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工业革命引起的三股进步潮流》

合集下载

工业革命后产生了哪三股进步潮流

工业革命后产生了哪三股进步潮流

5 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重要的 阶段,分别有什么重要特征?
时间 19世纪三四 19世纪三四 十年代以前 19世纪三四 19世纪三四 十年代 19世纪中期 19世纪中期 欧洲三大 工人运动 重大事件 特征 自发的斗争:从破坏机器开始; 自发的斗争:从破坏机器开始;主 要是经济斗争 独立斗争;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并 独立斗争;经济斗争、 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 重;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带有一 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有了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斗争目 有了科学革命理论的指导, 标明确;组织程度更高,规模更大; 标明确;组织程度更高,规模更大; 日益走向国际化 巴黎公社 政治斗争,暴力斗争,一定程度的 政治斗争,暴力斗争, 组织性, 组织性,受社会主义思潮影响
3 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标志, 共产党宣言之所以成为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标志, 主要是因为它( 主要是因为它( D ) A 是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 是革命导师马克思、 B 是第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纲领 C 最早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 最早提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号 D 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 原理 D 4 巴黎公社首创的斗争形式是( 巴黎公社首创的斗争形式是( ) A 政治斗争 B 暴力革命 C 一定程序的斗争 D 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的国76) 二、第一国际(1864—1876)
1、历史背景: 历史背景:
1)客观条件:19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人运动的高涨, 客观条件:19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人运动的高涨 世纪五六十年代工人运动的高涨, 走向国际联合; 走向国际联合; 2)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总结各国工人运动 主观条件:马克思、 经验,进行深入理论研究。 经验,进行深入理论研究。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工业革命引起的三股进步潮流》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工业革命引起的三股进步潮流》

工业革命引起的三股进步潮流一、工业革命引起的三股进步潮流1、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或1861年改革);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美国内战;日本的明治维新等。

2、民族解放运动:爪哇人民起义;阿富汗人民起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印度民族反英大起义。

3、国际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共产党宣言》发表;巴黎公社成立;第一国际建立等。

二、线索解读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分别从经济上和政治上极大地加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

特别是工业革命,从社会结构、经济结构、阶级关系、国际关系等方面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种历史条件下,19世纪中期形成了三股进步潮流。

第一,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和革命潮流,这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流。

①在当时还处于封建统治下的国家里,根本任务是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②在已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里(如英法美三国),主要是工业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前的旧体制(如法国七月王朝、美国种植园经济)作斗争;③从国际范围看,是摧毁维也纳体系。

其具体表现是:①1848年欧洲革命;②美国内战;③俄国农奴制改革;④日本明治维新;⑤德意志统一。

它使上述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改造了国内社会,进一步影响了世界面貌,而且更多国家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决定世界历史发展趋势、领导世界潮流是工业资产阶级。

第二,社会主义运动潮流。

这是以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为开端,19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出现和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1848年巴黎工人六月起义、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是这股潮流的突出表现。

这个时期的工人运动有三大特点:自发性、多暴力斗争和以政治斗争为主。

第三,民族解放运动潮流。

在欧洲,主要表现为民族统一,民族自强和民族独立的斗争,如东南欧的民族解放运动、德意志统一运动、波兰的民族起义等。

工业革命引起的三股进步潮流

工业革命引起的三股进步潮流
思考:西进运动的实质是什么?
美国内战的原因
思考: 美国内战前美国社会有哪些矛盾?主要是什么? 1、国家分裂与统一 2、与西方列强 3、南北两种经济制度 4、南方种植园主与黑人奴隶 5、北方工商业资产阶级与工人 6、白人移民与印弟安人
美国内战的原因
1、根本原因 南北两种经济矛盾的加剧 (1)表现 (2)焦点 (3)思考:领土扩张与西进运动对于南 北经济矛盾起了什么作用? 2、直接原因 废奴运动激化了南北矛盾
工业革命引起的三股进步潮流
1、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 2、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 3、民族解放运动
俄国1861年改革
1、背景与原因 (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农奴制阻碍 (2)社会经济与政治危机 克里米亚战争惨败、农民运动风起云涌 2、目的与方式 挽救统治危机、自上而下 3、内容 废除农奴制度 4、评价 重要转折点、有利于资本主义、不彻底
1、美国两次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同之处 任务不同 形式不同 领导力量不同 主力不同 2、美国废除黑人奴隶制和俄国废除农奴制异同 同: 结果 异: 方式
德意志统一
统一时间
必要性 (原因) 可能性 (条件) 统一过程 (三次王朝 战争) 影响 (意义)
德意志统一的三次王朝战争
年 代 交战国
重大战役 收复地区
①是在战争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实施的 ②把 西部土地分块出售,地价在十年内付清 ③有利于美国西部的开发 ④有利于美国农 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B
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封建主义向资本主 义过渡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就此回答
3.下列有关明治维新中土地制度的是的表 述,正确的是
项目
明治维新
戊戌变法
社会 背景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与经济全球化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与经济全球化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2008高考热点专题——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通过新航路,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第二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

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列强纷纷加人殖民扩张行列,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第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进行全球性的扩张,从而把全世界落后的自然经济地区纳人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四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对外进行资本输出,在世界范围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世界市场最终建立起来。

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1、原因:(1)经济根源—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2)社会根源—欧洲掀起了寻金热(3)直接原因—商业危机(4)精神动力—思想根源和宗教根源2、条件:一是物质条件——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室提供了航海需要的资金和装备。

二是技术条件——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先进,指南针的应用是最突出的表现。

三是知识条件——当时欧洲已经开始流行地圆学说,绘制地图的技术也已很先进。

3、影响:(1)引起“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

商业革命使商业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欧洲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资本主义的活动舞台从欧洲开始扩展到世界各地,从而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价格革命也起到了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的作用。

(2)拓宽了人类的视域。

尽管它有欧洲中心的局限,但不可否认,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各个文明区域间孤立、分散、隔绝的状态,各个地区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也使人类对自己生活的星球有了新的认识。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九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第8课吹响新时代的号角(新时代的含义——资本主义时代)1、文艺复兴开始的时间、国家、根本原因、性质、核心。

2、文艺复兴三位代表人物、地位及其作品。

3、文艺复兴的影响。

4、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准确反映出当时的时代特征。

这样说的理由是没有揭示出文艺复兴的性质。

5、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主观动机、直接原因;条件(选择题)6、最早进行新航路开辟的是哪两个国家?代表人物、航线。

7、新航路开辟了两条路线:葡萄牙人——东;西班牙人——西。

8、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亚非美;欧洲;世界。

最主要的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

9、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物质条件。

第九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1688)1、斗争的双方: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以国王为首的封建势力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目的、领导阶级、领导人、性质。

3、开始的标志:1640议会重新召开——将此事件作为开始的标志是因为:议会上做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

4、结束的标志:1688,光荣革命——理由:资产阶级新贵族统治逐渐确立。

5、《权利法案》颁布的时间(),机构()核心内容()()影响:对英国(),从人类社会发展角度()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1)性质:()(2)对英国的影响()(3)对世界()7、世界上第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是()。

通过《》确立的。

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第十课美国独立战争(——年)1、美国独立战争的根本原因()导火线();目的(任务)();性质()();领导阶级()领导人()2、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军队(),总司令();转折();独立战争胜利、结束的标志()()。

3、《独立宣言》颁布的时间(),机构(),影响()()主要内容()()()熟悉即可4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性质();国内()最主要的,国际()。

5、1787年宪法制定的时间(),机构(),影响(),主要内容()()、6、对华盛顿的评价。

19世纪三大进步历史潮流

19世纪三大进步历史潮流

19世纪欧洲三大潮流19世纪的历史,特别是欧洲史,可以说是在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这两大事件的带动下发展的。

工业革命开启了工业化的进程,法国大革命则促进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这两大趋势造成了三个进步的历史潮流,就是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这三股潮流。

自由主义,是按照国际史学界的说法,就是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与革命;社会主义是指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民族主义是指民族振兴与复兴和民族独立运动。

一、自由主义的涵义和起源自由主义是一系列思想流派的集合。

在政治和社会生活方面,它主张通过法律赋予的权力系统使个人自由最大化;在经济领域它主张在一定的框架内使经济和商业自由竞争最大化。

在思想领域,它的理论基础就是个人主义,个人权利(天赋人权、自然权利)。

自由主义的基本信条是:非依法律规定,任何人不能被剥夺生产或财产;所有人在法律面前都享有平等权利;个人自由不能随便缩减;政府遵照受其统治人民的意愿行事。

二、17—19世纪自由主义的演变1. 17—18世纪自由主义(古典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个人主义。

它将一种抽象的、独立、自由和平等的个人作为政治哲学的出发点,而国家只是个人的集合。

它赋予个人以终极价值,个人是目的,国家是保障个人权利的工具。

自由主义者认为,个人有某些基本权利,如生命、自由、财产或追求幸福等,是与生俱来的,是人性的要求,他们将其称为“自然权利”。

自由主义者坚持,国家权力是有限的,它没有任性的和绝对的权力,不能侵犯个人权利。

这个时期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由霍布斯奠定了理论基础,中经斯宾诺莎等人,到洛克那里得到完整系统的阐述。

洛克被推为自由主义的第一人。

洛克在他的《政府论》中,通过继承前人的自然权利学说,提出个体与生俱有不容被他人剥夺或侵害的“生命权、自由权、财产权”,由此奠定了自由主义的两个最基本的自由观念:经济自由和信仰自由。

与此同时,洛克通过从自然状态推导出社会契约理论,从逻辑上确定了国家(政府)的消极地位:其权本为民所授,其权就应为民所用。

专题03 柱状、饼状图类选择题(原卷版)-2024年中考历史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

专题03 柱状、饼状图类选择题(原卷版)-2024年中考历史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

专题03 柱状、饼状图类选择题【类型解读】柱状、饼状图型试题,属于数据型试题的一种直观呈现方式。

这种题所提供的数据材料以柱状图或饼状图的形式出现,数据直观的反映同一时期两个甚至多个事物的对比情况,或在整体中所占的比重,借助于对比来分析不同事物所占比重或者比重变化的原因以及影响等。

【答题指导】解决此题,可以这样去做:第一,要解读柱状、饼状图的标题,明确问题的指向,从而判断清楚柱状、饼状图所反映的内容。

第二,要把握柱状、饼状图中所提供的时间信息以及不同部分所代表的含义。

第三,要分析同一类型数据的变化趋势(递减或递增)。

第四,根据所得出的推论,结合材料中关键的时间点进行进一步分析,便可得出答案。

【题型一】柱状图类选择题【典例分析】下图是美国学者查尔斯·金德尔伯格在《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一书中描绘的英国某个时期申请专利数量的变化图。

这一历史史实最可能是由以下哪一事件引起的?()A.君主立宪制的形成B.殖民扩张的影响C.国家独立的作用D.工业革命的发展【提分秘籍】一、英国崛起二.英国在19世纪中期一跃成为最大的资本主义强国的原因1.位置优越: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而英国处于大西洋沿岸中心位置。

2.制度先进:英国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3.资本雄厚:早期的殖民掠夺和“三角贸易”积累了大量的原始资本,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资金、市场和原料等条件。

4.科技先进:率先开始和完成工业革命,科技领先于世界,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确立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三.工业革命引起的三大进步潮流1.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和革命潮流。

如美国南北战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等,使这些国家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社会主义运动潮流。

它以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为开端;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这股潮流的突出表现。

2024年人教版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五工业革命及其影响下的进步潮流

2024年人教版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突破专题五工业革命及其影响下的进步潮流
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反抗的 主要殖 民者
西班牙和葡萄牙
印度民族大起义 席卷印度北部和中部
章西女王
英国
主要 活动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印度民族大起义
1819年,玻利瓦尔率领队伍,
克服艰难险阻,越过安第斯山
脉,打败西班牙军队。玻利瓦 尔解放了哥伦比亚、委内瑞拉 和厄瓜多尔等地,成立了“大 哥伦比亚共和国”。当选总统 后,他继续领导南美洲独立运 动。在南美洲南部地区,圣马
识的觉醒。这次起义也是19世 的独立国家
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
四、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1. 1861年农奴制改革


19世纪中期,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俄国面临 着内外交困的情况
时 间 1861年
人 物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 内 容 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
(2) 组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 个组成部分。
(3) 诞生 ① 时间、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 诞生。
② 《共产党宣言》的内容:《共产党宣言》指出,有文字记载的
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整个社会日益 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社会必将被没有 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共产主义社会取代。肯定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起到非 常革命的作用。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 共产党,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2) 巴黎公社建立
背 景 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社会矛盾激化 1871年3月18日,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举行武装起义, 推翻了资产阶级反动统治,3月28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革命引起的三股进步潮流
一、工业革命引起的三股进步潮流
1、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俄国废除农奴制(或1861年改革);德意志、意大利的统一;美国内战;日本的明治维新等。

2、民族解放运动:爪哇人民起义;阿富汗人民起义;伊朗巴布教徒起义;中国太平天国运动;印度民族反英大起义。

3、国际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共产党宣言》发表;巴黎公社成立;第一国际建立等。

二、线索解读
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分别从经济上和政治上极大地加强了资本主义的力量。

特别是工业革命,从社会结构、经济结构、阶级关系、国际关系等方面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这种历史条件下,19世纪中期形成了三股进步潮流。

第一,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和革命潮流,这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流。

①在当时还处于封建统治下的国家里,根本任务是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②在已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国家里(如英法美三国),主要是工业资本主义和工业革命前的旧体制(如法国七月王朝、美国种植园经济)作斗争;
③从国际范围看,是摧毁维也纳体系。

其具体表现是:①1848年欧洲革命;②美国内战;③俄国农奴制改革;④日本明治维新;⑤德意志统一。

它使上述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改造了国内社会,进一步影响了世界面貌,而且更多国家沦
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决定世界历史发展趋势、领导世界潮流是工业资产阶级。

第二,社会主义运动潮流。

这是以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为开端,19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出现和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1848年巴黎工人六月起义、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是这股潮流的突出表现。

这个时期的工人运动有三大特点:自发性、多暴力斗争和以政治斗争为主。

第三,民族解放运动潮流。

在欧洲,主要表现为民族统一,民族自强和民族独立的斗争,如东南欧的民族解放运动、德意志统一运动、波兰的民族起义等。

这些斗争是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进行的,主要是反封建和反外来民族压迫。

运动的领导者是资产阶级。

在亚洲,主要表现为反封建反侵略的“亚洲革命风暴”。

这时的亚洲没有出现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阶级成分,因而是旧式的民族运动。

这有以下特点:一是带有改朝换代的性质,二是披上宗教外衣,三是没有提出新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纲领,四是领导者为封建王公或农民领袖。

在工业革命后出现的三大历史潮流:即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以及民族解放运动。

三大潮流中,资产阶级的运动是当时历史的主流,毕竟那时还处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

三、习题练习
工业革命大大改变了世界。

此后世界出现了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即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

步骤一:探寻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
(1)工业革命后,在俄国、日本、美国发生了哪些重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俄、日、美在革命和改革前面临的社会问题(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分别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些革命和改革运动对世界局势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回眸社会主义运动的旗帜
(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有哪三个组成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巴黎公社的性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追溯民族解放运动的斗争
(6)工业革命后在拉美爆发了独立运动,在亚洲爆发了民族大起义,请各举出一位杰出英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俄:1861农奴制改革,日:明治维新,美:南北战争(或美国内战)。

(2)俄:农奴制危机,日:幕府统治危机和民族危机,美:黑人奴隶制度的存在(或南北两种经济形式的矛盾不可调和)。

(3)各国加剧了对外扩张,使亚非拉人民深受灾难。

(或世界殖民体系
初步形成。

或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或“东方从属于西方”。

)(4)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5)性质: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的尝试。

(6)拉美:玻利瓦尔;亚洲:章西女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