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计步器
如何使用计步器记录步数

如何使用计步器记录步数健康意识逐渐被人们所重视,走路作为最简单的运动方式之一,被认为是一项非常有益的运动。
而对于许多人来说,使用计步器来记录步数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计步器是一种专门用来测量步行步数的小型电子设备,通过这种设备,人们可以清晰地了解自己每天的步数情况,从而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
计步器的使用方法1.正确佩戴计步器:首先,要正确佩戴计步器,通常将计步器固定在腰带上或裤腰上,确保计步器位置稳固,可以准确感应步数。
2.设定个人目标:在使用计步器前,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设定合理的每日步数目标,一般建议每天走10000步,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调整。
3.开始记录步数:佩戴好计步器后,开始记录步数,可以随时查看步数情况,有些计步器还会显示消耗的卡路里和行走的距离等信息。
计步器的使用意义1.激励行走:拥有计步器可以激励人们多走路,达到每天设定的步数目标,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减少久坐带来的危害。
2.监控运动情况:计步器不仅可以记录步数,还能记录运动时间、速度等信息,帮助用户更好地监控自己的运动情况,及时调整运动计划。
3.培养健康习惯:长期使用计步器记录步数,可以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将走路融入日常生活中,使运动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
如何提高步数1.定时行走:可以在工作中适当安排行走时间,每隔一段时间站起来走动一下,或者选择步行上下楼梯等方式增加步数。
2.利用碎片时间:利用碎片时间来行走,比如在上班路上选择步行一段,或者在休息时间选择散步等,都可以增加步数。
3.结伴行走:与家人朋友结伴行走,一方面增加了步数,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活动的乐趣,互相督促,更容易坚持下去。
计步器的购买建议在选择购买计步器时,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款式和功能。
常见的计步器有手环式、挂件式、手表式等多种类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使用习惯做出选择。
总的来说,使用计步器记录步数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健康管理方式,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运动情况,还可以激励人们更有动力地走路。
计步器的工作原理

计步器的工作原理计步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设备,用于计算和记录一个人行走的步数。
它通常由一个加速度传感器、一个微处理器和一个显示屏组成。
工作原理如下:1. 加速度传感器:计步器中的加速度传感器通常采用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
它可以测量设备在三个方向上的加速度变化,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2. 信号处理: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加速度信号被发送到微处理器进行处理。
微处理器根据这些信号来识别行走的步数。
3. 步数识别算法:微处理器使用特定的算法来分析加速度信号,以识别步行的特征。
这些算法可能基于峰值检测、步态分析和模式识别等技术。
4. 步数计数:一旦步行特征被识别,微处理器会将步数计数器加一。
计步器可以通过显示屏或者其他方式将步数实时显示给用户。
5. 数据存储和分析:一些计步器还具有存储功能,可以记录用户的步数历史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连接到计算机或者挪移设备进行分析和跟踪。
6. 电源管理:计步器通常使用电池作为电源。
为了延长电池寿命,计步器可能会采取一些节能措施,如自动休眠模式和低功耗电子元件。
计步器的工作原理基于人体行走时的加速度变化。
当人行走时,每迈出一步,身体味产生一个特定的加速度模式。
计步器通过检测和分析这些加速度模式来计算步数。
需要注意的是,计步器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佩戴位置、步行方式和传感器的精度等。
因此,在使用计步器时,我们应该意识到它可能存在一定的误差,并结合其他活动跟踪方法来获取更准确的步数数据。
总结:计步器是一种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和算法来计算和记录步数的电子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识别人体行走时的加速度模式。
计步器可以匡助人们跟踪和监测日常步数,促进健康生活方式。
然而,在使用计步器时,我们应该了解其准确性的限制,并结合其他方法来获取更准确的步数数据。
数字电子健身计步器设计

1.设计任务描述1.1设计题目:健身计步器1.2设计要求1.2.1 设计目的(1)掌握健身计步器的构成、原理与设计方法;(2)熟悉集成电路的使用方法。
1.2.2 基本要求(1)健身计步器中的传感器将人每走(跑)一步的振动以脉冲形式发出,将此脉冲整形作为基准计步脉冲;(2) 可以记录走(跑)步数,最大值为9999;(3) 假设每走14步可以消耗1卡的热量,所消耗卡路里的计数译码显示;(4) 记录本次健身时间。
(可以分钟为单位)1.2.3 发挥部分(1)计步值的预置,当达到预置值时,发出庆祝的声音;(2)每走一千步发出提示音;(3)其他。
2.设计思路根据题目要求,我将健身计步器设计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计数部分,将震动由传感器变为的脉冲信号整形后输入计数器通过译码器译码最后经显示器分别显示出卡路里和及跑(走)的步数。
然后在卡路里电路部分通过门电路设计一个预置数,当达到预置数时与其连接的发光二极管会有发光提示;计步电路中的千步发出提示音则用一个555定时器组成单稳态触发器和一个555定时器组成的多谐振荡器和百步进位控制蜂鸣器从而在每1000步时发出响声。
第二部分是计时部分,首先由555多谐振荡器发出一个1000Hz的脉冲,经过三个74LS90计数器组成的1000分频器将其变成1Hz的脉冲,这时以秒为单位计时,考虑到应用健身器时一般不以秒算,则再经过两个74LS90计数器组成的60分频器后形成了以分为计时单位。
其余部分就是计数器加译码显示相同于计数部分的连接方法。
我设定的跑步时间不超过90分钟。
3.设计方框图震动脉冲 十进制计数器 译码器 十进制计数器步数显示六十分频器 555多谐振荡 十四进制计数器 1000步提示音译码器 能量显示444步二极管发光十进制计数器译码器时间显示4.各部分电路设计及参数计算4.1 译码驱动及显示电路图4.1.1译码驱动及显示电路译码器将十进制代码转换成对应输出的信号给显示器,显示数字。
计步器的工作原理

计步器的工作原理计步器是一种常见的健康监测设备,可以用来记录和统计用户的步数、距离、消耗的卡路里等数据。
它通过内部的传感器和算法来实现计步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计步器的工作原理。
1. 传感器计步器通常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用户的步行动作。
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测量物体在三个轴向上的加速度变化。
当人行走时,身体会产生垂直于地面的震动,这些震动可以通过加速度传感器进行检测和记录。
2. 数据采集计步器通过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来判断用户的步行状态。
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以时间序列的形式存储,包含了在不同轴向上的加速度数值。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内置的处理芯片进行处理和分析。
3. 步数计算计步器通过分析加速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识别出用户的步行动作。
通常,步行动作包括一个完整的步伐周期,即从一个脚跟着地到下一个脚跟着地的过程。
计步器会通过检测加速度传感器数据的峰值和谷值来确定一个步伐周期的开始和结束。
4. 算法处理计步器内部的算法会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准确计算出用户的步数。
算法会考虑到不同人的步行习惯和身体特征,通过对步行动作的频率、振幅、持续时间等进行分析,来区分步行和其他运动。
5. 数据显示计步器通常配备一个显示屏,用于展示用户的步数、距离、消耗的卡路里等数据。
这些数据是通过算法计算得出的,并根据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个性化的调整。
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或按键来查看不同的数据。
6. 数据存储和同步计步器通常具有内置的存储芯片,可以将用户的步数数据存储在设备中。
一些高级计步器还支持与智能手机或电脑的无线同步,可以将数据上传到云端进行长期存储和分析。
总结:计步器通过内部的传感器和算法来实现计步功能。
它能够准确地记录用户的步数、距离和消耗的卡路里等数据,并通过显示屏展示给用户。
计步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传感器的数据采集、步数计算、算法处理、数据显示以及数据存储和同步等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计步器能够帮助用户实时监测和管理自己的步行健康情况。
计步器的工作原理

计步器的工作原理计步器是一种常见的电子设备,用于记录人体行走步数和运动距离。
它通过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人体的运动,并将数据转换成步数和距离。
工作原理如下:1. 加速度传感器:计步器内置了一个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通常是MEMS(微机电系统)加速度传感器。
这种传感器可以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包括重力加速度和运动加速度。
2. 重力加速度:当人体静止时,加速度传感器会测量到的主要是重力加速度,即9.8米/秒²。
这是因为人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只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
3. 运动检测:当人体开始行走时,加速度传感器会检测到除了重力加速度之外的额外加速度。
这些额外加速度是由于人体的运动而产生的。
4. 数据处理:计步器内部的芯片会对传感器测量到的加速度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它会通过算法来判断何时发生了一步行走,并将步数计数加1。
5. 步数计数:计步器会根据算法判断的步数进行累加,并将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一般来说,计步器会显示累计的步数和运动距离。
6. 精度控制:为了提高计步器的精度,一些高级计步器还会考虑其他因素,如步伐长度、身高和体重等。
这些参数可以根据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设置,以提供更准确的步数和距离数据。
7. 数据存储:一些计步器还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可以记录用户的历史步数和距离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连接计步器到电脑或智能手机来进行查看和分析。
总结:计步器通过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检测人体的运动,并使用算法来判断何时发生了一步行走。
它将步数计数加1,并显示在屏幕上。
计步器的精度可以通过考虑步伐长度、身高和体重等因素进行控制。
一些计步器还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可以记录用户的历史步数和距离数据。
计步器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设备,可以帮助人们追踪和监控自己的日常步数和运动距离,从而促进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计步器的工作原理

计步器的工作原理计步器是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用于测量人体行走或跑步时的步数。
它通过一系列的传感器和算法来实现步数的准确计数。
下面将详细介绍计步器的工作原理。
1. 传感器计步器通常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人体的运动。
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测量物体在三个轴向上的加速度变化。
这些轴通常被标记为X、Y和Z。
计步器中的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检测人体的垂直运动(即上下运动),这对于计步器来说是最重要的。
2. 步态分析算法计步器使用步态分析算法来确定何时发生了一步。
这些算法根据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来检测步伐的特征。
例如,当人行走时,步伐的特征包括加速度变化的幅度和频率。
通过分析这些特征,计步器可以判断是否发生了一步。
3. 过滤算法在计步器中,还使用了过滤算法来排除非步行运动引起的误差。
例如,当人坐下或乘坐交通工具时,加速度传感器可能会产生一些误差信号。
过滤算法可以通过检测运动的模式和频率来排除这些误差信号,从而提高计步器的准确性。
4. 计步器的准确性计步器的准确性取决于传感器的精度和算法的可靠性。
高质量的计步器通常具有更精确的传感器和更先进的算法,可以提供更准确的步数计数。
然而,即使是高质量的计步器,在某些情况下仍可能存在误差。
例如,当人行走时,步伐的长度和速度可能会有所变化,这可能导致计步器的误差。
5. 计步器的使用为了获得准确的步数计数,使用计步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将计步器固定在身体的合适位置,通常是腰部或手腕。
这可以确保传感器能够准确地检测人体的运动。
- 在开始使用计步器之前,根据计步器的说明书进行正确的设置和校准。
- 在使用计步器时保持正常的步行姿势,避免异常运动或姿势。
- 定期检查计步器的电池电量,以免电量不足影响计步器的正常工作。
总结:计步器是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和步态分析算法来测量人体步数的电子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检测人体运动的加速度变化,并通过算法分析确定何时发生了一步。
计步器的准确性取决于传感器的精度和算法的可靠性。
智能电子计步器产品说明书

智能电子计步器产品说明书产品名称:智能电子计步器产品说明书一、产品概述智能电子计步器是一款方便携带的专业计步工具,采用最新的传感技术,能够准确记录和显示用户的步数、消耗的热量以及活动距离。
它不仅可以帮助用户进行科学健身,还可以监测用户的运动状况,为用户提供精准的健康数据。
二、产品特点1. 准确计步:通过内置的高灵敏传感器,智能电子计步器能够准确地记录用户的步数,不会因为摇晃或颠簸等情况造成误差。
2. 多项功能:除了步数统计外,智能电子计步器还具备热量消耗和运动距离测量功能。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查看不同的运动数据。
3. 全天候监测:智能电子计步器具有长待机时间和防水设计,可以随时随地佩戴并监测用户的运动情况,无论是室内运动还是户外活动都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4. 蓝牙连接:通过与智能手机的蓝牙连接,智能电子计步器可以将用户的健康数据同步至手机APP,用户可以随时查看自己的运动记录和健康状况。
1. 开机及基本设置:(1)长按电源键,屏幕亮起后松开,电子计步器将进入待机状态。
(2)初始使用时,用户需要设置个人信息,如身高、体重和步长。
按照屏幕提示进行设置即可。
2. 计步功能操作:(1)佩戴电子计步器并确保正确固定在腰部或裤子上。
(2)点击电源键,屏幕亮起后,步数将自动显示在屏幕上。
3. 其他功能操作:(1)热量消耗功能:在计步界面下滑,切换至热量消耗界面,即可查看热量消耗数据。
(2)运动距离功能:在计步界面上滑,切换至运动距离界面,即可查看运动距离数据。
4. 连接手机APP:(1)在手机上下载智能电子计步器对应的APP,并进行安装。
(2)打开手机APP,进入设置界面,按照屏幕提示连接电子计步器。
(3)连接成功后,用户的运动数据将会自动同步至手机APP,用户可以随时查看和管理数据。
1. 避免强烈的撞击:虽然智能电子计步器具有一定的抗摔击能力,但还是需避免强烈的撞击,以免损坏设备。
2. 防水性能:智能电子计步器具备防水功能,但不能完全接触水下,避免长时间暴露在水中。
数字计步器

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名称:数字逻辑课程设计题目:数字计步器学院名称:信息工程学院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学号:姓名:评分:教师:20 10 年 9 月日摘要课程设计是大学生学习生涯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可以检验出在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将理论知识付诸于实践中,在验证理论的同时提高了动手能力。
本课程设计是“数字计步器”,在本次试验中主要运用脉冲信号来模拟人走路的步数,并且采用了一些逻辑元件例如74HC160来实现一个具有置零,累加计数和暂停功能的数字计步器,并采用四位数字显示步数。
与此同时,按照设计要求与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并利用Mulitism 电路仿真软件对设计的电路图进行仿真,最终确定了成熟的方案。
通过本试验可以让学生掌握电子电路设计和调试的一般方法,进一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很有必要进行的一项课程设计。
关键字:脉冲信号,74HC160目录1.摘要 (2)2.目录 (3)3.前言 (4)第1章设计内容及要求 (5)第2 章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5)2.1 系统组成 (5)2.2 系统框图 (5)2.3 工作原理 (6)第3章电路设计 (6)3.1 电子元件74HC160的功能及信息 (6)3.2 74HC160级联计数模块 (9)3.3 系统显示模块 (10)第4章试验,调试及测试结果与分析 (11)4.1调试 (11)4.2排故 (12)总结 (12)参考文献 (14)附录一 (15)附录二 (16)附录三 (16)前言在繁忙的当代社会,人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也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健康,跑步称为了一种既方便又有效的锻炼方式。
而作为本次试验内容的“数字计步器”,它运用于生活中时可以自动地计算行走的步数。
当人们希望知道一天里行走了多少步,或者再乘以步幅来推算行走距离时可以使用它。
步数是一步两步来计算的,对于数字计数器来说当然具有这种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课程设计报告题目名称:数字计步器姓名:专业:班级学号:同组人:指导教师:摘要本课程设计的课题为数字计步器,通过水银开关模仿人走路,使用计数器电路实现人体移动步数的测量。
由于设计室缺少水银开关,设计时用一个常开开关代替,整个设计电路包括输入模块,计数模块和译码显示模块,其中输入模块包括脉冲输入和清零选择。
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从提出多套方案开始,先进行方案分析及比较,确定一套较好的方案后进行multisim软件仿真,确定无误之后进行组装调试,最终达到课题要求实现可控制计步。
通过本次电子课程设计,不仅让同学们掌握了电子电路设计和调试的一般方法,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从搜集各方面资料到检查电路,充分锻炼了同学们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字:计步器,计数,译码显示,清零目录前言 (4)第一章设计内容及要求 (5)第二章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5)2.1 系统组成 (5)2.2 工作原理 (5)第三章设计方案及原理 (6)3.1 方案一 (6)3.2 方案二 (7)第四章方案比较、选择及单元电路分析 (8)4.1 方案比较、选择 (8)4.2 单元电路分析 (8)第五章组装、调试与结果分析 (10)5.1 组装 (10)5.2 调试与结果分析 (10)总结 (12)参考文献 (13)附录1 元件清单 (14)附录2 芯片介绍 (15)前言数字计步器的使用有较长的时间,从计步器诞生到现在的多功能数字计步器,使用数字计步器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每天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忙碌在各个社会场所,吃的食物含有高热量,而锻炼身体的时间非常少,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计步器对于锻炼身体的作用,是它提供了一个量化的功能,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锻炼时间与运动量。
使用数字计步器,通过佩戴在身体上的触发开关,向计数器电路发出脉冲信号,通过译码显示电路显示在数码管上,佩戴者能清楚地了解自己走了多少路,离自己预期的运动目标还有多少,能有效地帮助人们养成有规律的锻炼,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
此外,数字计步器还可以用于比赛测量,比如田径运动员赛跑,可以通过测量计算得出最佳比赛跨步频率及长度,使运动员能以最节省体力而又高速的步伐冲向终点。
数字计步器是基于计数器电路产生的一种测量仪器,此设计原理可以用于更广泛的产品中,使之具有更多的功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因此数字计步器拥有较广的发展前景。
第一章设计内容及要求〖基本要求〗采用4位数字显示步数,传感器采用水银开关,主人走一步的时候,开关闭合一次。
〖提高要求〗无〖参考原理、框图〗本系统的原理和计数器相同、但是要注意开关的抖动以及信号的整形问题。
〖主要参考元器件〗74LS390,74LS247,74LS08第二章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2.1 系统组成系统由4片计数芯片,4片译码芯片,4个数码管以及其他组件构成,计数采用十进制,实现0000-9999计数。
系统框图如图2-1所示。
图2-1 计步器系统框图2.2 工作原理电源接通后,开关每次开合都会产生一个脉冲信号,信号输入计数芯片,计数器开始个位计数并显示在相对应的数码管上,当个位计数器由9进位到10时便会触发十位计数器进位,相应数码管显示“1”,当个位计数器第二次由9到10发出进位信号时,十位计数器对应的数码管显示“2”……百位与千位计数器的工作原理同十位一样,完成0000-9999计数。
第三章设计方案及原理3.1 方案一图3-1 方案一设计图方案一工作原理:当74LS160芯片的CLR端接高电平时,电路实现计数功能,CP端接收到一个脉冲,个位计数器开始工作计数1……当个位计数达到9时,再接收到第十个CP脉冲,个位计数器产生进位信号,十位计数器显示1,个位计数器清零,以此类推,实现0000-9999计数。
当CLR端接低电平时,由芯片性质实现计数清零,四个数码管都显示零。
3.2 方案二74LS247N图3-2 方案二设计图方案二工作原理:74LS390是下降沿触发的计数器,当开关J2开合时瞬间会产生一个下降沿脉冲,计数器开始工作。
输出端将数以二进制的形式输入到译码器的输入端,译码器将数译码后输入到数码管使其显示计数器所计的数。
由于74LS390是一个双十计数芯片,下一级的计数器的脉冲输入端INA的信号是由上一级的74LS390的输出端QA和QD相与后的输出提供的。
当第一级计数计到9以前,QA和QD相与的结果都是低电平,下一级的INA端始终为低电平。
当计数到9时,二进制1001,QA和QD相与的结果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但74LS390是下降沿触发的故下级计数器此时不计数,当此级再来一个脉冲时,由于芯片计数性质,此级计数器由9变为0,二进制对应0000,此刻下级的INA端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对于74LS390而言接收到一个下降沿,下一级的计数器开始计数,此时数码管显示的数为0010,依次类推,可以实现从0000到9999的计数。
74LS390的CLR端高电平有效,当J1开关打到地端实现清零。
第四章方案比较、选择及单元电路分析4.1方案比较、选择方案一与方案二相比较,设计原理大致相同,都是计数芯片接收到脉冲信号开始计数,通过译码显示电路显示在数码管上,只是芯片选择不同。
方案一采用4个74LS160计数芯片、4个74LS48译码芯片以及4个共阴数码管共12个主要元器件,而方案二使用了2片74LS390、4片74LS247、1片74LS08和4个共阳数码管共11个主要元器件。
方案二所用元器件,符合课题设计要求的主要参考元器件,而且从经济角度考虑,选择方案二较好,少1片芯片也减少了在有限面积的电路板上的接线数,使布线更容易,实际电路布线更美观。
考虑各方面因素,最终决定使用方案二。
4.2 单元电路分析如图4-1所示,设计采用一个常开按钮开关,当开关打开时第一级计数芯片INA端接地为低电平,按钮开关闭合时INA端接收到高电平,按钮松开的瞬间回到低电平产生一个下降沿触发信号,计数芯片接收到信号转换成二进制输出给译码器。
1VCC5V J1Key = SpaceVCC图4-1 脉冲发生电路图4-2 计数清零电路图4-2所示电路实现计步器的清零功能,采用一个单刀双掷开关,当74LS390的清零端与电源相连时进行计数,将开关打到另一边接地则会使74LS390清零。
74LS390N图4-3 进位发生电路图4-3所示是整个电路设计的关键,由于74LS390是双十计数芯片,使其下一级计数器的脉冲输入端INA的信号由上一级的74LS390的输出端QA和QD通过74LS08相与后的输出提供,上一级(如个位计数器)计数到9时,QA、QD相与为1,下一级(如十位计数器)INA端接收到高电平,当上一级再接收到一个信号时,QD、QC、QB、QA输出0000,QA、QD相与为0,下一级INA端接收到低电平,由高电平变成低电平,下降沿触发使此级计数器(十位计数器)工作计数1,实现进位。
其他进位原理相同。
第五章组装、调试与结果分析5.1 组装按照选定的设计方案,领来元器件之后开始组装。
根据先难后易,先低后高,先贴片后插装的原则进行锡焊,按照设计电路图合理焊好元器件。
使用电烙铁进行焊接时应注意一下几点:1.电烙铁使用前要上锡,帮助锡焊。
具体方法是:将电烙铁烧热,待刚刚能熔化焊锡时,涂上助焊剂,再用焊锡均匀地涂在烙铁头上,使烙铁头均匀的镀上一层锡。
2.焊接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损坏元器件和电路板。
3.电烙铁吃不上锡时,可能是烙铁头部分氧化,可以用锉刀磨一下。
4.避免虚焊。
5.2 调试与结果分析调试是设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它是对设计原理及实际焊接布线的检验,调试的结果直接反映出设计的成功与否。
按照方案设计图组装焊接完电路,接电源开始调试。
起初设计结果并没有顺利得出,调试结果是:接通电源,数码管上产生随机数,将清零开关打到接地端使数码管显示0000,再拨回接电源端准备开始计数。
常开开关按一下,数码管显示0001,再按一下显示0002,再按一下显示0003,接着继续按一下开关却显示0000。
无论按多少下,数码管显示的数始终在0000-0003循环。
针对这个问题,查了各个芯片的真值表(见附录2),感觉可能是个位计数器相应的74LS247芯片的A2端没有接好,使之只能在0000-0011循环。
使用万用表蜂鸣档(两表笔接触两点,如果万用表发出蜂鸣声说明连通,否则说明有断路或者虚焊)检查电路,发现电路板每条线路都没有问题。
于是一会儿找不出原因,后来到了实验室经过老师指点:各元器件管脚太长可能会导致短路。
本来设计小组是准备等正确的设计结果出来后剪掉管脚的,提前剪掉不方便电路修改。
对整个电路板每一根线都查了3遍,确定不是连线错误后,拿钳子将所有的元器件的管脚都进行了修剪。
接上电源,电路可以实现0000-9999计数,只是会由于开关抖动而出现某些数字跳动,如0011直接跳到0013。
针对这个现象,小组考虑了如图5-1所示积分电路。
但是修改后的实际效果,却还没有原设计方案理想,不知道是参数设计错误还是其他原因,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深入研究。
图 5-1 脉冲发生积分电路至此,调试分析结束,设计基本要求达到。
总结神马?总结你也要抄我的?那就来留言吧参考文献【1】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五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陈有卿.集成电路妙用巧用300例.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99【3】汤山俊夫、彭军.数字电路设计与制作.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附录1元件清单:附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