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规院)城市设计提高篇

合集下载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三十周年 1990-2020

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三十周年 1990-2020

UPDISU rban Plan n in g& DesignIn s titu te o fShenzhen深圳市城市规f e l设计研究院深规院官网规划评论共同城市深规院招聘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成立三+周年1990-2020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是一所拥有雄厚技术实力的城市规划咨询研究设计机 构。

历经市场经济和城市化大潮的洗礼,身处改革幵放前沿城市的深规院在长期 全方位参与深圳的宏观政策研究、城市发展研究、规划设计和工程咨询过程中,积累和形成了深厚的学术理论功底、丰富的项目经验和强大的专业攻坚能力,已经成为深训市城市规划建设的一支重要技术力量,综合技术实力位居全国知名规 划院前列。

技术优势深规院致力于提供优秀的规划成果和服务城市建设的规划咨询研究,形成了讲求实效的“务实、创新、优质、诚信”的工作理念,在城市各类型的 规划研究及市政工程规划和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30年来,在深圳以及国 内外200多个地区完成了 5800多个项目,涉及宏观区域研究、城市综合发展咨 询、规划与城市设计、交通与市政基础设施、低碳生态技术研究与应用、地区开 发政策等多个领域。

技术成就——深规院擅长以多学科综合规划的方法,应对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复 杂问题。

现有19个生产所、3个专业院、3个分院。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00余人,本 科以上技术人员占93%,各类执业注册师110人。

先后有数百余项次的项目获奖,在全国各地的规划招投标活动中,有数百余项目中标,显示了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市 场适应能力。

在多个领域出版学术专著,并在全国性各类刊物上发表数百篇学术论文,丰硕的学术成就有效地带动了技术的进步。

深训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深圳第一个以全市域作为规划区的城市总体规划,其先行先试为全国积累了经验,获得了国际建协(UIA )阿伯克隆 比城市规划荣誉提名奖。

深圳市福田中心区法定图则1998年《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颁布实施,正式确立了 深圳以法制化管理为导向、以法定图则为核心的三层次 五阶段规划体系。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局部修订 条文完整版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局部修订 条文完整版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18年局部修订稿)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市海洋局)第4章密度分区与容积率本章在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结合深圳市容积率管理实践与经验,以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为指导思想,按照生态优先、集约发展、公平有序的原则,根据功能定位、区位条件、生态环境、城市风貌、公共服务、交通市政条件和资源承载力等综合确定用地开发强度的空间分布。

用地开发强度的确定应当符合国家、省、市容积率管理的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非经法定程序,不得擅自调整。

4.1 城市密度分区4.1.1 城市建设用地密度分区是指在宏观规划的指导下,合理预测并提出城市发展空间密度布局和用地开发强度控制要求,是促进集约节约用地、保护生态环境、塑造风貌特色的重要路径之一。

4.1.2 城市建设用地密度分区分五个等级,不包括机场、港口、核电站等特殊管理地区。

城市建设用地密度分区等级基本规定详见表4.1.2。

具体范围见图4.1.2。

表4.1.2 城市建设用地密度分区等级基本规定4.1.3 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城市建设用地密度分区应适时进行动态修订。

因城市规划调整而出现的密度分区未覆盖用地,位于一般地区的原则上按相邻片区同等密度分区确定;用地临近生态敏感地区的,原则上应比相邻片区密度分区下降一级确定。

4.2 地块容积率4.2.1 地块容积是指地块内的规定建筑面积,包含地上规定建筑面积与地下规定建筑面积。

地块容积率是地块容积与地块面积的比值。

本标准与准则主要对居住、商业服务业、工业和物流仓储四大类用地及其混合使用的地块容积及容积率确定予以指引,对公共服务设施、交通市政设施、机场、港口、核电站等用地的地块容积及容积率不作规定。

4.2.2 地块容积及容积率确定应满足公共服务设施承载力、交通市政设施承载力、历史保护、地质条件、生态保护等要求,并满足日照、消防等规范要求。

在特殊地区,还应满足文物保护、机场净空、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微波通道、油气管线防护、危险品仓库、核电站防护等相关控制要求。

宝安大道城市设计-深规院1-072

宝安大道城市设计-深规院1-072

南宝 安 大 道 北
Baoan BLVD.
1
背景概况
INTRODUTION
2
项目解读
ANALYSIS
3
目标策略
STRATEGIES
4
总体设计
INTEGRATION5控制则PROJECT6
重点地区
IMPLEMENTATION
7
附录
APPENDIX
1背景概况
大道长度:33.7公里 研究范围:60.8平方公里
中山公园
沙河高尔 夫
竹子林、园博 园
中心公园
香蜜湖、高尔夫
布吉河
3目标策略
2 比鉴深南——如何赶超?
“宝安大道-深南大道”比鉴一览表
比较类别
深南大道
宝安大道

城市规划定位

道路功能定位
南部发展副轴 生活性干道
西部发展主轴 综合性干道

建成度


状 环境品质、建筑质量


现状规划控制管理

规划管理的方针
4总体设计
4公共空间
行动策略之空间活化
4总体设计
4公共空间
松 岗


空间建设指引

(特色、布局、设施等)
沙 井 中 心 段
福 永 沙 井 综 合 段
航 空 城 段
西 乡 生 活 段
宝 安 中 心 段
4总体设计
5街道界面
目标: 丰富、有序的街道界面 要素:
(连续性、建筑退线)
连续界面
较连续界面
普通界面
北环大道 深南大道
滨海大道
4总体设计
6综合交通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范本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范本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1总则1.0.1为实现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第三章第十二条以及其它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标准与准则。

1.0.2本标准与准则以国家和广东省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参照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同类技术标准与准则,并结合深圳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0.3在深圳市行政区范围内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应按本标准与准则执行。

1.0.4深圳市城市规划的编制和管理除执行本标准与准则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5本标准与准则解释权属深圳市人民政府。

第一部分城市用地2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2.1城市用地分类2.1.1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

2.1.2城市用地分类以土地的使用功能为主导因素,兼顾其它相关因素。

2.1.3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1大类、53中类、80小类。

2.1.4使用城市用地分类时,应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2.1.5城市用地分类代号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型代号,大类采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中类和小类各增加1~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2.1.6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应符合表2.1的规定。

深圳市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表2.1续表2.1续表2.1续表2.12.2城市建设用地标准2.2.1城市建设用地应包括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政府社团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十大类用地,不包括水域和其它非城市建设用地。

全市城市建设用地的人均指标应控制在105~120平方米。

2.2.2在编制和修订城市总体规划时,各类主要城市建设用地的比例和人均单项指标应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21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21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21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指的是按照“总体规划、城市规划街
区规划、新建、改扩建、拆迁、改造或重置等”标准所制定的、贯穿
内容具有统一规范性、城市规划可行性以及城市建设者精神实现性的《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21),旨在通过健全、科学完善
的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以促进深圳市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分为《城市总体规划标准》、《城市
规划街区规划标准》和《其他城市规划标准》等。

《城市总体规划标准》针对深圳市贯彻实施的城市总体规划,以其综合整体性、规划设
计客观性、规划管理决策性和规划实施实用性等特点,给城市总体规
划提出了一系列技术管理标准。

此外,《城市规划街区规划标准》明
确了城市街区规划中各项内容有关的技术标准,如规划框架、土地利用、建筑密度、建筑限高、建筑尺度、景观格局等,《其他城市规划
标准》涵盖了范围广泛的规划内容,如公共空间设置、交通流线设计、公共设施设置、公共资源配置、环境保护等。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的实施,为深圳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
了基础保障,有效地维护了深圳市全功能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为深
圳市实现未来城市发展目标提供了基础保障。

深圳市一直坚持城市空
间规划制度,并将优化协调城市空间格局作为其发展战略,努力实现
城市宜居性的综合升级,促进深圳市良性发展。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24版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24版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24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深圳市作为中国的一座现代化大都市,其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也在不断地更新和完善。

2024年版的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是在前几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和优化,旨在更好地引导和规范深圳市的城市建设和发展。

本文将对2024版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总体目标2024版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化的宜居城市,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为实现这一目标,规划提出了以下具体要求:1. 坚持人本主义,提升城市品质。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舒适度。

2. 保护生态环境,构建绿色城市。

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提高城市的绿化覆盖率,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

3. 促进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4. 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加强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的服务水平和运行效率。

二、空间布局1. 市域空间布局。

坚持“一核一带一区”的空间格局,即以中心城区为核心,以深港西部新兴产业带为主体,以临空经济区为重要组成部分,形成合理的市域空间发展格局。

2. 城市空间布局。

合理控制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重点加强市中心、滨海新区、大运新城等重点区域的发展。

3. 城乡空间布局。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同时,加强城市与周边乡村的衔接,形成良好的城乡互动关系。

三、建筑与景观1. 建筑风格。

倡导简约、现代、绿色的建筑风格,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2. 公共空间。

加强公共空间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公共空间的使用效率和品质。

重点加强公园、广场、文化设施等公共空间的建设。

3. 城市景观。

注重城市景观的塑造和提升,打造具有深圳特色的城市景观。

[城市发展规划与战略定位]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城市发展规划与战略定位]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

(城市规划)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1总则1.0.1为实现建设国际化城市的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实现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法制化,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第三章第十二条以及其它相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标准与准则。

1.0.2本标准与准则以国家和广东省的有关规范及标准为依据,参照市场经济发达地区同类技术标准与准则,并结合深圳市城市发展的目标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

1.0.3在深圳市行政区范围内从事城市规划编制和规划管理工作,应按本标准与准则执行。

1.0.4深圳市城市规划的编制和管理除执行本标准与准则外,还应符合国家、省和市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其它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0.5本标准与准则解释权属深圳市人民政府。

第一部分城市用地2城市用地分类与标准2.1城市用地分类2.1.1城市用地分类适用于各阶段的城市规划和城市用地统计工作。

2.1.2城市用地分类以土地的使用功能为主导因素,兼顾其它相关因素。

2.1.3城市用地分类采用大类、中类和小类三个层次的分类体系,共分11大类、53中类、80小类。

2.1.4使用城市用地分类时,应根据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工作深度的不同要求,采用本分类的全部或部分类别。

2.1.5城市用地分类代号采用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混合型代号,大类采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中类和小类各增加1~2位阿拉伯数字表示。

2.1.6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应符合表2.1的规定。

深圳市城市用地分类和代号表表2.1续表2.1续表2.1续表2.1续表2.1续表2.1续表2.1续表2.1续表2.12.2城市建设用地标准2.2.1城市建设用地应包括居住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政府社团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地和特殊用地十大类用地,不包括水域和其它非城市建设用地。

全市城市建设用地的人均指标应控制在105~120平方米。

深标

深标
3.2.3.4 商业街坊的街道、步行通道应结合连接起重要商业点来设置。
图 3.2.3.4:居住街坊的竖向功能分区示意:临街商业、服务设施配套 3.2.3.5 商业街坊的街道界面应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宜采用骑楼形式。 3.2.3.6 商业街坊内的集中停车场宜设于地下,地面停车场应设于建筑背面,以保证商业界面
2.3.2 自然景观相邻地区的基本控制
2.3.2.1 自然景观相邻地区的街块划分应将短边朝向自然景观,并宜将其控制在 100 米以下。
街块之间以及大街块内部宜提供通往自然景观区的步行或车行的公共通道应将短边朝向自然景观,提供公共通道和视线通廊
11
储水设施蓄存使用。
3.1.3 街心绿地
3.1.3.1 街心绿地宜设于街坊中心位置,不宜位于交通干道旁,避免车行交通带来的噪音、空 气污染以及交通安全隐患。
3.1.3.2 街心绿地主要提供休闲功能,设置一定的休闲设施,居住区的街心绿地宜结合市民健 身设施和儿童游乐设施设置。
3.1.3.3 街心绿地应具有较好的可达性,与周边的步行通道建立便捷地联系。 3.1.3.4 街心绿地的树冠覆盖率应大于 70%;街心绿地宜建设为雨水滞留设施,用于滞留雨
设置环境设施(带遮阳伞的桌椅、零售亭、指示牌等)和地下停车库,树冠覆盖率应 控制在 30—40%。 3.1.2.5 广场占地面积宜控制在 1000~10000 ㎡。以建筑为界面,长边应控制在 150 米以下。 3.1.2.6 广场地面宜选用透水材料铺装,或建设汇流设施将雨水引入透水区域蓄渗回灌或引入
3.1.2.3 广场应有明确的边界限定,主要由建筑界面围合,建筑界面围合率宜控制在广场周 长的 60%以上,广场最大开口不宜超过广场周长的 25%;广场周边的建筑街墙应整 齐、连续,宜统一退让用地红线 4 米;建筑底层宜采取骑楼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11我的城市设计历程资源共享、交流探索、促进共识、构筑团队第一部分:几点认识 第二部分:设计方法 第三部分:案例推荐 第四部分:工作建议江门滨江新区城市设计城市设计与相 关规划关系从规划层级看,城市设计可作为总规、控规、 法定图则、详蓝等一系列规划的上层次的规划 研究或下一层次的后续规划。

深圳市中心区城市设计城市设计与相 关规划关系深圳宝安中心区城市设计 深圳市南山中心区城市设计深圳市光明中心区城市设计城市设计与相 关规划关系三定:定位、定性、定质 从规划侧重点看,城市设计重点解决空间形态 从规划侧重点看 城市设计重点解决空间形态 问题。

譬如 个房间设计,控规的任务是确定里面放 譬如一个房间设计,控规的任务是确定里面放 什么家俱、大致放在哪个位置;城市设计则确 定家俱的形状样式,搭配组合。

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河南云台之光世纪港规划 恩平市锦江新城南区规划 观澜新中 观澜新中心地区规划 区规划城市设计的意义从规划体系维度看。

城市设计如果没有后续的控制性 详细规划作为保障,规划的理念 和意图就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和 执行;控制性详细规划如果没有 以城市设计为依据,其所确定的 指标必然带有相当程度的盲目性、 片面性。

城市设计的意义从城市发展维度看。

-----创造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创造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六木本新城城市设计的意义-----打造城市名片 从城市发展维度看。

迪拜Washington.DC城市设计的意义Canberra 从城市发展维度看。

Brasilia城市设计的意义从城市发展维度看。

迪拜 法国里尔(Lille)将城市规划作为里尔市摆脱经济危机的 一种手段。

规划建设一个商业中心(包 种手段 规划建设 个商业中心 包 括建设一个会议、展览和演出中心)来 解决经济衰落问题。

主题----第三个离心机继TGV高铁北部网和英吉利海峡海底隧 道后第三个重大的城市建设 程 道后第三个重大的城市建设工程。

城市设计的基础建筑常用空间布局形式(建筑群体 组合方式)城市设计的基础建筑常用建筑设计规范:①《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②《建筑设计防火规范》③《民用建筑设计通则》④《住宅设计规范》⑤《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⑥《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⑦。

规划子系统构成:城市设计的基础规划①功能布局②道路系统③步行系统④景观系统⑤风貌界面⑥视线视廊系统⑦形态控制⑧高度分区⑨开敞空间系统⑩夜景照明系统规划各子系统表达要素构成。

城市设计的工作方法主要工作时间在项目开展之前注重素材积累,包括设计理念构思、空间布局模式等。

项目设计核心内空在空间布局,体现在总平面图(效果图)城市设计的常用设计方法思考方式之一空间的图底关系城市设计的常用设计方法图形—背景互换原则对于图形背景的研究在约世纪前由丹空间的图底关系—背景的研究,在约一世纪前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Rubin)率先提出来的,在城市设计里用来研究和描写空间组织方式。

鲁宾著名“脸/花瓶幻觉”实验城市设计的常用设计方法空间的图底关系建筑为“图”,空间为“底”底帮助考虑空间的纹理、区域的界定等形态方面问题城市设计的常用设计方法空间的图底关系建筑为“底”,空间为“图”帮助考虑空间的功能问题城市设计的常用设计方法空间的图底关系不同表达形式下的图底对比总平面常用表现手法城市设计的常用设计方法空间的图底关系总平面常用表现手法城市设计的常用设计方法空间的图底关系城市设计的常用设计方法思考方式之二城市的意象城市设计的常用城市意象的“五要素”设计方法年,美国学者凯文·林奇发表著作1960年美国学者凯文《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提出“意象(Image)”构成五要素。

=++城市意象路径界面区域++节点标志物城市设计的常用设计方法路网构成了空间的骨架,道路不仅作为人和车的通道,道路的走向和线型同时起到组织景观和建城市意象的“五要素”筑布局的作用。

道路形态的多样化组团区块形态的多样景观廊道形态的多样化组团、区块形态的多样化开放空间及景观节点形态的多样化作为标志性建筑群形态城市设计的常用方案一设置一个南北贯通的弓形休闲空间形成住区的景观廊道设计方法方案设置个南北贯通的弓形休闲空间形成住区的景观廊道,高层建筑沿弧布置构成了主导住区空间形态的轮廓线。

方案二设置三条分别为横向、坚向和斜向的景观廊道,三条景观轴各自延伸至中心广场形成空间的“对接”。

轴各自延伸至中心广场形成空间的对接。

城市意象的“五要素”道路形态的多样化组团区块形态的多样景观廊道形态的多样化组团、区块形态的多样化开放空间及景观节点形态的多样化作为标志性建筑群形态城市设计的常用“武汉水岸蓝桥”居住区规划,为使得整个住区与水景观的充分接触自东向西建设计方法观的充分接触,自东向西建筑高度依次降低,依次形成多层及小高层区、情景洋房区、中心水体景观区、townhouse区、独立别墅区。

城市意象的“五要素”道路形态的多样化组团区块形态的多样景观廊道形态的多样化组团、区块形态的多样化开放空间及景观节点形态的多样化作为标志性建筑群形态城市设计的常用放空间节设计方法开放空间及景观节点是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庭院、公园、广场等,不同的景观空间通过建筑的错落形成不同的空间形态,对其空间图形的深入推敲获得丰富的城市意象的“五要素”推敲,可获得丰富的空间形态。

道路形态的多样化景观廊道形态的多样化组团区块形态的多样组团、区块形态的多样化开放空间及景观节点形态的多样化作为标志性建筑群形态城市设计的常用建筑高度占有优势的建筑常常被人们作为空间认识的标志,这些“标志”常以建筑群体的形式存在,对空间形态产生重要影响,主要表现设计方法在:第一,成为区域最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景观意象;第二,形成丰富的天际线变化;第三,促进了“空间趋向”的形成。

城市意象的“五要素”道路形态的多样化景观廊道形态的多样化组团区块形态的多样组团、区块形态的多样化开放空间及景观节点形态的多样化作为标志性建筑群形态城市设计的常用设计方法思考方式之二模式语言城市设计的常用设计方法城市就像是一种语言,可以从语言学中寻找一些设计的灵感:任何一种语言都有特定的使用规则,即语法。

基于这样的观点,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建筑学教授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最先提出“模式语言”(Pattern Language)概念。

亚历山大先后发表了《建筑的永恒之道》、《建筑模式语言》和俄勒冈试验》三部著作,这三部著作不仅自成一体,而且相互模式语言《俄勒冈试验》三部著作,这三部著作不仅自成体,而且相之间更是有着缜密的联系,分别阐叙了模式语言发现、类型和实践。

在规划设计中,模式语言(P tt L )的运(Pattern Language)的运用主要是结合西方传统设计理念,依靠简单的几何图形进行设计并与自然或历史进行设计,并与自然或历史等进行类比,提炼出基本元素,并将各元素按照一定的结构次序相互结合从而提结构次序相互结合,从而提炼出反映出空间设计主题的“类型”。

城市设计的常用设计方法广州岭南花园小区的最大特点是在规划设计时吸取了岭南民居的布局特点、通风组织、建筑式样、园林造景等方面的精髓,积极探索一条建筑与地域文化相结合的路子。

模式语言设计单位通过对华南地区居住模式的发展进行研究并深入分析,推出一种新型的围“合式组团形式——“围合院”城市设计的常用设计方法思考方式之四“缀块-廊道-基底”模式城市设计的常用设计方法“缀块-廊道-基底”模式“造岛运动”缀块廊道底模式景观生态学认为景观是一个由不同生态系统以相似方式重复出现的异质性陆地区域。

按照在景观中的地位和形状,景观要素可以分为缀块、廊道、基质3种类型。

基于长期以来许多领域的研究成果,近年来以缀块、廊道和基底为核心的一系列概念、理论和方法逐渐形成了现代景观生态学的一个重要方面,Forman称之为景观生态学的“缀块-廊道-基底”模式。

城市设计的常用西拉古纳市法兰克福设计方法“缀块-廊道-基底”模式GreenhillsGreendale城市设计的常用设计方法“缀块-廊道-基底”模式云台山世纪港广州亚运村城市设计的项目①城市中心区城市行政文化中心、城市商务中心区、综合性城市中心区类型②城市街区步行商业街、传统风貌街、城市重要干道③滨水地区④特殊产业集群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学城、物流城⑤旧城改造⑥居住区不同层面的城市设计的成果要求总体城市设计内容——注重结构设计城市设计分级①总体意象和特色②道路结构①总体城市设计(总规层面/分规层面)详细城市设计(控规层面③开放空间系统④视觉走廊及眺望系统②/详规层面)③个体要素与细部城市设计⑤城市主要功能区环境⑥重点项目构想及意象方案不同层面的城市设计的成果要求详细城市设计(控规层面)内容——划分街坊或者街区,指导街坊或街区开发详细城市设计(详规层面)内容不同层面的城市——地块进行细分,指导地块开发设计的成果要求不同层面的城市设计的成果要求深圳市中心区22、23-1街坊城市街坊位置图设计原地块划分平面不同层面的城市设计的成果要求街坊地块调整过程原地块划分平面重新调整方案一重新调整方案二不同层面的城市设计的成果要求特点界定公共特点一:界定公共开放空间特点二:界定主体建筑的位置关系不同层面的城市设计的成果要求特点三:规划考虑交通管制特点四:对建筑单体设计提出严格的设计导则城市设计的几点建议建议一:团队构筑建议一团队构筑z团队/群体:自主性—思考性—合作性z稳定的团队z绘图员建议二:项目操作与管理方面z头脑风暴z果断决策谢谢!滨水区设计 Dubai理想城市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