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进展_基于概念演进的视角

合集下载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进展及启示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进展及启示

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进展及启示王昶周登2012-12-18 10:12:55 来源:《华东经济管理》2012年第3期摘要:半个多世纪以来,企业社会责任一直是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

通过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研究成果的梳理,本文首先回顾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演变历程,然后系统地介绍和阐述了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方法、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企业社会表现及企业绩效等方面;最后,本文根据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整合模型,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演变,概念定义,评价方法,企业绩效一、引言自1953年哈佛研究者Howard Bowen提出“商人的社会责任”概念而来,引发了世界范围的争议。

即使到了70年代末,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还依然被商业界嘲笑为一个笑话和一个矛盾(Lydenberg,2005)。

直到90年代末,CSR的思想才被政府、公司、非政府组织及个人消费者普遍认可。

目前,接近90%的财富500强企业不仅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其组织目标的基本要素,还每年公开披露公司CSR履行情况,并积极推动全球性企业社会责任运动(Boli和Hartsuiker,2001)。

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相对滞后,直到2006年被视为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元年。

企业社会责任现已成为学术期刊、报纸,甚至人们日常谈话中出现频率最高的热门术语之一。

综观国外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文献,目前国外研究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SR的概念及维度、CSR的评价方法、CSR的影响因素以及CSR及企业绩效等几个方面,本文将对此进行评价。

二、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演变历程(一)20世纪50-60年代:CSR概念提出阶段多数研究者认为,Bowen(1953)是真正第一次尝试将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理论化。

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度量与经济后果——基于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度量与经济后果——基于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综述

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度量与经济后果——基于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综述摘要: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是指企业在追求经济利润的同时,承担起对社会、环境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本文通过综述国外企业社会责任理论,探讨其内涵、度量以及与经济后果的关系。

一、企业社会责任内涵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主要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自愿责任。

经济责任强调企业要追求利润最大化,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法律责任则要求企业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遵循公平竞争规则。

道德责任强调企业应该遵循伦理原则,尊重社会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自愿责任则是企业主动承担起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不仅满足最低限度的法律要求,还追求更高的社会责任。

二、企业社会责任度量为了评估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需构建相应的度量指标体系。

国外学者提出了多种企业社会责任度量方法,包括财务指标、环境指标、雇佣关系指标、社区发展指标等。

其中,财务指标主要衡量企业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环境指标主要评估企业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经营能力,雇佣关系指标主要关注企业与员工的关系,社区发展指标则衡量企业对社区的贡献程度。

同时,还需要构建适合不同行业和国家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模型,以实现更全面、客观的度量。

三、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后果的关系对于企业来说,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否会给其带来经济效益一直是争议的焦点。

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可以改善企业的社会形象,提高品牌价值,增加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认可度,从而增加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此外,企业积极的社会责任行为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员工关系,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另一方面,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也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从而对其经济效益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当前的研究结果并没有达成一致的结论,因此需要更多实证研究来深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进展_基于概念演进的视角

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进展_基于概念演进的视角
35
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进展 ———基于概念演进的视角
尔认为 ,对于经济组织而言 ,首先经济责任是企业 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社会责任 ,但并不是惟一责 任 ;其次 ,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社会赋予并 支持企业承担生产性任务 、为社会提供产品和服 务的权力 ,同时也要求企业在法律框架内实现经 济目标 ,因此 ,企业肩负着必要的法律责任 ;第三 , 虽然企业的经济和法律责任中都隐含着一定的伦 理规范 ,公众社会仍期望企业遵循那些尚未成为 法律的社会公认的伦理规范 ;第四 ,社会通常还对 企业寄予了一些没有或无法明确表达的期望 ,是 否承担或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完全由个人或企 业自行判断和选择 ,这是一类完全自愿的行为 ,例 如慈善捐赠 、为吸毒者提供住房或提供日托中心 等 ,卡罗尔将此称为企业自行裁量责任 。从企业 考虑的先后次序及重要性而言 ,卡罗尔认为这是 金字塔型结构 ,经济责任是基础也占最大比例 ,法 律的 、伦理的以及自行裁量的责任依次向上递减 。
① Small ,1895. ② Carroll ,1999. ③ Bowen ,1953. ④ Davis ,1960. ⑤ Frederick ,1960.
《国外社会科学》二 ○○六年第二期
标 ,公众期望社会的经济 、人力资源能通过企业被 运用于广泛的社会目的 ,而不是单纯为了个人和 企业狭隘的有限利益 。
(5) 承担经济和法律外的其他责任 ,并对其行 为的结果负责 。70 年代初 , 关于企业是否承担社 会责任引起广泛争论 ,两位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 曼和萨缪尔森分别提出了相互对立的观点 。因 此 ,戴维斯重新强调“就讨论目的而言 ,CSR 指企 业考虑和回应的议题要超出企业狭隘的经济 、技 术和法律要求”,并且“企业有义务评价其行为结 果对外部社会系统所造成的影响 ,确保其决策能 够促进社会福利并取得企业追求的传统经济利 润”。⑦

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研究-理论及

国内外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研究-理论及
这三个概念虽然叫法不一,但所指内容相同,都是指企业要全面履 行的责任,包括经济责任、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
中国·无锡 / 2007.10.30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形成的国际背景
名词辨析
不仅包括人类社会主体, )、员 3. 利益相关方——不仅包括人类社会主体,即投资者(股东)、员 不仅包括人类社会主体 即投资者(股东)、 工、用户(消费者)、供货商、承包商、政府、社区、非政府组织及 用户(消费者)、供货商、承包商、政府、社区、 )、供货商 媒体作为整体的社会和子孙后代等影响企业经营或受企业经营影响的
中国·无锡 / 2007.10.30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形成的国际背景
4. 定义企业社会责任的三维模型
方 式 维 度 ( HOW HOW HOW HOW HOW HOW HOW HOW 动力维度(WHY) 动力维度(WHY) 定义企业社会责任内涵三维模型
中国·无锡 / 2007.10.30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形成的国际背景
2. 国际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发展
(1)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演变的三个阶段 (1)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演变的三个阶段
全球发展阶段
广泛关注阶段
个别研究阶段
20世纪 ~60年代 世纪20~ 年代 世纪 中国·无锡 / 2007.10.30
20世纪 年代~21世纪初 世纪70年代 世纪 年代~ 世纪初
21世纪初至今 世纪初至今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形成的国际背景
(5)社会回应理论
阶段: 阶段: 政策 学习 学习 组织承诺 组织承诺
高 高 企 业 对 外 部 变 化 的 回 应 程 度 低 低
● ● ● ●
组织的变化
管理层学习
制定政策
专业学习
● 识别问题

基于企业的社会责任理论研究

基于企业的社会责任理论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在于:首先,它是企业履行自身的社会责任的表现,不仅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其次,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强化企业的社会形象,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度和忠诚度。最后,企业社会责任也能够激励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收益。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方式
3、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是企业在经营方面对社会群体和公共利益承担的责任。企业可以通过参与公益事业、促进就业、消费保障、维护消费者权益等方式来履行社会责任。
4、员工责任
员工责任是企业对员工权利与利益的保障和体现。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实现员工责任,例如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培训、为员工提供更好的劳动条件、提供健康保险等。
三、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研究现状
在社会责任领域,国内外的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与实践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1、国内研究
目前,国内的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主要落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从企业信用角度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其次,是从企业风险管理的角度考虑企业社会责任。最后,是从企业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论述企业社会责任。
2、国外研究
基于企业的社会责任理论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企业自愿采取社会责任的行为,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本文旨在探讨基于企业的社会责任理论,分析其意义和实现方式。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和意义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自觉承担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以及在企业组织内部管理中承担的员工责任、环境责任等各种责任。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企业自身的行动,造福于社,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责任
作为企业的首要责任,经济责任主要是保证企业的健康和持续发展。企业可以通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创新科技、管理改进等方式来实现经济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演进_从概念到议题的纵向梳理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演进_从概念到议题的纵向梳理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演进———从概念到议题的纵向梳理沈奇泰松1,姜志华2(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2.浙江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摘要:本研究应用纵向剖析方法,从概念的内在维度、理论框架的发展过程和研究议题的演化脉络三个维度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进行了追踪分析。

作者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以1970年代为分界点,在多个维度实现了重要转折;通过CSR研究者的评判式发展和系统性推进,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框架体系;同时,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也在多种理论的影响下实现了议题代际演化,形成了逐渐递进的“What—Why—How”研究三步曲。

文章最后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潜在主题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理论框架;议题演化;纵向梳理中图分类号:C29;F 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3)01-0075-04收稿日期:2012-11-20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编号:12YJC630166);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资助编号:KYS03561103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资助编号:11YJC630080)作者简介:沈奇泰松,浙江大学管理学博士,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姜志华,浙江科技学院讲师。

【管理学与企业发展】社会科学家SOCIAL SCIENTIST2013年1月(第1期,总第189期)Jan.,2013(No.1,General No.189)一、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与理论框架的发展路径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 )思想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了一股挑战传统企业理论、改变人们对公司目的和性质的看法、影响各国法律制定的重要思潮。

但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究竟为何,具体包括哪些方面,哪些是公司必须承担的,哪些是公司可以自由选择履行的,研究者却有不同看法。

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进展基于概念演进的视角

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进展基于概念演进的视角

参考内容
在当今社会,企业的角色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除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 越来越多地被期望承担起社会责任,环保、员工福利、社区发展等。那么,企业 社会责任到底是什么呢?本次演示将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进行深入探究。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 在经营活动中,不仅自身经济利益,同时积极社会、环境、员工福利等方面的利 益,并采取积极措施加以改善。这个概念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 当时人们开始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对社会造成了负面影响。随着全球化的 推进,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
西方CSR理论研究进展
目前,西方CSR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CSR战略规划、CSR测量 评估、CSR营销推广和CSR风险管理。
在CSR战略规划方面,学者们对企业如何制定和实施CSR战略进行了大量研究, 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模型和工具,如企业社会责任矩阵、企业社会责任路线图等。 在CSR测量评估方面,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诸多测量评估方法,如企业社会 责任指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在CSR营销推广方面,学者们探讨了如何将CSR 融入企业营销策略中,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的积极评价。
西方企业理论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经历了古典企业理论、新古典 企业理论、现代企业理论和当代企业理论等多个阶段。这些理论在不断地演进和 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企业实践。
一、古典企业理论
古典企业理论是西方企业理论发展的最初阶段,它主要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 和权力关系,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和盈利行为。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亚 当·斯密、约翰·穆勒等。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议题。越 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开始并积极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践,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 标。未来,企业社会责任将成为全球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推动可持续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西方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西方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西方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在当代社会,企业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西方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视角,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从西方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并探讨如何在这样的视角下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和意义企业社会责任,简称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承担起的与社会利益和环境保护相关的责任。

CSR旨在追求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使企业在追求经济利润的同时,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CSR对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通过践行CSR,企业可以提升自身的声誉和形象,吸引更多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

其次,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改善和维护员工的工作环境和权益,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

此外,通过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可以与政府、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降低经营风险。

最重要的是,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二、西方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西方经济学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强调市场的作用和效率。

根据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企业应该以盈利为目标,追求经济效益,但同时也要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亚当·斯密是西方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国富论》中提出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理论。

根据这一理论,当每个个体追求自身利益时,市场机制会自发产生一种秩序,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经济的最大效益。

企业社会责任在这一理论下起到了平衡市场的作用,确保企业经营的同时也能为社会和环境做出贡献。

三、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前提下,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

首先,企业社会责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途径。

通过开展诸如环境保护、公益慈善、员工培训等活动,企业可以有效地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重视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进展 ———基于概念演进的视角
西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进展
———基于概念演进的视角
郑 若 娟
提 要 企业社会责任 (CSR) 作为一个研究领域 ,在西方已有约 50 年的发展历程 ,时至今日仍是一个备 受关注的研究话题和实践活动 。基于概念演进的视角 ,本文关注对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研究进展的回顾 ,通过 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不同定义 、衍生概念和主题进行系统性地梳理 ,试图构建一个认识和理解企业社会责任概 念的框架 ,以明确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并理清相关衍生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 关键词 企业 社会责任 西方国家 中图分类号 F270
① Small ,1895. ② Carroll ,1999. ③ Bowen ,1953. ④ Davis ,1960. ⑤ Frederick ,1960.
《国外社会科学》二 ○○六年第二期
标 ,公众期望社会的经济 、人力资源能通过企业被 运用于广泛的社会目的 ,而不是单纯为了个人和 企业狭隘的有限利益 。
在《私人管理和公共政策 :公共责任的原则》 一书中 , 普雷斯顿 ( Preston) 和波斯特 ( Post) 认为 , 大多数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主要是关注企业经营行 为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 ,具有模糊而笼统的含义 , 与企业管理的内部活动或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缺 乏联系 ,因此 ,他们选择用“公共责任”来代替“社 会责任”,用来定义在公共生活的特定环境下组织 管理的功能 。③他们提出 ,企业实施对公共责任的 管理 ,要考虑的是企业基本的经济活动及其所造 成的内外部影响 ;企业公共政策的制定要广泛考 虑政府要求 、法律规定 、公众观点等因素 ,不能仅 依靠个人道德观点或少数利益群体来对企业责任 范围进行界定 。这一观点表达了对企业经营中内 外部社会问题的关注 ,也表达了公共社会对企业 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 。但由于“公共责任”的措辞 仍显得过于模糊和空泛 ,后来的研究更倾向于选 择“社会责任”或“社会政策”来阐述同一议题 。
一 、现代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提出及界定 ( 20 世纪 50 年代到 70 年代中期)
11CSR 概念的提出 博文 ( H. R. Bowen) 被认为是开创了现代企业
社会责任研究领域的开拓者 。②因为看到大型公 司所拥有的权力及其经营活动对社会所造成的重 大影响 ,博文于 1953 年在其著作《商人的社会责 任》中提出“商人应该为社会承担什么责任”的问 题后 ,给出了商人社会责任的最初定义 “: 商人有 义务按照社会所期望的目标和价值 ,来制定政策 、 进行决策或采取某些行动 。”③这个定义正式提出 了企业及其经营者必须承担社会责任的观点 ,从
3. 企业社会绩效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 ,
CSP) 70 年代 ,CSP 作为一个由 CSR 衍生的综合性
概念引起广泛兴趣 。塞西 (Sethi) 首先提出了包含 “社会义务”“、社会责任”和“社会回应”的企业“社 会绩效维度”。④在他看来 ,社会义务是“指公司 回应市场压力或法律约束的行为”,其标准是经济 和法律 ;社会责任却超出了社会义务的范围 “, 是 指将公司行为提高到一个水平 ,使之适应现行的 社会规范 、价值和绩效期望”; 社会回应则是企业 行为对社会需求的适应 ,涉及企业在一个动态社 会系统中长期的角色 。1979 年 ,卡罗尔在此基础 上提出一个包含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议题和社会 回应三个维度的 CSP 模型 ,这个模型最大的贡献 是将以往人们所争论的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观点 系统化 ,定义了企业必须承担的经济 、法律 、伦理 和自行裁量的 4 种不同责任 ,并且将企业在处理 社会议题时所应考虑的 ,但以前是相互独立的企 业社会责任 、社会有效回应和社会议题三个维度 进行整合 ,为企业社会责任的议题研究开辟了新
(4) 企业应该关心更广泛的社会系统 。在《企 业社会责任》一书中 ,沃尔顿 (Walton) 提出 ,社会 责任的概念能够使人们认识到企业和社会之间存 在的密切关系 ,企业行为不仅影响他人 ,还可能影 响整个社会系统 ,因此 ,当企业在追求经营目标 时 ,管理人员必须考虑到这种关系 。②
3. 70 年代 CSR 概念的扩展 (1)“三个中心圈”的定义 。1971 年 ,美国经 济发展委员会在《工商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报告中 指出 “, 企业应该为美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作出 更多 贡 献 , 而 不 仅 仅 是 提 供 产 品 和 服 务 的 数 量”。③这份报告详细阐述了“三个中心圈”的企业 社会责任规定 :内圈代表企业的基本责任 ,即为社 会提供产品 、工作机会并促进经济增长的经济职 能 ;中间圈是指企业在实施经济职能时 ,对其行为 可能影响的社会和环境变化要承担责任 ,如保护 环境 、合理对待雇员 、回应顾客期望等 ;外圈则包 含企业更大范围地促进社会进步的其他无形责 任 ,如消除社会贫困和防止城市衰败等 。 (2) 实现除经济绩效外的其他社会目标 。70 年代该领域的著名研究者斯坦纳 ( Steiner) 提出 , 企业除了必须遵循基本的经济原则外 ,还有责任 帮助社会实现基本目标 。企业越大 ,社会责任也 越大 ,而且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够带来短期利益 和长期利益 。④ (3) 企业社会责任必须是自愿的 。1972 年 , 在与另一名经济学教授沃利奇 ( H. C. Wallich) 之 间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辩论中 ,曼尼 (Manne) 提 出 “, 任何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可行定义的另一方面 是 ,企业的行为必须是自愿的”。⑤他特别强调 ,对 社会责任的承担只有出于纯粹自愿的行为才算是 合格的 ,并且为此而付出的必须是企业真实的支
19 世纪末 , 由于美国工业化经济的快速发 展 ,商业兼并与收购活动使公司规模急剧扩大 ,其 结果除了加剧市场竞争外 ,这些大型企业所拥有 的对经济 、政治和社会的影响力与其对社会或环 境所承担的责任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 ,也引起了 人们对企业与社会之间关系问题的思考 。如在 《美国社会学杂志》第一卷中 ,美国早期著名社会 学家阿尔比恩·斯摩尔就提出 “, 不仅政府机构 ,私 人企业也担负着公众期望”。①此后 ,尽管经济大 萧条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暂时冲淡了人们对此的 关注 ,但时至 50 年代 ,这业已被唤醒了的意识开 始复苏 ,企业社会责任在理论和实践上进入了真 正的发展时期 ,并持续至今 。
(5) 承担经济和法律外的其他责任 ,并对其行 为的结果负责 。70 年代初 , 关于企业是否承担社 会责任引起广泛争论 ,两位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 曼和萨缪尔森分别提出了相互对立的观点 。因 此 ,戴维斯重新强调“就讨论目的而言 ,CSR 指企 业考虑和回应的议题要超出企业狭隘的经济 、技 术和法律要求”,并且“企业有义务评价其行为结 果对外部社会系统所造成的影响 ,确保其决策能 够促进社会福利并取得企业追求的传统经济利 润”。⑦
34
此开创了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领域 ,他因此被誉 为“企业社会责任之父”。
2. 60 年代 CSR 概念的界定 博文之后 ,更多学者参与了企业社会责任的 研究 ,研究对象开始从关注商人个体转向关注企 业作为经济组织的社会责任 ,研究始于对概念的 界定 。 (1)“责任铁律”。在该领域几乎与博文齐名 的戴维斯 ( K. Davis) 强调“责任铁律”,即“商人的 社会责任必须与他们的社会权力相称”。基于这 个观点 ,戴维斯认为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回避将导 致社会所赋予权力的逐步丧失”,因此 ,社会责任 是指“企业考虑或回应超出狭窄的经济 、技术和立 法要求之外的议题 ,实现企业追求的传统经济目 标和社会利益”。④ (2) 企业有责任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弗雷 德里克 (W. C. Frederick) 强调 , ⑤社会责任意味着 商人应该监督经济体制的运行以满足社会的期 望 ,促进社会的进步 。他强调生产的经济意义在 于 ,生产和分配应以提高总体社会经济福利为目
(6) 金字塔型的企业社会责任 。作为该领域 的著名学者 ,卡罗尔 ( Carroll) 于 1979 年提出了一 个至今仍被广为引用的概念 ,即“企业社会责任包 含了在特定时期内 , 社会对经济组织经济上的 、 法律上的 、伦理上的和自行裁量的期望”。⑧卡罗
① McGuire ,1963. ② Walton ,1967. ③ CED ,1971. ④ Steiner ,1971. ⑤ Manne ,1972. ⑥ Johnson ,1971. ⑦ Davis ,1973. ⑧ Carroll ,1979.
1. 社会回应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veness) 自 70 年代中期以来 ,基于将企业视为整个社 会环境中的一个角色 ,不仅必须满足一定的社会 期望 ,而且应该考虑如何对不断变化和提升的社 会期望作出回应 ,一些研究者提出用“社会回应” 来代替社会责任 。弗雷德里克将此定义为“企业 回应社会压力的能力”①,并用 CSR2 来代替 。同 样 ,阿克曼 (Ackerman) 和鲍尔在批判早期企业社 会责任的定义中过于强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动 机 ,而忽视其实施 ,他们建议企业采取三方面的行 动对社会进行回应 ,即监控和评价外部环境条件 , 关心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设计一些计划和政策以 回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及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年代中期)
如上所述 ,早期 CSR 研究的重点是对概念的 界定 ,其中包括对企业是否应该承担以及应该承 担什么社会责任的讨论 。由于大部分定义过于模 糊和抽象 ,并且缺乏内在的一致性 ,因此 ,研究者 们开始倾向于以 CSR 作为出发点 ,通过各种衍生 概念 、主题来丰富对 CSR 的研究 。
(3) 企业应该承担除经济和法律之外的其他 责任 。麦克奎尔 (McGuire) 明确地将 CSR 概念延 伸出经济和法律范围之外 ,他认为 “, 社会责任的 观点假定企业不仅有经济和法律责任 ,同时有超 越这些义务的社会责任”。①虽然他未具体说明应 该包含哪些责任 ,但却详细阐述了企业经营中对 政治 、社会福利 、教育的必要关注 。
出而不是个人的慷慨捐助 ,法律等强制要求承担 的责任不应包含在企业社会责任之列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