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特点

潘天寿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特点
潘天寿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特点

潘天寿: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特点

风格,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现在估且将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所表现的技法形式,作一相对的比较,或许可以稍清楚中国传统绘画风格之所在。东方统系的绘画,最重视的,是概括、明确、全面、变化以及动的神情气势诸点。中国绘画,尤重视以上诸点。中国绘画不以简单的“形似”为满足,而是用高度提炼强化的艺术手法,表现经过画家处理加工的艺术的真实。其表现方法上的特点,主要有下列各项:一、中国绘画以墨线为主,表现画面上的一切形体以墨线为主的表现方法,是中国传统绘画最基本的风格特点。笔在画面上所表现的形式,不外乎点、线、面三者。中国绘画的画面上虽然三者均相互配合应用,然用以表现画面上的基础形象,每以墨线为主体。它的原因:一、为点易于零碎;二、为面易于模糊平板;而用线最能迅速灵活地捉住一切物体的形象,而且用线来划分物体形象的界线,最为明确和概括。又中国绘画的用线,与西洋画是的线不一样,是充分发挥毛笔、水墨及宣纸等工具的灵活多变的特殊性能,经过高度提炼加工而成。同时,又与中国书法艺术的用线有关,以书法中高度艺术性的线应用于绘画上,使中国绘画中的用线具有千变万化的笔墨趣味,形成高度艺术性的线条美,成为东方绘画独特风格的代表。西方油画主要以光线明暗来显示物体的形

象,用面来表现形体,这是西方绘画的一种传统技法风格,从艺术成就来说,也是达到很高的水平而至可宝贵的。线条和明暗是东西绘画各自的风格和优点,故在互相吸收学习时就更需慎重研究。倘若将西方绘画的明暗技法照搬运用到中国绘画上,势必会掩盖中国绘画特有的线条美,就会失去灵活明确概括的传统风格,而变为西方的风格。倘若采取线条与明暗兼而用之的用法,则会变成中西折中的形式,就会减弱民族风格独特性与鲜明性。这是一件可以进一步研究的事。二、尽量利用空白,使全画面的主体主点突出人的眼耳等器官和大脑的机能,是和照相机、录音机不同的。后者可以同时把各种形象声音不分主次、不加取舍地统统记录下来,而人的眼睛、耳朵和大脑却会因为注意力的关系,对视野中的物体和周围的声音加以选择接受。人的眼睛无法同时看清位置不同的几件东西,人的耳朵也难以同时听清周围几个人的讲话,这是因为大脑的注意力有限之故。比如,当人的眼睛注意看某甲时,就不注意在某甲旁边的某乙、某丙,以及某甲周围的环境等等;注意看某甲的脸时,就不会注意看某甲的四肢躯体。人的眼睛在注意观看时,光线较暗的部分也可以看的清清楚楚,不注意观看时,光线明亮的部分也会觉得模模糊糊。故人的眼睛,有时可以明察秋毫,不时可以不见舆薪。这全由人脑的注意力所决定。俗话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就是对人类这种生理现象的极好概括。

注意力所在的物体,一定要看清楚,注意力以外的物体,可以“视而不见”,这是人们在观看事物时的基本要求和习惯。中国画家作画,就是根据人们的这种观看习惯来处理画面的。画中的主体要力求清楚、明确、突出;次要的东西连同背景可以尽量减略舍弃,直至代之以大片的空白。这种大刀阔斧的取舍方法,使得中国绘画在表现上有最大的灵活性,也使画家在作画过程中可以发挥最大的主动性,同时又可以使所要表现的主体点得到最突出、最集中、最明豁的效果。使人看了清清楚楚、印象深刻。倘若想面面顾及,则反而会掩盖或减弱了主体,求全而反不全。比如画梅花,“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只有两三枝”,那就只画两三枝,梅花是梅花,空白是空白,既不要背景,也可不要颜色,更不要明暗光线,然而两三枝水墨画的梅花明豁概括地显现在画面上,清清楚楚地印入观者的眼睛和脑中,能够画出这两三枝梅花是赏心的,这样也就尽到画家的责任了。又例如黄宾虹先生晚年的山水,往往千山皆黑,乍一看,竟是黑到满幅一片。然而满片黑中往往画些房子和人物,所画的房子和房子四周却都是很明亮的。房子里又常画有小人物,总是更明亮。人在重山密林中行走,人的四周总是留出空白,使人的轮廓很分明,故人和房子都能很空灵的突出。这就是利用空白使主题点突出的办法。黄先生并曾题他的黑墨山水说:“一炬之光,通体皆灵”,这通体皆灵的灵字,实是中国绘画中直指

顿悟的要诀。三、中国画独特的符合观众欣赏习惯的色彩处理中国画的设色,在初学画时,当然从随类赋彩入手。然过了这个阶段以后,就需熟习颜色搭配的方法。《周礼.考工记》说:“设色之工:画缋锺筐慌。画缋之事,什五色……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这种配色的方法,是从明快对比而来。民间世艺人配色的口诀,也从以上的原则与所得经验相结合而产生,如说“红配绿,花簇簇”,“青间紫,不如死”,“粉宠黄,胜增光”,“白比黑,分明极”。等等。这种强烈明快的对比色彩,像汉代重色的壁画,就是如此用的。印度古代重色佛像,也是这样用法,可说不约而同。又中印两国,在古代的绘画中,除用普通的五彩之外,还很喜欢用辉煌闪烁的金、银色。这可以说是五彩吸引人的伟力,也可说是符合人民喜欢光明愉快的色彩特性。故中国画家对于颜色的应用,根据上项的要求,只须配合得宜,不必呆守着对象实际的色彩。吴缶庐先生喜用西洋红画牡丹,齐白石先生喜用西洋红画菊花,往往都配以黑色的叶子。牡丹与菊花原多红色,但却与西洋红的红色不全相同,而花叶是绿色的,全与黑色无关。但因红色与墨色相配,是一种有力的对比,并且最有古厚的意趣,故叶子就配以墨色了,只要不损失菊花与牡丹的神形俱到就可。这就是吴缶庐先生常说的:“作画不可太着意于色相间”,是为东方绘画设色的原理。此也即陈简斋“墨梅诗”所说的:“意足不求颜色似,

前身相马九方皋”的意旨。故此中国的绘画,到了唐宋以后,水墨画大盛,中国画的色彩趋向更其简炼的对比——黑白对比,即以墨色为主色。我国绘画向来是画于白色的绢、纸、壁面等等之上,古代就是如此。孔夫子说:“绘事后素”,可为明证。白是最明的颜色,黑是最暗的颜色,黑白相配,是颜色中一种最强烈的对比。故以白绢、白纸、白壁面,用黑色水墨去画,最为明快,最为确实,比用其他颜色在白底上作画,更胜一层。又因水与墨能在宣纸上形成极其丰富的枯湿浓淡之变,既极其丰富复杂,又极其单纯概括,从艺术性上来讲,更有自然界的真实色彩所不及处。故说画家以水墨为上。中国绘画的用色常力求以单纯概括而胜复杂多彩,与西方绘画用色力求复杂调和、丰富、细微、讲究真实性,有所不同,这也是形成东西绘画风格不同的很重要的一点。四、中国画独特的符合观众欣赏习惯的明暗处理人们在看一件

感兴趣的东西时,总力求看的清楚、仔细、全面。当视力不及时,就走近些看,或以望远镜放大镜作辅助;如感光线不足,就启窗开灯或将东西移到明亮处,以达到看清楚的目的。台上演戏,因为观众总想看的越清楚越好。所以不论所演的剧情是在白天还是在晚上,都必须把满台灯光开得雪亮,让不同座位的观众都看清楚,才能满足全场观众的要求。倘说演《三叉口》,将全场的电灯打暗来演,演活捉张三,仅点一支小烛灯来演,那观众还看什么戏。老戏剧家盖叫天说:

“演武松打虎,当武松捉住了白额虎而要打下拳头时,照理应全神注视老虎;然而在舞台上表演时却不能这样,而要抬起头,面向观众,使观众看清武松将要打下拳头去时的颜面神气。否则,眼看老虎,台下的观众,都看武松的头顶了。台上的老虎,不是活的,不会咬人或逃走的。”这末一句诙谐的语句,真是说出了舞台艺术上的真谛。事实是事实,演戏是演戏,不可能也不必完全一样。这是艺术的真实而非科学的真实。中国画家,画幅湘君、画个西子,为观众要求看得清清楚楚起见,全身上无处不亮,也可以说是极其合理的。画《春夜宴桃李园图》,所画的人物与庭园花木的盛春景象,清楚如同白天,仅画一枝高烧的红烛,表示是在夜里,也同样可以说是极其合理的。是合于观众的欣赏要求的。然而,中国绘画是否完全明暗呢?不是的,比如,中国传统画论中,早有石分三面的定论,三面是指阴阳面与侧面而说,阴阳就是明暗。不过明暗的相差程度不多,而所用的明暗,不是由光源来支配,而是由作家根据画面的需要和作画的经验来自由支配的。例如画一支主体的树,就画得浓些,画一枝客体的树,就点得淡些;主部的叶子,就点得浓些,客部的叶子,就点得淡些。因为主体主部是注意的部分,故浓;客体客部是较不注意的部分,故淡。这就是使主体突出的道理。又如,前面的一块山石画得浓些,后面的一块山石,就画得淡些,再后面的山石,又可画得浓些,这是为使前后层次分明,使

全幅画上的色与墨的表现不平板而有变化了罢了。故中国绘画在是明暗观念与西方绘画中的明暗观念是不一样的。西方绘画,根据自然光线来处理明暗,画月夜象月夜,画阳光象阳光,这对于写实的要求来说,是有它的特长的,也由此而形成西方绘画的风格。然中国绘画对于明暗的处理法,不受自然光线束缚,也有其独特的优点,既符合中国人的欣赏习惯,又与中国绘画用线用色等等方面的特点相协调,组成中国绘画明豁概括的独特风格,合乎艺术形式风格必须多样化的原则。五、中国画独特的符合观众欣赏习惯的透视方法对于从事绘画的人来说,透视学是不可不知道的。但是全部的透视学,是建立在假定观者眼睛不动的基础上的。虽然人也有站着或坐着一动不动看东西的情况,但是在大多数的场合,人是活动的,是边行边看东西的。人们在花园里看花、在动物园里看动物,总是一会儿看这边,一会儿看那边,一会儿俯视,一会儿仰视,一会儿又环绕着看,眼睛随意转、身体随意动、双脚随意走,无所不可看。初来杭州游西湖的人,总想把西湖风景全看遍才满足。既想环绕西湖看一圈,又想爬上保叔山俯视西湖全景,还想坐船在西湖游览一番......这说明人们看东西,往往不能以一个固定的视点为满足。这样,焦点透视就不够用了。爬上五云山或玉皇山的人,由高处俯视和远望,既可看到这边明如满月的整个西湖,又可看到那边飞帆沙岛、烟波无际、曲曲折折从天外飞

来的钱江,是何等全面的景象,有何等不尽的气势。然而用西画的方法却无法把这种景象画下来,在一张画里画了这边就画不了那边。而中国绘画则可以按照观众的欣赏要求来处理画面,打破焦点透视的限制,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完成。例如《长江万里图》、《清明上河图》,就好像画家生了两个翅翼沿着长江及汴州河头缓缓飞行,用一面看一面画的方法,将几十里以及几百里山河画到一张画面上。也有用坐“升降机”的方法,将突起的奇峰,一上千丈,裁取到直长的画幅上去。如果高峰之后要再加平远风景,则可以再结合带翅翼平飞的方法。如果要画观者四周的景物,则可以用电影摇镜头的方法,等等。如果要画故事性的题材,可用鸟瞰法,从门外画到门里,从大厅画到后院,一望在目、层次整齐。而里面的人物,如仍用鸟瞰透视画法,则缩短变形而很难看,故仍用平透视来画,不妨碍人物形象动作的表达,使人看了还很满意而舒服。如果是时间连续的故事性题材,如《韩熙载夜宴图》、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无款《洛神赋图》,则将许多时间连续的情节巧妙地安排在一幅画面上,主体人物多次出现。中国传统绘画上处理构图透视的多种多样的方法,充分说明了我们祖先的高度智慧,这种透视与构图处理上独特的灵活性和全面性,是中国传统绘画上高度艺术性的风格特征之一。六、尽量追求动的精神气势中国绘画,不论人物、山水、花鸟等等,特别注重于表现对象的神情气韵。故中国绘

画在画面的构图安排上、形象动态上、线条的组织运用上、用墨用色的配置变化上等等方面,均极注意气的承接连贯,势的动向转折,气要盛、势要旺,力求在画面上造成蓬勃灵动的生机和节奏意味,以达到中国绘画特有的生动性。中国绘画是以墨线为基础的,基底墨线的回旋曲折、纵横交错、顺逆顿挫,驰骋飞舞等等,对形成对象形体的气势作用极大。例如汉代石刻中的飞仙在空中飞舞,不依靠云,也不依靠翅翼,而全靠墨线所表现的衣带飞舞的风动感,与人的体态姿势,来表达飞的意态。又如《八十七神仙卷》,全以人物的衣袖飘带、衣纹皱摺、旌旗流苏等等的墨线,交错回旋达成一种和谐的意趣与行走的动势,而有微风拂面的姿致,以至使人感到各种乐器都在发出一种和谐的音乐,在空中悠扬一般。又例如画花鸟,枝干的欹斜交错、花叶的迎风摇曳、鸟的飞鸣跳动相呼相斗等等,无处不以线来表现它的动态。就以山水来说,树的高低欹斜的排列,水的纵横曲折的流走,山的来龙去脉的配置,以及山石皴法用笔的倾侧方向等等,也无处不表达线条上动的节奏。因为中国画重视动的气趣,故不愿呆对着对象慢慢描摹,而全靠抓住刹那间的感觉、靠视觉记忆强记而表达出来的。因此中国画家必须极细致地体察人人物物形形色色的种种动态,以得山川人物的神情与意趣。七、题款和钤印更使画面丰富而有变化,为中国绘画特有的形式美绘画是用色彩或单色在纸、绢、布等平面上造型

的一种艺术,不象综合性的戏剧那样,能曲折细致地表达内在的思想与情节。绘画的这种局限性,往往需要用文字来作补充说明。世界上的绘画大多有画题,这画题亦就是一幅画最简略的说明。此外往往还有署名及创作年月。然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不同之点,是西方绘画的画题,往往题写在画幅之外,而中国绘画,则往往题写在画幅之内。不仅在画幅中写上画题,还逐渐发展到题诗词、文跋以扩大画面的种种说明。同时为便于查考,都题上作者名字和作画年月。印章也从名印发展到闲章。中国绘画的题款,不仅能起点题及说明的作用,而且能起到丰富画面的意趣,加深画的意境,启发观众的想象,增加画中的文学和历史的趣味等等作用。中国的诗文、书法、印章都有极高的艺术成就,中国绘画融诗书画印于一炉,极大地增加了中国绘画的艺术性,与中国的传统戏剧有音乐舞蹈一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另一方面,题款和印章在画面布局上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在唐宋以后,如倪云林、残道者、石涛和尚、吴昌硕等画家往往用长篇款,多处款,或正楷、或大草、或汉隶、或古篆,随笔成致。或长行直下,使画面上增长气机;或拦住画幅的边缘,使布局紧凑;或补充空虚,使画面平衡;或弥补散漫,增加交叉疏密的变化等等。故往往能在不甚妥当的布局上,一经题款,使布局发生无限巧妙的意味,成一幅精彩之作品。又中国印章的朱红色,沉着,鲜明,热闹而有刺激力,在画面题款下

用一方或两方名号章,往往能使全幅的精神提起。起首章、压角章也与名号章一样,可以起到使画面上色彩变化呼应、破除平板,以及稳正平衡等等效用。都能使画面更丰富,更具有独特的形式美,从而形成中国绘画民族风格中的又一特点。以上种种,我认为是中国传统绘画民族风格的主要特点所在。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悠久文化传统滋养培育的结果,是中国绘画光辉灿烂的特有成就,丢掉了这些传统特点,也就谈不上中国绘画的民族形式和风格多样化的原则了。民族文化的发展,亦是国家民族独立尊严繁荣昌盛的一种象征。我们必须很好继承和发展我们民族的传统艺术。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发布,不代表今日头条立场。

国内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

中国传统绘画的主要种类。从美术史的角度讲,民国以前的国画我们都统称为古画。中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近现代以来为区别于西方输入的油画(又称西洋画)等外国绘画而称之为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中国画按其使用材料和表现方法,又可细分为水墨画、重彩、浅绛、工笔、写意、白描等;按其题材又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中国画的画幅形式较为多样,横向展开的有长卷(又称手卷)、横披,纵向展开的有条幅、中堂,盈尺大小的有册页、斗方,画在扇面上面的有折扇、团扇等。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集中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 国画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按表现对象大致可分为;人物,山水、界画、花卉、瓜果、翎毛、走兽、虫鱼等画科;按表现方法有工笔、写意、钩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设色又可分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 水墨画 中国画的一种。指纯用水墨所作之画。基本要素有三:单纯性、象征性、自然性。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墨即是色”,指墨的浓淡变化就是色的层次变化,“墨分五彩”,指色彩缤纷可以用多层次的水墨色度代替之。北宋沈括《图画歌》云:“江南董源传巨然,淡墨轻岚为一体。”就是说的水墨画。唐宋人画山水多湿笔,出现“水晕墨章”之效,元人始用干笔,墨色更多变化,有“如兼五彩”的艺术效果。唐代王维对画体提出“水墨为上”,后人宗之。长期以来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着重要地位。 院体画 简称“院体”、“院画”,中国画的一种。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宫廷画家比较工致一路的绘画。亦有专指南宋画院作品,或泛指非宫廷画家而效法南宋画院风格之作。这类作品为迎合帝王宫廷需要,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因时代好尚和画家擅长有异,故画风不尽相同而各具特点。鲁迅说:“宋的院画,萎靡柔媚之处当舍,周密不苟之处是可取的。”(《且介亭杂文·论“旧形式的采用”》)以张铨、江宏伟、贾广键、赵蓓欣、喻慧等为代表的现代中青年画家为现代院体画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文人画 亦称“士夫画”。中国画的一种。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明代董其昌称道“文人之画”,以唐代王维为其创始者,并目为南宗之祖(参见“南北宗”)。但旧时也往往借以抬高士大夫阶层的绘画艺术,鄙视民间画工及院体画家。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曾说:“自古善画者,莫非衣冠贵胄,逸士高人,非闾阎之所能为也。”此说影响甚久。近代陈衡恪则认为“文人画有四个要素:人品、学问、才情和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通常“文人画”多取材于山水、花鸟、梅兰竹菊和木石等,借以发抒“性灵”或个人抱负,间亦寓有对民族压迫或对腐朽政治的愤懑之情。他们标举“士气”、“逸品”,崇尚品藻,讲求笔墨情趣,脱略形似,强

潘天寿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特点

潘天寿:中国传统绘画的风格特点 风格,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现在估且将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所表现的技法形式,作一相对的比较,或许可以稍清楚中国传统绘画风格之所在。东方统系的绘画,最重视的,是概括、明确、全面、变化以及动的神情气势诸点。中国绘画,尤重视以上诸点。中国绘画不以简单的“形似”为满足,而是用高度提炼强化的艺术手法,表现经过画家处理加工的艺术的真实。其表现方法上的特点,主要有下列各项:一、中国绘画以墨线为主,表现画面上的一切形体以墨线为主的表现方法,是中国传统绘画最基本的风格特点。笔在画面上所表现的形式,不外乎点、线、面三者。中国绘画的画面上虽然三者均相互配合应用,然用以表现画面上的基础形象,每以墨线为主体。它的原因:一、为点易于零碎;二、为面易于模糊平板;而用线最能迅速灵活地捉住一切物体的形象,而且用线来划分物体形象的界线,最为明确和概括。又中国绘画的用线,与西洋画是的线不一样,是充分发挥毛笔、水墨及宣纸等工具的灵活多变的特殊性能,经过高度提炼加工而成。同时,又与中国书法艺术的用线有关,以书法中高度艺术性的线应用于绘画上,使中国绘画中的用线具有千变万化的笔墨趣味,形成高度艺术性的线条美,成为东方绘画独特风格的代表。西方油画主要以光线明暗来显示物体的形

象,用面来表现形体,这是西方绘画的一种传统技法风格,从艺术成就来说,也是达到很高的水平而至可宝贵的。线条和明暗是东西绘画各自的风格和优点,故在互相吸收学习时就更需慎重研究。倘若将西方绘画的明暗技法照搬运用到中国绘画上,势必会掩盖中国绘画特有的线条美,就会失去灵活明确概括的传统风格,而变为西方的风格。倘若采取线条与明暗兼而用之的用法,则会变成中西折中的形式,就会减弱民族风格独特性与鲜明性。这是一件可以进一步研究的事。二、尽量利用空白,使全画面的主体主点突出人的眼耳等器官和大脑的机能,是和照相机、录音机不同的。后者可以同时把各种形象声音不分主次、不加取舍地统统记录下来,而人的眼睛、耳朵和大脑却会因为注意力的关系,对视野中的物体和周围的声音加以选择接受。人的眼睛无法同时看清位置不同的几件东西,人的耳朵也难以同时听清周围几个人的讲话,这是因为大脑的注意力有限之故。比如,当人的眼睛注意看某甲时,就不注意在某甲旁边的某乙、某丙,以及某甲周围的环境等等;注意看某甲的脸时,就不会注意看某甲的四肢躯体。人的眼睛在注意观看时,光线较暗的部分也可以看的清清楚楚,不注意观看时,光线明亮的部分也会觉得模模糊糊。故人的眼睛,有时可以明察秋毫,不时可以不见舆薪。这全由人脑的注意力所决定。俗话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就是对人类这种生理现象的极好概括。

试论中国传统绘画美学的发展历程

试论中 国传统 绪论:在中国历史上,自先秦诸子以来,到汉魏的王充、刘勰,再到清代的王夫之、叶燮,许多的哲学家同时又是美学家,在他们的著作中存在了大量的美学思想。除了哲学家,历代著名的诗人、画家、戏剧家、书法家等所留下的诗文理论、绘画理论、戏剧理论、书法理论、音乐理论中,也包含有丰富的美学思想,"而且往往还是美学思想史中的精品"。这些宝贵的思想遗产材料丰富,涉及范围广泛,值得现代设计师有很好地学习。其次,中国各门传统艺术(诗文、绘画、戏剧、音乐、书法、建筑等)不但都有自己独特的体系,而且各门传统艺术之间,往往互相影响,甚至互相包含。"譬如在诗文、绘画中可以找到园林建筑艺术所给予的美感或园林建筑要求的美,而园林建筑艺术又受诗歌绘画的影响,具有诗情画意。"各门艺术既具有自身的美感独特性,又在审美观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和相通之处。这个特点使设计师可以在传统工艺产品的范围之外更加广泛地接触到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实质。第三,美学的理论形式之外,在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大量工艺产品之中,也体现出了丰富的美学思想。虽然自先秦诸子以来,造物的工艺就一直被归于"形而下"的范畴,但从先辈能工巧匠的高度技巧之中仍然表现出了他们的艺术构思和美的理想,正如马克思所说,他们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的。古人强调"技进乎道",从实际操作的高超技艺中可以归结出美的规律"道"。技艺的神化,进乎道,亦出乎道,道是技的立足根本,技是道的外在表现和激发因素。这种道与技的辨证关系,应该为现代设计师所把握。充分了解了以上特点,我们作为现代设计师就可以明白,中国美学的发展史,能够带给我们丰富的美学思想、多元的传统文化和对工艺、设计、美的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并能够提供给我们许多资料和新的启发。这对把从理论上进行的设计研究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及对实际工作中创作思想的激发都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书画美学审美思想先秦魏晋南北朝 先秦是中国古代社会最激烈的变革时期,也是中国审美文化最为活跃的开创时期。一方面摆脱原始巫术宗教的种种观念传统,另一方面开始奠定汉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发展,宣扬了中华民族的艺

潘天寿题画诗辑录100首

潘天寿题画诗辑录100首 渡嘉陵(二首) 山色辉金兼映碧,水流怪石复崩滩。 李吴并世无双笔,坐我大同殿里看。 江涛终古挟云奔,一舸谁同祖逖论。 且为幽兰动桡楫,渝州灯火已黄昏。 登天台莲华峰拜经台作(六首)

盲风拖得雨云开,莽莽万山天外来。 检点金瓯残缺甚,为兜大笠上高台。 极海波涛耐细听,重裘无碍酒初醒。 陡知绝顶临风立,百万峰峦为我青。 以我为峰未可非,歌声天姥听依稀。 不稽刘阮胡麻事,有忆长才李布衣。 寂寂禅心不动尘,风旛闲展石台春。 月华如雪空明夜,想见蒲团花雨匀。 碍眸烽火遍胡笳,无奈盘桓日已斜。 为问人天千万劫,忍将无语证莲花。 暮色沉沉脚底开,平铺无际上层嵬。 山僧语我晴能好,明日安排观海来。 高冠华自青木关来书,谓不日在陪都个展,因成四截张之,并以代简。 腊尽山城付索居,懒将钝眼辨虫鱼。 独欣高适真诗伯,一纸来书每起予。 笔从浑朴漏痕得,墨自淋漓元气传。 砚底天生古港水,迩来百丈发青莲。 赚得空山与水隈,老松疏竹复寒梅。 霜余雪后横斜好,径自青藤雪个来。 刘勰品文嵘品诗,味如醇酒与羊脂。 知能取代为形相,不羡声闻写辟支。 流香涧(二首) 绝壁千寻一涧花,衣香随水腻流霞。

幽深彷彿罗浮路,料有仙人萼绿华。 团蕉何处可安居,剩水残山万劫余。 拟拓涧边数弓地,饱胡麻饭读奇书。 春雨 做春细雨沁窗纱,投老心情懒倍加。 耐有寒香蕴书味,残兰又放一枝花。 题高南阜扁豆障子(二首) 乾嘉画手谁评旦,骑鹤疏于十万筹。 二十四桥应似昔,不胜人物忆扬州。 秋来豆荚已登盘,至趣应从蜾扁看。 自是散僧能入圣,任教怪鬼上毫端。 题柏园会友图(二首) 根石柯铜烂有光,曾经殷雪与周霜。 岁寒已近换符节,祭灶喜闻柏子香。 小别经年鬓已疏,情怀轳辘我何如。 此来尽有山蔬美,剪韮烹茶问洛书。 咏兰(四首) 残兰一盆,为前寓客遗弃于古墙根者,已近二年矣。去秋忽萌新叶,并添两蕊,因移置楼窗谨为护养。至今春落灯时节冁然开放,喜而书此。 可爱离披四五叶,谁遗冷落古墙根。 不摧雨雪风霜下,自有天心为尔存。 娴似文君春鬓影,清如冰雪藐姑仙。 应从风格推王者,岂仅幽香合可传。

潘天寿:画家本质上应是文人!(附潘天寿百幅画作及其题画诗释文)

潘天寿:画家本质上应是文人!(附潘天寿百幅画作及其题 画诗释文) 潘天寿《东海波涛》潘天寿曾写诗评价明代上虞书法家倪鸦宝说:“上奥诗亦虎,画以诗为主“,他认为,“画“在本质上也是“诗“,画家本质上应是诗人。潘天寿画风雄阔奇崛,高华质朴,显示出一种深沉雄大的格局和霸悍无敌的气势。其画风所显示的是画家推崇宏大之境和阳刚之气的审美理想。潘天寿在他自己的诗中自喻:“老夫指力能扛鼎,不遣毛龙张一军”,这是何等的自信,何等的气魄!这也正是其绘画中雄霸之气的诗句表达。一、潘天寿山水一诗一画:潘天寿《松荫观瀑》题画诗:清游最爱梦中山,怪壑奇崖笔外扳。又见水晶帘不卷,从天摇曳到人间。潘天寿《云谷菱歌图》题画诗:谷底白云飞复飞,残红春老落花稀。一番新雨菰蒲长,听唱菱歌实正肥。潘天寿《长风白水图》题画诗:残叶残叶千林摧,长风净扫圆空开。奔流独许三万里,此水源从天上来。潘天寿《空山晴翠》题画诗:晴翠漾云白,山空衣带寒。小楼昨夜雨,新水涨滩前。潘天寿《长松山房图》题画诗:虬松虬松岸白马,叶青青兮干深赭,参天欲与齐者寡,吾师颐公结屋于其下。大风来,涛声起,虬化龙,天尺咫,腾行云,千万里,作霖雨,寂秋水,师颐公,闲负手,永欢喜。潘天寿《富春江上》题画诗:蜡屐闲情未可删,

富春江水绿潺潺,莫嫌卷子长无限,怕写大痴水墨山。潘天寿《古松矮屋》题画诗:土腴处处可桑麻,亦种棠梨与菊花。三径荒,人迹少,孤松矮屋老夫家。潘天寿《白云飞瀑图》题画诗:青云青云天已曙,蕊珠之宫在何处。白龙飞瀑乱石间,绛袂仙人自来去。潘天寿《登高观波图》题画诗:极海波涛耐细听,重裘无碍洒初醒。陡知绝顶苍茫立,百万峰峦为我青。潘天寿1944年题诗《黄山虬松图》:我爱黄山松,墨渖泼不已。高者直参天,低者盈尺咫。鬅鬙万叶青铜古,屈铁交错虬枝舞。霜雪干漏殷周雨,黑漆层苔滴白云。乱峰飞月啸饥虎,世无绝笔韦偃公,谁能纤末起长风?蔡侯古纸鹅溪绢,展付晴光凌乱中。潘天寿《浔阳江景》题画诗:俯水昂山势绝群,谁曾于此驻千军。万家楼阁参差起,半入晴空半入云。城外千樯集海凫,上通巴蜀下姑苏。似曾相识浔阳路,夜泊船留司马无。浪淘沙尽几英雄,倒海潮声岁岁同。铁板铜琶明月夜,何人更唱大江东。二、潘天寿花鸟一诗一画:潘天寿题《兰石图》:闲似文君春鬓影,清如冰雪藐姑仙。应从风格推王者,岂仅幽香足以传。潘天寿1940年题《楚兰图》二首:不多笔墨已离披,纫佩何心唱楚辞。同与夷齐无寸土,露根风叶雨丝丝。眉湿春痕重,非关墨渖多。有怀荆楚月,意绪乱婆娑。潘天寿1945年题《待猎图》:眼耽耽,心逐逐,欲使潭底鱼无遗族,无遗族,不知日后如何能裹腹。潘天寿题《荷花》:日色花光一片,浩荡烟波堪羡。

潘天寿谈艺录

潘天寿谈艺录 艺术的民族性一民族有一民族之文艺,有一民族之特点,因文艺是由各民族之性情智慧,结合时地之生活而创成者,非来自偶然也。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将自己的民族文化看成是莫大的骄傲,以此来证明本民族的文明程度和聪明才智。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文明古国,传统遗产之丰富,艺术成就之高深,在世界上是少有的。作为中国人,应该花大力气研究、整理、宣扬我们的民族遗产,并从中推出民族风格的新成就,否则真要对不起我们的老祖宗了。艺术这个东西是要有不同的,不要去强求相同。各民族、各地区的作家创作出来的东西有不同的风格、形式、气魄,这是好的。如果都相同起来,那不是艺术而像机器生产。当然,艺术大的原则还是同的,但不同民族、不同作家的表现有所不同。不同就是他的成就。油画在中国还较年轻,要解决民族化问题,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能求之过急。我们不能简单化地要求学油画的搞点中国白描作为油画基础来解决民族化问题。中国画的基础和油画的基础,各有特点和长处。现在没画还是可以按照西洋的一套基础来训练。只能从中摸索,逐步创造新的中国没画的基础。西画,还是应在西画基础上搞,不必插入其他东西。民族化的问题不是那么简单容易的,必须对西洋画有相当基础以后,才能创造和变革。中国画的

特征因工具材料的不同,使用工具的技法也就有不同的讲究,从而在画面上也就呈现各不相同的形式和面貌。中国传统绘画上高度发展的笔墨技巧,就是充分发挥特殊工具材料之特殊性能的结果。西欧与东方的地域不同,人种肤色不同,生活方式、性情脾气、风俗习惯都不同,西洋人说自然界没有墨色,但中国画却利用墨色来表现对象,中国古代的彩陶就是用墨色来表现的;吴昌硕常常用墨色和红色画牡丹,充分发挥墨色的效能,使其色彩的变化非常复杂,对比强烈,达到淋漓尽致的程度。中国的京剧很有民族特点,演《断桥相会》时,不把真的桥搬上舞台,同样可以表现断桥相会的艺术效果。若演员表演上楼时搬用一个真的扶梯在台上,反而会破坏表演的艺术性。《三岔口》表演夜间打仗,若把电灯关熄,演员不能武打,观众也无戏可看,所以舞台上要点上几千瓦的灯光,才能让演员最有英雄用武之地,观众也看得痛快。这是中国的戏剧特点所在。如《三堂会审》,全用唱来表达对话的内容,唱词是剧作家编造出来的,不是生活中的口头语,观众并不感到这样的表演不符合生活情理,反而感到有看头,有艺术性。京剧中演张飞的,是大花脸,很威严,粗鲁,三国时代当然没有这样的形象,这是艺术夸张。演员为了演好张飞,只有化装成花脸,才能把张飞的个性充分地表现出来。这与绘画的以形写神是一样的道理。齐白石说:“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追求神似,不求表面的形似,

论中国传统绘画的“空白加减法”及其运用

论中国传统绘画的“空白加减法”及其运用 论文摘要:空白在中国古典艺术里是有着极其深刻的渊源,受中国哲学思想思维模式的影响。“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苏轼的这一诗句可以说是中国画“空白加减法”很好的写照。本文从中国传统绘画中“空”的表现形式、中国传统绘画中“空”所蕴含的哲学观、中国传统绘画中“空”的抽象运用等级个方面探讨中国传统绘画的“空白”空间及其运用。 论文关键词:传统绘画,空白,加减,运用 中国水墨画艺术的“空白”运用深层积淀是以中国古典哲学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基础的,也就必然重视作品中“意象空白”的美学意义,因为中国艺术的存在形式是以这种“自知加减”的思维方式来决定的,其中进一步领悟到老子“知其白、守其黑”的审美意义。它总是会继承过去的优秀部分,而加入时代进步的部分,在创作的程式中强调笔墨意识的同时,也把“空白”的审美价值放在了重要位置。 一、中国传统绘画中“空”的表现形式 1.疏可走马 在绘画中疏密关系的表达大致可分两类,一是符合客观情理的疏密变化,根据现实中景物的不同而构造的疏密情况,通常我们在一般意义上的绘画中便能察觉,另一类是经过缜密的艺术构思,通过艺术化的加工处理将画面中的繁密或疏简布置于作品全局,使画面达到繁不嫌塞,疏不嫌空,可谓密不透风,疏可跑马的艺术高度。疏密与繁简互有异同,相辅相成。 传统水墨画特别强调用笔用墨的疏密关系,“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便是对这一关系的总体概括,中国传统绘画的疏密关系是靠空白来完成的,“空白加减法”的运用程度直接影响着整幅作品的节奏感。“加法”不一定密,“减法”不一定疏。上部密下部疏,但是密中有疏、疏中有密,加中有减,减中有加。这就是布局中所谓的繁简和疏密相间,繁密的布局中,可山峦重叠,简疏的画中疏树横坡,就如王蒙与倪云林的画,一密一疏间,各有其趣,何其乐哉。 2.计白当黑 在长期的绘画实践中,历代画家们正是在这一传统哲学理论的指导下,总结出了一整套关于空白的规律,有时候“减法”也可以当做“加法”来运用自如。画家们提出“计白当黑”、“知白守黑”等法则,使中国画的创作表现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峰。清人汤贻汾深有感触地说,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画之空处全局所关,王昱在《东庄论画》中也这样讲:“奇者,不在位置,而在气韵之间;不在有形处,而在无形处。”[1]戴照似乎说得更为贴近国画创作实际。在他们看来,传统绘画中最突出的地方,不在实处,而在无笔无墨的空白处。笔墨不着的空白处,为何却成了一幅画最紧要之处?清代华琳在《南宗抉秘》中道出了个中原委:“于通幅之留空白处尤当审慎。有势当宽阔者窄狭之,则气促而拘;有势当窄狭者宽阔之,则气懈而散。务使通体之空白,亦即通之龙脉矣。”[2]有黑才有白,有了黑色的“加法”在画中的绝妙运用,“减法”才能在画中因此而妙了起来。画面中的空白并不是虚无他物,只是偶然的表现,其中贯彻着独立的审美价值。 正如清代王夫之所说:“凡虚空皆气也,聚则显,散则隐,隐则人谓之无。”正是居于上述认识,历代国画家都很重视构图布白的问题。”[3]柳宗元《江雪》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可谓是一幅减笔水墨图,运用大片空白,渲染了寒江雪霁的气氛。 3.大象无形 “大象无形”一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大象无形"可以理解为:世界上最伟

浅谈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

浅谈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 中国画这一艺术形式之所以能在世界绘画史上占有极其重 要的地位,是因为它代表了东方民族特殊的艺术审美观念。纵观中国绘画史,我们会清醒地发现,创新并不是现在才提出的问题。从隋代的展子虔到清代“四僧”再到近代的黄宾虹、齐白石、徐悲鸿等,哪一个不是在创新中崛起、发展、壮大的呢? 艺术贵在创新。对于这一点,中国画家似乎没有太大的分岐。但关于中国画传统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怎样把握、如何去创新等问题倒是众说纷纭,因此,我们很有探讨的必要。对于传统,多数画家仅把画史上几个著名画派的技巧及风格当做传统的本质而加以继承。画派的技巧和风格是形成与发展传统的重要因素,是传统的具体体现,但绝不能代替传统。所谓传统,笔者认为,指的是对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观点、艺术方法、艺术形式、艺术风格等的概括,具有本质性。什么是中国画的传统?根据中国画发展的特点,笔者将其概括为以下五点: 一、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是中国画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中国画讲究气韵、追求意境。一个画家应具备“画得像”的功

夫。但如果作品有形无神,那么即使画得再像也不是中国画所要达到的目的。有形无神的画是存在的,而有神无形的画是不存在的。写形是为了传神、为了畅神。形可在“似与不似之间”。我们要知道,“以形写神”的最终目的是“达意”。苏轼曾言:“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没有“形”的支架,“神”无处依附。相传五代荆浩为松写生的画集达几万册,所以用笔能够“运转变通”、“如飞如动”,用线既不专以浑朴胜,也不专以娟丽胜,而是达到了所谓“神化”的境地。中国画历来要求以“形”这个支架表现“神”。这个“神”指的是客观对象的生命力、生动气韵和本质特征。“形”是次要的,而“神”是主要的。现代大家齐白石、黄宾虹都提出“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画才算是好画。也就是说,画得太像就太俗了;画得一点儿也不像,更不是中国画。所谓“意象造型”就是这个道理。而从西方绘画史来看,古希腊以及文艺复兴以后的绘画着重于形的逼真再现;发展到现代派,则走上了另一极端。现代派画家主张绘画是“自我表现”的凭借,因此,可以随意摆弄“形”。既然如此,“神”就更谈不上了。 二、中国画以线、墨为主,讲究笔法,追求“笔精墨妙”的艺术效果,讲究骨法用笔。这些都是对笔墨内涵的要求。“骨法”又作“骨力”,指书写点画中蕴蓄的笔力。它是构成点画与形体的支柱,也是表现神情的依凭。画家以挺劲的笔法将自己

青春岁月--赵萌结合《潘天寿论画笔录》谈中国画构图

结合《潘天寿论画笔录》谈中国画构图 赵萌(青岛科技大学山东青岛2660061) 摘要:中国画的构图是构成画面的主要元素,也是画中的骨骼,通过对《潘天寿论画笔录》一书的阅读,更加深入的探讨了中国画构图中虚实、疏密、开合等构图形式,并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分析。 关键词:中国画构图虚实疏密留白开合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优秀文化传统和广泛审美情趣的伟大民族。中国绘画艺术在民族文化精神的孕育下,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历练数千年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展现出中国艺术强大的生命力和光辉未来。 中国画的构图是构成画面的主要元素,也是画中的骨骼,在传统画论中称之为“章法”、“布局”,亦即顾恺之所说的“置陈布势”,谢赫“六法”中的“经营位置”。艺术家就是要在有限的纸素范围内,运用审美的观念安排和处理形象、线条的位置关系,将不同的形象、符号按构图的法则组成完整的艺术空间。中国画讲求“气韵生动”,“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似与不似之间”,而谋其“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之“传神”、“畅神”的意象思维和意象造型法则,使中国画的艺术创造,可以不受视角、时空的限制,唯意而取。而要将所有的内涵意象展现出来,且营造出具有形式美感的特有意境,那具体措施就是“经营位置”、“置陈布势”,组织好画面的构图。 潘天寿先生作为一代宗师,他的构图学理论应该是他中国画学术性研究的重要成果。他在对中国画构图学的研究中,参照西方绘画系统化、规范化训练模式的长处,对传统的中国画章法论进行了系统的清理与归纳,逐渐将其演变成一门有别于西方绘画构图学理论的中国画构图学。据史料记载,潘天寿先生在他的教育生涯中,有过数次关于构图学的重要讲座,并结合具体作品进行了大量的构图分析,这也应该是中国绘画理论史上的重大突破。 通过阅读《潘天寿论画笔录》一书,其中的关于中国画的构图部分让我感触颇深,从而对中国画的构图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潘天寿先生提到了画一幅完整的画需要思想方面的改造,要体验生活,最后是收集画材。材料收齐后如何应用,这就得很好的研究布局。评价一副作品的好坏不仅要看他的用笔用墨、意境、表现手法等方面,更要对整个画面的布局有所安排,这对于整幅画的成败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古代画家中,他们运用的不同的绘画处理手法,也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例如,石溪与八大等人的布局就迥然不同,各臻其妙。石溪的布局多茂密,题的款总是长款,八大布局很疏简,题的穷款多,他的花鸟画往往画材极少而空白很多,不但空而不空,反而觉得高华空阔,渺无边际,独树一帜,不同凡响。石溪的画多茂密厚重,空处无多,纵有空白也常题长款,却显得密而不密,似乎下笔时画不尽,我们观看时也看不尽,没有多余之处,使人百看不厌,余味无穷。八大的穷款和石溪的长款,都与他们的构图相配合,值得我们学习。 在书中,潘天寿对中国画的构图研究方面提说了几个重要的观点,首先他依据中西绘画各自的形式特点,澄清了“虚实”与“疏密”两个中国画构图学的基本概念。中国画的虚实问题,系指东方绘画画材排布而言,西洋画并不是不讲虚实,而是讲的比较少,更不及中国人讲的深入,在中国画中,“虚”就是画幅中的空白,“实”即使画幅中的画材。虚实和疏密是有区别的,如果是紧密的布置,小起结应和大起结紧密地结合起来;是疏松的布置,那么小起结就不宜与大起结结合的太紧密了。疏密:言画材之排比之距离远近也。这正是中国画

潘天寿绘画构图的特点

潘天寿绘画构图的特点 2010-04-19 13:21 绘画构图的特点,与取景的方法,角度密切联系。在大多数中国画家的作品中,山水、花鸟基本上是分家的,是独立的画种;而在潘天寿的画上,山水、花鸟往往是融合在一起的,这在他解放后的作品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山水、花鸟画的融合,是与画家个人的爱好分不开的。他曾说过:“古人作山水,壑中山花野卉,乱草丛篁,高下欹斜,纵横历乱,其姿致之天然得势,其意趣之清奇纯雅,其品质之高华绝俗,非平时想象中得之。故迩年以来,多作近景山水,杂以山水野卉,乱草丛篮,使山水之意境合于个人情趣偏爱也。’他自己还说过,他的作品好像是短篇小说。这话说得很有意思,道出了他的山水、花鸟画的一个特点。短篇小说没有众多的人物和复杂的情节,只能采取白描的手法,抓住少数人物生活中某些典型性最强的行为、语言、场景、关系加以刻画和描写。潘天寿的绘画就有类似的情况,画家在画上或者只画极少的对象,或者是画对象的一个局部,以少胜城门,加上远景的逶迤的山峦和山上隐约(1955年)一画,很难算得上是山水画,也很难算得上是花卉画(1963年)一画有类似情况。《之江远眺》(1954年),前景是近

看的竹林一角,后景则是山水画的远景,前景后景融合无间。给人的印象最强烈的,还是江水。《记写雁荡山花》(1962年),《烟帆飞运图》(1958年),《雨霁》(1962年) (1964年),《长春》(年)、《华光旦旦》(1964年)和《记写百丈岩古松》,都是山水、花鸟相融合的代表作。有的以山水为主,融入花卉,有的以花卉为主,用画山水之法画岩山,如《记写雁法山花》;这种作品,使花卉中见丘壑,在山岩溪谷中有野卉,使山川特别有风貌,在绘画中独辟蹊径,是中国山水、花鸟画中的一种新的创造。 新奇,壮阔,是潘天寿绘画作品构思构图的主要特点。据吴茀之先生评析,潘画不论画幅大小,都从高处、远处、大处和最新处立意,前面已经提及,潘画取景的方法和角度就与众不同。他把现实中别人不太注意的最美的一段截取下来,作为自己的构图的基础。再以《小龙湫下一角》为例,一般人画此景,都是直接画悬空直下的飞瀑,而潘先生只取湫下一角,通过一个不为人注意的角落,表现自然环境的幽深静穆,创造出“空山无人,水流花放”的优美、新奇的意境。古画论有云:“景愈藏,境界愈大”(明唐志契《绘事微言》)。潘老深谙此理。他在《之江远眺》中把一丛竹林放在构图近处,加以具体描绘,而把要表现的主体——之江却放在远处,不着一笔,留出空白,由两岸数抹淡赭来烘托出日光映照的江面。加上江中用浓墨画成的点点片帆,黑白对比鲜明,增加了之江的壮阔气氛。 吴茀之先生还分析到,潘画的构图倾向于奇险一路,经常采用“造险”、“破险”的手法。常见潘老首先大胆写出一块巨型磐石,使之几乎填塞了整个画面,这

试论中国绘画的文化特征(一)

试论中国绘画的文化特征(一) 【论文关键词】中国绘画传统艺术精神文化特征 【论文摘要】中国绘画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且经数千年不断丰富、革新和发展,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丰富多采的形式手法,形成了独具中国意味的绘画语言体系,它独特的艺术精神和表现手法已成为东方艺术之代表,其艺术特征除了有“视觉艺术”的共性外,还浓缩了中国文化的许多特征,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精神。 中国绘画的传统渊源流长,历数千年而不变,蔚为中外画史之奇观。而且,这种传统的深刻与持久,随着时间之推移,其内容和形式经过不断的融汇、锤炼、积淀、愈益形成一种传统的伟力,愈益鲜明、精纯而独到。以至许多方面均难乎为继,而令创新者久久束手徘徊。透过这些表象,我们可准确无误的识别出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绘画已形成的独特审美符号,领略到中国绘画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在中国绘画的研究中,一些学者都不约而同地从中国的经典哲学里,找到了绘画美学的起点,看出了中国绘画所包容的哲学深度。 南朝刘宋时期的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指出:“圣人含道应物……山水似形媚道。“以形媚道”即是说明了绘画是以物象的“形”来反映这种哲学思考的。“道”字在老庄哲学中是一个自至关重要的词,它作为老庄则学观念中最核心的概念,表述着极其复杂和抽象的哲学范畴。客体的实在不是艺术表现的目的,而只是一个中介物,力图表现的是冥冥之中的“道”或“天”。客体(山水、人物等等)只是一个载体,一种符号,关键在于它所表征的“道”。而绘画则能表现一种“非方非默”的状态,能把它描绘出来。因此,中国绘画被看作是表现“道”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它能在有限的空间里迹化出“道”所阐译的哲理。 因此,真实地再现客观对象便从来也与中国传统艺术无缘。PF杰拉德直截了当地说,中国艺术虽擅长于山水画,但并不着眼于描画任何现实的风景,而是根据源于现实而又包含着象征和哲理的灵感,进行富于想象力的创造。 老子哲学中所具有的某些朴素辨证法思想,如“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即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万物交感运动的观念,都曾渗透在中国绘画的表现技巧中,并被广泛的应用。在中国绘画的创作过程,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下笔运作时,提出“存心要恭。落笔要松”:在处理客观物象与主观理性关系方面,强调“似与不试之间”,得“不拭之拭”:在画面布局技巧上,要求具备宾主、开合、聚散、疏密……等关系:在笔墨技巧上应体现运笔的轻重、起伏、疾徐,用墨的浓淡枯润等等。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的绘画语汇都直接起源于谈论哲学和宇宙观的用语,虚实、气理、向背、心意等。能体现这些辨证关系的经典之作是《石涛画语录》。中国文化崇尚“天人合一”。中国传统艺术的实质是道家精神,道的特征与天地之美的契合,这庄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正不折不扣地是魏晋南北朝问中国艺术史上山水题材的勃兴的思想渊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老庄那里,充满了对天地之美的热情赞颂,和对与天地之美相牟的独立、自由的理想人格的倾心向往。从艺术审美意义上看,它集中体现为以人情观物态、使自然人化的思维方式,并把与自然精神的契合作为审美的理想追求。追求主客相融的审美境界,注重表现主客体的生命精神,轻视对物象外在表象的摹仿。在天人合一思想影响下,中国传统绘画追求天地之大美,着力表现天地万物的生机活力,表现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生命情调,表现这种大化生命的宇宙精神。因此中国传统绘画注重体现生命、生机,追求气韵生动。“气韵生动”作为中国传统美学的基本范畴,对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绘画从南齐谢赫的“随类赋彩”到剂浩提出的“水晕墨章”,很明显是一个由重视色彩表现到重视水墨表现的绘画观念转变,这就是阴与阳的哲学思维主导下的特殊色彩意识。“运墨而五色具”的思想是中国画的一个传统,“墨分五色”——这一色彩魔方吸引了无数历代画手。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中国哲学的玄想思维的作用。应该说,水墨世界从真实感上言是无色的、

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道家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04052083.html, 论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道家思想 作者:李艺乔君熊丹凤 来源:《世界家苑·学术》2018年第04期 摘要:老庄的有关“道”的思想,自其产生以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宇宙理论、政治理想、人生观念、艺术及美学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老庄的“道家”哲学思想一直长久而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绘画艺术,对中国绘画艺术形成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起着直接和关键的作用。可以说,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老庄的“道家”哲学思想是鱼水一家,老庄道家思想成为中国绘画艺术的美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的“无为”和“一”的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绘画;道家思想;绘画艺术;中国传统 所谓“道家思想”,即系指原本意义的老庄思想,即以老庄自然天道观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以守己无为为宗旨的道家哲学。老庄的有关“道”的思想,自其产生以来,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宇宙理论、政治理想、人生观念、艺术及美学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影响,道家的“无为无不为”和“一”的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无为”的道家思想 在庄子看来,社会伦理并不是孔孟所讲的仁义礼智之类,最高的善乃是顺乎自然而无为。老庄将“无私无欲无争”称之为“无为之事”。以“无为”的思想和态度去对待世间的一切事物,如果最后能从无为转变成无不为,此时的无为即是最好的有为。庄子云:“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所谓圣人,是说圣人懂得道,能够顺乎自然物理,齐物我,使身与物化。人只有无所待,无所为,才能成为圣人。 老庄之“无为”思想,对中国绘画艺术的深刻启发,主要表现在中国绘画艺术重“气”,重“空白”,重“虚”,重“无限”等方面。当然这些“无”的一面,在艺术形象中要凭借“韵”、“实”、“有限”等因素来表现。而“气韵”、“意境”等重要的中国美学思想与老庄之“无有”思想关系密切。 “无”是老庄思想中极精深的一个概念,它是另一种“有”,是宇宙运化终始之“一气”。“道”是有与无的统一。其微妙处不仅反映在现象界中有无相生,有无共同发挥作用,尤其表现在老庄对“无而有,有而元”的“有无为一”的洞察。中国艺术之重“空白”正是处处有“无有”之观念,以画中之白,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有外之无,来表现意象中的“灵气”、“生气”、“能量”等。 二、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一”的道家思想 老子认为,道是先天地生的,它处于一种天地混成的原始状态。这种状态作为老子哲学逻辑结构中的一个高级范畴,被称为“朴”,老子称“朴”的状态为“一”。“一”既是无,又是有,

潘天寿绘画技法简析

潘天寿绘画技法简析 对于一个未曾经过专业训练,或对中国画未曾有过长期接触和了解的读者来说,写意中国画的鉴赏和评价是一件困难的事:什么样的画才是好画?某位名家的作品好在何处?赏析画作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等等,都是观者想弄明白又不易弄明白的问题。其原因,是因为中国画的评鉴有自成体系的一整套复杂标准,而这套标准,又是中国渊源深厚的文化背景所决定的。一千六百年前,顾恺之提出了“传神”的主张,“神”是主导,是决定“形”的。其后,谢赫讲究“气韵”二字,明确提出以“六法”为准则,但他们都主要是从人物画的角度而言的。唐代张彦远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他将“立意”看成是统帅作画过程的枢纽,把形似、骨气、立意、用笔之间的关系揭示了出来。这里的“神”、“韵”、“意”虽然都包含有相当多的画家主观成份,但都以客观对象为基本依据。至宋以来,“逸品”地位上升,“逸气”、“逸笔”作为文人画的特殊要求,日益成为画家主观方面的事,与客观对象不太相关了。大写意中国画的勃兴,正是沿着这条路线发展演进的结果。从青藤、八大、石涛、扬州八家到赵之谦、吴昌硕、黄宾虹,“写”的成份越来越多,受客观对象的约束越来越少,画面上的纯形式因素越来越突

出,艺术语言的独立性与自由度都大大增加了。如果要问中国画在明清以来究竟有没有进步?回答无疑是肯定的,应该说这是真正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发展进步,也是那些大师们毕生努力所取得的成就之所在。苏东坡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这诚然是有识之见。既然不能以“像不像”为标准,那么究竟是怎样来具体地评鉴一幅作品呢?笔者以为,不妨可以从笔墨、构图、境界三个方面,作此具体的欣赏分析。笔墨、构图、境界三者之中,前二者较为直接,与意境的含义不完全一样:意境是情景交融的产物,离不开景与境,而境界则主要是指精神层次,与格调的含义相近,它是表现技法和意境、格调、学养等多种精神内涵呈现给读者的总体感觉。笔墨谈论笔墨,是以承认笔墨的相对独立性为基本前提的。而笔墨之所以在中国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又是以笔墨的相对独立性越来越被画家们所重视为前提的。什么是笔墨的相对独立性呢?不妨举一个粗浅的例子:(图1)中的瓷杯与菊花均是用毛笔和水墨画成的,笔和墨与自然对象结合得很紧,不可分离。即是说,笔墨的独立性很小,难以单独地加以分析。(图2)虽同样用毛笔和水墨画成,但笔墨和自然对象不完全吻合,杯和花的真实感减弱了,但笔墨的独立性增大了。杯子和花用写意笔线勾勒,这笔线就具有了独立的美感,对笔线所体现的力度、速度、形状、枯湿等等因素均可作独立的分析。若是如(图1)那种

中国画的特点

中国画的特点:意境、笔墨、章法布局处理 所谓意境是指画中所体现的思想感情的境界。意是画家对物象在情感上的"妙悟",所谓境是境界。 意境是客观生活中事物在画家头脑中所反映的结果。就是画家在作画之前,通过对客观物象的深入观察、体验和认识(即感觉)所引起的主观感受,然后把生动而强烈的感受反馈于被描绘的物象,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并且,中国绘画主张"缘物寄情"、"以景寓意"、"以神取形"、"笔不周而意周,笔不工而心恭"。在概括客观物象的同时,必须融进画家的主观感受,透过描绘对象创造形象的方式来借以体现画家的主观感受,使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精神性格交融和转化,即"神遇"(石涛语)及"迹化"(石涛语)为可视可想的。产生动人心魄的意境。 意境是构成一幅中国画的灵魂,其主题的确定,构图的布局和安排,形象的塑造,笔墨及造型的处理,无不受"立意"的主宰。王维在《山水论》中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张彦远说:"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总之,中国传统绘画历来重视立意问题。 中国画第二个特点是对笔墨的注意 中国画从立意到形象的塑造,总归于用笔用墨。谢赫在《六法》中将"骨法用笔"列为第二条。张彦远说:"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中国画家以写代描,把笔意墨法置于首位。故使笔墨成为表达"意境"、"形神兼备"的重要条件。 关于用笔。我国绘画很重视线的表现,用线来塑造形象。以线为骨,就是指以线为造 型的骨架。为之"骨法"表现物象须有具体的线去塑造,其关键在于"用笔"。线在塑造形象中力的变化,功在于运用笔法。古今画家通过熟练的使笔、运笔,产生笔力、笔意、笔趣,形成虚实变化,浓淡相依,顿挫回旋,巧拙适度,富于节律的造型底线。中国传统画论中形容东晋·顾恺之的线如"春蚕吐丝";形容唐·尉迟乙僧的线如"屈铁盘丝";形容唐·吴道子的线为"吴带当风";形容曹仲达的线为"曹衣出水"。所谓笔法即指执笔的方法和指、腕、肘的运用。传统的笔法为人所使,其法有中锋、侧锋、逆锋、顺锋、藏锋、露锋等法。所以掌握笔法(即用笔)的起止形态变化及行笔运转方向变化,使之随画意而使转,达到状形立象、传情达意。 关于用墨。中国传统绘画一贯是主张用笔和用墨的。清·恽南田说:"有笔有墨谓之画"。 论用笔必然要论用墨,谈用墨必谈用笔。所以,笔与墨在中国画中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有笔,墨才能变化;有墨,笔才能显现。故"笔为画之骨,墨为画之肉,有笔无墨非也,有墨无笔亦非也"(潘天寿语)。然而,中国传统绘画尤重用墨。笔以达气,墨以生韵。用墨表现画面的气韵,求得生动是很重要的。中国之墨经用笔引发和水的渗化,可变化出浓、淡、干、湿、黑、白(纸的本色)不同层次的色彩感。古人谓之"五墨六彩"。 中国传统绘画用墨大约始于唐,经五代到宋确立了用墨的重要地位,嗣后经元、明、清得到长足的发展渐次完备了用墨之法。古代绘画用墨法很多,有浓墨法、焦墨法、淡墨法、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宿墨法。归纳其要者,谓之破墨法、积墨法、泼墨法三种。破墨法即淡破浓,浓破淡,干破湿,湿破淡,以水破淡之法,备求墨色的浑化对比。泼墨法即以多量的水份调墨,要求不能太均匀,而后随笔泼洒,一次完成,以求墨色浑化自然、润泽。积墨法即在淡墨上层层加深,每次待干后复加之。求得墨色层次既有变化而又浑厚。此三种

论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特点

论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特点 摘要:中国传统绘画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立的价值取向,承载着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意识和艺术哲学。中国画线条的节奏与韵律美的特征,笔墨的骨力风韵之美以及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和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等,这些都赋予了它独特的审美价值和内在属性。 关键词:线条、笔墨、意境、和谐 中国传统绘画有着鲜明的民族属性和悠久的历史渊源,并且这一艺术形式在世界绘画史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代表了东方民族特殊的艺术审美观念。绘画的一般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线条美、色彩美和构图美上,而中国传统绘画在其基础上又有独特的美学体系。这主要表现在中国画线条的节奏韵律之美、笔墨的骨力风韵之美以及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和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这些审美特征构成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外在形式之美和内在精神之美,是中国传统绘画经久不衰的灵魂之所在。 一、线条的节奏韵律之美 线条是中国传统绘画独特的艺术语言,构筑着延续了几千年历史的中国绘画艺术。线条美是构成绘画形式美的一个重要形式,凌继尧曾说:“中国画的笔法不是静止立体的描绘,而是流动的,有节奏的线纹,借以象征宇宙生命的节奏。比较中西方绘画,可以发现这一特点。希腊的画,如庞贝古城遗址所见的壁画,远看如重的雕塑,他们强调对称、比例、平衡、整齐;而中国古代花纹图案或汉代壁画,则是飞动的线条。中国人物画也是一组流动线纹的有节奏的组合。”[1] 线是中国画造型的基础,从留存至今的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可以明显的看出描绘几何形纹样的线。至殷周时期,人们在铜器上描绘的狩猎、交战及动植物形态等已把“线条”的应用提升到中级阶段,除了表现形之外,同时也表现了动态。继而汉代时期绘画用线表示动态的能力达到了高峰,如汉代壁画中奔驰的马及人物画等,到了晋代,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和汉代壁画虽同为线条,但感觉已大不相同,这时的线不仅只是表述形态,同时对物象质感的表现及线本身的形式美已有所发展。至唐代线已可以成功得表现出物的质感,如唐代张萱的《虢国夫人

潘天寿简介

潘天寿简介 一、基本资料 潘天寿(1897—1971),现代画家、教育家。早年名天授,字大颐,自署阿寿、雷婆头峰寿者、心阿兰若主持、寿者。浙江宁海人。擅画花鸟、山水,兼善指画,亦能书法、诗词、篆刻。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受教于经亨颐、李叔同等人。其写意花鸟初学吴昌硕,后取法石涛、八大,布局奇险,用笔劲挺洗练,境界雄奇壮阔。 二、作品风格 潘天寿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偶作人物。尤善画鹰、八哥、蔬果及松、梅等。落笔大胆,点染细心。墨彩纵横交错,构图清新苍秀,气势磅礴,趣韵无穷。画面灵动,引人入胜。 潘天寿绘画题材包括鹰、荷、松、四君子、山水、人物等,每作必有奇局,结构险中求平衡,形能精简而意远;勾石方长起菱角;墨韵浓、重、焦、淡相渗叠,线条中显出用笔凝炼和沉健。 潘天寿的指画也可谓别具一格,成就极为突出。这类作品,数量大,气魄大,如指墨花卉《晴霞》、《朱荷》、《新放》等,画的均为“映日荷花”,以泼墨指染,以掌抹作荷叶,以指尖勾线,生动之气韵,非笔力所能达。潘天寿作画时,每画一笔,都要精心推敲,一丝不苟。他在“有常必有变”的思想指导下,取诸家之长,成自家之体,他的画材为平凡题材,但经他入手的画,却能产出不平凡的艺术能力感染。 三、代表作 传世作品《露气》、《雨后千山铁铸成》、《记写雁荡山花》等均藏于中国美术馆;收编成辑有《潘天寿画集》、《潘天寿画选》、《潘天寿画辑》、《潘天寿书画集》等。 著有《中国绘画史》、《中国书法史》、《听天阁画谈随笔》、《顾恺之》、《治印丛谈》、《听天阁诗存》、《中国画院考》、《中国书款之研究》等;1962年在杭州、北京等地举办潘天寿画展,1964年在香港举办潘天寿书画展,1977年在杭州举办潘天寿绘画展览,1980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潘天寿书画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