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河猴养殖及发展方向
昆明地区恒河猴、食蟹猴种群繁殖规律和繁殖性能研究

昆明地区恒河猴、食蟹猴种群繁殖规律和繁殖性能研究王宏;付学魏;陈智岗;宗发梁;李鹤龄;韦秋奖【摘要】目的探索昆明地区人工饲养恒河猴与食蟹猴种群的繁殖规律及繁殖性能,为恒河猴和食蟹猴繁育基地建设、生殖生物学研究及生物资源的保护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对昆明某规模化实验猕猴饲养基地饲养的150只恒河猴繁殖群(20只雄猴,130只雌猴)和900只食蟹猴繁殖群(120只雄猴,780只雌猴)全年12个月的繁殖规律及繁殖性能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昆明地区恒河猴种群产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而食蟹猴种群产仔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恒河猴种群的妊娠率、繁殖率、仔猴成活率分别是76.15%、69.23%和90.70%;食蟹猴种群的妊娠率、繁殖率、仔猴成活率分别是78.98%、74.87%和94.81%;恒河猴的月经周期和妊娠期分别是(28.80 ± 2.33)d和(165.87 ± 7.52)d;食蟹猴的月经周期和妊娠期分别是(29.35 ± 3.05)d和(157.93 ± 5.42)d;恒河猴仔猴平均出生体重和幼猴平均断奶体重分别是(425.00 ± 100.50)g和(1491.67 ± 172.35)g;食蟹猴仔猴平均出生体重和幼猴平均断奶体重分别是(314.33 ± 61.18)g和(1013.50 ± 115.50)g.结论明确了昆明地区恒河猴和食蟹猴种群的繁殖规律,详实地报道了恒河猴和食蟹猴种群繁殖性能参考值,为昆明地区恒河猴和食蟹猴的繁殖及开展实验猴生殖生物学的科研活动提供了基础数据.%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population reproductive regularity and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rhesus and cynomolgus monkeys in Kunming area,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data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rhesus and cynomolgus monkey breedingbase,reproductive biology research and biological resources protection.Methods The reproductive regularity and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in a rhesus monkey population of 20 males and 130 females,and a cynomolgus monkey population of 120 males and 780 females in a large-scale experimental monkey breeding base in Kunming were observed for a whole year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 There was a distinct seasonal variation in the reproduction of rhesus monkeys in Kunming area, while no obvious seasonal changes was observed in cynomolgus monkeys.The pregnancy rate, reproductive rate and neonatal survival rate of rhesus monkeys were 76.15%, 69.23% and 90.70%, respectively.The pregnancy rate, neonatal reproduction rate and survival rate of cynomolgus monkeys were 78.98%, 74.87% and 94.81%, respectively.The menstrual cycle and pregnancy period of rhesus monkeys w ere (28.80 ± 2.33) d and (165.87 ± 7.52) d, respectively.The menstrual cycle and pregnancy period of cynomolgus monkeys were (29.35 ± 3.05) d and (157.93 ± 5.42) d, respectively.The average birth weight and weaning weight of rhesus monkey pups were (425.00 ± 100.50) g and (1491.67 ± 172.35) g, and those of cynomolgus monkeys were (314.33 ± 61.18) g and (1013.50 ± 115.50) g, respectively.Conclusions The reproduction regularity of rhesus and cynomolgus monkeys in Kunming area are defined.The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rhesus and cynomolgus monkeys are reported in detail.It provides basic data for the breeding of rhesus and cynomolgus monkeys in Kunming area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of experimental monkey reproductive biology.【期刊名称】《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年(卷),期】2017(027)007【总页数】6页(P34-39)【关键词】恒河猴;食蟹猴;种群;繁殖规律;繁殖性能【作者】王宏;付学魏;陈智岗;宗发梁;李鹤龄;韦秋奖【作者单位】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550;昆明亚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昆明 650550;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昆明 650500;昆明亚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昆明 650550;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昆明650550;昆明理工大学灵长类转化医学研究院,昆明 650500;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550;昆明亚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昆明 650550;云南中科灵长类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550;昆明亚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昆明6505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3恒河猴和食蟹猴同属猕猴(Macaca mulatta)属,都是目前非常重要的实验动物,具有许多与人类相似的生物学和行为学特征,在组织结构、生殖生理学、解剖学上与人类相似,是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理想动物模型。
人工饲养条件下恒河猴病理分析的研究

人工饲养条件下恒河猴病理分析的研究代解杰;谢晋;和占龙【期刊名称】《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年(卷),期】1999(009)001【摘要】作者对本所近6年(1991~1997年)来饲养中死亡的328例恒河猴进行尸体剖析,临床病理分析结果表明:死亡病因统计,呼吸系统病最高(39.6%),消化系统为第二位(27.1%),合并症次之(14.0%);全年中1~4月份为猴子死亡高峰,占全年死亡率的43.4%.按死亡猴年龄统计,幼年猴中雄性猴死亡率(64.2%)高于雌性猴(35.8%),青年猴中雄性猴死亡率(56.6%)略高于雌性猴(43.4%),但成年猴中雌性猴死亡率(73.4%)高于雄性猴(26.6%).本文根据恒河猴饲养的环境条件,死亡猴的病理变化,对动物疾病的观察、诊断、治疗及预防进行分析和讨论.【总页数】5页(P34-38)【作者】代解杰;谢晋;和占龙【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昆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昆明;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昆明【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5【相关文献】1.人工饲养条件下恒河猴血液学、血液生化正常参考值测定及分析 [J], 代解杰;唐东红;鲁帅尧;匡德宣;杨帆;程树军;黄韧2.人工饲养条件下死亡恒河猴肺脏病理改变分析 [J], 赵玺龙;杨举伦;王力;李峰;赵稳兴;李涛;王丽;杨丽琳;陈玥3.人工饲养条件下死亡实验恒河猴肠道病理改变特点分析 [J], 赵玺龙;杨举伦;宋蜀伶;徐文漭;潘鑫艳;黎贵芸;李锋4.人工饲养恒河猴血液生化正常参考值的测定与分析 [J], 季芳;饶军华;刘晓明5.人工饲养恒河猴脱毛病因分析和治疗 [J], 鲁帅尧;甘文斌;和占龙;赵远;王俊斌;陈丽雄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猕猴单笼饲养与群养的差别

恒河猴长期单笼饲养出现异常行为的观察----动物福利的重要性前言恒河猴(Rhesus monkey)具有与人类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并且饲养繁殖相对简单,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以及生物学研究领域中,其中既包括基础科学研究领域,如基因学,发展生物学,行为学,也涉及应用科学领域,如生物医学研究,药物疗效检测以及毒理的测定。
特别是在基因工程药、生物制剂等药物的毒理试验中,恒河猴作为人类的“替身”,是不可缺少的试验支撑条件。
此外,在一些人类重大传染病的研究领域,如艾滋病以及肝炎的防治研究领域,恒河猴作为非人类的灵长类动物更是不可缺少的实验动物。
但是,正是由于恒河猴同人的相似性,特别是大脑具有相似的结构以及功能,很可能在试验过程中经历同人类类似的痛苦,从而也带来了关于实验伦理道德的问题。
目前在使用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作为实验动物的一些科学领域,科学与道德的矛盾冲突也越来越突出。
因此在使用这些敏感的,有智力的生物进行动物实验时,必须要考虑动物福利以及道德上的要求。
但在动物实验过程中,由于饲养条件的限制,常常使实验动物的福利难以保证。
此外,因环境等其他外在因素的改变也造成动物的品质难以保证,从而导致实验结果准确性差,可重复率低等问题的出现。
因此,本研究开展了针对于恒河猴的群养以及单独饲养对动物品质影响的研究,为进一步建立合理的饲养管理模式,在保证动物福利的基础上,为医学科学实验研究提供健康,可靠的实验动物奠定一定的基础。
实验材料及方法:四川一家猕猴饲养基地引进200只恒河猴种源,年龄2-10岁,体重3-9Kg。
单笼隔离饲养1个月,以排除动物疫病可能对本实验结果的影响,挑选出60只猴用于实验观察,其中雌性38只,雄性22只,并给每个动物编了ID号。
首先将实验猴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只。
第一组实验猴包括20只雌性和10只雄性。
将第一组的实验猴按照大小及合群性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0只,其中既包括雌性也包括雄性,置传统群养房间进行饲养,房间内均装有供猕猴活动的秋千、猴玩具、憩息架等,房间分别以1、2、3号进行标记。
猕猴的养殖

2500-5680
恒河猴(黄猴 猕猴.广西猴)
M.Mulatta M.rhesus
我国西南,华南,长江 流域,台湾河山西南部 尼泊尔 印度 缅甸 泰国 越南
5557-10896
4337-10639
世界现存猕猴属动物名称地理和体重 动物名称
中文名
台湾猴(台湾 岩猴)
熊猴(蓉猴.阿 萨姆猴)
地理分布
我国台湾 我国云南,广西, 广东,贵州 印度 阿萨姆 缅甸北部 越南 我国云南,广西, 广东,福建,四 川 印度和缅甸 泰 国 越南 日本 印度尼西亚的苏 拉威西
食蟹猴
日本猴数量由半个世纪前的15000
疯狂增长到今天的150000,整整翻了10倍。 相反,日本人口却不断减少。专家预测,如 果不加控制,日本群岛到2200年将“由猴子 近来,日本猴患严重。一些地方政府允许猎 人们一年杀死1万只猴子。日本大约有500个 市悬赏杀死猴子,每只大约奖165美元。
狮尾猴
平顶猴
恒河猴
熊猴
综褐色
头顶有漩冠毛,毛漩中 心向四周发散
红面猴
深褐色,随年龄增长 而逐渐变深,被 毛蓬松 石板样棕色,四肢色 较深,被毛厚而 蓬乱
冠毛较长,自中间向两 侧披开
红色,随年龄面部 增长颜色加深, 尾很短,甚至短缺 甚至近黑色 呈肉红色,前额无 色,颊黑色, 脸形较短 约有头体长的1∕3 -1∕2,尾毛粗 而密
• (二)、恒河猴饲料及饲养方法 • 猴属于杂食性动物,基本上以素食为主。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也喜欢吃一些动物性 食物,例如:牛奶、鸡蛋和昆虫。由于猴 子摄食的食物种类较广,所以比较好养。
• 1、饲料的种类 • 猴的饲料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四类: • (1)精饲料 • 禾本科作物,豆科作物的成熟种籽及其加工产品。 • (2)动物性饲料 • 鸡蛋、牛奶等动物性饲料,含有完全营养价值的蛋白质、 脂肪和矿物质中的钠、磷、钙、碘等。 • (3)青饲料(水平和蔬菜) • 猴对各种水果都爱吃,尤其是苹果、梨、柑桔、香蕉等, 以及青菜、根茎植物,如洋白菜、油菜、胡萝。 • (4)矿物性饲料 • 恒河猴所需要的矿物性饲料大多在各种饲料中已经含有, 但其中需要比较多的是钠、钙、磷。
实验动物恒河猴饲养管理

实验动物恒河猴饲养管理徐昕【摘要】随着生物医学的快速发展,科研工作对实验动物的要求不断增多.但目前,我国实验动物恒河猴的饲养管理时间较短,为了实现规模化饲养管理,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实验动物恒河猴规模化饲养管理的对策,旨在丰富饲养方法、改进管理工作,促使其早日具有规模化特点.【期刊名称】《生物技术世界》【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1页(P73-73)【关键词】实验动物;恒河猴;饲养;管理【作者】徐昕【作者单位】福建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5引言:恒河猴(学名:Macaca mulatta),也叫普通猕猴,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作为Ⅱ物种,其野生资源相对有限。
恒河猴的遗传基因与人类极为相似,因此,它逐渐成为了重要的实验动物模型,随着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为了满足各项研究的需求,对恒河猴的需求不断增多,同时对其质量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当前,我国福建省恒河猴的饲养规模相对较大,但对其管理缺少科学性与规范性,导致其饲养管理难以实现规模化,制约其综合效益的提高。
福建省为了充分利用学校或政府科研机构的有限资源,以此提高实验猕猴的质量,应注重其饲养方法的改进,具体内容如下:1.1 仿自然饲养目前,恒河猴仿自然饲养方式,多见于南方,通常情况下,位于山地丘陵地带,为恒河猴提供了树林、洞穴及小屋等,满足了其休息、遮风避雨的需求,同时也避免了强光的照晒。
为了防止恒河猴逃跑,在养殖区周围设置了光滑的高墙、壕沟等。
此种饲养方式的优点为减少了饲养成本,节省了饲养资源,其缺点为管理难度较大,难以实现有效的疾病防治[1]。
1.2 笼舍饲养选择笼舍饲养方式时,应关注养殖场及猴舍的选址与建设,具体的要求如下:(1)在养殖场方面通常情况下,养殖场与城市中心保持一定的距离,并结合恒河猴的特点,如:生活习性,选择低人口密度、通畅交通运输、丰富水电资源、充足饲料来源及安静、无污染的环境。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猕猴的饲养管理

理想的实验动物。
猕麻猴醉药在和毒药品学的依研赖性究研中究:的应用
• 猴对麻醉药和毒品的依赖性表现与人类接近。已成为新麻醉 剂和其他药物进入临床试用前必须的试验。
抗震颤麻痹药物的筛选:
• 目前筛选抗震颤麻痹药物最有价值的方法是电击损伤引起的 猴震颤。
实验动物学ຫໍສະໝຸດ 常用实验动物——猕猴实验动物学
三、常见品种
猕猴属有12个种,46个亚种。我国有5个种
恒河猴
红面短尾猴(黑猴)
实验动物学
熊猴 豚尾猴
台湾猴
实验动物学
恒河猴
最初发现于孟加拉的恒 河河畔,所以称恒河猴或 孟加拉猴。我国广西的这 种猴很多,所以俗称
是猴科动物中最 为有名的一种。
体长:47-64厘米,
体重:5.4-7.7公斤。
实验动物学
食蟹猴
又称 。被毛淡黄褐至深褐色,腹 面的毛颜色较淡。冠毛从额部 直接向后,有时在中线形成一 条短嵴。颊毛在脸周围形成须, 眼睑周围形成苍白的三角区。 身长不超过50公分,尾长为头 和体长的l—1.5倍。雄性食蟹 猴体重约8.0kg。
实验动物学
常用实验动物——猕猴
实验动物学
外观和体型
0℃,湿度为40%~70%,要保持空气新鲜。
实验动物学
猕猴的管理
➢ 安全措施: ✓ 猴房门窗、笼舍一定要牢固完好,防止猴外逃。 ✓ 被公猴遗弃的母猴应及时调整,放到合适的笼舍; ✓ 在母猴房内,不能有两只交配能力的公猴存在; ✓ 要及时对胆小或年老体弱者给予专门的饲养管理。 ✓ 检疫 新购入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必须进行检疫,单独房舍 或单笼饲养,经过一段时间驯化和检疫后,证明是健康方 可投入实验。
恒河猴子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恒河猴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哈洛(Harry Harlow)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进行的一系列实验。
该实验旨在探讨母子关系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特别是亲密关系对个体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由于恒河猴的基因与人类高度相似,因此这一实验结果对人类心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二、实验目的1. 探讨母子关系对恒河猴个体发展的影响。
2. 研究亲密关系对恒河猴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3. 分析恒河猴在失去母爱后的心理变化。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刚出生的恒河猴幼猴作为实验对象。
2. 实验设计:将实验对象分为三组,每组10只幼猴。
A组:正常抚养组,与母猴正常生活在一起。
B组:铁丝妈妈组,与铁丝制作的假母猴生活在一起。
C组:绒布妈妈组,与用木头和绒布制作的假母猴生活在一起。
3. 实验过程:1) 在实验开始时,将所有幼猴与母猴分开,分别关在不同的铁笼子里。
2) 在铁笼子里设置两个假妈妈,一个为铁丝妈妈,一个为绒布妈妈。
3) 观察幼猴对两个假妈妈的依恋程度,以及它们在进食、玩耍和睡眠等方面的行为表现。
4) 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实验难度,如将铁丝妈妈身上安装能够伤害小猴的器械,观察幼猴的反应。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在实验初期,所有幼猴都会表现出对母猴的依恋,但在与母猴分开后,它们的依恋对象转向了假妈妈。
2. 在A组中,幼猴与母猴正常生活在一起,它们的情感和社会行为发展较为正常。
3. 在B组中,幼猴对铁丝妈妈的依恋程度较低,且在进食时表现出明显的紧张和不安。
4. 在C组中,幼猴对绒布妈妈的依恋程度较高,每天有近18个小时与绒布妈妈待在一起。
当绒布妈妈被换洗时,幼猴会表现出强烈的焦虑和不安。
5. 在增加实验难度后,B组幼猴在受到伤害时表现出恐惧和逃避行为,而C组幼猴则会紧紧抱住绒布妈妈,寻求安慰。
五、实验结论1. 母爱对恒河猴个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亲密关系对它们的情感和社会行为有显著影响。
2. 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对亲密关系的需求都大于对食物的需求。
《实验动物与管理教学课件》实验猴生物学特性及应用

56
2.疾病监测与诊断
• 细菌性疾病诊断
取样,分离培养,对病原菌进行鉴定; 分子生物学诊断,如RT-PCR;
• 病毒性疾病
病毒分离; 血清抗体检测;IgG/IgM 双抗体夹心检测抗原; 分子生物学诊断。
• 寄生虫病
镜检虫体和虫卵; 抗体检测,弓形虫; 分子生物学诊断。
2021/6/18
57
3.结核病的诊断
• 可重复原则:严格控制各项实验条件;
• 可控性原则:生物安全是重中之重;实验 过程可控,便于取得结果;
• 经济性原则:量入为出;
• 3Rs原则。
46种灵长类动物被用于生物学和医学研究,其中猕猴和食蟹猴是应用得最多。
2021/6/18
11
2.应用领域与现状分析
2021/6/18
12
应用领域与现状分析
理、内分泌、生殖生理、神经生理、行为 学及老年学等研究。
• (二)生殖生理学研究 • 是人类避孕药研究极为理想的实验动物。
2021/6/18
17
(三)行为学和精神病及神经生物学研究
• 可用猴震颤动物模型筛选抗震颤性麻痹的 药物。猴对镇静剂的依赖性与人较接近, 戒断症状较明显并易于观察,新镇静剂进 入临床前要用猴进行实验。
2021/6/18
50
2021/6/18
51
小肠耶尔森杆菌病
传染源:携带小肠耶尔森杆菌的人、猴和家畜等。 传播途径:消化道和接触传播。 易感动物:人、猴、猪等动物。 症状表现:发热、腹痛、腹泻、呕吐、关节炎、
败血症等,以小肠结肠炎最为多见。
2021/6/18
52
2021/6/18
53
空肠弯曲菌病
大型实验动物技术-实验猴专题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恒河猴养殖及发展方向的探讨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在湖北天勤猕猴繁殖基地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对野生动物恒河猴的食性、行为进行了介绍。
对人工繁殖恒河猴的方法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猕猴养殖发展方向社会实践一,恒河猴的基本特征恒河猴又名孟加拉猴、猕猴或广西猴。
是猕猴属中的一个种。
其身体大部分毛色为灰褐色,腰部以下为橙黄色,有光泽,胸腹部和腿部为浓灰色,面部及耳部多为肉色,臀底为红色。
四肢均具5指(趾),有扁平的指甲。
眉骨高,眼窝深,两颊有颊囊。
成年雄猴身长约55—62厘米,尾长22-24厘米,体重约8—12公斤;成年雌猴身长40—45厘米。
尾长18—24厘米,体重5—8公斤。
恒河猴喜欢集群生活,多栖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沟谷和江河岸边的密林中或疏林岩山上,属群居性动物,一般都有十数头或数十头集群生活,猴群大小与栖息地环境优劣而有别。
繁殖和缺食季节,往往集群大些,故活动范围也较大。
主要以树叶、野果、野菜、小鸟、鸟蛋和各种昆虫为食物。
恒河猴聪明伶俐,动作敏捷,同时也有较强的好奇心,模仿性强,对其周围发生的事情都很感兴趣。
善于攀援跳跃,会游泳和模仿人的动作,有喜怒哀乐的表现。
猴喜爱清洁,夏季爱洗澡。
每次吃完食后,常用嘴舔手或搓手,休息时相互非常认真地拨弄对方被毛。
恒河猴采食时,一般先将食物送进颊囊里,不立即吞咽,待食物采尽后,再到一边以手指将颊囊内食物顶入口腔咀嚼。
二,恒河猴养殖的基本方法。
(一)场址要选择依山傍水的地方。
湖北天勤猕猴繁殖基地坐落在一个三面环山,一面向水,环境优美,空气新鲜的半山腰里。
山脚下是一个几十平方公里的大水库。
且交通便利。
距离汉十高速只有五公里的路程。
地址得天独厚。
(二),猴屋的建造猴子的实验室采用人类建医院的标准建造,便于防病治病,出口检疫,生物实验。
猴舍为半露天,砖瓦或钢丝架结构。
建筑物内高为2.5米,每间为25㎡,一半为内室,另一半是室外运动场。
室内外之间有小门相通,内室和外室各设一条保护走道。
每间猴舍可养母猴6~8头和公猴1头或关养青年猴12—15头。
为了保护环境,养殖场必须建设封闭的垃圾处理管网。
(三)恒河猴的饲料及饲养方法1,饲料的种类:猴的饲料按其性质可分为以下四类:精饲料:禾本科作物,豆科作物的成熟种籽及其加工产品。
动物性饲料:鸡蛋、牛奶等动物性饲料,含有完全营养价值的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中的钠、磷、钙、碘等。
青饲料(水平和蔬菜):猴对各种水果都爱吃,尤其是苹果、梨、柑桔、香蕉等,以及青菜、根茎植物,如洋白菜、油菜、胡萝。
矿物性饲料:恒河猴所需要的矿物性饲料大多在各种饲料中已经含有,但其中需要比较多的是钠、钙、磷。
2,饲养的方法:猴子的食量相对说来是大的,一只成年猴,每天的食量大约在450—500克左右,仅主食(干粮)每日平均量在150克左右,副食300克左右,饮水量约250一400毫升(夏天)。
在实行了饲料定量的前提下,给饲的餐次和喂饲时间也要做到周密安排,相对固定。
一般以采取少吃多餐为原则。
其具体作法是将猴子的一天日粮(包括点缀用的原粮,以及正餐用的主副食)分别在上下午时间内分成六次投给。
加工调制好的各种饲料要妥善保存,防止污染。
(四)猴场和人的管理(1)、猴场管理:主要包括人员配套,建立科学管理制度,猴群管理和档案资料管理四个环节。
其中又以人员配套为关键。
天勤养殖基地配备有身体健康的饲养人员和生命科学的专家,博士组成的专业的科技人员,安排有畜牧兽医、动物驯化等专业人员。
同时,根据国家对实验动物的要求,制定动物检疫规章,卫生防疫制度、饲养管理制度、饲养标准化和配种繁育方案以及档案管理制度等。
每个猴子从出生和进场时就像人一样有一个身份证,进行信息化的管理。
(2)、人的管理:健康的人管理健康的猴。
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猴房,工作人员进入猴房必须更换工作服,经消毒液脚浴,每日观察记录动物的活动状况和食欲、粪便情况等,如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向兽医人员和技术人员反映,对动物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
(3).猴场日常管理①清洁卫生:坚持定期的清洁卫生和消毒制度,这不仅可以增强动物的健康,减少疾病,同时还有利于工作人员的健康。
②温湿度控制:一是温度:猴有较强的耐寒能力。
但是在人工饲养管理条件下,最适宜的温度是20一25℃。
夏季室内最高温度不宜超过35℃,冬季最低温度不得低于0℃以下(成年猴)。
新进猴和当年初生幼猴,对低温缺乏耐受力.如果温度过低,容易造成死亡。
因此,在严冬季节的北方,必须采取保温措施,有条件的一般在猴舍内装有暖气。
冬季猴舍内的温度最好以i0℃左右为宜。
二是湿度:猴对湿度要求并不严,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最适合的湿度是在40一60%。
因此,一是要保持室内空气对流,以降低室内湿度和保持空气新鲜;二是尽量减少室内冲洗次数,每次洗刷房间地面后,要用扫帚将水扫于净。
③安全措施:在日常的清洁、饲养工作中以及空间时间内要加强对猴群的观察,了解猴群的动态。
在健康检查方面要随时观察猴的精神、食欲、粪便、被毛、皮肤完整情况以及性周期变化和妊娠等。
(4).猴群的管理:①、定期体检:对猴群定期体检非常重要,经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如某些传染病、寄生虫病等。
②定期体检每年最少进行一次,检查内容包括:a体重;b牙齿生长情况;c外观检查;d粪便细菌检查;e体内寄生虫检查;f病毒检查;g结核菌素皮内试验。
③、如果发现传染疾病,对患者进行隔离或及时处置,对房屋笼具严格消毒(a)基本猴群的饲养管理①、基本猴群一般进行舍养。
②、凶猛的雄性猴要单笼饲养。
③、不要随意将猴子从一群调到另一个猴群。
④、经常检查刚合笼群养猴群⑤、性未成年的公猴不宜与成年母猴合笼群养,有母猴的房间一般不允许有交配能力的两个公猴存在。
⑥、饲料分数次投给,尽量将饲料散开。
⑦、喂给主副食时,应该先主食后副食⑧、更换一种饲料,头几次的喂量不宜太多(b)生产猴的饲养管理①、设置专门的生产猴舍(笼)进行单养。
②、特别加强饲养管理:a,应保证充足的水, b,产后最好喂给一些糖盐水和水果、蔬菜。
c,饲料喂给以少吃多餐为好。
③、保证产后的清洁卫生。
④、注意舍内保温和通风。
⑤、群养中的生产猴应注意观察,发现吃不上饲料的应该随时提出单独饲养。
(c)实验猴的检疫管理天勤养殖基地检疫中心为独立设施,供检疫动物隔离、饲养使用。
凡出口的灵长类实验动物,均经过隔离、检疫并发放健康合格证书。
除本公司的兽医进行检疫外,还需将出口的实验猴列成清单(档案)报请湖北省出入境商品检验检疫局,由该局动物检验检疫科派人到检疫现场进行全面检验检疫,经检验合格后,发放国家检疫合格证。
每批实验猴出口前 90 天进入检疫中心,全部检疫过程均在室内进行。
对检疫动物采用单笼饲养,每个笼具均有编号,从笼外可清晰观察笼内饲养动物的状态。
检疫过程采用“全进全出”制度,即中途不允许混进其他批次的动物。
检疫舍每批次可同时对 200头实验猴进行检疫。
检疫结束且全部动物离场后,全面进行彻底消毒。
(d)仔猴的人工喂养:因母猴生病缺奶或突然死亡(如难产死亡等),或母猴不愿意带仔(极个别现象〕,此时的仔猴就实行人工喂养。
首先要注意的问题是:仔猴体温调节功能很差,哺乳室内要保持合适的温度(一般在20℃℃左右);其次是仔猴的消化机能也很弱,喂饲的饲料要搭配得当,特别是饲料的营养成份不能缺少,尤其是不能缺少微量钙质和维生素a、d,这些都是保证仔猴正常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根据天勤养殖场人工饲养仔猴的经验,不足三个月龄的仔猴,主要喂给两种饲料,一种是将大米熬成稀粥后。
再加少量食糖和水果、蔬菜汁;另一种是牛奶加糖。
两种饲料分别作为日粮喂给。
三个月以后的仔猴,主要喂给大米和麦粒煮成原粥;六至七个月以后的幼猴开始喂给成年猴的饲料。
微量元素氯化钙(或碳酸钙)、氯化钠以及维生素a、d按需要量加入饲料中喂给。
(五)恒河猴的繁殖要选择优良的种猴。
雌性猴一般在二岁半左右开始第一次性周期,即是性成熟的开始。
一般约在4岁以后才产生精子。
雌性猴每一性周期约持续21—35天,平均为28天,但在人工饲养管理条件下,有时猴的性周期不规律。
天勤养殖基地是采用公母猴按比例(1:6)终身同居的饲养方式繁殖。
因此是自然交配受孕。
目前也正在进行人工交配受孕,多胎繁殖的实验。
猴的妊娠期平均为165天。
即5个半月。
变化范围一般在140—180天。
经确诊为妊娠的猴,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放入具有室外、室内猴笼的猴房,进行单居饲养。
这样有利于工作人员随时观察和补充各种营养饲料,同时还可以避免因大群饲养互相追逐所造成的不必要损失(如流产)。
猴在妊娠期要绝对避免室内小笼饲养,以免因为得不到充足的阳光和足够的运动而引起孕猴的下肢瘫痪或难产。
孕猴在临产前一般表现步态稳慢,食欲减退,乳房明显增大。
猴的分娩时间多数在夜间。
据观察,在白天由于光线对猴子的分娩有抑制作用,因此,往往在清晨已开始的产痛,到天亮后又中止了,再待到天黑安静以后,产痛则又恢复。
不过也有少数猴子是在黎明后的5—8时生产的。
猴在分娩时产程较短,一般只需20—75分钟。
每胎产仔一只,但也有双胞胎仔猴生下后,母猴会很好地照养,表现得非常爱护。
同时仔猴也能紧紧地抓住母猴胸腹部皮肤,依托母亲的身躯,取暖和哺乳。
当仔猴逐渐成长时,同时也就开始了对外界环境发生反应,有时离开母猴觅食,有时下地玩耍;但这些行为都是在母猴的严格监督下进行的。
三个月以后的仔猴逐渐吃食成年猴的食物,食量也逐渐增加;至6一7个月时就完全吃成年猴的饲料,此时也就可以断奶了。
(六)、猕猴的疾病预防1,猕猴常见传染病:①、细菌性痢疾:精神委靡,不爱吃食,有时有呕吐,口渴,有时伏于笼底,不爱活动,排便次数多,严重的拒食,出现浓血便。
②、细菌性肺炎:咳嗽,呼吸加快,呈喘式呼吸,鼻翼煽动,脸、唇发绀,精神不振。
体温升高达39.5~40.5度。
③、结核病:咳嗽,呼吸频数,体温升高不明显,猴逐渐消瘦,头和颜面部发生水肿,面部苍白。
④、变形杆菌感染:特征因菌种不同而异。
由普通变形菌感染引起的临床特点为患猴精神萎靡,拒食,排稀糊状粪便或混有血液和粘液的稀粪便,有强烈的腐臭味;由摩尔根变形菌感染临床特点是:患猴拒食,口渴,频吐,腹部臌胀,病程较长时出现腹泻。
2、猕猴的寄生虫病:①、阿米巴痢疾:临床表现为水性腹泻。
②、结节线虫病:严重者出现腹泻,消瘦,有时在粪便中可见到带血丝的粘液。
3、猕猴的普通病:①、痉挛:突然发作,抽搐,侧躺在地上,四肢强直和阵挛,整个身体处于伸展状态,前后掌呈紧张性屈张,脸部阵挛性抽搐,尾部僵直。
②、脱肛:因慢性痢疾引起的常可见到直肠脱出的部分有轻度炎症和里急后重的现象,时间较长有明显的水肿;因体质虚弱引起的脱出的直肠无里急后重的现象,但括约肌明显松弛,无收缩力。
三,恒河猴养殖的发展方向由于人类的大量扑杀,恒河猴的数量已经大量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