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包装凹印中油墨刮刀的使用
塑料凹版印刷刮墨刀的安装注意事项

塑料凹版印刷刮墨刀的安装注意事项一有关刮刀安装•Y=15--25mm左右X=3—5mm刮刀厚度3倍的衬刀0.15mm厚度刮墨刀片•硬性装刀:X=3-4mm时,能有效地解决油墨刮不干净现象。
•中性装刀:X=4-5mm时, 标准装刀。
•软性装刀:X=5-6mm时,有利于网点的转移及较粗颗粒油墨的印刷(例如:白墨)二刮刀使用程序1.按照安装的标准设定刀架。
2.刀片必需与刀架平行,衬刀可与刀片平行度误差0.5mm以内。
3.从刀架背面施加压力,检查刮刀是否平整,不能有波浪现象。
4.检查刮刀的刀口是否有缺陷。
5.在版辊上施加非常小的力,无需将油墨刮净。
调整刀架与版辊的平衡。
6.检查刮刀的刀口在与版辊接触时是否有上翘的现象。
7.通过气压表读出“起始压力”值,并可在一个大气压的范围内调节压力。
8.涂层刮刀的使用:A.采用涂层刮刀刀,需在上机使用前在机器上打磨.由于宝刀外面有涂层,它在印刷前需要将刀片在印刷机上空转(需供墨)将涂层引起的刀丝打磨平整,根据我们客户的使用情况一般在100米/分钟以上的机速时,需打磨20分钟以内。
B.可以在5至10分钟左右根据打磨时刀丝的变化情况加0.5Pa左右压力来改善打磨进度,在打磨刮刀期间禁止使用砂纸打磨版辊。
C.如果在20分钟后还是存在刀丝,客户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压或打磨版辊,并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D.不论时间长短,只要没有刀丝就可以正常开机。
从理论上讲,涂层刮刀可能是普通刮刀5至10倍的使用寿命。
由于在具体使用中可能受到版辊;油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个印刷厂在使用时寿命相差极大,而不是恒定不变的。
(相关因素甚至可能导致涂层刮刀的寿命更低)E.在一些特定印刷工艺上,例如:金墨或有网点过渡的工艺。
我们建议客户先将涂层刮刀放在其它色墨(例如:油墨树脂较软的黄色或小面积印刷的版辊)上预先使用8至24小时,只要该刮刀的刃口保持基本平直再放到金墨或有网点过渡的工艺可以大大减少金墨中的刀丝及网点过渡中网点丢失的现象。
印刷刮刀管理与使用规范

印刷刮刀管理与使用规范印刷刮刀是印刷行业中一种重要的印刷工具,能够确保印刷品的质量和效果。
为了正确管理和使用印刷刮刀,我们需要制定一套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印刷作业的顺利进行并提高工作效率。
以下是关于印刷刮刀管理与使用规范的一些建议。
一、刮刀的正确管理1.刮刀必须存放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避免受到湿气、灰尘等污染。
2.每个印刷刮刀都应该有一个独立的存放位置,并做好标记,以便于管理和查找。
3.刮刀要定期检查,确保刀片的刀口和刀背没有损坏或变形,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二、刮刀的使用规范1.使用前应先检查刮刀刀口和刀背是否有残留的杂质,干净的刮刀可以保证印刷品的质量。
2.刮刀的刀背应与滚筒成一个适当的角度,以确保刀片与印版的良好接触。
3.刮刀在使用过程中应保持稳定的压力,避免过大或过小的压力对印刷品造成影响。
4.使用后应立即清洗刮刀,将残留的油墨和杂质清除干净,避免油墨固化对刮刀造成损害。
5.刮刀在清洗后应进行干燥处理,可以使用布擦拭刮刀表面并放置在通风的地方晾干。
三、刮刀的定期维护1.定期检查刮刀的状态,包括刀片的锈蚀、变形等情况,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刀片。
2.定期进行油墨的清洗和更换,避免油墨的固化堵塞刮刀,影响印刷品的质量。
3.定期涂抹适量的润滑油或脂,可以延长刮刀的使用寿命并减少刮刀与滚筒的磨损。
四、印刷刮刀的安全使用1.在使用刮刀时,应注意个人安全,避免刀片伤及手指或其他身体部位。
2.使用前应对刮刀进行有效的锁定,确保刮刀不会意外滑动或脱落,造成伤害。
3.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刀片的方向和位置,避免误伤自己或他人。
总结:印刷刮刀的正确管理和使用对于印刷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我们应该建立起一套规范和标准,确保刮刀的定期维护和正确的使用方法,以提高印刷品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同时,我们也要重视印刷刮刀的安全使用,预防事故的发生并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安全。
印刷刮刀的安装操作

印刷刮刀的安装操作凹版印刷中刮刀对印刷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印刷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刮刀。
刮刀的作用:将非印刷区的多余油墨刮尽,是印刷区油墨通过刮刀转移到薄膜上,印刷过程一定要掌握使用好刮刀。
刮刀由刀架、刀背、刀片三部分组成,其中刮刀片一般由不锈钢制成厚度有0.1mm、0.15mm、0.20mm、0.25mm等几种,现我厂使用厚度0.15mm,软的(薄的)刮刀易产生灰雾,硬的(厚的)刮刀易磨损凹版。
我厂刀背约为0.30mm 钢片(具有增强刮刀弹性的作用)。
刮刀的硬度要比凹版小通常为维氏500—700,凹版镀层为维氏900—1100。
刮墨刀长度一般比凹版长30-40mm。
将刀架内清理干净,把刀片装在刀背下面,拉平直并用螺钉把它们夹紧,装好后不能有曲状,必须平直。
刀架与刀背的距离约为20—25mm,刮墨刀片长出约3—5mm,应根据印刷情况调节此距离。
装好刀片后,对刀片进行打磨抛光(新旧刀片都要进行打磨),带上手套、防止划伤手指,用1000#砂纸蘸油来回打磨。
调节刀架使刀与印刷凹版切线成60—70°的角度,刀片与压印点的距离为25—35mm为宜。
调节刮架的压力使之刮到凹版,并刮尽凹版非印刷区油墨的最小压力为宜。
1.操作步骤①、用板手把刀架夹板的固定螺丝松开,取出软板和刀片。
②、用碎布、溶剂把硬刀片两面清洗干净。
③、根据版长裁取合适长度的新刮刀片。
④、硬刀片、新刮刀片叠合后,一并推入刀架夹板间的空隙内。
⑤、调节刮刀片与硬刀片、刀架夹板间的距离合适。
⑥、用扳手由中间一粒螺丝起,向刀架夹板两端逐一扭紧2.调节方法①、一般刮刀与印版切角角度为45-65 度之间,线条版的刮刀角度要适当大些,层次版的刮刀角度则要适当小些,具体需跟实际生产状况作相应调节。
②、刮刀与到压印胶辊的距离一般调节在5cm左右,具体需跟实际生产状况作相应调节。
③、刮刀压力表应在0.1-0.3 之间,在版面的油墨可以刮干净的状况下,压力尽可能小。
安刮刀方法

安装凹印机油墨刮刀的最佳方法!凹版印刷中刮墨刀的选用、安装、调整对印刷品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针对刮墨刀在凹印中的应用和涉及到一些问题谈一些看法。
一、刮墨刀的选用、安装高速凹印机,一般都选用进口弹性高的钢质刮墨刀,其厚度为150~180μm。
安装刮墨刀时,注意刮刀的两边要长于印版10~20mm以免印版的油墨飞溅到胶辊上。
其步骤与要点如下:1.衬片与刀背有距离约为10mm。
衬片与刀片的距离为5~7mm。
但是,根据具体情况也可适当增大距离(即装成软刀片),或减小距离(装成硬刀片)。
2.将新刀片放在衬片后面,装入刀槽内旋紧刀背螺丝,应先从刀片的中间旋紧,再逐渐往外,并且两边要轮流旋紧。
这里介绍避免刀片翘曲的一个窍门:旋紧螺丝时,应经两遍或三遍完成,不能一步到位。
应一边旋螺丝,一边拿着一块碎布夹紧刀片与衬片并用力向一侧拉,这样装成的刀就较平整。
平整的刀片才能保证印版墨量均匀。
3.选用适合的磨刀工具及磨刀方式。
用尚未石靡磨刀时,如果油石较粗糙就不适用于磨新刀。
根据实践经验,用1号金刚砂纸磨刀是较合适的,既可以磨新刀片,又可磨有较大缺损的旧刀片。
若用0号金钢砂纸磨新刀还可以,但若用来磨损缺口稍大的旧刀片就很难磨好。
如果有时觉得用1号金刚砂纸磨刀片还较粗糙的话,可再用0号金刚砂纸稍加细磨。
磨刀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把砂纸折成V形,但应注意多折几层砂纸,以免刀片割穿砂纸而伤手。
这种方式效率较高,对刃口的角度较易控制,但不太安全;另一种是用两只手拉扯着砂纸的两端磨刀,这样很安全,但刃口的角度不太好控制。
太钝太锋利的刀片对印刷质量都有负面影响。
二、合理调整刮墨刀刮刀的压力、锋利度、与版的接触位置等都对印刷质量有影响。
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的调整这些因素,能解决许多印刷中的问题。
1.压力日本进口ADL刮墨刀,日本ADL油墨影响刮墨刀压力的因素是气缸压力的大小、硬软刀片的不同、刮墨刀与印版交叉的角度等,斜度越大,压力就越大。
刮墨刀的正确选择和使用

刮墨刀的正确选择和使用塑料软包装凹版印刷中,油墨刮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确使用刮墨刀,不仅能使印品墨色鲜艳饱和,而且还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印刷质量事故。
刮墨刀在凹版印刷中的作用是刮去凹版辊表面多余的油墨,只留下版辊网穴里的油墨,无网穴的部位应全部刮干净,使整个印品质量达到所需的要求。
正确选择和使用油墨刮刀,会给印刷产品的质量带来很好的效果。
一.刮墨刀的选择由于凹版分为雕刻板和电雕版两种,两种印版都凹凸不平,当机器在电机带动下高速运转时刮刀也将随着机器的转动而作相应的来回摆动。
刮墨刀如果没有弹性不能迅速恢复至原位,而且还会在印版上留下摆时产生的刀丝、刮刀粉末、铜版粉末,对印品颜色产生极大影响,刮墨刀应选用C、Cr、Mn、Si各占一定的比例,刮刀厚度通常选择0.1~0.18mm之间,太厚没有弹性,刮不干净油墨,反应在印品上,往往呈现出雾状,不但影响印刷质量和下一色套色图案,印前、印中、印后的质量效果将会相差很远。
如果刮刀太薄,刮刀就容易在印版上留下刀痕和油墨中含有的铜铁粉末相摩擦,在印刷大面积满版白底时,常使油墨附着层发生质量事故。
刮墨刀的硬度也影响到印刷品质量。
刮刀是铁的,而电雕版是铜滚筒表面镀铬,由于铜密度与铁的密度不一致,硬度一般在200HV~300HV,这样即不伤版,又不易留下刀痕,还可以刮除版面多余的油墨。
刮刀的刀口应选择圆弧形刀尖的,因为版为圆形,刮刀为圆弧形,它不伤印版又容易将油墨刮净,保持印刷时无图案处的干净而不滞墨。
如果刀尖是平的,由于平的刀口很锋利,既伤版又影响印刷,刮墨不干净,就会影响印刷质量。
二.刮墨刀的使用印品色彩常常出现不一致、或深或浅的现象,这是大多数彩印公司常常碰到的故障现象,特别是挂网版即层次版,除与油墨转移性有关外,其刮刀的使用角度也不可忽视。
刮墨刀与印版滚筒的角度大小,也可直接影响印品质量,刮墨刀角度小,刮墨效果差,印品墨层深光泽好,但易出现刮墨刀刮不干净,图文模糊现象,一般角度在35°-45°之间为宜。
凹印中油墨刮刀的运用知识

凹印中油墨刮刀的运用知识墨刮刀是一种用于控制和调整凹印油墨厚度的工具,它的主要作用是将油墨刮掉凹坑之外的区域,使凹坑中的油墨处于较低的压力下,以便油墨能够均匀地填充并印刷在纸张上。
墨刮刀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一般来说,墨刮刀通常由背片和刀片组成。
背片通常由金属材料制成,用于固定刀片和调整刀刃的角度。
刀片则有不同的材质和类型,根据凹印产品的要求和油墨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刀片。
常用的刀片材料有塑料、橡胶和金属等,常见的刀片类型有硬度刀、软度刀和角度刀等。
在选择刀片时,首先需要考虑凹坑的形状和尺寸。
如果凹坑较浅,可以选择较软的刀片;如果凹坑较深或墨层要求较厚,可以选择较硬的刀片。
其次,需要考虑油墨的流动性和黏度。
如果油墨的流动性较好,可以选择硬度较大的刀片;如果油墨的黏度较高,可以选择较软的刀片,以便更好地控制油墨的流动性。
在使用墨刮刀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保持刀片的锋利。
刀片的锋利度直接影响着刮刀的刮墨效果。
如果刀片过于钝化,会导致油墨填充不足或不均匀。
因此,定期使用专门的磨刀工具对刀片进行磨刀是必要的。
其次,要掌握适当的刮墨压力。
刮墨压力过大会导致刮刀过度刮除油墨,使凹坑内无法填充足够的油墨;刮墨压力过小会导致凹坑内的油墨无法充分接触纸张,影响印刷质量。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刮墨压力,一般应保持适当的刮墨压力,确保刮刀与凹坑以及纸张之间的接触紧密且有一定的压力。
再次,要掌握适当的刮刀角度。
刮刀的角度决定了刮刀与凹坑的接触面积和刮墨的效果。
在一般情况下,刮刀的角度应根据凹坑的形状和尺寸进行调整,以确保刮刀能够完全覆盖凹坑,并将油墨均匀地填充到凹坑中。
最后,需要定期清洗和保养墨刮刀。
墨刮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粘附有油墨残留物,影响刮墨效果。
因此,需要定期将墨刮刀取出并清洗干净,以保持其良好的刮墨性能。
软包装凹印绿色化及刮墨刀的应用探析

⑥刀尖 :由于刮 刀在 机 器上 工作 的过 程 是左 右摆 动 的 ,再加 上 印刷辊 高
速 转动 .使 刮 刀不 断游 动 .导 致 刀尖被 研 磨成 了圆弧形 。所 以我 们可 以直 接
刮 墨 刀 片 形 状 有 尖 头 和 截 面 型 选择 圆 刀尖 的 刮墨 刀 .这样 不但 不 易损 伤 印辊 .在 角度 稍微 偏 差的情 况下 , 两 大 类 。 尖 头 刮 墨 刀 的 刀 尖 薄 而 也不 至 于影 响刮 墨 .能 真正 的将 非 印刷 区刮净 。 软 ,跟 半 版 滚 筒 的 接 触 面 积 较 大 ⑦各种 规 格 :现 在 国 内市场 有不 同国 家产 的牌 子各异 的凹 印机很 多 ,而
支 撑 刀 片 的作 用 主 要 是 增 强 刮 刮 刀 .尽 量 不要选 择人 工打 磨 的刮 刀 ,因为 它在精 度上 完全 不符合 要求 。 墨 刀 片 的弹 性 .从 而 保证 刮 墨 刀 ⑤精 度 :一般 来讲 因为塑 料 凹印 的要 求相 对 ” 纸 凹 “比较 低 .这样 就
。
,
使 之顺 利完 成 油 墨
的 影 试 响刮 墨 刀性能 的指 标 主要 有硬 度 、耐磨 性和 耐 化学性 3 个方 面 印 对
。
硬度 是 指 刮 墨刀 的 坚硬 ”程度 和 弹性 .是指 刮 墨 刀受压 变形 的程 度 它是 刮 墨刀最 重 要 的~ 个物 理 特性 指标 .是选 用刮 墨刀 的重 要依 据 。其 值 的 衡 量可 用硬 度计 来进 行测 量 。
名 家 专 栏
刮 墨 刀通 常分 为 弹性 体 的 聚氯 酯 或高 度 柔韧 的 象塑 料 或有 弹性 的金 属料
力 , 多 寺 - 将 是 为刮 版 印 到 要 条和 需 所 文 本 一 。 刮 刀 夹组 合 而成 .用来 刮挤 印版上 的 多余 油 墨
塑料凹版印刷各工序操作规程

塑料凹版印刷各工序操作规程在软包装工厂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因操作不当造成的故障并不少见。
塑料凹版印刷机的操作流程和常见问题有哪些?一、塑料凹版印刷机工艺流程放膜一张力控制T印第一色一烘干一套印二色一烘干一套印三色一烘干T套印四色T烘干一牵引T复卷二、塑料凹版印刷机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①检查印刷设备周围是否有灰尘、垃圾等与印刷无关的杂物,通风排风设备是否完好。
②检查原辅材料是否充足,是否符合印刷要求。
塑料薄膜的印刷要求被印刷的材料薄膜满足以下标准:表层光滑平整,无明显硬块、黄黑点、孔洞、过度皱折;待印刷材料膜的平均叶片厚度偏差应在10%以内(印刷宽度为Im时),平均叶片厚度偏差的计算公式可参考干式复合膜的要求;在印刷压力下,被印刷料膜的伸长率应在1%以内;待印刷材料薄膜表面张力≥40dyn∕cm;事先掌握好料膜与油墨的亲和性。
对于易被油墨中的溶剂溶除口溶胀的薄膜,印刷效菊口油墨浓度可以更大。
印刷涂料膜的涂层时,应把握涂料树脂与印刷油墨的附着力。
③检查印版假的质量。
需要注意的是,后一组颜色的印版馄应比前一组颜色稍大。
例如,第二个色版提的周长应比第一个色版馄的周长多1%,至少要稍大或稍等,不得小于第一个色版。
否则,无法准确套印。
检查卷筒的图案和颜色代码。
④检查印刷机各部分是否有卡纸问题,包括转印、送纸、送纸、干燥、着墨、牵引和收卷,润滑部分是否注满润滑油,油路是否畅通。
仪表设备是否完好?如果设备上有油墨粘度自动控制仪,应将油墨粘度调整到预设值14-18s,并倒入混合溶剂。
⑤准备油墨,选择与打样颜色代码相同的原色油墨。
2、装版凹印制版一凹印刮刀.凹印接线技术最早是由凹版印刷机一凹印刮刀一油墨刮刀装盘时,注意盘的左右两侧。
夹紧锥体时凹印刮刀,不能太紧,以免印刷时铜版混爆裂、太松、〃逃逸"。
根据印刷的颜色J11页序安装印版混。
内印的印刷颜色顺序为:金银墨一黑墨T原青色T原黄一原红T白墨。
正印色序正好相反:白墨一品红墨一黄墨T青墨一黑墨一金银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包装凹印中油墨刮刀的使用
软包装凹版印刷中易产生许多故障,如印品发花,无光泽;发生拖影,深浅不一;有刀线等。
这些故障有可能来自薄膜自身,也有可能来自机械转动、操作人员技术、室内温湿度,其中大多数故障都与油墨刮刀密切相关。
所以说,正确选择、安装及使用刮墨刀,将会大大降低故障率。
刮墨刀在凹版印刷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正确使用刮墨刀,不仅能使印品墨色鲜艳饱和,而且还可将印刷质量事故降到最低点。
当凹印机在电机带动下高速运转时,刮墨刀也随其做相应的摆动。
不同厂家生产的凹印机,其刮墨刀摆动机构的结构是不同的。
如:我公司使用的广东汕樟轻工机械厂生产的YS620轮转凹印机,刮刀摆动由一专用微电机带动,而浙江海宁人民机械厂生产的800型凹印机,刮刀摆动则是由传动齿轮带动的。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摆动结构,都要达到一个目的:刮去多余油墨,同时减轻刮墨刀刃口与印版的摩擦,以延长刮墨刀和印版的使用寿命。
一、刮墨刀的选择
刮墨刀如果没有弹性,就不能迅速恢复至原位,而且还会在印版上留下摆时产生的刀丝、刮刀粉末、铜版粉末,对印品颜色产生极大影响。
应选用含有一定比例C、Cr、Mn、Si的刮墨刀,刮刀厚度通常选择0.1~0.18mm。
刮刀太厚没有弹性,刮不干净油墨,反应在印品上,往往呈现出雾状,不但影响下一色套印,而且同一批次印品前后质量会相差很远。
如果刮刀太薄,刮刀就容易在印版上留下刀痕,在摩擦力作用下,刮刀会逐渐磨损,必然影响印品质量。
我们注意到,在印刷大面积满版白底时,使用太薄的刮刀常常会出现纵向条痕。
刮墨刀的硬度也影响到印刷品质量。
刮刀是铁的,而凹版是铜滚筒表面镀铬,由于铜的硬度为200~300HV,铬的硬度为700~900HV,所以最好选择硬度为450~600HV的刮墨刀,这样即不伤印版,又不易留下刀痕,还可以刮除版面多余的油墨。
刮刀的刃口应选择圆弧形的,这样有利于保护印版。
因为印版表面为圆弧形,如果刮刀刃口也为圆弧形,就不容易损伤印版,还容易将油墨刮净,保证非图文处版面干净、不滞墨。
如果刀尖是平的,由于平的刃口很锋利,既容易损伤印版,又影响刮墨效果,从而影响印刷质量。
二、刮墨刀的安装
安装刮墨刀时,常常用副刀片来支撑。
副刀片一般用硬钢片做成,我公司选择的副刀片厚度为120~150μm。
副刀片一般用8#螺母夹固在刮墨刀的中央,距离刮墨刀刀背8mm左右,距离刮墨刀刃口7mm左右(具体位置应通过试验来确定)。
刮刀安装得太突出,刮刀容易变形,呈波浪状,在高速印刷时,有的地方刮得干净,有的地方刮不干净,不仅影响印刷质量,而且刮刀易磨损。
刮刀伸出太短,又缺乏必要的弹性,必须加大压力才能刮干净非图文部分(无网穴)的油墨,还会损伤印版。
故刮刀安装适宜很关键,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刮墨刀的安装位置(刮墨刀与版滚筒的接触点到压印滚筒与版滚筒压印点之间的距离)对印品质量影响很大。
大多凹印机通过调节副刮刀的调节螺母,都可对刮刀进行上下调节和前后调节。
如果调整不好,会使印品无光泽、不清晰,在印刷中出现干版、堵版、不上色、虚边、墨层附着牢度差等现象。
刮墨刀的安装位置与印刷速度和油墨干燥速度有关。
而油墨的干燥速度是可以根据印刷速度调整的,所以刮墨刀的安装位置要根据印刷速度来调节。
一般采用直径为15cm左右的印版滚筒,机速为60m/min左右时,刮墨刀与压印点的距离为6cm。
印刷速度快,距离远些较好,印刷速度慢,距离应近些。
三、刮墨刀的使用
在安装刮墨刀之前,无论是新刀片还是旧刀片,都应先对刃口进行研磨,以保证无缺口、无毛刺,刃口角度以25°为宜。
我厂通常是先在油石上加几滴机油用于粗磨,然后用1000#耐水砂布同样加几滴机油进行细磨。
加几滴机油可起到润滑作用,减少摩擦,研磨效果一般都不错,同行不妨一试。
大多数印刷厂常常会碰到印品墨色或淡或浓的现象,特别印刷网目调印品时,这除与油墨转移性有关外,刮墨刀与印版滚筒夹角也不可忽略,大多数凹印机都可选择45°~65°角。
夹角小,印刷墨层颜色深,光泽好,但刮墨效果差,易出现刮不净、图文模糊现象。
而夹角过大,则浅网部分有可能无法实现油墨转移,出现诸如带阴影图案主图案印出来了,而其阴影却印不出来等现象。
解决方法是调节刮刀位置,并调高刀架位置,尽量使油墨全部转移到承印基膜上。
要调整到最佳角度,还要考虑网穴深度、刮刀位置以及印刷速度等因素。
网穴过深,角度就应大一些。
刮墨刀压力对印品质量也会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压力大小可根据网穴深度及图文层次等进行调整。
如果印版滚筒太长,而且是腐蚀凹版,则施加的压力就要大一些。
因为腐蚀凹版网穴深,但图案边缘易出现毛刺等现象。
但压力太大很容易将浅网穴中油墨刮掉,造成浅网部分印不出来;而且压力过大还会使接触角变小,难以刮净版面多余的油墨,造成刮刀下油墨堆积,产生刀线。
通常情况下,工作状况良好的刮墨系统,接触角以60°左右为宜。
刮刀压力太轻也不行,将会产生拖毛等故障。
解决方法是适当向刮刀刃口处即刮刀与印版界面处吹风,吹风可用专门的吹风设施。
刮墨刀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毛刺、裂口等现象,刮墨刀不能有效地工作,这时就需要磨刀或更换新的刮墨刀了。
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刮刀出现破裂现象,可以通过打磨或加垫的方法延长其使用寿命,一来节约刮刀使用成本,二来也可解决相应的质量故障。
刮墨刀使用完毕应保持清洁及润滑,通常的做法是:
(1) 使用过的刮墨刀,用布块沾溶剂清洗干净。
(2) 干燥后涂上机油,装入塑料袋内,放在通风处保存。
通常聚酯刀片涂
6#机油。
(3) 分类保管,以备今后使用。
综上所述,正确选择和使用刮墨刀,对于提高凹印产品质量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