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涵模板支架计算书
雨水箱涵模板支架计算书2021.6.2

附件雨水箱涵支架模板设计计算书1、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昆明市五华区及翠湖片区,涉及雨水箱涵路段及箱涵结构尺寸如下:序号道路名称管道尺寸1茭菱路4m*2m;4m*1.5m2西园北路4m*2m3东风西路南段3m*2m4青云街2m*1.5m5翠湖北路 2.5m*1.7m6翠湖南路2m*1.4m7翠湖西路 2.5m*1.7m/1.8m*1.7m2、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T/CECS699-20202、《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GB51210-2016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6、《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7、《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20173、设计计算说明及技术参数3.1、设计计算说明本支架模板体系设计适用于五华区排水管网清污分流及综合管廊配套工程(第一标段)所有雨水箱涵,按照最不利工况组合进行结构设计。
根据本工程箱涵尺寸确定以茭菱路及西园北路4m*2m雨水箱涵作为结构设计的标准断面。
各类型雨水箱涵及结构尺寸如下:3.2参数信息3.2.1支架参数计算支架形式为满布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最大高度为2米,立杆采用单立管。
搭设尺寸为:立杆纵距l a =0.9米(轴向),立杆横距l b =1米(横向),立杆步距h=1.2米,钢管上设U 形托支撑,下设垫木。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3.6(根据市场实际情况计算按壁厚2.8,余同)。
木楞(次梁)采用10cm ×5cm 的A-3型松木(针叶林),间距0.9m ;主梁采用双钢管,间距1m 。
模板采用1.5cm 覆面木胶合板,拉杆采用M14螺杆采用竖向0.5m ,纵向0.8m 布局。
具体布置如下:3.2.2工程属性3.2.3荷载设计注:脚手架位于基坑内,风荷载忽略不计。
箱涵模板支架计算书

箱涵模板支架计算书一、方案选择1、通道涵施工顺序通道涵分三次浇筑,第一次浇至底板内壁以上500mm,第二次浇至顶板以下500mm,第三次浇筑剩余部分。
2、支模架选择经过分析,本通道涵施工决定采用满堂式模板支架,采用扣件式钢筋脚手架搭设。
顶板底模选用18㎜厚九层胶合板,次楞木为50×100,间距为300㎜,搁置在水平钢管ø48×3.5上,水平钢管通过直角扣件把力传给立柱ø48×3.5,立柱纵、横向间距均为500×500㎜,步距1.8m。
侧壁底模为18㎜九层胶合板,次楞木50×100,间距为200㎜,主楞采用ø48×3.5钢管,间距为400mm。
螺栓采用ø12,间距400mm。
满堂支架图如下:具体计算如下。
二、顶板底模计算顶板底模采用18mm厚胶合板,木楞采用50×100mm,间距为300mm。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1.荷载钢筋砼板自重:0.6×25×1.2=18KN/㎡(标准值17.85KN/㎡)模板重:0.3×1.2=0.36KN/㎡(标准值0.30 KN/㎡)人与设备荷载:2.5×1.4=3.50KN/㎡合计:q=21.9KN/㎡2.强度计算弯矩:M==0.1×21.9×0.32=0.197KN·mq: 均布荷载l:次楞木间距弯曲应力:f ==(0.197×106)/(×1000×182)=3.64 N/mm2M: 弯矩W: 模板的净截面抵抗矩,对矩截面为bh2b: 模板截面宽度,取1mh: 模板截面高度,为18mm因此f<13.0 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计算W==(0.677×(17.85+0.3)×3004)/(100×9.5×103×1000×183/12) <=0.216㎜<300/400=0.75㎜,符合要求.q:均布荷载标准值E: 模板弹性模量,取9.5×103I:模板的截面惯性矩,取三、顶板下楞计算楞木采用50×100mm,间距为300,支承楞木、立柱采用ø48×3.5钢管,立柱间距为500mm。
箱涵支架模板计算书

箱涵模板支架计算书目录一、计算依据 (2)二、支架总体布置 (2)三、荷载计算 (3)四、结构验算 (2)五、侧模板检算 (7)六、地基检算 (1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钢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7—2003《木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05—2003《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66-2016鹤山市滨江路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修编稿)二、支架总体布置本涵洞为钢筋混凝土箱涵,内空尺寸为4*6m,两边侧墙厚度50cm,顶板、底板厚度60cm,侧墙顶板采用满堂支架法现浇施工,支架采用普通碗扣式满堂支架,碗扣式支架间距为90×90cm,横杆步距为120cm,横向每3排立杆设一道剪刀撑,剪刀撑与地面成45°~60°角,搭接长度不小于1m,且不少于两个转角扣件。
支架顶端设置顶托,顶托上按照支架纵向间距设置两根Φ48mm、壁厚3.5mm钢管作为横梁,横梁上布置10×10cm方木作为纵梁,纵梁横向方木中心间距30cm。
顶模板和边墙模板采用竹胶板,长2.44m,宽1.22m,厚20mm。
模板支架示意图如下:图1 模板支架示意图1、荷载组合(1) 模板及支架自重标准值G 1k =0.5 kN/m 2(2)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 2k ,混凝土容重取26 kN/m 3 (3) 钢筋自重标准值G 3k =1.5kN/m 2(4) 新浇筑混凝土对侧面模板的压力标准值G 4k (5) 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荷载标准值Q 1k =2.5 kN/m 2 (6)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 2k水平模板取2 kN/m 2;垂直模板取4 kN/m 2(7)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水平荷载标准值Q 3k =2 kN/m 2 顶板模板以及支架等计算强度用(1)+(2)+(3)+(6)组合,荷载选用设计值; 刚度用(1)+(2)+(3)组合,荷载选用标准值。
箱涵模板支架计算书

一、方案选择1、通道涵施工顺序通道涵分三次浇筑,第一次浇至底板内壁以上500mm,第二次浇至顶板以下500mm,第三次浇筑剩余部分。
2、支模架选择经过分析,本通道涵施工决定采用满堂式模板支架,采用扣件式钢筋脚手架搭设。
顶板底模选用18㎜厚九层胶合板,次楞木为50×100,间距为300㎜,搁置在水平钢管ø48×上,水平钢管通过直角扣件把力传给立柱ø48×,立柱纵、横向间距均为500×500㎜,步距。
侧壁底模为18㎜九层胶合板,次楞木50×100,间距为200㎜,主楞采用ø48×钢管,间距为400mm。
螺栓采用ø12,间距400mm。
满堂支架图如下:具体计算如下。
二、顶板底模计算顶板底模采用18mm厚胶合板,木楞采用50×100mm,间距为300mm。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1.荷载钢筋砼板自重:×25×=18KN/㎡(标准值㎡)模板重:×=㎡(标准值 KN/㎡)人与设备荷载:×=㎡合计:q=㎡2.强度计算弯矩:M==××=·mq: 均布荷载l:次楞木间距弯曲应力:f ==×106)/(×1000×182)= N/mm2M: 弯矩W: 模板的净截面抵抗矩,对矩截面为bh2b: 模板截面宽度,取1mh: 模板截面高度,为18mm因此f< 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计算W==(×+×3004)/(100××103×1000×183/12) <=㎜<300/400=㎜,符合要求.q:均布荷载标准值E: 模板弹性模量,取×103I:模板的截面惯性矩,取三、顶板下楞计算楞木采用50×100mm,间距为300,支承楞木、立柱采用ø48×钢管,立柱间距为500mm。
箱涵模板支架计算书模板

箱涵模板支架计算书一、方案选择1、通道涵施工顺序通道涵分三次浇筑,第一次浇至底板内壁以上500mm,第二次浇至顶板以下500mm,第三次浇筑剩余部分。
2、支模架选择经过分析,本通道涵施工决定采用满堂式模板支架,采用扣件式钢筋脚手架搭设。
顶板底模选用18㎜厚九层胶合板,次楞木为50×100,间距为300㎜,搁置在水平钢管ø48×3.5上,水平钢管通过直角扣件把力传给立柱ø48×3.5,立柱纵、横向间距均为500×500㎜,步距1.8m。
侧壁底模为18㎜九层胶合板,次楞木50×100,间距为200㎜,主楞采用ø48×3.5钢管,间距为400mm。
螺栓采用ø12,间距400mm。
满堂支架图如下:具体计算如下。
二、顶板底模计算顶板底模采用18mm厚胶合板,木楞采用50×100mm,间距为300mm。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1.荷载钢筋砼板自重:0.6×25×1.2=18KN/㎡(标准值17.85KN/㎡)模板重:0.3×1.2=0.36KN/㎡(标准值0.30 KN/㎡)人与设备荷载:2.5×1.4=3.50KN/㎡合计:q=21.9KN/㎡2.强度计算弯矩:M==0.1×21.9×0.32=0.197KN·mq: 均布荷载l:次楞木间距弯曲应力:f ==(0.197×106)/(×1000×182)=3.64 N/mm2M: 弯矩W: 模板的净截面抵抗矩,对矩截面为bh2b: 模板截面宽度,取1mh: 模板截面高度,为18mm因此f<13.0 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计算W==(0.677×(17.85+0.3)×3004)/(100×9.5×103×1000×183/12) <=0.216㎜<300/400=0.75㎜,符合要求.q:均布荷载标准值E: 模板弹性模量,取9.5×103I:模板的截面惯性矩,取三、顶板下楞计算楞木采用50×100mm,间距为300,支承楞木、立柱采用ø48×3.5钢管,立柱间距为500mm。
箱涵模板支架计算书

箱涵模板支架计算书一、方案选择一、通道涵施工顺序通道涵分三次浇筑,第一次浇至底板内壁以上500mm,第二次浇至顶板以下500mm,第三次浇筑剩余部份。
2、支模架选择通过度析,本通道涵施工决定采纳满堂式模板支架,采纳扣件式钢筋脚手架搭设。
顶板底模选用18㎜厚九层胶合板,次楞木为50×100,间距为300㎜,搁置在水平钢管ø48×上,水平钢管通过直角扣件把力传给立柱ø48×,立柱纵、横向间距均为500×500㎜,步距。
侧壁底模为18㎜九层胶合板,次楞木50×100,间距为200㎜,主楞采纳ø48×钢管,间距为400mm。
螺栓采纳ø12,间距400mm。
满堂支架图如下:具体计算如下。
二、顶板底模计算顶板底模采纳18mm厚胶合板,木楞采纳50×100mm,间距为300mm。
按三跨持续梁计算1.荷载钢筋砼板自重:×25×=18KN/㎡(标准值㎡)模板重:×=㎡(标准值KN/㎡)人与设备荷载:×=㎡合计:q=㎡2.强度计算弯矩:M==××=·mq: 均布荷载l:次楞木间距弯曲应力:f ==×106)/(×1000×182)= N/mm2M: 弯矩W: 模板的净截面抗击矩,对矩截面为bh2b: 模板截面宽度,取1mh: 模板截面高度,为18mm因此f<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计算W==(×+×3004)/(100××103×1000×183/12) <=㎜<300/400=㎜,符合要求.q:均布荷载标准值E: 模板弹性模量,取×103I:模板的截面惯性矩,取三、顶板下楞计算楞木采纳50×100mm,间距为300,支承楞木、立柱采纳ø48×钢管,立柱间距为500mm。
箱涵模板计算书

箱涵顶板模板计算书计算取箱涵内空间跨度更大的K1+048箱涵(5m*3m)进行验算,K0+865箱涵(4m*2m)也按此方案布置。
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一、工程属性设计简图如下:0.25m0.7m1.3m0.9m模板设计平面图纵向剖面图横向剖面图0.9m1.7m1.3m0.7m0.9m1.7m0.9m四、面板验算面板类型覆面木胶合板面板厚度t(mm) 2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16.83 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 1.5面板弹性模量E(N/mm2) 9350 面板计算方式三等跨连续梁W=bh2/6=1000×20×20/6=66666.667mm3,I=bh3/12=1000×20×20×20/12=666666.667mm4承载能力极限状态q1=max[1.2(G1k+(G2k+G3k)×h)+1.4×Q1k,1.35(G1k+(G2k +G3k)×h)+1.4×0.9×Q1k]×b=max[1.2×(0.1+(24+1.1)×0.4)+1.4×2.5,1.35×(0.1+(24+1.1)×0.4)+1.4×0.9×2.5] ×1=16.839kN/mq1静=[γG(G1k+(G2k+G3k)×h)×b] =[1.35×(0.1+(24+1.1)×0.4)×1]=13.689kN/mq1活=(γQφcQ1k)×b=(1.4×0.9×2.5)×1=3.15kN/m正常使用极限状态q=(γG (G1k+(G2k+G3k)×h)+γQ×Q1k)×b=(1×(0.1+(24+1.1)×0.4)+1×2.5)×1=12.64kN/m 计算简图如下:1、强度验算Mmax =0.1q1静L2+0.117q1活L2=0.1×13.689×0.252+0.117×3.15×0.252=0.109kN·mσ=Mmax/W=0.109×106/66666.667=1.629N/mm2≤[f]=16.83N/mm2 满足要求。
箱涵模板支架计算书模板

箱涵模板支架计算书一、方案选择1、通道涵施工顺序通道涵分三次浇筑,第一次浇至底板内壁以上500mm,第二次浇至顶板以下500mm,第三次浇筑剩余部分。
2、支模架选择经过分析,本通道涵施工决定采用满堂式模板支架,采用扣件式钢筋脚手架搭设。
顶板底模选用18㎜厚九层胶合板,次楞木为50×100,间距为300㎜,搁置在水平钢管ø48×3.5上,水平钢管通过直角扣件把力传给立柱ø48×3.5,立柱纵、横向间距均为500×500㎜,步距1.8m。
侧壁底模为18㎜九层胶合板,次楞木50×100,间距为200㎜,主楞采用ø48×3.5钢管,间距为400mm。
螺栓采用ø12,间距400mm。
满堂支架图如下:具体计算如下。
二、顶板底模计算顶板底模采用18mm厚胶合板,木楞采用50×100mm,间距为300mm。
按三跨连续梁计算1.荷载钢筋砼板自重:0.6×25×1.2=18KN/㎡(标准值17.85KN/㎡)模板重:0.3×1.2=0.36KN/㎡(标准值0.30 KN/㎡)人与设备荷载:2.5×1.4=3.50KN/㎡合计:q=21.9KN/㎡2.强度计算弯矩:M==0.1×21.9×0.32=0.197KN·mq: 均布荷载l:次楞木间距弯曲应力:f ==(0.197×106)/(×1000×182)=3.64 N/mm2M: 弯矩W: 模板的净截面抵抗矩,对矩截面为bh2b: 模板截面宽度,取1mh: 模板截面高度,为18mm因此f<13.0 N/mm2 ,符合要求。
3.挠度计算W==(0.677×(17.85+0.3)×3004)/(100×9.5×103×1000×183/12) <=0.216㎜<300/400=0.75㎜,符合要求.q:均布荷载标准值E: 模板弹性模量,取9.5×103I:模板的截面惯性矩,取三、顶板下楞计算楞木采用50×100mm,间距为300,支承楞木、立柱采用ø48×3.5钢管,立柱间距为500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204+136.9 1-6.0m模板支架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1、K204+136.9 1-6.0m设计图纸;
2、《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3-2008)
3、国家、铁道部、济南铁路局发布的有关施工技术安全规程《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二、计算说明
1、K204+136.9 1-6.0m,其断面尺寸为7.7m×4.9m,钢筋混凝土断面(顶、底板及墙身)厚度均为70cm。
2、根据施工方案,箱涵浇筑分两次完成,第一次浇筑框架地板,第二次浇筑边墙及顶板。
3、箱涵墙体外模板、内模板、顶模板均采用0.9×1.5m大型组合钢模板。
墙体侧模背5×10cm木枋,外模背钢管作为大小楞并设拉杆。
内支架采用碗扣搭设支承顶板荷载,设顶底托抄两层分配枋(管)。
4、模板、支架属于临时结构,其强度设计计算按容许应力法计算。
三、箱涵侧模板系统计算
(一)、箱涵侧模板承受水平推力
1、新浇混凝土对箱涵侧模板的最大水平压力计算
(1)箱涵最大浇筑高度:4.9-0.7=4.2(m)
(2)箱涵每段第二次浇筑工程量(混凝土):10.28*15=154.2(m3)(3)箱涵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其浇筑能力18m3/h,考虑10.28÷9≈8.6(h)浇筑完成。
故浇筑速度:4.2÷8.6=0.49(m/h)
(4)由于在春季施工,本地区按15℃气温考虑。
(5)新浇混凝土对箱涵侧模板的最大水平压力P1
按P=K1K2rh公式计算(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式中:K1——外加剂影响系数,取1.2
K2——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影响系数,取K2=1.25
r——钢筋混凝土容重,取26KN/m3
当1.2/15=0.08>0.035时,新浇混凝土有效压头高度h=1.53+3.8×0.08=1.834(m)
故P1=1.2×26×1.834=57.22(KN/㎡)
2、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其侧面模板的水平压力取P2=4.0KN/㎡
3、箱涵侧模板承受水平推力P=P1+P2=61.22KN/㎡
(二)墙体模板计算
1、墙体内外模
采用1.5×1.5m大型组合钢模,模板之间连接采用U形卡或螺栓连接,竖向按间距0.75m设置双φ48×3钢管,其模板跨径在600~1050mm 之间,水平双普通钢管作支承加固。
其钢模板一般不作计算。
(三)、背楞计算
内外楞采用双支脚手架钢管作水平背枋
内外楞间距就是小楞的跨径500mm,外楞支承内楞集中力,为便于计算,可采用1个集中力代替钢管,起跨径为拉杆横向间距750mm。
按三等跨连续梁在集中荷载作用下进行受力计算。
其受力:P=0.5*61.22*0.75=22.96(KN)
双钢管其惯性矩I=10780*2=21560mm4;W=4490*2=8980mm3
①按强度要求:
M=0.175*P*L=0.175*22.96*103*0.75=3.01*103N*m
≤[f]*W=140*106*8980*10-9=12.57*103N*m,符合要求
②按刚度要求:
W=1.146*P*L3/(100*E*I)=26.3*106*0.753/
(100*2.1*1012*21560*10-12)=2.45mm
≤L/400=900/300=3mm,符合要求
㈣、拉杆计算
拉杆按竖向500mm间距布置,横向按750mm间距布置,其承受拉力为:F=(54.91+4)*0.75*0.5=22.1(KN)
可以选用螺栓直径为16mm的圆钢作为拉杆,其承受拉力为24.5KN。
四、箱涵顶模和支架计算
㈠、模板、背枋、支架承受的荷载计算
1、顶板现浇钢筋混泥土自重:q1=0.7*26=18.2KN/m2
2、顶板采用30cm间距F48*3mm钢管,采用90cm*150cm钢模板,其
自重合计q2=5KN/m2。
3、施工人员、施工料具堆放荷载取q3=2.5KN/m2;
4、倾倒混泥土产生的冲击荷载q4=2.0KN/m2
5、振捣混泥土产生的荷载q5=2.0KN/m2
模板、背枋、支架承受的荷载总计为q=q1+q2+q3+q4+q5=29.7 KN/m2㈡、顶板承重支架计算
顶板的承重架采用碗扣架支承,其布置采用横向120cm*纵向120cm,其支承荷载为
P=1.2*1.2*26.7=28.8KN<3.1KN(碗扣在水平步距为120cm的容许荷载)符合要求
㈣、纵横向钢管计算
纵横向钢管小楞按30cm间距布置作为模板小分配梁。
其受力q管=26.7*0.3=8.0KN/m
Ф48*钢管其惯性矩I=10780mm4,截面最小抵抗矩W为4490mm3
①按强度要求:
M=1/10*q*L2=1/10*8.01*103*0.92=0.65*103N*m
≤[f]*W=215*106*4490*10-9=9.7*103N*m, 符合要求
②按刚度要求:
W=q*L4/(150*E*I)=8.01*106*0.94/(150*2.1*1011*10780*10-12)
=1.5mm≤L/400=900/400=2.25mm,符合要求
通过以上计算箱涵侧模系统和顶模系统以及内模支架均满足强度、刚度要求。
综上所述:箱涵侧模采用0.9m×1.5m大型组合钢模,模板之间连接采用U形卡或螺栓连接,竖向按间距0.75m设置双φ48×3钢管,水平双普通钢管作支承加固。
内外楞采用双支脚手架钢管作水平背枋,内外楞间距500mm,起跨径为拉杆横向间距750mm。
选用螺栓直径为16mm的圆钢作为拉杆,拉杆按竖向500mm间距布置,横向按750mm 间距布置。
顶板采用30cm间距F48*3mm钢管,采用90cm*150cm钢模板,顶板的承重架采用碗扣架支承,其布置采用横向120cm*纵向120cm,纵横向钢管小楞按30cm间距布置,满足施工安全质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