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学案2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下册《12.3 机械效率》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2.3 机械效率》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2.3 机械效率》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2、3 机械效率学习内容学习目标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及三者的关系。

2、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并能计算简单机械的效率。

3、培养学生对任何事情都要注意“效率”的科学态度。

学习分析联系前面学习的功和简单机械的知识,计算功的多少不是太难,关键是让学生明白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含义及用什么式子表示,重点是对机械效率概念的理解。

学习准备滑轮、滑轮组、铁架台、弹簧秤、刻度尺、相同木块和细线各20件。

学习流程导学策略一、独学回顾、答问观察、思考、计算、讨论三、独学用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对做的功是有用功,对做的功是额外功。

如果桶掉到井里,从井里捞桶时,捞上来的桶带有一些水,这时对桶做的功是功,对水做的功是功。

做完例题后上展示。

四、组学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P87)分组合作探究,填写数据,并仔细分析实验数据,找出规律。

学生交流发言,最后总结得出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五、练习《优化设计》相关习题。

一、复习引入1、功的定义和公式。

2、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各有什么特点?二、引起注意我们学校旁有一座私人住宅正在建造中,现在需把100 N重的砂子运到6 m高的楼上。

想想看,有哪些方法,可以把砂子运上去?三、告知目标在投影仪上用动画出示上面运砂子的过程。

我们的目的是把砂子运上楼,所以把100 N重的砂子运到6 m高的楼上,无论采取哪种方法都必须做的功,这是有用的功。

用滑轮组将砂子运上去,在完成运砂子的同时,还不得不对桶和动滑轮也做了功,此外还要克服各种摩擦做功,这部分对砂子提上楼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是额外功。

四、演示实验: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按课本图12、3-1演示,读出两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量出钩码上升的距离和细绳自由端上升的距离,算出有用功和总功。

由计算得出使用动滑轮时不能省功。

在使用机械时我们最关心的是所做的这些总功中,有用功究竟占了多少。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二节机械效率学案

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二节机械效率学案

初三物理第十五章第二节《机械效率》教学案教学目标:(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含义,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2)能结合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3)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知道机械效率小于1及没有单位的原因.(4)会利用公式η=W有/W总进行有关计算.(5)知道利用斜面拉物体时,有用功与总功的计算方法,会计算斜面的机械效率。

(6)会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并会运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方法进行探究实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能结合实例认识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会利用公式η=W有/W总进行有关计算.难点:会分析影响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指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课前预习学案(一)、知识储备点1、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知道并理解什么是机械效率。

(二)、预习自我检测1、必须要做的功叫______;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______;_______加_______是总共做的功,叫总功。

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为600牛的重物,动滑轮重20牛,则拉力要多大?(摩擦及绳的重力不计)要使重物上升2米,绳子自由端需拉过几米?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焦?提升重物所做的功是多少焦?提升动滑轮所做的功是多少焦?直接把物体提高2米,要做多少功?上题中进一步分析:哪是有用功________________;额外功______________;总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效率。

有用功总是______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是______1。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三)预习随笔:写下你的困惑和问题课内探究学案教学过程:一、阅读“想想议议”,根据图15.2-1和1-3段找出哪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1、交流讨论:额外功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2、练一练:用定滑轮提升重为200N的物体,所用拉力为220N,当物体升高到2m时,求定滑轮的有用功、总功和额外功二.机械效率1.自学“机械效率”部分并完成填空(1)______跟_______的比值叫机械效率;公式是_______.(2)______总是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是小于____;(3)机械效率通常用_______表示.(4)起重机的机械效率为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抽水机的机械效率________.2、思考回答:机械效率有没有可能大于100%?3、继续练:用定滑轮提升重为200N的物体,所用拉力为220N,当物体升高到2m时,求定滑轮的机械效率。

12.3 机械效率_教案(第二课时)

12.3 机械效率_教案(第二课时)

执教人课题12.3 机械效率(第二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备课组八年级物理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知道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和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教学难点知道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和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启发法教学过程一、课前抽测1.完成某些事情必须要做的功叫做,一般用表示。

2.完成某些事情,额外做的功叫做,这部分的功可以被替代或者减少。

一般用表示。

3.完成某些事情所做的所有的功叫做,等于有用功和额外功的。

即W总= 。

4.机械效率:有用功占总功的比值,公式:。

变形公式:二、新课导入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概念是什么?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必须要做的功。

额外功: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什么是机械效率,表达式是什么?三、新课教学1.阅读教材第 87 页,完成导学案 151 页 1-4 题。

1.实验原理:2.所测物理量:、、重物上升的距离h、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3.测量仪器:、。

4.实验步骤:课堂流程教学小提示抽测思考独学讨论对学(1)按图组装滑轮组,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2)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G升高,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钩码上升的距离h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并把数据填入表格中。

(3)算出有用功W有用、总功W总、机械效率η并填入表格中。

(4)改变钩码数量,重复上面实验。

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G/N提升高度h/m有用功W有/J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m总功W总/J机械效率η123(3)实验结论:(4)实验反思:【1】如右图所示,当用不同的滑轮组提升相同重物时,机械效率一样吗?为什么?【2】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哪些?【3】为什么要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4】为什么不能在静止时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讨论对学小展小展大展聆听教师讲解各组派代表举手回答1.小明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 ”的实验中,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 物重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cm 测力计的示数F/N 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cm 机械效率 1 6 3 2.5 9 80% 2 6 5 2.5 18 80% 3682.524(1)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2 表中有一个数据的记录是错误的,错误的数据是 。

八年级物理下册《12.3 机械效率》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2.3 机械效率》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12.3 机械效率》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知道什么叫机械效率,知道计算公式。

知道械效率总小于1。

3、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意义和主要方法。

【学习重点】机械效率【学习难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理解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教材内容,并用笔勾画出重点;2、完成预习自测;【知识准备】复习功、滑轮相关知识【教材助读】【预习自测】1、对完成工作任务无用而又必须做的功叫做___________,有用功和额外功之和叫做___________。

2、因为_________功总小于_________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是减小___________功。

3、板车上装有货物,一人拉着该板车将货物送到目的地,对货物所做的功叫__________功,对板车所做的功叫_________功,如果目的是送板车,则对板车所做的功叫___________功,对货物所做的功叫___________功。

课内探究【学始于疑】使用机械时能省力或省距离,能省功吗?【质疑探究】探究问题一、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探究演示P85)1、直接用手将两个钩码提升20 cm,所做的功如何测量?2、使用动滑轮提升两个钩码提升20cm ,所做的功如何测量?3、根据测量数据,计算一下,哪次做的功多,这说明了什么?探究问题二:机械效率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有用功;用______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额外功;用________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总功、用_______表示。

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之间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机械效率、用符号_______表示。

2019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导学案2 新人教版

2019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导学案2 新人教版

2019版八年级物理下册12.3机械效率导学案2 新人教版学习内容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三节机械效率课型:新授课课时:两课时教学目标1.分清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 理解机械效率的定义及定义式;3.会处理简单的问题重难点:机械效率的的定义。

时间分配导课2分、展示10分、评价5分、凝难解惑10分、测评8分、反馈、总结5分课堂过程一、导课:用动滑轮提升重物时也要对动滑轮做功,而这部分功不是对重物做的有用的功,同时还要克服摩擦力做功。

即我们使用机械可省力时总要做些其他的功。

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机械效率。

二、推进新课:(一)功能关系使用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时可以改变力的方向,或省力,但总要做些其他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二)机械效率1、有用功2、额外功3、总功4、机械效率(三)例题1、如图木箱重力为1000N,用600N的拉力匀速将物体提升10m,求(1)拉力对木箱做的有用功(2)拉力对绳子自由端做的功(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该机械的目的是利用动滑轮的省力特点将木箱提高,有用功是克服木箱重力所做的功,而拉力对绳子自由端所做的功为总功。

请三位同学试做一下,其他同学点评解:2、如何求斜面的机械效率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三、课堂练习1.《优化设计》P77预习和轻松尝试应用三道题2. 学生单独回答四、能力提升1.额外功产生的原因2.机械效率能等于1会大于1吗?五、课堂检测:六、小结:七布置作业:《练习册》P53 练习三机械效率。

教学反思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的教案设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的教案设计

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的教案设计八年级物理下册《机械效率》的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理解机械效率的公式2、会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教学重点机械效率的公式教学难点会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教学准备课件,导学案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学案导学,合作达标教学后记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导入新课:机械效率的计算是每年中考的必考题,包罗万象,计算公式繁多.常把简单机械、功和功率、机械效率综合起来,考查学生对有用功、总功、功率公式、机械效率公式、滑轮组、斜面等简单机械的理解和运用.要求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确定G、F、s、h之间的关系,再正确应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直接用手对重物所做的功(Gh)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斜面:W有用= Gh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公式:W额= 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斜面:W额=f L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公式:W总=W有用+W额=Fs= W有用/η斜面:W总= fL+Gh=FL【案例分析】【例题1】用一个动滑轮将重为4N物体匀速提升1m,拉力大小如图所示,则()A.拉力是2.2N B有用功是2.2JC.总功是4.8J D机械效率是120%资源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该同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拉力是2.4N;对物体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Gh=4N×1m=4J;做的总功为W总=Fs=2.4N×2m=4.8J;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100%=(4J /4.8J)×100%=83%。

故选C 【考点定位】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例题2】如图所示,利用轻质滑轮组匀速拉动水平地面上重为G的物体,若拉力的大小为F,物体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A点的拉力为FA,则下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表达式正确的是()资源库A.f/2FAB.f/3FC.FA/2FD.G/2F【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如图所示,A点的拉力为FA,而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直线运动,所以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即摩擦力的大小等于FA,由于有两股绳子拉动物体,所以拉力F的大小等于FA的一半,而F移动距离是物体移动距离的2倍,根据机械效率公式η=W有/W总=(FA×S)/(F×2S)=FA/2F;故答案选C。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导学案(2)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导学案(2)

第 1 页 15.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导学案(2)班级 姓名 学号学习目标:1 掌握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2 掌握利用滑轮组机械效率计算有用功额外功动滑轮重力物体重力的方法 学习过程一 复习导入 揭示目标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有用功是克服物体受到的 力做的功,W 有= ,总功是 位置的 力做的功,即W 总= ,也就是对 和 做的功,即W 总= 。

总结: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机械效率ƞ= 。

二 自主学习自学指导1 用如图的滑轮组提升重900N 的物体,绳子自由端拉力为400N ,重物在20S 内匀速上升了10m ,求:(1)物体上升的速度;(2)提起物体所做的有用功;(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针对练习 用如图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体重为6×104N ,所用拉力为2.5×104 N ,物体被提高2m ,求:(1)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动滑轮的重力多大三 合作交流1 用如图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物体重为1600N ,绳子自由端拉力为105N ,若将重物提升3m ,所做的有用功多大?总功多大?机械效率多大?动滑轮重力多大?若提升物体的重力增加500N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又是多大?2 如图的滑轮组,用它提起重为800N 的物体,使他升高2m 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则此过程中拉力做功多大?绳子自由端拉力多大?动滑轮重力多大?若用此滑轮组提升1000N 的物体,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又是多大?四 达标检测1 图所示,某人用机械效率为80%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240N 的物体,在2s 内,绳的自由端移动了6m .求:(1)物体上升的高度和速度⑵人的拉力为多大? ⑶人所做的额外功是多大?2 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把重为200N 的货物提到9m 高的楼上,所用拉力为80N 则总功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是多大?。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学案

初中物理《机械效率》学案

8年级物理下册学案学习历程一、有用功和额外功1.分析下列方式做功对象2.定义:有用功:额外功:总功:随堂练习1当你用水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你克服桶重做的功是;你对水做的功是;如果桶掉进井里,从井里捞桶的时候,捞上的桶里带上一些水,这时你克服桶重做的功是;你对水做的功是。

(填“总功”“有用功”或“额外功”)3.算一算:以上各情况下的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沙土重100N,桶重20N,体重400N,口袋重5N,动滑轮重10N,层高3m)方式一方式二方式三对土做功对人做功对小桶做功对口袋做功对滑轮做功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二、机械效率1.机械效率公式:2.自主学习例题,计算上面三种方式的机械效率,填入上表。

3.实验: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方案及注意事项:(1)如何组装滑轮组?(2)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分别如何计算?(3)需要测量哪几个数据?(4)测量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5)如何测量吊起不同物重的机械效率(6)实验操作中如何分工数据表格:数据分析: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随堂练习2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高的机械省力B.机械效率低的机械,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小C.机械效率高的机械,有用功做的多D.机械效率可以达到100%作业与检测课后检测1、两台机械,甲机械效率为80%,乙机械效率为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机械一定比乙机械省力B、乙机械一定比甲机械省力C、甲机械做的有用功一定比乙机械的多D、有用功相同时,乙机械所做的总功多2、采取下述哪种措施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A、有用功一定,增大总功B、总功一定,增大额外功C、有用功一定,减小总功D、额外功一定,减小有用功3、用一个动滑轮把重为200N的货物匀速提高4m,所用的拉力是125N,则有用功是 J,总功是 J,这个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4、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甲、乙、丙所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机械效率
【实验设计】用动滑轮提升重为2N的物体。

1、拉力对动滑轮做的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
2、直接对重物做的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想一想,为什么用滑轮组需要做更多的功?
一、有用功(W有用)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
2、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
3、举例,提升重物时对重物做的功就是有用功,W有用=G h
二、额外功(W额外)
1、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
2、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
三、总功(W总)
1、定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
2、实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
3、举例:拉绳子的力对滑轮做的功,W总=F s
4、练习:用桶从井中提水的时候,对____ 做的功是有用功,对—做的功是额
外功。

如果桶掉进井里,从井里捞桶时,捞上来的桶带有一些水,这时对桶做的功是_____ 功,对水做的功是功。

四、机械效率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
2、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
a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
b、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没有单位。

c、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对总功的利用率,机械效率越高,机械性能越好。

3、问:某起重机的机械效率是70%,它表示什么意思?
4、练习:一个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2000N的货物,所用拉力为600N,物体上升了1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1)有用功(2)总功(3)额外功(4)机械效率
五、提高机械效率
1、用一个重为100N的动滑轮提起一个重为500N的物体,不计摩擦,这时的拉
力为_______ N,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 若用这个动滑轮提升重为1000N 的物体,拉力为______ N,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___ 。

2、提高机械效率的基本途径
由n=W有用= 一W有用一= 一1一可知,增加___________ 减少__________ 提W总W有用+W额外W额外
1 +--
W有用高机械效率。

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的计算
【典型例题】
一、杠杠的机械效率
例1•用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将重400N的货物抬高20cm,手向下压杠杆的
力是250N,手下降的高度是多少cm?这个杠杆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例2.用动滑轮把重40N的物体匀速提高20m,所用的拉力是25N,则拉力的作用点
移动的距离是多少?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例3.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3000N的物体提高6m,所用的拉力是1250N,
则拉力的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是多少?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四、斜面的机械效率.
例4.沿着长6m、高2m的斜面,将1200N的物体拉到车上去,所用的拉力是500N, 则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