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隋唐时期美术)

合集下载

中国美术史大事记

中国美术史大事记

中国美术史大事记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而辉煌艺术历史的国家,其美术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

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国美术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发展阶段。

本文将回顾中国美术史中的一些重要大事,并探讨它们对中国美术的贡献。

1. 先秦时期(公元前2100年-前221年)在先秦时期,中国美术以岩画和陶器为主要表现形式。

尤其是陶器,如出土的仰韶文化陶俑,展示了早期中国人民的艺术天赋和审美观念。

2. 秦汉时期(前221年-220年)这个时期是中国美术历史上的重要阶段。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了焚书坑儒政策,大量文化作品被毁。

但是在西汉时期,丝绸之路的开通带来了东西文化的交流,这对中国美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 隋唐时期(581年-907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美术进入了一个高峰期。

佛教的传入使得雕塑艺术风靡一时,著名的摩崖石刻和石窟艺术如莫高窟和龙门石窟便是亮丽的代表。

同时,绘画艺术也取得了长足进步,以王羲之和顾恺之为代表的书法和唐朝壁画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

4. 宋元明时期(960年-1644年)在这个时期,中国美术进一步繁荣发展。

南宋时期的陆游和宋徽宗等人是杰出的文人画家,他们以山水画和花鸟画为主要创作内容。

元代的赵孟頫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楷书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5. 清朝时期(1644年-1912年)尽管清朝时期中国经历了战乱和政治动荡,但在艺术方面仍有一些重要的成就。

乾隆皇帝是一个热衷于艺术的皇帝,他主持修建了颐和园,收藏了大量珍贵的艺术品。

此外,清朝时期的篆刻家石涛和画家郎世宁也有所成就。

6. 现代时期(1912年至今)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现代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经历了多次文化与政治的变革,这也对中国美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美术院的成立和五四新文化运动都为中国美术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美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艺术家们开始尝试各种新的创作风格和形式,艺术创作的自由度大大增加。

6、中国工艺美术史-隋唐

6、中国工艺美术史-隋唐

金扣白玉杯
金玉宝钿带饰
兽首牛角杯
四、漆器
地位:瓷器普及令日用漆器减少 制作:装饰:素髹、金银平脱、
螺钿、宝钿 胎:木、木片卷粘、夹纻 著名产地 •襄州(湖北襄樊) 襄样(木片卷粘胎素髹器) 库路真(或为金银平脱) •螺钿 •金银平脱
黑漆长方盒
螺钿花鸟纹黑漆经箱
五、木器和象牙器
木器

•品种 家具:入唐高足桌椅渐渐普及


•釉质:莹润如玉

•装饰:釦、金银平脱
•造型:规整周正
•技术:小件器支烧
2、其他青瓷窑场
北方 •常有西方亲缘 黄堡窑—— •窑址: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耀州窑前身 ) •历史:唐代初创,晚唐前较粗陋 •品种:黑、白为主,也烧青、花、三彩;晚唐始,青瓷产量增加, 质量提高;五代,耀州窑 ,青瓷主导,官款、柴窑
江绍兴) 品种:缭绫、线毯
三 著名的丝织品种
纱——特点:平纹方孔,轻薄 代表:轻纱(亳州)
罗——特点:经丝互相缠绕绞结,表面呈椒孔 代表:单丝罗(益州)
绫——特点:平纹或斜纹地上起暗花(唐有少数无纹绫) 地位:黄金时代——唐 代表:缭绫:润州、越州 技术:织成后碾砑 装饰:御用题材
锦——技术:西方的纬线起花——纬锦较之 经锦,色彩更繁丽、花纹更精美
代表:益州锦、扬州锦、西北锦 特殊:繝:色彩丰富与热烈
织金锦:金线显花 线毯——特点:厚实、有花、巨大,铺陈宫殿
代表:中晚唐宣州 刻丝——特点:通经断纬
发展:初唐西北 宋后发展 轨迹:先西方后中国
先刻毛后刻丝 游牧民族实用 农耕民族欣赏
繝局部
四、印染
染料:植物花、叶、茎、皮、根、果 坯料:绢、纱、罗、絁、绫 主要品种:绞、夹、蜡、灰缬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在世界工艺美术史上的地位
开创了中国工艺美术的新篇章
01
隋唐五代时期,中国工艺美术发展达到了巅峰,开创了中国工
艺美术的新篇章。
对世界工艺美术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02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对世界
工艺美术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成为世界工艺美术史上的璀璨明珠
03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作品以其卓越的品质和独特的魅力,成为世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
目录
•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概述 •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的主要类型 •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的特点 •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的影响 • 隋唐五代时期的书画艺术 •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的传承与创新
01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概述
历史背景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阶段,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文化艺术也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隋唐五代工艺美术在技术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展现了卓越的技艺和精细的工 艺水平。
这一时期的工艺品制作精良,技艺精湛,注重细节处理和整体效果的统一,充分体 现了工匠们的精湛技艺和卓越才华。
同时,隋唐五代工艺美术在材料运用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唐三彩、白瓷等新材 料的出现和应用,为工艺品制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唐彩绘驯鸟男伺壁画
总结词
表现驯鸟男伺的壁画作品
详细描述
唐彩绘驯鸟男伺壁画是一幅表现驯鸟男伺的壁画作品,画面 生动地描绘了男伺与各种鸟类的互动,展现了隋唐五代时期 壁画的细腻与生动。
五代周文矩七贤过关图卷
总结词
表现文人雅集的卷轴画
VS
详细描述
五代周文矩七贤过关图卷是一幅表现文人 雅集的卷轴画,画面描绘了七位文人一起 过桥的场景,线条流畅,人物形象生动, 反映了五代时期卷轴画的艺术风格。

中国美术史之隋唐美术精品PPT课件

中国美术史之隋唐美术精品PPT课件

五 台 山 佛 光 寺 大 殿
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
山西五台山建于唐建中三年(782) 的南 禅寺大殿和唐大中十一年(857)的佛光寺大殿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结构建筑,尤其佛 光寺大殿,规模较大,艺术完美,具有宝贵 的价值。但它们都只是孤立的殿堂,要了解 唐代佛寺的群体布局,还得要依靠敦煌石窟 唐代壁画中的资料,其中数百幅以上的大型 净土经变画里的建筑群,就是寺院的反映。
唐代密檐式砖塔。位于今陕西西安荐 福寺内。因视慈恩寺大雁塔为小,故名。原 十五层,后几经地震损坏,现余十三层,塔 身方形,立在砖砌高台上,通高43.3米。底 层每边长11.83米,南北二面各开一洞券门 ,内辟方室置梯以通顶层。因底层特高,其 余各层逐渐变低矮,同时塔身的宽度自下而 上逐层收敛 ,轮廓并具轻微曲线 ,使整个 型体的轮廓线柔和、挺秀。
唐三彩马俑
第五章 隋唐美术 第一节 概 述
绘画:“灿烂而求备”。唐代绘画的新特点 : 1.人物画(第二节) 2.山水画(第三节) 3.花鸟画(第四节) 4.石窟陵墓壁画(第五节) 5.绘画理论(第六节) 6.唐代对绘画作品的流通、收藏也较前为活 跃。
历 代 帝 王 图
阎 立 本
江干雪霁图 王维
五牛图 唐 韩滉
敦 煌 壁 画

第二节 人物画
概述:
隋:董伯仁、展子虔 唐:
初唐:阎立本、尉迟乙僧 盛唐:吴道子、张萱 中晚唐:周昉 、孙位
第二节 人物画
一、初唐阎立本与尉迟乙僧的绘画艺术
1.阎立本简介 2.《凌烟阁功臣图》
《秦府十八学士图》 《昭陵列像图》 《步辇图》 《职贡图》 《历代帝王图》
第五章 隋唐美术
隋:581-618 唐:618-906

中国美术史(隋唐时期美术)

中国美术史(隋唐时期美术)

第三章隋唐美术.隋唐绘画艺术一.阎立本(承上启下的画家)1.阎立本绘画的艺术特色?a.与六朝相比,写实性较强,重视人物个性绘画b.取材多是历史故事和人物,用以借鉴贤愚,弘扬治国安邦的大业c.线描画面部细劲圆润,画衣服简练粗重。

相比顾恺之“春蚕吐丝”其更注重根据不同对象使用不同的线条d.设色更浓重2.代表作品:A.《步撵图》:a.描绘了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松赞干布的联姻事件,忠实表现了唐中央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b.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塑造表达出肖像画创作的成就。

刻画出禄东赞强烈的高原民族的特征,唐太宗形象则深沉谦和的外表流露出雄才大略的非凡气度c.健劲的线描加以深沉的灰色,人物动态较为拘谨而重面部特征的刻画B.《历代帝王图》:画中帝王或站立或坐,不以情节相贯穿,也不以背景为衬托,着力通过人物外貌特征的刻画,试图揭示每个帝王不同的心态。

使肖像画的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此画用意为作为“兴废之戒”。

二.吴道子☆☆☆1.简述吴道子的艺术成就?a.古代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被誉为“画圣”。

b.创作成就表现在宗教绘画上:a.绘制玄元图,五圣图,千变万化的千佛形象.b.经变是画的最多的题材,地狱变相最为著称,有强烈的感染力。

c.技法特点:a.早年用较工细的技法,成熟时具有豪放的特点.b.用色“深浅晕成”“敷粉浅淡”,线条“磊落逸势”“笔力劲怒”,故称“莼菜条”.c.结合内容的表现和形象的创造,运用线条上,渗透着强烈的感情,富有运动感与节奏感,提高了绘画艺术中的诸种表现因素的统一。

d.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时,注意整个画面气氛的统一与具有运动感的表现。

d.其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称为“吴家样”,是一种更成熟的中国佛教美术的样式,与“曹家样”具有显著的区别:“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概括了两个时代绘画风格的不同特点。

e.吴氏的风格被称为“吴装”,其形成的中国宗教绘画的基本样式一直影响到元明以后,近代民间画工仍奉他为祖师,并保持绘塑不分的传统都不是偶然的。

中国美术史里的时间排序

中国美术史里的时间排序

中国美术史里的时间排序摘要:一、中国美术史简介二、中国美术史的时间排序1.原始美术2.夏商周美术3.秦汉美术4.魏晋南北朝美术5.隋唐美术6.五代十国美术7.宋元美术8.明清美术9.近现代美术正文:中国美术史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底蕴。

本文将按照时间顺序,概述中国美术史的发展历程。

一、中国美术史简介中国美术史是对中国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门类的历史演变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

它以丰富的艺术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多样的艺术形式,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二、中国美术史的时间排序1.原始美术原始美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主要有彩陶、岩画等艺术形式。

这些作品反映了原始社会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为后来的美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2.夏商周美术夏商周美术以青铜器、玉器、壁画等为主要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注重形式美和工艺技巧,呈现出神秘、庄重的风格。

3.秦汉美术秦汉美术以秦始皇陵兵马俑、汉画像石、壁画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在题材、表现手法上有了新的突破,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4.魏晋南北朝美术魏晋南北朝美术以书法、绘画、雕塑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注重个性表现和思想内涵,艺术风格多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5.隋唐美术隋唐美术以壁画、雕塑、书法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在形式美和技艺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

6.五代十国美术五代十国美术以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注重情感表达和笔墨技巧,推动了美术的发展。

7.宋元美术宋元美术以文人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强调意境、意趣,注重笔墨韵味,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8.明清美术明清美术以版画、年画、壁画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形式多样,技艺精湛,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9.近现代美术近现代美术以油画、中国画、雕塑等为代表。

这一时期的美术作品注重创新和个性,吸收了西方艺术手法,为中国美术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课后习题详解 隋唐时期美术)【圣才出品】

薄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课后习题详解 隋唐时期美术)【圣才出品】

5.2 课后习题及详解1.唐代美术的发展有何特点?试结合其历史社会背景加以说明。

答:唐代美术对中古时期美术的发展有着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在世界美术史中写出辉煌灿烂的篇章。

(1)社会历史背景①历史背景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国家重新得到统一。

唐朝建国后对人民采取让步政策,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生产,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长足的进步,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

②社会背景南北统一,疆域广阔,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发达,各民族接触密切,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城市繁荣对精神生活进一步提出要求,促进了艺术的进步。

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唐代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

(2)唐代美术的发展特色①壁画在绘画艺术中的壁画仍是画家一展才华的重要形式,宫廷殿堂和佛寺道观成为壁画创作的重要场合。

②人物画在唐代各种绘画门类中占据首位。

在表现重大政治事件、反映贵族生活情态、表现道释形象题材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描绘城乡风俗生活也开始为美术家所注意。

唐代绘画在南北朝基础上继续发展,题材范围进一步扩大。

③寺观建筑和石窟造像规模巨大。

宗教美术发展得更为成熟,塑造形象和描绘宏伟场景等方面都展现了高度的艺术水平。

随着城市的繁荣和市民审美趣味变化,宗教美术中日益显示出世俗化倾向,丰腴妩媚的菩萨、富有人情味的罗汉以及大量穿插生活场景的经变画,都表现出现实因素在不断增长。

④以山水、花鸟、鞍马为题材的绘画创作的活跃和众多山水、花鸟、鞍马画家的出现,表明美术的表现范围进一步扩大及其审美功能的拓展。

绘画上逐渐形成细致的分科,对绘画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⑤隋唐两代是雕塑艺术辉煌兴盛的年代,经济的富庶,国家的昌盛,给大型雕塑创作提供了优越条件。

⑥唐代文学艺术的全面发展和繁荣,对美术的创作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美术家从其他姊妹艺术中吸收营养以丰富自己的表现技巧。

王维既是诗人也是画家;郑虔被誉为诗书画三绝;诗人李贺的名句被画成屏风而脍炙人口;吴道子学书法于张旭,其绘画用笔自成一格,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都有歌咏画家及画迹名篇。

隋唐工艺美术简介

隋唐工艺美术简介

第二节 隋唐服饰

2、女着男装 女着男装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是较为罕见的现象。
在唐代女着男装蔚然成风,一是唐朝风气开放自由,二是游 牧民族的影响。《旧唐书· 舆服志》载,“或有著丈夫衣服、 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明确记录了女着男装的情
景。唐初已经出现女着男装的倾向。女着男装的风气尤在唐
第四节

陶瓷工艺
3、唐三彩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多色釉陶器,是唐代驰名中外的 重要陶瓷产品,因常采用黄、绿、褐等色釉,在器皿上形 成色彩斑斓的色釉装饰,称为三彩,实际上色彩丰富,变 化无穷,不只是三种颜色。 唐三彩种类很多,有人物、动物、碗盘、水器、酒器、文 具、家具、房屋等。较为出色和世人喜爱的是马俑、人物 俑。马俑有栩栩如生的各种姿态。人物造型有妇女、文官、 武将、胡人、天王等。 唐三彩造型与雕塑结合,常作为陪葬冥器。
主 讲 教 师 : 康 小 花
中 国 工 艺 美 术 史
第 五 章
主 讲 教 师 康 小 花
隋 唐 工 艺 美 术
:
第五章 隋唐工艺美术
要点:
1、陶瓷工艺
2、服装工艺
3、染织工艺
4、书籍装帧
5、建筑艺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隋朝公元581年建立,618年结束,共存在了三十七年, 是个典型的短命王朝。但是隋朝的历史地位不容忽视,因为

第五节
书籍装帧
第五节
书籍装帧
古代中国书籍的制作材料,先后采用过 竹、木简、版牍、缣帛,最后采用了纸张。 隋唐时期书籍装帧形式有了重大的变化。
第五节

书籍装帧
1、梵夹装 梵夹装就是专指古印度用梵文书写的贝叶经的装帧,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隋唐美术.隋唐绘画艺术一.阎立本(承上启下的画家)1.阎立本绘画的艺术特色?a.与六朝相比,写实性较强,重视人物个性绘画b.取材多是历史故事和人物,用以借鉴贤愚,弘扬治国安邦的大业c.线描画面部细劲圆润,画衣服简练粗重。

相比顾恺之“春蚕吐丝”其更注重根据不同对象使用不同的线条d.设色更浓重2.代表作品:A.《步撵图》:a.描绘了贞观十五年唐太宗下嫁文成公主与吐蕃松赞干布的联姻事件,忠实表现了唐中央与边远民族的友好交往b.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塑造表达出肖像画创作的成就。

刻画出禄东赞强烈的高原民族的特征,唐太宗形象则深沉谦和的外表流露出雄才大略的非凡气度c.健劲的线描加以深沉的灰色,人物动态较为拘谨而重面部特征的刻画B.《历代帝王图》:画中帝王或站立或坐,不以情节相贯穿,也不以背景为衬托,着力通过人物外貌特征的刻画,试图揭示每个帝王不同的心态。

使肖像画的创作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此画用意为作为“兴废之戒”。

二.吴道子☆☆☆1.简述吴道子的艺术成就?a.古代最负盛名的画家之一,被誉为“画圣”。

b.创作成就表现在宗教绘画上:a.绘制玄元图,五圣图,千变万化的千佛形象.b.经变是画的最多的题材,地狱变相最为著称,有强烈的感染力。

c.技法特点:a.早年用较工细的技法,成熟时具有豪放的特点.b.用色“深浅晕成”“敷粉浅淡”,线条“磊落逸势”“笔力劲怒”,故称“莼菜条”.c.结合内容的表现和形象的创造,运用线条上,渗透着强烈的感情,富有运动感与节奏感,提高了绘画艺术中的诸种表现因素的统一。

d.运用不同的表现手法时,注意整个画面气氛的统一与具有运动感的表现。

d.其独创的宗教图像样式称为“吴家样”,是一种更成熟的中国佛教美术的样式,与“曹家样”具有显著的区别:“吴带当风,曹衣出水”:概括了两个时代绘画风格的不同特点。

e.吴氏的风格被称为“吴装”,其形成的中国宗教绘画的基本样式一直影响到元明以后,近代民间画工仍奉他为祖师,并保持绘塑不分的传统都不是偶然的。

吴道子创作活动在唐代开元,天宝年间。

被后世誉为“画圣”原因是:a.吴道子把中国画运用线条的方法发挥到更高的境界,创造出一种脱落凡俗的“疏体”:特点是笔势磊落,元转多变,笔意齐全。

人物服饰线条勾勒,有轻重缓急粗细快慢之变化。

b.吴道子所画的道释画人物有三个特点:对佛教故事理解的中国化;佛教故事艺术形象上的中国化;宗教故事人物生活化。

c.吴道子是中国山水画的祖师。

他创造的笔简意远的“疏体”才使得山水画成为独立的画种,结束了山水作为人物宫观背景之附庸地位。

三.仕女画1.张萱(盛唐时期)善画妇女婴儿,画贵妇人“以朱色晕染耳根”,描写环境“为花溪竹榭皆极纤巧”描绘的盛唐时代的贵族妇女的生活情态反映出张萱绘画的面貌,画卷充满欢乐情绪,展现盛唐时代精神面貌。

代表作:A.《捣练图》:a.张萱的代表作品b.画贵族妇女捣练缝衣。

画家没有停留在劳动程序单独分解上,而是抓住劳动中流露情绪的细节动作,突出贵族消遣性劳动的愉悦心情。

c.画中妇女身姿端庄丰厚,色彩柔和和鲜艳,捣练的用力,熨练的细心,缝衣聚精会神的特点都刻画的生动感人。

B.《虢国夫人游春图》a.流传为宋摹本,原作作者盛唐张萱b.描绘的是杨玉环三姊妹虢国夫人和眷属们郊游的行列。

c.作品不画背景,着力刻画人物从容欢快愉悦的情绪,装备华丽的骏马着轻快的碎步,整个出行队伍装饰的花团锦簇,使人联想到春光明媚的季节,突出了杨家姊妹的奢华娇纵。

d.作品以唐代贵族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反映了当时贵族的审美趣味成为社会审美的主要取向。

2.周昉(唐代后期)尤擅仕女画,集成发展了张萱的画风,画仕女具有“衣纹简劲,彩色柔丽”的特点。

代表作品:A.《挥扇仕女图》a.周昉代表作品b.描绘了宫中嫔妃生活的哀怨,深刻揭示了人物的心理特征c.梧桐表示深秋已到,而嫔妃和宫人则手执纨扇倦容满面,以宫怨为题材立意明确。

d.全画13人,不同动作与器物环境等组织情节,衬托画面的气氛。

e.全图以表情之物为衬托,人物安排在秋日凄凉氛围中,情景交融达到完美的境地f.体现出周昉所创造的浓丽丰腴样式。

B.《簪花仕女图》a.描写服饰华丽贵夫人在庭院闲步赏花,斗狗的休闲的状态。

画中人物从容悠散但表情平静冷漠。

b.画家用简劲的线描,艳丽的设色成功的表现了肌肤丰腴和纱衣透体的复杂效果,工笔重彩的绘画技巧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3.张萱和周昉仕女画的内容和形式?A.共同点:画人物端庄丰厚,表现唐代贵族社会的审美情趣B.张萱:所绘妇女形象丰颊,硕体,服饰艳丽是唐代以后仕女画典型风格。

代表作品《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周昉:仿效张萱,后则小异,其作品体现了中晚唐时期大官僚贵族的审美情趣,有衣纹简劲,彩色柔丽,以丰厚为体的特点。

他笔下的妇女已经转向他们在封建束缚下精神上的苦恼和空虚。

《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四.山水画1.展子虔:(青绿山水画派)代表作:《游春图》a.以青绿勾填法描写山川人物,尚无皴法,树木直接粉点染,体现朴拙而真切描绘自然的能力b.画面取俯瞰式的构图,获得了“远近山川,咫尺千里”效果c.游乐于山川中的人物及画面呈现出的春天的气息,显然是追求“画外有情”艺术境界。

d.艳丽的设色,开创了青绿山水的端绪e.构图上脱离了“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的气理方法。

2.简述李思训父子在山水画方面的贡献?山水画长于细笔勾勒,石青石绿为主重彩填色,表现锦绣山川的壮丽,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

这种较早表现山水的样式被成为“青绿山水”,有用金线勾勒山石树木的样式被称为“金碧山水”,这两种样式展现隋唐贵族金碧绘画,错金缕彩的审美爱好,后世画家遵循创造规律将中国山水不断推向前进。

A.李思训:a.史称“大李将军”,通过致密的描绘,创造动人的意境,唐人推崇他的作品为“国朝山水第一”.b.绘画着眼于山川景色和画面寄寓的情怀:《江帆楼阁图》追求特定的季节效果,是对青绿山水在艺术上的继续和发展。

B.李昭道:a.史称“小李将军”设色用笔稍变其父法,被认为“变父之势,妙又过之”。

b.《明皇幸蜀图》:表现唐明皇避难入蜀,在崇山峻岭中与其行从路途跋涉的情景。

“初见平陆,马皆若惊,而帝马见小桥,作徘徊不进状”。

这一细节描绘,对突出画面中心人物及唤起联想有较大的作用。

3.简述王维山水画的艺术特色?a.王维是著名诗人,也是影响深远的山水画家,以诗入画,创造诗情画意意境。

(被推为南宗之祖)b.采用“破墨”山水的技法,发展了山水画的笔墨意境。

c.以辋川为题材。

善作平远景,具有深重的风格特点4.如何理解“外师造化,中得心源”?a.唐中期画家张璪实践所得,概括了艺术与现实审美之间的关系,为中国绘画奠定了理论基石。

b.“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强调通过摹写自然山水来传达人物的主观性情。

c.师造化不是单纯模仿自然,必须同时得心源,反正得心源也不是凭空而得,而是要简历在师造化的基础上,二者协调,才会产生好的作品。

五.花鸟画1.简述唐代花鸟画发展的基本概况?盛唐薛稷善于画鹤中唐时代边鸾所画牧马和翎毛设色精工晚唐刁光胤善画湖石,花卉,鸟雀,藤昌佑长于画鹅。

根据早期早期作品来看,我国花鸟在表现技法上多为工笔重彩,勾线精细,设色妍丽;在造型上严谨写实,重形与神的刻画,布局多取个体形象,即所谓“折枝花”形势,总体是精巧,巧丽的美感。

2.名词解释:A.《照夜白图》a.作者唐朝韩干b.用洗练而富有弹性的铁线描勾勒稍加渲染,将一匹烈马狂暴不羁的神情刻画的栩栩如生,昂首嘶鸣,有脱缰绳而去的势态。

c.韩檊的马脚短而身肥,强悍威猛,具千里之象,有“唐马“之誉,对后世影响较深。

B.《五牛图》a.唐朝韩滉b.运用粗放豪迈的劲挺的线条来表现牛的健壮朴厚c.画风朴实沉着结构严谨,五牛各具特征,形态各异。

笔法简朴而多变,取尽妙趣。

六.画论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是中国第一部体例完备,史论结合,内容宏富的绘画通史著作。

(1).作者张彦远:晚唐时期重要的书法家和书画理论家。

采集前人著述加以汇集整理,并发挥自己的见解。

(2)全书内容分为三部分:A.绘画史发展的评述及理论认识。

B.绘画的有关资料,著录以及鉴赏,收藏。

C.画家传记及作品。

(3)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史论结合的著史传统,在占有尽可能丰富的材料的基础上,以当时绘画实践所能达到的理论认识为指导,作绘画历史规律的探讨和理论的归纳。

(4)专辟叙论部分,集中阐述绘画发展的史论认识:A.绘画的功能“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

B.强调了“气韵”,“骨气”之间的辨证关系,提出“笔不周而意周”,作画在于“得意”的主张。

C.指出古代绘画中存在着“疏”,“密”二体的发展线索和唐以来师资南北传授系统。

(5)全书七卷篇幅汇集了三百七十余位画家传记资料及其作品著录,是一部系统的绘画史学名著,在中国绘画史学发展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划时代意义,只研究中国古代绘画史的经典文献。

2.朱景玄《唐朝名画录》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绘画断代史。

七.书法和书论1.初唐三大家:欧阳修,褚遂良,虞世南2.魏晋至隋唐中国书论特点?A.长短不一B.一般由文字书体入手,进而论述笔法笔力笔势主要是谈书写技巧C.论述搜求,聚散,珍藏,属于鉴赏和品评D.重点在阐发或说明其艺术风貌,才智,将书法作为古代重要类别分析其艺术价值,依据时代标准作出审美评价。

八.雕塑,石窟艺术,佛教壁画1.简述昭陵六骏艺术特色?A.昭陵六骏是唐代雕塑艺术杰出代表作品。

刻画出骏马雄健俊美的外形乃至坚强刚毅,勇往直前内在的精神气质。

B.昭陵六骏充分发挥了浮雕的表现力,有近乎圆雕的强大立体感和体积感C.工匠在雕塑时注意处理轮廓,体面关系的变化,曲直相辅,刚柔相济,微微的转折起伏体现出骏马丰厚劲健的体质和极其充沛的活力。

2.简述龙门石窟奉先寺造像的主要内容和艺术风格?A.奉先寺造像是唐太宗时期最重要的造像B.其巨大的规模和造像的完美程度都是石窟艺术中罕见的。

奉先寺的本尊卢舍那佛坐像规模空前。

C.奉先寺造像形象塑造艺术价值极高。

表现除不同的性格气质。

一方面遵循佛像仪轨制度,一方面融入现实理想化的典型性格。

卢舍那佛此项亲切的面容,阿难文静温顺的外貌,菩萨端庄矜持的表情,天王威严和力士刚烈,都如同现实生活中不同阶层人物写照,地神性格刻画特别突出:夸张脊背肌肉,扩张的鼻孔,圆睁的双目,将承受重压而又奋力扛起的形象,雕造的十分传神。

D.艺术家通过独具匠心的形象刻画,完美营造出神情感人的整体气氛,成为唐代石窟艺术瑰宝。

3.唐代佛教壁画从内容到形式有什么新的变化?A.《西方净土变图》在莫高窟的历代壁画中唐代遗存最多B.魏隋时期的本生故事和说法图减少,代之以经变故事和供养人形象;欢快明亮气氛代替阴森沉郁的情调;喜乐生平的极乐世界代替了阴森血腥的场面,多半是歌颂佛国欢乐,暗示皈依必得善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