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的正确的使用方法

标点符号的正确的使用方法

1、顿号、逗号、分号、句号:直接可以用键盘输入的标点符号,最常用的符号,顿号表示并列连续,逗号为断句停顿;分号为两个并列的同一话题或论点的分隔;句号则一般用于陈述句末尾和祈使句中,当然祈使句也常用感叹号,看情感表达。

2、冒号、引号:直接可以用键盘输入的标点符号,键盘中靠上的标点同时按住Shift键输入;冒号主要是总结上文和提示下文的作用,引号,顾名思义,就是用于引用,单引号用于双引号内的引用。冒号与引号号常见于连用。

3、叹号、问号:直接可以用键盘输入的标点符号,键盘中靠上的标点同时按住Shift键输入;叹号表惊叹,问号表疑问,两者皆可用于感情强烈的反问和疑问的表达。

4、括号、破折号:直接可以用键盘输入的标点符号,键盘中靠上的标点同时按住Shift键输入;括号和破折号都是用于解释说明的,区别在于你语言的重要性,是否有必要作为正文出现和强调,这时候应该使用破折号。

5、书名号:这个顾名思义,就是用来表示书名的,当然,和单引号一样,书名号里面的书名使用单书名号。

第 1 页共1 页

常见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常见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1.顿号(、)分隔的只能是词或短语。 例如:该机构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性能稳定、操作方便。 *顿号其他要注意的地方: 使用顿号隔开的并列词语,一般最后两个之间应用“和”连接。并列的阿拉伯数字之间和并列的外文序号之间的停顿,应用西文状态的逗号而不用顿号。 2.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1]复句中,分句内部或分句之间,经常用逗号。 例如: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若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干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2]句子主语较长,或主语虽短,但需强调时,或主语后带有语气词时,主语后面要用逗号。 例如:这巨大的打击和难言的悲痛,几乎把吴吉昌击倒了。 [3]句子谓语是主语短语,主语后面有时要停顿,就用逗号。 例如:这样八股,鲁迅早就反对过的。 [4]句子宾语较长时,前面用逗号。 例如:我记得,她那时还是个不懂事的小姑娘。 [5]状语的句首,状语之后用逗号。 例如:眨眼间,岗尖岗尖的四大堆柴草已经准备好! [6]用在倒装句子成分之间。 例如:出来吧,你们!(主谓倒装) 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定语后置) 我们的祖国正高速度地向前跃进,沿着胜利的道路。(状语后置) [7]用在并列词组之间。 例如:桐木岭,黄洋界,朱砂冲,八面山及双马石,是井冈山五大哨口。 [8]关联词之后。 例如:他现在还不十分努力,但是,和以前相比,已经有相当大的进步了。 [9]句子中的某些特殊成分,一般要用逗号把他们和别的成分隔开。 例如:老李,我们的班长,昨天进京受奖去了。(同位语) 什么样的阶级,更确切地说,站在什么样的阶级立场上,就有什么样的理想。(插入语) 3.分号(;) [1]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间的停顿。 例如: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2]有时在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内也用分号。 例如:我国年满十八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转折关系) 这个句子如果改用逗号便不易分辨前后两层意思,如果改用句号,又会把前后连贯的意思割断,所以用分号。 *使用分号应注意的几点: [1]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例如: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2]并列关系句,分句较短的用逗号不用分号。例如: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4.冒号(:) [1]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语后面,有引起他人注意的意思;用在“某某说”之后,表示下面是引用的话。 [2]用在总括的话后面,表示后面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例如: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纺。 [3]用在提示的话的末尾,表示后面有要说的话,所想的内容或所作的分析。 例如: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4]用在解释说明性的话之前。 例如: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 [5]用在总括语的前面,表示总结上文。 例如:直到十几天之后,这才陆续的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小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他本来也以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只这一点。 [6]冒号的揭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如果要管几句话或一段 话,一般要用序次语或引号标明。 例如:……必须重申党的纪律:(一)个人服从集体;(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中央。 5.句号(。) 句号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的停顿。 例如:①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都要认真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历史。 ②请把门关上。 ③今天我们必须回去。 ④夜晚。 ⑤下课了。 句子无论长短,只要结构完整,意思独立的陈述句,句后都应用句号停顿。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如例②),有强调意味的陈述句(如例③),就都用句号。有时独词句、无主句(如例④和例⑤)表示陈述语气时也用句号。 6.问号(?) 问号用在一句话末尾,表示疑问的语气。 例如: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他是谁?从什么地方来? *使用问号应注意以下几点: [1]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前者只问不答,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问句里;后者自问自答,以期引起 读者注意,但二者均是疑问语气,因而句末都用问号。 例如:在战争激烈的时候,我们不是曾经来回走在田野里寻觅野草来么?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2]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 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考虑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例如: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 [3]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也可用问号。 例如:请你稍微挪一下凳子好吗? [4]有的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应注意把问号放在句末。 例如:怎么啦,你? [5]有的句子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常见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常见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一、点号 (一)句末点号 (1)句号 句号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一个较大停顿 例如: ①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都要认真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历史。(陈述句) ②今天我们必须回去。(有强调意味陈述句) ③下课了。(独词无主句表示陈述语气) ④请把门关上。(语气舒缓的祈使句) (2)叹号 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1、感叹句、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及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后用叹号。 ①我们的祖先多么伟大啊!(感叹句) ②祥林嫂,你放着吧!(语气强烈的祈使句) ③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语气强烈的反问句) ④我哪里比得上他呀!(语气强烈的反问句) 2、语气强烈的独词句、非主谓句和带有强烈感情的感叹词,都可用感叹号。 例如:哎呀!你走错了。 3、两个以上叹词相连使用,一般只在最后用一个叹号。 例如: ①“啊,啊!”伊又吃了一惊…… ②“救命啊!救命啊!”一个声音在呼喊。(两个叹词后都用) 4、叹词句和感叹句连用,一般只在最后用一个叹号,叹词后用逗号。注意倒装 例如: ①啊,这赠品是多么丰饶啊! ②哇,这地方真美! ③祖国壮丽的河山啊,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强烈地吸引着游子的心! 5、在称呼语、应答词和象声词后面,以及标语口号的末尾,如果带有强烈的思想感情,也可用感叹号。

(3)问号问号用在一句话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 例如: ①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②他是谁?从什么地方来? 注意点: 1、反问句(只问不答)和设问句(自问自答)都是无疑而问。 例如: ①在战争激烈的时候,我们不是曾经来回走在田野里寻觅野草来么? ②你见过金丝猴吗? ③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④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2、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例如: ①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 ②你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 ③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人民的对立面反对他们呢?(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 3、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用问号。 例如: ①请你稍微挪一下凳子好吗? ②你来一下好吗? 4、表示疑问的问话中,含有称呼的,不论称呼在前在后,问号一律用在句尾 例如: ①你到过上海吗,小刘? ②小刘,你到过上海吗? 5、有的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应注意把问号放在句末,谓语后面用逗号。 例如:①怎么啦,你? ②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 6、叹词“啊”“咦”等单用,并带有疑问语气时,也是疑问句,后面用? 例如:啊?怎么会是他?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

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大全 顿号 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例2: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例3: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七八个人/三四个月/三、四月份/三五之夜/年方二八/三八妇女节/诗的三、四联/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 3、集合词语内不用顿号。例4: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 4、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 5、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 例6: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6、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7: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7、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2:(略)例8: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8、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9、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共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 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复指造成的并列成分间一般用逗号。 逗号 1、不要在不该停顿时用逗号。例14: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使句子支离破碎。 2、该用句号作结时不要用成逗号。 例15:中国领导人决心防止“非典”的再次爆发,卫生部长吴仪表示愿意改革中国的卫生保健体系,这给国际卫生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会使文章一逗到底。这是作文书写中的常见毛病。 3、逗号不要和顿号、分号、冒号混淆。例 2/6/7/8/9/10/11/12/13/16/17/18/22/26/28:(略)详见顿号、分号、冒号的用法。 4、逗号和标号同时使用时位置要得当。例28:(略)详见引号、括号。 分号 1、并列复句的分句间和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的第一个层次间一般用分号。 例16: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例17:这样的人往往经验很多,这是很可宝贵的;但是,如果他们就以自己的经验为满足,那也很危险。多重复句辨别第一层次位置是关键,也是难点。

常见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介绍(11种标点)-各类标点运用

常见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介绍(11种标 点)-各类标点运用 〔一〕顿号 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1:中国____是荣耀、伟大、正确的党。 例2:____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三、四月份/三五之夜/年方二八/三八妇女节/诗的三、四联/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 3、集合词语内不用顿号。 例4: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抱怨。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 4、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一样作用。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 5、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

例6: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6、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7:过去、如今、将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络、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7、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2:〔略〕 例8:他是我们中国____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8、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假设无其事地走进会场。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9、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

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消费。 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共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复指造成的并列成分间一般用逗号。 〔二〕逗号 1、不要在不该停顿时用逗号。 例14: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使句子支离破碎。 2、该用句号作结时不要用成逗号。 例15:____决心防止“非典”的再次爆发,卫生部长吴仪表示愿意改革中国的卫生保健体系,这给国际卫生官员留下了深入的印象。这样会使文章一逗到底。这是作文书写中的常见缺点。 3、逗号不要和顿号、分号、冒号混淆。 例2/6/7/8/9/10/11/12/13/16/17/18/22/26/28:〔略〕详见顿号、分号、冒号的用法。 4、逗号和标号同时使用时位置要得当。 例28:〔略〕详见引号、括号。 〔三〕分号 1、并列复句的分句间和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的第一个层次间一般用分号。

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常用标点符号有哪些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0种,分点号和标点两大类。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标点符号的用法 1.句号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2.问号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3.叹号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4.逗号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5.顿号 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6.分号

(1)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2)用于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 7.冒号 (1)用于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2)用于“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提起下文。 (3)用于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 (4)用于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 8.引号 (1)用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2)用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3)用于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4)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9.括号 (1)用于行文中注释的部分。注释句子中某些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注释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 (2)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 10.破折号 1.用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部分。 2.用于话题突然转变。 3.用于声音延长的拟声词后面。 4.用于事项列举分承的各项之前。 标点符号的位置 1、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3、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和间隔号放在

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

标点符号的用法及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书写中的重要工具,它们起到界定句子结构、表达语气和提供思维导向的作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可以使文章更加准确、通顺和优雅。本文将介绍标点符号的用法和正确的使用方法,旨在帮助读者写出语句清晰、逻辑连贯的优秀文章。 一、句号(。) 句号是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用于结束陈述句、祈使句和部分感叹句。句号的使用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句子结尾使用句号,表示陈述或停顿,如:“我今天买了一本好书。” 2. 命令句末尾可以使用句号,表示肯定的祈使语气,如:“请你帮我一个忙。” 3. 陈述句中省略的句子结尾也可以使用句号,如:“他说了一句话,我没听清。” 二、问号(?)

问号是疑问句的结束标志,在句子结尾使用,表示疑问语气,如:“你喜欢吃苹果吗?”使用问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仅限于疑问句,不用于陈述句或祈使句。 2. 不能与句号同时使用,只需使用一个标点符号表示结束。 三、叹号(!) 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或强调句子的语气,常见于感叹句或命令句中。使用叹号需注意以下几点: 1. 只用于感叹句,表示惊讶、喜悦或愤怒等强烈情感。 2. 叹号一般不用于正式文档、学术论文等正式场合,更常见于书信、小说和口语交流中。 四、逗号(,) 逗号是最常用的标点符号之一,用于分隔列举的成员、构成复合句的从句、强调语气和连接并列的短语等。逗号的使用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用于分隔列举的成员,如:“他喜欢吃苹果、香蕉和橙子。”

2. 用于分隔复合句中的从句,如:“昨天下雨了,他没有出去玩。” 3. 用于强调语气,如:“这真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我们都为他骄傲!” 4. 用于连接并列短语,如:“他买了一本有趣、有教育意义的书。” 五、顿号(、) 顿号与逗号类似,但更常用于列举成员或分隔独立的分句。使用顿号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用于列举成员,如:“他的朋友有小明、小红、小刚、小丽。” 2. 用于分隔并列的独立分句,如:“她爱跳舞,他喜欢画画,他们有着共同的爱好。” 六、引号(‘’、“”)

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一、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1、句号(.) (1)句号用来表示句子的结束。 例:学习的路上要永不止步。 (2)也可用于缩写词语的末尾,表示省略字的意思。 例:家家户户有自己的朝代称。Mr.(先生) 2、逗号(,) (1)在非正式文体中,用于句中表示停顿的地方,或句间短暂停顿的地方。 例:昨天,我有点累,但还是把作业做完了。 (2)用于列举成分时,表示列举的临界点。 例:老师派发的材料有:毛笔,墨瓶,墨汁。 3、分号(;) (1)表示句子间比逗号强调的停顿程度。 例:昨晚她看到了一只蝴蝶;今早又看到了一只小老鼠。 (2)表示停顿前后句子间的中间联系,并表示句子有一定的逻辑关系。 例:老师派发了笔,墨瓶;老师又派发了墨汁。 4、冒号(:) (1)在先写出问题或定义,再根据问题或定义具体解释说明时,

可以用冒号结束前一句,引出解释性句子。 例:成功的最大因素是什么:勤奋和毅力。 (2)用于明确提示人们注意后面要跟着说的内容。 例:要有正确的心态:自信,乐观,勤奋。 5、问号(?) (1)用在句末,表示疑问句的意思。 例:眼前的风景是什么? (2)表示叹词。 例:天气这么冷? 6、感叹号(!) (1)表示感情类型的句子的末尾。 例:有了信仰,幸福无边! (2)可用来表示突出语气、强调的话。 例:有了信念,攀登高峰! 二、其他用法 1、省略号(…) (1)用于短文中间,表示部分文字省略不读。 例:他来到了草原,见到羊群四处奔跑,“咩...咩…”的叫声,闻着鲜花的香味,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2)用于表达不完整的感叹句的末尾。 例:太神奇了!… 2、破折号(—)

常见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介绍(11种标点)

常见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介绍(11种标点)

常见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介绍(11种标点) (一)顿号 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例2: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例3: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七八个人/三四个月/三、四月份/三五之夜/年方二八/三八妇女节/诗的三、四联/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 3、集合词语内不用顿号。 例4: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 4、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 5、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 例6: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 6、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7: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7、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2:(略)例8: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8、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9、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 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共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 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复指造成的并列成分间一般用逗号。 (二)逗号 1、不要在不该停顿时用逗号。 例14: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使句子支离破碎。 2、该用句号作结时不要用成逗号。 例15:中国领导人决心防止“非典”的再次爆发,卫生部长吴仪表示愿意改革中国的卫生保健体系,这给国际卫生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会使文章一逗到底。这是作文书写中的常见毛病。

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

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现在的小学生,不加标点或者乱点标点的情况时有发生,今天,我们把有关标点符号的 知识分享给大家,请有孩子的朋友收藏下来; 一、标点符号歌: 句号;是个小圆点,用它表示说话完; 逗号,小点带尾巴,句内停顿要用它; 顿号、像个芝麻点,并列词语点中间; 分号;两点拖条尾,并列分句中间点; 冒号:小小两圆点,要说话儿写后边; 问号 好像耳朵样,表示一句问话完; 叹号像个小炸弹,表示惊喜和感叹; 引号“”好像小蝌蚪,内放引文或对话; 话里套话分单双,里单外双要记牢; 省略号……六个点,表示意思还没完; 破折号——短横线,表示解说、话题转; 书名号两头尖,书、刊名称放中间; 圆括号,方括号,注解文字放里边; 学标点,并不难,多看多练才熟练; 二、写作常用标点符号使用方法 一、基本定义 句子,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的意义;句子前后或中间的停顿,在口头语言中,表现出来就是时间间隔,在书面语言中,就用标点符号来表示;一般来说,汉语中的句子分以下几种: 陈述句: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祈使句:用来要求听话人做某件事情的句子; 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感叹句: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 复句、分句:意思上有密切联系的小句子组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大句子;这样的大句子叫复句,复句中的每个小句子叫分句; 构成句子的语言单位是词语,即词和短语词组;词即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叫词组;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 二、用法简表名称符号用法说明举例 一句号; 1、用于陈述句的末尾;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2、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请您稍等一下; 二问号 1、用于疑问句的末尾;他叫什么名字 2、用于反问句的末尾;难道你不了解我吗 三感叹号 1、用于感叹句的末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2、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停止射击 3、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四逗号, 1、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2、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3、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常见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常见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常见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 一、点号 (一)句末点号 (1)句号 句号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一个较大停顿 例如: ①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都要认真学习和了解祖国的历史尤其是近代以来的历史。(陈述句) ②今天我们必须回去。(有强调意味陈述句) ③下课了。(独词无主句表示陈述语气) ④请把门关上。(语气舒缓的祈使句) (2)叹号 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1、感叹句、语气强烈的祈使句及语气强烈的反问句后用叹号。 ①我们的祖先多么伟大啊!(感叹句) ②祥林嫂,你放着吧!(语气强烈的祈使句) ③世界上哪有不包含矛盾的事物!(语气强烈的反问句) ④我哪里比得上他呀!(语气强烈的反问句) 2、语气强烈的独词句、非主谓句和带有强烈感情的感叹词,都可用感叹号。 例如:哎呀!你走错了。 3、两个以上叹词相连使用,一般只在最后用一个叹号。 例如: ①“啊,啊!”伊又吃了一惊…… ②“救命啊!救命啊!”一个声音在呼喊。(两个叹词后都用) 4、叹词句和感叹句连用,一般只在最后用一个叹号,叹词后用逗号。注意倒装 例如:

①啊,这赠品是多么丰饶啊! ②哇,这地方真美! ③祖国壮丽的河山啊,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强烈地吸引着游子的心! 5、在称呼语、应答词和象声词后面,以及标语口号的末尾,如果带有强烈的思想感情,也可用感叹号。 (3)问号问号用在一句话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 例如: ①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②他是谁?从什么地方来? 注意点: 1、反问句(只问不答)和设问句(自问自答)都是无疑而问。 例如: ①在战争激烈的时候,我们不是曾经来回走在田野里寻觅野草来么? ②你见过金丝猴吗? ③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④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2、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但有时为了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也可以在各项之后都用问号。 例如: ①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 ②你同意呢,还是不同意呢? ③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人民的对立面反对他们呢?(强调各选项的独立性) 3、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用问号。 例如:

小学生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含口诀)一定分享给您身边有孩子的家长朋友哦!

小学生标点符号使用方法大全(含口诀)一定分享给您身边有孩子的家长朋友哦! 2015-07-10 常常看到现在的小学生不加标点或者乱点标点,今天,我们把有关标点符号的知识分享给大家,请有孩子的朋友收藏下来。

标点符号使用方法(二) 三、标点符号的使用 一、句号句号是最常用的符号,小学一年级就要认识它。 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用句号的句子语调平缓。例如: 1.太阳暖烘烘的。(小学《语文》第四册《丑小鸭》) 2.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小学《语文》第七册《五彩池》) 3.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 4.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金色的鱼钩》) 例1非常简单,讲太阳给人们的感觉,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用句号。例2 是一个较长的句子,它用四个“有的”把几种池底石笋的形象连在一块,句末用句号标示。例3是个长句子,实际是并列的三句话,讲了漓江水的三个特点:静、清、绿。因为三个句子作用相同、形式一样,联系紧密,放在一个大的句子中,

中间用分号隔开。例4是一个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只要……就……”是连接构句的纽带,所以仍算为一个句子。 在阅读过程中,句号标志着停顿较大,即停顿的时间较长,例2例4中的逗号和例3中的分号,它们所标志的停顿时间都不能超过句号。 我们再看: 5.今天星期三。 6.昨天晴天。 7.随手关门。 这三个例句乍看上去都不像是个完整的句子,不符合我们平常认识的“谁(或什么)干什么(或怎么样)”的构句模式,但仔细一想,它们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它们是句子的特殊形式,所以都使用句号。 从以上例句可以看出:用不用句号,关键不是看语言的长短,而是要看语言有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能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句子。有的虽然只是一个词,但却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个词就构成了一个句子。例如: 8.走。 9.没有。 有的虽然由多个词构成,但并没有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按句子结构的要求,它只是句子的一个部件(又叫成分),那就不能算一个句子。例如: 10.大的小的、方的圆的、在阳光下闪着灿烂光辉的五彩池 不是句子,就绝不能用句号。 完整的句子是不是就可以用句号呢?不一定,还要看这个句子的语气。句号适应于陈述语气、语调平缓的句子,语气很重的疑问句等就不能使用句号。如:11.这是你的面包? 12.李黑,把枪放下! 这两个句子如果都换用句号,那么例11就不是问话了,而是告诉你“这面包是你的”,例12就不是命令的语气,而是向人陈述“李黑把枪放到地上”这个动作了。 平时我们写作文,对句号的使用存在三种不正确的现象。 (一)用得太少。该用句号的地方不用句号,使语段层次不清,影响表达效果。如: 13.陆峰的凳子坏了,坐上去不小心会跌倒,李志看见了,记在心上,他从家中带来了工具,放学后,大家都走了,他独自一人蹲在教室里,叮叮地修起来。(习作) 例13是由四句话组成的语段:第一句介绍陆峰的凳子坏了,会跌倒,到“跌倒”结束;第二句讲李志记在心上,到“心上”结束;第三句讲李志带了工具;

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第一篇: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一、点号 1.顿号 顿号的形式为“、”。顿号是句子内部并列词语间的停顿,停顿较短。一般为词、短语的并列,合起来做同一成分。考试大多考查层次关系。关于顿号的用法说明如下: (1)如果句子内部并列成分不属于同一层次,则小的并列成分间用顿号,大的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例如: 在这次汇演中,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都带来了新剧目。(顿号使用正确)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新的水平。(第二个顿号改为逗号)(2)固定的集合性并列词语间,尤其是一些约定俗成的词语间,不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则不必使用顿号。例如: “中小学”“工农兵”“农林牧”“省市领导”“城乡结合部”等集合性并列词语内部不必使用顿号。 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3)用相邻的数字表示概数时,中间不能加顿号;不表示概数的相邻数之间应该使用顿号。例如: 距这儿二三里的地方有一座桥。(表示概数,标点使用正确)她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表示概数,应该去掉顿号)退居二、三线的老干部都来了。(标点使用正确)(4)并列词语或句子之间有了“和”“与”“或”“及”“或者”“甚至”“以至”“但是”“而且”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例如: 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标点使用正确)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并列词语之间有了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