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各国地图(下)

合集下载

中国疆域图(一)夏----魏晋南北朝

中国疆域图(一)夏----魏晋南北朝
为南 北北 魏朝 ,前 红期 色疆 为域 南图

560
时红北 候色周 。为,年
南蓝南 朝色北 陈为朝 ,北后 这齐期 是,疆 北粉域 朝红图 疆色, 域为淡 最西蓝 大梁色 的,为
五胡乱华前北方外族分布图
北魏与南朝宋对峙图
东魏、西魏与南朝梁对峙图
北周、北齐与南朝陈、西梁形势图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一)
夏-----魏晋南北朝
商 朝 全 图
315
年 五 胡 十 六 国 与 东 晋 形 势 图
330
年 五 胡 十 六 国 与 东 晋 形 势 图
369
年 五 胡 十 六 国 与 东 晋 形 势 图
383年前秦南பைடு நூலகம்前 夕
394年五胡十六国与东晋形势图
440
朝淡 宋蓝 。色年

《北方民族的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PPT课件

《北方民族的交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PPT课件

1.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民族交融,顺应了历史潮流。2.北魏孝文帝改革在其祖母冯太后主持期间政治上集权中央,实行三长制;经济上实行均田制。3.孝文帝亲政后推出迁都洛阳、改官制、禁胡服、学汉语、通婚姻、改姓氏等一系列改革措施。4.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分裂局面,只是两次大统一之间的过度。民族的交融与南北经济的发展为重新统一准备了条件。
蒸馍
烙饼
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魏晋时在中原却很风行。
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砖画
汉人胡食
《女史箴图》
北齐《校书图》中的床榻
汉人最初是席地而座,即以席为坐。这是一种很不舒服的坐姿;两席屈折,膝向前,上身的体重全部由臀部挤压在腿上,下肢极易酸麻,久之还可能变形。所以,当高坐具的胡床传入中原后,很快受到部份汉人的欢迎,原来的跪姿转变成了坐姿 。胡床最初是一种以绳连缀在木头上,可开可合,携带方便,无靠背的折叠凳,类似今天的马扎。汉人使用胡床,开始只见于军旅,到了北朝,从宫廷到民间都有人以胡床为坐具。
胡服
汉服
北魏穿汉服的贵妇
胡人汉服
由于北方民族善于骑射,涉水草,所以多上身着褶,下身着裤,称为“裤褶服”。裤褶服是北方民族日常穿用的服饰,但在传入中原后为了符合汉族服饰的特点进行了改进,主要是改大袖口,改阔裤腿,多作为军服或休闲装,在南朝时盛行。
南北流行服饰--裤褶服
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
北魏骑兵俑
zhe
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罢官降爵。 ——《资治通鉴》
根据上述图片,请你谈谈对“民族交融”的理解?

南北朝地图

南北朝地图

南北朝地图南北朝(420年-589年)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一次大分裂时期,亦是北方少数民族融于我中华文明的一次历史时期。

东晋末年,天下大乱。

刘裕取代东晋后,建立宋政权。

当时,先后有很多政权建立。

南北朝(陈齐周)公元557年,陈霸先废萧方智自立,建立陈朝。

550年,东魏高洋废其主自立,建号齐。

557年,宇文氏废西魏帝自立,建号周。

其时,突厥已臣服西域诸国和塞外诸部,控制了南北五六千里、东西万余里的大片土地。

青藏高原则为吐谷浑、宝髻、女国、象雄等南朝宋(420年-479年)武帝刘裕、少帝刘义符、文帝刘义隆、孝武帝刘骏、前废帝刘子业、明帝刘(yu)、后废帝刘昱、顺帝刘*。

齐(479年-502年)高宗萧道成、武帝萧赜、林王萧昭业、海陵王萧昭文、明帝萧鸾、东昏侯萧宝卷、和帝萧宝融。

梁(502年-557年)武帝萧衍、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敬帝萧文智。

陈(557年-589年)武帝陈霸先、文帝陈(艹倩,上下结构。

念:qian)、废帝陈伯宗、宣帝陈顼、后主陈叔宝。

南北朝(宋魏)公元420年,刘裕自立为帝,是为南朝。

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完成北方统一,与南朝的宋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其时,魏之东北为契丹、室韦、勿吉等。

漠北为柔然、高车、契骨。

西域为乌孙、悦般、于阗等。

青藏高原则为吐谷浑、党项、女国、象雄等。

南北朝(陈齐周)时期地图北朝北魏(386年-534年)道武帝拓拔(王圭,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明元帝拓拔嗣、太武帝拓拔焘、南安王拓拔余、献文帝拓拔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孝庄帝元子攸、长广王元晔、节闵帝元恭、安定王元朗、孝武帝元(修字去彡加月字)。

东魏(534年-550年)孝静帝元善见。

北齐(550年-557年)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

西魏(535年-556年)文帝元宝炬、废帝元钦、恭帝元廓。

北周(557年-581年)孝闵帝宇文觉、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斌贝,合一字,上下结构。

地图上的南北朝(14幅地图)

地图上的南北朝(14幅地图)

地图上的南北朝(14幅地图)汉末三国时期,华夏大地战乱频繁,最终蜀汉灭于曹魏,东吴灭于西晋,天下归于一统。

然而好景不长,西晋仅仅持续了51年(若从灭东吴统一全国始为37年),北方又陷入五胡十六国时期的混乱状态。

虽然前秦短暂统一北方,但在淝水之前秦战败于东晋后,北方再次四分五裂。

公元386年,鲜卑族拓跋珪在牛川称王,于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称帝,建立北魏。

南方的东晋也叛乱不断,桓玄篡晋,废帝自立。

大将刘裕平定桓玄之乱,匡扶晋室,因功掌朝政大权。

东晋偏安江南,不忘北伐,祖逖、庾亮、褚裒、殷浩、桓温等先后北伐未能成功。

公元409年,南燕慕容超纵兵掠淮北,刘裕率军北上,破南燕都城,收复青州、兖州。

之后,刘裕又向西收复巴蜀,趁后秦内乱时,出兵攻克洛阳、长安,灭亡后秦。

但坐镇朝廷的刘穆之病故,刘裕怕大权旁落,匆匆返回建康。

留守长安的晋军内讧,夏主郝连勃勃趁机夺取关中。

刘裕北伐势如破竹,使东晋似乎看到了光复中原的希望之光。

掌握朝廷军政大权的刘裕威望如日中天,野心越来越大。

420年,刘裕废恭帝自立,建立刘宋,东晋灭亡。

公元396年,北魏败北燕,将关东地区收入囊中。

公元427年,北魏攻破夏都统万城。

之后又向北奔袭漠北,大破柔然。

公元430年至439年,北魏夺取关中,并先后灭夏、北燕、北凉等割据势力,统一北方。

至此,刘宋和北魏南北对峙,中国历史进入真正意义上的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北朝(386-581)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南朝(420年-589年)有宋、齐、梁、陈四朝。

南朝因嫡传华夏之正朔,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奉南朝为正统。

史书将南北朝起始时间定于公元420年,是因为北魏拓跋珪称帝早于刘裕,尽管当时北方还没有统一。

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吸取东晋灭亡教训,重用寒门,压制豪门世族,推行土断等。

宋文帝继位后,继续推行刘裕的治国方略,整饬吏治、兴修水利、轻徭薄赋……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国力日强,史称“元嘉之治”。

各朝代地图

各朝代地图

上图为:秦朝时期全图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它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秦北伐匈奴第一次明确地划定了中国的版图。

在北方是立国不久的匈奴以及东胡和月氏而西域诸国尚未与秦接触上图为:西汉时期全图西汉是一个锐意进取开疆扩土的王朝。

尤其是设置了西域都护,将西域纳入了中国版图,意义尤为重大!同时西汉势力进入朝鲜半岛,将其半数领土划归中国。

在北方强大的匈奴汗国与西汉争战不息,最终被西汉所击败上图为:三国时期全图三国面积加起来基本上就是东汉的面积。

曹操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设置了西域长史府,朝鲜半岛的一半归属于曹魏,越南大部归属东吴等国,一部分归属蜀汉。

在北方鲜卑崛起对后来的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上图为:西晋时期全图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但其统一时间仅仅五十一年。

西晋的版图实际上就是三国合一的面积,没有开疆扩土也没有版图收缩。

不过西晋腐朽的制度导致了八王之乱,加之对鲜卑等游牧民族没有加以防范使其深入其境内更是加速了西晋的灭亡。

上图为:东晋时期全图此期间汉族的东晋政权全线南迁,而在黄河流域各少数民族政权互相混战而使北方长期陷入分裂状态。

前秦一度统一北方与东晋形成南北对峙之势,后因淝水之战中败于东晋而统治土崩瓦解,使北方再度分裂。

而西域和青藏高原及匈奴故地此时并无强大政权。

上图为:南北朝时期全图(一)此图是南北朝的第二个时期北巍和南齐对峙时期图。

南北朝是东晋十六国后的又一分裂时期。

此间敕勒臣服北巍后柔然逐渐占领漠北建立了强大的游牧国家而西藏高原吐谷浑部日益兴起。

上图为:南北朝时期全图(二)此图是南北朝末期的形势图。

此间东魏和西魏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取代。

而取代南梁的南陈则是南北朝中面积最小的一个王朝。

此时在北方突厥灭掉了柔然降服高昌等部建立起强大的突厥汗国,对中原王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上图为:隋朝时期全图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分裂重新同意了中国。

但没有使西域各部重归天朝。

在北方强大的突厥分裂成东西两部。

中国古代南北朝地图

中国古代南北朝地图

中国古代南北朝地图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下面是有中国古代南北朝地图,欢迎参阅。

中国古代南北朝地图南北朝(420年-589年)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一次大分裂时期,亦是北方少数民族融于我中华文明的一次历史时期。

东晋末年,天下大乱。

刘裕取代东晋后,建立宋政权。

当时,先后有很多政权建立。

南北朝(陈齐周)公元557年,陈霸先废萧方智自立,建立陈朝。

550年,东魏高洋废其主自立,建号齐。

557年,宇文氏废西魏帝自立,建号周。

其时,突厥已臣服西域诸国和塞外诸部,控制了南北五六千里、东西万余里的大片土地。

青藏高原则为吐谷浑、宝髻、女国、象雄等中国古代南朝简介宋(420年-479年)武帝刘裕、少帝刘义符、文帝刘义隆、孝武帝刘骏、前废帝刘子业、明帝刘(yu)、后废帝刘昱、顺帝刘*。

齐(479年-502年)高宗萧道成、武帝萧赜、林王萧昭业、海陵王萧昭文、明帝萧鸾、东昏侯萧宝卷、和帝萧宝融。

梁(502年-557年)武帝萧衍、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敬帝萧文智。

陈(557年-589年)武帝陈霸先、文帝陈(艹倩,上下结构。

念:qian)、废帝陈伯宗、宣帝陈顼、后主陈叔宝。

南北朝(宋魏)公元420年,刘裕自立为帝,是为南朝。

439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完成北方统一,与南朝的宋形成南北对峙的局面。

其时,魏之东北为契丹、室韦、勿吉等。

漠北为柔然、高车、契骨。

西域为乌孙、悦般、于阗等。

青藏高原则为吐谷浑、党项、女国、象雄等。

中国古代北朝北朝北魏(386年-534年)道武帝拓拔(王圭,二字合一字,左右结构)、明元帝拓拔嗣、太武帝拓拔焘、南安王拓拔余、献文帝拓拔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孝庄帝元子攸、长广王元晔、节闵帝元恭、安定王元朗、孝武帝元(修字去彡加月字)。

东魏(534年-550年)孝静帝元善见。

两晋南北朝年表及地图

两晋南北朝年表及地图

301年
304年
316年 亡于前赵
317年
319年
329年
333年
347年
350年
351年
352年
370年
376年
383年
384年
385年
386年
394年
395年
397年
398年
400年
403年
407年
409年
410年
414年
417年
420年
421年
431年
437年
439年
479年
502年
534年
535年
589年
武王张轨 光文皇帝刘渊 武帝李雄 高祖石勒 灭前赵 文明帝慕容皝 武悼天王冉闵 350-352 惠武帝符洪 灭西晋 改国号为赵 (前赵) 亡于后赵 亡于东晋 亡于冉魏 灭冉魏 亡于前燕 灭前燕 亡于前秦
亡于前秦
灭前凉
淝水之战 济北王慕容泓 成帝慕容垂 泰武帝姚苌 懿武帝吕光 宣烈王乞伏国 仁 亡于后燕 灭西燕
266年 西晋 (216-316) 前凉【汉】 (301-376) 前赵【匈奴】 (304-329) 成汉【氐】 (304-347) 后赵【羯】 (319-351) 前燕【鲜卑】 (333-370) 冉魏 (350-352) 前秦【氐】 (350-394) 西燕【鲜卑】 (384-394) 后燕【鲜卑】 (384-407) 后秦【羌】 (384-417) 后凉【氐】 (386-403) 西秦【陕西鲜卑】 (385-431) 南凉【河西鲜卑】 (397-414) 北凉【匈奴】 (397-439) 南燕【鲜卑】 (398-410) 西凉【汉】 (400-421) 北燕【汉】 (407-437) 胡夏【匈奴铁弗】 (407-431) 北魏【鲜卑】 (386-534) 东魏【鲜卑】 (534-550) 西魏【鲜卑】 (535-557) 北齐 (550-577) 北周 (557-581) 隋 (581-618) 东晋 (317-420) 宋 (420-479) 齐 (479-502) 梁 (502-557) 陈 (557-589) 武帝司马炎

南北朝时期北朝各国政权建立情况(按先后顺序总结)!

南北朝时期北朝各国政权建立情况(按先后顺序总结)!

南北朝时期北朝各国政权建立情况(按先后顺序总结)!南北朝(420年~589年)是南朝和北朝的合称。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而今天要说的北朝(386年~581年)则包含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五朝。

北朝朝代树状图1、北魏。

(386年~534年)1、建立者:鲜卑族拓跋珪。

2、经过:315年,拓跋力微之孙拓跋犄卢,曾因帮助西晋并州刺史刘琨与匈奴族刘聪、羯族石勒相对抗有功,被西晋封为代公,进而封为了代王。

338年,拓跋什翼犍建立代国,定都于盛乐,迈入奴隶主占有制的阶级社会,逐渐强大起来。

376年,前秦天王苻坚进攻代国,拓跋什翼犍战死(或被擒),代国灭亡。

拓跋珪石像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四分五裂之际在牛川自称代王,重建了代国,定都盛乐(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

同年四月,又改称魏王。

398年6月,正式定国号为“魏” ,史称“北魏”。

398年7月,道武帝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并称帝。

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了北方。

493年孝文帝拓跋宏迁都于洛阳,并进行了改革。

北魏疆域广阔,主要控制着中国北方地区,北至沙漠、河套,南至江淮,东至海,西至流沙。

3、灭亡: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北魏历史宣告结束。

从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至534年分裂为止,共历20帝(列入正史本纪者13位),享国148年。

北魏疆域图2、东魏。

(534年~550年)1、建立者:权臣高欢立元善见为皇帝,即魏孝静帝。

2、经过:北魏政权在魏末各族人民大起义打击下摇摇欲坠,统治阶级内部展开了激烈的权力争夺。

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控制了北魏的中央政权。

530年(永安三年),魏孝庄帝元子攸利用朝见机会杀尔朱荣,尔朱荣的侄子尔朱兆起兵赴洛阳,杀死了孝庄帝,立元恭为帝(魏节闵帝)。

532年(太昌元年),原尔朱荣部将高欢在河北大族的支持下,消灭了潼关以东的尔朱氏势力,杀了节闵帝,立元修为帝(孝武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