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萤映雪名师制作优质教学资料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寓言故事教案:囊萤映雪

车胤的勤学苦练有没有回报呢?
(有,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2)第四、五、六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孙康利用雪光学习的故事)
孙康为什么要早早睡觉?
(由于家庭贫困,没钱买灯油,他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
他是如何发现雪光的?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
出处:出自《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一部古训集、民间谚语集,为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目。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代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其内容汇集了为人处事的各类谚语,很有哲理性,释道儒各方面的思想均有体现。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教学流程及授课提纲
一、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笔、笔记本等;
2、教师准备PPT、黑板等教学工具。
二、教学过程
1、致欢迎辞
哈喽,大家好/XX同学好。老师会带着大家一起进入有趣的语文天地,探索更多未知的世界。在我们课堂上没有对错,只有勇敢举手的小朋友哦!宝贝们要注意啦,在课堂上要用清楚的词语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哦,不用点头摇头来回答。
教案
年级
二年级
期次
1
讲次
1
课程
阅读
教师
1
单元
1
名称
囊萤映雪
教学目标:
1、认识并正确书写生字,可以正确书写词语并理解词语。
囊萤映雪

2019/12/13
【成语故事】 “囊萤映雪”这个成语包含了两个故事:
故事一 晋代时,有个名叫车胤的人,从小刻苦好学,但因 家境贫寒,父亲为了维持生活,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 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十分苦脑,因为只能在白天读书, 他多么渴望有一盏灯,希望晚上也能学习。 夏天的一个傍晚,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 看见许多萤火虫在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亮光,在黑暗 中显得十分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 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 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进袋子里,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 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他心里高 兴极了。 从此,只要晚上有萤火虫,他就去抓好多来当作灯 用。他坚持勤学苦练,后来成为当时有名的学者。
囊萤映雪
【注音】 囊萤映雪náng yíng yìng xuě
【解释】 原是车胤(chēyìn) 用口袋装萤火虫来 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 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寒,刻苦读书。
【出处】 “囊萤”出自《晋书·车胤(yìn)传》: “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 焉。”,“映雪”则出自《孙氏世录》: “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
囊萤映雪晋车胤和孙康的学习故事悬梁刺股战国苏ppt课件

区
❖ 1.以衾拥覆(介词,相当于“用”。) ❖ 2.生以乡人子谒余(介词,表示动作、
别
行为所凭借的身份,可译为“用
虚
(凭)……身份”。) ❖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连词,表目的,
词
可译为“来”。)
“
❖ 4.俯身倾耳以请(连词,相当于“而”, 地。)
以” ❖ 5.以中有足乐者(连词,表原因,相当 于“因为”。)
背着书箱拖着鞋子
(于)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
严冬
大雪深数尺,
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皮肤因寒冷干燥而破裂 学校,学舍 支通肢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 覆,久而乃和。寓
服役的人热水 浇水洗
表修饰 才
逆旅,主人日
每天
之享。
再食,无鲜 肥 滋味
两次 提供伙食
同舍
生 皆 被 绮 绣,
同“披”,穿着。绣花的丝绸衣服
第二段
讲述今之太学生学习条件之优 越,从与自己的对照中说明:是否学 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的专心与否。
第三段
点明这篇赠序的写作背景和意 图。
1、赞马生善学
“流辈甚称其贤” “辞甚畅达” “言和而色夷” “少时用心于学甚劳”
马生是专心致志而且 学有所成的,这也是 “善学”的结果。
2、勉励马生更加刻苦学习
像
之于
他们的,太学生们的
有不精,德 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 心
精通
天资 低下 就是
不若余之专 耳,岂他人之过哉?
过失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 已 二年,流辈
同辈的人
甚称其贤。余朝(于)京师, 生以乡人
很 贤能 朝见
用
子
谒 余。撰
低年级校本课程——勤奋好学篇

低年级校本课程——勤奋好学篇囊萤映雪( náng yíng yìng xuě )“囊萤映雪”这则成语的囊萤是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晋代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
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这个时间背诵诗文。
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
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
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
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
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
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
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
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
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
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
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
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
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
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
后来,他当了一个大官。
课后拓展:1.《囊萤映雪》这个成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和邻居听听。
2.萤火虫是一种昆虫,你见过吗?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萤火虫在夜间为什么能闪闪发光呢?凿壁偷光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
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
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囊萤夜读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会写“囊、萤”2个生字。
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理解古文中每句话的意思。
3.体会通过一个事例体现人物勤奋刻苦、坚持不懈的精神。
【教学重点】读好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运用小古文的学习方法,理解课文意思,并讲述故事。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学习“囊、萤”。
1.猜谜语。
小飞虫,尾巴明,夜黑闪闪象盏灯,古代有人曾借用,刻苦读书当明灯。
(萤火虫)2.板书课题。
萤火虫生活在草里,草字头,它是一种昆虫,下面是虫。
(板书:萤)谜语中的古人是谁?(车胤)他是怎样借萤火虫来读书的呢?用课文中的一个字回答。
(出示“囊”)大家仔细观察,写“囊”字要注意什么?(生观察,师范写,生练写。
)3.解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文言文《囊萤夜读》,齐读课题。
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你是怎样知道的?(生答)借助注释和观察插图有助于我们理解文言文。
(板书:借助注释。
)二、朗读课文,读好停顿。
1.请自由读文,注意读出词句间的停顿。
2.谁想来读一读?(指名读,纠错,注意“盛”的读音。
)3.读小古文,读好节奏,有助于我们读出古文的味道。
(出示节奏划分,同桌练读,指名读。
)4.文中有一句话很长,有点难读,跟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重点学习“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断句,指导做动作读。
)5.去掉节奏,你还会读吗?(男女生读)6.以前的古文是竖着从右向左读的,我们也来试一试。
(出示古文带标点,指名读。
)7.其实古代很多文章是没有标点符号的,这样的你还会读吗?(去掉标点,生试读。
)8.去掉标点的竖式读你们也能读出停顿和节奏,大家确实会读了。
(板书:读好停顿)三、小组合作,理解古文。
1.小组交流:这篇文言文写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小组合作学习,师适时指导。
)2.理解“胤恭勤不倦”。
(1)“胤恭勤不倦”你是怎样理解的?(生扩词理解)(2)我们先来看看这幅图,表示的是一个什么字呢?(出示“恭”的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字体,了解字源。
18《文言文二则》 第一课时 (囊萤夜读 ) 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8《文言文二则》第一课时(囊萤夜读)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课题18.文言文二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1课时学校授课班级授课教师学习目标1.认读“恭勤”等4个生字,会写“囊萤”等9个生字,正确读写“囊萤夜读恭勤不倦博学多通”等词语。
2.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4.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5.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从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2.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学情分析学生已学过《司马光》《守株待兔》《精卫填海》,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小学生对文言文接触的又少,很难做到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
教学中回顾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巩固已有学习经验;把指导学生朗读、背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
教学辅助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学习任务一:导入课题,解释题意【设计意图:借助已有的背景知识,学过的文言文方法,引发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借助插图,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一、谈话交流,导入课题。
1.出示视频,《凿壁偷光》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吗?原文: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日:“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
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读书。
里有个大户人家不怎么识字,但家中富有,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书资助匡衡)。
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古时候,还有一位热爱读书的人,他是晋代车胤,这个故事就是《囊萤夜读》。
囊萤映雪教案

囊萤映雪教案
一、课题:《萤映雪》
二、A、教材分析
1、课文内容:
课文《萤映雪》讲述了一位田园游牧民族在冬天采集芥菜苗时,发现芥菜苗把萤火
虫变成了雪,整片林子变成了一块闪闪发光的萤火虫满池雪景,大家看到了令人惊叹的萤
映雪景。
2、语言结构:
课文语言结构简单明了,主要是以简单句组成,用一些简单的叙述性句子把发生的
情节给描述出来。
3、文体特点:
课文文体特点表达单纯,把带有深刻的人文关怀的收获在最简单的句子里释放出来,表达优美的意境。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游牧民族芥菜苗采集时,发现芥菜苗把萤火虫变成了雪,发生了多么
神奇的一幕;
2、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美感发展和绘画能力;
3、让学生学会珍惜自然,尊重自然,以及加强保护自然的意识。
四、教学过程
1 、感知
(1)老师出示一副萤映雪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散思维,感受萤映雪的美。
(2)让学生关注“萤”,引导学生复习形容词的用法,训练学生的运用形容词来描绘“萤”的客观特征。
3、体现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体现在画面上,画出萤映雪的景像,表达自己的情感。
4、思考
让学生体会诗歌所描述的情境,思考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促进
学生加强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五、评价
教学结束后可以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评价,有张嘴讨论主题、说出自身观点和看法,表现内容兴趣浓厚、思维活跃等为主要评价指标。
《萤映雪》教学案就到这里,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囊萤夜读》优质课教案

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囊萤夜读》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囊萤夜读》是一篇描写唐代文学家车胤勤奋好学的故事。
文章通过车胤利用萤火虫夜晚照明的条件,勤奋学习,最终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文学家的故事,向学生传递了勤奋好学,不怕困难,勇于追求的精神。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文章的主要内容能够进行理解和分析,同时也能够对于文章中的一些修辞手法进行理解和运用。
但是对于文章中的一些字词和句式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车胤勤奋好学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勤奋好学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文章中的重点字词。
2.难点:对于文章中的一些修辞手法和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章的内容。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地阅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3.课文中的重点字词卡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设置相关的情境,引出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可以讲述一个关于勤奋好学的故事,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性和乐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视频资料,向学生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章的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朗读,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章的内容。
同时,教师可以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
4.巩固(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设置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以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11/25
【成语故事】 “囊萤映雪”这个成语包含了两个故事:
故事一 晋代时,有个名叫车胤的人,从小刻苦好学,但因 家境贫寒,父亲为了维持生活,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 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十分苦脑,因为只能在白天读书, 他多么渴望有一盏灯,希望晚上也能学习。 夏天的一个傍晚,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 看见许多萤火虫在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亮光,在黑暗 中显得十分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 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 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进袋子里,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 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他心里高 兴极了。 从此,只要晚上有萤火虫,他就去抓好多来当作灯 用。他坚持勤学苦练,后来成为当时有名的学者。
2018/11/25
故事二 也是晋代时的另一位名人,名叫孙康,也是没钱 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 这样白白浪费,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 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 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 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 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在寒风中看书学习。 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手冻僵了就搓搓手。 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都不放过这个好机会, 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刻苦的精神,使他的学识突飞猛 进,成为饱学之士。
2018/11/25
【内涵】
“囊萤映雪”比喻不畏家境贫苦,坚 持刻苦读书。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生活在优越环境 之中,更应该有刻苦学习、不畏艰难的 精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18/11/25
2018/11/25
囊萤映雪
2018/11/25
【注音】 囊萤映雪ná ng yí ng yì ng xuě
【解释】 原是车胤(chēyì n) 用口袋装萤火虫来 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 后用“囊萤映雪”比喻家境贫寒,刻苦读书。 【出处】 “囊萤”出自《晋书· 车胤(yì n)传》: “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 焉。”,“映雪”则出自《孙氏世录》: “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