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病人的护理

合集下载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对患者的护理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对患者的护理

者诉说 , 向患者讲解监护仪的作 用 , 给予心理支持。 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 要宣传起搏器安置术 的科普 知识 , 嘱患 者注 意生 活 规 律 , 食 多 餐 , 充 适 当 的 少 补 营养 物质 , : 白质 、 如 蛋 维生 素 、 果及 蔬 菜 。 水 3 2 心 电监 i 术后 持 续 2 电监 测 , . 见 4 4h心 观察 起 搏 律 和 自主心 律 的 情 况 , 行 手 术 前 后 心 电 图 的 t 5 进 对 比, 注意 s T段 及 Q S波 群 的 变 化 。观 察 有 无起 R 博 电极 脱 落 , 博频 率是 否在 限定频 率 范 围 内, 起 如有 异常立 即 通 知 医生 , 取 相 应 的处 理 措 施 , 除 故 采 排 障 , 证患 者 的安全 。 保 3 3 体位 与 活动 术后 为 防止 电极 移 位 , . 一般术 后 2 4h内应 取平位 或 轻度左 侧 卧位 , 量 减少 活 动 ,4 尽 2 h 可适 当床 上 活 动 。术 后 第 一 天 , 于 电极 头 端 心理 护理 术 后送 患者 回病房 , . 由于监护 仪 器 的使用 , 者有 体 内异 物 感 、 口疼 痛 、 位 不适 均 患 切 体 使 患者 产 生恐惧 与烦 躁 , 士应 多陪 伴患 者 , 听患 护 倾
4. 嘱 患 者 出 院后 , 1 日常需 随 身 携 带 起 搏 器 植 入 卡 , 上有 患 者 的 姓 名 、 龄 、 搏 器 生 产 厂 家 、 卡 年 起 型 号 、 时安 装 、 期 寿命 及 各 种 参 数 , 有 突 发 事 故 何 短 若
1 1 一 般 资 料 20 . 07年 1 ~20 月 07年 1 共 有 2月 5 O例患 者安 置永久 起 搏 器 , 2 男 0例 , 3 女 O例 , 龄 年 5 ~8 8 4岁 , 中单 腔 起 搏 器 3 其 8例 , 腔 起 搏 器 1 双 2 例 , 态窦房 结综 合征 8 , 慢综 合 征 3 例 , 室 病 例 快 2 房 传 导 阻滞 l 。 O例 1 2 方法 所有 起 搏器 安 置 术 均 在 心导 管 室 内无 . 菌操作 下完成 。常 规消 毒 乳 头线 以上 至 颈 部 皮肤 ,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心脏起搏器通过发放一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即模拟正常心脏冲动形成和传导,以治疗由于某些心律失常所致的心脏功能障碍。

【护理评估】要点1、手术适应症及禁忌症。

2、生命体征、心率、心律、神志精神及心理状况。

3、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了解各脏器功能检查情况。

【常见护理问题】1、活动无耐力与心律失常致心输出量减少有关。

2、自理能力下降与疼痛不适及医源性限制有关。

3、知识缺乏4、心跳模式改变5、潜在并发症:感染。

【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心理护理: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手术大致方法,过程及术中配合要点。

稳定情绪,消除恐惧心理,取得合作。

2、协助检查: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胸部 X 线、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3、饮食与休息:保证充分睡眠。

4、适应性训练:训练患者平卧位床上排尿、排便。

5、术日晨准备:更换手术衣,佩戴腕带,确保腕带信息准确无误;填写介入手术交接单,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行抗生素过敏试验,术前 30 分钟至 2 小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1 次。

6、特殊准备:术前行抗凝治疗者需停用 3-5 天至凝血酶原时间恢复在正常范围。

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持续心电监测 24-48 小时,监测心率、心律变化、病人自觉症状,及时发现有无电极导线移位或起搏器起搏、感知障碍。

术后监测体温,观察有无腹壁肌肉抽动、心脏穿孔等异常表现,及时汇报医生并协助处理。

出院前常规行起搏器功能测定。

2、手术切口护理:切口处沙袋压迫 6 小时,每间隔 2 小时解除压迫 5 分钟;保持切口处皮肤清洁干燥,严格无菌换药,观察起搏器囊袋有无肿胀,观察切口有无渗血、红、肿,病人有无局部疼痛,皮肤变暗发紫、波动感等,及时发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3、用药护理:监测体温变化,遵医嘱常规应用抗生素 2-3 天,预防感染。

护理常规4、休息与活动(1)术后 24 小时内指导病人保持平卧位或略向左侧卧位,避免右侧卧位,术侧肩部制动、上肢以肘关节为轴作伸屈运动,使电极与心室壁接触良好,协助病人抬臀、按摩腰背部。

永久起搏器护理常规

永久起搏器护理常规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护理常规一、术前准备1 术前辅助检查:术前化验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电解质及出凝血时间、胸部X线正位片、心脏彩超。

2 药物准备①术前停用活血化瘀药物,如肝素、阿司匹林等,以防术中出血及皮下囊袋内形成血肿;②尽可能停用抗心律失常药3个半衰期;心力衰竭应尽可能消除或加以改善;③术前常规做抗生素(如青霉素或庆大霉素)试验,并做好普鲁卡因试验。

必要时术前30 min应用镇静药物(如安定等)。

3 心理护理术前让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安装起搏器的必要性,了解安置术的大体过程,使患者消除顾虑,积极配合。

4 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指导患者熟练掌握呼气屏气动作,以便配合静脉穿刺插入起搏器导管。

5 皮肤准备:备皮范围上及下颌,下至肋缘,两侧至腋下。

术前皮肤准备范围应较大些,因为预定静脉插管如失败,常在其附近甚至改行对侧穿刺,手术部位清洁应彻底。

6 术前饮食术前一餐应少食但不禁饮食,以防患者虚脱、低血糖或静脉充盈不良。

7术前行电生理检查,明确能否诱发出室速或室颤及其频率、形态、终止方式。

8 留置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以便抢救用药。

二、术后护理起搏器系统植入后,应严密监护、及时发现起搏器失灵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积极采取防治措施。

1、术后监测及时接诊患者,让患者保持平卧位运回监护病房,保持静脉输液通畅,以备急救和术后用药。

术后一般监护2~3天,观察起搏器感知功能,患者心律、心率和临床表现。

每30 min测血压一次。

2、绝对卧床休息3天,取平卧、半卧或向左侧卧位,禁止右侧卧位,协助患者洗漱、进食、排便,做好晨晚间护理。

3、沙袋压迫伤口48小时,适当限制安装起搏器导线肢体活动,以免电极脱落。

4、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预防感染等并发症发生。

定期更换敷料,发现伤口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7-10天拆线。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

6、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协助患者排便,养成每日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发生。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护理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护理

意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观察各种引流液、大便颜色、伤口渗血等情况,及时发现出血并发症,及时调整抗凝剂的用量。

3.2.3 严密观察、认真记录CVVH记录单:定时监测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肾功能的变化,根据病情随时调整置换液的配方,严格遵医嘱配置置换液,如加入钾、钠、钙、镁等电解质时,须经2个人校对并在置换液袋上明确标识,避免造成医源性电解质紊乱[3]。

室温应调至24 左右,置换液应加温输入,配液时应现配现用,注意无菌操作。

高热者,置换液的温度加热至37.0 左右,以起到物理降温的作用。

详细记录所有液体的出入量,保持出入量平衡。

4 讨论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常合并多脏器损害,生命体征不稳定,而CVVH在清除血液中有毒物质的同时又能保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维持脑灌注,有效控制高分子代谢,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为营养支持创造条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且可在床边进行,避免了危重患者的搬动,因而我科选择CV VH成功救治了11例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

但CVVH治疗过程中亦出现一些相应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凝血等。

4.1 H P+CVVH治疗:预冲管路时抗凝剂应按HP时采用,首剂低分子肝素5000U静脉注射,血灌器在血滤器之前串联,否则易出现灌流器凝血。

本组患者1例滤器出现凝血倾向,原因为按照CVVH预冲方法预冲2h后撤离H P时,血滤器出现I级凝血。

采用加大低分子肝素追加量,增加管路冲洗次数以维持CVVH顺利进行。

因而,治疗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护理极为重要,护理人员不但要有CVVH的护理知识,还要通晓其他学科的护理知识,才能完成CVVH的观察与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因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多为青壮年,因而要做好心理护理,减轻其心理压力,促进康复。

4.2 本组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患者:在0.9%盐水冲洗管路时,患者出现心率加快,自诉呼吸困难。

护士及时发现,在冲洗管路时减慢冲洗速度至80m l/m i n,冲洗量减少,每次间隔1h,100m l/次,患者上述症状缓解,CVVH顺利进行。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健康教育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健康教育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健康教育
1.手术简介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将起搏电极导管从头静脉、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等处送至右心室或右心房,并将电极接触心内膜。

通过发放—定形式的电脉冲,刺激心脏,使之激动和收缩,模拟正常心脏的冲动形成和传导,适用于需要进行长期心脏起搏的病人。

2.健康指导
(1)手术后72小时内忌右侧卧位,以避免电极脱位。

更换起搏器病人除外。

(2)从手术后第二天开始可以行术侧上肢及肩关节的前后运动,避免外伸、外展等动作,然后逐渐上抬术侧上肢直至摸到对侧耳朵。

避免植入侧肢体负重。

剧烈运动。

(3)保护好安装起搏器处的皮肤。

避免过度摩擦和外力矿撞。

如安装起搏器的部位出现发热,疼痛或流液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4)学会自我监测脉搏,出现头晕、快速不规则的脉律或者脉率过缓应及时就医。

(5)生活中避免接近高压电场或强磁场区域,避免做各种电磁理疗和磁共振检查。

(6)一般家用电器可正常使用,使用手机时最好用对侧手接听,并保持手机和起搏器距离在15厘米以上,手机不应放在术侧胸前口袋中。

(7)随身携带心脏起搏器卡。

(8)出院后1个月、3个月,半年到医院复查一次,以后每年复查一次,电池寿命的最后一年应每月随诊1次,出现不适及时到医院就诊。

起搏器使用年限依据不同类型约为6~10年。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病人的护理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病人的护理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病人的护理内容摘要: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心脏起搏器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利用起搏器中一定强度的频率和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心肌兴奋和收缩来达到控制心律失常和改变心功能。

目前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作为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和部分快速型心律失常等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它对抢救病人生命、提高生活质量起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对36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前、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整体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心脏起搏器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利用起搏器中一定强度的频率和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心肌兴奋和收缩来达到控制心律失常和改变心功能。

目前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作为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和部分快速型心律失常等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它对抢救病人生命、提高生活质量起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对36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前、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整体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36例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6~78岁,平均62.0岁。

患者均有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其中病窦综合征10例,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4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1例,心房纤颤伴房室传导阻滞4例,窦性停搏7例。

其中1例伴有晕厥或阿斯综合征发作史。

2心理护理大多数患者对起搏器的知识了解甚少,加上疾病引起的痛苦不适感,而产生多种复杂心理如:焦虑、紧张、恐惧等。

专科医生和护士,应首先耐心向患者及(或)其家属讲解其疾病的严重性、危险性和介绍起搏器的适应症、各类型起搏模式的优缺点、术中的操作程序、注意事项及术后护理与配合等,提高患者对起搏器及其疾病的认识,使之了解和接受新技术,以积极而自愿的心态接受手术。

护理人员应掌握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指导使其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胀痛等 ,若 发现异常 ,及 时通报 主治 医生进行 处理 。
1 . 2 . 4 起搏器综合征 起搏器综合征多发于植入抑制型按需 心室起搏器患者 ,临床 主要症状 为晕 厥 、胸痛 、呼吸急促 、
单腔起搏器有 3例 ,采用双腔起搏 器有 7例 ;并发症 情况 :
起搏 器 介 导 性 心 动 过 速 ( P a c e m a k e r me d i a t e d t a c h y c a r d i a , P MT )2例 ,起搏器 的感 知功 能失 常 1例 ,囊 袋积血 3例 ,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护 理 研 究
Nu r s i n g Re s e a r c h
1 3 4・
C h i n e s e j o u ma l o f e t h n o m e d i c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 a e y
1 . 1 一般 资料
选择 2 0 1 2年 1 月至 2 0 1 3年 1 2月期在我院
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 搏器 植安置 术后 并发各 种并 发症患 者 1 O例 。其 中,男性 4例 ,女性 6例 ;年 龄 4 2~7 3岁 ,平 均 5 3 . 6岁 ;Ⅲ度房室传导 阻滞 4例 ,病窦综 合症 6例 ;采 用
后并发各种并发症患者 l 0例 , 对各种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观察 1 O 例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 。结果 :l 0 例 患者中 ,未发生术 后 或者康 复期死亡病例 ,术后并发症 均得到及 时发现并处理 ,患者的心脏起 搏器均正常运行 ,健康状 况 良好 。结论 :实施 的植 入永久性人
低血压等 ,其 原因 主要是房 室 同步收缩 丧失 、心 房压力 增 高等 。护理措施 :在确保 患者 生命安 全下 ,选 用生理 性 起搏 让植 入的起 搏器 工作频 率下 降到患 者本 身 的心 率 ,同 时准备复查 ;对起 搏器 综合 征 的 高危 患者 ,在手 术 以后 ,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1.保持切口干燥和清洁:术后切口处需要保持干燥和清洁。

患者应避免在切口处使用香皂或化学物品,定期清洁切口时最好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肥皂。

在清洗时要轻柔地搓洗,避免用力摩擦或挠抓。

2.避免湿水浸泡:术后切口处需要避免湿水浸泡,患者应避免在手术切口处长时间接触水。

洗澡时可以使用保护套或胶布覆盖切口处,以避免水进入切口。

3.避免剧烈运动或重物提拿:术后患者需要避免剧烈运动或重物提拿,以避免手术切口处的损伤。

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避免进行重型活动,可能需要暂时停止从事需要大量使用手臂和肩膀的活动,比如举重和剧烈运动。

4.定期检查切口:患者应定期检查手术切口,以确保没有任何感染或异常状况。

如果患者注意到切口红肿、有排液或有异味,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5.避免有磁性的物品和电磁干扰:患者需要避免接触有磁性的物品,如大功率电磁炉、金属探测仪等。

这些物品可能会对起搏器的功能产生干扰。

另外,避免靠近强磁场和高频电磁辐射的设备,如MRI机和手机等。

6.定期复查和维护: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查和维护。

定期检查可以确保起搏器的正常功能和电池寿命。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复查计划。

7.注意异常症状: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的症状。

如果出现胸闷、心悸、乏力、头晕、昏厥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这些症状可能提示起搏器存在问题,需要及时处理。

总之,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

通过正确的护理步骤和注意事项,患者可以保持手术切口的良好状态,并确保起搏器的正常工作。

及时报告异常症状,并定期进行复查和维护是保障患者健康的关键。

医生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建议患者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病人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1-01-20T17:14:34.750Z 来源:《中国美容医学》(综合)10年5期供稿作者:黄蓉[导读] 术前充分做好病人的准备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较快恢复有重要作用。

黄蓉(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无锡2140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091-02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心脏起搏器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利用起搏器中一定强度的频率和脉冲电流刺激心脏,使心肌兴奋和收缩来达到控制心律失常和改变心功能。

目前植入永久心脏起搏器作为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和部分快速型心律失常等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它对抢救病人生命、提高生活质量起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对36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前、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整体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36例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46~78岁,平均62.0岁。

患者均有胸闷、心悸、头晕等症状,其中病窦综合征10例,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4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1例,心房纤颤伴房室传导阻滞4例,窦性停搏7例。

其中1例伴有晕厥或阿斯综合征发作史。

2心理护理
大多数患者对起搏器的知识了解甚少,加上疾病引起的痛苦不适感,而产生多种复杂心理如:焦虑、紧张、恐惧等。

专科医生和护士,应首先耐心向患者及(或)其家属讲解其疾病的严重性、危险性和介绍起搏器的适应症、各类型起搏模式的优缺点、术中的操作程序、注意事项及术后护理与配合等,提高患者对起搏器及其疾病的认识,使之了解和接受新技术,以积极而自愿的心态接受手术。

护理人员应掌握不同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指导使其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

3基础护理
3.1术前护理:术前充分做好病人的准备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后较快恢复有重要作用。

术前行心电监护并密切观察心律、心率的变化,注意观察P波及QRS波群形态和时限的变化,并做好记录,以便术后判断电极位置。

为防止术后出现尿潴留及便秘,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务必让病人学会床上解小便,以免术后导尿而加重痛苦,同时注意调整饮食结构,给予高蛋白,含丰富维生素、纤维素的易消化食物,以预防便秘。

术前常规检查心、肝、肾、肺等脏器的功能,抽血检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和血小板,常规行普鲁卡因、青霉素过敏试验。

手术前6小时禁食,进行术区备皮。

3.2术后护理
3.2.1术后严格做好床边交接班,仔细检查伤口情况、测血压、查脉搏与起搏频率是否相符,有效地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3.2.2术后将病人送回CCU病房,连续心电监护2天~3天,行心电、血压监测,床边心电图每天1次,了解起搏效果,正常起搏心电图有起搏信号,如发现异常起搏心电图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分析排除起搏故障,保证病人安全。

3.2.3术后协助病人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绝对卧床休息1天~3天,限制躯干活动,防止起搏器电极脱位。

3.2.4术后伤口用0.5kg沙袋压迫6小时,术后1周内每日用75%乙醇棉球消毒,并更换敷料,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红、肿、痛等现象以及囊袋皮肤的颜色和张力、囊袋内有无积血等,每日测体温4次。

4常见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4.1出血与感染: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出血和感染是较常见的并发症,术中止血不佳、组织损伤严重、没有消灭死腔及伤口部位处理不当等是引发出血和感染的主要原因,所以医生缝合完毕之后,要迅速包扎伤口并用沙袋压迫止血,换药时密切观察是否有渗血现象及感染情况,如切口有无剧烈疼痛,囊袋处皮肤有无波动感及肿胀隆起,敷料渗出的多少等,及时发现,及时处置。

4.2电极脱位:这是起搏器植入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率在0.65%~29%,甚至更高,体位对于手术的成功特别重要,指导病人选择正确体位,可预防电极脱位,患者最适宜取平卧位或左侧卧位。

4.3起搏阈值升高:术后因电极导管刺激右心室的心内膜,使局部充血、水肿、损伤,因而起搏阈值升高,一般2周后随着伤口的愈合,阈值随之下降。

4.4起搏器综合征:见于心室起搏的患者,由于房室收缩不同步,心排出量减少脉搏减弱,患者可出现心悸、乏力、胸闷胸痛。

需密切观察病情,调整起搏器工作状态及药物对症治疗。

4.5静脉栓塞:据报道约有30%~45%患者静脉造影有异常,但有症状的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相当低。

护理人员术后对患者的观察要注意病人的整体状态,如面色、意识、呼吸等,以助判断有无血栓形成。

5康复护理
术后5天开始对病人进行康复指导,教会病人自测脉搏,并做好记录,告知病人在安静时测量,每日早、晚各1次;告知病人注意多休息,不要劳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告知病人保持情绪稳定的重要性,教会病人排遣心理压力的方法,使其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指导病人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术后6周避免抬举大于2.5kg的重物,两个月内术侧肩关节活动都要适度,以免起搏器电极脱位;告知病人应远离强磁场、高压线等场所,不能做各种电疗,不能坐电车,不宜与一些电子仪器直接接触,如电剃须刀、电吹风、电动按摩椅等,不宜频繁靠近家用电器,以防外界电源的干扰而导致起搏不稳定;告知病人随身携带记录卡,以便出现意外时急救;嘱病人保持起搏器置入部位清洁、干燥,衣着宽松,洗澡时勿用力揉搓,以减少对手术部位的摩擦;术后半年内应右侧卧位,禁止俯卧位;嘱病人戒烟、戒酒;嘱病人术后15天复查1次,以后半年内每月1次,半年后每3个月~6个月1次。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原有其他心脏疾病患者强调其病情仍需通过药物来治疗和控制,避免病人误会安装起搏器就能解决所有心脏病问题,而停止原心脏疾病的治疗用药。

如有不适要随时就诊。

6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起搏器技术的突飞猛进,患者对生活质量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心血管内科专科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护理技能,制订全面、有效、严谨的护理计划,手术前后严密观察,做好各项护理工作,以期提高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成功,减轻或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