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印度》(第一课)沉浸式双语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7章《印度》(第1课时)课件

A( )
A.恒河平原 B.印度河平原 C.德干高原 D.湄公河平原
A • 4.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图1中B处地势特点是 ( ) A.西高东低 B.中部高、四周低
C.北高南低 D.东西两侧高,中间低
B • 5.如图为印度剖面图,判断A、B表示的方向是( ) A.A─东 B─西 B.A─北 B─南
C.A─南 B─北 D.A─西 B─东
A.巴西、印度、南非 B.南非、巴西、印度 C.印度、巴西、南非 D.巴西、南非、印度
2015年,我国多家手机厂商先后改变了与印度手机公司合作模式, 由整机运往印度销售改为在国内将SKD(半散装件)做好,然后运往 印度,再在印度当地完成最后的整机组装和销售。截至2016年11月, 我国品牌智能手机在印度市场的出货量总计占据51%的份额,这是中 国品牌手机首次在印度市场占据半壁江山。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我国品牌智能手机在印度市场竞争力较强,主要原因
A.印度人工成本更低 B.印度土地价格更低 C.印度手机市场广阔 D.避免关税政策调整影响
3. 印度的地势特点是( D) A. 西高东低 B. 东高西低 C. 南高北低 D. 北高南低
对点训练2.南亚的地形与河流
D • 2. 图中所在的半岛是 ( ) A.世界第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
B.世界第一大半岛印度半岛
C.亚洲主要半岛中南半岛
D.亚洲主要半岛印度半岛 • 3. 图中A河主要流经的地形区是
印度
海陆位置 海陆兼备
阿拉伯海
孟加拉湾
印度洋
印度的地理位置
0° 印度在世界的位置
半球位置
东半球和北半球
海陆位置 亚洲南部,东临孟加 拉湾,西临阿拉伯海, 南临印度洋
经纬度位置
大致位于70°E—90°E, 10°N—30°N之间 位于热带、亚热带
印度一课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

(商星版)印度(二)的教学方法及教学设计一、本课主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如下:1.自主学习法: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能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2.分析讲解法:对地理原理和难点,教师运用多媒体及图、表辅助,分析讲解,予以突破。
3.比较教学法:通过与已知的地理知识的纵向、横向比较,开拓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4.分组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变学会为会学;5.知识问题化法:能引起学生探究问题,即掌握了所学知识,又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6.复习法:能回顾所学的知识,加深记忆。
7.歌谣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程如下:首先复习回顾地形特点及人口增长特点。
师:上节课主要学习了印度地形和人口的情况。
这节课学习印度的气候与农业及工业发展情况。
课件展示:亚洲气候图师:请同学们在图中找出印度所处的位置,那么它的气候类型是?学生一起回答:热带季风气候。
师: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什么?展示气温和降水图师:为什么热带季风气候会有旱季雨季之分?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思考提问得出结论。
师:雨季、旱季是怎样产生的?课件展示:热带季风气候的形成示意图展示南亚1月和7月风向图师: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看看热带季风气候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边播放课件教师边提问,,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图分析印度的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和水旱灾害的成因图,结合风向图,讨论、分析水旱灾害无常及其原因。
师:一月份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带来的是比较干燥的气流,不容易降水。
7月份风从海洋带来丰富的水汽,容易降水。
既然降水和夏季风有关,那么印度的水灾和旱灾与什么有关?学生思考回答:和夏季风(西南风)的强弱有关。
课件展示:练习巩固:播放课件展示图片,展印度某处农家在旱季、雨季不同地理景观的图片,让学生从感官上了解旱季、雨季的不同之处。
师:水旱灾害频发的印度采取了怎样的措施呢?生:修建了排灌设施。
师: 1、完成97页的思考题。
第三节 《印度》(第一课)沉浸式双语教学设计

[图片展示] 印度众多的人口及课本图7.35 “印度人口的增长”
[教师提问]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india in ? how many were there in 1951? and how many there are increased during fifty years from 1951 to ?
a.cattle(牛) b.cat c.dog d.horse
4)what country has a larger population than india?
a.the u.s.a b.china c.france d.england
5)what is not the result(结果) from overpopulation?
[影片放映] 印度歌舞欣赏 (在优美欢快的印度音乐观看印度舞蹈,让学生感受印度风情文化,接受美的熏陶)
[图片展示] a few more pictures of indian little boys.
[学生活动] students talk about what they saw from the picture. some students say they are black and they say it’s because it is hot in india, some students say they are poor because there are too many people in india and so on. (学生发言中,教师在旁边及时鼓励和引导,改正学生表达的错误,帮助学生表达,形成一种和谐的气氛,让学生更加愿意说英语,用英语。)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案例印度一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案例《印度》一课的教学设计与反思教材分析:印度在古代文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等方面的特点与我国具有可比性,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这一节课就从印度的人口的过渡增长,水旱灾害的频繁出现、粮食产量的巨大变化、工业部门的调整及迅速发展这四大内容来学习这个国家。
教学目标:1、会运用文字和数字资料,说明印度人口的增长特点,以及人口增长过快与资源环境的关系。
2、通过地图集图片的阅读与分析,会解释印度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
3、借助阅读材料及地图,简单分析印度粮食生产由大量进口到自给有余的变化原因。
4、从印度的基本国情与工业部门今昔的变化,简述其工业发展的过程及原因。
教学重难点:印度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述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生讲讲他们所知道的印度,大家讨论。
引入新课。
二、探究活动:合作探究,交流互动1、教师在黑板上勾勒印度轮廓图,背景音乐是印度民族风情歌曲《美丽姑娘》营造浓厚的印度民族文化氛围。
然后创设3个问题(在黑板上写出):(1)这是哪个国家轮廓图?(2)你对印度的历史文明、文化艺术、民族风俗、自然环境(地理位置、地形、河流、气候等)有哪些了解?(3)你还了解印度哪些?让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版图说明,介绍印度的悠久历史,灿烂文明,城市兴起等,让学生感受印度独特的地域文化。
(教师根据教材中的地图、资料、及活动内容,采取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方法,完成本课题。
考虑七年级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较差,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指导学生读图、阅读及归纳总结。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提醒学生从哪几方面入手,怎样对比归纳。
)2、阅读图表,预测人口变化趋势读课本P35、P36活动题,先自己做,再组内交流、订正。
教师提问:结合你对中国人口情况的了解,组内讨论“过多的人口对印度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学生首先阅读,独立思考,列出讨论的发言提纲写出疑难和不会的。
印度资料

印度是世界上几个核技术比较发达的国家之一。全国共建有5个原子核反应堆,用于和平利用核能发电。另外,印度还将核技术应用于国防建设,目前,已发展有若干类型的中短程导弹。印度一直梦想成为南亚的核大国,不过,它的梦想已引起南亚邻国的不安。他们担心印度发展核武器可能将南亚引向战争。
印度是全球少数几个掌握卫星发射技术的国家之一,航天技术达到世界较先进水平。印度的空间技术研究始于1962年。在前苏联的帮助和合作下,印度先后建立了若干空间技术研究基地,并于1963年成功发射第一枚火箭,1975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现在,印度将从国外引进的设备和自行研究的设备结合,能够发射多种类型和用途的卫星。
但是,尽管“绿色革命”成果巨大,这些成果大部分都被急剧增长的人口抵消掉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和急剧增长的人口已形成尖锐的矛盾。1951年,印度人均占有可耕地0.48公顷,到1981年降到0.21公顷,到1999年,已降到0.17公顷。印度科学家呼吁,要在加速应用更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的同时,尽快地大幅度降低人口增长率。
多少年来,在恒河两岸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的人民,创造出了世界著名的印度文化。恒河是印度古代文明的摇篮。在占印度人口80%以上的印度教徒心中,对恒河的崇拜,还有一层宗教色彩。关于恒河,有着种种宗教传说。印度教徒称恒河为“圣水河”,认为圣水可以延年益寿,又可洗刷自己祖先的罪孽,是“赎罪之源”。因此,印度教徒一生中最大的宿愿就是到圣河边的圣地朝圣,以喝到无比洁净的圣水,到恒河沐浴以洗刷自己的过失。在恒河与其主要支流朱木拿河汇合处的阿拉哈巴德城,每年举行一次为时两星期的庙会。每年的庙会在1月25日这一天达到高峰,人数之多为世所罕见。据报道,1982年1月25日,印度的男女老少有1 000多万人到这里来洗澡。其中包括著名的宗教领袖和政府官员。早在几天前,人们就在这里搭起供临时住宿的帐篷,沿河两岸可绵延数十千米,蔚为壮观。
山东省济阳县竞业园学校:7.3印度 第1课时 教学案 (七年级人教版下册)

竞业园学校学导设计方案姓名课题课型时间印度问题生成课3.24---3.30 学导目标学导重点及方法重难点分析重点:印度的人口问题和粮食问题,因为本节的国情与我国的国情很相似,如何来解决印度问题对我国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不断的渗透我们的国情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难点:热带季风气候与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关系,自然环境是影响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他直接影响着这个国家的农业经济的发展。
问题预设1.读课本图7.32和7.34写出印度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2.印度的地形特点及主要的地形区是?你能在地图上准确指出它们的位置并总结印度的地势特征吗?3.你能说出印度的人口情况吗?运用32页活动材料说出印度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4.读图7.38、7.39说出印度的气候类型并说明印度为什么水旱灾害频繁?面对这样的自然条件印度是如何发展农业生产的?对你家乡的农业生产有何启示?5.你能说出印度外包企业的形成的条件和特点吗?6.学习了印度之后试总结我国和印度有哪些相同点吗?如何来解决?过程时控学导内容设计情境创设1分钟导入:教师播放《敢问路在何方》提问:他们去哪取经?“西天”是值得现在的哪里?学生:印度目标咀嚼2分钟1.结合预习时设计的本单元学习目标(已经达成的画对号,未达成的画问号),进一步明确自己这节课的要达到的三维学习目标。
2.同伴互相讲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互相补充、监督使目标更明确。
3.教师根据预设及期末考试情况提问3—5个学生。
最后教师强调重点。
自学指导8分钟过渡: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下面结合问题导读评价单走进文本(30页到36页),认真研读,争取在你读的过程中逐渐明白文本内容,把问题解决好。
1.学生自读课文,并且查找资料和地图册,重要知识点要用红笔从书上勾画出来,努力识记,然后研究每个问题的方法及思路。
2.有疑惑的同学可以问同位或老师,教师巡视各组,关注以下学生:11班:李蕾、高园、靳杨、郭奇、李琪、孙佳12班:牛振山、秦光辉、许成阳、杨浩然、杨延琛13班:刘鲲鹏、刘志伟、刘硕、王德胜、杜亚楠14班:杜建勇、李康、李哲哲、高林洁、林丽萍15班:戈祥浩、王国庆、王福瑞、张旭、赵德龙1.读课本图7.32和7.34写出印度的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10°到30°之间,主要位于热带和亚热带。
印度教案(3篇)

印度教案(3篇)印度教案范文篇一广州市21中地理科黎老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明确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国。
2、能力目标:能结合图表资料说明印度人口增长的特点,理解印度人口与资源环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能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印度的气候特点,知道印度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的国家。
能够解释水旱灾害频繁的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形成正确的环境观和人口观,树立起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
印度的人口增长特点。
【教学难点】热带季风气候与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关系。
【教具准备】电教平台、手提电脑、投影仪【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演示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视频《3月17日——马航客机失联事件追踪》。
自3月8日以来,马航失联客机上2百多位乘客的安危一直是我们牵挂的焦点。
现周边国家已将范围扩大到印度洋海域。
那么印度洋的名字来源和哪个国家密切相关呢?(板书) 第三节印度过渡:那么印度的位置在哪里呢?(板书)一、印度的位置出示地图《亚洲的政区》,请一位学生上来指出印度并说出印度所在的大洲及周边的海洋。
指导学生看图思考,完成《学案》NO.1:海陆位置:印度位于亚洲的_______部,南临__________洋,西边是________海,东边是_________湾。
(板书)1、海陆位置过渡:那么印度的范围有多大呢?出示地图《印度的地形》,要求学生在书本上,先画出经过东南西北四个端点的经纬线。
指导学生看图思考,完成《学案》NO.2:经纬度范围:印度主要位于___ N~___ N,___ E~___ E,国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板书)2、经纬度位置过渡:印度的范围比较大,那么他的邻国有多少个呢?出示地图《印度的地形》,请一位学生上来指出印度的邻国。
指导学生看图思考,完成《学案》NO.3:主要邻国:北邻中国、_____ 和不丹;东北与______ 、缅甸接壤;西北与_________毗邻;东南、西南分别与斯里兰卡、_______隔海相望。
印度教学设计Microsoft Word 文档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沈阳市于洪区东湖九年一贯制学校施仲菊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两课时)参赛序号:2一、教学思想1、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与探究为主,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
2、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视角思考问题,关注自然与社会,逐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印度》一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第三节的内容。
印度扼印度洋交通要冲,是非洲、欧洲从海上通往亚洲的必经之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印度无论从国土面积、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还是科技发展水平、军事实力,都位居南亚首位。
印度是世界重要的国家,也是对我国有重要影响的国家,是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中必须了解的一个区域大国。
据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印度的位置,人口特点及人口问题,气候、地形与粮食生产的关系,印度的服务外包产业。
三、教学支持条件多媒体课件。
从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考虑,对教材的顺序进行调整:从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等自然地理到农业生产,然后通过中印国情对比进入“世界第二人口大国”的相关教学,进一步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人口观,人地协调发展观念。
第三节《印度》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2.运用地图分析印度气候、地形与粮食生产的关系;3.学会运用资料分析印度人口的特点及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学习运用文字、数据、地图等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分析印度因地制宜发展粮食生产的实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在学习中理解印度人口与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的关系,形成人口观及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二、重点、难点重点:1.印度的地理位置;2.气候、地形与粮食生产的关系;3. 印度的人口及人口问题难点:1.印度的人口及人口问题;2.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视频导入:印度风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印度》(第一课)沉浸式双语
教学设计
课
件www.5y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的基本思想是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建立英语语言环境,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地理学科知识为内容,进行沉浸型双语教学。
本课的主要特点是: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师运用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让学生沉浸英语环境中,达到自然而然运用英语这个语言工具来分析、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积极参与地理学习活动中,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
1.地理学科教学过程中,创设英语语言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地理知识的同时,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2.认识印度的位置,明确地理方位,培养学生地图分析能力;
3.了解印度的人口压力,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一定要与经济的增长相适应。
并通过分析人口数据图,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科学的
人口观;
【教学重点】
1.印度的地理位置2.印度的人口问题
【教学难点】
英语语言环境与地理学科教学相结合
【教学手段】
自制地理多媒体
【教学方法】
1.英语沉浸法2.探究式3.谈话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影片《西游记》剪辑片放映,引出主题“印度”
[教师提问]HaveyoueverseenthisTVplays?whatisitabout?canyout ellmethestoryof“Triptothewest”?
[学生活动]学生用英语讲述西游记的故事
[教师承转]Inthestory,wheredoes‘west’reallymean? (西游记的放映,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西游”的目的地是印度,可以自然而然的引出主题;另一方面,由于西游记的故事学生非常熟悉,教师用英语与学生交谈西游
记的故事,学生容易接受,并能激发学生应用英语的动机,用英语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积极性,并在心理上消除学生语言障碍,克服学生不敢用英语表达,怕说错的心理,在轻松愉快的环境运用英语表达思想;再次,学生讲西游记的故事的活动也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英文水平的平台。
)
[讲授新课]
[教师引导]wehaveheardofIndia,andweknowit’soneoffourancientnationsofcivilization,whatdoyoukno waboutIndia?
[图片展示]PicturesofIndiangirlsandwomen
[教师介绍]Indiangirlsareverybeautiful.Theyaresobeautifulth attheyhavewonthemissworldtitlesmorethanonce.Notonly areIndiangirlsbeautifulbutalsotheyaregoodatsinginga nddancing.Let’senjoyanIndiansonganddancing.
[影片放映]印度歌舞欣赏(在优美欢快的印度音乐观看印度舞蹈,让学生感受印度风情文化,接受美的熏陶)
[图片展示]afewmorepicturesofIndianlittleboys.
[学生活动]Studentstalkaboutwhattheysawfromthepicture.Somes tudentssaytheyareblackandtheysayit’sbecauseitishotinIndia,somestudentssaytheyarepoorbe
causetherearetoomanypeopleinIndiaandsoon.
[图片展示]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自由散步的牛和两牛打架而造成交通阻塞的场景
[教师讲述]cattlearelookedasGodinIndia,especiallywhitecattl e.Theydon’thavetoworkhard,andpeopletakegoodcareofthem.Peopled on’tkillcattleandtheydon’teatbeef.TherearesomanycattleinIndiathattheamountof cattlehasreached0.3billion.youcanseelotsofcattlewal kinghereandthereintheIndiacapital,NewDelhi,asthepic turesshow.whatarethetwocattledoing?yes,they’refightingonthecrowdedstreet.whenthe‘Gods’arefighting,driversincarsandbusesmustdriveverycaref ullyinorderthattheywillnothurtthecattle.Asaresult,t hereisatrafficjam.
[地图展示]印度在世界中的位置
Question:whereisIndia?
[教师引导]we’veknownchinaandjapan.TheyareineastAsia.Andwehavelea rntIndonesia,Vietnam,Thailand,theyareinsoutheastAsi a.whataboutIndia?
[学生回答]It’sinsouthAsia.
[学生活动]把全班学生分为五大组,分组活动,小组合作找出印度的主要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斯里兰卡,以及印度所濒临的海,并能用英语说出它们相对印度的方位。
[教师辅助]纠正学生表达的错误,引导学生正确的用英语表达方位。
并总结在表达方位介词‘in’,‘on’和‘to’的正确用法和区别。
[图片展示]印度众多的人口及课本图7.35“印度人口的增长”[教师提问]HowmanypeoplearethereinIndiainXX?Howmanywerether ein1951?Andhowmanythereareincreasedduringfiftyyears from1951toXX?
[学生回答]略
[总结]Indiaisthesecondpopulouscountryintheworld,onlyaf terchina,withapopulationofover1.01billioninXX.It’salsothesecondcountrywhosepopulationreachedonebilli on.NotonlydoesIndiahavealargepopulation,butalsoitsp opulationisgrowingfast.Itgrowssofastthatscientistss ayIndiawillbecomethefirstpopulouscountryin20or30yea rs,exceedingchina.
[学生分组讨
论]Isitgoodtohaveasmanypeopleaswecan?Howtosolvethep opulationproblem?
[活动总结]教师确定胜出的小组,肯定学生的发言,并一起得出人口的过度增长对一个国家的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会产生负面影响的结论。
[课堂练习](以下为我设计的有关上课内容的练习,用英文设计练习,有利于学生在练习中训练阅读理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全面“暴露”英语中,与英语有亲密接触。
)choosetherightanswerfromA,B,candD.
1)whichisthelargestcountryinSouthAsia?
A.Pakistan
B.Bengal c.India D.china
2)whatplacedoesIndiatakeintheworld’spopulation?
A.thefirst
B.thesecond c.thethird
D.thefourth
3)whatanimalislookedasGodinIndia?
A.cattle
B.cat c.dog D.horse
4)whatcountryhasalargerpopulationthanIndia?
A.theU.S.A
B.china c.France D.England
5)whatisNoTtheresultfromoverpopulation?
A.nofood
B.trafficjams c.environmentalpollution
D.shortofsoldiers
课
件www.5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