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NSYSWORKBENCH的齿轮接触应力分析_蓝娆
基于ANSYS的齿轮接触应力与啮合刚度研究共3篇

基于ANSYS的齿轮接触应力与啮合刚度研究共3篇基于ANSYS的齿轮接触应力与啮合刚度研究1齿轮作为一种常用的传动元件,在机械系统的运转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齿轮的力学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ANSYS软件为工具,研究齿轮接触应力与啮合刚度的相关问题。
一、齿轮模型的建立齿轮模型的建立是研究齿轮力学性能的基础。
初步建模需要确定齿轮参数、材料参数等。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选取了一个模数为4的齿轮进行建模,在材料参数选取方面,我们选择了常用的20CrMnTi材料,以其为基础进行实验。
建模之后需要进行网格划分,网格密度的选择会影响后续分析的准确性以及计算时间,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密度。
选取太粗的网格会导致结果失真,选取太细的网格则会消耗大量的计算时间。
本次研究选取了相对均匀的中等密度网格,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二、齿轮接触应力分析齿轮在啮合过程中会产生接触应力,这对于齿轮的寿命和工作效率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齿轮接触应力,选择适当的润滑方式,对齿轮寿命和传动效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ANSYS中进行齿轮接触应力的分析和计算,需要考虑到许多复杂的因素,如齿形、材料参数、润滑方式等。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采用了基于有限元方法的接触分析(FEM),对齿轮接触应力进行评估。
得到接触应力的结果后,我们可以对齿轮的寿命进行评估,并针对接触应力过大的地方进行优化处理。
三、齿轮啮合刚度分析除了接触应力之外,齿轮的啮合刚度对于传动的效率和精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啮合刚度是指啮合中两齿之间相对于轴线方向的相对运动能力,也可以视为齿轮在啮合过程中的弹性变形程度。
齿轮的啮合刚度与齿轮副的堆叠误差、硬度、几何尺寸等的影响有关。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采用了ANSYS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方法,对齿轮的啮合刚度进行建模和优化。
通过对啮合刚度的研究,我们可以指导齿轮的加工和优化,提高其传动效率和精度。
四、总结本次研究基于ANSYS对齿轮接触应力和啮合刚度进行了研究。
ANSYSWorkbench接触分析案例详解

ANSYSWorkbench接触分析案例详解本⽂由Workbench⼩学⽣授权转载这篇⽂章囊括了接触分析中常见的问题,并通过思考和验证,给出了解决⽅案和经验总结,相信朋友们按照这篇教程完整的⾛⼀遍分析过程,会对接触分析的理解更近⼀步。
1.建模。
条件:⼀个圆盘与⼀个矩形板,⽣成壳体。
注意:两者分析之前未接触。
2.选取材料。
进⼊材料库,选取⾮线性材料中的铝合⾦(Aluminum Alloy NL)注意:NL表⽰Nonlinear ,译为⾮线性。
3.进⼊分析模块,调出Properties选项4.修改分析类型,将Analysis type由3D改为2D5.双击Model进⼊分析界⾯,修改矩形板的材料为Aluminum Alloy NL,圆盘默认为结构钢(Structural Steel)6.参数设置(1)根据左侧outline依次向下添加(由于此分析不⽤添加局部坐标系,因此修改完材料属性后,直接添加接触)(2)⼯况:矩形板与圆盘为摩擦接触(也可使⽤⽆摩擦接触,读者可以亲⾃尝试)(3)接触⾯为圆盘外圆周,⽬标⾯为矩形板顶边,设置摩擦系数为0.15(4)由于模型为刚-柔接触,因此修改behavior为⾮对称(Asymmetric)(5)在advanced中将接触算法设置为增⼴拉格朗⽇(Augmented Lagrange)(6)探测⽅法设置为⾼斯点探测(on Gauss point )注意:①由于两者的材料都是⾦属,因此摩擦系数 ≤0.2②⾮线性分析中默认的接触算法为增⼴拉格朗⽇(Augmented Lagrange),线性默认为纯罚函数(Pure penalty)③纯罚函数的收敛性很好,接触刚度对其影响⼤,但是它的穿透性不可控制,⽽增⼴拉格朗⽇收敛性表现为穿透较⼤,迭代次数较多,但其可以在⼀定程度上控制穿透性④⾼斯点与节点探测的区别:⾼斯点:适合⼤多情况,⽹格密度⼩、更精确节点:仅适⽤于⾓接触⑤局部坐标系的添加:如果全局坐标系不是所需要的,就必须添加局部坐标系作为附属坐标系7.划分⽹格(Mesh),选中图中模型,根据模型⾃动划分⽹格8.分析设置(Analysis Setting)(1)打开⾃动时间步(Anto Time Stepping)与⼤变形(Large Deflection)(2)修改载荷⼦步依次为50,50,100后,其他均默认9.添加边界条件(Load or Supports)(1)选中矩形板的下边线,将其设置为Displacement(2)X⽅向数值设置为-15mm,Y⽅向数值设置为0(3)选中圆盘的外圆周,将其设置为Fixed support思考:为什么打开⼤变形开关?答:因为在静⼒学中,极限转动⾓度为10°,⼤位移或者⼤转动即视为⾮线性分析,当受⼒物体的变形与其⼏何尺⼨相⽐较⼤,且线性叠加原理不再适⽤时,可视作⼤变形。
ANSYS齿轮接触应力分析案例精品

Preprocessor>Modeling>Operate>Booleans>Glue>Lines。
选择”Copied”,如下图。镜像结果。
齿轮的接触分析实例
齿轮的接触分析实例
(23)把齿顶上的两条线粘起来。 a.从主菜单选择
Preprocessor>Modeling>Operate>Booleans>Glue>Lines。 b.选择齿顶上的两条线,点击【OK】。 (24)把齿顶上的两条线加起来,成为一条线。 a.从主菜单选择
齿轮的接触分析实例
b.从主菜单选择Preprocessor>Modeling>Copy>Lines。 c.点击【Pick All】。 d.在弹出的提示框中按下图输入,点击【OK】。(Fit view)
齿轮的接触分析实例
(26)把齿底上的所有线粘起来。 a.从主菜单选择
Preprocessor>Modeling>Operate>Booleans>Glue>Lines。 b.分别选择齿底上的两条线,点击【OK】。 (27)把齿顶上的两条线加起来,成为一条线。 a.从主菜单选择
齿轮的接触分析实例
(20)将工作平面旋转13°。 a.从实用菜单中选择WorkPlane>Offset WP by Increments。 b.在“XY,YZ,ZX Angles”文本框中输入13,0,0,点击【OK】。 (21)将激活的坐标系设置为工作平面坐标系:
基于ANSYS WORKBENCH 的空间曲线啮合齿轮接触分析

课程论文(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基于ANSYS WORKBENCH 的空间曲线啮合齿轮接触分析基于ANSYS WORKBENCH 的空间曲线啮合齿轮接触分析摘要:空间曲线啮合齿轮是近几年来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扬枝提出的新型齿轮,对该齿轮的弯曲应力和强度设计准则都有了一定的研究。
因此,本文主要是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来对该齿轮来进行接触分析的进行探讨,介绍了接触分析的方法,为空间曲线啮合齿轮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用两个初始参数几乎完全一样的两个齿轮对来进行比较分析,得到交错轴齿轮比交叉轴齿轮的等效应力更大;安装位置对分析的结果的影响也很大;等效应变和变形都能够满足我们实际的需求等这些结论。
关键词:ANSYS WORKBENCH 空间曲线啮合齿轮接触分析1.引言传统的齿轮的形式多种多样,用有限元对传统齿轮的机构进行分析是目前研究采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
而齿轮啮合过程作为一种接触行为,因涉及接触状态的改变而成为一个复杂的非线性问题。
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始采用接触有限元法对齿轮进行分析。
接触有限元法来分析齿轮结构,为齿轮的快速设计和进一步的优化设计提供条件。
空间曲线啮合齿轮(Space Curve Meshing Wheel, SCMW) [1~3]是近几年来由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陈扬枝提出的新型齿轮,而空间曲线啮合交错轴齿轮则是可以运用于空间交错轴上的啮合齿轮。
不同于基于齿面啮合理论的传统齿轮机构[4、5],它们是基于一对空间共轭曲线的点啮合理论。
它的特点是:传动比大、小尺寸、质量轻等。
课题组前期已经研究了适用于该空间曲线啮合轮机构的空间曲线啮合方程[6],重合度计算公式[7],强度设计准则[8]以及制造技术[9]等,并设计出微小减速器[10]。
同时,对于该齿轮的等强度设计等方面正在进行研究。
ANSYS WORKBENCH是用ANSYS 求解实际问题的产品,它是专门从事于模型分析的有限元软件,能很好地和现有的CAD三维软件无缝接口,来对模型进行静力学、动力学和非线性分析等功能。
ansysworkbench接触实例分析

前言WokBench 是众所周知的好东西,以下是自己琢磨的一个小应用,肯定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便于大家共同提高。
问题描述这是一个塑料小卡扣的例子,主要想使用WorkBench 了解在使用中,塑料件的变形是否足够。
模型是用ProE 制作的,为了简化,只切取了关于变形的部分,如下图:其中蓝色的部分是活动的,只有一个方向的运动,红色的部分是固定的。
大体的尺寸如下,单位是毫米:注意:在模型中,蓝色和红色部件的距离要控制好(这是由ProE 中,模型装配关系决定的),如果太近,软件将自动计算出一个接触区域,但对于这个例子,还需要手动扩大接触区域。
如果距离太远,在手动设置Pinball 类型的接触区域时,Pinball 的半径要设得很大,可能导致无法计算。
请参考上面的尺寸图纸调节两个部件之间的距离。
之后,设置接触面(2、3):需要将两个部件在运动过程中,会接触的地方一一标出,千万不要加无用的面。
将Pinball Region 设置为Radius 方式(4),并将Radius 设置一个合适的值(5),本例设置了3 毫米(如图,会形成一个蓝色的大圆球),求解的时候软件会使用这个PinBall 自动探测接触。
还需要将接触方式设置为无摩擦的(6)。
最后将接触面计算方式设置为Adjust To Touch(7)。
也可以尝试其他的方式,不过对于这个仅研究红色部件变形的例子就无所谓了。
关于单元格WorkBench 中可以不自行划分单元格(在解算的时候,如果没有手动的设置,软件就会先自动划分),软件帮你自动产生。
如果你的其他设置正确,即便是这个自动的值也能很精确了。
添加分析这个分析用静力学就可以了(1)。
之后要设置Analysis Setting(2)。
将Nuber Of Step 设置为2(3)。
注意:1)蓝色部件在运动的过程中,先压迫红色部件,再逐渐松开,因此必须将这个过程至少分解为至少两个阶段(阶段指“Step”)。
基于ANSYS的齿轮弯曲应力、接触应力以及模态分析

基于ANSYS的齿轮弯曲应力、接触应力以及模态分析随着汽车性能和速度的提高,对变速箱齿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较好地改善齿轮传动性能,有必要对齿轮进行静力学以及动力学分析。
对于齿轮的静力学分析,本文利用ANSYS对齿轮进行了齿根弯曲应力分析以及齿轮接触应力分析。
对于齿轮的动力学分析,本文利用ANSYS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提取了齿轮的前十阶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
最后实验表明,基于ANSYS的齿轮弯曲应力和接触应力相比较传统方法具有一定的裕度,而模态分析能较形象地展现其振型。
标签:齿轮;弯曲应力;接触应力;模态分析引言随着汽车性能和速度的提高,对变速箱齿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改善齿轮传动性能成为齿轮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为了避免由于齿轮接触疲劳而引发的行驶事故,有必要对齿轮的齿根弯曲应力和齿面接触应力进行分析和评估。
同理,为避免由于齿轮共振引起的轮体破坏,有必要对齿轮进行固有特性分析,通过调整齿轮的固有振动频率使其共振转速离开工作转速。
齿轮的工作寿命与最大弯曲应力值的六次方成反比,因此最大弯曲应力略微减小,齿轮工作寿命即会大大提高[1]。
齿轮的最大弯曲应力往往出现在齿轮的齿根过渡曲线处,因此精确计算渐开线齿轮齿根过渡曲线处的应力,进而合理设计过渡曲线,对延长齿轮工作寿命、提高齿轮承载能力至关重要。
为了进行齿面接触强度计算,分析齿面失效和润滑状态,必须分析齿面的接触应力。
经典的齿面接触应力计算公式是建立在弹性力学基础上,而对于齿轮的接触强度计算均以两平行圆柱体对压的赫兹公式为基础。
但由于齿轮副啮合齿面的几何形状十分复杂,采用上面的方法准确计算轮齿应力和载荷分配等问题非常困难甚至无法实现。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齿轮接触问题的数值解法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齿轮副在工作时,在内部和外部激励下将发生机械振动。
振动系统的固有特性,一般包括固有频率和主振型,它是系统的动态特性之一,同时也可以作为其它动力学分析的起点,对系统的动态响应、动载荷的产生与传递以及系统振动的形式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基于ANSYS软件的齿轮接触强度分析

10.16638/ki.1671-7988.2018.08.013基于ANSYS软件的齿轮接触强度分析季景方1,黎遗铃2(1.汽车动力传动与电子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湖北十堰442002;2.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摘要:齿轮传动是汽车传动的主要形式,其强度不足导致的失效问题给汽车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文章基于ANSYS软件对齿轮接触强度进行分析。
首先使用CATIA软件建立了一对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三维模型,并将三维模型导入ANSYS软件中进行了齿轮强度接触分析,得到了齿面、齿根等处的应力分布规律。
论文的研究为齿轮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齿轮;接触强度;有限元中图分类号:U4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7988(2018)08-36-03Contact strength analysis of gear based on ANSYSJi Jingfang1, Li Yiling2( 1.Key Laboratory of Automotive Power Train and Electronics (Hubei University of Automotive Technology), Hubei Shiyan, 442002; 2.BYD Automotive Industry Limited Company. Guangdong Shenzhen 518000 )Abstract: The gear transmission is the main form of automobile transmission and the failure of gear causes great economic loss for automobile enterprise. Contact strength analysis of gear is researched based on ANSYS in this paper. The three- dimensional model of a pair of involutes spur gear is established by using CATIA and the three dimensional model is introduced into the ANSYS to carry out contact strength analysis, and the stress distribution law of the tooth surface and the tooth root is obtained. The resear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gear design in this paper.Keywords: gear; contact strength; finite elementCLC NO.: U467 Document Code: B Article ID: 1671-7988(2018)08-36-03前言齿轮传动以其工作可靠、寿命长等特点在汽车传动系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其齿轮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了产品的品质。
基于ANSYS的齿轮应力有限元分析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基于ansys的齿轮应力有限元分析学生:所在院系:机电学院所学专业:机电技术教育导师:完成时间: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在ansys中齿轮参数化建模的过程。
通过修改参数文件中的齿轮相关参数,利用APDL语言在ANSYS软件中自动建立齿轮的渐开线。
再利用图形界面操作模式,通过一系列的镜像、旋转等命令,生成两个相互啮合的大小齿轮。
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齿轮齿根应力和齿轮接触应力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两个大小齿轮的接触应力分布云图。
通过与理论分析结果的比较,验证了ANSYS在齿轮计算中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ANSYS,APDL,有限元分析,渐开线,接触应力。
Modeling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InvoluteSpur Gear Based on ANSYSAbstractWe have mainly analyzed spur gear parametrization modelling process in the ansys software. using the APDL language through revises the gear related parameter in the parameter document,we establishesgear's involute automatically in the ANSYS software.Then, using the graphical interface operator schema, through a series of orders ,mirror images, revolving and so on, we produce the big and small gear which two mesh mutually. Carring on the stress analysis of the gearby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ANSYS, we obtain two big and small gear's contact stress distribution cloud charts. through with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result's comparison,we explain ANSYS in the gear computation validity and the accuracy.Keywords:ANSYS; APDL;finite element analysis;involute line;contact stress目录1绪论52齿轮仿真分析方法63齿轮实体模型的建立方法63.1直齿轮建模要求描述73.2渐开线的生成原理73.3创建渐开线曲线73.4齿根过渡曲线生成原理93.5创建齿廓特征104齿轮接触应力分析124.1模型网格划分124.2创建接触对144.3施加边界条件和载荷154.4求解164.5计算结果分析174.5.1仿真计算分析174.5.2理论分析175齿根弯曲应力分析175.1建立齿轮模型175.2划分网格185.3施加载荷和约束185.4求解185.5仿真分析与理论结果对比19 6结论19参考文献21附录22[1]大齿轮渐开线生成的命令流22[2]大小齿轮的基本参数表23辞241绪论齿轮是机械中广泛应用的传动零件之一,形式很多,应用广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方程为:ìïïï íïïïïî
x=(db/2)*cos(s)+(db/2)*rad(s)*sin(s) y=(db/2)*sin(s)-(db/2)*rad(s)*cos(s) z=0
式中,S 为参数方程的参数,0°≤S≤90°;
图 2 齿轮接触对模型
db 为基圆直径;rad 表示 S 角度换为弧度。 在 UG 参数化建模下的表达式为图 1,建
中 图 分 类 号 :TG457.25
文 献 标 识 码 :A
引言
齿轮是传动系统中承受载荷和传动动力
的主要零部件,也是最容易出故障的零件之
一。据统计,在各种机械故障中,齿轮失效就 占总数的 6 0 %以上,其齿面损坏又是齿轮 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工程中需要发大 量工作对齿面强度及其应力进行分析。
立两个齿轮接触对的模型如图 2: 2 齿轮啮合有限元分析 2.1 材料属性 大 齿 轮 材 料 为 45# 钢 , 弹 性 模 量 E =
209GPa,泊松比 t=0.269;小齿轮材料为 40Cr, 弹性模量=211Gpa,泊松比 t=0.277。
2.2 接触对建立 ANSYS Workbench 支持三种接触方式: 点 -点,点-面,面-面,每种接触方式使用的 接触单元适用于某类问题。本文的齿轮接触 采用面-面接触的方式进行。设置两对接触 对,其中大齿轮为目标单元,小齿轮接触单 元,摩擦系数为 0.06,摩擦因子为 1.05。 2.3 约束及加载 约束大小齿轮的中心轴的轴线上的所有 节点 的 Ux,Uy,Uz,ROTx 和 ROTy 方 向 的 自 由度,使两个齿轮只能绕 z 方向转动。同时由 电机输入功率计算在小齿轮轴输入转矩 100N·m。 2.4 结果分析及对比 在完成材料属性设置、网格划分、接触对 建立、约束和加载后,在有限元分析软件 ANSYS Workbench 接触齿轮 对 啮合 处应 力 分布图如图 3:
由上述公式对齿轮的接触应力进行验 算,求得最大接触应力为 112.8M P a ,理论 值的误差为 16%, 通过有限元建立的模型是 比较准确的,常规齿根弯曲应力计算倾向于 安全的考虑,偏于保守,而利用有限元计算的 结果的更接近实际情况。
3 结语 本文主要完成齿轮接触对的 UG 参数化 建模,随后在有限元软件 ANSYS Workbench 进行仿真分析,计算出齿轮的接触应力,得到 相关结论。设计人员无需对齿轮受力做大量 的计算和研究,就可以基本掌握齿轮的受力 和变形情况,进行强度细节分析,并可利用有 限元计算结果,找出设计中的薄弱环节,进而 达到对齿轮传动进行改进设计的目的。提高 了工作效率,又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 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 1 齿轮参数化表达式
图 3 齿轮接触对应力分布图中国新技术新产品-1-高新技术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 NO.15
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基于 ANSYS WORKBENCH 的齿轮接触应力分析
蓝 娆 1 杨良勇 2 罗昌贤 3
(1、柳州市采埃孚机械有限公司,广西 柳州 545007 2、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德阳 618000 3、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广西 柳州 545007)
ANSYS Workbench 是用 A NS YS 求解 实际问题的新一代产品,它是专门从事于模
型分析的有限元软件,拥有与 CAD 的无缝接 口、新一代的参数化建模工具,其强大的分析 功能可以很准确地反映实际物体的状态。可 进行静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非线性分析 等。本文从柳州市采埃孚机械有限公司实际 问题出发,建立齿轮接触对的三维有限元模
这将为齿轮的生产带来极大的方便。利用 CAD 软件 UG,其与 ANSYS Workbench 可以 实现无缝连接,其参数化建模功能和有限元
分析模块可以在同一平台完成,避免了从
CAD 软件到 CAE 软件的转换,提高了设计效 率,同时又有利于设计数据的统一管理。本文 所分析齿轮的设计数据:模数 m=12mm;齿数 z1= 21,z2=42;压力角 α=20,直齿圆柱齿轮的 齿廓为渐开线,其笛卡尔坐标下的渐开线参
参考文献 [1].程文冬,曹岩.直齿轮啮合疲劳强度的有限 元仿真与失效分析 [J].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 2010(6):239-242. [2].濮良贵,纪名刚.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1. [3].刘海娥,张思婉.基于 ANSYS 的渐开线啮 合 齿轮 有 限元 分析 [J]. 机 械制 造 与 研 究 , 2010,39(1):28-29. [4].陈斌,尹明德。基于 CATIA 的直齿圆柱齿 轮参数化建模与有限元模型[J].机械工程与 自动化,2010(6):69-70.
型,在有限元分析软件 ANSYS Workbench 计
算得到齿轮接触对的接触应力,与传统理论
计算公式得出比较,为齿轮的快速设计和进
一步的优化设计提供条件。 1 齿轮参数化建模 齿轮的设计,加工,生产是一个复杂、严
格的过程 ,如果能够实现齿轮在设计上的参
数化建模,那么就避免了齿轮的反复设计,每
次只要改变参数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齿轮,
摘 要: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齿轮接触对的有限元模型,在有限元分析软件 ANSYS Workbench 建立接触对,添加约束和加载,
得到齿轮接触应力大小,齿轮应力集中主要发生在齿根圆角处,和理论计算分析对比。得出相关结论为以后齿轮接触的有限元分析
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齿轮接触对;ANSYS Workbench;接触应力;有限元分析
有上图可知:齿轮最大接触应力出现在 接触齿轮的齿根圆角处,最大值为 97.114MPa。在齿轮啮合过程中,齿根圆角处 是最容易发生断裂的地方,这也是齿轮的主 要失效形式。根据参考文献[2] ,齿轮接触应 力 σH 校核公式如下:
(1)
公式中:ZH-区域系数 (标准直齿轮 α= 20°时,ZH=2.5);ZE- 弹 性影 响 系数 ,单位 为 MPa1/2;θd-齿宽系数;K-载荷系数;T1-小齿轮 传递的转矩,单位为 N·mm;d1-小齿轮的节圆 直径,对标准齿轮即为分度圆直径,单位为 mm;u-两齿轮的直径或齿数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