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三种类型小论文专练10篇
历史小论文范文6篇

历史小论文范文6篇历史小论文主要是初中生和高中生根据历史事件撰写的论述性文章,历史小论文包括论点、论据及论证三部分,缺一不可,论点可以根据自己兴趣和感悟来拟定,确定论点后,就要整理相应历史资料作为论据,以这些论据来论证论文观点。
下面学术堂整理了6篇历史小论文范文供参考。
历史小论文范文一:论文题目: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原因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关乎政治、文化、学术的公案由汉至今两千余年,对此评说不绝于史,众说纷纭有秉承儒学传统口诛笔伐者,认为这是秦始皇个人暴政的体现,是秦始皇个人的偶然冲动行为,几乎也是教科书的一贯定论也有对此存疑认为是夸大其事者为此笔者查阅大量资料及许多学者的有关评论,整理出浅要观点。
一、史学界对焚书坑儒的评价。
自秦末汉初,约两千年来,焚书坑儒成为学术界和民间广泛用词:汉语大词典》对其解释为秦始皇焚烧典籍、坑杀儒生之事,亦作蟠书坑儒史学大家剪伯赞先生的:秦汉史》专着作这样的评论:焚书坑儒,在客观上是对文化之一般的毁灭,把之史记》所记载对四百六十余诸生的残暴坑杀,称之为坑儒之惨剧郭沫若先生在:十批判书》里曾说过:近人有替始皇辩护的,谓被坑者不是儒生而是方士,我自己在前也曾这样说过,但这是不正确的,没有把本纪的原文细读清楚当今学者郭志坤在引用郭先生这句话时明确表态:秦始皇坑杀的儒生就是不折不扣的孔子之徒一直到最近张岂之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其作为面向21世纪高校课程教材读本也依然鲜明的写着:秦始皇焚书坑儒等极端的措施是对文化的摧残,党校论文,同时也激起士大夫们对秦政普遍的抵触和反抗.以上引自各家说法,说明焚书坑儒一直为史学界所沿用,大家一致评判这是秦始皇的一大暴政,严重摧残了中国传统经典文化,是对儒家文化的一大迫害,引起当时士人的反抗。
二、秦始皇统一之初的文化政策。
秦始皇在他统一之后并没有立即采取焚书坑儒的办法来处理思想文化领域的问题的,而是奉行兼纳各家思想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对待儒生也是予以重任其表现如下:第一,在中央设置博士一职。
历史小论文——精选推荐

历史⼩论⽂历史⼩论⽂范⽂(精选22篇) ⽆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家⼀定都接触过论⽂吧,论⽂⼀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参考⽂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
怎么写论⽂才能避免踩雷呢?下⾯是⼩编为⼤家整理的历史⼩论⽂范⽂(精选22篇),欢迎⼤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历史⼩论⽂篇1 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个⼤⼀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
嬴姓,赵⽒,名政,秦庄王之⼦。
秦始皇是⼀个功⼤于过的皇帝。
秦始皇吞并六国,开创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秦始皇设郡县制,奠定了封建统治的基础;修驰道,为庞⼤帝国的政令通达奠定了技术基础。
但秦始皇修阿房宫,秦始皇陵等的规模极为庞⼤,滥⽤民⼒;焚书坑儒,抑制思想,摧残⽂化;法令严苛,赋税重,增⼤了⼈民的负担。
我们不能仅仅把秦始皇修长城想作是滥⽤民⼒,统治残暴的体现。
修长城是为了抵御外族⼊侵,事实上也是如此。
⽂献斥责在⼯程进⾏时造成不少⼈命死伤,另⼀⽅⾯却使各地的交通进⼀步发展,有助⽇后交通、经贸、以及各民族之融合。
秦始皇只是急功近利,不计较⼿段,不考虑⼈民的⽣活。
有⼈曾这样评价,“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做了点事的是秦始皇,孔⼦只说空话。
⼏千年来,形式上是孔夫⼦,实际上是按秦始皇办事。
秦始皇⽤李斯,李斯是法家,是荀⼦的学⽣。
”这种想法有道理,但并⾮说儒家不好。
后世⽤“外儒内法”,是⼀种“外柔⽽内刚”的政策。
以伦理道德束缚⼈们,更容易治理天下,也正是吸取了秦⼀味⽤法家最终被推翻的教训。
所以说,我们要辩证的看待秦始皇。
历史⼩论⽂篇2 ⾃从我看了外国侵略中的历史时,我感到⾮常的⽓愤,因为外国的侵略和压迫实在是太残忍了,那昏庸⽆能的慈禧太后,只知道退让,和求和。
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吗?哪⾥有压迫,哪⾥就有反抗?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唐太宗,武则天那时的朝代唐朝都⾮常的兴盛,唯独到了清朝,出现了民族的败类,“慈禧太后”那时的皇帝光绪帝⽀持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意见来变法,可是光绪帝没有兵权,慈禧太后闻之,简直反对,这个昏庸⽆能的亡国之君⼜把戊戌变法破灭了,这个维持只有108天的变法,这表现了康有为和梁启超等⼈的爱国之情。
初中历史小论文题型解读+解题思路+专练10篇

如何写好历史小论文1、具备历史小论文的三要素(1)论点(观点):观点应明确、清楚(2)论据(证明观点的证据):证据要准确求真。
要选择能证明论点的典型史实。
(3)论证(用证据证明观点的过程):A.论证过程逻辑要清楚、严密,经得住推敲,做到证据与观点之间的无缝连接。
B.论证过程应有“历史味”,用学科语言,做到言必有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切忌大白话和空发议论,或简单的罗列史实。
2.表述成文:不能像问答题一样,应以文章的形式来呈现3.语言精炼:历史小论文一般都有字数限制,应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命题意图的基础上,先打草稿或列腹稿再动笔,以保证语言精炼,切中要害。
训练技巧1.理解要求,解答入规合范历史小论文存在命题形式和议论方式的区别。
因此,应注意正确审题与规范答题。
首先,要判定题目主题与解答范围:其次,要提炼观点,归纳史实,考虑史论如何结合;最后,判定立论还是驳论,选择答题格式,展开评论。
立论题,一般要求依据或者确定正确的观点、结论,运用正确的理论,选取有关的史实,从正面论证某论点的正确性,或谈谈对某一正确观点的理解与认识。
论证的方法有归纳论证,对比论证,层递论证,因果论证等,根据需要采用一种或几种。
答题格式是:指出观点正确。
围绕观点或结论,按题目的具体要求和限定范围,进行评述或论证。
驳论题,先要认真思考对方的观点及支持观点的理由和根据,弄清其错误的实质。
然后展开批驳,一要批驳对方的论点,以揭示其错误的性质;二要批驳对方的论据,以证明其虚假或证据的不足;三要批驳对方的论证,以揭露对方议论中所运用的论据与论点之间存在的矛盾或逻辑错误。
这样,才能驳倒错误观点,阐明正确的思想与结论。
答题格式1.判断观点或结论的错误,围绕主题及规定范围确定正确的观点并进行史实论证,亦即对错误的观点进行驳斥的过程,最后,进行理论分析,指出错误之处及其根源和实质。
2.观点统帅材料观点是历史小论文的灵魂,而史论结合才构成它的身躯。
八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3篇

八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3篇八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3篇历史小论文写作指导是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学生发现问题,然后搜集史料,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也是历史教学改革和历史高考改革的引擎和成果体现。
本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历史的小论文范文,仅供参考。
八年级历史小论文范文篇一: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情境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探索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情境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探索《历史与社会》是开放的课程,教学内容紧紧联系社会实践与个人生活,但各部分内容之间并没有遵循传统的逻辑结构,若按灌输知识式教学模式讲授,很难取得较好效果。
为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增强其思考和创造的能力,我们必须更多地结合学生的情感和态度,积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接近真实情境的学习环境,在该环境下高度还原或仿真实际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激发其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互动中完成对问题的理解、衍生和知识的应用、重建,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以说,创设情境在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1创设声情并茂的语言情境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最普通、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可能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本身是有血有肉,丰富多彩的,然而,中学《历史与社会》教材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往往是抽象概括、提炼浓缩的书面语言。
因此,通过形象的语言,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才能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和旺盛的求知欲。
对学生而言,苍白的语言,平铺直叙的讲述,就像是一潭死水,让人昏昏欲睡;空洞的情感,千篇一律的语调,就像是一盘淡而无味的菜,让人兴味索然。
若能丰富语言表达法,或寓事于理,或寓情于景,或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段,声情并茂地再现,就能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增强对历史与社会的理解和认识。
如讽刺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时,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这样说:“慈禧太后多年来都是跟着帝国主义的笛子跳舞。
历史小论文范文

历史小论文范文【篇一:历史小论文】戏述唐玄宗——潮起潮落唐朝年间,有许多人叱咤风云。
然而我却对唐玄宗是情有独钟,他那精湛的统治能力,巧妙的用人。
唐玄宗为广纳贤人,不惜委屈自己,这都让我一一折服,但人算不如天算,如此明理的皇帝最后也因贪图享乐而自作自受。
当年的开元时期,可谓是繁荣富庶,毫无疑问,乃唐玄宗的统治优良也。
选用姚崇作相,给繁荣又加上了一层必然。
黄金搭档在一起当然把唐朝的繁荣体现得栩栩尽致。
唐朝诗赋让人醉生梦死,都是因为唐玄宗把诗赋加进了进士科为主要的考试内容。
唐朝农业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唐玄宗任君期间,共修建四十多处大型水利工程,南引的水稻也广泛采用育秧移植栽培,产量大大增加。
手工业日益发达,丝绸品渐渐出炉,技术高超。
它的陶瓷业也不甘落后,奋勇直追,推出至今有名的越窑青瓷、刑窑白瓷和唐三彩,在陶瓷业独领风骚。
数千古风云人物,还看唐朝。
人无非此一时,彼一时。
唐玄宗也无例外。
也许是当时的硕大成就让他过分自信,他如同井底之蛙,在井里是一片繁荣景象,以为这儿已经是世界的边缘,但未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日益的贪图享乐的心理油然而生,杨贵妃又闯入他的视线,无疑这时的朝政如同一本长篇的乏味文章,而眼前杨贵妃却是一本富有趣味的小说。
当然他选择了“小说”。
“一失足成千古恨”,这句至理名言,在唐玄宗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仰慕唐朝那时的风光,敬仰唐玄宗的能力,但是叹息却成为文章的末尾插曲。
【篇二:高一历史小论文范文】浅析罗斯福新政1929-1933年的世界性大危机,沉重地打击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的分裂:德、日等国乘机走上法西斯道路,成为欧、亚战争策源地;美、英、法等国家走向垄断资本主义。
其中美国的罗斯福“新政”最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新政”缓和了经济危机给美国带来的严重后果和由此激化了的阶级矛盾,部分地改善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困境,逐步恢复了社会生产力,同时还使美国避免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并为美国参加反法西斯阵营和最后取得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历史小论文优秀5篇

历史小论文优秀5篇初中历史的小论文怎么写篇一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内涵和重要性教学是一项工作,同时也是一门具有很高技术性的艺术。
贯穿教学始终的根本路线是教育学生,其中包括对学生的激励、鼓舞等。
自从我国实施课程改革政策以来,我国教育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情景教学的出现,其不仅改变了以往教育中的“死板”问题,还给教学带来了一股创新之风。
大量实践已证明,情景教学的方式完全匹配新课标的教育要求和理念,是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
二、初中历史情境教学的实施途径1.积极构建和谐的课堂氛围,为情境教学的顺利开展营造平台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氛围的前提和关键。
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要想提高学习历史的能力和历史教学的整体质量,如果仅仅依靠学生的智力因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注意力的集中度等。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尤其是情景教学则更需要人的参与。
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可以使课堂的气氛更加融洽、和谐,进而会促进历史教学的质量得到切实的提高。
此外,教师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即:(1)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彻底的改革,实现平等、公平、自由的教学模式;(2)改变传统的“师为贵,学为贱”的传统思想,教师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自己为课堂的参与者和学生的引导者;(3)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切不可将学生进行分门别类。
总之,教师在进行历史情境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们可以平等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使其在课堂中获得学习历史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只有这样,才可以达到情景教学的根本目的。
2.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我国著名的教学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王国维也曾经说过:“好之者优于不知者,而劣于乐之者。
”通过上述的两句话,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其思维正处在发展的阶段,逻辑性不高。
历史毕业论文选题10篇_毕业论文选题_

交通肇事罪主体问题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大部门制改革方案探析长株潭城市群制造业主导产业选择及发展对策研究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关系研究重庆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研究运输结构分析与协调性评价研究美国高速公路建设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历史毕业论文选题10篇
1、 浅谈中国货币制度的变革。 2、 浅谈中国古代土地制度。 3、 何谓“封臣建国”。 4、 浅谈中国古代农民战争的性质、影响和意义。 5、 浅谈汉民族的形成史。 6、 浅谈古代西域经济文化。 7、 古代东北的民族兴起与衰落。 8、 古汉语“普通话”的变革。 9、 唐代的宗教文化。 10、古代民俗服饰的演变。
历史小论文作文模板

历史小论文作文模板
历史小论文,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
古代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的国家,农业在古代中国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从最早的原始农业时期到商周时期的农业革命,再到秦汉时期的农业制度,每一个阶段都对中国的农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原始农业时期,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简单的农具,农作物种
植以小麦、稻米、黍米为主,畜牧业也逐渐兴起。
这一时期的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比较贫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古代中国的农业开始逐渐进入了农业革命时期。
商周时期是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在这一时期,农具的使用得到了普及,水利工程的建设也逐渐兴起。
同时,农作物的种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农民开始种植大豆、棉花等作物,畜牧业也得到了发展。
商周时期的农业革命为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汉时期是古代中国农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在这一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农具的使用更加普及,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同时,农作物的种植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棉花、甘蔗等作物的种植逐渐兴起,畜牧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秦汉时期的农业制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总的来说,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从原始农业时期到商周时
期的农业革命,再到秦汉时期的农业制度,每一个阶段都对中国的农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也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三种类型小论文专练10篇
展开全文
(一)年代尺小论文要求:观察下面年代尺,请选取年代尺所示事件2—3例,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表述完整,体现历史发展趋势)
范文如下:1、事件:文艺复兴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由于资本主义萌芽,14世纪意大利兴起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
文艺复兴为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因为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640—1688年进行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
它们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是: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2、事件: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18世纪,法国兴起启蒙运动,宣传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
启蒙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理论准备。
由于封建专制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789年爆发法国大革命。
革命摧毁了君主专制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它们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3、事件:《共产党宣言》发表与巴黎公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从此,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1871年,3月28日,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建立。
它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们表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潮流在世界兴起。
4、事件:英
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工业革命英国的崛起(英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17世纪,英国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1640年—1688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期英国进行了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英国崛起的历程反映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二)图片小论文5.英国崛起的历史是半部世界近代史,阅读下面四幅图片,以“英国的崛起”为题写一篇100﹣150字的小短文。
哥伦布到达美洲后,英国人也到美洲殖民,并占领了13块殖民地;英国成为三角贸易中从事贩卖黑人奴隶的主要国家,三角贸易促进了英国经济的发展;英国的封建统治不能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人掀起资产阶级革命,处死国王查理一世,终建立了君主立宪制,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珍妮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6.请依据下面图片反应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
题目:启蒙思想与法国大革命(符合题意即可)
内容: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宣扬民主、平等思想。
在这一
思想的指导下,法国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向专制王权宣战,法国大革命开始。
启蒙思想为法国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法国大革命使启蒙思想由理论成为现实。
7.观察下面四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写一篇120字左右的小短文(要求:史实正确,语句通顺,体现出四幅图片之间的联系性)
(1)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英国经济不断发展,但资本主义发展受到本国封建统治的阻碍,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3)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4)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
(5)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工业强国,为了扩大市场,英国殖民者掠夺印度。
(答出以上五层意思并体现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性,且语言流畅即可得5分) 8.杰出的历史人物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请为下图所示历史人物写一篇小短文,叙述他的历史贡献。
(提示;内容应包括所
属国家、时间、贡献和影响等,120字左右)拿破仑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1799年,他在大资产阶级和军队支持下发动政变,建立军事独裁统治。
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他在位期间,对内颁布《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对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的军队,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乘胜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打击了各国旧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但同时掠夺了被占领国家的财富,激起了当地人民的不满和反抗。
9.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
映内容的比较)
资产阶级的君主制度英国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稳定了社会秩序并称帝,很大程度上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前者的特征是议会高于王权,后者是王权至高无上;前者捍卫了光荣革命成果,后者是对法国大革命成果的继承,二者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关键词小论文历史小短文是困扰学生成绩的一个长期的难点,本期开始推荐给大家一些不错的历史小短文,祝学业进步!写作的基本方法1、写出关键词每个关键词占1分;2、史实正确语句通顺占1到2分;3、逻辑条理,思路清楚,事件之间关键词表述清楚占1到2分4、最后写一句总结性结论;10.关键词:启蒙运动,签署《独立宣言》,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评分要求:本题满分5分,要求史实正确,语句通顺,条理清楚。
若出现以下情况者酌情扣分:①小短文不足80字;②关键词在小短文内呈现不全;③关键词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性。
参考答案:❶(史实正确)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对封建专制和宗教进行批判,宣传民主、自由、平等;对新兴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支援,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而进步。
❷(说明联系)《独立宣言》是美国独立战争中重要文件,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开始标志;启蒙运动推动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资产阶级确立了自己的统治。
❸(一句结论)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思想解放推动了社会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