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边形专题训练一

合集下载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四边形专项训练解析含答案(1)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四边形专项训练解析含答案(1)

(易错题精选)初中数学四边形专项训练解析含答案(1)一、选择题1.一个多边形切去一个角后,形成的另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1080°,那么原多边形的边数为( )A .7B .7或8C .8或9D .7或8或9【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设内角和为1080°的多边形的边数是n ,则(n ﹣2)•180°=1080°,解得:n=8. 则原多边形的边数为7或8或9.故选D .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2.如图,足球图片正中的黑色正五边形的内角和是( ).A .180°B .360°C .540°D .720°【答案】C【解析】【分析】 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公式2180()n -⨯︒即可求出结果.【详解】解:黑色正五边形的内角和为:5218540(0)-⨯︒=︒,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解题关键是牢记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3.如图,在菱形ABCD 中,60ABC ∠=︒,1AB =,点P 是这个菱形内部或边上的一点,若以点P ,B ,C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则P ,D (P ,D 两点不重合)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 )A .12B .1C 3D 31【答案】D【解析】【分析】分三种情形讨论①若以边BC为底.②若以边PC为底.③若以边PB为底.分别求出PD 的最小值,即可判断.【详解】解:在菱形ABCD中,∵∠ABC=60°,AB=1,∴△ABC,△ACD都是等边三角形,①若以边BC为底,则BC垂直平分线上(在菱形的边及其内部)的点满足题意,此时就转化为了“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所有点连线的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即当点P与点A重合时,PD值最小,最小值为1;②若以边PC为底,∠PBC为顶角时,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作圆,与BD相交于一点,则弧AC(除点C外)上的所有点都满足△PBC是等腰三角形,当点P在BD上时,PD1③若以边PB为底,∠PCB为顶角,以点C为圆心,BC为半径作圆,则弧BD上的点A与点D均满足△PBC为等腰三角形,当点P与点D重合时,PD最小,显然不满足题意,故此种情况不存在;上所述,PD的最小值为1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三点坐标分别是(0,0),(4,0),(3,2),以A,B,C三点为顶点画平行四边形,则第四个顶点不可能在().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答案】C【解析】A点在原点上,B点在横轴上,C点在第一象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可知第四个顶点可能在第一、二、四象限,不可能在第三象限,故选C5.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是72°,那么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A.540°B.720°C.900°D.1080°【答案】A【解析】【详解】解:∵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是72°,∴多边形的边数为:360572=,∴该多边形的内角和为:(5-2)×180°=540°.故选A.【点睛】外角和是360°,除以一个外角度数即为多边形的边数.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可求得该多边形的内角和.6.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F分别在AB、BC上,且AE=BF=1,CE、DF交于点O,下列结论:①∠DOC=90°,②OC=OE,③CE=DF,④tan∠OCD=43,⑤S△DOC=S四边形EOFB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D【解析】分析:由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AE=BF=1,利用SAS易证得△EBC≌△FCD,然后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易证得①∠DOC=90°正确,③CE=D F正确;②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正方形的性质,可得②错误;易证得∠OCD=∠DFC,即可求得④正确;由①易证得⑤正确.详解:∵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BC=CD=4,∠B=∠DCF=90°.∵AE=BF=1,∴BE=CF=4﹣1=3.在△EBC和△FCD中,BC CDB DCFBE CF=⎧⎪∠=∠⎨⎪=⎩,∴△EBC≌△FCD(SAS),∴∠CFD=∠BEC,CE=DF,故③正确,∴∠BCE+∠BEC=∠BCE+∠CFD=90°,∴∠DOC=90°;故①正确;连接DE,如图所示,若OC=OE.∵DF⊥EC,∴CD=DE.∵CD=AD<DE(矛盾),故②错误;∵∠OCD+∠CDF=90°,∠CDF+∠DFC=90°,∴∠OCD=∠DFC,∴tan∠OCD=tan∠DFC=DCFC=43,故④正确;∵△EBC≌△FCD,∴S△EBC=S△FCD,∴S△EBC﹣S△FOC=S△FCD﹣S△FOC,即S△ODC=S四边形BEOF.故⑤正确;故正确的有:①③④⑤.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函数等知识.此题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与转化思想的应用.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用直尺和圆规作∠BAD的平分线AG交BC于点E,若BF=6,AB=5,则AE的长为()A.4 B.8 C.6 D.10【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解:设AG与BF交点为O,∵AB=AF,AG平分∠BAD,AO=AO,∴可证△ABO≌△AFO,∴BO=FO=3,∠AOB=∠AOF=90º,AB=5,∴AO=4,∵AF∥BE,∴可证△AOF≌△EOB,AO=EO,∴AE=2AO=8,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作图原理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B.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D.两条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菱形,矩形,正方形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菱形,矩形,正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A.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错误;B.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错误;C.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错误;D.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矩形,正方形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菱形,矩形,正方形的判定方法是解题的关键,考查了学生熟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如图,11,,33AB EF ABP ABC EFP EFC ∠=∠∠=∠∥,已知60FCD ∠=︒,则P ∠的度数为( )A .60︒B .80︒C .90︒D .100︒【答案】B【解析】【分析】 延长BC 、EF 交于点G ,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180ABG BGE +=︒∠∠,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平角的性质得60180120EFC FCD BGE BGE BCF FCD =+=︒+=︒-=︒∠∠∠∠,∠∠,最后根据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即可.【详解】延长BC 、EF 交于点G∵//AB EF∴180ABG BGE +=︒∠∠∵60FCD ∠=︒∴60180120EFC FCD BGE BGE BCF FCD =+=︒+=︒-=︒∠∠∠∠,∠∠ ∵11,33ABP ABC EFP EFC ∠=∠∠=∠ ∴360P PBC BCF PFC =︒---∠∠∠∠2236012033ABG EFC =︒---︒∠∠ ()223606012033ABG BGE =︒--︒+-︒∠∠223604012033ABG BGE =︒--︒--︒∠∠ ()22003ABG BGE =︒-+∠∠ 22001803=︒-⨯︒ 80=︒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角度问题,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平角的性质、四边形内角和定理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ABCD Y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AD BD ⊥,30ABD ∠=︒,若23AD =.则OC 的长为( )A .3B .3C 21D .6【答案】C【解析】 【分析】 先根据勾股定理解Rt ABD △求得6BD =,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得3OD =,然后根据勾股定理解Rt AOD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求得21OC OA ==【详解】解:∵AD BD ⊥∴90ADB ∠=︒∵在Rt ABD △中,30ABD ∠=︒,23AD =∴243AB AD ==∴226BD AB AD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132OB OD BD ===,12OA OC AC ==∴在Rt AOD △中,AD =3OD =∴OA =∴OC OA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知识点,熟练掌握相关知识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1.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要使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可添加的条件不正确的是( )A .AB ∥CDB .∠B =∠DC .AD =BC D .AB =C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解答即可.【详解】∵AD ∥BC ,AB ∥CD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故A 正确;∵AD ∥BC ,AD=BC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故C 正确;∵AD ∥BC ,∴∠D+∠C=180°,∵∠B=∠D ,∴∠B+C=180°,∴AB ∥CD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故B 正确;故选:D .【点睛】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解题关键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解答.12.如图,菱形OBCD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顶点B (0,DOB =60°,点P 是对角线OC 上的一个动点,已知A (﹣1,0),则AP +BP 的最小值为( )A.4 B.5 C.33D.19【答案】D【解析】【分析】点B的对称点是点D,连接AD,则AD即为AP+BP的最小值,求出点D坐标解答即可.【详解】解:连接AD,如图,∵点B的对称点是点D,∴AD即为AP+BP的最小值,∵四边形OBCD是菱形,顶点B(0,23),∠DOB=60°,∴点D的坐标为(3,3),∵点A的坐标为(﹣1,0),∴AD=22+=,(3)419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菱形的性质,关键是根据两点坐标得出距离.13.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为AC、BD,且AC=BD,则下列条件能判定四边形ABCD 为矩形的是()A.BA=BCB.AC、BD互相平分C.AC⊥BDD.AB∥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矩形的判定方法解答.解: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矩形的条件为AC、BD互相平分.理由如下:∵AC、BD互相平分,∴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BD,∴▱ABCD是矩形.其它三个条件再加上AC=BD均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矩形.故选B.考点:矩形的判定.14.如图,在矩形ABCD中,AD=2AB,点M、N分别在边AD、BC上,连接BM、DN.若四边形MBND是菱形,则AMMD等于()A.35B.23C.38D.45【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设AB=a,根据题意知AD=2a,由四边形BMDN是菱形知BM=MD,设AM=b,则BM=MD=2a-b.在Rt△ABM中,由勾股定理即可求值.试题解析:∵四边形MBND是菱形,∴MD=MB.∵四边形ABCD是矩形,∴∠A=90°.设AB=a,AM=b,则MB=2a-b,(a、b均为正数).在Rt△ABM中,AB2+AM2=BM2,即a2+b2=(2a-b)2,解得a=4b3,∴MD=MB=2a-b=53 b,∴3553AM bMD b==.故选A.考点:1.矩形的性质;2.勾股定理;3.菱形的性质.15.如图,在菱形ABCD 中,60BCD ∠=︒,BC 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AC 于点F ,垂足为E ,连接BF 、DF ,则DFC ∠的度数是( )A .130︒B .120︒C .110︒D .100︒【答案】A【解析】【分析】 首先求出∠CFB=130°,再根据对称性可知∠CFD=∠CFB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D =∠ACB =12∠BCD=25°, ∵EF 垂直平分线段BC ,∴FB=FC ,∴∠FBC=∠FCB=25°,∴∠CFB=180°-25°-25°=130°,根据对称性可知:∠CFD=∠CFB=130°,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菱形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6.如图,在 ABCD 中,CD=2AD ,BE ⊥AD 于点E ,F 为DC 的中点,连结EF 、BF ,下列结论:①∠ABC=2∠ABF ;②EF=BF ;③S 四边形DEBC =2S △EFB ;④∠CFE=3∠DEF,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共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答案】D【解析】分析:如图延长EF 交BC 的延长线于G ,取AB 的中点H 连接FH .证明△DFE ≌△FCG 得EF=FG ,BE ⊥BG ,四边形BCFH 是菱形即可解决问题;详解:如图延长EF 交BC 的延长线于G ,取AB 的中点H 连接FH .∵CD=2AD,DF=FC,∴CF=CB,∴∠CFB=∠CBF,∵CD∥AB,∴∠CFB=∠FBH,∴∠CBF=∠FBH,∴∠ABC=2∠ABF.故①正确,∵DE∥CG,∴∠D=∠FCG,∵DF=FC,∠DFE=∠CFG,∴△DFE≌△FCG,∴FE=FG,∵BE⊥AD,∴∠AEB=90°,∵AD∥BC,∴∠AEB=∠EBG=90°,∴BF=EF=FG,故②正确,∵S△DFE=S△CFG,∴S四边形DEBC=S△EBG=2S△BEF,故③正确,∵AH=HB,DF=CF,AB=CD,∴CF=BH,∵CF∥BH,∴四边形BCFH是平行四边形,∵CF=BC,∴四边形BCFH是菱形,∴∠BFC=∠BFH,∵FE=FB,FH∥AD,BE⊥AD,∴FH⊥BE,∴∠BFH=∠EFH=∠DEF,∴∠EFC=3∠DEF,故④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菱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选择题中的压轴题.17.如图,矩形纸片ABCD中,AB=6cm,BC=8cm.现将其沿AE对折,使得点B落在边AD上的点B1处,折痕与边BC交于点E,则CE的长为()A.6cm B.4cm C.3cm D.2cm【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B=∠AB1E=90°,AB=AB1,然后求出四边形ABEB1是正方形,再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可得BE=AB,然后根据CE=BC-BE,代入数据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沿AE对折点B落在边AD上的点B1处,∴∠B=∠AB1E=90°,AB=AB1,又∵∠BAD=90°,∴四边形ABEB1是正方形,∴BE=AB=6cm,∴CE=BC-BE=8-6=2cm.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翻折变换的性质,判断出四边形ABEB1是正方形是解题的关键.18.如图a是长方形纸带,∠DEF=20°,将纸带沿EF折叠成图b,再沿BF折叠成图c,则图c中的∠CFE的度数是()A.110°B.120°C.140°D.150°【答案】B【解析】【详解】解:∵AD∥BC,∴∠DEF=∠EFB=20°,图b中∠GFC=180°-2∠EFG=140°,在图c中∠CFE=∠GFC-∠EFG=120°,故选B.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矩形B.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次,一定有5次正面向上C.如果有一组数据为5,3,6,4,2,那么它的中位数是6D.“用长分别为5cm、12cm、6cm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这一事件是不可能事件【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矩形的判定定理,数据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中位数的计算方法,不可能事件的定义依次判断即可.【详解】A.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该项错误;B. 任意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次,不一定有5次正面向上,故该项错误;C. 一组数据为5,3,6,4,2,它的中位数是4,故该项错误;D. “用长分别为5cm、12cm、6cm的三条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 这一事件是不可能事件,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矩形的判定定理,数据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中位数的计算方法,不可能事件的定义,综合掌握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20.如图,△ABC中,AB=AC=10,BC=12,D是BC的中点,DE⊥AB于点E,则DE的长为()A.65B.85C.125D.245【答案】D【解析】【分析】连接AD,根据已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BC和BD=6,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详解】解:连接AD∵AB=AC,D为BC的中点,BC=12,∴AD⊥BC,BD=DC=6,在Rt△ADB中,由勾股定理得:22221068AB BD=+=,∵S△ADB=12×AD×BD=12×AB×DE,∴DE=8624105 AD BDAB⨯⨯==,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勾股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能求出AD的长是解此题的关键.。

中考数学四边形专题训练50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四边形专题训练50题含答案

中考数学四边形专题训练50题含答案(单选、填空、解答题)一、单选题1.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720︒,则该多边形是()A.四边形B.五边形C.六边形D.八边形2.下列哪个度数可能成为某个多边形的内角和()A.240°B.600°C.1980°D.21800°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B.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C.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D.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4.有两张宽为3,长为9的矩形纸片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使重叠的部分构成一个四边形,则四边形的最大面积是A.27B.12C.15D.185.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O=CO B.AD∥BC C.AD=BC D.∥DAC=∥ACD6.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6︒,这样的正多边形边数是()A.9B.10C.11D.127.如图,点O是ABCD对角线的交点,EF过点O分别交AD,BC于点E,F.下列结论成立的是( )A .OE OF =B .AE BF =C .DOC OCD ∠=∠ D .CFE DEF ∠=∠8.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 )A .等腰梯形B .矩形C .菱形D .正方形 9.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B =70°,AE 平分∥BAD 交BC 于点E ,CF ∥AE 交AE 于点F ,则∥1=( )A .45°B .55°C .50°D .60°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B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C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D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11.如图,ABC 的周长为26,点D ,E 都在边BC 上,ABC ∠的平分线垂直于AE ,垂足为Q ,ACB ∠的平分线垂直于AD ,垂足为P ,若10BC =,则PQ 的长为( )A .32B .52C .3D .412.有一边长为2的正方形纸片ABCD ,先将正方形ABCD 对折,设折痕为EF (如图∥);再沿过点D 的折痕将角A 翻折,使得点A 落在EF 的H 上(如图∥),折痕交AE 于点G ,则EG 的长度为( )A .6 B .3 C .8﹣D .4﹣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B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C .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 .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14.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中,90,60A B C ∠=∠=︒∠=︒,2,3CD AD AB ==.在AB 边上求作点P ,则PC PD +的最小值为( )A .4B .6C .8D .10 15.如图,矩形ABCD 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602AOD AD ∠==°,,则AB 的长是( )A .2B .4C .D .16.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12AC =,面积为24,∥ABE 是等边三角形,若点P 在对角线AC 上移动,则PD PE +的最小值为( )A.4 B .C . D .617.如图,ABC 的内切圆O 与BC 、CA 、AB 分别相切于点D 、E 、F ,且8AB =,17BC =,15CA =,则阴影部分(即四边形AEOF )的面积是( )A .4B .6.25C .7.5D .9 18.如图,点E 在边长为5的正方形ABCD 的边CD 上,将ADE 绕点A 顺时针旋转90︒到ABF 的位置,连接EF ,过点A 作FE 的垂线,垂足为点H ,与BC 交于点.G 若2CG =,则CE 的长为( )A .54B .154C .4D .9219.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12,面积为24,∥ABE 是等边三角形,若点P 在对角线AC 上移动,则PD +PE 的最小值为( )A .4B .C .D .6 20.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8,BC =4.将矩形沿AC 折叠,CD ′与AB 交于点F ,则AF :BF 的值为( )A.2B.53C.54D二、填空题21.如图所示,小明为了测量学校里一池塘的宽度AB,选取可以直达A,B两点的点O处,再分别取OA,OB的中点M,N,量得50mMN=,则池塘的宽度AB为______m.22.如图,已知矩形ABCD,P、R分别是BC和DC上的动点,E、F分别是P A、PR 的中点.如果DR=5,AD=12,则EF的长为_____.23.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对角线长为8cm,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则四边形EFGH的周长等于___cm.24.如图,已知矩形ABCD中,8AB=,5πBC=.分别以B,D为圆心,AB为半径画弧,两弧分别交对角线BD于点E,F,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__(用含π的式子表示)25.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 BD=,E,F,G,H分别是各边的中点,则四边形是___________(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中选择一个)26.如图,在△ABC 中,4BC =,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G ,H 分别是AD ,AE 的中点,则GH =______.27.已知O 是平行四边形ABCD 两条对角线的交点,24AB =,36AD =,则OBC △的周长比AOB 的周长大___________.28.平行四边形ABCD 中,∥A 比∥B 小20°,那么∥C =_____.29.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BC =6,AC +BD =14,那么∥BOC 的周长是_____.30.如图,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分别以点A ,C 为圆心,AO 长为半径画弧,分别交AB ,CD 于点E ,F .若BD =6,∥CAB =30°,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_____.(结果保留π)31.如图,ABCD 的顶点A ,B ,C 的坐标分别是(0,1),(2,2)--,(2,2)-,则顶点D 的坐标是_________.32.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2)一条对角线垂直另一条对角线的四边形是菱形( )(3)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4)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33.如图,在菱形ABCD 中,2A B ∠=∠,2AB =,点E 和点F 分别在边AB 和边BC 上运动,且满足AE CF =,则DF CE +的最小值为_______.34.如果一个梯形的上底长为2cm ,中位线长是5cm ,那么这个梯形下底长为__________cm .35.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是3cm ,在AD 的延长线上有一点E ,当BE 时,DE 的长是_____cm .36.如图,在菱形ABCD 中,∥BAD =110°,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N ,点M 为垂足,连接DN ,则∥CDN 的大小是______.37.如图,在▱ABCD 中,BM 是∥ABC 的平分线,交CD 于点M ,且DM =2,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是16,则AB 的长等于______.38.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 中,点E 、M 、N 分别在AB 、BC 、AD 边上,CE =MN ,∥MCE =35°,∥ANM 的度数______.39.如图,在边长为8的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边AB 、BC 上的动点,且EF =6,M 为EF 中点,P 是边AD 上的一个动点,则CP +PM 的最小值是_____.40.如图,在ABC 中,M 是BC 边上的中点,AP 是BAC ∠的平分线,BP AP ⊥于点P ,已知16AB =,24AC =,那么PM 的长为________.三、解答题41.如图,在ABCD 中,AE CF =.求证:ABE CDF ∠=∠.42.已知,如图长方形ABCD 中,3cm AB =,9cm AD =,将此长方形折叠,使点B 与点D 重合,折痕为EF ,求EF 的长.4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ABC 的顶点坐标分别为(4,4)A -,(2,5)B -,(2,1)C -.(1)平移ABC ,使点C 移到点1(2,2)C ,画出平移后的111A B C △;(2)将ABC 绕点(0,0)旋转180︒,得到222A B C △,画出旋转后的222A B C △;(3)连接12A C ,21A C ,求四边形1221A C A C 的面积.4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顶点O 与坐标原点重合,顶点A ,C 分别在坐标轴上,顶点B 的坐标为()6,4,E 为AB 的中点,过点()8,0D 和点E 的直线分别与BC 、y 轴交于点F ,G .(1)求直线DE 的函数关系式;(2)函数2y mx =-的图象经过点F 且与x 轴交于点H ,求出点F 的坐标和m 值; (3)在(2)的条件下,求出四边形OHFG 的面积.45.如图,AMN 是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以AN ,AM 所在直线为边的平行四边形ABCD 交MN 于点E 、F ,且30EAF ∠=︒.(1)当F 、M 重合时,求AD 的长;(2)当NE 、FM )NE FM EF +=; (3)在(2)的条件下,求证:四边形ABCD 是菱形. 46.如图,在ABC 中,90ACB ∠=︒,30CAB ∠=︒,线段AB 为边向外作等边ABD △,点E 是线段AB 的中点,连接CE 并延长交线段AD 于点F . (1)求证:四边形BCFD 为平行四边形;(2)若4AB =,求平行四边形BCFD 的面积.47.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小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如图,在ABC ∆中,//DE BC 分别交AB 于点D ,交AC 于点E .已知,3,5CD BE CD BE ⊥==,求BC DE +的值. 小明发现,过点E 作//EF DC ,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构造∆BEF ,经过推理和计算能够使问题得到解决(如图)请你回答:(1)证明:DE CF =;(2)求出BC DE +的值;(3)参考小明思考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图,已知ABCD 和矩形,ABEF AC 与DF 交于点,G AC BF DF ==.求AGF ∠的度数.4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0),(3,0),现同时将A ,B 两点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 ,B 的对应点C ,D ,连接AC ,BD ,CD .(1)求点C ,D 的坐标;(2)若点P 在直线BD 上运动,连接PC ,PO .∥若点P 在线段BD 上(不与B ,D 重合)时,求S △CDP +S △BOP 的取值范围;∥若点P 在直线BD 上运动,试探索∥CPO ,∥DCP ,∥BOP 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49.Rt∥ABC 中,∥BAC =90°,(1)如图1,分别以AB 、AC 、BC 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BFG 、ACPE 、BCDE ,其面积分别记为S 1,S 2,S 3,∥若AB =5,AC =12,则S 3= ;∥如图2,将正方形BCDE 沿C 折,点D 、E 的对应点分别记为M 、M ,若点从M 、N 分别在直线FG 和PH 上,且点M 是GO 中点时,求S 1∥S 2∥S 3;∥如图3,无论Rt∥ABC 三边长度如何变化,点M 必定落在直线FG 上吗? 请说明理由;(2)如图4,分别以AB ,AC ,BC 为边向外作正三角形ABD ,ACF ,BCE ,再将三角形BCE沿BC翻折,点E的对应点记为P,若AB=保持不变,随着AC的长度变化,点P也随之运动,试探究AP的值是否变化,若不变,直接写出AP的值;若改变,直接写出AP的最小值.50.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G是CD边上的一个动点(点G与C、D不重合),以CG为一边在正方形ABCD外作正方形CEFG,连结BG,DE.我们探究下列图中线段BG、线段DE的长度关系及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1)∥请直接写出图1中线段BG、线段DE的数量关系及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将图1中的正方形CEFG绕着点C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任意角度 ,得到如图2、如图3情形.请你通过观察、测量等方法判断∥中得到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选取图2证明你的判断.(2)将原题中正方形改为矩形(如图4~6),且,试判断(1)∥中得到的结论哪个成立,哪个不成立?(写出你的判断,不必证明.)(3)在图5中,连结DG、BE,且,则.参考答案:1.C【分析】根据多边形内角和定理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设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 ,由题意得;()1802720n ︒⋅-=︒,解得6n =,∥这个多边形是六边形,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熟知对于n 边形其内角和为()1802n ︒⋅-是解题的关键.2.C【分析】本题可根据多边形的内角和为(n ﹣2)×180°来确定解决本题的方法,即判断哪个度数可能是多边形的内角和,就看它是否能被180°整除,从而根据这一方法解决问题.【详解】判断哪个度数可能是多边形的内角和,我们主要看它是否能被180°整除. ∥只有1980°能被180°整除.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多边形的内角和的计算公式.熟练掌握多边形内角和公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D【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选项A 不符合题意;∥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选项B 不符合题意;∥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选项C 不符合题意;∥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但不一定互相垂直,∥选项D 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C【分析】根据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判断出四边形的形状;当两张纸条如图所示放置时,菱形面积最大,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出菱形的边长,然后根据菱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重叠的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那么可得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宽度相等,利用面积的不同求法可得一组邻边相等,那么重叠的四边形应为菱形;如图,此时菱形ABCD的面积最大.设AB=x,EB=9-x,AE=3,则由勾股定理得到:32+(9-x)2=x2,解得x=5,S最大=5×3=15.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怎样放置纸条使得到的菱形的面积最大和最小,然后根据图形列方程.5.D【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答.【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O=OC,故A正确;∥,故B正确;∴AD BC∴AD=BC,故C正确;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记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6.B【分析】根据多边形外角和为360°,然后除以36°即可得到正多边形的边数.【详解】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6︒,这样的正多边形边数为360°÷36°=10,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有关于多边形外角和的计算,记住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是解题关键. 7.A【分析】首先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推出△AEO∥∥CFO,从而进行分析即可.【详解】∥点O是ABCD对角线的交点,∥OA=OC,∥EAO=∥CFO,∥∥AOE=∥COF,∥△AEO∥∥CFO(ASA),∥OE=OF,A选项成立;∥AE=CF,但不一定得出BF=CF,则AE不一定等于BF,B选项不一定成立;∠=∠,则DO=DC,若DOC OCD由题意无法明确推出此结论,C选项不一定成立;由△AEO∥∥CFO得∥CFE=∥AEF,但不一定得出∥AEF=∥DEF,则∥CFE不一定等于∥DEF,D选项不一定成立;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理解基本性质,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关键.8.B【详解】分析: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判断即可.详解: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故选B.点睛:考查矩形的判定: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9.B【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和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平行线的性质求∥1的度数即可.【详解】:解:∥AD∥BC,∥B=70°,∥∥BAD=180°-∥B=110°.∥AE平分∥BAD∥∥DAE=12∥BAD=55°. ∥∥AEB=∥DAE=55°∥CF∥AE∥∥1=∥AEB=55°.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0.D【分析】根据矩形、正方形、菱形的判定即可判断出正确答案.【详解】A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有可能是等腰梯形,故本选项错误;B 、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四边形有可能是等腰梯形或者是针形;故本选项错误;C 、对角线相等且垂直且相互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故本选项错误;D 、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正方形、菱形的判定,熟记和掌握矩形、正方形、菱形的判定是解题关键.11.C【分析】首先判断BAE 、CAD 是等腰三角形,从而得出BA BE =,CA CD =,由ABC 的周长为26,及10BC =,可得6DE =,利用中位线定理可求出PQ .【详解】解:由题意得:BQ AE ⊥,BQ 平分ABE ∠,∥ABQ EBQ ∠=∠,90AQB BQE ∠=∠=︒,又∥BQ BQ =,∥()ASA ABQ EBQ ≌,∥,AB BE AQ QE ==,∥BAE 是等腰三角形,Q 为AE 的中点,同法可得:CA CD =,CAD 是等腰三角形,P 为AD 的中点,∥ABC 的周长2026AB BC AC BE BC CD BC BC DE DE =++=++=++=+=, ∥6DE =, ∥132PQ DE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根据已知条件,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12.B【分析】由于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2,所以将正方形ABCD对折后AE=DF=1,由翻折不变性的原则可知AD=DH=2,AG=GH,在Rt△DFH中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出HF的长,进而求出EH的长,再设EG=x,在Rt△EGH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长为2,∥将正方形ABCD对折后AE=DF=1,∥∥GDH是△GDA沿直线DG翻折而成,∥AD=DH=2,AG=GH,在Rt△DFH中,HF==在Rt△EGH中,设EG=x,则GH=AG=1-x,∥GH2=EH2+EG2,即(1-x)2=(2+x2,解得.故选B.【点睛】考查的是图形翻折变换的性质,解答此类题目最常用的方法是设所求线段的长为x,再根据勾股定理列方程求解.13.A【分析】根据正方形、菱形、矩形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对各选项逐一判断即可得答案.【详解】A.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该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故该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菱形、矩形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注意正方形是特殊的菱形或者矩形.熟练掌握各特殊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14.B【分析】作D点关于AB的对称点D',连接CD'交AB于P,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此时PC+PD最小;再作D'E∥BC于E,则EB=D'A=AD,先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出∥DCD'=∥DD'C,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D'CE=∥DD'C,从而求得∥D'CE=∥DCD',得出∥D'CE=30°,根据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D'C=2D'E=2AB,即可求得PC+PD 的最小值.【详解】作D点关于AB的对称点D',连接CD'交AB于P,P即为所求,此时PC+PD=PC+PD'=CD',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此时PC+PD最小.作D'E∥BC于E,则EB=D'A=AD.∥CD=2AD,∥DD'=CD,∥∥DCD'=∥DD'C.∥∥DAB=∥ABC=90°,∥四边形ABED'是矩形,∥DD'∥EC,D'E=AB=3,∥∥D'CE=∥DD'C,∥∥D'CE=∥DCD'.∥∥DCB=60°,∥∥D'CE=30°,∥D'C=2D'E=2AB=2×3=6,∥PC+PD的最小值为6.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轴对称的性质,矩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确定出P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C【分析】根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可得OA=OB=OD,然后判断出△AOD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D=AD,然后求出BD,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在矩形ABCD中,OA=OC,OB=OD,AC=BD,∥OA=OB=OD,∥∥AOD=60°,∥∥AOD是等边三角形,∥OD=AD=2,∥BD=2OD=4,由勾股定理得,AB=.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熟记性质并判断出△AOD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16.C【分析】如图,连接BD交AC于O,连接PB.因为AC与BD互相垂直平分,推出PD=PB,推出PE+PD=PE+PB,因为PE+PB≥BE,推出当E、P、B共线时,PE+PD的值最小,最小值为BE的长,求出BE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连接BD交AC于O,连接PB.∥S菱形ABCD=12•AC•BD,∥24=12×12×BD,∥BD=4,∥OA=12AC=6,OB=12BD=2,AC∥BD,∥AB=∥AC 与BD 互相垂直平分,∥PD =PB ,∥PE +PD =PE +PB ,∥PE +PB ≥BE ,∥当E 、P 、B 共线时,PE +PD 的值最小,最小值为BE 的长,∥∥ABE 是等边三角形,∥BE =AB∥PD +PE 的最小值为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轴对称-最短问题,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选择题中的压轴题.17.D【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ABC 是直角三角形,再利用正方形的判定确定四边形OFAE 是正方形,进而利用圆的切线性质可知线段的关系,进而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详解】解:∥8AB =,17BC =,15CA =,∥222AB CA BC +=,∥ABC 为直角三角形,90A ∠=︒,∥O 与AB AC ,分别相切于点F 、E ,∥OF AB ⊥ ,OE AC ⊥,OF OE =,∥四边形OFAE 是正方形,设OE r =,则AE AF r ==,∥ABC 的内切圆O 与BC 、CA 、AB 分别相切于点D 、E 、F ,∥8BD BF r ==-,15CD CE r ==-,∥81517r r -+-=, ∥8151732r +-==, ∥阴影部分的面积是:239=,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切圆和内心: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三角形的内心到顶点的连线平分这个内角;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切线性质等相关知识点.熟练运用知识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8.B【分析】连接EG ,根据AG 垂直平分EF ,即可得出EG FG =,设CE x =,则5DE x BF =-=,8FG EG x ==-,再根据Rt CEG △中,222CE CG EG +=,即可得到CE 的长.【详解】解:如图所示,连接EG ,由旋转可得,ADE ∥ABF △,AE AF ∴=,DE BF =,又AG EF ⊥,H ∴为EF 的中点,AG ∴垂直平分EF ,EG FG ∴=,设CE x =,则5DE x BF =-=,8FG x =-,8EG x ∴=-,90C ∠=︒,Rt CEG ∴中,222CE CG EG +=,即2222(8)x x +=-, 解得154x =, CE ∴的长为154, 故选:B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以及旋转的性质,解题时注意: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19.C【分析】如图,连接BD交AC于O,连接PB,由菱形的性质可得AC与BD互相垂直平分,可得PD=PB,于是PE+PD=PE+PB,因为PE+PB≥BE,故当E、P、B共线时,PE+PD的值最小,最小值为BE的长,所以求出BE即可解决问题,而根据菱形的面积、菱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B的长,再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即得答案.【详解】解:如图,连接BD交AC于O,连接PB.∥S菱形ABCD=12•AC•BD,∥24=12×12×BD,∥BD=4,∥四边形ABCD是菱形,∥OA=12AC=6,OB=12BD=2,AC∥BD,∥AB=∥AC与BD互相垂直平分,∥PD=PB,∥PE+PD=PE+PB,∥PE+PB≥BE,∥当E、P、B共线时,PE+PD的值最小,最小值为BE的长,∥∥ABE是等边三角形,∥BE=AB=∥PD+PE的最小值为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公式、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轴对称﹣最短问题,正确添加辅助线、熟练掌握上述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0.B【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CA=∥ACF,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DCA=∥CAB=∥ACF,可得FA=FC,设BF=x,在Rt∥BCF中,根据CF2=BC2+BF2,可得方程(8﹣x)2=x2+42,可求BF=3,AF=5,即可求解.【详解】解:设BF=x,∥将矩形沿AC折叠,∥∥DCA=∥ACF,∥四边形ABCD是矩形,∥CD∥AB,∥∥DCA=∥CAB=∥ACF,∥FA=FC=8﹣x,在Rt∥BCF中,∥CF2=BC2+BF2,∥(8﹣x)2=x2+42,∥x=3,∥BF=3,∥AF=5,∥AF:BF的值为53,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翻折变换、勾股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1.100【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解答即可.【详解】解:∥点M、N是OA、OB的中点,∥MN是∥ABO的中位线,∥AB=2MN.又∥MN=50m,∥AB=100m.故答案是:100.【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22.6.5【分析】根据题意,连接AR,在直角∥ADR中,DR=5,AD=12,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R.AR=13,又因为E、F分别是PA、PR的中点,即为∥PAR的中位线,故EF=12【详解】∥∥D=90°,DR=5,AD=12,∥AR,∥E、F分别是PA、PR的中点,AR=6.5,∥EF=12故答案为6.5.【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长度的求取,本题的解题关键是不要因为动点问题的包装而把题目想的复杂,根据中位线的性质解题即可.23.16.【分析】连接AC、BD,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求出HG、GF、EF、EH的长,再求出四边形EFGH的周长即可.【详解】如图,连接AC、BD,∥四边形ABCD是矩形,∥AC=BD=8cm,∥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AC=4cm,∥HG=EF=12BD=4cm,EH=FG=12∥四边形EFGH的周长=HG+EF+EH+FG=4cm+4cm+4cm+4cm=16cm,故答案为:16.【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能求出四边形的各个边的长.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24.4π【分析】根据阴影面积=三角形面积-2个扇形的面积即可求解.【详解】∥S △ABD =5π×8÷2=20π;设ABD n ∠=︒,S 扇形BAE =64360n π⨯;S 扇形DFM =()9064360n π-⨯; ∥阴影面积=20π-()649064360n n ππ⨯+-⨯=20π-16π=4π.故答案为:4π▱ 【点睛】本题主要是利用扇形面积和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解题关键是找到所求的量的等量关系.25.菱形 【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1122EH BD EH BD FG BD FG BD ==∥∥,,,,进一步可得EH FG EH FG =∥,,同理可得EF HG EF HG =∥,,又根据AC BD =即可得EF HG ==EH FG =,进一步即可得证.【详解】解:∥E ,F ,G ,H 分别是各边的中点, ∥1122EH BD EH BD FG BD FG BD ==∥∥,,,, ∥EH FG EH FG =∥,,同理可证EF HG EF HG =∥,,又∥AC BD =,∥EF HG ==EH FG =,∥四边形EFGH 是菱形.故答案为:菱形.【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中位线定理.26.1【分析】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求得GH =12DE ,DE =12BC .【详解】解:∥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DE 是△ABC 的中位线,∥DE= 12BC=12×4=2,∥G,H分别是AD,AE的中点,∥GH是△ADE的中位线,∥GH=12DE=12×2=1,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熟记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是解题的关键.27.12【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以得到OA=OC,BC=AD,然后根据AB=24,AD=36,即可计算出∥OBC的周长与∥AOB的周长之差.【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AD=BC,∵AB=24,AD=36,∴BC=36,∴C△OBC﹣C△AOB=(OB+OC+BC)﹣(OB+OA+AB)=OB+OC+BC﹣OB﹣OA﹣AB=BC﹣AB=36﹣24=12,故答案为:12.【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OBC的周长与△AOB的差就是BC与AB的差.28.80°【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分别求出∥A和∥B的度数,然后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的性质可得∥C=∥A,即可求解.【详解】∥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18020A BB A∠∠∠∠+=︒⎧⎨-=︒⎩,解得:80100AB∠∠=︒⎧⎨=︒⎩,∥∥C=∥A=80°.故答案为80°.【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的性质,得到邻角互补的结论,这是运用定义求四边形内角度数的常用方法.29.13 【分析】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11,22OC AC OB BD ==,从而可得7OB OC +=,再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即可得. 【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11,22OC AC OB BD ∴==, 14AC BD +=,()172OB OC BD AC ∴+=+=, 又6BC =, BOC ∴的周长为7613OB OC BC ++=+=,故答案为:13.【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解题关键.30.32π 【分析】利用矩形的性质求得OA =OC =OB =OD =3,再利用扇形的面积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解:∥矩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且BD =6,∥AC=BD =6,∥OA =OC =OB =OD =3, ∥22303236032AOE S S ππ⨯⨯===阴影扇形, 故答案为:32π. 【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扇形的面积等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答.31.()41,【分析】首先根据B 、C 两点的坐标确定线段BC 的长,然后根据A 点向右平移线段BC 的长度得到D 点,即可由A 点坐标求得点D 的坐标.【详解】解:∥B ,C 的坐标分别是(−2,−2),(2,−2),∥BC=2−(−2)=2+2=4,∥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4,∥点A的坐标为(0,1),∥点D的坐标为(4,1).故答案为:(4,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及坐标与图形性质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求得线段BC的长,难度不大.32.××√×【分析】根据菱形的判定定理即可解答.【详解】(1)错误,对角线相互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2)错误,对角线相互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3)正确,对角线相互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4)错误,对角线相互垂直且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点睛】本题考查菱形的判定定理,熟悉掌握是解题关键.33.4【分析】由“SAS”可证∥ABF∥∥CBE,可得AF=CE,则DF+CE=DF+AF=DF+FH,即当点F,点D,点H三点共线时,DF+CE的最小值为DH的长,由勾股定理可求解.【详解】解:连接AC,作点A关于BC的对称点H,连接AH,交BC于N,连接FH,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菱形,∥,∥AB=BC=CD=AD=2,AD BC∥180BAD ABC ∠+∠=︒,∥∥BAD =2∥B ,∥∥B =60°,∥∥ABC 是等边三角形,∥点A ,点H 关于BC 对称,∥AH ∥BC ,AN =NH ,∥FH =AF ,又∥∥ABC 是等边三角形,∥BN =NC =112BC =,AN ∥AH =2AN=∥AE =CF ,AB =BC ,∥BE =BF ,∥在∥ABF 和∥CBE 中AB BC B B BF BE ⎧⎪∠∠⎨⎪⎩===,∥∥ABF ∥∥CBE (SAS ),∥AF =CE ,∥DF +CE =DF +AF =DF +FH ,∥当点F ,点D ,点H 三点共线时,DF +CE 的最小值为DH 的长,∥AH ∥BC ,∥90HNC ∠=︒,∥AD BC ∥,∥90HAD HNC ∠=∠=︒,∥4DH ==, 即DF CE +的最小值为4.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轴对称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34.8。

四边形专项训练题(培优)

四边形专项训练题(培优)

四边形专项训练题(培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对于四条边长确定的四边形.当内角度数发生变化时,其形状也会随之改变.如图,改变正方形ABCD的内角,正方形ABCD变为菱形ABC′D′.若∠D′AB=30°,则菱形ABC′D′的面积与正方形ABCD的面积之比是()A.1B.C.D.2.如图,在▱ABCD中,一定正确的是()A.AD=CD B.AC=BD C.AB=CD D.CD=BC3.用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一种或几种平面图形进行拼接,彼此之间不留空隙、不重叠地铺成一片,这就是平面图形的镶嵌.工人师傅不能用下列哪种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一种地砖在平整的地面上镶嵌()A.等边三角形B.正方形C.正五边形D.正六边形4.如图,在▱ABCD中,AB=8,点E是AB上一点,AE=3,连接DE,过点C作CF∥DE,交AB的延长线于点F,则BF的长为()A.5B.4C.3D.25.如图1,在菱形ABCD中,∠C=120°,M是AB的中点,N是对角线BD上一动点,设DN长为x,线段MN与AN长度的和为y,图2是y关于x的函数图象,图象右端点F 的坐标为(2,3),则图象最低点E的坐标为()A.(,2)B.(,)C.(,)D.(,2)6.如图,在△ABC中,AB=AC,△DBC和△ABC关于直线BC对称,连接AD,与BC相交于点O,过点C作CE⊥CD,垂足为C,与AD相交于点E,若AD=8,BC=6,则的值为()A.B.C.D.7.大自然中有许多小动物都是“小数学家”,如图1,蜜蜂的蜂巢结构非常精巧、实用而且节省材料,多名学者通过观测研究发现:蜂巢巢房的横截面大都是正六边形.如图2,一个巢房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ABCDEF,若对角线AD的长约为8mm,则正六边形ABCDEF 的边长为()A.2mm B.2mm C.2mm D.4mm8.如图,在正五边形ABCDE中,以AB为边向内作正△ABF,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AE=AF B.∠EAF=∠CBF C.∠F=∠EAF D.∠C=∠E9.依据所标数据,下列一定为平行四边形的是()A.B.C.D.10.如图,▱ABCD的对角线AC和BD相交于点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OB=OD,则▱ABCD是菱形B.若AC=BD,则▱ABCD是菱形C.若OA=OD,则▱ABCD是菱形D.若AC⊥BD,则▱ABCD是菱形二.填空题(共10小题)11.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如图,矩形ABCD按箭头方向变形成平行四边形A'B'C'D',当变形后图形面积是原图形面积的一半时,则∠A'=.12.正十二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为.13.如图,在Rt△ABC中,∠BAC=90°,AB=3,BC=5,点P为BC边上任意一点,连接P A,以P A,PC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P AQC,连接PQ,则PQ长度的最小值为.14.如图,在正六边形ABCDEF中,M,N是对角线BE上的两点.添加下列条件中的一个:①BM=EN;②∠F AN=∠CDM;③AM=DN;④∠AMB=∠DNE.能使四边形AMDN是平行四边形的是(填上所有符合要求的条件的序号).15.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2,∠ABC=60°,对角线AC与BD交于点O,E为OB 中点,F为AD中点,连接EF,则EF的长为.16.如图,CD是△ABC的角平分线,过点D分别作AC,BC的平行线,交BC于点E,交AC于点F.若∠ACB=60°,CD=4,则四边形CEDF的周长是.17.七边形一共有条对角线.18.小张同学家要装修,准备购买两种边长相同的正多边形瓷砖用于铺满地面.现已选定正三角形瓷砖,则选的另一种正多边形瓷砖的边数可以是.(填一种即可)19.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连接AC,∠ACB=∠CAD.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AB=CD.(填一种情况即可)20.如图,将△ABC沿着BC方向平移得到△DEF,只需添加一个条件即可证明四边形ABED 是菱形,这个条件可以是.(写出一个即可)三.解答题(共8小题)21.同学们在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时,利用了“三角形的内角和”.请你在不直接运用结论“n边形的内角和为(n﹣2)•180°”计算的条件下,利用“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结合图形说明:五边形ABCDE的内角和为540°.22.如图,在▱ABCD中,点E、F分别是边AB、CD的中点.求证:AF=CE.23.小惠自编一题:“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AC ⊥BD ,OB =OD .求证:四边形ABCD 是菱形”,并将自己的证明过程与同学小洁交流.小惠:证明:∵AC ⊥BD ,OB =OD ,∴AC 垂直平分BD .∴AB =AD ,CB =CD ,∴四边形ABCD 是菱形.小洁: 这个题目还缺少条件,需要补充一个条件才能证明.若赞同小惠的证法,请在第一个方框内打“√”;若赞成小洁的说法,请你补充一个条件,并证明.24.如图,已知五边形ABCDE 是正五边形,连接AC 、AD .证明:∠ACD =∠ADC .25.如图,四边形ABCD 为菱形,E 为对角线AC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 ,C 重合),连接DE 并延长交射线AB 于点F ,连接BE .(1)求证:△DCE ≌△BCE ;(2)求证:∠AFD =∠EBC .2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AC平分∠DAB,AB=2CD,E为AB中点,连结CE.(1)求证:四边形AECD为菱形;(2)若∠D=120°,DC=2,求△ABC的面积.27.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C与BD交于点O,BE⊥AC,DF⊥AC,垂足分别为点E,F,且BE=DF,∠ABD=∠BDC.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28.如图,在△ABC中,AD⊥BC于点D,E,F分别是AC,AB的中点,O是DF的中点,EO的延长线交线段BD于点G,连结DE,EF,FG.(1)求证:四边形DEFG是平行四边形.(2)当AD=5,tan∠EDC=时,求FG的长.。

中考数学复习 四边形专题训练

中考数学复习 四边形专题训练

中考数学复习四边形专题训练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在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C)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D)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2.如图,在周长为20cm的□ABCD中,AB<AD,AC,BD相交于点O,OE⊥BD交AD于E,则△ABE的周长为()(A)4cm.(B)6cm.(C)8cm.(D)10cm.(第2题)(第3题)(第4题)3.如图,四边形ABCD为矩形纸片.把纸片ABCD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CD边的中点E 处,折痕为AF.若CD=6,则AF等于()(A)43(B)33(C)42(D)8.4.如图,在矩形ABCD中,EF∥AB,GH∥BC,EF、GH的交点P在BD上,图中面积相等的四边形有()(A)3对.(B)4对.(C)5对.(D)6对.5.在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AC⊥BD,且AC=5cm,BD=12cm,则梯形中位线的长等于()(A).(B)7cm.(C).(D)6cm.6.如图,某厂有许多形状为直角梯形的铁皮边角料,为节约资源,现要按图中所示的方法从这些边角料上截取矩形(阴影部分)铁皮备用,当截取的矩形面积最大时,矩形两边长x ,y 应分别为( )(A )10x =,14y =. (B )14x =,10y =. (C )12x =,15y =. (D )15x =,12y =.(第6题) (第7题) (第8题)7.2002年8月在召开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会标如图所示,它是由四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若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的较大直角边为a ,较短直角边为b ,则34a b +的值为( )(A )35. (B )43. (C )89. (D )97. 8.如图,矩形ABCG (AB <BC )与矩形CDEF 全等,点B 、C 、D 在同一条直线上,∠APE 的顶点P 在线段BD 上移动,使∠APE 为直角的点P 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9.阳光广告公司为某种商品设计的商标图案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为红色.若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都1,则红色的面积是___.(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10.如图,梯形纸片ABCD ,已知AB ∥CD ,AD =BC ,AB =6,CD =3.将该梯形纸片沿对角线AC 折叠,点D 恰与AB 边上的E 点重合,则∠B =____________.11.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E 、F 、G 、H 分别是AB 、BD 、CD 、AC 的中点,要使四边形EFGH 是菱形,四边形ABCD 还应满足的一个条件是____________. 12.在等腰梯形ABCD 中,AD ∥BC ,如果AD =4,BC =8,∠B =60o ,那么这个等腰梯形的周长等于_____________.13.现有一X 长为40cm ,宽为20cm 的长方形纸片,要从中剪出长为18cm ,宽为12cm 的长方形纸片,则最多能剪出____________X .14.在学习“四边形”一章时,小明的书上有一图因不小心被滴上墨水(如图所示),看不清所印的字,请问被墨迹遮盖了文字应是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5.如图,在□ABCD 中,∠BAD 的平分线交BC 边于点E .求证:BE =CD .16.如图,在4×4的菱形斜网格图中(每一个小菱形的边长为1,有一个角是60o ),菱形ABCD的边长为2,E 是AD 的中点,沿CE 将菱形ABCD 剪成①、②两部分,用这两部分分别拼成直角三角形、等腰梯形、矩形,要求所拼成图形的顶点均落在格点上,在下面的菱形斜网格中画出示意图.ABCDE(直角三角形)(等腰梯形)(矩形)17.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D,AD⊥AB,∠B=45o,延长CD到点E,使DE=DA,连接AE.(1)求证:AE∥BC;(2)若AB=3,CD=1,求四边形ABCE的面积.18.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对角线BD平分∠ABC,∠BAD的平分线AE交BC 于E,F,G分别是AB,AD的中点.(1)求证:EF=EG;(2)当AB与EC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时,EG∥CD?并说明理由.四、解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19.如图,E、F分别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BD所在直线上两点,DE=BF.请你以F 为一个端点,和图中已标有字母的某一点连成一条新的线段,猜想并证明它和图中已有的某一条线段相等(只须研究一组线段相等即可).20.如图,矩形ABCD中,DP平分∠ADC交BC于P点,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顶点放在P点处,并使它的一条直角边过A点,另一条直角边交CD于E点,写出图中与P A相等的线段,并说明理由.21.用长为12m的篱笆,一边利用足够长的墙围出一块苗圃.如图,围出的苗圃是五边形ABCDE,AE⊥AB,BC⊥AB,∠C=∠D=∠E.设CD=DE=x m,五边形ABCDE的面积为S m2.问当x取什么值时,S最大?并求出S的最大值.22.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B=BC=CD,∠BAD和∠CDA均为锐角,点P是对角线BD上的一点,PQ∥BA交AD于点Q,PS∥BC交DC于点S,四边形PQRS是平行四边形.(1)当点P与点B重合时,图①变为图②,若∠ABD=90o,求证:△ABR≌△CRD;(2)对于图①,若四边形PRDS也是平行四边形,此时,你能推出四边形ABCD还应满足什么条件?图①图②五、解答题(每小题7分,共14分)23.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6,菱形EFGH的三个顶点E,G,H分别在正方形ABCD 边AB,CD,DA上,AH=2,连接CF.(1)当DG=2时,求△FCG的面积;(2)设DG=x,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FCG的面积;(3)判断△FCG的面积能否等于1,并说明理由.24.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B=15,AD=20,∠C=30o.点M、N同时以相同速度分别从点A、点D开始在AB、AD上运动.(1)设ND的长为x,用x表示点N到AB的距离,并写出x的取值X围;(2)当五边形BCDNM面积最小时,请判断△AMN的形状.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D 3.A 4.D 5.C 6.D 7.B 8.D 二、填空题9.5 10.60o 11.AD =BC 12.20 13.3 14.菱形 三、解答题15.略. 16.略. 17.(1)略;(2)6. 18.(1)略;(2)AB =2EC . 四、解答题19.FC =AE ,证明略. 20.PE =P A ,证明略. 21.4x =,max S = 22.(1)略;(2)BC ∥AD . 五、解答题23.(1)4;(2)作FM ⊥DC ,连结GE ,S =6x -;(3)若S =1,则5x =,HG AE 6=>,点E 不在边AB 上,故不可能等于1.24.(1)()1202x -,015x ≤≤; (2)10x =时,五边形的面积最小,此时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初中数学四边形专项训练解析附答案

初中数学四边形专项训练解析附答案

初中数学四边形专项训练解析附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在菱形ABCD 中,AB =10,两条对角线相交于点O ,若OB =6,则菱形面积是( )A .60B .48C .24D .96【答案】D【解析】【分析】 由菱形的性质可得AC ⊥BD ,AO =CO ,BO =DO =6,由勾股定理可求AO 的长,即可求解.【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菱形,∴AC ⊥BD ,AO =CO ,BO =DO =6,∴AO =22100368AB OB -=-=,∴AC =16,BD =12, ∴菱形面积=12162⨯=96,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掌握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是本题的关键.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90,150,BAD BCD ADC ∠=∠=︒∠=o 连接对角线BD ,过点D 作//DE BC 交AB 于点,E 若23,AB AD CD =+=,则CD =( )A .2B .1C .13+D 3【答案】B【解析】【分析】先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求得∠ABC 30︒=,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AED 30︒=,∠EDB=∠DBC ,然后根据三角形全等得到∠ABD=∠DBC ,进而得到EB=ED ,最后在Rt ADE V 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详解】解:在四边形ABCD 中∵90,150,BAD BCD ADC ∠=∠=︒∠=o∴∠ABC 30︒=∵//DE BC∴∠AED 30︒=,∠EDB=∠DBC在Rt ABD V 和Rt BCD △中 ∵AD CD BD BD =⎧⎨=⎩∴Rt ABD Rt BCD ≅V V∴∠ABD=∠DBC∴∠EDB=∠ABD∴EB=ED ∵23AB =+在Rt ADE △中,设AD=x,那么DE=2x,AE=232x +-()2222322x x x ++-=解得:121;73x x ==+(舍去)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四边形的内角和、全等三角形的判断、平行线的性质和勾股定理的应用,熟练进行逻辑推理是解题关键.3.如图,在矩形ABCD 中,6AB =,8BC =,若P 是BD 上的一个动点,则PB PC PD ++的最小值是( )A .16B .15.2C .15D .14.8【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当PC ⊥BD 时,PB PC PD ++有最小值,由勾股定理求出BD 的长度,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PC 的长度,即可求出最小值.【详解】解:如图,当PC ⊥BD 时,PB PC PD BD PC ++=+有最小值,在矩形ABCD 中,∠A=∠BCD=90°,AB=CD=6,AD=BC=8,由勾股定理,得 226810BD =+=,∴=10PB PD BD +=,在△BCD 中,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得11=22BD PC BC CD ••, 即1110=8622PC ⨯⨯⨯⨯, 解得: 4.8PC =, ∴PB PC PD ++的最小值是:10 4.814.8PB PC PD BD PC ++=+=+=;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最短路径问题,垂线段最短,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勾股定理,正确确定点P 的位置,得到PC 最短.4.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 ,AB ⊥AC .若4AB =,6AC =,则BD 的长为( )A .11B .10C .9D .8 【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勾股定理先求出BO 的长,再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6AC =,∴AO=3,∵AB ⊥AC ,∴BO=2234+=5∴BD=2BO=10,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勾股定理的应用.5.如图,在菱形ABCD 中,点E 在边AD 上,30BE ADBCE ⊥∠=︒,.若2AE =,则边BC 的长为( )A 5B 6C 7D .22【答案】B【解析】【分析】 由菱形的性质得出AD ∥BC ,BC=AB=AD ,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3,在Rt △ABE 中,由勾股定理得:BE 2+22=3)2,解得:2,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四边形ABCD 是菱形,∴AD BC BC AB =,∥.∵BE AD ⊥.∴BE BC ⊥.∴30BCE ∠=︒,∴2EC BE =, ∴223AB BC EC BE BE ==-=.在Rt ABE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23BE BE +=, 解得2BE =,∴36BC BE ==故选B.【点睛】 此题考查菱形的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菱形的性质,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点M 是正方形ABCD 边CD 上一点,连接AM ,作DE ⊥AM 于点E ,BF ⊥AM 于点F ,连接BE ,若AF =1,四边形ABED 的面积为6,则∠EBF 的余弦值是( )A .21313B .31313C .23D .1313【答案】B【解析】【分析】首先证明△ABF ≌△DEA 得到BF=AE ;设AE=x ,则BF=x ,DE=AF=1,利用四边形ABED 的面积等于△ABE 的面积与△ADE 的面积之和得到12•x•x+•x×1=6,解方程求出x 得到AE=BF=3,则EF=x-1=2,然后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BE ,最后利用余弦的定义求解.【详解】∵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BA =AD ,∠BAD =90°,∵DE ⊥AM 于点E ,BF ⊥AM 于点F ,∴∠AFB =90°,∠DEA =90°,∵∠ABF+∠BAF =90°,∠EAD+∠BAF =90°,∴∠ABF =∠EAD ,在△ABF 和△DEA 中 BFA DEA ABF EAD AB DA ∠=∠⎧⎪∠=⎨⎪=⎩∴△ABF ≌△DEA (AAS ),∴BF =AE ;设AE =x ,则BF =x ,DE =AF =1,∵四边形ABED 的面积为6, ∴111622x x x ⋅⋅+⋅⨯=,解得x 1=3,x 2=﹣4(舍去), ∴EF =x ﹣1=2, 在Rt △BEF 中,222313BE + ∴313cos 13BF EBF BE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具有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一切性质.会运用全等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线段相等的问题.也考查了解直角三角形.7.如图,在矩形ABCD 中, 4,6,AB BC ==点E 是AD 的中点,点F 在DC 上,且1,CF =若在此矩形上存在一点P ,使得PEF V 是等腰三角形,则点P 的个数是( )A .3B .4C .5D .6【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分三种情况讨论:①当EF 为腰,E 为顶角顶点时,②当EF 为腰,F 为顶角顶点时,③当EF 为底,P 为顶角顶点时,分别确定点P 的位置,即可得到答案.【详解】∵在矩形ABCD 中,461AB BC CF ===,,,点E 是AD 的中点,32184EF ∴==>.∴PEF V 是等腰三角形,存在三种情况:①当EF 为腰,E 为顶角顶点时,根据矩形的轴对称性,可知:在BC 上存在两个点P ,在AB 上存在一个点P ,共3个,使PEF V 是等腰三角形;②当EF 为腰,F 为顶角顶点时,186,Q∴在BC 上存在一个点P ,使PEF V 是等腰三角形;③当EF 为底,P 为顶角顶点时,点P 一定在EF 的垂直平分线上,∴EF 的垂直平分线与矩形的交点,即为点P ,存在两个点.综上所述,满足题意的点P 的个数是6.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矩形的性质,熟练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矩形的性质,学会分类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8.如图,在边长为8的菱形ABCD 中,∠DAB =60°,以点D 为圆心,菱形的高DF 为半径画弧,交AD 于点E ,交CD 于点G ,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A .183π-B .183-πC .32316π-D .1839π-【答案】C【解析】【分析】 由菱形的性质得出AD=AB=8,∠ADC=120°,由三角函数求出菱形的高DF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菱形ABCD 的面积-扇形DEFG 的面积,根据面积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菱形,∠DAB=60°,∴AD=AB=8,∠ADC=180°-60°=120°,∵DF 是菱形的高,∴DF ⊥AB ,∴DF=AD •sin60°=3843⨯=,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菱形ABCD 的面积-扇形DEFG 的面积=2120(43)84332316360ππ⨯⨯-=-.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三角函数、菱形和扇形面积的计算;由三角函数求出菱形的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9.已知,如图,在ABC V 中,90ACB ∠=︒,30A ∠=︒,求证:12BC AB =.在证明该结论时,需添加辅助线,则作法不正确的是( )A .延长BC 至点D ,使CD BC =,连接ADB .在ACB ∠中作BCE B ∠=∠,CE 交AB 于点EC .取AB 的中点P ,连接CPD .作ACB ∠的平分线CM ,交AB 于点M【答案】D【解析】【分析】分别根据各选项的要求进行证明,推出正确结论,则问题可解.【详解】解:选项A : 如图,由辅助线可知,ABC ADC ≅V ;,则有AB=AD ,再由90ACB ∠=︒,由30BAC ∠=︒,则60B ∠=︒,∴ABD △是等边三角形 ∴1122BC DB AB == 故选项A 正确;选项B:如图,由辅助线可知,EBD △是等边三角形则60BEC EAC ECA ∠=∠+∠=︒,BE=EC∵30A ∠=︒∴30ECA A ∠=∠=︒∴AE=EC∴12BC AB =故选项B 正确选项C 如图,有辅助线可知,CP 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AP=CP=BP∵30A ∠=︒∴60B ∠=︒∴PBC V 是等边三角形 ∴12BC BP AB ==综上可知选项D 错误故应选D【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的综合应用,根据条件选择正确的证明方法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在▱ABCD 中,E 为边AD 上的一点,将△DEC 沿CE 折叠至△D ′EC 处,若∠B =48°,∠ECD =25°,则∠D ′EA 的度数为( )A .33°B .34°C .35°D .36°【答案】B【解析】【分析】 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D =∠B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D '=∠D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DEC ,即为∠D 'EC ,而∠AEC 易求,进而可得∠D 'EA 的度数.【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D =∠B =48°,由折叠的性质得:∠D '=∠D =48°,∠D 'EC =∠DEC =180°﹣∠D ﹣∠ECD =107°, ∴∠AEC =180°﹣∠DEC =180°﹣107°=73°,∴∠D 'EA =∠D 'EC ﹣∠AEC =107°﹣73°=34°.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知识,属于常考题型,熟练掌握上述基本知识是解题关键.1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B.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C.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互补,邻角相等【答案】C【解析】【分析】分别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逐项判断即可.【详解】A、平行四边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故A错误;B、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不相等,故B错误;C、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故C正确;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邻角互补,故D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掌握特殊平行四边形与一般平行四边形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12.如图,点P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AC上一点,过点P作EF∥BC,分别交AB,CD于E、F,连接PB、PD.若AE=2,PF=8.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10 B.12 C.16 D.18【答案】C【解析】【分析】首先根据矩形的特点,可以得到S△ADC=S△ABC,S△AMP=S△AEP,S△PFC=S△PCN,最终得到S矩形EBNP= S ,即可得S△PEB=S△PFD,从而得到阴影的面积.矩形MPFD【详解】作PM⊥AD于M,交BC于N.则有四边形AEPM,四边形DFPM,四边形CFPN,四边形BEPN都是矩形,∴S△ADC=S△ABC,S△AMP=S△AEP,S△PFC=S△PCN∴S矩形EBNP= S矩形MPFD ,又∵S△PBE= 12S矩形EBNP,S△PFD=12S矩形MPFD,∴S△DFP=S△PBE=12×2×8=8,∴S阴=8+8=16,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证明S△PEB=S△PFD.13.如图1,在△ABC中,∠B=90°,∠C=30°,动点P从点B开始沿边BA、AC向点C以恒定的速度移动,动点Q从点B开始沿边BC向点C以恒定的速度移动,两点同时到达点C,设△BPQ的面积为y(cm2).运动时间为x(s),y与x之间关系如图2所示,当点P 恰好为AC的中点时,PQ的长为()A.2 B.4 C.3D.3【答案】C【解析】【分析】点P、Q的速度比为33x=2,y=3P、Q运动的速度,即可求解.【详解】解:设AB=a,∠C=30°,则AC=2a,BC3a,设P、Q同时到达的时间为T,则点P的速度为3aT,点Q3a,故点P、Q的速度比为33故设点P、Q的速度分别为:3v3,由图2知,当x=2时,y=3P到达点A的位置,即AB=2×3v=6v,BQ=3=3,y=12⨯AB×BQ=12⨯6v3v=3v=1,故点P、Q的速度分别为:3,3,AB=6v=6=a,则AC=12,BC=63,如图当点P在AC的中点时,PC=6,此时点P运动的距离为AB+AP=12,需要的时间为12÷3=4,则BQ=3x=43,CQ=BC﹣BQ=63﹣43=23,过点P作PH⊥BC于点H,PC=6,则PH=PC sin C=6×12=3,同理CH=33,则HQ=CH﹣CQ=33﹣23=3,PQ=22PH HQ+=39+=23,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动点图象问题,此类问题关键是:弄清楚不同时间段,图象和图形的对应关系,进而求解.14.如图,张明同学设计了四种正多边形的瓷砖图案,在这四种瓷砖图案不能铺满地面的是()A.B.C.D.【答案】D【解析】【分析】分别计算各正多边形每个内角的度数,看是否能整除360°,即可判断.【详解】解:A.正六边形每个内角为120°,能够整除360°,不合题意;B.正三角形每个内角为60°,能够整除360°,不合题意;C.正方形每个内角为90°,能够整除360°,不合题意;D.正五边形每个内角为108°,不能整除360°,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能够铺满地面的图形是看拼在同一顶点的几个角是否构成周角.15.如图,在□ABCD 中,E 、F 分别是边BC 、CD 的中点,AE 、AF 分别交BD 于点G 、H ,则图中阴影部分图形的面积与□ABCD 的面积之比为( )A .7 : 12B .7 : 24C .13 : 36D .13 : 72【答案】B【解析】【分析】 根据已知条件想办法证明BG=GH=DH ,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 ∥CD ,AD ∥BC ,AB=CD ,AD=BC ,∵DF=CF ,BE=CE , ∴12DH DF HB AB ==,12BG BE DG AD ==, ∴13DH BG BD BD ==, ∴BG=GH=DH ,∴S △ABG =S △AGH =S △ADH ,∴S 平行四边形ABCD =6 S △AGH ,∴S △AGH :ABCD S 平行四边形=1:6,∵E 、F 分别是边BC 、CD 的中点, ∴12EF BD =, ∴14EFC BCDD S S =V V , ∴18EFCABCD S S =V 四边形, ∴1176824AGH EFC ABCD S S S +=+=V V 四边形=7∶24, 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等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积性质,题目的综合性很强,难度中等.16.如图,在矩形ABCD中,AD=2AB,∠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DH⊥AE于点H,连接BH并延长交CD于点F,连接DE交BF于点O,下列结论:①∠AED=∠CED;②OE=OD;③BH=HF;④BC﹣CF=2HE;⑤AB=HF,其中正确的有()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在矩形ABCD中,AE平分∠BAD,∴∠BAE=∠DAE=45°,∴△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AB,∵2AB,∴AE=AD,又∠ABE=∠AHD=90°∴△ABE≌△AHD(AAS),∴BE=DH,∴AB=BE=AH=HD,∴∠ADE=∠AED=12(180°﹣45°)=67.5°,∴∠CED=180°﹣45°﹣67.5°=67.5°,∴∠AED=∠CED,故①正确;∵∠AHB=12(180°﹣45°)=67.5°,∠OHE=∠AHB(对顶角相等),∴∠OHE=∠AED,∴OE=OH,∵∠OHD=90°﹣67.5°=22.5°,∠ODH=67.5°﹣45°=22.5°,∴∠OHD=∠ODH,∴OH=OD,∴OE=OD=OH,故②正确;∵∠EBH=90°﹣67.5°=22.5°,∴∠EBH=∠OHD,又BE=DH,∠AEB=∠HDF=45°∴△BEH≌△HDF(ASA),∴BH=HF,HE=DF,故③正确;由上述①、②、③可得CD=BE、DF=EH=CE,CF=CD-DF,∴BC-CF=(CD+HE)-(CD-HE)=2HE,所以④正确;∵AB=AH,∠BAE=45°,∴△ABH不是等边三角形,∴AB≠BH,∴即AB≠HF,故⑤错误;综上所述,结论正确的是①②③④共4个.故选C.【点睛】考点:1、矩形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角平分线的性质;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17.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为AC、BD,且AC=BD,则下列条件能判定四边形ABCD 为矩形的是()A.BA=BCB.AC、BD互相平分C.AC⊥BDD.AB∥CD【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矩形的判定方法解答.解: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矩形的条件为AC、BD互相平分.理由如下:∵AC、BD互相平分,∴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BD,∴▱ABCD是矩形.其它三个条件再加上AC=BD均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矩形.故选B.考点:矩形的判定.18.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AE平分BAD交BC于点E,且∠ADC=60°,AB=12BC,连接OE.下列结论:①AE=CE;②S△ABC=AB•AC;③S△ABE=2S△AOE;④OE=14BC,成立的个数有()A.1个B.2个C.3个D.4【答案】C【解析】【分析】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BC=∠ADC=60°,∠BAD=120°,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ABE是等边三角形,然后推出AE=BE=12BC,再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进行推理即可.【详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ADC=60°,∠BAD=120°,∵AE平分∠BAD,∴∠BAE=∠EAD=60°∴△ABE是等边三角形,∴AE=AB=BE,∠AEB=60°,∵AB=12 BC,∴AE=BE=12 BC,∴AE=CE,故①正确;∴∠EAC=∠ACE=30°∴∠BAC=90°,∴S△ABC=12AB•AC,故②错误;∵BE=EC,∴E为BC中点,O为AC中点,∴S △ABE =S △ACE=2 S △AOE ,故③正确;∵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C=CO ,∵AE=CE ,∴EO ⊥AC ,∵∠ACE=30°,∴EO=12EC , ∵EC=12AB , ∴OE=14BC ,故④正确; 故正确的个数为3个,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注意证得△ABE 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关键.19.如图,在ABC V 中,D E ,是AB AC ,中点,连接DE 并延长至F ,使EF DE =,连接AF CD ,,CF .添加下列条件,可使四边形ADCF 为菱形的是( )A .AB AC =B .AC BC = C .CD AB ⊥ D .AC BC ⊥【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AE =CE ,EF =DE 可证得四边形ADCF 为平行四边形,再利用中位线定理可得DE ∥BC 结合AC ⊥BC 可证得AC ⊥DF ,进而利用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即可得证.【详解】解:∵点E 是AC 中点,∴AE =CE ,∵AE =CE ,EF =DE ,∴四边形ADCF 为平行四边形,∵点D 、E 是AB 、AC 中点,∴DE 是△ABC 的中位线,∴DE ∥BC ,∴∠AED =∠ACB ,∴∠ACB=90°,∴∠AED=90°,∴AC⊥DF,∴平行四边形ADCF为菱形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熟练掌握相关图形的性质及判定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0.如图,△ABC中,AB=AC=10,BC=12,D是BC的中点,DE⊥AB于点E,则DE的长为()A.65B.85C.125D.245【答案】D【解析】【分析】连接AD,根据已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BC和BD=6,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D,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即可.【详解】解:连接AD∵AB=AC,D为BC的中点,BC=12,∴AD⊥BC,BD=DC=6,在Rt△ADB中,由勾股定理得:22221068AB BD=+=,∵S△ADB=12×AD×BD=12×AB×DE,∴DE=8624105 AD BDAB⨯⨯==,故选D.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勾股定理和三角形的面积,能求出AD的长是解此题的关键.。

初中数学专题训练--四边形--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初中数学专题训练--四边形--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

典型例题一例01. 下列几组几何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正方形、菱形、矩形、平行四边形B .正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矩形C .正方形、矩形、菱形D .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 分析 A 中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B 中正三角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D 中平行四 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正选C .解答 本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判定,易错点是弄错图形的对称性,解题关键是要熟悉所学过的图形的对称性.典型例题二例02.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关于O 点成中心对称图形. 求证: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分析:因为四边形ABCD 是中心对称图形,所以A 点与C 点,B 点与D 点是对称点. 所以线段AC 过O 点,线段BD 也过O 点,且两条线段都被O 点平分,故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证明:连结AC 、BD .∵ 四边形ABCD 关于O 点成中心对称图形,∴ O 点在AC 上,也在BD 上,并且OD OB OC OA ==,∴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说明:要应用轴对称或中心对称解决问题,应该判断清楚图形的对称的特点,找到对称点.典型例题三例03.如图,已知:矩形ABCD 和D C B A '''关于点A 对称. 求证:四边形D B BD ''是菱形.分析:根据题意知点B 与B '关于点A 对称,点D 和点D '关于点A 对称,又四边形ABCD 和D C B A '''是矩形,由中心对称的性质及矩形的性质即可证明.证明:∵矩形ABCD 和D C B A '''关于点A 成中心对称图形.∴ D A AD '=,B A AB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四边形D B BD ''是平行四边形.又∵四边形ABCD 是矩形,∴︒=∠90DAB ∴四边形D B BD ''是菱形.典型例题四例04.(西安市,2000)已知:如图,AD 是ABC ∆中A ∠的平分线,AC DE //交AB 于E ,AB DF //交AC 于F .求证:点E ,F 关于直线AD 对称.证明:∵AE DF AF DE //,//,∴四边形AEDF 是平行四边形.∵DAF DAE ∠=∠,EDA DAF ∠=∠, ∴EDA DAE ∠=∠. ∴ED AE = ∴AEDF 是菱形.∴点E ,F 关于直线AD 对称. 说明 证明菱形是关键典型例题五例05.(南昌市,1999)按要求画一个图形:所画图形中同时要有正方形和圆,并且这个图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分析 这是一道具有开放特色的考题,题中给定的两个图形都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按要求画出的图形只要让两个图形的对称中心重合即可.这样的图形观出很多.解答 具体作法是:先作出正方形,连结对角线找出对角线交点,再以对角线交点为圆心,以任意长为半径画图,所得图形都满足题设要求.举例如下:说明 本题考查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探索出两个图形的对称中心重合.选择题1.(四川省,2000)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角B .等边三角形C .线段D .平行四边形 2.下列多边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而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平行四边形B .矩形C .菱形D .正方形 3.已知下列命题:(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一个不全等;(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图形;(3)两个全等的图形一定关于中心对称,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4.在平面上一个菱形绕它的中心旋转,使它与原来的菱形重合,那么旋转角度至少是( )A .︒180B .︒90C .︒270D .︒3605.下列命题:(1)如果ABC ∆与C B A '''∆关于中心对称,则C B A ABC '''∆≅∆;(2)如果C B A ABC '''∆≅∆,则ABC ∆与C B A '''∆关于中心对称;(3)相交的两条直线是中心对称图形;(4)等边三角形是中心对称图形;(5)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其中正确的命题的个数是()A .1B .2C .3D .4 6.(威海市,2001;北京市东城区,2002)下列四个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D .③ 7.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而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8.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等腰三角形B .等边三角形C .平行四边形D .矩形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矩形的每一条对角线都是矩形的对称轴B .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对称中心C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D .中心对称图形就是中心对称参考答案:1.C 2.A 3.B 4. A 5.C 6.D 7.A 8.D 9.B填空题1.在平行四边形,菱形,等边三角形中,轴对称图形有_____种,中心对称图形有______种.2.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且只有两条对称轴的四边形是_______. 3.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_______. 4.(徐州市,2000)在下面四个图形中,图形①与图形_______成轴对称;图形①与图形________成中心对称(填写符合要求的图形所对应的序号)参考答案: 1.3,32.矩形或菱形 3.平行且相等 4.④,③解答题1.如图,已知线段AB 及AB 外一点P ,求作线段B A '',使B A ''与AB 关于点P 对称.2.如图,已知ABC ∆及点P ,求作C B A '''∆,使C B A '''∆与ABC ∆关于点P 对称.3.如图,已知ABC ∆及其内部一点O ,求作C B A '''∆,使C B A '''∆与ABC ∆关于点O 对称.4.如图,已知:矩形ABCD 和矩形D C B A '''关于A 点对称. 求证:四边形D B BD ''是菱形.5.已知ABCD ,作四边形D C B A '''',使它与已知平行四边形关于顶点A 对称,并证明四边形C B BC ''是平行四边形.6.如图,四边形ABCD 关于O 点成中心对称图形, 求证: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7.(山西省,2000)如图,矩形ABCD 是篮球场地简图,请你画图找出它们的对称中心O .8.(南昌市,2001)如图,将标号为A 、B 、C 、D 的正方形沿图中的虚线剪开后得到标号为P 、Q 、M 、N 的四组图形. 试按照“哪个正方形剪开后得到哪组图形”的对应关系,填空:A 与______对应;B 与______对应;C 与______对应;D 与______对应.9.(遵义市,2000)如图,请画出把下列矩形的面积两等分的直线,并填空. (一个矩形只画一条直线,不写画法)在一个矩形中,把此矩形面积两等分的直线最多有______条,这些直线都必须经过该矩形______点.10.(聊城市,2000)如图,已知矩形ABCD 中,3=AB ,4=BC ,将矩形折叠使C 点与A 点重合.(1)作出折痕EF ,并写出作法(E 点在BC 边上,F 点在AD 边上);(2)翻折后点D 落在D '上,求此时B 、D '之间的距离.11.(济南市,2001)如图是未完成的上海大众汽车的标志图案. 该图案应该是以直线l 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现已完成对称轴左边的部分,请你补全标志图案,画出对称轴右边的部分(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痕迹,不写作法).12.(荆州市,2002)有一块方角形钢板如图所示,请你用一条直线将其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在图中直接画出).13.(盐城市,2002)已知:如图,矩形ABCD . (1)作出点C 关于BD 所在直线的对称点C '(用尺规作图,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连结B C ',D C ',若BD C '∆与ABD ∆重叠部分的面积等于ABD ∆面积的32,求CBD ∠的度数.14.(福州市,2002)已知:图(1),图(2)分别是66⨯正方形网格上的两个轴对称图形(阴影部分),其面积分别为A S ,B S (网格中最小的正方形面积为一个平方单位),请观察图形并解答下列问题.(1)填空:B A S S :的值是_______;(2)请在图(3)的网格上画出一个面积为8个平方单位的中心对称图形.参考答案:1.略 2.略 3.略4.因矩形ABCD 和矩形D C B A '''关于A 点对称,∴ B A AB '=,D A DA '= ∴ 四边形D B BD ''是平行四边形. ∵ B B D D '⊥',∴D B BD ''是菱形 5. 图略,证法同第4题. 6.证明:连结AC ,BD .∵ 四边形ABCD 关于O 点成中心对称图形,∴ O 点在AC 和BD 上,且OD OB OC OA ==,. ∴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7.连结AC ,BD 交于O 8.M ,P ,Q ,N9.略 10.略 11.图略 12.略13.(1)略;(2)连结C B ',C D ',设C B '与AD 相交于E . 证AE BE EB ED 2,==,求得︒=∠30ABE ,∴ ︒=∠30CBD14.(1)119:=B A S S ;(2)略。

初中数学经典四边形习题50道(附答案)

初中数学经典四边形习题50道(附答案)

_D _C_B_C_A_B_A_B_E_A_B_C_B_F_B_C_F_C_D _B_F_B_A_E四边形经典例题50道1.已知:在矩形ABCD中,AE⊥BD于E,∠DAE=3∠BAE ,求:∠EAC的度数。

2.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BC=CD=a且∠BCD=60︒,E、F分别为梯形的腰AB、DC的中点,求:EF的长。

3、已知:在等腰梯形ABCD中,AB∥DCAD=BC,E、F分别为AD、BCBD平分∠ABC交EF于G,EG=18,GF=10求:等腰梯形ABCD的周长.4、已知:梯形ABCD中,AB∥CDAC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ACED,线交BE于F,求证:F是BE5、已知:梯形ABCDAB∥CD,AC⊥CB,AC平分∠A,∠B=60︒,梯形的周长是20cm,AB的长.6、从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的各顶点作对角线的垂线AE、BF、CG、DH,垂足分别是E、F、G、H,求证:EF∥GH.7、已知:梯形ABCD的角线的交点为E若在平边的一边BC的延长线上取一点F,使SABC∆=SEBF∆,求证:DF∥AC。

8、在正方形ABCD中,直线EF平行于对角线AC,边AB、BC的交点为E、F延长线上取一点G,使若EG与DF的交点为H,正方形的边长相等。

9、若以直角三角形ABC为边,在三角形ABC的外部作ABDE,AF是BC边的高,延长使AG=BC,求证:BG=CD。

10、正方形ABCD,E、F分别是线上的一点,且AE=AF=AC,EF交BC,交AC于K,交CD于H,求证:EG=GC=CH=HF。

11、在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取BE=AB,若过E作BD的垂线EF交CD于F,求证:CF=ED.12、平行四边形ABCD中,∠A、∠D的平分线相交于E,AE、DE与DC、AB延长线交于G、F,求证:AD=DG=GF=FA。

13、在正方形ABCD的边CD上任取一点E,延长BC到F,使CF=CE,求证:BE⊥DF14、在四边形ABCD中,AB=CD,P、Q 分别是AD、BC中点,M、N分别是对角线AC、BD的中点,求证:PQ⊥MN。

《四边形》专题训练(1)——证明题(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四边形》专题训练(1)——证明题(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四边形》专题训练(一)————证明题,求解题专题训练1.中,∠C=60°,DE ⊥AB 于E ,DF ⊥BC 于F ; (1)求∠EDF 的度数;(2)若AE=4,CF=7,求的周长。

2.如图,已知的周长是32㎝,AB BC 53,AE ⊥BC ,AF ⊥CD ,E 、F 是垂足,且∠EAF=2∠C ; (1)求∠C 的度数; (2)求BE 、DF 的长。

3.如图,在矩形ABCD 中,DE ⊥AC 于E ,AE :EC=3:1,若DC=6㎝,求AC 的长。

4.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2BC ,E 在AB 延长线上,∠BCE=60°,求∠ADE.ABDCEFA BCDEFAB CDEABCDE5.如图,在菱形ABCD 中,E 是AB 的中点,且DE ⊥AB ,AB=a . (1)求∠ABC 的度数; (2)求对角线AC 的长;(3)求菱形ABCD 的面积。

6.如图,将中的对角线BD 向两个方向延长至点E 和点F ,使BE=DF ,求证: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

7.中,点E 在AD 上,连接BE ,DF ∥BE 交BC 于点F ,AF 与BE 交于点M ,CE 与DF 交于点N ,求证:四边形MFNE 是平行四边形。

ACDEABCDEFA BCDEFMN8.如图,在△ABC 中,D ,E ,F 分别为边AB ,BC ,CA 的中点.求证:四边形DECF 是平行四边形.9.如图,在中,E ,F 为BC 上两点,且BE=CF ,AF=DE. (1)求证:△ABF ≌△DCE ; (2)求证:四边形ABCD 是矩形。

10已知:如图,AD 是△ABC 的角平分线,DE ∥AC 交AB 于E ,DF ∥AB 交AC 于F ,求证:四边形AEDF 是菱形。

ABCD FABE F CDABCDEF11.如图,已知点E 、F 在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AE=CF. 求证:四边形BFDE 是菱形.12.如图,在△ABC 中,∠ACB=90°,CD 平分∠ACB ,DE ∥BC ,DF ∥AC ,分别交AC 、BC 于E 、F. 求证:四边形DECF 是正方形.13.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F 是AC 上一点,FC=BC ,EF ⊥AC 交AB 于E ,求证:AF=EB.ABCDEFA BCDEFABCDE 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四边形专题训练(一)【知识精讲】1. 主要概念(1)平行四边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2)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3)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4)正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叫做正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叫做正方形).(5)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6)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7)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8)三角形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2. 几种特殊四边形的关系3.附: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总表矩形 菱形正方形 性 质 边 对边平行且相等 对边平行,四边相等对边平行,四边相等 角 四个角都是直角 对角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互相垂直平分,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判定·有三个角是直角; ·是平行四边形且有一个角是直角; ·是平行四边形且两条对角线相等.·四边相等的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且有一组邻边相等;·是平行四边形且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是矩形,且有一组邻边相等;·是菱形,且有一个角是直角。

对称性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1)有些四边形问题可以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 (2)有些梯形的问题可以转化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问题来解决. (3)有时也可以运用平移、轴对称来构造图形,解决四边形问题. 考点分析:四边形的内容是平行线与三角形两部分知识的应用和深化.是中考考查的重点内容,所占分值较高.考查内容主要是与四边形有关的角、周长、面积、线段、折叠、证明等问题,近年来又出现了许多与四边形有关的开放探索题、操作题,以及四边形与相似、函数知识结合的综合题.【典型例题】一. 矩形矩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矩形也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通过对边中点的直线,有两条对称轴; 矩形的性质:(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特征)矩形性质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性质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如图,在矩形ABCD 中,AC 、BD 相交于点O ,由性质2有AO=BO=CO=DO=21AC=21BD .因此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矩形的判定方法.矩形判定方法1:对角钱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判定方法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判定方法3: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判定方法4: (4)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 例1已知:如图 ,矩形 ABCD ,AB 长8 cm ,对角线比AD 边长4 cm .求AD 的长及点A 到BD 的距离AE 的长.例2 已知:如图,矩形ABCD 中,E 是BC 上一点,DF ⊥AE 于F ,若AE=BC . 求证:CE =EF .例3.如图,已知矩形ABCD 中,E 是AD 上的一点,F 是AB 上的一点,EF ⊥EC ,且EF =EC ,DE =4cm ,矩形ABCD 的周长为32cm ,求AE 的长.例4、ABCD 中,E 为BC 的中点,连接AE 并延长交DC 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AB=CF ;(2)当BC 与AF 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四边形ABFC 是矩形,并说明理由. 【强调】 菱形(1)是平行四边形;(2)一组邻边相等. 菱形的性质性质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性质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的判定菱形判定方法1: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F ED CBA注意此方法包括两个条件:(1)是一个平行四边形;(2)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菱形判定方法2: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例1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是菱形,F 是AB 上一点,DF 交AC 于E .求证:∠AFD=∠CBE . 例2已知:如图ABCD 的对角线AC 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 、BC 分别交于E 、F .求证:四边形AFCE 是菱形.例3、如图,在 平行四边形 ABCD 中,O 是对角线AC 的中点, 过点O 作AC 的垂线与边AD 、BC 分别交于E 、F ,求证:四边形AFCE 是菱形.例4、已知如图,菱形ABCD 中,E 是BC 上一点,AE 、BD 交于M ,若AB=AE,∠EAD=2∠BAE 。

求证:AM=BE 。

例5. 如图,在菱形ABCD 中,∠A =60°,AB =4,O 为对角线BD 的中点,过O 点作OE ⊥AB ,垂足为E . 求线段BE 的长.3.(平行四边形)(2008佛山)如图,△ACD 、△ABE 、△BCF 均为直线BC 同侧的等边三角形.(1) 当AB ≠AC 时,证明四边形ADFE 为平行四边形; (2) 当AB = AC 时,顺次连结A 、D 、F 、E 四点所构成的图形有哪几类?直接写出构成图形的类型和相应的条件B M ADCE DA BCO60ABCDEFO124.(2008兰州)如图,平行四边形中,,,.对角线相交于点,将直线绕点顺时针旋转,分别交于点.(1)证明:当旋转角为时,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试说明在旋转过程中,线段与总保持相等;(3)在旋转过程中,四边形可能是菱形吗?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如果能,说明理由并求出此时绕点顺时针旋转的度数.5.如图所示,M 、N 分别为平行四边形ABCD 边BC 、CD 上的点,且MN ∥BD ,则∆AND 的面积∆ABM 的面积怎样?请说明理由.例6、如图,四边形ABCD 是菱形,DE ⊥AB 交BA 的延长线于E ,DF ⊥BC ,交BC 的延长线于F 。

请你猜想DE 与DF 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例7、如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2,BD=2,E 、F 分别是边AD ,第21题 NBCADMCD上的两个动点,且满足AE+CF=2.(1)求证:△BDE≌△BCF;(2)判断△B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设△BEF的面积为S,求S的取值范围.三.正方形正方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它包含两层意思: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菱形)②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矩形)正方形不仅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并且是特殊的矩形,又是特殊的菱形.正方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叫做正方形.正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正方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对边中点的连线和对角线所在直线,共有四条对称轴;因为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矩形,又是菱形,所以它的性质是它们性质的综合,正方形的性质总结如下:边:对边平行,四边相等;角:四个角都是直角;对角线:对角线相等,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注意: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正方形分成两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对角线与边的夹角是45°;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把它分成四个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这是正方形的特殊性质.正方形具有矩形的性质,同时又具有菱形的性质.正方形的判定方法:•(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2)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注意:1、正方形概念的三个要点:•(1)是平行四边形;(2)有一个角是直角;(3)有一组邻边相等.2、要确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应先确定它是菱形或是矩形,然后再加上相应的条件,确定是正方形.例1 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对角线的交点为O,E是OB上的一点,DG⊥AE于G,DG交OA于F.求证:OE=OF.例2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分别过点A、C两点作l1∥l2,作BM⊥l1于M,DN⊥l1于N,直线MB、DN分别交l2于Q、P点.求证:四边形PQMN是正方形.例3、如图,P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对角线AC上一动点(P与A、C不重合),点E在射线BC上,且PE=PB. (1)求证:①PE=PD;②PE⊥PD;(2)设AP=x, △PBE的面积为y.图 5E D C BA ① 求出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② 当x 取何值时,y 取得最大值,并求出这个最大值.例4.(2006年河南省)如图,梯形ABCD 中,AD ∥BC ,AB=AD=DC ,E 为底边BC 的中点,且DE ∥AB ,试判断△ADE 的形状,并给出证明. 例5:(2008深圳)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DC , DB 平分∠ADC ,过点A 作AE ∥BD ,交CD 的延长线于点E ,且∠C =2∠E .(1)求证:梯形ABCD 是等腰梯形.(2)若∠BDC =30°,AD =5,求CD 的长. 【方法总结】1. 化归思想贯穿于本章学习内容的始终,对于四边形的性质和识别,往往通过变四边形为三角形,变一般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进行研究.2. 巧作辅助线,常见的辅助线有:(1)过四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垂线;(2)作四边形的一边的平行线;(3)作四边形对角线的平行线;(4)过三角形(或梯形)一边中点作平行于另一边(或底边)的平行线.【同步拓展训练】一. 选择题1. 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A .对角线相等B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C .四条边都相等D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2. 菱形的周长为40,两邻边所夹锐角为30°,则菱形的面积为AB CP DE( )A .30B .40C .50D .603. 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 中,DB =DC ,∠C =70°,AE ⊥BD 于E ,则∠DAE 等于( )A .20°B .25°C .30°D .35°4. △ABC 中,∠B =∠C ,AD ⊥BC 于D ,E 为AC 中点,AB =6,则DE 等于( )A .6B .3C .2D .15.在ABCD 中,∠ABC=750,AF ⊥BC 于F ,AF 交BD 于E ,若DE=2AB ,则∠AED 等于( )A 、600B 、650C 、700D 、7506.四边形ABCD 为,将AB 、CD 分别五等分,将BC 、AD 分别四等分,并进行分割,如果ABCD 的面积为S ,则分割后形成的小平行四边形面积为 .二. 填空题1. 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__________°,外角和等于__________°.2. 正方形的面积为4,则它的边长为__________,一条对角线长为__________.3. 一个多边形,若它的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3倍,则它是__________边形.*4. 如果四边形ABCD 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那么这个四边形的对角线AC 和BD 互相垂直(只需填写一组你认为适当的条件).5. 已知菱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12,面积为30,则这个菱形的另一条对角线的长为__________.*6. 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BC 于E ,AF ⊥DC 于F ,BC =5,AB =4,AE =3,则AF 的长为__________.7. 已知,如图所示,△ABC 三边的中点分别为D 、E 、F ,如果AB =6cm ,AC =8cm ,BC =10cm ,那么△DEF 的周长是__________cm .*8. 如图:矩形纸片ABCD ,AB =2,点E 在BC 上,且AE =EC .若F E D CB A DC B A将纸片沿AE 折叠,点B 恰好落在AC 上,则AC 的长是__________.【思维能力提升】三. 解答题1. 已知: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ABCD 中,延长AB 到E ,延长CD 到F ,使BE =DF .试说明AC 与EF 互相平分.2. 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 中,AC 、BD 交于点O ,OE =OF ,连结BE ,连结CF 并延长交BE 于点G ,试说明∠ACG =∠DBG . .3 如图,AD 是Rt △ABC 斜边BC 上的高,∠B 的角平分线交AD 于E ,交AC 于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