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英语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论文
农村初中英语实施分层教学论文

农村初中英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讨摘要农村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英语又是农村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农村初级中学英语教师深感这项工作的艰巨,责任之重大。
因此,如何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体会成功学有所得呢?关键词农村教育初中英语分层次教学分层次教学是针对学生在智力、非智力因素发展中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区别对待,从不同学生的差异中寻求教学的最佳结合点,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真正做到“有教无类”。
一、为什么要实施分层次教学(一)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由于我县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我辖区除了被重点中学录取的外,也有一部分优生留入周边中学。
余下的,凡是小学毕业生都直接进入我校,所以造成学生的水平差,并且差异很大,加之身处农村,这些学生在小学基本上都没有接触过英语,对英语完全是一片空白。
(二)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正是由于学生之间的水平和能力差异很大,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学有所得,避免过去那种“一刀切”的做法,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如何实施分层次教学(一)学生分层,实行aabbcc小组学习模式1.学生分层次所谓学生分层,就是根据班级学生对英语科的学习能力、学习效果、兴趣等方面进行比较,把全班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
a层次主要是那些学习基础好、学习能力强、自觉性高的优等生。
b层次则是那些成绩一般,思路不是很活跃的中等生。
c层次主要是那些基础差、习惯差、自觉性差的学困生。
一般情况,对分类的结果原则上不在全班公布,自己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以防止优生自满、学困生自卑,从而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
而对于下滑到低层次的学生则采取鼓励为主的方法,希望他们不要灰心失望,加倍努力,力争下次上升到高一层次。
让a层次的优生感到有压力而不是停滞不前;b层次的中等生看到希望,只要努力就可以迈入a层生的行列;c层次的学困生觉得只要通过努力,逐渐缩小差距,有希望向b层次甚至a层次迈进。
浅论分层教学法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2012-02教学实践新课改实施已经好几年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宗旨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我们的英语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要使全体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一定的提高。
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使全体学生都能同步发展、同步提高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为每个学生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学习方法和不同的学习能力等。
以我班为例来说一下具体情况,我们班共54人,本地学生有46人。
语文水平100分加能力30分,在这130分的总成绩中,我班100分以上的有8人,60分以下的有9人。
数学的分化更加严重,在130分的总分中,我班100分以上的有9人,60分以下的有17人,并且20分以下的就有7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学生们小学时的两极分化情况就已经存在并且十分严重了。
当然,这只是他们小学毕业考时的成绩。
而在实际教学中,尤其是英语中,情况更是突出。
基础好的学生对于小学英语的知识可以说是掌握得比较多。
他们不仅认识单词、会读课文,而且对话、写作等也都表现不错。
而有些学生可以说是一点基础也没有,甚至比以前小学时没学过英语的还要糟。
如果小学时没学过英语,那么进入初中来学英语,他们还有点新鲜感,还会读读ABC。
而他们这些小学里学过英语而又没学好的学生,对英语有的只是反感和畏惧感,他们对英语已经失去兴趣、失去信心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学起来非常困难。
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后,已经有10多个学生对英语放弃了。
上课也不拿书本了,讲练习也不知道动一下笔了。
我也曾想过一些希望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方法,但是每次都效果甚微。
尤其是当我放慢速度、降低难度时,那些基础扎实点的学生就觉得有点浪费时间了,有些甚至在课堂上思想开起了小差,做起其他事情来了。
这该怎么办呢?我开始寻找新的有效的方法。
我问过有经验的老师们,也看了一些网络上对这种情况的分析,终于我决定试一试分层教学。
一开始的时候我也没什么好的办法和经验,只能边摸索边行动。
后来,慢慢地找到了点门路。
论文 如何提高农村七年级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农村七年级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大保当中学徐利芳我国农村英语教学历来存在着诸多难题,七年级的英语教学尤其难搞。
从目前的现状分析原因:1.人教版英语这套教材是基于城市学生的状况编写的,教材偏难;2.对于农村学生来说,小学不重视,家长也不懂,到初中以后1000多个单词就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两极分化极为严重。
为此,我尝试农村七年级英语课堂分层教学。
实际教学中出现了“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提不高、后进生吃不了”的尴尬状况,我结合我校特点,放弃“一声喊到底”的教学模式。
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力求做到层次化,有难有易,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收获、有提高。
这样能使优生更优,中等生不断提高,学困生也能尽快达到新课标要求,从而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
两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的各个环节的具体做法,主要包括: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高校课堂的不断深入,英语课堂分层教学势在必行。
特别是农村七年级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l)有利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使所有的学生均能结合自己的实际,人尽其才。
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的实施,使优等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能进一步提高;中等生能当堂消化所学内容;后进生能完成适合于他们的学习任务;特差生也能学到一、两句话或者几个单词,这样所有学生都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增强了学习信心,有利于所有学生的学习提高。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上进心,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的潜力发挥到最佳的水平。
英语课堂分层教学不但有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上进心,使每位学生处于最佳发展状态。
因为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的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摘到果子吃”。
这样优等生摘到大果子、中等生摘到中果子、后进生摘到小果子、特差生也能捡到果仁。
孩子的天性——人人都想吃“大果子”,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上进心,这样能极大地挖掘学生的潜力。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教学论文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分层教学论文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英语新课标中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在课堂教学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必须尊重个体差异,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实施分层教学。
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体会到学习英语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增强每一名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实施分层教学就是根据英语新课标的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从而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一、分层教学的定义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我国古代的“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理论在现代教学中的一种全新的实践,就是根据英语新课标的要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就是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中存在的程度差异,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类别学生实施分层的教学方法,以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好的发展。
分层教学强调“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但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不能以牺牲一部分人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人的发展,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其最终目的是使每位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因此,在分层教学中,既可以照顾差生,对他们学习上的困难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机会,同时也使优生有机会接受更多的新知识、掌握更多的新技能。
二、分层教学的实施过程及措施素质教育提出:“学生是教育的目标,是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教是为了不教。
”目前素质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求学生学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把“要我学”真正变为“我要学”。
因此,教师应该不断为学生创造条件,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指导他们主动地学会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1、学生分层对学生进行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首先,根据学生现有的英语程度分为优、中、差三个等级,分别进行教学。
农村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模式实践与思考

农村初中英语分层教学模式实践与思考摘要:农村中学英语教育与城市不同,存在师资、教材等方面的不足,而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介绍了农村初中英语分层教学的实践经验,包括课程安排、教学方法、评估方式等方面,并提出了思考和改进措施,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Abstract: Rural middle school English education is different from urban areas, and there are deficiencies in teacher resources, teaching materials, etc. Adopting a hierarchical teaching mode can help solve these problems.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hierarchical teaching of rural middle school English, including curriculum arrangement, teaching methods, evaluation methods, and puts forward thought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Keywords: rural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hierarchical teaching, practice, reflection一、绪论1. 课程安排在课程安排方面,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进行分层,分别设置初中低三个级别的教学班。
初级班主要教授基本单词和句型的认读和复述,注重听、说、读、写,培养学生英语语感和语音感。
初中英语获奖论文: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摘要:分层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的班级统一授课,可以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率,因此成为研究热点。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分层教学进行实践。
本文结合实践和自身经验,对于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初中英语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学生由于个体智力因素的差异、家庭环境的不同等原因,导致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都极具差异性。
英语是一门依赖个体记忆能力、发散思维等智力因素的学科,因此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的差异性更加明显。
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同样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对学生实施同意的衡量标准,会使英语学习较好的学生觉得自身水平不能够提高,会使英语学习不好的学生难以赶上教学进度,作业完成质量较低,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学习压力,产生抑郁情绪,最后导致英语成绩不理想。
因此,大多数普通学生迫切地希望教师能够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模式恰恰是因材施教和掌握教学的综合体,能够为一些学习能力具有差异性的学生提供机会,使他们可以及时对自己的知识系统查漏补缺,因此“分层教学”为因材施教提供了一种可能,可以更好的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新课改的顺利实现。
一、不为分论,根据综合因素对学生进行分层在当前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为促进学生的发展,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分层。
对学生合理的分层的前提是要有科学的分层依据,科学合理的分层依据可以促进分层英语教学的实施。
教师应该打破以往按照成绩的单个因素分层依据,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学习成绩、学习态度以及心理素质等。
智力因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起着决定性和关键性作用。
非智力因素是指年龄、性别、性格特征、个性特点、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和兴趣爱好等等。
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背景,影响着学习活动,是分层必不可少的依据。
在对学生进行分层时,应该结合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做出综合的评估。
也说农村初中英语教学分层次教育论文

也说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分层次教育义务教育实施后,农村初中学生参差不齐,加之部分家长对学生学习重视不够,学生的英语底子较薄,加上农村初中教学设施的限制,学生学习英语的语境、条件、基础和兴趣等诸多方面给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上带来了很大困难。
为贯彻英语新课标要求,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尊重每个个体差异。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体会到英语学习带来的成功喜悦,增强每一名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根据英语新课标的要求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这是新课标中理念,所以在教学中要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就是强调英语教学必须尊重个体差异,因地制宜、因人实施。
关注每个学生个体、尊重个体差异。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对所有学生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就不能适应所有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更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由此就会导致教学班级中优秀的学生因“吃不饱”,使其潜能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落后的学生却因“吃不了”,而加重其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使其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从而导致学习“掉队”。
这不仅影响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也会导致部分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在无形之中被摧毁,使英语教学的实效性大大地降低,也违背了新课标所提出的基本理念。
通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分层教学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
.第一是学生的分层:我们教学主体是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学效果如何都是通过学生的掌握知识的程度得到体现,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调学生学有所得和个性发展。
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不同程度上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让他们都能够达到会学、好学、学会和学好的目的,从而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农村初中英语习题讲评课分层教学实践分析优秀科研论文报告

农村初中英语习题讲评课分层教学实践分析优秀科研论文报告摘要: 初中英语习题讲解是英语消化掌握的重要环节, 是学生形成英语思维模式、提升英语素养、内化英语核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农村英语学习资源和教学模式相对贫乏, 学生相对分层严重, 大部分羞于英语表达, 所以教师应针对此现象提升习题评课模式, 进行分层式教导, 使学生分层化学习得到良好改善。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习题讲评课分层教学引言:初中英语是主科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 随着现代化英语学习的潮流跟进, 农村学生相对于学习英语的资源增加, 但是经过调查发现, 农村学生对于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很高的, 毕竟是潮流学科, 但是表达方面会有害羞的情况, 致使学生在掌握英语基本所学之时, 却缺乏“说、读”能力, 进而影响学生英语的健康全面发展。
而习题讲解部分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辅助核心, 教师可以利用习题讲解去探究分层教学实践, 引导学生在习题讲评中锻炼“说、读”等能力。
本文就以农村初中英语习题讲评课分层教学实践分析为论题, 展开论述。
一、小组合作讲评习题, 增强学生说读能力在英语习题讲评课中发现, 学生分层主要是三类, 一类是尖子生, 尖子生较于积极表达自己习题评解, 第二类是学困生, 这类学生羞于表达自己英语习题评鉴能力, 对于英语学习缺乏主动性。
第三类是介于两者中间, 对于英语习题讲评也是处于被动地位。
但是经过调查实践发现, 把学生进行分组习题英语讲评, 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讲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 学困生也会主动参与其中, 因为没有教师干扰, 所以学困生更愿意积极主动在小组中交流学习, 在尖子生的带动下, 中等生也紧跟其后, 一个小组结合了三类学生, 进行英语习题讲评的交流学习, 使得分层现象逐渐演变成统一均衡化, 也就是学生在习题讲解中, 三类学生英语学习得到极大的解放, 使分层现象逐渐减少, 这样的教学实践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提升了课堂效率。
比如教师在上《can you play the guitar》一课时, 在结合课堂教材所学之下, 给学生进行布置习题分组讲评, 比如在习题布置中可以设置相关问题:“运用情态动词can 谈论自己在每一方面的兴趣爱好, 并进行小组交流对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初中英语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心得
高珍凤
在当代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民快速发展的今天,国际化的速度逐渐加快,英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作为一名初中英语老师,面对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英语主动性差的现状,学习环境单薄的情况下。
如何利用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农村学生英语学习的有效性就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结合自己在农村初中十五年的教学实践,探讨在农村初中实施英语分层教学的可行性。
(一).现状分析
由于受地理环境和教学条件的局限,学生学习英语的起始时间不同,农村小学输送上来的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这就导致农村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差且水平参差不齐。
然而农村的英语教学仍然是以教材为本,以统一的大纲和教参要求为依据,采用同一目标,同一进度,在同一根中考指挥棒下进行着同等难度的教学,这就造成了英语教学活动与学生实际能力严重脱节,因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面对新课改的潮流显得有些无所适从。
对于基础好的学生,他们能跟上教师的进度且感到潜力得不到最大的发挥,从而阻碍了这一部分学生的发展;而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尽管老师反复教,精讲细讲,含辛茹苦,学生也总是仔细听老师讲,认真做笔记,刻苦被单词,可是语言能力提高还是很缓慢,成绩依然一塌糊涂,从心里埋怨英语怎么这么“难”,有心学好,却“无力回天”。
大部分学生很少甚至没有成功体验,因此有的学生甚至感觉自己是“先天不足,不是学习的料”,因而放弃学习。
这种情况每位农村的英语教师都是深有体会,感觉很迷惘也很无奈。
因此,为了改变现状,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就日益凸显。
初中英语的“分层教学”是一种符合因材施教原则的教学方法。
采用分层教学,让学生人人有事做,人人在做事。
是教师根据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能力水平和英语潜力、兴趣,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它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和谐条件,使学生各尽所能,各有所获,各自体验成功喜悦。
(二) 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的具体措施
1. 备课的分层。
我们知道,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而教师又同时是学生的学习活动的主导,因此教师如何备课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我校是一所农村学校。
对于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上课认真听讲,英语表达能力较强,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可以把他们归为优生类;第二类英语基础不是特别好,但是学习态度还是很好,本身也够努力,或者是较能适应英语课堂教学,只是基础知识不是很扎实,可以把他们当成是用功的学生;另有部分学生英语底子本身就很差,只知道最简单的单词,语法薄弱,学习主动性不强,可以把他们当成是跟班生。
确定层次后,笔者在备课时就能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实施“差别待遇”。
首先分层确定教学目标,优秀类学生要求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并加以拓展,用功类学生要求能掌握所学知识并有知识迁移能力即可,而跟班类学生只要求基本掌握所学知识和用法。
2. 上课的分层。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分层教学尤为重要。
对优秀类学生来学,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要适当的增加学习难度,使学习更具有挑战性,这样更容易引起这部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维持学生最佳的学习心理状态。
对于功夫类学生,适当设计一下适合他们的教学活动,耐心引导,循循善诱,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让他们时刻获得成功感,这样才能较快地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对于跟班类学生来说,为了实现英语知识衔接的适合,首先从初中内容开始,教授26个字母及音标;熟悉英语五种基本句型和简单的时态等,再从《新概念英语》中找些有趣又简单易懂的短文让学生朗读背诵,还可以从网
络上下载一下简单易懂的短文让学生朗读理解,降低难度,如:西方国家的节日由来;英语国家名字和数字忌讳等,其目的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学习英语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3. 作业的分层。
布置作业是英语教学的常规教学工作。
完成作业时学生独立应用所学英语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课内所获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学习活动。
因此,为了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在作业的布置上也要体现分层教学原理。
如笔者在布置必修课后作业时,要求跟班类的学生找出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单词和短语并记住;功夫类的学生要求背诵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句子和重要短语,词组;优秀类学生在此基础上,还要通过关键词可以复述课文。
分层布置作业,让学生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完成自己的任务,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让他们发挥各自的潜能,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4.评价的分层。
每个人都有成功的需要,如果一个人长期得不到成功的满足,进去失去进去精神和积极性。
学生也是一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成功的机会,就好放弃努力,产生厌学情绪。
如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关键在于教师怎样看待成功和为学生提供了多少成功的机会。
当学生回答问题时,不管是哪一类的问题,只要回答对了,就要及时予以表扬、鼓励,让所有的学生有机会体验成功的感觉。
对学生来说,表扬会让他们产生无穷的力量,会激起他们对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从而有效促进他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尤其是对于跟班类学生来说,特别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因此教师更应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地进行评价。
(三)反思与总结
分层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体现了“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它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在实施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三类学生中,对跟班类学生帮助比较大。
但是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对优秀类学生的提高体现不是非常明显,值得高兴的是,不少功夫类的学生在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正确学习方法的指导下,成绩提高也是比较明显。
分层教学是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
希望通过自己在教学中不断的摸索和探究,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