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检测质量手册
(精品)车辆检测质量手册

×××××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Q/A01-C版次:页次: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受控印章:持有人:2007年12月20日发布2008年1月1日目录发布页修订页第一章概述1.1简介1.1.1组织的法律地位1.1.2组织的历史演变1.1.3组织的工作范围1.1.4组织的工作成果1.1.5组织的资源概况1.1.6组织的联系信息1.2组织的公正性声明第二章质量方针与目标2.1 质量方针2.2 质量目标第三章术语和缩略语3.1术语(定义)3.2缩略语(仅适用于本手册)第四章管理要求4.1 组织4.2 管理体系4.3 文件控制4.4 检测和校准的分包4.5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4.6 合同评审4.7 申诉和投诉4.8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和改进4.9 记录4.10 内部审核4.11 管理评审第五章技术要求5.1 人员5.2 设施和环境5.3 检测和校准方法5.4 设备和标准物质5.5 量值溯源5.6 抽样和样品处理5.7 结果质量控制5.8 结果报告附录1、检测站独立性证明文件2、法人代表、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部门主管等任命文件3、检测站布局一览表4、程序文件目录5、作业指导书目录×××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站长令根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认实函[2006]141号《关于印发<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通知》要求,检测站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标准,现在已对原管理体系进行转版,完成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第C版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本《质量手册》体现了本检测站的公正性和能力,证实检测站能以公正、科学的方法、准确有效的数据对社会开展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业务,出具第三方公正数据,维护客户的利益。
《质量手册》是检测站全体员工在检测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准则。
《质量手册》对检测站的质量方针进行了明确阐述并对管理体系及实施作出了全面明确的规定,是检测站质量管理的纲领性文件。
机动车检测质量手册技术要求

机动车检测质量手册技术要求前面所述从管理要求的角度出发,对本公司质量体系所覆盖的检测服务领域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和控制要求,充分体现了为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必须以组织管理为保证,以组织管理为出发和落脚点,采用系统的管理方法,达到质量管理体系、检测服务持续改进的目的,其运作是行之有效的。
我公司主要从事检测工作,决定所开展检测工作的正确性和可靠性的因素很多,因此必须从技术能力方面作进一步规定。
5.1人员目的为保证本公司开展的检测工作方法科学、行为公正、结果准确可靠和客户满意,对人员的知识、能力、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等素质要求作出规定,并进行培训以满足规定要求,确保本公司检测工作质量和检测结果质量。
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管理体系涉及到的所有人员的配备、培训和考核。
5.1.1本公司根据检测工作的需要,配备了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监督人员及关健支持人员,本公司的人员全部为正式在编人员。
且具备相应的资格和经验,熟知机动车辆安全检测工作的要求,并且具备根据检测结果作出判断的能力。
5.1.2本公司的所有检验人员均经过省质检局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5.1.2.1技术负责人1.必须具备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中级(含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2.具有较丰富的机动车辆安全检测经验:3.熟悉国家、部门和地方关于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条例;4.应熟悉检测仪器设备信息,熟悉国内外有关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质量手册》中的各项规定。
5.1.2.2质量负责人1.必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中级(含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为本公司管理层成员;2.具有组织本公司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和管理能力;3.应熟悉检测仪器设备信息,熟悉国内外有关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质量手册》中各项规定;4.熟悉《实验室和检查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评审准则》以及质量管理知识。
5.1.2.3监督人员1.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2.对本公司管理体系及检测方法比较熟悉,能全面了解本公司各项目检测方法:3.具备检查本公司所有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能力。
汽车零部件质量检测标准手册

汽车零部件质量检测标准手册第1章引言 (5)1.1 质量检测标准概述 (5)1.2 零部件质量检测重要性 (5)第2章检测基本要求 (5)2.1 检测环境要求 (5)2.2 检测设备与工具 (5)2.3 检测人员资质 (5)第3章发动机零部件检测 (5)3.1 汽缸体检测 (5)3.2 汽缸盖检测 (5)3.3 活塞及连杆检测 (5)3.4 曲轴及轴承检测 (5)第4章变速器零部件检测 (5)4.1 离合器检测 (6)4.2 变速器壳体检测 (6)4.3 变速器齿轮检测 (6)4.4 传动轴及联轴器检测 (6)第5章传动系统零部件检测 (6)5.1 驱动桥检测 (6)5.2 差速器检测 (6)5.3 半轴及轮毂检测 (6)第6章制动系统零部件检测 (6)6.1 制动盘及制动鼓检测 (6)6.2 制动片及制动蹄检测 (6)6.3 制动器及助力器检测 (6)第7章悬挂系统零部件检测 (6)7.1 减振器检测 (6)7.2 弹簧及稳定杆检测 (6)7.3 悬挂臂及转向节检测 (6)第8章轮胎及轮毂检测 (6)8.1 轮胎外观及尺寸检测 (6)8.2 轮胎平衡及动平衡检测 (6)8.3 轮毂检测 (6)第9章电气系统零部件检测 (6)9.1 电池检测 (6)9.2 发电机及启动机检测 (6)9.3 灯具及线路检测 (6)第10章电子控制系统零部件检测 (6)10.1 发动机控制系统检测 (6)10.2 变速器控制系统检测 (6)10.3 防抱死制动系统检测 (6)第11章燃油系统零部件检测 (6)11.1 燃油泵检测 (7)11.2 燃油滤清器检测 (7)11.3 燃油喷射器检测 (7)第12章空调系统零部件检测 (7)12.1 压缩机检测 (7)12.2 冷凝器及蒸发器检测 (7)12.3 节流装置及传感器检测 (7)第1章引言 (7)1.1 质量检测标准概述 (7)1.2 零部件质量检测重要性 (7)第2章检测基本要求 (8)2.1 检测环境要求 (8)2.2 检测设备与工具 (8)2.3 检测人员资质 (8)第3章发动机零部件检测 (9)3.1 汽缸体检测 (9)3.1.1 汽缸体外观检查 (9)3.1.2 汽缸体尺寸测量 (9)3.1.3 汽缸体圆度、圆柱度检测 (9)3.1.4 汽缸体孔距检测 (9)3.2 汽缸盖检测 (9)3.2.1 汽缸盖外观检查 (9)3.2.2 汽缸盖平面度检测 (9)3.2.3 汽缸盖厚度测量 (10)3.2.4 汽缸盖螺纹检测 (10)3.3 活塞及连杆检测 (10)3.3.1 活塞外观检查 (10)3.3.2 活塞尺寸测量 (10)3.3.3 连杆外观检查 (10)3.3.4 连杆长度测量 (10)3.4 曲轴及轴承检测 (10)3.4.1 曲轴外观检查 (10)3.4.2 曲轴尺寸测量 (10)3.4.3 轴承外观检查 (10)3.4.4 轴承间隙测量 (10)第4章变速器零部件检测 (10)4.1 离合器检测 (10)4.1.1 检测离合器片的磨损程度 (10)4.1.2 检测离合器压盘的变形量 (10)4.1.3 检测离合器轴承的磨损及间隙 (11)4.2 变速器壳体检测 (11)4.2.1 检测变速器壳体的尺寸精度 (11)4.2.2 检测变速器壳体的外观质量 (11)4.2.3 检测变速器壳体的内部清洁度 (11)4.3 变速器齿轮检测 (11)4.3.1 检测齿轮的尺寸精度 (11)4.3.2 检测齿轮的齿面硬度 (11)4.3.3 检测齿轮的啮合功能 (11)4.4 传动轴及联轴器检测 (11)4.4.1 检测传动轴的直线度 (11)4.4.2 检测联轴器的间隙 (11)4.4.3 检测联轴器的平衡功能 (11)第5章传动系统零部件检测 (12)5.1 驱动桥检测 (12)5.2 差速器检测 (12)5.3 半轴及轮毂检测 (12)第6章制动系统零部件检测 (12)6.1 制动盘及制动鼓检测 (12)6.1.1 外观检查 (13)6.1.2 尺寸检测 (13)6.1.3 平面度检测 (13)6.2 制动片及制动蹄检测 (13)6.2.1 外观检查 (13)6.2.2 厚度检测 (13)6.2.3 硬度检测 (13)6.3 制动器及助力器检测 (13)6.3.1 功能检测 (13)6.3.2 密封性检测 (13)6.3.3 连接部件检查 (13)第7章悬挂系统零部件检测 (14)7.1 减振器检测 (14)7.1.1 外观检查 (14)7.1.2 功能检测 (14)7.1.3 密封功能检测 (14)7.1.4 连接部件检测 (14)7.2 弹簧及稳定杆检测 (14)7.2.1 弹簧外观检测 (14)7.2.2 弹簧自由高度检测 (14)7.2.3 弹簧刚度检测 (14)7.2.4 稳定杆外观检测 (14)7.2.5 稳定杆连接部分检测 (14)7.3 悬挂臂及转向节检测 (14)7.3.1 悬挂臂外观检测 (14)7.3.2 悬挂臂尺寸检测 (14)7.3.3 悬挂臂材料检测 (15)7.3.4 转向节外观检测 (15)7.3.5 转向节尺寸检测 (15)第8章轮胎及轮毂检测 (15)8.1 轮胎外观及尺寸检测 (15)8.1.1 轮胎外观检测 (15)8.1.2 轮胎尺寸检测 (15)8.2 轮胎平衡及动平衡检测 (15)8.2.1 轮胎平衡检测 (15)8.2.2 轮毂平衡检测 (16)8.3 轮毂检测 (16)8.3.1 轮毂结构完整性检测 (16)8.3.2 轮毂尺寸检测 (16)8.3.3 轮毂外观检测 (16)第9章电气系统零部件检测 (16)9.1 电池检测 (16)9.1.1 电池外观检查 (16)9.1.2 电池电压检测 (16)9.1.3 电池内阻检测 (16)9.1.4 电池充电状态检测 (16)9.2 发电机及启动机检测 (16)9.2.1 发电机输出电压检测 (17)9.2.2 发电机转速检测 (17)9.2.3 发电机轴承检查 (17)9.2.4 启动机功能检测 (17)9.3 灯具及线路检测 (17)9.3.1 灯具外观检查 (17)9.3.2 灯具亮度检测 (17)9.3.3 线路绝缘检测 (17)9.3.4 线路接触不良检测 (17)9.3.5 线路短路检测 (17)9.3.6 线路电压降检测 (17)第10章电子控制系统零部件检测 (17)10.1 发动机控制系统检测 (17)10.1.1 检测目的 (17)10.1.2 检测方法 (17)10.1.3 检测项目 (18)10.2 变速器控制系统检测 (18)10.2.1 检测目的 (18)10.2.2 检测方法 (18)10.2.3 检测项目 (18)10.3 防抱死制动系统检测 (18)10.3.1 检测目的 (18)10.3.2 检测方法 (19)10.3.3 检测项目 (19)第11章燃油系统零部件检测 (19)11.1.1 检测目的 (19)11.1.2 检测方法 (19)11.2 燃油滤清器检测 (19)11.2.1 检测目的 (19)11.2.2 检测方法 (20)11.3 燃油喷射器检测 (20)11.3.1 检测目的 (20)11.3.2 检测方法 (20)第12章空调系统零部件检测 (20)12.1 压缩机检测 (20)12.1.1 检测目的 (20)12.1.2 检测方法 (20)12.1.3 检测标准 (21)12.2 冷凝器及蒸发器检测 (21)12.2.1 检测目的 (21)12.2.2 检测方法 (21)12.2.3 检测标准 (21)12.3 节流装置及传感器检测 (21)12.3.1 检测目的 (21)12.3.2 检测方法 (21)12.3.3 检测标准 (21)第1章引言1.1 质量检测标准概述1.2 零部件质量检测重要性第2章检测基本要求2.1 检测环境要求2.2 检测设备与工具2.3 检测人员资质第3章发动机零部件检测3.1 汽缸体检测3.2 汽缸盖检测3.3 活塞及连杆检测3.4 曲轴及轴承检测第4章变速器零部件检测4.2 变速器壳体检测4.3 变速器齿轮检测4.4 传动轴及联轴器检测第5章传动系统零部件检测5.1 驱动桥检测5.2 差速器检测5.3 半轴及轮毂检测第6章制动系统零部件检测6.1 制动盘及制动鼓检测6.2 制动片及制动蹄检测6.3 制动器及助力器检测第7章悬挂系统零部件检测7.1 减振器检测7.2 弹簧及稳定杆检测7.3 悬挂臂及转向节检测第8章轮胎及轮毂检测8.1 轮胎外观及尺寸检测8.2 轮胎平衡及动平衡检测8.3 轮毂检测第9章电气系统零部件检测9.1 电池检测9.2 发电机及启动机检测9.3 灯具及线路检测第10章电子控制系统零部件检测10.1 发动机控制系统检测10.2 变速器控制系统检测10.3 防抱死制动系统检测第11章燃油系统零部件检测11.2 燃油滤清器检测11.3 燃油喷射器检测第12章空调系统零部件检测12.1 压缩机检测12.2 冷凝器及蒸发器检测12.3 节流装置及传感器检测第1章引言1.1 质量检测标准概述在当今社会,产品质量已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
机动车检测站 实验室 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文件编号:XXXX/ZLSC-2008(第二版)拟制:审核:批准:受控状态:□受控□非受控发放编号:20XX年X月XX日颁布20XX年X月XX日实施某某某某某某某质量检测有限公司1目录批准页修订页公正性声明1.检测室的识别1.1检测室的识别1.2检测室概况2.质量手册说明2.1编制依据2.2适用范围2.3发布与宣贯2.4质量手册的修订2.5质量手册持有者的责任3.质量方针、目标及承诺3.1质量方针3.2质量目标3.3员工行为准则3.4服务承诺4.管理要求4.1组织4.2管理体系4.3文件控制4.4检测工作的分包4.5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4.6合同评审4.7申诉和投诉4.8 纠正、预防措施及改进4.9 记录4.10内部审核4.1l管理评审5.技术要求5.1人员5.2设施与环境条件5.3检测方法5.4设备和标准物质5.5量值溯源5.6抽样和样品处理5.7结果质量控制5.8结果报告附件:附件一:程序文件目录附件二:检测仪器一览表附件三:质量保证框图附件四:量值溯源图批准页某某某某某某某质量检测有限公司(简称检测室),为实施、保持和改进检测室的管理体系,提高检测质量,适用法律法规和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度,检测室依据《检测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并结合本检测室实际而编制《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阐明了检测室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具体要求,是建立、运行和保持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是开展质量管理、技术运行和支持服务活动的行为准则,也是对客户作出承诺,全体员工应遵照执行。
检测室全体员工应认真学习本手册,理解其精神实质,坚决贯彻执行,确保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诚信性。
《质量手册》已经审定,现予以批准颁布,于20XX年X月XX日正式实施。
某某某某某某某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公司经理:20XX年X月XX日质量手册修订页公正性声明某某某某某某某质量检测有限公司(简称检测室),是股份制的第三方社会公益性服务部门。
本检测室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遵循《检测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独立地从事检测工作,为保证公正性,郑重声明如下:1.不受任何外来因素的干扰,独立地开展检测工作,对任何客户均持第三方立场,保持相同的工作质量。
机动车检验机构质量手册

X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受控状态:受控发放编号:TXWJ-ZLSC2020-A/0质量体系文件质量手册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编制发布日期:2020年11月10日实施日期:2021年1月1日编写委员会质量手册TXWJ-ZLSC2020第A版编写:(手写签名)审核:(手写签名)批准:(手写签名)颁布: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目录修订页颁布令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 21 4-2017)、《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机动车检验机构要求》(RB/T 218-2017)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等相关标准、法律法规,结合XXX 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实际状况,编制了2020年第A版《质量手册》《质量手册》阐述了本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和承诺,并对其质量管理、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要求做了进一步的规范及描述,是本公司全体人员必须严格遵循的基本准则,是保证体系活动有效开展的依据。
《质量手册》第A版于2020年11月10日发布,并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本公司全体员工务必认真学习,并严格贯彻执行,始终保持质量体系运行有效,确保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科学性,如发现问题,请及时反馈,以利于进一步修改完善。
在执行过程中发现内容需要修改或补充时,授权综合部为本《质量手册》第A版的管理部门。
XX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盖章)法人代表(签字):2020年11月10日公正性、保密性声明为保证机动车检测的公正性、保密性,本公司特作出如下声明: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循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守信和科学检测的原则,恪守职业道德,承担法律和社会责任。
2.具有独立完成检测任务的资源和能力,为委托方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3.保证检测活动不受任何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可能导致检测任务质量失控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影响。
不参与任何有损于检测结果判断独立性和诚信度的活动。
4.保守国家秘密,执行国家保密相关规定。
机动车检验机构质量手册

XX汽车检测服务有限公司质量手册(第一版)编制:审核:批准人:地址:受控状态:□受控□不受控电话:发放编号:传真:持有人(或部门):邮编:20xx年xx月xx日发布 20xx年xx月xx日实施01 批准令02 修订页1 概述1.1公司概况1.2公正性声明1.3术语2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承诺2.1质量方针2.2质量目标2.3质量承诺3 质量手册管理4 要求4.1机构(对应于RB/T214-2017的4.1.1~4.1.5)4.2人员(对应于RB/T214-2017的4.2.1~4.2.7)4.3场所环境(对应于RB/T214-2017的4.3.1~4.3.4)4.4设备设施(对应于RB/T214-2017的4.4.1~4.4.6)4.5管理体系4.5.1总则(对应于RB/T214-2017的4.5.1)4.5.2方针目标(对应于RB/T214-2017的4.5.2)4.5.3文件控制(对应于RB/T214-2017的4.5.3)4.5.4合同评审(对应于RB/T214-2017的4.5.4)4.5.5分包(对应于RB/T214-2017的4.5.5)4.5.6采购(对应于RB/T214-2017的4.5.6)4.5.7服务客户(对应于RB/T214-2017的4.5.7)4.5.8投诉(对应于RB/T214-2017的4.5.8)4.5.9不符合工作控制(对应于RB/T214-2017的4.5.9)4.5.10纠正措施、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和改进(对应于RB/T214-2017的4.5.10)4.5.11记录控制(对应于RB/T214-2017的4.5.11)4.5.12内部审核(对应于RB/T214-2017的4.5.12)4.5.13管理评审(对应于RB/T214-2017的4.5.13)4.5.14方法的选择、验证和确认(对应于RB/T214-2017的4.5.14)4.5.15测量不确定度(对应于RB/T214-2017的4.5.15)4.5.16数据信息管理(对应于RB/T214-2017的4.5.16)4.5.17抽样(对应于RB/T214-2017的4.5.17)4.5.18样品处置(对应于RB/T214-2017的4.5.18)4.5.19结果有效性(对应于RB/T214-2017的4.5.19)4.5.20结果报告(对应于RB/T214-2017的4.5.20)4.5.21结果说明(对应于RB/T214-2017的4.5.21)4.5.22抽样结果(对应RB/T214-2017的4.5.22)4.5.23意见和解释(对应于RB/T214-2017的4.5.23)4.5.24分包结果(对应于RB/T214-2017的4.5.24)4.5.25结果传送和格式(对应于RB/T214-2017的4.5.25)4.5.26修改(对应于RB/T214-2017的4.5.26)4.5.27记录和保存(对应于RB/T214-2017的4.5.27)附录1组织结构图附录2职能分配表附录3质量手册章节与RB/T214-2017、RB/T218-2017标准要求对照表附录4人员一览表附录5授权签字签字识别表附录6设备一览表附录7程序文件目录表批准令本公司为使所从事的检验检测工作满足法律法规、客户、资质认定管理机构的要求,保证检验检测数据和结果的有效性,根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B/T214-2017)和《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机动车检验机构要求》(RB/T218-2017),编制了公司《质量手册》(第1版)。
机动车检测公司质量手册

X X X X X X X X机动车检测有限责任公司X X H H-201 6 质量手册目录1目录2修订页3公正性、诚实性声明4保护客户机密信息和所有权的承诺书5员工职业道德规范6关于对XX等人的任命7发布令第一章前言1.1检验检测机构概况1.2通讯资料1.3术语与缩略语1.3.1 术语64.5管理体系(上报、承诺)4.5.324.6特殊要求4.61.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国家有关摩托车检测的新标准、新规范也将不断颁布,届时将按需要对《质量手册》的有关内容予以修正和补充。
2.修改和补充《质量手册》时,应按规定由公司经理签发修改补充通知,修改补充后的内容应加盖修改章。
修订登记表为充分体现和保证公司检测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先进性和保证摩托车检测质量,本公司特此向全社会公开声明:1.本公司具有独立开展摩托车检测工作的能力,检测过程及检测结果不受行政干预和外界压力,不受经济利益和其他关系的干扰和影响。
2.本公司严格按照有关标准和技术要求开展检测工作,对所有被检测车辆做到到一视同仁,为用户提供公正、高效、优质的服务。
3.为维护车主的合法权益,对用户提供的技术资料及检测数据保密。
未经用户允许不得将其提供技术资料及技术成果用于开发工作。
4. 检测人员严格遵守检测工作纪律,任何人不得弄虚作假,在检测结论未公布之前不得将检测数据事先通知被检测车车主或提前泄漏检测结市质XXXXXXXX机动车检测有限责任公司法人:2016年01月15日保护客户机密信息、所有权承诺书1.目的为确保客户及本公司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时维护本公司的公正形象,防止泄密,本公司所有人员均有义务保守客户及本公司的技术和商业3.4.1 做好客户样品的交接工作,记录客户对样品及资料的保密要求。
3.5 测试工程师3.5.1 对检测的过程、记录、报告内容做好保密工作。
3.6 监督员3.6.1 负责保密工作的监督,如发现有泄密现象,应及时报告质量负责人。
车辆检测质量手册(DOC 57页)

车辆检测质量手册(DOC 57页)×××××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Q/A01-C版次:页次: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2007年12月20日发布 2008年1月1日受控印章:持有人:目录发布页修订页第一章概述1.1简介1.1.1组织的法律地位1.1.2组织的历史演变1.1.3组织的工作范围1.1.4组织的工作成果1.1.5组织的资源概况1.1.6组织的联系信息1.2组织的公正性声明第二章质量方针与目标2.1 质量方针2.2 质量目标第三章术语和缩略语3.1术语(定义)3.2缩略语(仅适用于本手册)第四章管理要求4.1 组织4.2 管理体系4.3 文件控制4.4 检测和校准的分包4.5 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4.6 合同评审4.7 申诉和投诉4.8 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和改进4.9 记录4.10 内部审核4.11 管理评审第五章技术要求5.1 人员5.2 设施和环境5.3 检测和校准方法5.4 设备和标准物质5.5 量值溯源5.6 抽样和样品处理5.7 结果质量控制5.8 结果报告附录1、检测站独立性证明文件2、法人代表、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部门主管等任命文件3、检测站布局一览表4、程序文件目录5、作业指导书目录×××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站长令根据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认实函[2006]141号《关于印发<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通知》要求,检测站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标准,现在已对原管理体系进行转版,完成了《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第C版管理体系文件的编制。
本《质量手册》体现了本检测站的公正性和能力,证实检测站能以公正、科学的方法、准确有效的数据对社会开展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业务,出具第三方公正数据,维护客户的利益。
《质量手册》是检测站全体员工在检测活动中必须遵循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