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解决问题的策略课件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共19张PPT)

解:设小杯的容量是 x毫升,则大杯的容 量 为 3x毫升。
6x 3x 720
1
720÷(1+ 6× 3 )
= 720÷3
1
= 240(毫升)
240× 3 =80(毫升)
解:设大杯的容量是 x 毫升,则小杯的容量
为
1x 3
毫升。
x
1x67203x 2x 7209x 720 x 80 3x 240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回顾解决这两道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通过假设可以转化问 题,使数量关系变得 简单。
假设时要弄清楚数 量之间的关系。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少毫升?
3
你能找出哪些数量关系呢?
6个小杯的容量+1 个大杯的容量=720 毫升。
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1 ,
3
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 小杯容量×3=大杯容量 大杯容量×1 =小杯容量
3
1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 已知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1 ,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在以前学习中,我 们曾经运用假设的 策略解决过哪些问 题?
39 200
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把除数当 作整十数试商。
998×11≈
把接近整百或整十的数看作整百或整 十数,估算大致结果。
6x 3x 720
1
720÷(1+ 6× 3 )
= 720÷3
1
= 240(毫升)
240× 3 =80(毫升)
解:设大杯的容量是 x 毫升,则小杯的容量
为
1x 3
毫升。
x
1x67203x 2x 7209x 720 x 80 3x 240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回顾解决这两道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通过假设可以转化问 题,使数量关系变得 简单。
假设时要弄清楚数 量之间的关系。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少毫升?
3
你能找出哪些数量关系呢?
6个小杯的容量+1 个大杯的容量=720 毫升。
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1 ,
3
大杯的容量是小杯的3倍。 小杯容量×3=大杯容量 大杯容量×1 =小杯容量
3
1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 已知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 1 ,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在以前学习中,我 们曾经运用假设的 策略解决过哪些问 题?
39 200
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把除数当 作整十数试商。
998×11≈
把接近整百或整十的数看作整百或整 十数,估算大致结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共19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3. 一块正方形地面,共铺了169块地砖。其 中四角和中央各铺9块花地砖,其余的是 白地砖。
铺了多少块白地砖?
9×5=45(块) 169-45=124(块)
答:铺了124块白地砖。
乒乓球每袋的个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2.四灶小学体育组一共81人,已知田径组有35人,篮球组有22人, 剩下的都是足球组,那么足球组有多少人。可以先算( )
A、田径组和篮球组一共有多少人 B、田径组比篮球组多多少人 C、田径组人数是篮球组人数的几倍 D、篮球组比田径组少多少人
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问题想起
带300元,买一套运动服和 一双运动鞋,剩下多少元? 剩下的钱=带来的钱-用去的钱
剩下的钱怎么不一样多呢? 你知道为什么吗?
148+108=256(元) 300-256=43(元)
130+108=238(元) 300-238=62(元)
148+85=233(元) 300-233=67(元)
梨树每行的棵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1. 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2)学校买了18袋乒乓球和9个篮球。乒乓球的个数是篮 球的几倍? 数量关系式: 乒乓球的个数÷篮球的个数=乒乓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几倍 缺少的条件: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3. 一块正方形地面,共铺了169块地砖。其 中四角和中央各铺9块花地砖,其余的是 白地砖。
铺了多少块白地砖?
9×5=45(块) 169-45=124(块)
答:铺了124块白地砖。
乒乓球每袋的个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2.四灶小学体育组一共81人,已知田径组有35人,篮球组有22人, 剩下的都是足球组,那么足球组有多少人。可以先算( )
A、田径组和篮球组一共有多少人 B、田径组比篮球组多多少人 C、田径组人数是篮球组人数的几倍 D、篮球组比田径组少多少人
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问题想起
带300元,买一套运动服和 一双运动鞋,剩下多少元? 剩下的钱=带来的钱-用去的钱
剩下的钱怎么不一样多呢? 你知道为什么吗?
148+108=256(元) 300-256=43(元)
130+108=238(元) 300-238=62(元)
148+85=233(元) 300-233=67(元)
梨树每行的棵数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1. 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并说说缺少什么条件。 (2)学校买了18袋乒乓球和9个篮球。乒乓球的个数是篮 球的几倍? 数量关系式: 乒乓球的个数÷篮球的个数=乒乓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几倍 缺少的条件: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共20张PPT)

上层: 下层: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0张PPT)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0张PPT)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0张PPT)
华罗庚曾说过“数形 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 万事非。”
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 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 图形结合起来,可以使 复杂问题简单化。
答:每条短花边长20厘米,长花边长30厘米。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0张PPT)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0张PPT)
10分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0张PPT)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0张PPT)
((727+21)2枚)枚
两人邮票的总数加上12枚,等于小春邮票枚数的2倍,先算出 小春有多少枚,再算出小宁有多少枚。
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两人
各有邮票多少枚?
6枚
小宁
6枚
( 72)枚
小春
两人邮票的总数除以2,减去6枚可以算出小宁有多少枚,加上 6枚可以算出小春有多少枚。
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 多12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1
2
3
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 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小宁 小春
多(12)枚 ((7722-)12枚)枚
两人邮票的总数减去12枚,等于小宁邮票枚数的2倍,先算出 小宁有多少枚,再算出小春有多少枚。
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两人 各有邮票多少枚?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0张PPT)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0张PPT)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0张PPT)
华罗庚曾说过“数形 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 万事非。”
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 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 图形结合起来,可以使 复杂问题简单化。
答:每条短花边长20厘米,长花边长30厘米。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0张PPT)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0张PPT)
10分题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0张PPT)
四年级上册数学课件-5.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0张PPT)
((727+21)2枚)枚
两人邮票的总数加上12枚,等于小春邮票枚数的2倍,先算出 小春有多少枚,再算出小宁有多少枚。
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两人
各有邮票多少枚?
6枚
小宁
6枚
( 72)枚
小春
两人邮票的总数除以2,减去6枚可以算出小宁有多少枚,加上 6枚可以算出小春有多少枚。
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 多12枚。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1
2
3
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 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小宁 小春
多(12)枚 ((7722-)12枚)枚
两人邮票的总数减去12枚,等于小宁邮票枚数的2倍,先算出 小宁有多少枚,再算出小春有多少枚。
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两人 各有邮票多少枚?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PPT课件

720÷(6÷3+1)=240(毫升)
240÷3=80(毫升)
720毫升
改大大编杯杯:1 ,和正小小好 杯明都 的把可 容72以量0毫倒各升满是果。多汁少大倒毫小杯入升杯比6?个是小大小杯杯杯多和的1610个毫13升
一共装(720-160)毫升 一共装(720+160×6)毫升
1. 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饼干,正好是100块。每个大盒比小盒 多装8块 ,每个 大盒和小盒各装了多少块? 一共装100块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解 决 问 题 的 策 略
=
壹
= 贰加分卡
单
单
击
击
此
此
处
处
添
添
加
加
文
文
得到一张 加本分 卡 , 要获本得几颗
?
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同样的小杯
中,正好都倒满,每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
毫升?
720÷9=80(毫升)
2.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同样的大杯
中,正好都倒满,每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
毫升?
720÷3=240(毫升)
3.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同样的小杯 和1个大杯中,正好都倒满,每只大杯和 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小杯容量是大杯的3倍”
例1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同样的小杯和1个大杯中,正好都倒满, 大杯容量是小杯的3倍,每只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例1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同样的小杯和1个大杯中, 正好都倒满,大杯容量是小杯的3倍,每只大杯和小杯的 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多少个球?你怎样算每个小盒装多少个球呢?
大盒和小盒里装满球。每个大盒比小盒多 装8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球?
240÷3=80(毫升)
720毫升
改大大编杯杯:1 ,和正小小好 杯明都 的把可 容72以量0毫倒各升满是果。多汁少大倒毫小杯入升杯比6?个是小大小杯杯杯多和的1610个毫13升
一共装(720-160)毫升 一共装(720+160×6)毫升
1. 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饼干,正好是100块。每个大盒比小盒 多装8块 ,每个 大盒和小盒各装了多少块? 一共装100块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课件
解 决 问 题 的 策 略
=
壹
= 贰加分卡
单
单
击
击
此
此
处
处
添
添
加
加
文
文
得到一张 加本分 卡 , 要获本得几颗
?
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同样的小杯
中,正好都倒满,每只小杯的容量是多少
毫升?
720÷9=80(毫升)
2.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同样的大杯
中,正好都倒满,每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
毫升?
720÷3=240(毫升)
3.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同样的小杯 和1个大杯中,正好都倒满,每只大杯和 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小杯容量是大杯的3倍”
例1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同样的小杯和1个大杯中,正好都倒满, 大杯容量是小杯的3倍,每只大杯和小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例1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同样的小杯和1个大杯中, 正好都倒满,大杯容量是小杯的3倍,每只大杯和小杯的 容量各是多少毫升?
多少个球?你怎样算每个小盒装多少个球呢?
大盒和小盒里装满球。每个大盒比小盒多 装8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球?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优质课PPT课件

长方形的长(米) 长方形的宽(米)
长方形的长(米) 长方形的宽(米)
8
2
4
6
1
7
5
3
8
7
6
5
1
2344源自6215
3
7
8
8
5
7
6
1
4
2
3
长方形的长
(米)
8 76 5
长方形的宽 (米)
1 23 4
长方形的长
(米)
8 76 5
长方形的宽
(米)
1 23 4
面积 (平方米)
长方形的长 (米)
长方形的宽 (米)
参加项目 空中飞人 天旋地转 豪华波浪
只参加1项 参加2项
√
√√
√
√√
√ √√
3
3
参加3项
√ √ √
1
10+10=20(环) 10+8=18(环) 10+6=16(环)
8+8=16(环) 8+6=14(环) 6+6=12(环)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解决问题的
策略,同学们要结合生活实际理 解用一一列举法解决相关问题的 策略。
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 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18÷2=9(米)
1 8
2 7
3 6
4 5
长方形的长(米) 长方形的宽(米)
长方形的长(米) 长方形的宽(米)
2路车 9:00 9:15 9:30 9:45 10:00 10:15 10:30 10:45 11:00
我们上午10:25猛兽区入口游览车的起 始点,最快几时几分乘坐几路游览车 游览猛兽区?
长方形的长(米) 长方形的宽(米)
8
2
4
6
1
7
5
3
8
7
6
5
1
2344源自6215
3
7
8
8
5
7
6
1
4
2
3
长方形的长
(米)
8 76 5
长方形的宽 (米)
1 23 4
长方形的长
(米)
8 76 5
长方形的宽
(米)
1 23 4
面积 (平方米)
长方形的长 (米)
长方形的宽 (米)
参加项目 空中飞人 天旋地转 豪华波浪
只参加1项 参加2项
√
√√
√
√√
√ √√
3
3
参加3项
√ √ √
1
10+10=20(环) 10+8=18(环) 10+6=16(环)
8+8=16(环) 8+6=14(环) 6+6=12(环)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
解决问题的策略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解决问题的
策略,同学们要结合生活实际理 解用一一列举法解决相关问题的 策略。
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 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18÷2=9(米)
1 8
2 7
3 6
4 5
长方形的长(米) 长方形的宽(米)
长方形的长(米) 长方形的宽(米)
2路车 9:00 9:15 9:30 9:45 10:00 10:15 10:30 10:45 11:00
我们上午10:25猛兽区入口游览车的起 始点,最快几时几分乘坐几路游览车 游览猛兽区?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课件(共24张PPT)

2. 假设后,可以列式解答,有时也可以列方程。
假设的策略可以让 数量关系变得简单。
1.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搞清数量间的倍数关系,然后再合 理假设。
2.根据假设后的数量关系可以列式解答,也可以根据数量 关系式列出方程。
第 四 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第 2 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2)
复习引入
在1个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 正好是80个。每个大盒比每个小盒多 装8个,大盒里装了多少个球?每个小 盒呢?
=80(毫升)……小杯
80×3=240(毫升)……大杯
试一试
解:设小杯的容量是x毫升,大杯的容量就是
X毫升。
6X+3X=720
检验:
9X=720
80÷240=
X=80 3X=80×3=240 80×6+240=720(毫升)
练一练
一张桌子和4把椅子的总价是2700元,椅 子的单价是桌子的 。桌子和椅子的单价 各是多少?
裤子45元。
试一试
星期天,欢欢和爸爸、妈妈一起去 森林公园游玩。买了两张成人票和1 张儿童票,一共用去78元。每张成 人票比每张儿童票贵12元,一张成 人票多少元?一张儿童票呢?
练一练
把儿童票假设成成人票。
78+12=90(元) 90÷(2+1)
=90÷3
=30(元)
30-12=18(元) 答:一张成人票30元,一张儿 童票18元。
把桌子假设成椅子。 2700÷(5+4)
=2700÷9
=300(元)……椅子
300×5=1500(元)……桌子 答:桌子的单价是1500元,椅子的单价是300元。
易错提醒
王大爷卖了香蕉6千克和苹果8千克,共
卖了48元,每千克香蕉钱是苹果的2倍。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共22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思考:
回顾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 过程,你有哪些体会?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明代大数学家程大位著的《算法 统宗》中有这样一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说一说:你想怎样假设
六(3)班40名同学和赵老师、高老师一 起去公园秋游,买门票一共用去220元。已知 每张成人票是每张学生票的2倍,每张学生票 和每张成人票各多少元? 想:把(2)张(成人)票假设成( 4)张( 学)生 票,那么220元相当于买了( 44)张(学生)票。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说一说:你想怎样假设
六(3)班40名同学和赵老师、高老师一 起去公园秋游,买门票一共用去220元。已知 每张成人票是每张学生票的2倍,每张学生票 和每张成人票各多少元? 想:把( 4)张( 学生)票假设成( 2)张( 成)人 票,那么2200元相当于买了( 2)张(0成人)票。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思考:
回顾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 过程,你有哪些体会?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明代大数学家程大位著的《算法 统宗》中有这样一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说一说:你想怎样假设
六(3)班40名同学和赵老师、高老师一 起去公园秋游,买门票一共用去220元。已知 每张成人票是每张学生票的2倍,每张学生票 和每张成人票各多少元? 想:把(2)张(成人)票假设成( 4)张( 学)生 票,那么220元相当于买了( 44)张(学生)票。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2张PPT)
说一说:你想怎样假设
六(3)班40名同学和赵老师、高老师一 起去公园秋游,买门票一共用去220元。已知 每张成人票是每张学生票的2倍,每张学生票 和每张成人票各多少元? 想:把( 4)张( 学生)票假设成( 2)张( 成)人 票,那么2200元相当于买了( 2)张(0成人)票。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解决问题的策略苏教版(共21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1张PPT)
(1)
1个菠萝与( 6 )个苹果一样重。 (2) 笔记本的单价是练习本的5倍。买4本笔
记本的钱可以( 20)本练习本。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1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1张PPT)
大纸箱:6÷2+2=5(个)
200÷10=20(双)
200÷5=40(双)
大纸箱:20×2=40(双)
小纸箱:40÷2=20(双)
检验:6×20+2×40=200(双)
40÷20=2 答:每个大纸箱装40双运动鞋,每个小纸箱装20双运动鞋。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1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1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1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1张PPT)
2 (1)1个大纸箱装的鞋,等于( )个小纸箱装的鞋。 1 (2)假设全部用小纸箱装,需要( )个小纸箱。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1张PPT)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4.1 解决问题的策略丨苏教版 (共21张PPT)
假设全部用小纸箱装。
假设全部用大纸箱装。
小纸箱:6+2×2=10(个)
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 )个梨重400克,( )个苹果重400克
比一比,看谁反应快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9个同样的小杯, 正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720÷9=80(毫升) 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3个相同的大杯, 正好倒满。每个大杯的容量是多少毫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数学教学中,解决问题活动的价值不局限于获得 具体问题的结论和答案,它的意义更在于使学生学会解 决问题,体会每个人都应当有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并由 此形成自己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还体会解决问题可以 有不同的策略。数学教学在这种鼓励个性发展的理念下 进行,学生的创新精神才可能真正得到培养。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四、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作业 教材p6212、15、16题。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再 见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用列表的方法解决归一、归总的问题 教材第85页——60页的内容。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教材简析: 苏教版数学教材从四年级(上册)起,每册都编写一个 “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单元。“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 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 创新精神”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课程 目标之一,教材编写“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的教学内 容,就是为了贯彻落实课程目标。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 长期数学教学中不断地培养的,是通过各个领域内容的 教学逐渐形成的,单独编写“解决问题的策略”这部分 教学内容,能加强策略的形成和对策略的体验。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从条件入手)
(从问题入手)
桃树的棵数:7×3=21(棵) 梨树的棵树:5×4=20(棵) 桃树和梨树共有:21+20=41(棵)
7×3+5×4 =21+20 =41(棵)
41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桃树
3行 每行7棵
梨树
4行 每行5棵
杏树
8行 每行6棵
杏树的棵数:6×8=48(棵) 梨树的棵数:5×4=20(棵) 杏树比梨树多的棵数:48-20=28(棵)
答:杏树比梨树多28棵。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三年级 3个班 每班45人
四年级 2个班 每班48人
五年级 4个班 每班42人
三年级的人数:45×3=135(人) 四年级的人数:48×2=96(人) 五年级的人数:42×4=168(人) 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的人数:135+96=231(人) 四年级比五年级少的人数:168-96=72(人)
答: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231人,四年级比五年级少72人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长袖衬衫 2件
270 元
短袖衬衫 3件
180 元
一件长袖衬衫:270÷2=135(元) 一件短袖衬衫:180÷3=60(元)
一件长袖衬衫比一件短袖衬衫贵:135-60=75(元)
答:一件长袖衬衫比一件短袖衬衫贵75元。
兴发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心小学四(1)班
大米的重量:50×45=2250(千克) 面粉的重量:25×40=1000 大米和面粉一共重:2250+1000=3250(千克) 大米比面粉多:2250-1000=1250(千克) 答:大米和面粉一共有3250千克;大米比面粉 多1250千克。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三年级采集:20×4=80(千克) 四年级采集:28×3=84(千克) 三年级比四年级少采集:84-80=4(千克) 答:三年级比四年级少采集4千克。
=4
=5
=18……29
=18……29
4
5
18
17
63 252 25 2
79 395
39 5
0
34 641 34
3 01
26 458 26
298
0
27 2
1 82
29
16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每瓶橙汁:750÷3=250(ml) 7瓶橙汁:250×7=1750(ml)
每分钟生产:54÷3=18(个) 45分钟生产:45×18=840(个) 生 产54 0 个需要:540÷18=30(分钟) 答:4 5 分钟生 产 840个,生 产54 0 个需要20分钟。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一、故事引入,感受策略。 课前同学们都看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这
个故事讲述了司马光遇到了要救落入大水缸里的 孩子的问题。救人的办法有很多,如:可以从缸 口把孩子拉出来,但是由于在场的都是孩子,人 还没有缸高呢,力气就更小了,不可能能把落水 的孩子拉出来;再如:也可以去叫大人来救,但 是可能时间不允许……这些办法都不能很快地把 落水的孩子救出来。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司马光通 过动脑筋、想办法,终于看到了一块石头,于是 想出了“砸缸放水救孩子”的办法救了落水孩子 一命。司马光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在许多办 法中选择砸缸救人的最好办法,就是一种大智慧, 这样的过程就是应用策略解决救人的问题。这是 生活中的应用策略解决问题,其实在我们的数学 学习中也经常遇到问题,也要动脑筋、想办法解 决问题,要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就必须采用一 些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数学 中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
关信息的的作用,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 的信息,学会运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策略分 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学生经历提取信 息,发现问题,列表整理条件,解决问题的知识获取过程,从 而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得以提高,并发展他们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 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问题情境中的信息,用从条件想起或从问 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正确整理、分析数学信息关系,学会通过所整理的信息决策 问题解决策略,并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教学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 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 种策略。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 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 法。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 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 信心。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实际 问题。 2、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并通过 列表的过程解决实际问题。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一、情境导入,感知策略。 1、谈话:同学们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 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司马光想出了一个什么 样的办法?人们把这一好的办法称之为“策略”。 板书:策略 2、揭示课题。 其实,在数学学习中,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生活 中的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很多策略。这就是我们 今天要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四、小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五、作业 教材p6212、15、16题。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再 见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用列表的方法解决归一、归总的问题 教材第85页——60页的内容。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教材简析: 苏教版数学教材从四年级(上册)起,每册都编写一个 “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单元。“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 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 创新精神”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确定的课程 目标之一,教材编写“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的教学内 容,就是为了贯彻落实课程目标。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 长期数学教学中不断地培养的,是通过各个领域内容的 教学逐渐形成的,单独编写“解决问题的策略”这部分 教学内容,能加强策略的形成和对策略的体验。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从条件入手)
(从问题入手)
桃树的棵数:7×3=21(棵) 梨树的棵树:5×4=20(棵) 桃树和梨树共有:21+20=41(棵)
7×3+5×4 =21+20 =41(棵)
41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桃树
3行 每行7棵
梨树
4行 每行5棵
杏树
8行 每行6棵
杏树的棵数:6×8=48(棵) 梨树的棵数:5×4=20(棵) 杏树比梨树多的棵数:48-20=28(棵)
答:杏树比梨树多28棵。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三年级 3个班 每班45人
四年级 2个班 每班48人
五年级 4个班 每班42人
三年级的人数:45×3=135(人) 四年级的人数:48×2=96(人) 五年级的人数:42×4=168(人) 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的人数:135+96=231(人) 四年级比五年级少的人数:168-96=72(人)
答:三年级和四年级一共有231人,四年级比五年级少72人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长袖衬衫 2件
270 元
短袖衬衫 3件
180 元
一件长袖衬衫:270÷2=135(元) 一件短袖衬衫:180÷3=60(元)
一件长袖衬衫比一件短袖衬衫贵:135-60=75(元)
答:一件长袖衬衫比一件短袖衬衫贵75元。
兴发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心小学四(1)班
大米的重量:50×45=2250(千克) 面粉的重量:25×40=1000 大米和面粉一共重:2250+1000=3250(千克) 大米比面粉多:2250-1000=1250(千克) 答:大米和面粉一共有3250千克;大米比面粉 多1250千克。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三年级采集:20×4=80(千克) 四年级采集:28×3=84(千克) 三年级比四年级少采集:84-80=4(千克) 答:三年级比四年级少采集4千克。
=4
=5
=18……29
=18……29
4
5
18
17
63 252 25 2
79 395
39 5
0
34 641 34
3 01
26 458 26
298
0
27 2
1 82
29
16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每瓶橙汁:750÷3=250(ml) 7瓶橙汁:250×7=1750(ml)
每分钟生产:54÷3=18(个) 45分钟生产:45×18=840(个) 生 产54 0 个需要:540÷18=30(分钟) 答:4 5 分钟生 产 840个,生 产54 0 个需要20分钟。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一、故事引入,感受策略。 课前同学们都看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这
个故事讲述了司马光遇到了要救落入大水缸里的 孩子的问题。救人的办法有很多,如:可以从缸 口把孩子拉出来,但是由于在场的都是孩子,人 还没有缸高呢,力气就更小了,不可能能把落水 的孩子拉出来;再如:也可以去叫大人来救,但 是可能时间不允许……这些办法都不能很快地把 落水的孩子救出来。在这种特殊情况下司马光通 过动脑筋、想办法,终于看到了一块石头,于是 想出了“砸缸放水救孩子”的办法救了落水孩子 一命。司马光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在许多办 法中选择砸缸救人的最好办法,就是一种大智慧, 这样的过程就是应用策略解决救人的问题。这是 生活中的应用策略解决问题,其实在我们的数学 学习中也经常遇到问题,也要动脑筋、想办法解 决问题,要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就必须采用一 些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数学 中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
关信息的的作用,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 的信息,学会运用从已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的策略分 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学生经历提取信 息,发现问题,列表整理条件,解决问题的知识获取过程,从 而搜集信息,整理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力得以提高,并发展他们的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 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列表的方法整理问题情境中的信息,用从条件想起或从问 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难点:正确整理、分析数学信息关系,学会通过所整理的信息决策 问题解决策略,并内化成自己的问题解决策略。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教学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用列 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感受列表是解决问题的一 种策略。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 会通过列表的过程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 法。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 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自 信心。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主动运用有关策略解决实际 问题。 2、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简单实际问题所提供的信息并通过 列表的过程解决实际问题。
兴发乡中心小学四(1)班
一、情境导入,感知策略。 1、谈话:同学们听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吗? 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司马光想出了一个什么 样的办法?人们把这一好的办法称之为“策略”。 板书:策略 2、揭示课题。 其实,在数学学习中,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生活 中的问题,常常需要运用很多策略。这就是我们 今天要学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