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液氨泄漏事故案例分
一起液氨泄漏事故案例分析

一起液氨泄漏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经过某日,某化工厂合成车间加氨阀填料压盖破裂,有少量的液氨滴漏。
维修工徐某遵照车间指令,对加氨阀门进行填料更换。
徐某没敢大意,首先找来操作工,关闭了加氨阀门前后两道阀门;并牵来一根水管浇在阀门填料上,稀释和吸收氨味,消除氨液释放出的氨雾;又从厂安全室借来一套防化服和一套过滤式防毒面具,佩戴整齐后即投入阀门检修。
可当他卸掉阀门压盖时,阀门填料跟着冲了出来,瞬间一股液氨猛然喷出,并释放出大片氨雾,包围了整个检修作业点,临近的甲醇岗位和铜洗岗位也笼罩在浓烈的氨味中,情况十分紧急危险。
临近岗位的操作人员和安全环保部的安全员发现险情后,纷纷从各处提着消防和防护器材赶来。
有的接通了消防水带打开了消火栓,大量喷水压制和稀释氨雾;有的穿上防化服,戴好防毒面具,冲进氨雾中协助处理险情。
闻讯赶到的厂领导协助车间指挥,生产调度抓紧指挥操作人员减量调整生产负荷,关闭远距离的相关阀门,停止系统加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并快速更换了阀门填料,堵住了漏点。
这次事故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是还是暴露了企业在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一些漏洞。
我们可以从分析事故原因中得到一些启示。
二、事故原因1、合成车间在检修处理加氨阀填料漏点过程中,未制订周密完整的检修方案,未制订和认真落实必要的安全措施,维修工贸然接受任务,不加思考就投入检修。
2、合成车间领导在获知加氨阀门填料泄漏后,没有足够重视,没有向生产、设备、安全环保部门按程序汇报,自作主张,草率行事,擅自行事。
3、当加氨阀门填料冲出有大量氨液泄漏时,合成车间组织不力,指挥不统一,手忙脚乱,延误了事故处置的最佳有效时间。
4、加氨阀门前后备用阀关不死内漏,合成车间对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思想上麻痹重视不够,安全意识严重不足。
人员组织不力,只指派一名维修工去处理;物质准备不充分,现场现找、现领阀门。
三、预防措施1、安全环保部应责成合成车间把此次加氨泄漏事故编印成事故案例,供全厂各车间、岗位学习,开展事故案例教育,并展开事故大讨论,要求人人谈认识,人人写体会,签字登记在案。
液氨泄露案例分析

2005年京沪高速公路江苏淮安段“3.29”液氯泄漏事故2005年3月29日18时50分,在江苏省淮安市境内,一辆由山东开往上海方向的鲁H-0009槽罐运输车,装有30余吨液氯危险品,在行至京沪高速公路江苏淮安段时,与一辆鲁QA0938解放牌大货车迎面相撞,导致鲁H-0009侧翻。
由于肇事的槽罐运输车驾驶员逃逸,货车驾驶员身亡,延误了最佳抢险救援时机,造成了液氯的大面积泄漏,公路旁3个乡镇的村民遭受重大伤亡。
造成29人死亡,436名村民和抢救人员中毒住院治疗,门诊留治人员1560人,10500多名村民被迫疏散转移,大量家畜(家禽)、农作物死亡和损失,已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700余万元。
肇事的重型罐式半挂车属山东济宁市科迪化学危险货物运输中心。
这辆核定载重为15吨的运载剧毒化学品液氯的槽罐车严重超载,事发时实际运载液氯多达40.44吨,超载169.6%。
而且使用报废轮胎,导致左前轮爆胎,在行驶的过程中槽罐车侧翻,致使液氯泄漏。
肇事车驾驶员、押运员在事故发生后逃离现场,失去最佳救援时机,直接导致事故后果的扩大。
济宁市科迪化学危险货物运输中心对挂靠的这辆危险化学品运输车疏于安全管理,未能及时纠正车主使用报废轮胎和车辆超载行为,是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专业人员在检查过程中还发现该车押运员没有参加相关的培训和考核,不具备押运危险化学品的资质。
这是事故发生乃至伤亡损失扩大的另一个重要间接原因。
江苏淮安液氯泄漏事故28人死亡发生二次泄漏2004年江西油脂化工厂“4.20”液氯残液泄漏事故2004年4月20日21时左右,江西油脂化工厂(以下简称油化厂)发生液氯残液泄漏事故,造成282人出现中毒反应,其中住院治疗128人,留院观察154人。
事故的直接原因:由于液氯钢瓶的瓶阀出气口及阀杆严重腐蚀,气温升高,瓶体内气体膨胀,将阀门腐蚀堵塞物冲出,导致液氯残液泄漏。
为严肃党纪政纪,有11人分别受到撤职等党纪、政纪的严肃处理。
浙江建德市新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液氨泄漏事故

事故案例/案例分析
浙江建德市新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液氨泄漏事故
(一)事故概况
2000年12月17日0时50分,建德市新化化工厂有限责任公司因合成液氨槽氨阀门进口中腔破裂,导致大量液氨泄漏,造成4人死亡,12人受伤。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因该阀门破裂处周围最小壁厚仅
2.3mm。
周围平均壁厚也只有
3.7mm,因此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2.间接原因:该公司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严。
(三)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
1.完善阀门等承压设备的采购、检验、入库、保养、领用的管理制度,严把质量关。
2.从企业内部的机构设置,员工配置,制度建设,措施落实上建立起科学的安全生产的保障体系。
3.修订和完善企业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改善通信设备,购置配置防护救援器具。
4.对液氨槽的隐患进行整改。
最新液氨泄漏事故案例分析

液氨泄漏事故案例分析一、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液氨泄漏事故2002年7月8日2时09分,聊城市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发生液氨泄漏事故。
这起事故共泄漏液氨约20.1吨,造成死亡13人,重度中毒24人,直接经济损失约72.62万元。
1、事故经过2002年7月8日凌晨0点20分,一辆个体液氨罐车,在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液氨库区灌装场地进行液氨灌装,到凌晨2点左右灌装基本结束时,液氨连接导管突然破裂,大量液氨泄漏。
驾驶员吩咐押运员立即关闭灌装区西侧约64m处的紧急切断阀,自己迅速赶到罐车尾部,对罐车的紧急切断装置采取关闭措施,一边与厂值班人员联系并电话报警。
2时9分,接到报警后,公安、消防等部门及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先后赶到现场,组织事故抢险和群众疏散。
同时,企业值班领导组织职工对生产系统紧急停车。
4时40分,消防官兵将液氨罐车2个制动阀门和1个灌装截止阀关闭。
抢险搜救工作一直持续到6点30分。
参与抢险搜救的干部、群众和公安、消防干警500多名,车辆32部,共解救、疏散群众2000余人。
2、事故原因分析经省政府调查组调查初步分析,发生事故的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1)液相连接导管破裂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初步查明,液相连接导管供货单位是河北省无生产许可证的一家镇办企业。
经公安部门侦察鉴定,液相连接导管破裂排除了人为破坏因素。
从发生事故前的记录看,液相连接导管的工作压力、温度及使用期限均未超出规定范围,是在正常使用条件下发生的破裂,这是造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液氨罐车上的紧急切断装置失灵是液氨泄漏扩大的主要原因事故发生后,距离氨库西侧约64m处的紧急切断阀很快被关闭,防止了液氨储槽中液氨的继续泄漏。
虽然驾驶员对罐车上的紧急切断阀采取了紧急切断措施,但由于该装置失灵,致使罐车上液氨倒流泄漏,导致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3)液氨罐区与周围居民区防护间距不符合规范要求,是导致事故伤亡扩大的重要原因根据《小型氨肥厂卫生防护标准》(GB11666-89)和当地气象条件,卫生防护距离要求为1000m,而实际最近距离不足25m,远远低于规范要求。
氨制冷企业十大安全事故案例

第十:伊利食品有限公司液氨泄漏事故2007年6月9日10点37分,新疆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伊利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氨气管道突然发生爆裂,造成氨气泄露,一人死亡,23人中毒。
第九:大正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液氨泄漏事故2012年7月10日14时34分许,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金峰开发区北斗工业园金星路大正冷冻食品有限公司冷冻车间因液氨管道破裂导致液氨泄露,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的事故。
第八:康达肉类食品加工厂液氨泄漏事故2007年11月25日下午,四川内江中区乐贤镇康达肉类食品加工厂在工厂液氨储存设备与槽罐车转存液氨过程中,传输管突然破裂,造成氨气泄露。
在事故现场的3名男子被救出,其中2人当场死亡,1人被转至医院紧急抢救;附近一居民同时在氨气泄露事故中中毒。
第七:瑞麟食品有限公司液氨泄漏事故2003年3月6日13时,四川省德阳市天元开发区瑞麟食品有限公司制冷车间发生氨气大泄漏,事发当时4名技术人员正在车间检修,4名技术人员被困,其中两名技术人员死亡。
事故直接原因:阀门因年久失修,腐蚀老化,被氨气冲开。
第六:保定市大洋冷饮厂液氨泄漏事故2003年7月11日22时30分, 河北省保定市新市区大洋冷饮厂因制冷管道与阀门联接处爆裂发生液氨泄露事故,当场死亡 3 人,受伤 1 人。
第五:万全县佳绿农产品公司液氨泄漏事故2011年8月28日22时15分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县佳绿农产品公司液氨制冷管道发生爆裂,致使液氨泄漏,造成4人死亡,4人受伤。
第四:眉山市“4.21”液氨泄漏事故2013年4月21日20时05分,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凤陵乡金凤食品厂生猪屠宰场冻库液氨管道封头脱落发生液氨泄漏,事故已造成4人死亡,22人急性氨中毒。
第三:山东省乳山合和食品有限公司氨泄漏事故2013年11月28日17时13分,山东省乳山合和食品有限公司发生液氨泄漏,造成13人中毒,其中7人经抢救无效死亡,1人危重,3人伤势较重,2人轻伤。
液氨压力管道泄漏事故案例

液氨压力管道泄漏事故案例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液氨压力管道泄漏事故案例一、事故概况2007年5月4日0时02分,阜阳市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液氨球罐区,向2号液氨球罐输送液氨的进口管道中安全阀装置的下部截止阀发生破裂,管道内液氨向外泄漏,造成33人因呼入氨气出现中毒和不适,住院治疗和观察。
事故发生后,该公司进行紧急处置,用9.5分钟时间,制止了泄漏。
事故发生时,截止阀底部发生破裂,底部一块直径100mm的圆形阀体外壳破裂飞出,液氨大量泄漏。
事故截止阀的破裂口直对正北方向,而西北方向的30-35米处,由阜阳市水利建筑安装工程公司负责建设的凉水塔工地正在施工,造成33名人员中毒和不适,中毒人员中,阜阳市水利建筑安装工程公司人员29人(主要为农民工,其中有2名妇女和1名8岁男童),江苏江都市桥台工业设备安装公司人员2人,颍东区陈油坊行政村(承包锅炉出渣人员)1人,此外,还有昊源化工集团公司保安1人。
5月7日上午11时,受伤人员中,8人重度中毒(其中3人切开喉管治疗),14人中度中毒,4人住院观察。
截止5月14日,28名中毒者9人处于重症状态,9人处于中症状态,10人留院观察。
事故发生后,阜阳市政府组成了安监、质监等部门参加的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事故阀门委托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进行鉴定。
省安监、质监、环保、卫生等部门派人赶赴现场指导事故调查和伤员抢救工作。
二、事故调查(一)工厂情况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70年,由原阜阳化工总厂改制而成,是股权结构多元化的大型化工企业。
公司下设塑业、制气、机械制造等四个子公司,占地面积52万平方米,员工1400余人,拥有总资产6.83亿元,主要产品有尿素、碳酸氢铵、甲醇、吗啉以及余热发电30MW和塑料编织袋等。
是一个典型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
该公司原生产能力为:尿素合成氨系统(18万吨/年液氨联产7万吨/年甲醇,含1台400米3液氨球罐)。
山东省危化企业 生产事故案例分析

危险化学品生产环节事故分析一、事故基本情况(一)聊城市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7.8”液氨泄漏事故2002年7月8日凌晨0点20分,一辆车号为鲁P-01568的20吨液氨罐车,在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液氨库区灌装场地进行液氨灌装,到凌晨2点左右灌装基本结束时,押运员谢甲文在关闭灌装阀门过程中,液氨连接导管突然破裂,大量液氨泄漏。
驾驶员王伦芝吩咐押运员谢甲文立即关闭灌装区西侧约64米处的紧急切断阀,自己迅速赶到罐车尾部,对罐车的紧急切断装置采取关闭措施(后经鉴定该装置失灵),一边与厂值班人员联系并电话报警。
2时09分,莘县公安局接到报警,立即出警,迅速组织抢险和群众疏散。
聊城市及相邻县的公安消防部门也迅速调集警力,赶赴现场参加救援。
现场救护队员组成了救人、堵漏、器材供应、供水、救援保障和现场警戒六个小组,展开抢险救援工作。
搜救工作一直持续到6时30分,共解救遇险人员102人,疏散群众2000余人。
这起事故共泄漏液氨约20.1吨,造成15人死亡(其中当时死亡13人,后经抢救无效死亡2人),重度中毒22人,直接经济损失约72万元。
液相连接导管突然破裂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液氨罐车上的紧急切断装置失灵是事故扩大的主要原因,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不落实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二)山东峄山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金乡尿素厂“9.15”液氨泄漏事故山东峄化集团金乡尿素厂尿素车间五楼氨冷凝器的下液管至缓冲槽之间的法兰短管(Φ108*4,短管长度为110毫米)曾于2002年7月31日、8月22日两次出现漏点,发生泄漏,均组织人员进行了“注胶堵漏”处理。
9月13日,发现该漏点又发生泄漏,经反复研究,于 9月15日7点多钟开始实施堵漏,由于现场液氨泄漏较重,抢修人员均带滤毒罐式防毒面具,穿皮衩裤、橡胶靴、雨衣。
9时许,发生液氨泄漏。
作业现场五人徐新立、李志奎、张建国、李忠良、张福全被紧急送往金乡县第一人民医院。
徐新立、李志奎、张建国当日经抢救无效死亡。
液氨泄漏事故防范措施

液氨泄漏事故防范措施案例一:2002年7月8日2时09分,山东聊城市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发生液氨泄漏事故。
这起事故共泄漏液氨约20.1吨,造成死亡13人,重度中毒24人,直接经济损失约72.62万元。
案例二:2003年7月11日22时30分, 河北保定市新市区大洋冷饮厂因制冷管道与阀门联接处爆裂发生液氨泄露事故,当场死亡 3 人,受伤1 人。
案例三:2002年9月15日13时5分, 山东济宁市金乡县峄化集团金乡尿素厂尿素车间在生产中管道出现漏点,组织人员抢修时,管道爆裂,大量液氨泄露,导致3人死亡,2人重伤。
液氨,是一种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
氨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应用广泛,为运输及储存便利,通常将气态的氨气通过加压或冷却得到液态氨。
氨易溶于水,溶于水后形成氢氧化铵的碱性溶液。
液氨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挥发,所以其化学事故发生率相当高。
仅这三起事故,对于在含液氨区域工作的人们来说,无疑就是一个足够的警示。
那么,在此类区域作业应注意哪些防范措施呢?第一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二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酸类、卤素接触。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起液氨泄漏事故案例分
精品资源~临风文档。
一起液氨泄漏事故案例分
一、事故经
某日~某化工厂合成车间加氨阀填料压盖破裂~有少量的液氨滴漏。
维修工徐某遵照车间指令~对加氨阀门进行填料更换。
徐某没敢大意~首先找来操作工~关闭了加氨阀门前后两道阀门,并牵来一根水管浇在阀门填料上~稀释和吸收氨味~消除氨液释放出的氨雾,又从厂安全室借来一套防化服和一套过滤式防毒面具~佩戴整齐后即投入阀门检修。
可当他卸掉阀门压盖时~阀门填料跟着冲了出来~瞬间一股液氨猛然喷出~并释放出大片氨雾~包围了整个检修作业点~临近的甲醇岗位和铜洗岗位也笼罩在浓烈的氨味中~情况十分紧急危险。
临近岗位的操作人员和安全环保部的安全员发现险情后~纷纷从各处提着消防和防护器材赶来。
有的接通了消防水带打开了消火栓~大量喷水压制和稀释氨雾,有的穿上防化服~戴好防毒面具~冲进氨雾中协助处理险情。
闻讯赶到的厂领导协助车间指挥~生产调度抓紧指挥操作人员减量调整生产负荷~关闭远距离的相关阀门~停止系统加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并快速更换了阀门填料~堵住了漏点
1
这次事故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但是还是暴露了企业在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一些漏洞。
我们可以从分析事故原因中得到一些启示
二、事故原
1、合成车间在检修处理加氨阀填料漏点过程中~未制订周密完整的检修方案~未制订和认真落实必要的安全措施~维修工贸然接受任务~不加思考就投入检修
2、合成车间领导在获知加氨阀门填料泄漏后~没有足够重视~没有向生产、设备、安全环保部门按程序汇报~自作主张~草率行事~擅自行事
3、当加氨阀门填料冲出有大量氨液泄漏时~合成车间组织不力~指挥不统一~手忙脚乱~延误了事故处置的最佳有效时间
4、加氨阀门前后备用阀关不死内漏~合成车间对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置思想上麻痹重视不够~安全意识严重不足。
人员组织不力~只指派一名维修工去处理,物质准备不充分~现场现找、现领阀门
三、预防措
1、安全环保部应责成合成车间把此次加氨泄漏事故编印成事故案例~供全厂各车间、岗位学习~开展事故案例教育~并展开事故大讨论~要求人人谈认识~人人写体会~签字登记在案
2
2、责成合成车间将此次氨泄漏事故~编制氨泄漏事故处置救援预案~组织全员性的化学事故处置救援抢险抢修模拟演练~要求不漏一人地学会氨泄漏抢险抢修处置方法~ldquo;预防为主”真正落到实处
3、合成车间应组织全体操作工和维修工~进行氨、氢、一氧化碳、甲醇、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等化学危险品的理化特性以及事故处置方法的安全技术知识培训~由车间安全员负责组织一次全员性的消防、防化、防护器材的使用知识培训~在合成车间内形成一道预防化学事故和防消事故的牢固大堤
4、发动全厂职工提合理化建议~查找身边事故隐患苗头~力争对事故隐患早发现早整改~及时处理~从源头上堵塞住事故隐患漏洞~为生产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