;不能连续操作。
33、吸附色谱分离技术的要点吸附法的关键是选择吸附剂和展开剂34、离子交换树脂的基本结构⑴三维空间网状骨架⑵骨架上连接官能团⑶官能团携带相反电荷的离子35、离子交换树脂的分离原理36、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的工艺过程⑴离子交换树脂的选择⑵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⑶离子交换操作条件的选择⑷离子交换过程⑸洗脱过程⑹树脂的再生⑺树脂交换操作第五章1、过滤技术的概念及过滤的原理概念:过滤技术是将固体颗粒与液体进行分离的一种技术,是溶解物与不容物的分离。
原理:利用多孔性介质截留固液悬浮液中的固体粒子,进行固液分离的方法称为过滤(推动力:重力、压力和离心力)2、过滤的目的:获得清净的液体产品,也可能是为了得到固体产品3、过滤分类:按料液流动方向:常规过滤、错流过滤按操作压力:常压过滤、减压过滤和加压过滤按过滤方式:表面过滤和深层过滤4、过滤的介质过滤的介质应由惰性材料制成;耐酸耐碱耐热适用于各种溶液的过滤;过滤阻力小,滤速快,反复利用,易清洗;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廉价易得5、常用的过滤介质:滤纸、脱脂棉、织物介质、微孔滤膜等6、过滤装置普通漏斗、垂熔玻璃滤器、砂滤棒、板框式压滤机、微孔滤膜过滤器7、常用的过滤方法①深层过滤(深层过滤有滤芯和滤膜两种)②筛式过滤(过滤分离取决于滤片基质孔径的大小)③系列膜过滤(使用圆盘夹膜式滤器,依次降低所用膜的孔径)8、影响过滤的因素①混合物中悬浮微粒的性质和大小②混合液的黏度③操作条件④助滤剂的使用9、膜分离技术的概念是指利用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薄膜,以外界能量或化学位差为推动力对双组分或多组分体系进行分离、分级、提纯或富集的过程10、膜的分类按膜孔径大小:微滤膜、超滤膜、反渗透膜、纳米过滤膜按膜的结构:对称性膜、不对称性膜、复合膜按材料分:无机材料膜、高分子合成聚合物膜11、膜的性能耐压、耐温、耐酸碱性、化学相容性、生物相容性、低成本12、膜分离技术的特点①处理效率高、设备易于放大;②可在室温或低温操作③化学与机械强度小、减少失活④无相变、节能⑤选择性好、可达到部分纯化目的⑥回收率较高13、膜组件的定义由膜、固定膜的支撑体、间隔物以及收纳这些部件的容器构成的一个单元称膜组件或膜装置14、膜组件的形式管式、螺旋卷式、毛细管式、中空纤维式、平板式15、微滤技术的概念及原理概念:利用辩分原理截留直径为0.05~10微米大小的粒子的膜分离技术原理:利用微孔滤膜的筛分作用,在静压差推动下,将滤液中尺寸大于0.1~10微米的微生物粒子截留下来,以实现溶液的净化、分离和浓缩的技术。
16、微滤的操作方式死端微滤和错流微滤17、微滤膜的特性①孔径的均一性②空隙率高③滤材薄18、超滤的定义凡是能截留相对分子质量在500以上的高分子的膜分离过程称为超滤19、超滤的原理膜表面无数微孔截留住了分子直径大于孔径的溶质和颗粒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20、超滤的特点和影响因素特点:膜材料无毒无害膜有较好的耐酸碱耐溶剂性能低压操作超滤装置无污染成本低、回收率高影响:溶质的分子性质、溶质的浓度、温度、压力21 、超滤前的准备:充分了解超滤膜的性能、正确安装超滤装置、超滤膜清洗消毒处理后的检测、对加工溶液的要求、洗滤、超滤操作参数的优化、超滤膜的清洗储存(作为了解)22 、超滤设备搅拌式超滤、无搅拌式超滤、中空纤维超滤23、透析技术透析是一种扩散控制的,一浓度梯度为驱动力的分离方法。
24、反渗透技术一种只能透过溶剂而不能透过溶质的膜一般称为理想的半透膜第六章1、萃取的概念根据混合物中不同组分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将所需的组分分离出来,这个操作过程称为萃取2、萃取的分类根据参与溶质分配的两相不同分类①液液萃取②液固萃取组分数目不同分类①多组元体系②三元体系有无化学反应分类①物理萃取②化学萃取萃取剂的种类和形式分类①双水相萃取②溶剂萃取③反胶团萃取④凝胶萃取⑤超临界萃取3、萃取的特点萃取过程具有选择性能与其他需要的纯化步骤相配合分离效率高,生产能力大传质速速快,生产周期短4、萃取的原理萃取是一种扩散分离操作,不同溶质在两相中分配平衡的差异实现萃取分离5、工艺流程①混合②分离③回收6、影响溶剂萃取的主要因素PH、温度、盐析作用、溶剂性质7、双水相的定义两种不相容的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在水溶液中形成的两相双水体系形成的原因:由于较强的斥力或空间位阻,相互之间无法渗透,在一定条件下,即可形成双水相体系亲水性聚合物水溶液和一些无机盐相混时,也因盐析作用会形成双水相体系8、双水相萃取原理溶质在两相中的溶解能力不同,遵守分配定律K=上相平衡总浓度/下相平衡总浓度9、双水相萃取的特点:①相混合能耗低②达到萃取平衡所需时间短③易进行工业放大④易实现连续操作⑤步骤简便、通用性强⑥适于易失活的蛋白质酶的提取纯化10、双水相萃取的工艺流程①目的产物的萃取②PEG的循环③无机盐的循环11、影响双水相萃取的影响①成相高聚物浓度的影响②成相高聚物的分子量的影响③盐的影响④PH的影响⑤温度的影响12、双水相萃取技术的应用①基因工程药物的分离与提取②酶工程药物的分离与提取③抗生素的分离与提取④天然植物药用有效成分的分离与提取13、当三相成平衡态共存的点称三相点14、液气两相成平衡状态的点叫临界点15、处于临界温度临界压力以上的流体叫做超临界流体16、萃取原理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压力增加,其密度增加,其溶解度随之增加;压力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密度降低,溶解度随之降低17、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基本方法等温法、等压法、吸附法18、超临界流体萃取的特点①萃取和分离合二为一②压力和温度都可以调节萃取过程的参数③萃取的温度低④临街CO2常态下是气体无毒⑤超临界流体的极性可改变20、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应用细胞破碎、催化作用、去除杂质、杀菌作用第七章1、浓缩的目的①作为结晶和干燥的预处理②提高产品质量③减少产品的体积和重量④增加产品的储藏时间2、浓缩的原理指总固形物与溶剂部分分离的过程,使生物制品原料中水浓度降低到复合工艺要求的过程3、蒸发浓缩的定义蒸发是溶液表面的溶剂分子获得的动能超过了溶液内溶剂分子的吸引力而脱离液面逸向空间的过程4、常用浓缩技术蒸发浓缩、膜浓缩、冷冻浓缩、凝胶浓缩5、冷冻干燥的过程预冻初级干燥次级干燥(冷冻温度为-10~-50°C)6、干燥的定义:浓缩物料脱水的过程热干燥技术:指将物料加于湿物料并排除挥发性湿分,获得一定湿含量固体产品的过程7、冷冻干燥技术原理通过升华从冻结的生物中去掉水分的过程8、干燥曲线在恒定的干燥条件下,以干燥时间为横坐标,物料湿含量为纵坐标可得干燥曲线(预热阶段——恒速干燥阶段、降速干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