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损卦新释论文

合集下载

【易经64卦的智慧】损卦·第四十一

【易经64卦的智慧】损卦·第四十一

【易经64卦的智慧】损卦·第四十一各位易友大家好,我是曾教授公众号书童小易。

为了让大家系统全面修习曾教授的智慧,我们将陆续连载曾教授的著述。

第一期为大家连载的是曾教授讲易经64卦每一卦的概述。

如果您时间充裕,也可以点击下图,进行系统学习,祝大家日有精进,学有所成!▽损卦·概说损下益上,就是损卦。

上指的是政府,下指的是百姓。

百姓要为政府缴税,而缴税就要把自己的一部分收入缴给政府,这就是一种“损”,政府得到老百姓的好处,就是一种“益”。

这没有什么不好,因为一国财政,必须取之于民,但是税收要合理,否则逼得老百姓连生活都很困难,就不好了。

所以,政府的税收,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并根据时机、环境的变化做合理的调整。

损是修德之卦,对个人而言,要节制、减损自己的欲望,以增益自己的品德,这才是正道。

损卦·卦辞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

曷之用?二簋(guǐ)可用享。

【解说】损卦象征减损,心中有诚信,才会大获吉祥而没有祸患,但要守持正道,这样去做事才有好处。

到底用什么来祭祀呢?两碗粗茶淡饭就够了。

损卦·象辞山下有泽,损。

君子以惩忿窒欲。

【解说】《象辞》说:损卦的卦象是兑(泽)下艮(山)上,山下有深泽恶水,泽水不断自损,把沙石往山上堆,长此以往,就会把山掏空,导致山崩地坼。

君子看到这种现象就知道不要整天发牢骚,不要欲望无度。

损卦·启示(一)当别人帮助自己解决了问题之后,就要做好心理准备,即还这笔人情债。

如果觉得问题一旦解决,整个人就可以松懈下来,后面的损失将会更大。

记住:最大的威胁总是在人们处理完棘手的困难,自以为无事之时到来。

(二)大凡事物要获益,必须要在某些方面舍得才行。

就算要偷只鸡,还要舍得一把米。

要做事情,必须要有一些资本。

如果什么都没有,就算有了好机会、好主意,也不能付诸实施,也等于零。

所以,先损后得益,这是必然的规律。

(三)人会经常犯两种错误:第一,凡事容易意气用事;第二,欲望无穷。

损卦中的人生追求与目标实现

损卦中的人生追求与目标实现

损卦中的人生追求与目标实现损卦是《易经》中的一个卦象,象征着火在水面上泛起,意味着一种牺牲和损失。

损卦的出现提醒我们,在人生的追求和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有时必须做出一些牺牲和放弃,才能获得更大的回报。

本文将探讨在损卦中的人生追求与目标实现的相关话题。

1. 追求自我成长的损在人生中,我们都渴望不断地成长和进步。

然而,这种追求通常需要我们做出某种程度的牺牲和放弃。

就像损卦中火在水面上泛起一样,我们可能需要放下一些旧的习惯和观念,才能迈向新的境界。

2. 追求事业成功的损事业上的成功往往需要我们牺牲和付出更多。

损卦告诉我们,有时候为了实现更大的目标,我们需要舍弃一些短期的享受和安逸。

只有通过坚持和奋斗,我们才能在事业上取得真正的成功。

3. 追求人际关系的损人际关系对每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然而,在追求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我们可能需要做出一些人际关系上的牺牲。

有时候,为了避免与他人产生冲突或消耗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我们需要调整自己与他人的相处方式。

4. 追求健康与快乐的损追求健康与快乐也需要我们做出一些牺牲和放弃。

例如,为了保持健康,我们可能需要放弃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抽烟和暴饮暴食。

而为了获得快乐,我们可能需要放下过去的痛苦和困扰,积极面对未来。

5. 追求内心平静的损追求内心平静需要我们超越物质欲望和外界的干扰。

损卦提示我们,要达到内心平静,我们需要学会释放那些过时的观念和情绪,不再固守过去的痛苦和希望。

只有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牺牲和损失后,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总之,损卦中的人生追求与目标实现需要我们做出一定的牺牲和损失。

只有通过放下过去,我们才能获得更大的收获。

无论是在自我成长、事业成功、人际关系、健康与快乐还是内心平静方面,我们都需要明白,追求目标不仅是一段旅程,更是一次成长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损卦提醒着我们:有所损才有所得,只有通过牺牲和放弃,我们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人生追求。

《易经》中“损卦?”的智慧

《易经》中“损卦?”的智慧

《易经》中“损卦”的智慧《易经》中“损卦”的智慧损卦是《易经》中第41卦,第40卦是解卦,卦序中: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

缓解艰难险阻必定会有损失,所以接着是损卦。

《象传》中: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损卦》的卦象是兑(泽)下艮(山)上,为山下有湖泽之表象,湖泽渐深而高山愈来愈高,象征着减损;按照这一现象中包含的哲理来做人,君子就应该抑制狂怒暴躁的脾性,杜绝世俗的欲望,也就是摒弃格调不高的低级趣味,不断培养高尚的品德。

《损卦》卦辞: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有诚信,可获吉祥,没有灾祸,可以坚守正道。

有利于出行。

用什么祭祀神灵呢?两簋粗淡的食物就足够了。

《彖传》中: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

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二簋应有时,损刚益柔有时。

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损,减损下(阳)而增益到上,阳道上行。

虽然受损而“有诚信,开始即吉,无咎灾,可以守正,宜有所往,用什么(祭祀),两簋粗淡的食物就足够了”。

二簋(祭品)应有时,减损(下)阳刚而增益(上)阴柔也应当有时,或损或益,(如月亮之)或盈或虚,皆因时而一起行动。

《损卦》初九爻,爻辞:已事遄往,无咎。

酌损之。

办完事急忙去,才没有灾祸。

酌情量力而为。

《象传》中:巳事遄往,尚合志也。

“办完事急忙去”,处在尊位的柔弱之辈正需要帮助,地位卑下的阳刚之士首当其冲,义不容辞,立刻牺牲自己的事业而成人之美,表现出尊贵者心心相印的关系。

初九爻阳爻,有阳刚之才,在损卦之初,损下益上之时,与六四爻阴爻相应,六四爻阴爻居上位,依赖初九爻阳爻增益。

损刚益柔。

《损卦》九二爻,爻辞:利贞,征凶,弗损益之。

利于坚守正道。

征讨凶。

没有减损而是得到了益处《象传》中: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

《损卦》的第二爻位(九二)之所以利于坚守正道,是因为处在不高不下的适中位置上,本身地位又不很稳固,不宜于积极行动。

只有持不偏不激也不过于保守的中庸态度,作为始终不变的志向,才能够使他人受益。

山泽损卦注解

山泽损卦注解

山泽损卦注解损卦第四十一(下兑泽上艮山——山泽损卦)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1、损卦,象征减省也,其意主要在损下益上,损刚益柔,损有余以益不足。

损卦强调能以诚信为前提,行减损之道,将可获致「大吉祥、无咎害、可合乎正道、并利于往前有所作为」等四项善果。

损下益上之道惟在心诚,不必损其过甚,只要心存诚信恭敬,虽微薄之物,亦足以奉献于上。

并不要求皆以丰盛之物益上。

◎曷,通「何」。

曷之用,即用何。

◎簋,音轨,古祭祀时用以盛黍稷之器皿。

二簋,喻微薄的礼物。

◎享,奉献或祭献之意。

即以贡物奉献于尊者或祭献于神明。

2、刘沅曰:损下卦上画之阳,益上卦上画之阴,损之义也。

上经乾坤历十卦而为泰否,下经亦历十卦而为损益,泰否以着乾坤之交,而损益则少长男女之交,皆阴阳消长着而为人事者,故杂卦曰:损益,盛衰之始也。

3、刘沅又曰:损下之刚以益上,乾刚变兑说,有至诚孚人之象。

盖咎生于强人以从己,至诚而损己从人,何咎之有?4、来之德曰:凡曰损,本拂人情之事,或过、或不及、或不当其时,皆非合正理而有孚也。

非有孚,则不吉、有咎、非可贞之道、不能攸往矣。

惟有孚,则元吉也、无咎也、可贞也、利有攸往也,有是四善矣。

5、李士鉁曰:乾损一爻,坤益一爻,所以损下卦益上卦也,下愈损则上愈危,故名损。

然上下相信,损所当损,如诸侯损其财以供天子,百姓损财力贡税以执公务,吉孰大焉,故无咎。

享礼尚丰,茍有明信,则涧溪沼沚之毛,可荐鬼神、享王公,故二簋虽至薄,亦可用享。

6、崔憬曰:曷,何也。

言其道上行,将何所用,可用二簋而享也。

以喻损下益上,惟在乎心,何必竭于不足而补有余者也?7、郑玄曰:艮为山,兑为泽。

互体坤,坤为地。

山在地上,泽在地下,泽以自损增山之高也。

犹诸侯损其国之富以贡献于天子,故谓之损矣。

8、虞翻曰:泰初之上,损下益上,以据二阴,故“有孚,元吉,无咎”。

艮男居上,兑女在下,男女位正,故“可贞利有攸往”矣。

9、序卦传:解者,缓也。

第四十一卦损山泽损

第四十一卦损山泽损

第四十一卦损山泽损第四十一卦损 263 山泽损䷨【卦名及卦辞简释】损,即减损,此卦上艮下兑,六爻各自阴阳有应,故可损此益彼,想得益彰。

损卦谈的是减损自己的卦。

但是这种减损,并不意味着损伤自己一部分利益去援助别人,也不是一般的损人利己;而是如何在不使自己一方受到丝毫损伤的情况下,去获得相当的利益,和如何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适当减损或放弃一部分利益,而去追求更大更多的利益。

* 在利益的诱惑面前要保持清醒和冷静 263《易经》指出:损之为道,重在以诚正之心适度地损下益上,损小益大,损有余以益不足。

如何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适当减损或放弃一部分利益,而去追求更大更多的利益,正是《损》卦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之一,这也是历代仁人志上曾经苦苦探寻的问题之一。

秉持正道,不贪财,注重个人品德的修炼就是“损小益大"的一种成功经验。

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公孙丑问:“敢问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孟子说得比较抽象,无非是说,浩然之气衔育着“直、义、道”等等内容。

曾国藩发挥孟子的学说,认为“凡事非气不举,不刚不济”他于江西抚、藩为粮饷事而争执不休,自己郁郁不自得时,对“气”作了一个比较具体的说明:欲求养气,不外“自反而缩,行谦于心。

”两句。

欲求行谦于心,不外“清、慎、勤”三字。

因将此三字各缀数语,为之疏解。

“清”字曰:名利两淡,寡欲清心,一介不苟,鬼伏神铁。

“慎”字曰:战战兢兢,死而后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勤”字曰:手眼俱到,心为交瘁,困知勉行,夜以继日。

此十二语者,吾当守之终身,遇大优患、大拂逆之时,庶民几免于尤悔耳。

后来,他将“清”字改为“廉”字,“慎”字改为“谦”字,“勤”字改为“劳”字,成为“廉、谦、劳”。

他认为,这样十分明显浅易,有了下手处。

曾国藩初出办团练,便标榜“不要钱、不怕死”,为时人所称许。

他写信给湖南各州县公正绅耆说:自己感到才能不大,不足以谋划大事,只有以“不要钱,不怕死”六个字时时警醒自己,见以鬼神,无愧于君父,才借此来号召乡土的豪杰人才。

易经基础(六十四)|损(卦四十一):损上益下,长远发展

易经基础(六十四)|损(卦四十一):损上益下,长远发展

易经基础(六十四)|损(卦四十一):损上益下,长远发展损(卦四十一)(兑下艮上)《损》:有孚,元吉,无咎。

可贞。

利有攸往。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彖》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

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应有时。

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象》曰:山下有泽,《损》。

君子以惩忿窒欲。

初九:巳事遄往,无咎。

酌损之。

《象》曰:“巳事遄往”,尚合志也。

九二:利贞。

征凶,弗损,益之。

《象》曰:“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

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象》曰:“六五元吉”,自上祐也。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

利有攸往,得臣无家。

《象》曰:“弗损,益之”,大得志也。

兑下艮上,山泽损。

上体“艮”为山,中体“坤”为地,下体“兑”为泽。

山在泽上,因震动而减损于泽,山上的山石崩泄于泽中,这是一损。

还有一损的意思就是损下益上的意思,这是双方有损有益。

下面的水不断地冲刷山,山上的石头不断地往下崩泄,上面损了,但益了下面的泽,同时下面泽的水又滋养了山上的万物,它们这是互损互益。

曷:何以。

簋:方形的竹盘。

本卦昭示我们,受到损害,失去了一些东西,但取信于人,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损上益下,长远发展损卦在解卦之后。

序卦传云:“解者,缓也。

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

”损,如字面所示,其义为减损,在卦中甚至意味着某种程度的自我牺牲精神。

这显然是针对于某一方面或整体大局的领导者而言的。

从局势的发展过程来看,此时灾难业已缓解,暂时摆脱困境,虽说是一种解放,但领导者切不可因此而放松自己,甚或放纵行为,因为百废待兴,新的建设之时,又会产生新的隐患和困难潜伏其中。

犹如一场洪涝灾害之后,洪水已退,人已无生命之虞,但是房倒屋塌,道路破坏,老弱衣食无靠,饥儿嗷嗷待哺,正在着急地等待救济呢!在此情况下,作为领导者,显然只能损上益下,从长远处着眼,以求可持续发展。

《象传下-损》(易传)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

《象传下-损》(易传)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

《易传》象传下·损关于易传《易传》是一部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其学说本于孔子,具体成于孔子后学之手。

《易传》共7种10篇,它们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角、《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

自汉代起,它们又被称为“十翼”。

损原文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巳事遄往,尚合志也。

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

一人行,三则疑也。

损其疾,亦可喜也。

六五元吉,自上祐也。

弗损益之,大得志也。

损译文《损卦》的卦象是兑(泽)下艮(山)上,为山下有湖泽之表象,湖泽渐深而高山愈来愈高,象征着减损;按照这一现象中包含的哲理来做人,君子就应该抑制狂怒暴躁的脾性,杜绝世俗的欲望,也就是摒弃格调不高的低级趣味,不断培养高尚的品德。

“停下正在做的事情赶快前去助人”,处在尊位的柔弱之辈正需要帮助,地位卑下的阳刚之士首当其冲,义不容辞,立刻牺牲自己的事业而成人之美,表现出尊贵者心心相印的关系。

《损卦》的第二爻位(九二)之所以利于坚守正道,是因为处在不高不下的适中位置上,本身地位又不很稳固,不宜于积极行动。

只有持不偏不激也不过于保守的中庸态度,作为始终不变的志向,才能够使他人受益。

一个人前去无牵无挂,目的明确,可以顺利地得到接应,取得成功。

三个人一齐前去,则会相互猜疑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说明损下益上不能不分情况地一窝蜂上,而要审时度势,讲求实效。

“尽量减损克服自身的弱弱点”,意思是说,本身很柔弱,又处在比较尊贵的地位上,不可能通过自我减损来使他人受益。

只有尽量减损克服自身的弱点,等待接受别人助益。

但无论哪种减损,哪怕是这种减损克服自身弱点的举动,也是十分可喜的事情。

《损卦》的第五爻位(六五)之所以获得大吉大利,完全是上天保佑的结果。

因为六五爻本身阴柔,居于尊位,仍想着自我减损而使他人受益。

这样不但得到大众的广泛助益,也搏得了上天的好感。

“用不着自我减损就可以使他人受益“,是因为处在损卦最高位置,损极必反,本身所获取的大量的助益,使得能够不用自我减损就可以有益他人,这当然是损卦损已益人的最高境界,因而使得损已益人的心意得到极大的满足。

损己利人的大德之损——解读《易经损卦》

损己利人的大德之损——解读《易经损卦》

损己利人的大德之损——解读《易经损卦》《损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之第四十一卦。

这个卦是异卦相叠。

上艮为山;下兑为泽。

山水相映,一派美景,而这美景是如何而来?《损卦》解出了答案;《损卦》的精义就是“损己利人”,是以下来帮助上,就是下卦的《乾》损一阳爻变为“泽”,而使上卦的《坤》增一阳爻变为“山”。

《乾》把自己“损”了,把大地变成了高山(成就了他人),其实也成就了自己(自己成了滋润万物的大泽);《乾》为天的损,是大德之损,上智之损。

《损卦》是损下益上,下为内,为己,上为外,为人。

《损卦》也可以理解为损己利人。

损己利人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胸怀。

【原文】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译文】在受到减损的时候,要以诚信为准则,才会吉祥,才不会有错误,才可以保证安宁,这样才有利于继续前行。

在受到损的时候,祭祀可以简单一些,但要诚心诚意。

【启示】能做到损己利人,就是“有孚”,然后就“元吉,无咎”,并且“可贞”。

以诚信态度与人交往,以己之能来帮助别人,所以“利有攸往”。

在受到损减的时候,祭祀可以简单一些,但是要诚心诚意(心到佛知,心诚则灵)——形式可以减损,但那颗诚实的、执着的、上进的心丝毫不能有所损减!【原文】初九:祀事遄往,无咎,酌损之。

【译文】停止自己所做的事急忙前往祀事,这样没有灾祸;可以适当减损一部分礼仪和供奉标准。

【启示】初爻处卦之始,即为谋事之始,是当困难解除之后,这时做事必然有些局促,因为能力有限,祭祀的礼仪和供奉都可以适当减损一些。

【原文】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

【译文】九二得其中,利于贞正。

若不可损而损之,征凶;不损就是益。

【启示】守持中道,该损则损,不该损则不损;不损就是益。

这里讲了一个止损的哲理:不退就是进,不失即是得,不损就是益。

【原文】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

一人行,则得其友。

【译文】三人同行,必有一个受损或者掉队。

而一人行,就会得到朋友的加入。

【启示】此爻说明,人众多了就会受损;而孤单的,反而会得到朋友的加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经》损卦新释【摘要】为了创新、发展、弘扬易经文化,推动现代易学发展进程,在坚持传统注解的同时系统探索易经经文新的阐释方式具有积极的现代意义。

本文依据作者提出的易经新释方法(祥见《伏羲文化研究》2007年第3期),对易经之损卦进行了传统阐释与现代新释之比较研究,提出了损卦新的阐释系统,同时利用现代手段模拟了损卦的变化规律,系统破解了损卦的变化奥义,使该卦的卦辞、爻辞实现了现代意义上的数字化、符号化、图表化、语言化阐释,创设了损卦之卦、爻变数、变化趋势图、变化模拟表等,并用新的数、符、图、表、文等分别从变化模拟及变化趋势、应变法则、应变谋略等四个层次完成了损卦卦、爻的诠释,使损卦的象数及义理在形式和内容上实现了新的系统发展,从而增强了损卦的现代性和现代价值。

【关键词】易经;损卦新释损①: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

曷②之用?二簋③可用享。

[译文]损卦:有诚信,大为吉祥,没有咎害,可以占筮,利于有所前往。

(当减损时),用什么来祭祀呢?两盆淡食也足以奉献给神灵。

[注释]①损:卦名,下兑(泽)上艮(山),表征减损。

②曷(h é何):疑问词。

何。

③簋(gui鬼):古代盛食品的器皿。

《彖》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①。

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应有时,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②行。

[译文]《彖传》说:损卦是减损下体的阳刚去增益上体的阴柔,是阳刚之道逐渐上升。

减损时能心怀诚信,就会大吉,无灾,可以占筮,前往有利。

减损时用什么去祭祀?二盆淡食也足以奉献给神灵。

当然,两盆淡食祭祀?二盆淡食也足以奉献给神祀。

当然,两盆淡食祭祀要适合时宜?减损刚阳以增益阴柔也要适时宜,总之,无论事物的减损、增益、盈满、亏虚岁都要适合时宜。

[注释]①损上益下,其道上行:损卦来自泰卦。

泰卦九三上行,上六降下,两爻交换则成损卦,故说:“损上益下,其道上行”。

②偕:同。

《象》曰:山下有泽①,损。

君子以惩岔窒欲。

[译文]《象传》说:高山下有深泽,这就是损卦的象征。

君子鉴于此象抑制愤怒,堵塞邪欲。

[注释]①山下有泽:损卦下兑上艮,兑表泽,艮表山,所以说:“山下有泽”。

[新释]■变化模拟本期变化模拟见表1所示,该期位序之四十一期,也称减损时期,即易经之损卦,变化符号,变化密码为110001;变化性质为-(++---+);变化方向为();变化结构为(+1)(+3)(-2)(-4)(-6)(+5);该期负向变化环境差;该期由二个正增长阶段,二个负增长阶段和一个负衰退阶段、一个正衰退阶段构成;在前期,由一个低速正增长阶段、一个高速正增长阶段和一个中速负衰退阶段构成;在后期,由一个低速负增长阶段、一个高速负增长阶段和一个中速正衰退阶段构成;变数为-3,负向变化能力弱;变化幅度为3/21,呈低速负增长态势;该期从一个低速正增长阶段开始,以一个中速正衰退阶段结束;在前中位,为一高速正增长阶段,在后中位,为一高速负增长阶段,在前极点位,为一中速负衰退阶段;在后极点位,为一中速正衰退阶段;该期变化模式为:低速正增长→高速正增长→中速负衰退→低速负增长→高速负增长→中速正衰退。

■变化趋势该期象征减损即损人益己,减损下方,增益上方,方向由下往上进行,减损不能完全视作恶,为治理国家,有时必须使人民所得受到某种程度的减损,但必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被人民接受。

使人民减损,应当是不吉利。

不能长久持续,只要诚信就会有利,吉祥。

没有过失,可以长久持续,进行有利。

过刚就应当减损,过柔就应当增益,减损、增益,盈余、亏虚,均随时间而变,处置要适当。

■应变法则减损必须以诚信为基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为目的,并要掌握分寸,量力而行,才能获得信任与支持。

首先采取不损而益的手段,行动要迅速,效率要高,以使损失减到最低限度,使增益得到最大的效果。

损与益,应依状况,适切运用,应当减损时减损,应当增益时增益,而且柔和、谦虚、中正,才能使人民心悦诚服,全力支持,得以施展抱负。

■应变谋略●谦虚诚信,增益有度;●掌握适度,量力而行;●讲求效率,行动迅速;●心悦诚服,全力支持;●适时增益,适时减损;●自己岔怒,自我惩戒;●自己贪欲,自我抑制;●增减损益,相互转化;●高低涨跌,能量守恒;●心有诚敬,依法减损;●时宜盈满,时时亏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显微阐幽,可知盛衰。

初九——第一阶段初九:已①事遄往②,无咎,酌损之。

[译文]初九爻:祭祀的事应赶快前往参加,没有灾咎,祭品可酌情减损。

[注释]①已:祀。

②遄(chuán船):速。

《象》曰:“已事遄往”,尚合志也。

[译文]《象传》说:“祭祀之事应赶快前往参加”,因为崇尚祭礼是符合其心志的。

[新释]■变化模拟能力弱;变化幅度为1/21,呈低速正增长态势;该段居于一个高速正增长阶段之前,并与本期第四阶段反向变化。

■变化趋势该段象征在损益之间,应当斟酌量力,使其适度,这种舍己为人的善行,不会有灾难。

■应变法则应损则损,但心须努力适度。

■应变谋略●舍己为人,没有灾难;●志向高远,量力而行;●损益适度,掌握时机;●心诚意切,结果如意;●损刚益柔,损下益上;●符合心志,尽快行动;●独辟蹊径,一举三得。

九二——第二阶段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

[译文]九二爻:有利于占筮,出征则有凶险。

此时,既不要减损它,也不要增益它。

《象》曰: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

[译文]《象传》说:九二爻之所以“利于占筮”,是因为它以中庸之道为志向。

[新释]■变化模拟能力强;变化幅度为3/21,呈高速正增长态势;该段处于一个低速正增长阶段和一个中速负衰退阶段之间,并与本期第五阶段反向变化。

■变化趋势该段象征和谐不妄进,因而坚持正道有利,如果积极向外发展,就会发生凶险。

虽然舍己助人是应当的,但有时不减损自己而能助益对方,反而使对方更加有益。

■应变法则不损而益原则应当灵活运用,不可拘泥。

■应变谋略●坚持和谐,谨慎行动;●坚守正道,结果有利;●舍己助人,少损多益;●灵活运用,不损而益;●尊德乐道,损益适度;●生生不息,知易行难。

六三——第三阶段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译文]六三爻:三人同行就会减损一人,一人独行却会找到他的朋友。

《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

[译文]《象传》说:“一个人独行可以”,三个人同行就会相互猜疑产生矛盾。

[新释]■变化模拟该段属本期之前上位,负向变化环境较好;变数为-2,变化能力较强;变化幅度为2/21,呈中速负衰退之势;该段处于一个高速正增长阶段和一个低速负增长阶段之间,并与本期第六阶段反向变化。

■变化趋势该段象征一人单独前往,必定会遇到情投意合的朋友,三人一起前往,就会猜疑。

■应变法则要防止损有余但益不足的情况出现。

■应变谋略●单独行动,结果有利;●损而有余,益而不足;●少得而益,多得而损。

六四——第四阶段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译文]六四爻:减损他的疾病,使他迅速好转。

无咎害。

《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

[译文]《象传》说:“减损他的疾病”,也是件可喜的事。

[新释]■变化模拟该段属本期之后下位,负向变化环境差;变数为-4,负向变化能力弱;变化幅度为4/21,呈低速负增长态势;该段处于一个中速负衰退阶段和一个高速负增长阶段之间,并与本期第一阶段反向变化。

■变化趋势该段象征在积恶不深时,就应当急速加以纠正,才会有可喜的结果,不会有灾难发生。

■应变法则以损增益,行动必须迅速。

■应变谋略●以损增益,迅速行动;●积恶不深,立即纠正;●见机行事,快速反应;●以诚感人,众人支持;●克服弱点,相互帮助。

六五——第五阶段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①弗克违②,元吉。

[译文]如果有人进献价值十朋的宝龟,不要拒绝。

这是件大吉之事。

[注释]①或:如果。

益:进献。

十朋:古代以贝为货币,十贝为一朋。

②弗克违:不要拒绝。

《象》曰:六五“元吉”,自上祐之。

[译文]《象传》说:六五的“大吉”,是来自上天的呆佑。

[新释]■变化模拟能力强;变化幅度为6/21,呈高速负增长态势;该段处于一个低速负增长和一个中速正衰退阶段之间,并与本期第二阶段反向变化。

■变化趋势该段象征柔顺中正又谦虚的人,当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所以就大吉。

■应变法则以损增益,必须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

■应变谋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柔顺中正,众人支持;●谦虚待人,结果吉祥;●坚强外援,大刀阔斧;●和谐共处,无灾无祸。

上九——第六阶段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①。

[译文]上九爻:不要减损它,也不要增益它,没有灾咎,占问结果吉祥,利于有所前往。

获得一个无家室的臣仆。

[注释]①臣:臣仆,即奴隶。

《象》曰:“弗损益之”,大得志也。

[译文]《象传》说:“不要减损它,也不要增益它”,是说上六的志向可以得到大大的施展。

[新释]■变化模拟化能力较强;变化幅度为5/21,呈中速正衰退之势;该段处于一个高速负增长阶段之后,并与本期第三阶段反向变化。

■变化趋势该段象征损极而益时刻,此时,只有坚守正道,一心为国,前进有利,才会吉祥。

■应变法则损益完全依状况而定,应损则损,应益则益,才能使人心悦诚服。

■应变谋略●坚守正道,前进有利;●忧国忧民,才会吉祥;●损极而益,正当受益;●应损则损,应益则益;●心悦诚服,小损大益。

参考文献:[1]朱熹注.李剑雄标点.周易[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金景芳,吕绍纲.周易全解[m].吉林大学出版社,1995.[3]王在华.现代易学[z].甘出准字016字总0177号(2005)036号.[4]王在华.易经新传[m].香港:世界文明出版社,2006(第二版).[5]王在华.现代易学概论[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6(5).[6]王在华.易经新释方法研究[j].伏羲文化研究,2007(3).[7]王在华.金川易传[z].甘出准字016字总0205号(2007)066号.[8]王在华.王氏易学理论:易经新释方法[j].学理论,2010(6).[9]王在华.世界易经学会,国际易学研究院,涪陵易经学会编.王在华现代易学研究文集[z].甘出准号字016号总0214号(2009)074号.[10]王在华.世界易经学会,国际易学研究院,涪陵易经学会编.王氏易学[z].甘出准字016号总0216号(2010)003号.[11]王在华.《易经》履卦新释[j].理论探讨,2009(6).作者简介:王在华(1963—),甘肃榆中人,现任甘肃省金昌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研究员,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世界易经学会荣誉会长,国际易学研究院名誉院长,长期从事经济学、哲学、易学研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