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步行训练器操作方法

辅助步行训练器操作方法

辅助步行训练器操作步骤:

1. 根据训练器的指导手册,将训练器正确地安放在合适的位置,确保其稳定。

2. 确保训练器连接上电源,然后按下电源按钮启动设备。

3. 调整训练器的高度和倾斜角度,以适应用户的身高和锻炼需求。

4. 按下训练器上的启动按钮,然后根据显示屏上的指示进行操作。

5. 根据训练计划或个人需求,选择适当的训练模式和强度。许多训练器都提供多种预设训练模式,如山坡、间歇、模拟真实路线等。

6. 如果训练器配备有心率监测装置,需要通过手柄或胸带等设备测量心率。根据心率显示,可以调整运动强度。

7. 在训练过程中,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运动技巧。手握训练器上的把手或依靠辅助扶手。

8. 关注训练器上的显示屏,了解当前训练时间、速度、距离、卡路里消耗等数据。

9. 根据自身感受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开始时可以选择较低的难度,然后逐渐增加。

10. 在训练结束后,按下停止按钮,然后缓慢停下设备,避免突然停止造成的伤害。

11. 如果训练器配备有数据记录功能,可以保存和查看个人训练数据,以便后续分析和改进训练计划。

12. 定期清洁和保养训练器,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寿命。

重要提示:在使用辅助步行训练器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教练的建议,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训练。

助行器的使用方法

助行器使用技术 助行器使用技术是指针对行动不便、弱视、盲人、老年人和残疾人,使用步行辅助器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锻炼行走,在保障患者安全的情况下得到有效的康复锻炼的技术。 【目的】 1.完成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的行走辅助。 2.分担体重,减轻下肢关节应力负荷。 3.扩大下肢支撑面积,维持平衡,保证步行安全,增强肌力和耐力。 4.锻炼上肢伸肌及有关肌肉,增强肌力和全身耐力。 【评估】 1.评估患者 (1)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身高、体重、全身情况、疾病诊断。 (2)评估患者的行走能力和肢体活动能力。 (3)评估患者认知和合作能力。 2.评估环境:路面是否平整,减少人员走动,温度适宜。 【计划】 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检查助行器装置是否完好,调节助行器高度。 3.环境准备:路面平整,减少人员走动。 4.核对医嘱,携助行器至患者床旁。 5.辨识患者:向患者及家属解释使用助行器的目的及意义,并取得同意。 【实施】 1.护士提起助行器放在患者正前方,固定轮子。 2.协助患者坐于床边,双足着地站立,躯干前倾。 3.护士协助患者双上肢落于助行器扶手上,嘱患者慢慢将重心平稳落至助行器上,使助行器保持稳定。

4.打开轮闸,起步时足尖抬高,着地时先足跟再足尖,取得平衡后双足落于助行器后腿连线水平位置中间,再进行下一步。(图1) (图1) 【评价】 1.使用助行器后生命体征平稳。 2.肌力和耐力有改善。 3.使用助行器锻炼时间延长。 【健康教育】 1.使用前告知患者助行器的意义和重要性,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的配合。 2.告知患者在使用助行器时避免重心过于前倾或后仰,易造成跌倒。 3.教育患者在使用助行器后如有不适及时告知执行人员。 附:助行器使用操作流程 ============================================================= 检查助行器装置是否完好,轮式助行器固定轮子。 ↓ 操作者提起助行器放在患者正前方 ↓ 协助患者坐于床边,双足着地,躯干前倾 ↓ 患者迈步向前,双足落助行器后腿连线水平位置 ↓ 迈另一条腿,使患者站稳 ↓ 协助患者双上肢落于助行器扶手上 ↓ 嘱患者慢慢将重心平稳落至助行器上。

助行器

助行器 助行器,就是可以让通过器械的支撑,让腿脚不方便的老人病人等腿脚不灵活甚至失去行走能力的人能够自理,能够和正常人一样外出散步。 助行器 在医学上把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工具称为助行器。[1] (1)保持平衡:如老年人、非中枢性失调的下肢无力、下肢痉挛前伸不佳、重心移动不能平衡等障碍,但对高龄脑卒中、多发性脑梗死患者的平衡障碍作用不大。 (2)支持体重:偏瘫、截瘫后,患者肌力减弱或双下肢无力不能支撑体重或因关节疼痛不能负重时,助行器可以起到替代作用。 (3)增强肌力:经常使用手杖、腋杖,由于要支撑身体,因此,对上肢伸肌有增强肌力的作用。 一般来说,手杖适用于偏瘫患者或单侧下肢瘫痪者,前臂杖和腋杖适用于截瘫患者。步行器的支撑面积大,较腋杖稳定,多在室内使用。 (1)手杖上肢和肩的肌力正常才能使用手杖,如偏瘫患者的健侧、下肢肌力较不好的不完全性截瘫患者。握力好、上肢支撑力强的患者可选用单足手杖,如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较差,应选用三足或四足手杖。 (2)前臂杖和腋杖①双下肢完全瘫痪(T10以下截瘫,必须使用大腿矫形器,或T4以下完全性截瘫,使用截瘫矫形步行器上肢肌力达到五级的患者),可使用双前臂或腋拐步行;单侧下肢完全瘫痪,使用一侧拐杖步行。②双下肢不完全瘫痪时,根据下肢残存肌力情况,选用腋拐或前臂杖。③一般选用标准型前臂杖进行训练,如患者将腋杖立起,以手扶把手亦能步行,则可选用前臂杖。④上臂肌力弱时:肱三头肌减弱时,肘的支持能力降低,选用肱三头肌支持片型腋杖;肘关节稳定性差时,选用有腕关节固定带的前臂杖或腋杖。⑤肘关节屈曲挛缩,不能伸直时,可选用平台杖 (3)步行器两上肢肌力差、不能充分支承体重时,应选用腋窝支持型步行器。上肢肌力正常,平衡能力差的截瘫患者可选用交互型步行器。

拐杖手杖助行器使用教程单拐要置于健侧

拐杖、手杖、助行器使用教程:单拐要置于健侧 《外科护理学》明确指出:理疗师和临床护士应指导病人使用拐杖。可是,翻开护理人员手头的护理教科书中,关于使用拐杖的内容却寥寥无几。 下肢骨折病人术后护理中,术后康复一段时间,需要使用到一些助行器,助行器中,最常用到的助行器械是拐杖。可是拐杖的使用,并不像你想当然的那样,跟平常走路一样。拐杖应该拄在哪侧?行走时先迈哪条腿?如何用力?怎么上下楼?拄拐都有哪些注意事项? 腋拐的组成与使用 拐杖使用的目的是使患肢不负重或轻负重行走,这时就需要健侧肢体负重,所以在进行拄拐前,最好进行上肢肌力的训练,如使用拉力器、哑铃、练习扩胸、徒手出拳等。 一般来说,拐杖腋托应距腋窝下 1.5 ~ 2 个手指宽度,拐杖长度应为身高减去 41 cm 的长度;握柄高度为双臂自然下垂时的手腕水平,当使用拐杖支撑时,肘关节应可以适当弯曲。 不同情况,需用不同的行走方法 (1)一侧下肢损伤,部分负重:采用单拐,健侧拐杖与患肢等幅、同步运动。特别注意:单拐要置于健侧! 必须注意的是,单拐应该用在患側的对面,即健侧。这样能帮着患肢承受重量,目的是与患肢共同受力,感觉也舒适些,还能避免把拐用在患側不小心敲到患处,起到保护患肢的作用。而不是像通常想象中那样「哪边腿坏了把拐拄在哪边,把拐当腿用」。

因为把单拐拄在患側时,为减轻患肢的负重,必须歪斜身体才能使拐更多的支撑体重,容易摔倒,同时如果患肢不能负重,就只能在患側负重支撑跨步时,用拐支撑全部体重跨越一步,更为危险,且不利于正常步态的恢复。 (2)一侧下肢损伤,不负重:采用双拐,双拐应与患肢等幅、同步运动,即双拐 / 患腿→正常腿。 (3)双下肢损伤,均部分负重:采用双拐,双拐按照右拐→左腿→左拐→右腿的顺序。动作熟练后,可按照右拐左腿→左拐右腿的顺序,分别与双下肢等幅同步交替伸出。 (4)双下肢损伤,不负重。 上下楼应该怎么做? 身体尽量靠近楼梯扶手,一手握拐杖,一手扶楼梯扶手,两手和健侧腿同时支撑体重,按照健肢→患肢→双拐的顺序逐级上楼。

(整理)康复器材说明

名称:辅助步行训练器 【用途】:是患者进行步行训练的辅助用具,能增加上肢支撑的面积,提高辅助步行的效果,适用于神经、骨关节系统疾病患者室内外进行步行训练。 【使用方法】: 1、根据训练者身高调节台面高度:松开两端伸缩调节螺栓适当调节台面至训练者适宜高度为止, 锁紧螺栓; 2、调节手柄间距离至合适位置; 3、推下训练器脚轮的制动机构,使训练器处于制动状态; 4、将轮椅推入训练器内腔,在护理人员帮助下使训练者站立,上肢搁在台垫上,双手握住手柄; 5、抬起脚轮的制动机构,推动训练器前移,进行步行训练; 6、训练器可作前移、后退、侧移及打转等运动训练下肢活动度。 【注意事项】: 1、训练前,康复师应对器材进行空载操作检查,使其处于完好正常状态方可使用; 2、步行训练应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 3、步行训练须在坚实平整的地面上进行; 4、步行训练以向前移动为主要方式,若进行后退步行训练必须取得康复师同意,并采取保护措施 方可进行。 5、所有调节螺栓在调整后都应紧固牢靠; 6、步行训练应遵守“循序渐进”原则,逐步增加训练时间。

【名称】:活动平板 【用途】:借助下肢力量带动平板进行步行训练,适合于各类患者的耐力训练、步态训练、下肢关节活动范围练习。也用于正常人室内健身运动。

名称:肩关节回旋训练器(肩关节康复训练器)【用途】:适用于改善肩、肘关节活动范围的回旋功能的训练。 【使用方法】: 1、根据训练需要,可适当调节平台高度,向上扳动平台升降手柄,用手托起平台使其上升或下降, 到合适位置时,放下平台升降手柄; 2、根据需要,适当手柄或转动轴距离,放松回旋旋上的可调螺丝,拉长或缩短回旋臂至适宜,锁 车螺栓; 3、扳动阻尼调节手柄,适当调节阻尼值; 4、手握手柄,作肩、肘关节旋转训练。 【注意事项】:

步行器的种类及使用方法

步行器扶手选择:要以防滑为原则,保证扶手抓握松软舒适,防止手部磨损。如果手部抓握有困难,宜更换宽厚、适合手形的扶手。也可以自行裹以毛巾等织物,增厚增加舒适度。

【使用步行器活动】 可以选择以下列举的患腿负重方式: 不负重(Non-weightbearing, NWB):即患腿不受力,也就是保持你的患腿离开地面; 轻负重(Toe-weightbearing, TWB):可以用脚趾点地来维持平衡; 部分负重(Partial-weightbearing, PWB):可以将身体部分体重分担到患腿上; 可忍耐负重(Weightbearing as tolerated,WBAT):将大部分体重甚至所有重量负担到患脚,能忍耐即可; 全负重(Full-weightbearing, FWB):完全负重,只要不痛。 一、行走: 步行器置于面前,站立框中,左右两边包围; 双手持扶手向前移动步行器约一步距离。将步行器四个脚放置地上摆稳; 双手支撑握住扶手,患腿向前摆动,重心前移; 稳定后移动正常腿向前一步,可适当落在患腿前方; 重复这些步骤,向前行走(移动:步行器->患腿->正常腿)。

注意:如果患腿有石膏或者支具固定伸直位,可先上正常腿。 可以用步行器上下一两格台阶,但是不要上下楼梯,楼梯较窄容易造成步行器支撑不稳而摔倒。 【安全贴示】 行走前检查步行器的脚底衬垫是否老化磨损,发现问题须及时更换。 检查步行器的四个脚是否同样高度,能否放平稳。 行走时不要穿拖鞋,尽量穿着有牢固保护的鞋子。 行走时不要把步行器放得太靠前,否则容易摔倒。一般为你自己正常行走一步的距离。 上坐和起身时不要倚靠压在步行器上,否则容易使步行器翻倒。

辅助器具的介绍和使用流程

辅助器具的介绍和使用流程 简介 辅助器具是指能够帮助人们完成日常生活中一些活动或者提供某种帮助的工具。它们通常被设计为易于操作和使用,旨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便利性。辅助器具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医疗、康复、运动、助听等。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辅助器具以及它们的使用流程。 1. 助听器 助听器是一种帮助听力受损人士改善听力的设备。使用助听器可以增加听力的 清晰度和音量,提高听力受损人士的交流能力和生活质量。使用助听器的流程如下:•调整助听器的音量和音调:根据个人的听力状况和需求,适当调整助听器的音量和音调。 •确保助听器的适合度:确保助听器适合耳朵的形状和大小,以提供最佳的使用效果。 •清洁和维护助听器:定期清洁助听器以保持其正常功能,注意更换电池。 2. 步行器 步行器是一种用于帮助行走有困难的人士的设备。它提供稳定的支撑和平衡, 有助于减轻身体的压力,使行走更加安全和轻松。使用步行器的流程如下:•调整步行器的高度:根据个人的身高和步行需求,调整步行器的高度,使其适合自己的身体。 •学习正确的使用姿势:了解正确的使用姿势,如将步行器向前推,步行时保持平衡等。 •注意使用环境和地形:选择平坦和稳定的地面使用步行器,并避免不平整或滑动的地面。 3. 残障人士汽车改装 残障人士汽车改装是将汽车根据残疾人士的实际需求进行改造,以提供更方便 和安全的交通工具。汽车改装可以包括安装轮椅升降装置、手动操作装置等。使用残障人士汽车改装的流程如下: •选择适合的汽车改装措施:根据个人需求和残疾类型,选择适合的汽车改装措施,如安装轮椅升降装置、加装手动操作装置等。

•找到专业机构进行改装:选择有资质和经验的汽车改装机构进行改装,以确保改装质量和安全性。 •学习正确的操作方法:在改装完成后,学习正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用车的安全和便利。 4. 助力车 助力车是一种电动辅助交通工具,可提供电力助力,减轻人们步行或骑行的负担。助力车广泛应用于短途代步、旅游观光等场合。使用助力车的流程如下: •充电和启动助力车:确保助力车的电池充满电,并按照说明书的提示启动助力车。 •学习正确的驾驶姿势:了解正确的驾驶姿势,如坐直、保持平衡等,以确保行驶的舒适和安全。 •注意交通规则和安全:在使用助力车时,要遵守交通规则,保持安全行驶,注意他人的安全。 结论 辅助器具是为了帮助人们克服各种生活障碍而设计的。无论是助听器、步行器、残障人士汽车改装还是助力车,它们都能够提供便利和帮助。使用者需要了解正确的使用流程,并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调整和操作。通过合理使用辅助器具,人们可以改善生活质量,享受更方便、安全和舒适的生活。

社区康复器材使用说明

1、名称:磁控健身车 用途:用于下肢关节活动、肌力及协调功能训练。 使用说明:1、负荷调节:阻力微调旋钮顺时针旋转,阻力加大。 2、座位高低调节:将座垫插管上的旋手旋出,根据自身需要提升或降低座垫, 当孔位对准螺孔时用旋手插入并旋紧。 3、骑车时做于坐垫上,将脚蹬带系牢,双手握把,上体根据双腿用力程度和骑 行速度可自由改变姿势。 2、名称:折叠步行辅助训练器 用途:下肢步行障碍者进行步行训练 使用说明:将训练器调整至合适高度并移至训练者前方,锁紧脚轮制动待患者安全站立后松开,训练者用双手扶或上半身靠压在垫子上,下肢进行步行练习。 3、名称:可调节股四头肌训练器 用途:用于运动健身及下肢康复训练 使用说明:1、腿前踢训练: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腿架前后、高低位置使腿架转动盘的转动中心和训练者腿部转动中心相同,调节腿部长短调整螺钉使得腿部运动保护套位于腿上踢运动时腿部受力最合理位置,选择不同的配重盘。2、腿后胎训练:将背部放平,其他位置调节同上,训练者俯卧训练器上训练。 4、名称:划船训练器 用途:用于腰背肌、上肢屈肌群、下肢屈肌群的肌力及耐力训练。 使用说明:训练者根据自身肌力情况,调节阻力旋钮,使阻力达到合适力度,坐上坐垫,双脚置于踏板,进行类似划船的运动。 5、名称:液压踏步机 用途:用于运动健身及下肢康复训练。 使用说明:根据自身实际旋转油缸上端旋钮调整阻尼,站立于脚踏板上进行负荷训练。 (以下为组合式全身联合训练器械) 6、名称:手指肩梯 用途:用于各类原因引起的肩关节活动障碍 使用说明:通过手指沿着阶梯一格一格不断上移,直到手臂向上伸直,再重复此动作。 7、名称:篮球训练架 用途:全身肌肉进行训练,改善目测及手、眼、脑协调能力,运动关节,防止肌肉萎缩。使用说明:训练者从地上捡拾训练球,再抬起手臂将球投入网兜。 8、名称:腕关节屈伸训练器 用途:用于腕关节活动能力的恢复、改善和提高。 使用说明:根据训练者自身情况,旋转阻尼调节旋钮调节阻尼力度,双手握柄,顺时针(也可逆时针)旋转木柄进行训练。 9、名称:滑轮吊环训练器

助行器使用的操作流程

助行器使用的操作流程 一、助行器简介 助行器是一种可帮助行走困难人群的辅助工具。它能够提供额外的支持和稳定性,使用户在行走过程中感到更加安全和舒适。本文将介绍助行器的使用操作流程,帮助用户正确、有效地使用助行器。 二、准备工作 在开始使用助行器之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使用的顺利进行。 1. 确认助行器是否适合自己身高和体重,选择适合的助行器型号。 2. 检查助行器的稳 定性和安全性,确保助行器没有损坏或失效的部件。 3. 调整助行器的高度,使其 适合用户的身高。通常,助行器的手柄应与用户的手臂自然伸直。 4. 学习基本的 助行器姿势和使用技巧,以便正确地使用和操作助行器。 三、助行器的基本使用操作流程 以下是助行器的基本使用操作流程,让我们一步一步来学习。 1.确保助行器稳定。在使用助行器之前,先找到一个平坦、干净、没有 障碍物的地方。将助行器放置在地面上,确保它稳定不会滑动。 2.站立姿势。面向助行器,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保持身体直立,稍微向 前倾斜,双手放在助行器的手柄上。 3.移动助行器。将一个脚放在前面,轻轻地用脚掌踩下去,然后用助行 器向前推进。注意保持平衡和稳定,尽量不要急躁或过于用力。 4.步行姿势。在移动助行器的同时,另一只脚向前迈出一步,与助行器 保持相同的步幅。然后,将身体重心移到前脚,并用助行器提供支撑。 5.连续步行。重复步骤3和步骤4,以保持持续的行走。注意保持正常 的步幅和节奏,避免突然停下或改变方向。 6.放松和休息。当感到疲劳或需要休息时,可以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停下 来。双手保持握住助行器的手柄,以确保不滑动或摔倒。 7.上下楼梯。在上下楼梯时,需要格外小心。使用助行器的手柄作为支 撑,一步一步地慢慢上下楼梯。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寻找斜坡或电梯来便利上下楼梯的使用。 四、使用助行器的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使用助行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下是使用助行器时应注意的事项:

步行器行走时注意事项

步行器行走时注意事项 步行器是一种辅助设备,可以帮助需要支持的人行走。使用步行器不仅需要正确的姿势和技巧,还需要注意一些安全事项。本文将介绍使用步行器行走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选择合适的步行器 选择合适的步行器非常重要,它应该适合您的身高和体重,并且能够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在选择步行器时,最好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以确保选择到适合您需求的款式。 二、调整步行器的高度 步行器的高度应该与您的身高相匹配。站立在步行器旁边,手臂自然下垂,手柄应该与您的手腕齐平。如果步行器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您的行走姿势和舒适度。 三、保持正确的姿势 使用步行器时,保持正确的姿势非常重要。站立直立,肩膀放松,保持身体平衡。同时,要保持头部抬起,目光前方,避免低头看脚步,以免摔倒。 四、小心地走路 使用步行器行走时要小心谨慎。先将步行器放在前方,然后向前迈出一小步,保持平衡。然后再将另一只脚迈向步行器,保持稳定。这样交替进行,保持稳定的步伐。

五、确保步行器稳固 在使用步行器时,确保它的稳固性非常重要。检查步行器的零部件是否完好,如螺丝是否松动,是否有损坏。在行走过程中,注意观察步行器是否摇晃或不稳定,及时进行调整或维修。 六、避免行走面不平的地方 在使用步行器时,尽量避免行走面不平的地方,如起伏的地面、台阶等。这些地方会增加摔倒的风险。如果确实需要通过这些地方,可以寻找他人的帮助,并提前做好准备。 七、注意脚步 使用步行器时,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脚步。确保将脚完全抬离地面后再迈步,避免绊倒。同时,要保持稳定的步幅和节奏,避免行走过快或过慢。 八、避免长时间使用步行器 长时间使用步行器可能会导致肌肉疲劳和不适。如果需要长时间行走或站立,建议找个合适的地方休息一下,活动一下身体,以减轻疲劳感。 九、避免过度依赖步行器 步行器是辅助设备,目的是帮助您恢复行走能力。在适当的情况下,可以尝试减少对步行器的依赖,逐渐恢复正常行走能力。适度的锻炼和康复训练对于恢复行走能力非常重要。

康复器材使用说明书.doc

步行系列 名称:活动平板(磁控阻力) 规格(cm):126×60×136 用途:借用下肢力量带动平板进行步行训练,适合于种类患者的耐力训练、步态训练、下肢关节活动范围练习。也用于正常人室内健身运动。 名称:辅助步行训练器 规格(cm):98×80×100~145 用途:增加上肢支撑的面积,提高辅助步行的效果。是神经、骨关节系统疾病患者室内外辅助代步用具。 名称:训练用阶梯(三向) 规格(cm):340×140×134~155 用途:用于患者恢复日常上下楼功能。 名称:平行杠(配矫正板) 规格(cm):335×116×78~120矫正板坡度15· 名称:肘杖 规格(㎝):124~144 用途:辅助步行 名称:手杖 规格(㎝):70~93 用途:辅助步行

名称:腋杖 1 规格(㎝):76~93 用途:辅助步行 名称:双轮助行器 规格(㎝):50×60×80~96 用途:辅助代步用具 上肢系列 名称:肩关节回旋训练器(轮式工、肩关节康复训练) 规格(㎝):77×34×98 用途:改善肩,肘关节活动范围 名称:腕关节屈伸训练器(腕关节康复训练器) 规格(㎝):52×26×98 用途:改善腕部关节活动范围及肌力训练 名称:滑轮吊环训练器 规格(㎝):71×16×150 用途:用于肩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关节索引,肌力训练 下肢系列 名称:股四头肌训练椅 规格(㎝):113×112×116 用途:膝关节运动受限患者进行股四头肌抗阻力主动运动,也可进行膝关节索引 名称:下肢康复训练器(磁控阻尼康复车)

规格(㎝):160×58×140 2 用途:改善下肢关节活动范围和协调功能 名称:下肢功率(骑式)(磁控阻尼康复车) 规格(㎝):93×57×120 用途:用于下肢关节活动、肌力及协调功能训练 全身系列 名称:弧形腹肌训练器 规格(㎝):131×37×60 用途:借助弧形面进行腹肌肌力训练 名称:肋木 规格(㎝):98×58231 用途:借助肋要杠进行上下肢体关节活动范围和肌力训练、坐站立训练、平衡训练及躯干的牵伸训练 运动训练器 规格(㎝):60×45×106 用途:用于室内运动训练、训练患者手眼协调能力 儿童康复系列 名称:儿童站立架 规格(㎝):80×65×132 用途:10岁以下站立功能障碍儿童进行站立训练 名称:儿童液压踏步器 规格(㎝):70×56×97

助行器使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助行器使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1、定义辅助人体行走的器具称助行器。利用助行器保持患者身体平衡,减少下肢承重,缓解疼痛,改善步态和步行功能的程序和方法称助行器使用技术。根据人体平衡能力及支撑强度的需要而选择助行器的种类,一般采用无动力式助行器,如杖类助行器和助行架。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偏瘫、截瘫、下肢肌力减退、下肢骨与关节病变、下肢关节疼痛、平衡障碍、单侧下肢截肢、早期配戴假肢、偏盲或全盲、老年人等。 (2)禁忌证: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严重的平衡功能障碍等。 3、设备与用具手杖、肘杖、腋杖、标准型助行架、轮式助行架、助行椅、助行台。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对患者进行全面评定,明确使用助行器的目的,由康复医师开出助行器处方和训练方案。 (2)助行器高度调节: 1)手杖:手杖的长度相当于患者穿鞋站立时股骨大转子的水平; 2)肘杖:肘杖高度与调节手杖的测量方法相同; 3)腋杖:患者穿鞋站立,腋杖的把手高度相当于手杖

的长度 , 腋垫的顶部应距离腋窝 5cm,避免压迫腋部的神经、血管; 4)标准型助行架:高度与测量手杖高度的方法相同; 5)轮式助行架:高度与测量手杖高度的方法相同; 6)助行椅:高度的测量同手杖。 (3)助行器的选用:根据不同功能状况,选用下列助行器: 1)手杖:平衡障碍较轻、步行时需采取安全保护措施的患者使用; 2)肘杖:此杖可采用单侧使用或双侧使用的方法 , 适用于手的抓握能力差、前臂肌力较弱者; 3)腋杖:在手杖或肘杖无法提供足够稳定功能的情况选用腋杖; 4)轮式助行架:适用上肢肌力较差或体力弱的患者使用; 5)助行椅:适合老年人和行走不便的人日常生活使用; 6)助行台:适合于上、下肢均受累而不能通过腕与手支撑的患者。 (4)使用技术,操作步骤如下: 1)教会患者对器具结构的识别,掌握握持器具的方法; 2)按照基本操作要领指导患者进行训练,治疗师注意观察患者存在的问题,随时发出指令调整其操作状态;

5种康复训练仪器使用说明

5种康复训练仪器使用说明 辅助步行训练器使用说明 (JS –BX-- 07型) 1. 将坐垫翻转至垂直位置,松开调节螺栓,使坐垫靠背 翻转90度。 2. 在护理人员帮助下训练者在训练器内站立。 3. 坐垫靠背翻转至原位并调整前后、高低位置至适宜。 4. 调整台面高度及手柄间距离至合适位置。 5. 训练者上肢搁在台面垫上,双手握住手柄,推动训练器前行,进行步行训练。 6. 训练者也可以使用刹车手柄,使训练器制动。 7. 需要时,训练者可以坐在坐垫上休息。 站立架使用说明 (JS XZ O9型) 1. 患者坐轮椅进至站立架内腔,康复师和护理人员 将患者双脚放在地面上,双膝贴近膝部垫。 2. 康复师和护理人员帮助患者站起,并有臀部垫和 绑带帮助患者完全站立。 3.患者双臂搁置在肘部垫上,在进行站立训练的同时, 可以进行书写等练习。 4. 站立训练结束后,康复师和护理人员可松开臀部垫 和绑带,帮助患者坐在轮椅上,并将双脚放置在轮椅 脚踏板上,将轮椅从站立架移出。 平行杠使用说明 1. 根据训练者的需要,适当调节杠杆的高度和宽度。 2. 训练者在康复师和护理人员的帮扶下,双手撑扶 杠杆作步态训练。 3. 根据训练者需要,可选择取下矫正板锻炼或使用 矫正板作乔正步态训练。

电动直立床的使用说明 一、使用前的操作与检查 1. 床体移动与稳定性调整 踩下“升降脚轮踏板”,将电动直立床移动至所需位置,反向操作“升降脚轮踏板”使脚轮提升,固定脚着地。对一只高度可调的固定脚进行微调,使所有固定脚均可靠着地,床体平稳。 2. 脚踏板角度调节 分别旋转脚踏板下旋钮,可调节踏脚板角度。 3.接通电源 将电源插头插入网电源插口,限流控制器绿色指示灯亮,即表示电动直立床的电气装置已经接通电源。 4.操作床面转动 手握操作器,按住“▲”键,床面向上转动,按住“▼”键,床面向下转动,松开按键,床面停止转动并可靠锁定。 二、使用 1. 用操作器使床面至水平位置(角度指示器指向0°),松开胸部、腰部、腿部绑带,卸下摆台。 2. 将患者搀扶至床面,仰卧,患者双脚底应紧贴“踏脚板”,“踏脚板”角度分别通过板下旋钮旋转调节,用胸部、腰部、腿部绑带固定患者相应部位(松紧应适宜),装上摆台,将患者上肢放置在摆台上。 3. 使用操作器,使床面向上转动,当“角度指示器”指示床面至所需角度时,松开操作器按键,床面即在该角度位置可靠锁定。 4. 患者在训练期间,可在“摆台”上进行阅读、书写等活动。 5. 必要时,患者可自行操作床面的角度,但必须有护理人员在旁协助。 6. 训练结束后,应将床面操作至水平位置,然后卸下摆台,松开绑带,再将患者移出床面。 股四头肌训练椅使用说明 1. 根据患者的体型特征和训练需要,分别调整升降支架、小腿垫、

康复器械使用说明

器械名称:训练用阶梯 1、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 用于患者恢复日常上、下楼梯功能的训练。 2、使用方法: ①阶梯应放置在水平的地面上,有相应的活动空间。 ②底座应着地受力。 ③根据训练者的要求,调节扶手高度至适宜。 ④训练者手扶扶手杠做上下楼功能练习。 3、注意事项: ①使用阶梯前应熟悉产品的性能、要求和操作方法,对产品进行空载操作检查,经验证后处于正常状态下方可使用。 ②应在康复师或护理人员的帮助下进行有序练习。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根据训练者的具体情况增减运动强度和训练时间。 ③为避免发生意外,训练者或其他人均不得坐在阶梯的扶手杠上。 产地:南京 型号:BWB-JT-A 器械名称:双轮助行器 1、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 患者步行训练的辅助用具,铝合金材质。 2、使用方法: ①将折叠结构张开至使用位置。 ②根据训练者的需要,调整助行器支脚高度,使扶手高度适宜,患者可双手握住助行器扶手,进行步态练习。 ③训练完毕后,根据放置需要,可将产品折叠。 3、注意事项 ①使用助行器之前,康复师应熟悉产品的性能、要求和操作方法,并对产品进行空载操作检查,经证实产品处于完好正常状态时方可使用。 ②训练应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 ③使用前一定要检查定位销、支脚高度调节销,保证定位销完全插入孔中,定位正确,牢靠。 ④步行训练应遵守“循序渐进”原则,逐步增加训练时间。 产地:南京 型号:BWB-ZXQ 器械名称:肩关节回旋训练器 1、主要用途及适用范围 该产品适用于改善肩、肘关节活动范围的回旋功能的训练,例如肩周炎、骨折后关节活动障碍等。 2、使用方法: ①根据训练需要,可适当调节平台高度,向上扳动平台升降手柄,用于托起平台使上升或下降到合适位置时,放下平台升降手柄。 ②可根据训练需要,调节力矩。 ③扳动阻尼调节手柄,适当调节阻尼值。 ④手握手柄,做肩、肘关节旋转训练。

助行器使用的指导训练技术

助行器使用的指导训练技术 【定义与目的】 1.定义:助行器是辅助人体支持体重、保持平衡和行走的工具。根据工作原理和功能的不同分为:无动力式助行器、动力式助行器、功能电刺激助行器 (1)目的:选择并运用拐杖、步行器等设备帮助病人实现行走的目的。 【适应症与禁忌症】 (1)适应症主要适用于行走不稳、下肢缩短、一侧下肢不能支撑或不太不平衡的病人。如瘫痪病人、下肢肌肉功能损伤和肌力偏弱的病人 1.禁忌症:老年痴呆、认知低下不能独立使用助行器的病人。 【操作流程】 拐杖的选择和使用流程 助行器的选用和使用流程 【操作要点】 1.操作准备 (1)由康复医师或康复工程人员对病人进行必要的检查。 (2)确定应选用的助行器种类、开出助行器处方和训练方案。 (3)针对个体需要,准备好相应的助行器。 (4)评估病人的肌力、关节活动度、平衡功能等。 2.拐杖的选择和使用

(1)根据病人的情况选用拐杖类型。 (2)拐杖长度的选择:病人穿上鞋或下肢矫正器站立,肘关节屈曲30°,腕关节背伸,小趾前外侧15cm处至背伸手掌面的距离即为手杖的长度。身长减去41cm的长度即为腋杖的长度 (3)拐杖的使用:指导步行训练。 1)交替拖地步行:将一侧拐向前方伸出,再伸另一侧拐,双足同时拖地向前移动至拐角附近。 2)同时拖地步行:双拐同时向前方伸出,双足拖地移动至拐角附近。 3)摆置步:先将双拐同时向前方伸出,然后支撑身体重心前移,使双足离地,下肢同时摆动,将双足摆至双拐落地点的临近着地。 4)摆过步:先将双拐同时向前方伸出,然后支撑身体重心前移,使双足离地,下肢向前摆动,将双足越过双杖落地点的前方并着地,再将双拐向前伸出以取得平衡。 5)两点步:一侧拐与对侧足同时迈出为第一落地点,然后另一侧拐与其相应的对侧足再向前迈出作为第二落地点。 6)三点步:先将双拐向前伸出支撑体重,迈出患侧下肢;最后迈出健侧下肢。 7)四点步:步行顺序为伸左拐、迈右腿;伸右拐,迈左腿;每次移动一个点,保持四个点在地面,如此反复进行。 3.助行器的选择和使用 步行器的选择和使用要点:根据病人情况选用步行器类型,根据不同步行器进行行走训练。(1)固定型:双手提起两侧扶手同时向前放于地面代替一足,然后健腿迈上。 (2)交互型:先向前移动一侧,然后再向前移动另一侧,如此来回交替移动前进。(3)前方有轮型:前轮着地,提起步行器后脚向前推即可。 (4)老年人用步行车:不用手握操纵,将前臂平放于垫圈上前进。 【注意事项】 1.使用助行器前的康复评定 (1)病人情况:病情、年龄、身高、体重、患肢关节活动度、平衡能力及肌力情况。(2)心理:对使用助行器行走的反应和合作程度。 (3)知识:对使用助行器锻炼行走等相关知识的认知能力。 2.助行器应用指导训练注意事项 (1)对助行器的紧张、恐惧心理:加强心理疏导,对需要使用助行器的病人,首先应消除其对助行器的紧张、恐惧心理,使他们正确认识使用助行器的作用和必要性,建立起恢复独立行走能力的信心。 (2)选择适当的助行器:评估病人的平衡能力、下肢负重能力、行走的步态、上肢的力量及病情,同时考虑助行器的使用环境和病人学习使用助行器的能力等因素。 (3)助行器的长度调节 1)手杖:合适的手杖是病人持杖站立时,肘应屈曲30°,行走时伸肘下推手杖才能支撑体重。 2)腋杖:身长减去41cm的长度即为腋杖的长度。 3.助行器应用指导训练中的安全 (1)行走步态的训练:为确保安全,步态训练应现在双杠内进行,再练习使用拐杖行走,最后再独立行走。 (2)选择合适的步行器:切实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选择步行器,病人使用助行器进行训练时,康复护士必须评估病情,有效地监督和指导。 (3)使用步行器时的安全防范:老年人用步行车因有四个轮,移动容易,但要注意安全防

助行器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助行器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科室____操作者姓名_____□3年内护士□3~5护士□5~10护士□10年以上护士 护理对象:□成人□老人□儿童操作时间:时分至时分共分钟 项目标 准 分 值 质量标准 评分等级 A B C D 核对5分2 3 1.医嘱。 2.患者的床号、姓名、手腕带。 2 3 1 2 0.5 1 评估6分3 3 1.患者患肢的情况及合作程度 2.环境是否符合要求 3 3 2 2 1 1 告知4分2 2 1.操作的目的、步骤。 2.配合操作的方法,如有不适合及时告知护士。 2 2 1 1 0.5 0.5 准备8 2 2 2 2 1、衣帽整齐、规范洗手、戴口罩; 2、环境宽敞、明亮,有足够的空间 3、用物:助行器,必要时准备扳手、螺丝刀; 4、检查防滑垫、直立杆、把手、折叠按钮、可调节按钮、螺丝、连 接杆处有无破损、断裂、松脱、是否固定、调节的可顺性是否完 好 2 2 2 2 1 1 1 1 0.5 0.5 0.5 0.5 实施54分9 9 9 9 9 9 1、推用物到床旁,核对床号姓名,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取得配合。 2、助行架长度测量的方法:①自然站立,股骨大转子到地面的高度 即为助行架扶手的高度。②自然站立,屈肘30°~40°,腕背伸 约25°,小趾前外侧15cm处到手掌面的距离,即为助行架的高 度。 3、助行架的使用:先以双手分别握住助行器两侧的扶把手,提起助 行器使之向前移动25~30cm后,迈出健侧下肢,再移动患肢跟进, 如此反复前进;患者将助行架先向前移动25~30cm的距离,然后 双手抓握住扶把用力,使双手分别承担一些身体的重量,并向下 压助行架,以健肢支撑身体用力迈出一大步 4、两点一点交替支持步行:步行顺序是助行架和患腿先同时迈出, 然后迈健腿。这种步行的特点是助行架和健腿始终共同支撑体重, 避免患腿负重,且步行速度比较快,但需要持杖者有较好的平衡 能力及上肢肌力,适用于患者有一侧肢体已被截肢,或是下肢仅 有一侧能够负重。 5、告知病人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如有不适,请及时告知护士。 6、洗手,记录。 9 9 9 9 9 9 7 7 7 7 7 7 3 3 3 3 3 3 1 1 1 1 1 1 观察与记录5分2 3 1.患者的接受度及行走情况 2.患者的反应及护理后的效果 2 3 1 2 1 整理8分3 3 1.整理患者床单位。 2.妥善清理用物,洗手。 3 3 2 2 1 1 整体印象10分5 5 1.态度认真、和蔼、关心、体贴病人 2.有良好的沟通技巧、操作熟练、动作轻柔、方法正确 5 5 3 3 2 2 提问 5分 5 5 4 3 2 总分100 说明:评分在相应栏内打“√”

助步器的使用操作流程

助步器的使用操作流程 1. 助步器的基本介绍 助步器是一种帮助行动不便的人士进行步行活动的辅助工具。它一般由金属材料制成,具有可调节高度的功能,同时配备了手柄和四个支撑脚。使用助步器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稳定性,帮助用户在行走中保持平衡。 2. 助步器的选择和准备 在选择合适的助步器之前,有几个因素需要考虑: - 用户的身高和体重:助步器的高度应当与用户的身高相匹配,并确保能够承受用户的体重。 - 动作能力和需求:根据用户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助步器类型,如手动助步器或电动助步器。 - 使用环境:考虑用户将在哪些地方使用助步器,如室内、室外或不同地形。 在使用助步器之前,确保助步器的以下几个方面是否符合要求: - 助步器的结构是否稳定,无松动和损坏的部件。 - 手柄是否舒适并易于抓握。 - 助步器是否能够顺畅地折叠和展开(适用于可折叠类型的助步器)。 3. 助步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使用助步器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调整助步器的高度 根据用户的身高来调整助步器的高度,确保助步器的手柄与用户的手臂平齐,使得操作更加舒适和稳定。 步骤二:站立和握住助步器 站立时,用户应当双脚平稳地站在助步器的两侧。双手紧握助步器手柄,并确保手臂自然放松并与手柄保持一定的弯曲角度。 步骤三:行走时的步骤 在行走时,用户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 保持身体的平衡,双脚逐步向前移动。 - 每次迈步时,先向前移动助步器,然后再迈步。 - 确保助步器的支撑脚与地面保持稳定和平行。 步骤四:上下台阶的技巧 使用助步器上下台阶时,需要特别小心。以下是一些技巧: - 上台阶时,先将助步器的前两个支撑脚放在台阶上,然后再慢慢将自己的脚移动到台阶上。 - 下台

助行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助行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助行器是一种帮助行走不便的人们提供支撑和稳定的辅助工具。无论 是因为年龄增长、腿脚不便还是患有其中一种健康问题,助行器都可以有 效地提高生活质量和独立性。本文将详细介绍助行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便读者正确地使用并避免潜在风险。 一、助行器的使用方法 1.选择合适的助行器:市面上有各种类型的助行器,如拐杖、助行架、助行车等。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助行器。 2.正确调节助行器高度:助行器的高度调节对于使用者的舒适度和安 全性很重要。站立时,助行器的手柄应与使用者手臂自然伸直时的高度相等,这样能够减轻手臂和背部的压力。 3.步态调整:使用助行器时,需要保持正直的姿势,稳定地站立在助 行器的旁边,然后慢慢地迈步。要确保每一步都放在助行器的前方,避免 跨步过大或过小,这样有助于保持平衡和稳定。 4.规律练习:使用助行器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和掌握,并且需要练 习和锻炼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根据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建议,进行规律 的锻炼和训练,以提高和保持行走功能。 二、助行器的注意事项 2.了解自己的能力:使用助行器时要有清晰的自我认知,了解自己的 身体能力和限制。不要过分依赖助行器,要有适度的活动和锻炼。如果感 到疲劳或不适,应该停止使用助行器并休息。

3.确保助行器的稳定性:使用助行器时,要确保地面的平整和干燥,避免有障碍物和滑溜的地方。保持助行器的清洁和维护,确保其稳定性和可靠性。 4.穿合适的鞋子:穿着舒适、稳定的鞋子对于使用助行器至关重要。选择有良好支撑和防滑功能的鞋子,以减少跌倒和滑倒的风险。避免高跟鞋或过于松散的鞋子。 5.避免突然转向:使用助行器时,要尽量避免突然转身或踏步。慢慢地转向或停下来,确保安全稳定。 6.避免上下楼梯:绝大多数助行器都不适用于上下楼梯,这需要其他专用工具或协助。所以在使用助行器时,要尽量避免使用楼梯,以减少意外摔倒的风险。 7.避免潜在危险区域:使用助行器时,要避免在潜在危险区域行走,如湿滑的地面、不平整的路面、崎岖的地形等。寻找安全、平稳的路径,确保自身的安全。 总之,正确使用助行器可以帮助行走不便的人们提供支撑和稳定,提高生活质量。在使用助行器时,应该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定期进行锻炼和检查,以确保安全和稳定。同时,还应遵循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指导和建议,根据个人的情况进行调整和适应。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