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口服液生产新工艺及其设备

合集下载

中药口服液的生产工艺流程

中药口服液的生产工艺流程

中药口服液的生产工艺流程相当位置上均显示相同的斑点,而沉淀物均无显著斑点,说明:,J11(AZTCl+1澄清剂能够有效保留中药水提液中大部分成分。

2(3浓缩与喷雾干燥研究由于本方中含较多对热敏感的药材与有效成分,工艺上采用三效真空减压浓缩装置,可在较低温度下,较快地实现药液的浓缩,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

本工艺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浸膏粉。

浸膏粉的含水量对制粒影响较大,应控制在3,以下为好。

同时,由于中药药液一般含糖量高,粘性大,在喷雾干燥过程中容易出现粘壁结焦块等现象,根据实际生产经验,采用控制药液的相对密度等方法,在相同工艺参数条件下,进行不同药液相对密度比较实验,结果表明:药液相对密度控制在1(05—1(10(60?测定)左右,喷干效果较理想。

通过多次小试和中试实验,摸索出益肾升白胶囊浸膏的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为190。

C,出风温度为85?,塔内负压为50pa,导流板与锥体角度为250。

2(4成型工艺研究由于受总制成量所限,本制剂不宜添加太多的辅料,基本上需全浸膏粉制粒,为了解决浸膏粉易吸潮、粘性大的难题,经多次摸索和实践,采用加入适量某种高分子材料的乙醇液作为制粒粘合剂,较稀浓度的高分子材料能在颗粒表面形成一层不完全的薄膜,有一定的抗粘和防潮作用。

此法简便易行,制备出来的颗粒色泽均匀,流动性好,不易吸潮。

经实验,本方法可增加胶囊的防潮性能。

3实验小结选择塑料瓶包装材料,将包装后的益。

肾升白胶囊放入恒温恒箱中考察三个月(35?,相对湿度75,,)、常温下考察六个月,3批中试实验结果经初步稳定性考察表明:益肾升白胶囊制备工艺基本合理,产品质量稳定,初步临床试验表明:疗效较原制剂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1]郑虎占等主编(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第二卷,学苑出版社,1997[2]徐国钧等主编中国药材学(上)、(下),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 [3]阴健等主编(中药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1),学苑出版社,1994 [4]中国2000年版二部药典中药口服液的生产工艺流程杨明 (云南省药检所,昆明650011) 中药是我国人民几千年的医药遗产,它造福于人类的生活发展史。

中药行业中的药品生产工艺改进与设备更新案例分析

中药行业中的药品生产工艺改进与设备更新案例分析

中药行业中的药品生产工艺改进与设备更新案例分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制药行业的发展,中药行业中的药品生产工艺和设备也在不断改进和更新。

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探讨中药行业中药品生产工艺改进和设备更新的重要性及其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案例一:传统炮制反应釜的替代传统炮制反应釜是中药行业中常用的设备,用于炮制中药。

然而,这种设备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生产效率低、能耗高、操作复杂等。

为了改进这种工艺,有一家制药公司采用了新型炮制设备。

这种新型设备采用了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对温度、湿度、搅拌等参数的精确控制,实现了中药的精细炮制。

相比传统设备,这种设备炮制时间短,能耗低,更加稳定可靠。

通过使用新型设备,该公司的中药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产品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案例二:传统炼丹工艺的改进传统的炼丹工艺是中药行业中常用的一种制药工艺,它通过炼丹炉对草药进行蒸煮、提取、炼制等处理。

然而,传统的炼丹工艺存在一些弊端,如用火炉加热耗时、工艺复杂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一家制药公司采用了微波辐射技术对草药进行炼制。

这种新工艺利用微波辐射能快速加热草药,加速了炼丹过程。

相比传统工艺,微波辐射炼丹工艺更加高效、快速,并且能够保持草药中的有效成分不被破坏。

通过这种工艺的应用,该公司的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产品质量也有了明显改善。

案例三:全自动包衣机在中药颗粒制备中的应用在中药颗粒制备工艺中,传统的包衣工艺往往需要手工操作,效率低下且易受人为因素影响。

为了改善这种情况,有一家制药公司引进了全自动包衣机。

该设备采用先进的计量系统和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实现对中药颗粒的自动包衣。

通过控制颗粒的喷雾、旋转、干燥等参数,该设备可以达到稳定的包衣效果。

相较于传统的手工包衣工艺,全自动包衣机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稳定的产品质量。

该公司投入使用后,药品的包衣效果得到了显著提升,并且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

总结中药行业中的药品生产工艺改进和设备更新对于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口服液生产工艺流程

口服液生产工艺流程

口服液生产工艺流程
《口服液生产工艺流程》
口服液是一种常见的药品剂型,其生产工艺流程十分复杂,需要严格的控制和监测。

下面将介绍口服液生产的工艺流程。

1. 原料准备:口服液的制作需要各种原料,包括药物原料、辅料和添加剂等。

首先需要对原料进行验收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然后根据配方,准备好所需的各种原料。

2. 配料混合:根据配方,将各种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溶剂,如水或乙醇,进行搅拌和混合,使其充分溶解和均匀混合。

3. 配料加工:将混合好的配料进行加工处理,如过滤、脱气、浓缩等,将其处理成符合口服液生产要求的液体。

4. 灌装包装:对加工好的液体进行灌装包装,可以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灌装和封口,确保产品的卫生和安全。

5. 检验质量:对生产好的口服液进行质量检验,检测其各项指标是否符合国家药典的要求,包括外观、含量、溶解度、微生物限度等。

6. 包装出库:对符合质量要求的口服液进行包装出库,将其送往药品零售商或医疗机构,以供患者购买和使用。

口服液生产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患者使用口服液时的安全和有效性。

年产8000万10ml口服液生产设计

年产8000万10ml口服液生产设计

年产8000万10ml口服液生产设计一、前言口服液是一种常见的药品剂型,具有易于服用、快速吸收等特点。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口服液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如何设计一个年产8000万10ml口服液生产线成为了制药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厂房布局、环保措施等方面对该生产线进行详细设计。

二、生产工艺流程1. 原料准备:包括主要原料(药品成分)、辅料(稳定剂、溶剂等)和水。

原料应当符合相关药典标准,并经过严格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 配料混合:按照配方比例将各种原料精确称量后进行混合,并加入适量的水进行溶解。

3. 过滤除杂:将混合好的液体通过过滤器过滤除杂,以保证产品清澈透明。

4. 灭菌处理:对已经过滤好的液体进行灭菌处理,以确保产品无菌。

5. 灌装封闭:将灭菌好的液体灌装到10ml瓶中,并进行封闭处理,以确保产品密封性。

6. 包装成品:将灌装好的产品进行标签贴附、外包装、码垛等包装成品处理,以便于存储和运输。

三、设备选型1. 原料准备设备:主要包括原料称量设备、辅料称量设备、水处理设备等。

2. 配料混合设备:主要包括搅拌桶、混合器等。

3. 过滤除杂设备:主要包括过滤器、管道系统等。

4. 灭菌处理设备:主要包括高温高压灭菌锅、灭菌过滤器等。

5. 灌装封闭设备:主要包括自动灌装机、自动封口机等。

6. 包装成品设备:主要包括标签贴附机、外包装机、码垛机等。

四、厂房布局1. 原料库区域:用于存放各种原料和辅助物质,应当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潮措施,并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人员和物品的安全。

2. 生产车间区域:用于进行配料混合、过滤除杂、灭菌处理、灌装封闭等工艺流程,应当具有良好的通风和洁净度,并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产品质量和人员安全。

3. 包装成品区域:用于将已经灌装好的产品进行标签贴附、外包装、码垛等包装成品处理,应当具有良好的通风和防潮措施,并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以确保产品质量和人员安全。

中药行业中的药品生产工艺改进与设备更新案例分析

中药行业中的药品生产工艺改进与设备更新案例分析

中药行业中的药品生产工艺改进与设备更新案例分析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中药的需求不断增加,中药行业的发展也愈发迅猛。

中药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更新成为了行业内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个案例,探讨中药行业中药品生产工艺改进与设备更新的重要性和影响。

案例一:炮制工艺改进对于中药行业来说,炮制是一个重要的工艺环节。

传统的炮制工艺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工艺效率低下。

为了提高炮制工艺的效率,某药企引进了创新的炮制设备。

这种设备能够自动化完成炮制过程,并且能够根据药材的特性进行智能调节,提高了工艺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通过设备的更新,该药企的炮制工艺效率提高了30%,大大节约了成本和时间。

案例二:提取工艺改进中药的提取工艺也是中药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提取工艺通常需要使用大量的溶剂和超过10个小时的提取时间。

为了改进提取工艺,某中药企业引进了高效的超声波提取设备。

这种设备利用超声波的特性,能够迅速破碎药材细胞壁,并促进药物成分的释放。

通过设备的更新,提取工艺时间减少到了4个小时,并且提取率提高了20%以上。

这不仅减少了药企的生产成本,还提高了中药的品质和疗效。

案例三:制丸工艺改进中药制丸是中药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传统的制丸工艺需要多道工序和大量人工操作,工艺效率低下。

为了改进制丸工艺,某中药企业引进了自动化的制丸设备。

这种设备可以实现自动化的制丸过程,从搅拌、压制到排丸,全程无人工干预。

通过设备的更新,制丸工艺的效率提高了50%以上,大大缩短了生产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益。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可以看出,药品生产工艺改进与设备更新对中药行业的重要性和影响。

工艺改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设备更新则是实现工艺改进的关键。

中药企业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不断优化工艺流程,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除了上述案例外,中药行业中的药品生产工艺改进与设备更新还包括药材检验、炮制工艺控制、包装等领域。

通过引进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自动化系统,可以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通过控制炮制工艺的温度、时间等参数,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通过改进包装工艺和设备,可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和提高包装效率。

(完整版)年产5000万支100ml口服液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完整版)年产5000万支100ml口服液生产车间工艺设计

年产 5000 万支 100ml 双黄连口服液生产车间工艺设计说明书目录一工艺归纳 (1)二物料衡算 (1)三工艺设施选型说明............................................................................ .2四工艺主要设施一览表 (7)五车间工艺平面部署说明 (9)六车间技术要求 (10)黄文杰烘黄意文洗庞检怀提取宋德强?一、工艺归纳口服液大部分指的是中药口服液制剂,是在中药汤剂、注射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剂型。

是将中药汤剂进一步精制、浓缩、灌封、灭菌而获取的。

口服液最早是以保健品的一种形式出现于市场的,如西洋参口服液、太太口服液等;而近来,好多治疗性的口服液已在制剂中大量涌现,如柴胡口服液,玉屏风口服液,银黄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等。

口服液拥有服用剂量少、吸取较快、质量牢固、携带及服用方便、易保存等优点,特别适合工业化生产。

有些品种可适于中医急症用药,如四逆汤口服液、银黄口服液,故近几年来多将片剂、颗粒剂、丸剂、汤剂、中药合剂、注射剂等改制成口服液,使之成为药物制剂中发展较快的机型之一。

但口服液的生产设施和工艺条件要求都较高,成本较昂贵。

应从主药含量、细菌检查、装量差异、澄明度及药液 PH等方面进行控制。

二、物料衡算年工作日: 250 天每天两班每班运转机器 6 小时年产量: 5000 万支日产量: 20 万支规格: 100ml/ 瓶/ 小盒× 20 小盒/ 箱处方:(1000ml)金银花 125g黄芩 125g连翘 250g 蔗糖 85g香精适合制法:醇水法:取以上 3种生药用 95%乙醇回流提取,回收乙醇后加水积淀杂质,滤液加入蔗糖、香精制成足量。

物料平衡 =理论值 / 实质值× 100%理论值:为依照所用的物料量,在生产中无任何损失或差错的情况下得出的最大值。

实质值:指实质产出量、粉头量、取样量、已知跑料量、不合格量之和。

口服液生产装备 口服液生产工艺

口服液生产装备 口服液生产工艺

3、过滤、精制 • 药液在提取、配液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带入的各种异物,提取液中所含的树脂、 色素、凝质及胶体等均需滤除,以使药液澄明,再通过精滤以除去微粒及细菌。 4、灌封 • 首先应完成包装物的洗涤、干燥、灭菌,然后按注射剂的制备工艺将药液灌封于 小瓶当中。 • 小瓶目前以玻璃瓶为主,也有少量塑瓶应用于口服液容器。
• ②塑料瓶包装 :伴随着意大利塑料瓶灌装生产线的引进而采用的一种包装形式。该 联动机入口处以塑料薄片卷材为包装材料,通过将两片分别热成型,并将两片热压在一 起制成成排的塑瓶,然后自动灌装、热封封口、切割得成品。
• 这种包装成本较低,服用方便,但由于塑料透气、透湿性较高,产品不易灭菌,对生 产环境和包装材料的洁净度要求很高,产品质量不易保证。
口服液剂有如下特点:
• ①采用单剂量包装,服用方便,易于保存,省去煎药的麻烦。 • ②由于是液体制剂,吸收快,奏效迅速。 • ③每次服用量小,口感好,易为患者,特别是儿童患者所接受。 • ④制备工艺控制严格,产品质量和疗效稳定。 • ⑤制备工艺复杂,设备要求较高,成本相对较高。 • ⑥由于是成方批量制备,不能随意加减。
• 国内大多数药厂采用单罐煎煮静态提取,加水量为药材的5~10倍,其中大量的 水分在蒸发浓缩工序中再蒸发掉,这种工艺古老,效率和出率都较低,而且耗能 量大。
• 一些药厂采用罐组提取或强制循环提取,工艺得到改进。中国引进日本的动态提取 流水线,经药厂工艺研究、消化、吸收,形成了先进的提取工艺。 • 渗漉法是将粉碎为粗末的药材,用适当浓度的乙醇浸渍后渗漉,收集漉液,常压或 减压浓缩至1ml相当于1-2g药材,直接或经水转溶后加矫昧剂、防腐剂,并调整至规 定浓度。 2、 配制要求如下: • ①配制口服液所用的原辅料应严格按质量标准检查,合格方能采用。 • ②按处方要求计称原料用量及辅料用量。 • ③选加适当的添加剂,采用处理好的配液用具,严格按程序配液。

5-1液体制剂

5-1液体制剂

• 软管上的色标要求与软管的底色反差要大 。
4)封口机构
• 依据软管材质,有对塑料管的加热压纹封尾和对金属管 的折叠式封尾。 • 折叠式封口机构,在封口机架上配有三套平口刀站、二 套折叠刀站。一套花纹刀站。
图6-15 软管折尾过程
封口的前后顺序:图中l、3、5是平刀站完成,2、4是折叠刀 站完成,6是花纹刀站完成。平刀站上有前后二把刀片,向中 间轧平管尾。轧尾的宽度可以调节。 Nhomakorabea. 输送机
• 输送机用来输送软胶囊。 • 它由机架、电机、链轮链条、传送带和调整机构等组成。 • 调整机构用来张紧不锈钢丝编制的传送带,传送带向左 运动时可将压制合格的胶囊送入干燥机内,向右运动时 则将废胶囊送入废胶囊箱中。
3.干燥机
• 干燥机用来将合格的软胶囊进行干燥和定型。
• 由用不锈钢丝制成的转笼、电机、支撑板等组成。
(3)灭菌干燥设备
①口服液瓶灭菌干燥设备 : 最普通的是手工操作的蒸汽灭菌柜,利用高压蒸汽杀 灭细菌是一种较可靠的常规湿热灭菌方式,一般需115.5℃ (表压 68.9kPa)、30min。 联动线中的灭菌干燥设备是隧道式灭菌干燥机,已有 行业标准,可提供350℃的灭菌高温,以保证瓶子在热区 停留时间不短于5min确保灭菌。
• 主搅拌转速能无级变速,在5~20r/min之间随工艺需要 调节。 • 经实践证明,使用真空制膏机后辅料和香料的投料量可 适当减少,测得成品含量不变,这是由于膏体分散得更 均匀所造成。 • 另一种真空制膏机在结构上有些不同,其均质器置于罐 底,整体外型较紧凑,多用于容积较大的制膏机和固体 量较大的膏体上,见图6-11。
胶体磨结构特点
• 胶体磨与膏体接触部分由不锈钢制成,耐腐蚀。定子和转 子间的间隙可调,用来控制流量和细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 药 工 业 /!LL1/!+&!*#1’"
= ’//=
中草药 2pn9ftf>woxnunj9ozo9xbfw?oz6wvkt /11’年第 )/卷第 /期
!"# 韩桂茹$徐韧柳$冯 丽$等 %水提醇沉对中药各类成分的影响
!&#%中 国 中 药 杂 志 $’(()$’*+,-./*0% !,# 李十中$闫 之 果 %(1全 国 膜 技 术 论 文 报 告 会 论 文 集 !2#%中 国
利于提高中药制剂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V!W 赵新先 "中药针剂V<W"深圳#海天出版社/!LML" V+W 毕 建 伟/张 乃 慧 "口 服 液 澄 明 度 的 研 究 近 况 VYW"山 东 医 药 工
业 /!LLM/!D&1*#+’" V1W 董 万 法 "关 于 提 高 中 成 药 口 服 液 澄 明 度 问 题 的 探 讨 VYW"山 东
英文刊名: 年,卷(期): 被引用次数:
李十中, 吴丽莉, 陈炜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天津 300072
中草药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2001,32(2) 14次
参考文献(9条) 1.韩桂茹;徐韧柳;冯丽 水提醇沉对中药各类成分的影响 1993(05) 2.董万法 关于提高中成药口服液澄明度问题的探讨 1993(01) 3.毕建伟;张乃慧 口服液澄明度的研究近况 1998(03) 4.赵新先 中药针剂 1989 5.南京药学院 药剂学 1978 6.胡奇芬;黄彦珍;夏晓君 不同工艺对复方中药制剂中总多糖含量的影响 1990(11) 7.杨张谓;张善政;邓丽仪 人参精口服液采用超滤工艺的中试研究 1994(01) 8.杨张谓;张善政;邓丽仪 超滤工艺用于人参精口服液生产的实验 1991(02) 9.李十中;闫之果 查看详情 1990
至 干 /加 入 甲 醇 后 作 为 样 品 溶 液 %将 其 点 于 高 效 硅 胶
N 板 上/用 OI<IN 展 开 槽 展 开/用 岛 津 OP6L7!
薄 层 扫 描 仪 扫 描/根 据 对 照 品 人 参 皂 苷 QR测 定 绘
制 标 准 曲 线 /计 算 样 品 溶 液 中 的 人 参 皂 苷 含 量 %
表 F 蜂乳精标示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结果
蜂乳精配制液 原工艺
新工艺
人 参 皂 苷 &JK9!7J5*
7"!?D
7"7!’
7"!’’
!76BHI &JK9J5*
7"+LL
7"!11M 7"+D!+
人 参 皂 苷 含 量 的 测 定 方 法 #取 一 定 量 样 品 /减 压
蒸 干 后/加 水 溶 解G碱 化/用 正 丁 醇 萃 取/水 洗/浓 缩
质 G澄 清 药 液 的 目 的 /成 品 药 液 久 置 不 沉 淀 %
表 C 采用新工艺生产的蜂乳精产品质量分析
新工艺产品
质量标准
相对体积质量&+7(* !"!’8!"+7
!"!’8 !"+7
乙 醇 含 量 &+7( *
; !"7E
; +"7E
菌检
未检出菌体 杂菌;!77个/霉菌;!77个/
致 病 菌 ; 7个
:STUV)WUXYZ%[8 :V)\V%]^_‘ [aV -TbUXX\Xc]UadVbe\_YZVYaafVYZ%7VeYgVY8YVhafiVjk%7VeYgVY,44413%]UVYe/
lmEJBFDJ!nmo?DJ p Yaq rfXbaiicXfjUabXYjVYsXsirfXtsbjVXYXc7]u Xfe\\VvsVtqeirfXrXiat qVjUXsjUeYtVberratwkjUarfXw\ad XciatVdaYjcXfdejVXYeYt\XiiXcebjVhaVYZfatVaYji&Q?JxCHE =kta) iVZYVYZeYtVYije\\ejVXYXceYs\jfecV\jfejVXYavsVrdaYj-7kra789:)#/qUVbUdekVYc\VbjedVYVde\ayjaf) Ye\cXfbaXYjUacV\jafVYZdadwfeYaqUV\adeVYjeVYVYZeYXfde\cV\jfejVXYfeja&z?ELRJE 7UaavsVrdaYj qeicXsYtjXwaisVjew\acXfjUacV\jfejVXYXcUVZU\khVibXsieYtjsfwVt7]u Xfe\\VvsVt&PCGDRLEICG 7Ua Yaq s\jfecV\jfejVXYavsVrdaYjiUXqatiejVicebjXfkfais\jiecjafkaefiXcjfVe\i&
原 工艺流程为#酊剂$半成品配制&’(以下静 置 !’)*$过滤$成品配制$&’( 以下静置 !’)* $过滤$复滤$罐封% !"+ 新工 艺 特 点#, 所 得 成 品 药 液 久 置 不 沉 淀-. 节省 能 源 和 乙 醇/生 产 效 率 提 高/使 产 品 成 本 降 低0 保 留 了药物较 多 的 有 效 成 分/使 成 品 药 液 中 药 效 成分与配方一致% !"1 设 备 性 能#超 滤 设 备 23456!型 口 服 液 过 滤 装置性 能 指 标#, 处 理 能 力#’78 1759:&7"’8 1 万 支9时 *-. 操 作 压 力#; 7"!<=>-0 操 作 温 度#’ (8?7(-@耐 AB 范围#18!!&?7(*% !"? 超滤 通 量#蜂 乳 精 口 服 液 生 产 中/超 滤 所 得 成 品药液流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如图 !/一般 18’:可 完成生产任务%
下 去 除 高 分 子 杂 质 "0$6由 于 中 药 提 取 液 浊 度 高 ’粘 度 大%超 滤法 在中 药 口 服 液 中 的 应 用 还 处 于 实 验 探 索 阶 段 %尚 无 应 用 于 工 业 生 产 的 技 术 与 设 备 "2~ +$6作 者 根据 皂苷分 子性 质 选 择 适 当 的 超 滤 膜%设 计 制 作 了 超滤设备 789:)#型口服液过滤装置%既保持药液 的 滤 速 %又 使 膜 受 外 力 最 小 %因 而 使 强 度 较 弱 的 超 滤 膜 能够 适用于 中 药 口 服 液 的 生 产%并 应 用 于 生 产 多 年 %取 得 良 好 效 果 6 " 生产流程及设备
小%使超滤膜能够适用于浊度高’粘度大的中药液处理6结论 适用于中药口服液生产%应用效果良好6
关 键 词 !中 药 口 服 液 ;超 滤 设 备 ;生 产 新 工 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 图 分 类 号 !7<.2#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章编号!430, 3214-344#/43 4#34 4,
>?@ABCD?EEFGHIJE?KLIAM?GJNCBABCHLDJICGCNOPQ CBFRRIKLIH
图 F 膜清洗效果图
F 结果与讨论 生 产 实 践 证 明/利 用 上 述 新 技 术 与 设 备 生 产 的
蜂乳精产 品 质 量 比 原 工 艺 有 明 显 提 高 &表 !/+*/制 剂 +7个月万后方无数沉据淀/成 品 中 人 参 皂 苷G!76BHI 含
量与配方一致&表 +*% 如 表 !所 示/采 用 本 工 艺 可 达 到 去 除 菌 体G杂
图 C 成品药液产量与时间关系曲线图
!"’ 设备清洗#膜的清洗再生是膜分离技术应用于 生 产成功的关键/本 工 艺 用 温 水 将 组 件 内 残 余 蜂 乳 精 顶洗出/用 蒸馏 水配 7"DE 清洗 剂循 环 洗 膜% 再 采 用 外 压 式 运 行 /反 冲 洗 膜 至 无 异 物 为 止 /最 后 用 蒸 馏水采用内压式冲洗膜/清洗效果如图 +所示%
曲线/计算样品溶液中 !76BHI 的含量%
表 +所 示/新 工 艺 过 程 几 乎 无 药 效 成 分 损 失/
而原工艺标示有效成分损失率高达 M7E%由于新工
艺成品 药液 中药 效 成 分 与 配 方 基 本 一 致/从 而 较 好
地 保 证 了 药 效 %同 时 /因 去 除 了 非 药 效 成 分 的 高 分 子
中药口服液中的高分子杂质具有亲水基和疏水
基 %其 水 溶 液 为 胶 体 溶 液 %是 产 品 产 生 沉 淀 的 主 要 原 因6膜分离技术的发展为去除中药口服液中的高分 子 杂 质 提 供 了 一 种 新 方 法 %超 滤 是 溶 液 中 大 ’小 分 子 分离的最理想的单元操作6一般中药有效成分的相 对 分 子 质 量 较 小 %而 无 效 成 分 的 相 对 分 子 质 量 较 大 % 所以应用超滤法可以在不损失药物有效成分的前提
5 收稿日万期方!34数44据)4.)#*
%天津大学医院
中草药 O:[\R]R2^>)[_[‘\>a>\)BR^b>aH^cK] +77!年第 1+卷第 +期
Z !+!Z
!"! 工艺 流 程#新 工 艺 流 程 为#提 取 液 $ 过 滤 $ 药 液配制$超滤$灌封%
将该工艺用于蜂乳精口服液生产以取代原冷冻 静置工艺%
海 水 淡 化 与 水 再 利 用 学 会 反 渗 透 专 业 委 员 会 $天 津 $’((1./’,%
!0# 杨张谓$张善政$邓丽仪$等 %超滤工艺用于人参精口服液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