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舞蹈史主要作品
外国舞蹈史

2、模仿星宿的舞蹈 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舞蹈,敬神、祀神、祈祷农业丰收 的宗教仪式性舞蹈。 舞蹈充满亲和气氛,动作平缓、松弛、比较接近自然 形态,无技巧炫耀。
3、丧葬礼仪舞蹈
教化性很强的舞蹈,通过葬礼上的歌舞进行道德上的 教化。舒展型舞蹈,动作幅度不大,舞步平稳、松弛,上 肢动作较多,穿插表述性歌词。对欧洲中世纪教堂音乐有 影响。 舞蹈蕴含时间永恒、空间无限空茫的思想,反应古埃 及人灵魂不灭,来世再生的宗教观念,对氏族团结一致、 共同生活的向往。教化人们,只有做好人,死后才能升入 俄赛里斯神的天堂,否则将被惩罚。
舞蹈已出现乐器伴奏,形式复杂多样,精美、细致, 带有一定审美价值的观赏性舞蹈。
三、古埃及各王国时期乐舞 古埃及乐舞文明对古希腊、罗马以及东方世界舞蹈文明 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辉煌的乐舞文化 1.古王国时期:(公元前2635年——公元前2155年) 出现双单簧管吹奏乐器、拍板、手鼓、竖琴等,有音乐、 表演性歌唱,受节奏限制的舞蹈表演。 2.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134年——公元前1650年) 出现新乐器(肩式竖琴、“泰本”鼓、新式叉铃) 中王国时期舞蹈表现对生育女神的崇拜,带有宗教意义, 具有祈祷人口繁衍的深刻含义。
人类舞蹈何时开始?
人类舞蹈是对类人猿舞蹈的继承。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 出现,人类史学家测定在公元前175万年前。(与动物区别不 大) 环舞是人类祖先的动物传递给最早的人类舞蹈。 我国认为始于旧石器时代,或更早。原始人已具有审美意识 和宗教意识。
云南沧源岩画
还有学者认为,舞蹈起源于近 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古希腊的文化保存于荷马史诗的《伊利亚特》和《奥德 赛》中 ,荷马史诗就是一部希腊史。
外国舞蹈史

外国舞蹈史1.舞蹈的定义:顾名思义是手舞与足蹈。
东方以手舞为主,力度上偏阴柔,空间上向内搜寻。
西方以足蹈为主,力度上偏重阳刚,空间上向外拓展。
2.同音乐美术比,舞蹈可称为人体动作的艺术。
同武术体操比,舞动更趋向与抒情性特征。
同哑剧比,舞蹈更趋向于概括性的特征。
3.舞蹈包含有舞蹈表情、舞蹈节奏和舞蹈构图三个基本要素。
节奏是舞蹈动作的时间因素,构图是舞蹈表演者的表情和节奏的变化构成的,含有空间因素;造型性舞蹈表情是通过舞蹈家创造的人物形象表达人的情感和思想,所以它不同于一般自然状态下的情绪,亦不只限于面部表情,而主要是通过“力度”、“速度”和“幅度”去体现。
这些对比的形式和舞蹈的节奏,结合着表情构成了舞蹈上动的构图。
通过动的构图,表达了人物形象特定的思想感情,创造出各种美的舞蹈想象空间。
因此,舞蹈这三要素的互相结合,互相作用,形成了舞蹈艺术独特的表现形式。
舞蹈这三个要素缺一不可,但在不同的舞蹈形式中却有不同的侧重。
一般自娱性舞蹈多侧重于节奏,而舞台表演的舞蹈则是三者结合起来,密切不可分的。
4.爱尔兰民间舞:麦克尔。
弗拉特利编导并主演的《大河之舞》。
造成踢踏舞律动特色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天主教历来禁止以任何方式表现性爱本能,而只能允许腿脚踢踏出各种节奏。
二是早期的爱尔兰人不愿让英格兰统治者发现自己的快乐,以免自找麻烦。
三是这些舞蹈大多表演于酒吧这样狭小的空间,而为了不碰及客人的酒杯,舞者们的胳膊和躯干便不能随意乱动。
5.《大河之舞》为各国民间舞蹈家提供了极其成功的经验:在动作的编排上,他加快了原有的节奏,提高了舞步的难度,丰富了原有的调度,突出了群舞的气势;在舞美上,他充分利用了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的声光电器材,使原本凝固而有限的舞台时空,可随时根据需要加以切割,灵活给与重组,极大的提高了作品本身的视听感染力和动觉冲击力,更无限的拓展了观众自身的想象超越力和时空穿透力。
6.国标舞:全称国际标准舞。
分为现代舞五项,又称为摩登舞五项,包括:华尔兹(慢三步),探戈,狐步,快步,快步华尔兹(快三步)。
100个著名舞蹈作品

100个著名舞蹈作品著名舞蹈作品多种多样,涵盖了不同国家、不同风格、不同表现手法的作品。
在过去几个世纪里,这些作品通过令人难忘的舞蹈技巧、精湛的编舞和深入人心的表达,给观众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和艺术的震撼。
以下将介绍100个值得一提的著名舞蹈作品,带您领略不同时期的舞蹈魅力。
第一部分:古典舞蹈作品1.《天鹅湖》- 由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这部古典舞蹈作品,以优美的舞姿和动人的音乐展现了爱情的悲剧和矛盾。
2.《胡桃夹子》- 同样是柴可夫斯基的作品,通过独特的剧情和神奇的舞蹈场景,带领观众进入一个奇幻的童话世界。
3.《吉赛尔》- 这部法国古典芭蕾舞剧以浪漫主义风格展现了爱情和背叛之间的冲突,被认为是经典芭蕾舞剧之一。
4.《仲夏夜之梦》- 英国作曲家门德尔松的音乐和舞蹈相结合,将莎士比亚的同名作品搬上舞台,诠释了爱情与梦幻的奇妙交织。
第二部分:现代舞蹈作品1.《Rodeo》- 美国编舞家艾伦·奥尔德创作的这部现代舞蹈作品,通过牛仔与女性农场工的故事,展现了爱情和自由的追求。
2.《火鸟》- 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的音乐和编舞家福尔克林的舞蹈融合在一起,讲述了火鸟与王子之间的故事。
3.《春之祭》- 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音乐为这部现代舞蹈作品提供了灵感,以春天的到来为背景,表达了生命和重生的力量。
4.《狂欢节长者》- 受巴西狂欢节的启发,巴西编舞家布尔沙内斯创作了这部欢快而充满活力的舞蹈作品,展示了巴西文化的独特魅力。
第三部分:民族舞蹈作品1.《印度舞蹈》- 阿拉格维、卡塔克、巴拉坎纳蒂亚姆等印度古典舞蹈形式,通过优美的手势和身体动作,展现了印度文化的精髓。
2.《弗拉明戈》- 西班牙传统舞蹈形式,以激情四溢的舞姿和手鼓伴奏,诠释了西班牙人的热情和坚韧。
3.《波尔卡舞》- 少数民族波兰人的传统舞蹈,以活泼欢快的音乐和快速的舞步,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喜悦和热爱。
4.《芭蕾舞》- 作为俄罗斯文化的象征,芭蕾舞融合了俄罗斯传统舞蹈和西方舞蹈技巧,展示了优雅和力量的完美结合。
外国舞蹈史第五章笔记

外国舞蹈史第五章笔记第五章古典芭蕾1887-1898西欧芭蕾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衰败时期,保存和发展古典芭蕾(主要是浪漫主义芭蕾)的优秀传统的重大责任落到了俄罗斯芭蕾肩上。
佩蒂帕-俄罗斯芭蕾的奠基人1818-19101、佩蒂帕创作编导了一大批至今仍在世界各地芭蕾舞台上久演不衰的舞剧:2、《堂·吉诃德》(1869)、《舞姬》(1877)、《睡美人》(1890)、《天鹅湖》(与伊凡诺夫合作,1895)、《莱蒙达》(1898)、《魔镜》(1903)。
佩蒂帕的贡献在这些舞剧中佩蒂帕做出的最大贡献:1、他打破了浪漫芭蕾原有的两幕格局,奠定了大型古典芭蕾舞剧的固定样式:情节通过哑剧阐述。
2、大型抒情组舞:双人舞——双人、男变奏、女变奏、双人;三人舞;四人舞;宏大对称的群舞,起着概括主人公情感的作用;3、另一方面,佩蒂帕更是一位开始成功运用交响化的芭蕾音乐来进行舞剧创作的编导家,这也为20世纪交响芭蕾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为此,艺术史学家们赞誉佩蒂帕是“古典芭蕾之父”佩蒂帕的舞蹈思想思想:他认为舞蹈不是娱乐消遣的手段,也不是歌剧和话剧的附庸品…认为必须在内容充实的音乐戏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舞蹈手段的形式构成和表情潜力。
作品欣赏与分析1、欣赏作品《唐吉诃德》片段2、作为古典遗产,舞剧《唐吉诃德》的主要价值在于佩蒂帕成功地编排了些舞蹈,如几段西班牙色彩浓郁地双人舞(第四幕酒馆里基特莉与巴塞尔的双人舞至今仍是各种国际芭蕾大赛指定节目)和成功的体现交响编舞原则的《梦》-白纱裙的群舞等等。
3、舞蹈作品《舞姬》4、在这部作品中,佩蒂帕充分显示了编排古典芭蕾双人舞,群舞的才能。
他的舞蹈既保存了古典芭蕾的高度技术,又有严整,合乎逻辑的发展。
他对情节舞和哑剧场面都很重视,利用一切手段来为展开剧情服务。
尤其第四幕的“幻影的舞蹈”,被公认为交响芭蕾的萌芽,也是古典芭蕾群舞的典范。
外国舞蹈史 复习资料

1.芭蕾起源:1古希腊的舞蹈2、古罗马的拟剧表演与3意大利的职业喜剧4中世纪杂耍者的艺术5法国与意大利宫廷舞会上的舞蹈以及6欧洲各国的民族民间舞蹈2.古希腊舞蹈的最大特点:1舞蹈与诵诗(朗诵)、音乐的紧密结合,就是综合性演出。
往往歌者与舞者由一人兼任,载歌载舞。
2这些舞蹈的动作很简单,变化不多,主要就是组成一些不同的图案。
3当时以群舞为基本形式,注重共性与协调,而不突出个性,独舞表演就是很少见到的。
3.拟剧:在拉丁文中的原意就是:“用模拟再现一切”。
拟剧盛行于罗马宫廷,尤其就是奥古斯多大帝时代更趋鼎盛,发展很快,十分普及。
著名戏剧家色诺芬的名作《宴饮》篇最早提到拟剧。
到了公元一世纪,“拟剧”已经用来泛指一切戴面具表演故事的戏剧舞蹈形式。
拟剧演员人数一般不多,往往由同一位演员,靠更换面具模仿不同人物的各种动作,以达到塑造不同性格的目的。
通过拟剧表演,一方面消遣娱乐,另一方面也可起到喻世教诲的作用。
拟剧中音乐与舞蹈比较丰富,烘托着情节的发展与性格的刻画。
初期男女角色,一律由男演员扮演,到了3-4世纪才出现了女性拟剧演员。
节目内容常常就是滑稽可笑与轻松愉快的幽默讽刺,有时甚至拿皇帝与众神作为揶揄取笑的对象。
最著名的就是拟剧大师就是巴蒂路斯与比拉德斯。
4.杂耍者:就就是中世纪流浪艺人中的一种。
她们能歌善舞,往往拿道具(盘碟)跳舞,这些舞蹈也就是她们吸收欧洲民间舞蹈技巧自行编排的,一般来说,花样很多,技巧较高。
5.芭蕾的起源:1,芭蕾的历史,最早的起始可追溯自欧洲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的意大利宫廷,及法国南部的贝根递地方的宫廷里。
2文艺复兴就是从15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文艺复兴归根到底就是要创新--建立资产阶级新文艺,她们树立的大旗就是人文主义,反对教会的禁欲主义,提倡个性解放,个性自由。
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西欧各国的文学艺术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愈就是把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学艺术传统同自己的民族文学艺术传统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国家,就愈能得到重大成就,这一点在芭蕾艺术反面也完全一样,意大利与法国在芭蕾的形成初期起到了奠基者的作用。
外国人文主义舞蹈作品

外国人文主义舞蹈作品
1. "Swan Lake"(《天鹅湖》),这是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
基的经典芭蕾舞剧,它通过优雅的舞蹈和戏剧性的故事,探讨了爱、自由和牺牲的主题,展现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对美的追求。
2. "Rite of Spring"(《春之祭》),这是法国作曲家斯特拉
文斯基的现代舞蹈作品,它以原始部落仪式为灵感,探索了生命、
死亡和自然的力量。
它突破了传统舞蹈形式,展现了对人类存在意
义的思考。
3. "Revelations"(《启示录》),这是美国舞蹈家阿里
希·阿肯斯创作的现代舞作品,它通过非洲裔美国人的文化和历史
背景,表达了对信仰、希望和自由的探索。
它强调人类情感的共通
性和对社会正义的呼吁。
4. "Giselle"(《吉赛尔》),这是法国作曲家阿道夫·亚当
的浪漫主义芭蕾舞剧,它讲述了一个关于爱、背叛和宽恕的故事。
通过舞蹈和剧情的结合,它探讨了人类对爱情和复仇的复杂情感。
5. "The Nutcracker"(《胡桃夹子》),这是俄罗斯作曲家柴
可夫斯基的经典芭蕾舞剧,它以童话故事为背景,通过舞蹈和音乐,展现了对幻想、梦想和童真的追求。
它强调了人类对美好和想象力
的渴望。
这些作品不仅在舞蹈技巧和艺术表现上具有独特性,更在思想
和情感层面上深入探索了人类的存在和价值观。
它们通过舞蹈语言
传递着对人文主义思想的理解和表达,启发观众对生活和人类情感
的思考。
外国舞史

芭蕾:500年历史。
1、芭蕾的定义:英语Bellet意思源于法语Ballet,更远的一些词源可以推测到15世纪。
意大利初次出现芭蕾时,将它命名为Balletto,词源是晚期拉丁语的Ballo (动词Baller,“跳”)也就是说,从词源上来考察,广义的说Ballet本来泛指各种舞蹈或舞蹈剧,凡以人体动作和姿态,表现戏剧故事内容,或者以某种情绪心态的舞蹈演出都可以称之为Ballet及舞剧,狭义的说,Ballet是西方一种特定的舞种,是Classical Ballet(古典芭蕾)略称,专指15世纪出现于意大利经三百年的发展而形成的,有特定的审美标准和技术规范的欧洲古典芭蕾,亦即通常所说的“古典芭蕾”或“芭蕾舞(剧)”。
2、芭蕾起源于意大利起源于民间,包括古罗马、古希腊、古埃及、中世纪这四个时期,后来发展到法国,路易十四(太阳王子)时期开始发展,兴盛于法国。
3、芭蕾追溯起源大致可以举出以下几个方面:1古希腊的舞蹈(悲喜剧);2古罗马的拟剧表演(戏剧);3意大利的职业戏剧;4中世纪杂耍者的艺术;5法国和意大利宫廷宴会上的舞蹈;6欧洲各国的民族民间舞蹈。
4、交响芭蕾的编舞原则:遵循音乐发展的情感逻辑,通过交响化戏剧结构,揭示生活的本质,塑造能体现主题思想的形象。
5、现代舞编舞法:1、数学法(N的n+1次方,N”动作,n”方向,1”一个部分)2积累法3环境法4即兴法5列队法6打破法(打破动作、打破空间)7任务法8图表法9几何法10穿插法11机遇法12拼贴法13重复法14反转法15数字以及微量元素法。
6、20世纪前期现代舞与后期现代舞蹈:a社会根源一样,是二十世纪资本主义时期b阶级根源一样,是中小资本阶级c哲学基础,思想基础:唯心主义,(现代舞是理性的)d文艺根源:反传统e艺术精神:发对偶像派f艺术观念的追求紧随时代的发展变化。
7、芭蕾:a分类:早期、古典(前浪漫主义)、浪漫主义、现代、当代。
b四大流派:丹麦、俄罗斯、法国、意大利。
外国舞蹈史 第五章

• 2、列夫•伊凡诺夫,彼季帕弟子。独自编排《胡桃夹子》,
《天鹅湖》二、四幕。
• 3、(意)皮埃里娜•莱尼亚尼,创造了动作技术上的辉煌
成就——32个“挥鞭转”。
• 4、乌兰诺娃(1910-1998),《天鹅湖》第一个“白天 鹅”。中国第一个“白天鹅”的扮演者是白淑湘。
乌兰诺娃
• A:男女双双在“辉煌的快板”中共舞,以技术高难的动
作结束。• 大双人舞:源自男女主演在全体舞者伴舞的宏大场面中,为
整部大戏压轴的双人舞,通常以大团圆的结局收尾。 • 性格舞:“古典芭蕾”时期,(法)马里于斯•彼季帕最 终定型的两大模式的民间舞之一,指根据芭蕾的审美理想 和剧情发展的需要,对波兰、匈牙利、西班牙、意大利、 俄罗斯等各种异国情调进行加工改造后的舞段,又称“代 表性舞蹈”。
• 双人舞:“古典芭蕾”时期,(法)马里于斯•彼季帕最
终定型的两大模式之一,代表着芭蕾技术和艺术的新高峰。 • 模式大多以浪漫爱情为主题,按照A-B-A三段式结构来表 演。 • A:男女双双在“抒情的慢板”音乐中舞蹈 • B:由男女分别独舞,称男女变奏,为了让双方,特别是 男演员有充分的表演机会。
• 在俄国政策的尊重和重金的感召下,法国、意大利的芭蕾 名师纷纷来到俄国。引起了芭蕾移民的东迁高潮——19C 后半叶的圣彼得堡和莫斯科。标志着法国“浪漫芭蕾”大 势已去,俄国开创了芭蕾史上“古典芭蕾”的鼎盛时期。
• 特点:集法国、意大利两大流派之大成,又具有俄罗斯民
族文化固有的气势恢弘、动作凝重、精力过人、酷爱戏剧 等特点。 • 代表作品:《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堂•吉 诃德》《舞姬》《雷蒙达》等。
瓦 西 里 教 堂 红场
冬宫博物馆
圣彼得堡夜 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胡桃夹子》是一部二幕的芭蕾舞剧,是俄国古典芭蕾舞剧的中期代表作,在西方人的生活中更是家喻户晓的“圣诞芭蕾”。编导:
伊凡诺夫。于1892年在圣彼得堡首演。该剧取材于德国作家霍夫曼的童话故事及法国作家大仲马的改编本。这部作品充分体现了古典芭蕾的创作原则,融合了芭蕾艺术的诸多样式,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是芭蕾舞剧中的经典剧目。现代芭蕾
《xx》
《xx》是一部二幕芭蕾舞剧。编源自:科拉利、佩罗。由xx歌剧院于
1841年6月首演。《吉赛尔》是芭蕾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是法国“浪漫芭蕾”时期舞剧的悲剧代表作和中期代表作,代表着浪漫主义芭蕾的巅峰成就。这部作品第一幕中的“吉赛尔发疯”和第二幕中的“维丽斯女鬼”的舞蹈场面分别是“情节芭蕾”和早期“交响芭蕾”的范例。
xx
早期芭蕾
《皇后的喜剧芭蕾》
《皇后的喜剧芭蕾》被认为是第一部芭蕾舞剧。导演:
博若耶。1581年演出于皇后胞妹玛格丽特公主的婚礼庆典之上。这部作品在舞剧的戏剧结构上,第一次成功地把若干不同故事情节放到一个完整的戏剧构架之下;在舞蹈构图上,第一次充分体现出古希腊哲学家和数学家毕达格拉斯的“几何能表现思想”的观念;在形式上包括了朗诵、歌唱和舞蹈等多种成分。
早期
《天鹅之死》
《天鹅之死》是一段女子独舞,属于俄国现代芭蕾的早期代表作,也是芭蕾史上最具生命力的经典之作,1907年首演于圣彼得堡。编导:
福金。创作灵感来源于法国作曲家圣-桑的名曲《天鹅》。作品并没有什么惊人的技巧,但是在短短的两分钟内,动人的音乐推动着玉洁冰清的天鹅用频频的足尖碎步和微微的手臂揉动,传达出生命永恒的渴望和如画般的意境。
现代舞
《阿帕拉契亚的春天》
《阿帕拉契亚的春天》是出独幕舞剧,属于美国现代舞历史上古典现代舞时期的代表作。
1944年由玛莎·格莱姆舞蹈团首演于华盛顿。编导:
格莱姆。该剧描述新大陆移民时期一对新婚夫妇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情节简单,人物性格细腻而深刻。编导通过这个作品表现了她对自己国家民族开拓精神的认同,并显示出当时美国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前景充满了信心。
《穆勒咖啡厅》
《穆勒咖啡厅》是个群舞,是德国现代舞历史上舞蹈剧场时期的代表作。1978年由乌珀塔尔舞蹈剧场首演。编导:
皮娜·鲍西。整部作品反差强烈,高潮迭起,仅用了三男三女6位舞者。皮娜在这部作品中,着意以荒谬的手法、粗犷的动作,把人性最深处的人的隐私以及虚假的两性关系淋漓尽致地呈现了出来。
《关不住的女儿》
《关不住的女儿》是一部两幕三场的芭蕾舞剧。编导:
让·多贝瓦尔。1789年在法国首演。这部作品在芭蕾史上意义重大:1.在剧中,舞蹈不是再是歌剧的附庸和技巧的炫耀;
2.第一次用充满贵族风范的芭蕾表现当时法国第三等级平民现实生活;3.将民间舞改编搬上舞台,为性格舞模式的问世奠定了基础;4.芭蕾双人舞的程式化结构在这部作品中初步形成。
《xxxx》
《葛蓓丽亚》是一部两幕三场的芭蕾舞剧,又名《瓷眼少女》。根据德国作家霍夫曼的小说《睡魔》改编。编导:
圣-莱昂。由xx歌剧院于
1870年5月25日首演。《葛蓓丽亚》是19世纪后期保留下来的唯一一部浪漫主义芭蕾作品,不同于充满悲伤的浪漫主义芭蕾,是一出轻松诙谐的喜剧。该剧音乐独具特色,是音乐史中较早独立作为音乐会曲目的作品。
中期
《xx与xx》
《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大型舞剧包括序幕和尾声共3幕13场,属于苏联现代芭蕾舞剧的中期代表作。1940年由基洛夫芭蕾舞团首演。舞剧严格按照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尽可能地忠实于莎翁悲剧原著的线索与精神,该剧规模宏大,人物众多,悬念丛生,动人心魄,编导大胆打破了古典芭蕾舞剧的双人舞脱离情节线索,一味炫耀程式化技术的A-B-A模式。
《春之祭》
《春之祭》是部两幕芭蕾舞剧,属于俄国现代芭蕾的早期代表作,1913年由佳吉列夫俄国芭蕾舞团首演于法国巴黎。编导:
尼金斯基。全剧核心主题是通过跳舞完成“天人合一”的原始信仰。《春之祭》的问世预示着一个天翻地覆、多元审美的新世纪,因而,自1913年首演至今,始终吸引着才华横溢的各国编导家,成为芭蕾史上生命力最强、版本最多的作品。
《空间点》
《空间点》是个群舞,属于美国古典现代舞时期代表作,也是20世纪80年代坎宁汉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1987年由默斯·坎宁汉舞蹈团于纽约首演。编导:
坎宁汉。作者在这个舞蹈中关注的是动作在空间中的“量”的变化。由于使用了“机遇编舞法”以及“不依次顺行”的方式,让观众随时保持着对舞蹈动作本身的新鲜感,确保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于舞蹈上。
《xx广场》
《海滨广场》是个群舞,是美国古典现代舞时期的代表作。由保罗·泰勒舞蹈团于1975年首演于华盛顿。编导:
泰勒。由于作品使用的是古典名曲,所以作者沿用了A-B-A的三段体结构。这个作品从服装设计到舞台设计都透露出明亮、和谐、优美,尤其是舞蹈设计热情奔放、清新自然、和谐流畅,这种艺术特色也是泰勒在20世纪70年代后深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睡美人》
《睡美人》是一部三幕的芭蕾舞剧,是俄国古典芭蕾舞剧中期的代表作与“巅峰之作”。
编导:
佩蒂帕。由圣彼得堡玛利亚剧院于1890年首演。该剧取材于法国作家贝洛的同名童话作品,是佩蒂帕与柴可夫斯基合作的古典芭蕾杰作。剧中共有60多个舞蹈,佩蒂帕天才地运用了古典芭蕾几乎所有的舞蹈形式,其中有些舞蹈至今仍是国际芭蕾比赛的必选节目。
晚期
《斯巴达克斯》
《斯巴达克斯》是一出四幕九场的芭蕾舞剧,属于苏联现代芭蕾舞剧的晚期代表作,于1969年首演于莫斯科大剧院。编导:
格里戈洛维奇。舞剧基本情节以普鲁塔克等人的古典著作为依据,讲述罗马奴隶斯巴达克斯的不幸命运。这部作品将“戏剧芭蕾”和“交响芭蕾”融会贯通,在舞段中大量地借用了杂技的高难动作,极大地丰富了古典芭蕾双人舞的托举技巧。
《绿桌》
《绿桌》是一出八场现代舞剧,副标题为《死神之舞》,可谓德国现代舞历史上最具国际影响的大型舞剧。1932年首演于巴黎“首届国际编舞大赛”并获得金奖。编导:
库特·尤斯。舞剧诞生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不仅充分表现出了编导家对二战在即的政治敏感,同时大胆揭露出列强在象征和平的“绿桌”旁瓜分世界的肮脏内幕,表现死神面前人人平等的主题。
xx芭蕾
《堂·xx》
《堂·吉诃德》是一部四幕八场的芭蕾舞剧,俄国古典芭蕾舞剧的早期代表作。编导:
佩蒂帕。由莫斯科大剧院于
1869年12月首演。舞剧取材于塞万提斯同名小说第二卷。该剧喜剧气氛热烈,舞蹈风格明快,在古典芭蕾剧目中独树一帜。这部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彼季帕成功编排了几段西班牙色彩浓郁的双人舞,第三幕白纱女子群舞是交响芭蕾早期范例。
《启示录》是个组舞,是美国古典现代舞时期的代表作。由艾尔文·艾利舞团于1962年首演。编导:
艾利。作品以黑人灵歌为背景,由《朝圣者的悲伤》、《耶稣赐予我的那种爱》、《行动起来,基督徒们,行动起来》三部分组成,以黑人特有的原始冲动与爵士动律为特点,广泛吸收了芭蕾的线条美和现代舞的力度美,成功表现了黑人的昂扬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
浪漫芭蕾
《仙女》
《仙女》是一部二幕芭蕾舞剧,是芭蕾史上一部里程碑式作品,是法国浪漫芭蕾时期舞剧的处女作和早期代表作。编导:
菲利普·塔里奥尼。1832年由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首演。
该剧一反旧式舞剧大团圆、华丽终场惯例,以悲伤场景结束全剧。剧中,玛丽·塔里奥尼第一次将脚尖舞技术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仙女白纱裙和背上的翅膀成为浪漫主义芭蕾的象征。
《海盗》
《海盗》是一部三幕五场芭蕾舞剧,有些书中翻译为《海侠》。编导:
xxxx。由xx歌剧院于
1856年1月首演。该剧根据英国诗人拜伦的同名长诗改编,是浪漫主义芭蕾的中期代表作。为了适应芭蕾的特点,舞剧在人物情节上对原诗做了很多改动,把原来的悲剧性故事改为了幸福圆满的结局。这部作品在流传的过程中,曾有多个版本。
《摩尔人的xx》
《摩尔人的帕凡舞》是出独幕舞剧,由霍塞·林蒙舞蹈团于1949年在康乃迪克首演。
编导:
林蒙。该剧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奥赛罗》,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线索,虽然舞剧只用了4个人物,但是由于编导的创造力和身兼直言的表现力,传达出了强烈的悲剧性张力,同时,它所具有的小型、轻便、庄严、高贵等特点,也使该剧成为很多舞团不断复排演出的原因。《启示录》
《火鸟》
《火鸟》是一部独幕两场的芭蕾舞剧,属于俄国现代芭蕾的早期代表作,1910年由佳吉列夫俄国芭蕾舞团首演于巴黎歌剧院。编导:
福金。该剧取材于俄国民间传说。作品从独幕的结构到舞-剧交融的方式,均标志着芭蕾舞剧从此超越了“古典”时期进入“现代”时期。其中的双人舞一反古典芭蕾千篇一律的爱情主题和A-B-A模式,确保舞-剧的交相辉映。
《xx》
《天鹅湖》是一部四幕的芭蕾剧目,是古典芭蕾的中期代表作,是一部集大成的作品。
编导:
佩蒂帕、伊凡诺夫。由xxxx剧院
1895年1月首演。该剧取材于德国中世纪民间童话。《天鹅湖》这部作品自诞生以来几乎成了芭蕾艺术的象征和代名词,它标志着芭蕾艺术在19世纪末取得的最高成就。该剧在经典性的基础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