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论文
《周易》论文

《周易》与文化--《周易》与现代生活的联系姓名:卢嘉杰学号:140142320专业:统计学电话:摘要《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
然而这只是古人在未掌握科学方法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并不是真正的科学。
尽管有些理解与科学相符,那是因为这个理解正好有科学合理性,但就不能因为说它是科学的。
只能当它是一种文化、然而如此的文化事实上与我们的生活也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关于我们的人一辈子价值,拼搏精神,职场修养,企业管理乃至于政治方略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正文我们主要来谈一谈《周易》文化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现代生活改革辩证法内因他山之石,能够攻玉——浅谈《周易》文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
相传最早是伏羲氏所作,后为周文王创出八卦,即为文王演挂。
后孔子所作《易传》进一步发扬光大,与《诗经》、《尚书》、《礼记》和《春秋》并称为五经、大部分人提及《周易》总会联想到占卦算命,觉得是封建迷信。
这事实上是对《易经》文化的一种片面的解读,《周易》之因此成为五经之首,更重要是因为其内在蕴含的深刻哲理对我们现代生活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举个例子①,比如说近十几年以来,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有两句话或者是两个理念,普通的老百姓都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这两句话一个是与时俱进,一个是和谐社会。
与时俱进在《周易》当中就是与时偕行。
偕,在《说文解字》当中就说:偕者,俱也;行者,进也、那么,与时偕行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与时俱进、与时俱进这种思想就来自于周易文化,和谐社会也是如此、在《周易》当中讲太和,追求一种最高的和谐的理想状态,把它叫做“大和",也就是太和、它讲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讲履,和之至也,履和而至,履以和行,都是讲和、实际上《周易》当中所提出的最高价值理想就是太和。
周易论文

周易论文年级:2012级专业班级:汽车服务本科姓名:杨菊芳学号:33号何为周易与周易的哲学一、何为《周易》《周易》素称“群经之首”,是一部影响中国思想文化数千年的古老典籍,其辞古奥艰深,其象难以蠡测。
《周易》成书大致在西周初年,其卦序为周文王所推演,它基本反映了文王时代的哲学思想。
据《周礼·春官·太卜》记载,古有三易:“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其经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连山》、《归藏》皆佚,唯《周易》存世。
三易其经卦都是八,其别卦都是六十四,说明八卦、六十四卦古已有之,只是卦序不同。
《周易》的六十四卦卦象是由八卦卦象重叠而来,而其六十四卦次序并非八卦次序的重组。
作为儒道经典,《周易》是一部融卜筮、宗教及哲学为一体的典籍。
“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孔颖达《周易正义》语),《周易》提供了一整套认识世界、把握事物普遍规律的思想方法,成为影响中国文化数千年的思想核心,渗透到政治、经济、宗教、科学、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
对《周易》的认识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时至今日,《周易》的哲学思想依然放射耀眼光芒。
《周易》每一卦都引用了歌谣,这里我们再举一例渐卦:“渐:女归吉。
利贞。
初六:鸿渐于干。
小子厉。
有言。
无咎。
六二:鸿渐于磐。
饮食衎衎。
吉。
九三:鸿渐于陆。
夫征不复。
妇孕不育。
凶。
利御寇。
六四:鸿渐于木。
或得其桷。
无咎。
九五:鸿渐于陵。
妇三岁不孕。
终莫之胜。
吉。
上九:鸿渐于陆。
其羽可用为仪。
吉。
”鸿:大雁。
渐:进,登。
除去了占辞,剩下的乃是一首非常优美的情诗:鸿渐于干,鸿渐于磐,饮食衎衎。
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
鸿渐于木,或得其桷。
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
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
《周易》的文字就是这样由歌谣和占断编篡起来的,没有什么神秘之处。
其神秘之处,乃在于人们对它的解释。
至于其符号的最初来历究竟如何、文字系统与符号系统最初是如何关联起来的,这倒真是一个至今未破之谜。
周易论文

感于《周易》,用之于行不得不承认,当初在选课的时候确实是十分随意而又仓促,毕竟借师兄的电脑不能太久,而且选课太慢会出现选不到的情况。
不过在这些一系列的各类课程之中,唯有一门课我是特别留意而选的,而如今那一个系列除了这门课其他课程我全都不记得是什么名称,这门特意挑选的课就是——《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
之所以选择这门课,总的来说是想要探索一下《易经》中的神秘,虽然我甚至不明白这本书是讲什么的,但是对于许多关于这本书的传言以及这本书已经流传千年的事实使我对这门课的向往异于常者。
这学期的第一节课便加深了我对中国古文化的向往。
咋看一下这些都是一些毫无根据的东西,但是其中的深意果然是如今许多书籍都望尘莫及的。
而书中所言虽然都似乎是占卜卦象,但我细细回味一番之后却觉得,这是古人所制作的一个精明的教育方式。
所谓学以致用,用事实生活中的范例来加以叙述便可以使其中的道理更为清晰,但是反之范例又会使得文章变得罗嗦。
而《周易》这本书便运用了一种新的方式来传授它其中的奥秘,那便是占卜。
将一些深刻的道理蕴含于占卜的卦象之中,使得其中的道理隐隐约约,同时又极具实践性,让人在实践的过程中感悟其中的玄机。
古人在求天下治理时深刻的认识到,如天下大治则必须各安其位,(易经的时与位)与时偕行,如此才可顺应大道。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不了解自己也很难推己及人,古人以为臣道是做一个好部下,君道是做一个好领导,而师道则是贯通君道与臣道才可为师。
天地君亲师可能很多人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我想大概是以为形容天地和人的关系,天地既好像是领导一样威严令人敬畏,天地也好像是亲人一样疼惜子女,天地还可作为人的师长令人明晓道理。
不得不佩服这本书可谓是集大智所成,能够将学以致用这么有意义的道理具体化来展示给所有用心去读这本书的人。
我是如何理解《周易》的呢?首先说一下老师一开始提出对“周易”二字的解读:周而复始,相互易变。
这就相当包涵了哲学中“量变成质变”“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矛盾”这两个基本理念。
《周易》的科学哲学思想观论文

《周易》的科学哲学思想观论文《周易》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虽然不能代替这样或那样形形色色的最新科学,但它包罗万象的质朴自然哲学观和科学思维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对自然科学研究工作有很好的启迪,将继续为推动科学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周易》是我国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之源,中华民族智慧的宝库,它传承几千年经久不衰。
《周易》的历史几乎与中国文明史同久远,跨越过渔猎时代,畜牧时代与农耕时代,长达三千多年的历史,但它却无时无刻都在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1《周易》中的哲学思想《周易》对古代哲学有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主要是易传对易经所作的哲理角度的阐发。
《易经》中蕴藏着哲学思维的萌芽,但是仅仅提供了向哲学体系发展的可能。
《易经》把自然和社会的一切变化看作是由阴阳对立的交互作用而引起的,它包含着矛盾对立的概念和发展变化的概念。
《易经》六十四卦中的太与否,损与益,既济与未济等正反卦都表明了易经把矛盾关系看作是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的关系,体现了原始的辩证思维方法。
《易经》从卜筮迷信向易传的哲学体系转化是与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的需要以及传统的天命神学思想的动摇相关的。
《易传》的哲学体系就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酝酿成熟的。
2《周易》中的科学思想中国在古代是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几千年来,《周易》层次不穷的科技发明与创造,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物质文明的发展。
上古之时,先人们为了便于掌握天象,物像的变化创造了八卦,《周易》的八卦,六十四卦是从古天文学观测中发现的一套自然规律,它是《周易》的主体部分,河某某某、洛书、八卦、六十四卦中蕴含着科学的天时观。
《周易》认为”日往而月来,月往而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这是天气气候变化的基本规律。
《周易》与中医也是密不可分的,《周易》实为中医之源,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深远,黄帝内经的五运六气学说,气化说阴阳五行说,干支学说都由周易而来,并且经过后人的不懈探索,在医学领域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论《周易》卦爻辞的文学价值国学论文

论《周易》卦爻辞的文学价值国学论文《周易》卦辞和爻辞是对六十四卦与三百八十四爻所蕴涵意义的确切界定,即对这些卦体爻符所代表的物象内容、人事现象及其占筮效用所作的文字表述,所谓“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圣人之情见乎辞”《周易·系辞》)。
尽管“其旨趣都在于指示吉凶”高亨语),而它们所反映当时时代的社会生活还是相当广阔的,如郭沫若所云三大类十二项[1]。
且其文笔凝练,手法讲究,思想深邃。
它们是我国上古社会文史哲学合璧的结晶[2],是“观物取象”、“立象以尽意”的形象直觉思维与据象占断、“定之以吉凶”的逻辑推理思维相互并用的产物,是商周人民社会生活经验与《易》辞作家象、数、理、占智慧相与渗融、互为结合的典要。
从文学艺术,从中国古代文学溯源角度来观察与分析,可以发现,这部古老而费解的《易经》,实际上蕴藏着一个令人惊讶的艺术世界,可谓爻辞备诸体,卦象纳诸法[3],词汇精美,意象灵动,“适供词人之寻章摘句,含英咀华”[4],显示出令人敬重的文学史地位。
一、诗歌之雏型卦爻辞中蕴含着诗歌,这已成为《易》学研究领域人们的共识[5]。
然而,究竟怎样的语句就算诗歌,其数量到底有多少,看法却很不一致。
有的学者将一些对偶句、或散体描写的短语都笼统视为诗歌,如“君子豹变,小人革面”《革·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屯·上六》,等等,笔者以为不甚妥当。
诗歌最基本最外观的要求是其结构形式:句式整齐,语言精练,有比较明显的节奏和韵律,全诗至少四句以上参见郭沫若《论诗三札》《论节奏》),内容上一般以“言志”、“吟咏情性”、抒发主体情感为主;艺术上则追求意象或境界的创造‘参见陈良运《中国诗学体系论》)。
以此标准衡量,上引爻辞短语似不宜以“诗”名径称。
但我们仍然可以从《易经》中找到诗歌,它们当之无愧,不过数量有限。
例如: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中孚·九二》) 明夷于飞,垂其翼。
周易论文

周易论文年级:2010级专业班级:金融四班姓名:陈冰学号:我所知道的周易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我国最古老、最有权威、最着名的一部经典,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的结晶。
一名《易》,又称《易经》,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本是占筮书,其基本因素为阳爻和阴爻,把三爻重叠起来, 构成八卦, 即乾,坤,震,艮,离,坎,兑、巽。
八卦再重叠起来,构成六十四卦,如泰,否,每卦均有六爻。
经包括六十四卦的卦象、卦名、卦辞、爻辞四部分。
卦辞是解释全卦的含义,爻辞是解释每一爻的意义。
《易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经从乾到离,凡三十卦;下经从咸到未济,凡三十四卦,熹平石经《周易》即如此划分,知汉以来传本未变。
《周易》的起源为河图、洛书。
传说远古时代,黄河出现了背上画有图形的龙马,洛水出现了背上有文字的灵龟,圣人依此制定出八卦。
到了殷商末年,周文王写下了六十四卦的卦辞,后在春秋时期,圣人孔子着了《易传》。
"周易"的"周"指周代,"易"是变化的意思,按照古书的记载,易有"三易"《连山》、《归藏》、《周易》。
春秋时代,《周易》作为占筮书流行,不断有人对它进行解释和研究,其中包括孔子,到战国时期,便出现了《易传》七种十篇,称为"十翼"。
后来《易传》被编入《易经》,就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周易》。
《周易》这部书,讲的是理、象、数、占。
从形式和方法上,好像是专论阴阳八卦的着作。
但实际上,它论述的核心问题,是运用一分为二、对立与统一的宇宙观,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方法论,揭示宇宙间事物发展、变化的自然规律,对立与统一的法则,并运用这一世界观,运用八卦预测自然界、社会和人本身的各种信息。
《周易》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很广,它上论天文,下讲地理,中谈人事,从自然科学到社会科学,从社会生产到社会生活,从帝王将相如何治国到老百姓如何处世做人等等,都有详细的论述,真是包罗万象,无所不有。
周易文化论文

安阳观观的周古易韵文之化光有感系院:机械工程系专业:机电一体化二班姓名:亓瑞军学号:************安阳的古韵之光—观周易文化有感《周易》是一部古老而又灿烂的文化瑰宝,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精髓部分,古人用它来预测未来、决策国家大事、反映当前现象,上测天,下测地,中测人事。
然而这只是古人在未掌科学方法之前所依托的一种手段,它的特点是用最简单的形式,揭示了宇宙发展运动的基本规律。
它寓于中国的佛学、道学、儒学、中医学和政治、军事、经济等一系列学科之中。
它的应用价值在于“四两拔千斤”,即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最复杂的问题,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可以说,周易学是人类的聪明学、智慧学、未来学。
周易的太极图阐述了宇宙发展运动的基本规律。
太极图产生于何时、何地、何人,说法不一。
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它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杰作。
太极图形说明宇宙间的事物是负阴抱阳的矛盾对立统一体,它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当矛盾的一方面发展到极点。
与其相对的另一方面已经开始同步变化了;在这个统一体中,光明的一面中有黑点,黑暗的一面中有亮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阴阳互抱,循环往复,无穷无尽。
《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
特别是“天人合一”思想更是人类文化的精华。
“天人合一”是遵循宇宙整体运动规律的一种辩证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在社会的各个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是这样以点带面,透过现像看本质,通过微观了解宏观,然后再从宏观同的角度做出决策。
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大思维。
周易是历代伟大先哲总结千年民族的智慧,精炼出观察宇宙变幻规律的思维方法,它经过了两千五百多年检验,越来越被世人认可,因为它道出了世界的根本,这不能不令中外自然科学界,社会科学界叹为观止。
从选修了这门课开始的这些日子里,我常常抽空就在网上查查有关《周易》的解读,有空也在图书馆看看周易方面的书,正是春暖花开、春夏交替的季节,体味着《周易》所讲的自然法则,看着窗外栩栩如生、绿色充裕,真的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周易》导读-期末论文

《易经》与管理《易经》的起源与中华民族同样古老,它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社会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被古人誉为六经之首,无所不包.理应与管理学有联系。
在一定意义上说,一部《周易》,即是一部管理学经典。
易学中的许多管理学原理或原则,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按照西方管理学理论,管理本身是一种决策学。
所谓决策,就是对各种可能行《周易》成书后参与了古代重大决策,成为重要决策方法之一。
例如,在周代专设筮官,名曰大卜,掌管卜筮之书,对于国家大事如建国、迁都、战争、立嗣、分封等进行决策。
同时《周易》卜筮又是管理国家的重要工具,主要表现在古代管理者利用《周易》卜筮这种神圣的权威让百姓相信自己制定的决策的正确性,并使这一决策得以顺利实施。
其次,经过儒家整理和阐发的《周易》理论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其本身即是管理哲学。
《周易》与其他五经成为汉以后的官学,充当了管理国家的理论工具,被称为“儒术”。
仪礼、制度、考文皆以经义为尺度。
汉之后政治、经济、法律、伦理、天文、历法、音律等制度皆以此为基石建立起来。
中国古代漫长的封建社会的各种制度皆可从《周易》和其他经学理论中找到根据。
从这个意义上说,易学理论及其精神是培养和造就古代管理者的工具和教化被管理者的法宝。
同时,《周易》又是选拔古代优秀管理者的重要尺度。
汉武帝以后包括《周易》在内的经学成为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经学成为时人晋身入仕的阶梯。
在当代,人类发展面临种种问题和挑战,如何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周易》经传所蕴涵的丰富管理思想,无疑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1、强调天人合一。
整体性原则是中国的传统思维方式,天人合一是最高境界。
这种原则强调天与人、人与人的和谐理想状态。
人们在观察处理问题时,从客观事物的整体联系出发,从其内在矛盾着眼,特别是以寻求事物间的和谐统一为旨趣,推动事物的和谐发展,从而获得最佳管理效益。
例如,在改造、征服自然时,应本着“天人合一”的精神,尊重自然,尊重规律,不能片面追求物质利益;要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保护生态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易论文
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已经接触了周易,只是我当时还不知道那就是周易,只是把它当做是一本算命的书。
在那时候,八卦,我只知道它是用来辟邪的,根本不知道它居然还有那么多学问。
在我第一次真正接触周易的时候是在高中,那时候看到有摆书摊,就买了周易,因为我根本不太相信有算命这一回事,那时候只是想把其中的道理学会,想知道为什么周易能够算命,它的原理是什么,它是不是真的有那么神奇,是怎么样才能够知道未来。
我带着一连串的问题开始读我的周易,却怎么也读不懂,大致地浏览一遍,也不知道它是怎么用来算命的。
后来听一些老师说,想读懂周易,要先去读一下易经。
于是我又买了一本图解易经,开始尝试去读它。
那本易经,比周易详细多了,它不只讲述了周易的由来、发展,还详细地介绍了占筮的多种方法,也把每一卦中蕴含的道理都讲述出来。
所以我慢慢地对它一点一点地了解。
来到大学,学习压力没有高中那么大,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读课外书,所以我开始慢慢地研究易经里每一卦,同时也下载一些视频帮助我理解易经。
看了曾仕强百家讲坛的所有最易经的讲解之后,我进一步地了解了周易。
才知道它不只是一本占筮的书,它包括象、数、理、占卜四大部分,是一本古老的哲学书,占卜只是它其中的一小部分,只是很多人只对它这一部分感兴趣,所以它的范畴在无形中被缩小了。
很多人都对占卜感兴趣,因此就以占卜这一话题发表一下我的看法。
人们都说,《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周易它只用阴爻阳爻两个符号,通过3组不同组合成8卦,8卦再两两相叠,衍变成64卦,揽括了世间万事万物。
每一爻都有着不同的含义,代表着人生不同阶段或不同的位置。
人们通过占卜得到一个卦,可以大致地预算到自己接下来将会发生的事,能够提前地做好准备,趋吉避凶。
因此很多人都愿意在行动之前为自己卜一卦,不管它灵还是不灵。
说到灵与不灵,课堂上老师已经讲过,灵与不灵通过数学统计和概率分析,其实他们各占一半,只是在占卜算卦的时候,人们更愿意把那些占卜灵的拿来与别人分享,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提升占筮的地位,而且有更多人愿意去占卜。
其实在占卜过程中,有很多大师总是以天机不可泄露来增加占卜的神秘性,同时说一些双关语,也就是说不管结果怎么样,大师说的那句话永远是对的!!这看似在骗人,其实这就是学周易的妙用,它永远不会跟你说对或者错,它只会告诉你一大堆的道理,让你去判断对错。
这也就是算卦为什么大部分都是灵的道理。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周易能用来算卦?周易学者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有联系的,在时空交汇的点上,事物的存在都具有必然性,正是由于这种必然性,我们可以利用万事万物的联系性来推断出即将发生的事情。
同样的两件事,在不同时间去做,却会有两种不同的
结果。
所以周易很讲究时间,因为时一变,事情就变了。
人们从现代逻辑上来看占卜:从随机的事件中去寻求必然的结论,这似乎是荒唐的。
人们无论如何也不能理解:几枚硬币的随机排列如何能与人生和世事有什么必然联系。
人们当然也不能理解算卦的祖师:邵康节先生从牛向北方鸣,就如何就当宰,那么朝南方鸣是不是就不应当宰?占卜的理论上的缺陷和实践上的不尽人意,往往就被人们认为是江湖上的骗术,也是在所难免的。
然而,占卜毕竟是我们古老民族的一种世俗文化,它植根我们人民之中是有一定基础的。
我们准确的认识占卜,将占卜赋于人类的理性,这对我们的民族的科学、思想、教育无疑是有着十分重要意义的。
我们以今天科学的观念来看占卜,占卜可以归为预测学的门类当中,甚至可以说是信息学的范畴的东西,至少说所涉及的内容是这些领域的问题。
应该说:就我们现在的科学来准确的解释占卜的机制也许还有相当大的难度。
但是,也不能说占卜就是无法进入到科学领域进行研究和探索。
根据我们现在人们的认识水平和科学知识简单的认识占卜的合理性或非理性也放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
我的父母,经常去拜佛求签、算命。
据我统计,求到的签,算到的卦经常是好的结果,但其实算得准的没有多少,可他们却还时不时地去算。
据我所知,其实很多人也是这种情况,他们算到的卦经过算命师分析出来都是好的结果,却总是很少实现,但他们还是总愿意去算。
这是因为人们更相信有好的结果发生,算一卦总能得到心灵上得安慰,就算算出来的卦是凶的,也能提早准好准备,趋吉避凶,逢凶化吉。
曾仕强教授说在64卦中是没有好卦和坏卦之分,他也说学易经学到最后是没有吉凶的,一切一切都是顺乎自然,顺乎自然是没有不吉利的。
所以孔子学周易学到最后说:不占而已矣!当你明白周易里的所有道理时,我们就已经不用去占卜,因为我们已经知道该怎么做才是合理的,怎么做才是对自己有利的,那我们何必去占呢?
太极中一无所有,却无所不有,一阴一阳变化莫测,万事万物皆生其中。
《周易》,是一本古老的哲学书,它告诉我们的,不是如何去占卜算命,而是告诉我们如何去推理,如何去为人处事,如何在这个社会中找到自己属于自己的位子。
《周易》已经在各个领域中被研究以及运用,科学的发展越来越证明周易这本古老的哲学书的正确性和价值性!
虽然现在对周易的理解还是很表层的,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对周易的理解将会慢慢加深,周易对我来说将不再是神秘而且难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