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西尔的矛盾哲学

合集下载

简谈卡西尔眼中的维科、赫尔德——卡西尔文化哲学方法论研究.doc

简谈卡西尔眼中的维科、赫尔德——卡西尔文化哲学方法论研究.doc

简谈卡西尔眼中的维科、赫尔德——卡西尔文化哲学方法论研究导读:卡西尔眼中的维科、赫尔德——卡西尔文化哲学方法论研究是一篇属于哲学和方法论的论文提纲要求,免费分享给每一位正在论文写作的学生们阅读参考。

何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摘要:卡西文化哲学的方法论是他的全部文化哲学思想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也是他创造文化哲学理论的基础.这方面,卡西继承了新康德主义的传统,三个层面上展开了研究:第一个层面是对现代物理学方法的研究第二个层面是对唯心主义哲学的历史反思第三个层面是对启蒙哲学精神的探讨.其中,第三个层面是卡西文化哲学方法论研究的目的.据此,文章以卡西第三个层面的思想为重心,以他对维科和赫德文化哲学方法的评价为主线,分析文化哲学思维方式的本质及其逻辑结构,指出文化哲学的本质于发现和建构历史理性,论述研究卡西的文化哲学方法论对于我们深化文化哲学研究、唯物史观研究和当代中国文化问题研究的方法论启示.关键词:卡西维科赫德文化哲学启蒙哲学中图分类号:B516。

49文献标识码:A:10007504( 2011) 02001211收稿日期:20101216卡西是公认的文化哲学家.凡是研究文化哲学的人都不能不谈到卡西的文化哲学.但是,对于卡西东文化哲学的研究,也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我国,对卡西文化哲学的研究.通常都是阐发他的有关符号形式和人的文化存的哲学理论,而把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当做他的马堡学派立场,与他的文化哲学理论对立起来,不予探讨.①然而,我看来,卡西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他的文化哲学研究中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不论是马堡学派时期,还是离开马堡学派时期,他始终没有放弃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研究,且把认识论和方法论作为他的文化哲学的基础.他的《符号形式哲学》的第一卷《语言》、第二卷《神话思维》都是以他的批判的认识论阐发出来的,而他把《认识的现象学》作为《符号形式哲学》的第三卷,则进一步确定了科学认识作为人类文化的最高形式的地位和意义.样地,他也把方法论的研究贯穿于哲学史的研究中,力图从思维方式的变革中走进一个时代哲学的深处.《启蒙哲学》一书的序中,他明确地阐发了从思维方式人手审视哲学史的意义:这种方法的目的,不是记载和描述那些一目了然的结果.而是阐明内的形成力量.此阐述哲学学说和哲学体系,以说是致力于创造一种‘哲学精神的现象学’.[1](P2)这些足以表明了认识论和方法论卡西文化哲学中的地位,表明卡西是以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点破文化哲学的本质的.此,研究卡西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无论对于了解卡西的文化哲学,还是理解整个文化哲学的本质及其传统,都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卡西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研究,严格地说,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一个部分是他的当代认识论理论,这些理论主要体现他的《实体概念和功能概念》(1916年)、《爱斯坦的相对论》(1921年)、《当代物理学中的决定论与非决定论》(1936年)等著作中另一个部分是他从方法论的角度思考哲学史的发展,揭示文化哲学的本质,他的《认识问题》(19061940年)、《启蒙哲学》(1932年)和《人文科学的逻辑》(1942年)是这一部分理论研究的代表作.果从文化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整体看,这两个部分是不分割的,但是,果从认识论和方法论对文化本质的点破看,后一个方面又是以独立研究的.鉴于此,本文研究的范围定后一个方面,以卡西对维科和赫德的文化哲学的评价为重心,探讨卡西文化哲学的方法论问题.一、卡西文化哲学方法论的论题研究卡西文化哲学方法论必须从这样一个事实出发:卡西曾经是新康德主义者.强调这一点,对于我们研究和理解卡西的文化哲学方法论至关重要.为卡西重视文化哲学方法论研究直接源于新康德主义,特别源于新康德主义对19世纪哲学本质的理解及其讨论的哲学论题,他的文化哲学方法论的独特点也是他超越新康德主义哲学处.由于有了这样一种关系哲学和方法论论文提纲要求,我们要想从总体上把握卡西的文化哲学方法论,理解他探讨的问题及其提出思想的深刻内涵,弄清楚他何以要重视维科和赫德的文化哲学,从中吸取了哪些思想,必须返回到他的哲学起点,从分析新康德主义对19世纪哲学的理解中提取卡西文化哲学方法论的论题.文德班是新康德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一,他《哲学史教程》中曾经从新康德主义的立场对19世纪的哲学作了一个概述,表达了一个新康德主义者对19世纪哲学及其研究方向的基本看法.由于这部著作是新康德主义哲学史领域获得的最高成,以,我这里以这部著作为文本依据,概述新康德主义关于19世纪哲学的观点及其思考的论题.《哲学史教程》中,文德班对19世纪的哲学有一个基本的评价:哲学原则的历史十八世纪到十九世纪转折处以德国哲学体系的发展而告终.综观贯穿于我们现这个时代承前启后的发展.文学一历史的兴趣远远胜过真正的哲学兴趣.以后未出现过本质上和价值上崭新的东西.十九也纪决不是一个哲学的世纪.这一方面,也许以纪元前第三、第二世纪或纪元后第十四、第十五世纪相比较.我们以用黑格的话说,这个时代的世界精神忙于尘世的具体事务,面向外界,而不面向内心世界,不向自身,不自独有的家园里自我享受.[2](P858)文德班对19世纪哲学问题的概括都是建立这一评价的基础上的.他看来,文学一历史的兴趣胜过哲学的兴趣是19世纪哲学革新运动的起点.这个起点上,首先是哲学的论题发生了变化.19世纪前,即从17世纪到18世纪的哲学发展中,哲学思想整个来说是受自然科学思想支配的,的主要论题是自然科学的认识论和形而上学体系的构造,与不,19世纪哲学则把探讨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本质作为哲学的主要论题,力图通过对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本质的探讨,建立新的哲学,即关于历史的哲学.这是哲学由自然科学向历史科学的转向.这一转向引起了哲学的第二个变化:哲学研究方法的革新.从17世纪到18世纪的哲学中,自然科学的方法是哲学唯一运用的方法,有的哲学问题,哲学的形而上学体系的合理性,都要自然科学的方法中得到说明和检验.这种情况下,哲学的方法论研究从总体上来说是沿着一元论的方向发展的.哲学家们的主要任务是将自然科学中的某一方法上升为哲学的原则,去解答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的问题.然而,这种方法却不能解答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问题,更不能解释从文学和历史研究中产生出来的神话、宗教、艺术等文化现象.面对方法论研究的这一困境,19世纪的哲学家们既要到历史中去寻找新的方法论原则,又不愿意放弃自然科学的方法,于是,努力建立一种能够融合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对立的新方法.这样一来,先前那种一元论的方法论模式被消解了,代而起的是相互冲突和矛盾的两极中寻求统一性的功能主义的方法论模式.这是思维形式的更新,也是19世纪哲学变革的最重要方面.最后,从以上两个方面的变革中,产生出一门特殊的哲学学科历史哲学①.这个学科严格说来产生于18世纪的启蒙运动,是对启蒙运动中出现的种种历史和文化思想的概括和总结,当然,不是以历史编纂学的方式来概括和总结,而是创造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即历史主义的思维方式,来解释种种历史和文化现象,从而使个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成为哲学最重要的课题.维科和赫德是这门学科的真正创始人.但是,19世纪的哲学革新运动不满足于维科和赫德提出的思维方式及其他们对历史和文化问题的说明,而是力图把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的方法融合起来,回到康德关于普遍有效的价值的基本问题上来,对文化问题进行哲学的彻底钻研(P861862).文德班强调,以上三个方面的革新是康德主义革新的内容.果对文德班的上述观点作深入的分析,我们会看到.19世纪的哲学革新运动的核心论题是探讨文化一历史问题,说明人的文化创造是何能的.新康德主义作为整个19世纪哲学革新运动中的一派,其独特处于,以康德的先验方法为出发点,联系现代自然科学和历史科学的发展,建立文化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卡西作为新康德主义的哲学家,自然要把文化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作为自哲学研究的中心论题,时,研究的方向上也遵循新康德主义的研究理路:重视现代自然科学方法和康德的先验方法.由此,我们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卡西研究文化哲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根源于19世纪的哲学革新运动,是19世纪哲学革新运动的一种理论表达,而是一种时代的哲学,且是这个时代哲学的最重要的方面.这应该是我们研究卡西的文化哲学方法论的出发点.概括起来,卡西的文化哲学认识论的研究是三个层面上展开的:第一个层面是对现代物理学方法的研究:第二个层面是对唯心主义哲学的历史反思第三个层面是对启蒙哲学精神的探讨.以上个层面卡西哲学研究中的意义有不:第三个层面是卡西文化哲学方法论研究的目的,也是他的文化哲学方法论建构的完成,是最能体现他的文化哲学思想的部分,但是,前两个层面的方法论研究又不是有无的,而是他开展第三个层面的方法论研究的理论前提,果不研究这一前提,是很难理解第三个层面的方法论思想的.基于这三个层面的方法论的不意义及其关系,本文这里先论述前两个层面的方法论思想,然后再分别论述他对维科和赫德的研究,以此阐发其第三个层面的方法论思想.二、卡西文化哲学方法论的理论前提《人文科学的逻辑》中,卡西坦诚:文化哲学是最年轻的哲学学科(P1).卡西强调文化哲学是最年轻的哲学学科,主要是指哲学历史领域的研究晚于对逻辑学、物理学和学的研究,是指历史哲学是一门全新的哲学学科,但是,这不意味着,文化哲学的产生没有任何的哲学史的根基,恰恰相反,文化哲学的问题早柏拉图那里提出来了.柏拉图阐发他的理念论时透露出了一种哲学精神,即以一种超物质实体的思维方式探究人的自由和人类精神的内力量.(P1719)这种哲学精神也是文化哲学的问题.这个问题虽然柏拉图那里,从笛卡儿到康德、黑格哲学的发展中作过很多的研究,却从来没有以明确的文化哲学的形式提出来,更没有以文化哲学的方法去探讨,结果,他们的哲学中,文化哲学的问题被遮蔽精神实体的探究中,文化哲学当然也被抽象精神的体系窒息.由于这一原,文化哲学的问题要以明确的方式表达出来,文化哲学要成为一门学科,首先需要有文化哲学的研究方法,需要有文化哲学的思维方式.很明显,卡西是把建立文化哲学的方法、创造文化哲学的思维方式当做建立文化哲学这门学科的前提性问题,而他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又是通过研究现代物理学的方法和反思唯心主义的历史而实现的.现代物理学的方法是卡西时代的哲学家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哲学家们关心这个问题,是为了推翻长期统治哲学的实体性思维方式.卡西也是基于这一目的而研究现代物理学的方法.但是,作为一个文化哲学家,他绝不把现代物理学方法的研究封闭狭义的知识论领域,而是力图把提升为广义的哲学思维方式①,去改造全部的哲学.卡西说的现代物理学方法,主要指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功能方法.卡西看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最大优点是揭示了基本的物理概念具有的符号特性…(P28).由于这一揭示,物理世界展现人们眼前的,不再是笛卡儿以几何学方式定义为广延性的实体性存,而是以符号标示的功能性存.不仅此,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还把物理概念的符号特性上升为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即功能性思维方式.功能性思维方式与以往哲学和科学中一直运用的实体性思维方式根本不:实体性思维方式追求的是对物理概念的单一、确定的说明,即对物质的性质的说明,而功能性思维方式追求的是对物理概念的相互矛盾关系及其不确定性的说明,即对不物质间的关系和功能的说明.由于这一差别,实体性思维方式中,我们只能看到单个的、分离的物质实体,而功能性思维方式中,我们看到的是整个物理世界的联系,看到的是物质的符号特性.但是,功能性思维方式说明物理世界时,又没有完全放弃对物理实体的说明,而是把物理实体的说明包含于符号的说明中,以符号特性揭示相互矛盾的物理实体间的关系.这建立起了物理世界的新图景,更新了人们看待物理世界的观念.自古希腊以来,哲学对物质存的追问都以物理世界观念为根据,物理世界观念是怎样的,哲学家们把这一观念上升为哲学的思维方式,以这种思维方式说明物质的存.从德谟克利特到笛卡儿,哲学家们对物质存的探讨都是围绕着原子论的论题展开的,而原子论又近代物理学中找到了自然科学的根据,成为支配近代哲学家说明物质存的主要思维方式.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对物理世界的符号特性的揭示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先前的物理世界观念,而功能性思维方式的提出又摧毁了哲学家们对物质存的提问方式,从而摧毁了哲学中的物质实体概念.由此决定,功能性思维方式绝具有自然科学的意义,还具有哲学的意义,是一种崭新的哲学思维方式.卡西正是此意义上强调,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揭示的物理世界的符号特性不仅是科学的东西,而且也是哲学的东西[4l(P28).卡西强调物理世界的符号特性是哲学的东西,其实包含着两层意思:其一,功能性思维方式摧毁了以往哲学的物质实体观念,引发了一场深刻的哲学思想变革运动,此,功能性思维方式的提出本身是革命的其二,功能性思维方式是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不仅适用于人们对物理世界的说明,而且也适合于对艺术和宗教世界的说明.由于有了这一普遍性的思维形式,文化哲学有能从不的、自分离的文化形式中发现文化世界的统一性.功能性思维方式的这一特点使以成为文化哲学的基本思维形式.然而,现代物理学方法的产生,对于哲学的变革来说,无论何都是一种外的力量,哲学实现自身的变革,从根本上来说,要取决于哲学自身的批判.以,考察现代物理学方法的时,卡西还对哲学史作了深刻的反思.卡西看来,哲学史上,对文化哲学的发展真正提供了有价值的思想的是唯心主义哲学.基于这一理解,卡西着重考察了唯心主义哲学的历史.考察唯心主义哲学的历史时,卡西反对那种把唯心主义哲学仅仅归结为抽象思辨的观点,认为唯心主义的词语下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哲学内容.这种哲学内容首先是提出了人的自由问题,这个问题最早是柏拉图的哲学中以善的理念表达出来的其次是提出了建立一种超理性论和经验论对立的具有统一性的思维方式,这个问题康德哲学中得到了明确的表达.卡西看来,唯心主义哲学中包含的这两个内容为文化哲学的产生作了准备,理应成为文化哲学研究的前提性问题.卡西正是从这一视角反思哲学史上的唯心主义哲学,其中,对康德的先验方法作了最为重要的研究.他认为,康德先验方法的出现,意味着一场思想中的真正‘革命(P4).这场革命的意义主要两个方面:第一,第一次消除了哲学史上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的唯心论与实论、理性论与经验论的对立,建立了一种新的方法论,从而推动了哲学提问方式的变革.卡西看来,康德的先验方法是对哲学史上唯心论与实论、理性论与经验论对立的一种否定.这里的否定,不是二者择一,而是协调对立两极,从中建立一种新的哲学方法和新的哲学提问方式.这里说的新的哲学方法,指的是关系方法,即经验和理性间存着的另一种关系[4](P5)这里说的新的哲学提问方式,指的是哲学对存于经验世界中的理性、内逻辑结构和规律的寻问.这种新的方法和哲学提问方式本质上是属于文化哲学的,们深刻地体现了文化哲学与先前唯心主义哲学的区别:先前的唯心主义哲学都是力图超感性的世界及理智世界中实现对人的自由的说明,而文化哲学则是要经验世界中找到说明人的自由的原则.卡西论述康德先验方法的革命意义时特别强调这一点:康德其逻辑理论中,即其论述知识先验基础的理论中,遵循着柏拉图的学说.但是,他为这一学说制定了全新的和不的目标.这场革命涉及柏拉图唯心主义真正基本的概念超感性世界及理智世界的概念.康德未赐予人类理性以力量,他也没有授权给,让用纯概念的力量去建立这类超感性的世界.相反,康德看来,有纯概念的力量都应当而且必须效力于相反的课题.必定不是使我们跳出经验世界,而必须使我们更深地走入经验世界.应当使经验本身以及的逻辑结构和规律、的普遍原则和条件为我们理解和洞见.…(P5)第二,批判了那种把思维看做外部世界映象、看做感觉材料的模写的观点,提出了思维的自主性观点,且强调,探究思维的自主性是认识世界的前提.卡西认为,康德的这一思想彻底改变了人们研究思维的维度,指出,研究人的思维不仅仅需要分析外部条件,还需要分析人的内精神,而且后者是更为重要的方面.这样一来,康德把分析人的内精神当做哲学批判的前提,而康德也是通过对这一前提的批判两个方向上打通了走向文化世界的道路.一是他否定了精神实体的概念,把人的内精神看做自我创造过程,是一种符号的思维.这种符号思维是功能思维,即关系思维.这实现了思维方式从实体性思维向功能性思维的转化.二是他不把符号思维限于科学知识和逻辑学领域,而是把运用于和美学领域,这使符号思维超越了知识领域,进到形而上学,进到理性的深层,能够把握到种不的文化形式,或符号体系的内统一性,而把握不文化形式的内统一性,是把握文化的理性.事实上,18世纪的哲学中,康德的先验方法与维科和赫德创造的历史主义的方法是根本对立的,两者分属于不的哲学传统:康德的先验方法属于理性主义哲学传统(这一点,只要研究一下哈曼、赫德与康德的争论,足以证明了),的革命意义于是近性主义哲学的否定力量,通过这一否定开辟了哲学发展的多种能性,而维科和赫德的历史主义方法却是与新兴的历史哲学传统相联系的,而且是批判笛卡儿和康德的哲学中发展起来的,此,们本质上是反对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的,尤其是反对把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运用于对人类历史的考察.卡西把现代物理学经典哲学技师论文写作技巧分享3087 536的方法和康德的先验方法作为文化哲学思维方式的理论前提.以此去评价维科和赫德的哲学,是想把这两种不相的哲学传统融合起来,特别是想用现代自然科学的功能方法和康德的先验方式改造维科和赫德的历史主义方法,为其灌注科学理性的成分,力图把文化哲学建立普遍有效性的思维方式上,这无疑是受到了新康德主义思想的影响,也体现了19世纪的文化哲学不于18世纪文化哲学的特点.当然,卡西研究现代物理学的功能方法、阐发康德的先验方法时,绝不局限于新康德主义的哲学视野,而是充分吸收了当时语义学的成果,把功能的方法与符号的方法结合起来,把符号意义作为功能方法的本质.正是这一点,使他最终超越了新康德主义,走向了符号形式哲学的建构.三、历史主义方法:卡西对维科的发现管卡西对维科和赫德的思想存有种种疑问,但是,作为一个文化哲学家,他还是与其他的新康德主义哲学家一样,把维科和赫德作为文化哲学的创始人,把他们的历史哲学作为文化哲学创造的理论起点.为维科和赫德的历史哲学是从18世纪的启蒙哲学中发展起来的,是对18世纪启蒙哲学的理性观念的改造和否定,以,卡西以启蒙哲学中的理性观念的演变为主线,阐发维科和赫德的思想.18世纪启蒙哲学创造了真正的、彻底的理性时代.这个时代,理性绝不像17世纪那样只停留认识论领域,只存于哲学家的头脑中,而是被广泛地运用于社会的个领域,成为人们认识自然和社会的方法,成为人们用于衡量和批判社会的原则.诚恩格斯描述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的存作辩护或者放弃存的权利[5](P355).由于理性的广泛运用,特别是社会制度批判方面的运用,人们通常从政治变革的角度理解18世纪启蒙哲学的意义,认为启蒙哲学为新时代提供的最有价值的思想是政治哲学.卡西不意这一观点.他认为,启蒙哲学政治批判上取得的成效仅限于实践的领域,而理论领域,启蒙哲学还根本没有建立起有价值的政治哲学来,启蒙哲学的真正理论贡献于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从而为哲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阐发启蒙哲学创造的新的思维方式上,卡西特别强调维科的贡献.对于维科,卡西不持全盘肯定的态度.他看来,维科历史哲学的内容充满了猜测和虚幻,但是,的方法论却开了文化哲学的先河.卡西说:维柯的《新科学》1730年出版了.我们提出的问题的角度看,这部著作最重要的贡献非是实质性内容.维柯对文明史的构造许多地方,似乎都显得牵强和离谱.这部著作的意义和价值不依赖于这一构造.对历史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更具创造性和重大意义的东西,则于由维柯提出和捍卫的崭新的神话学理想.某种意义上,我们以把维柯的著作概述为一部新的《方法谈》不过,适用的不是数学或物理学,而是历史.维柯也许是孕育出历史主义思想体系敢于使与笛卡儿的逻辑主义和数学主义截然对立的第一位思想家.他看来,正是历史中,我们不得不去找寻现实的真理.为借助历史,我们有希望找到通达现实的路途.(P50)这段话中,卡西对维科的否定性评价不重要,而他对维科的肯定性评价却是重要的.为,他那里,对于一种新哲学的产生来说,思维方式的变革比内容的精确化、靠性更为重要,而维科的贡献恰恰于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变革.卡西也是这个意义上对维科的思想作了充分的肯定.从上述的评价中,我们以看到,卡西对维科思想的充分肯定主要两点上.第一,维科提出了历史主义的方法论原则.卡西看来,维科绝不是第一个提出历史研究任务的思想家,早维科前,培经以他的怀疑。

卡西尔哲学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

卡西尔哲学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

研究交流卡西尔哲学思想研究的当代意义高昌平西北政法大学摘要:德国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从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人的问题出发,在人类精神世界与自然物质世界之间构建了一个全新的符号世界。

卡西尔所构建的全新的符号人类学将传统的人类学、符号学和文化学都囊括在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之中,开创性的从人类整体的角度出发,给予了人以前所未有的功能性的定义。

在此基础之上,将新康德主义的理性批判精神拓展到了全新的人类精神世界之中。

通过对于卡西尔哲学思想的研究,我们将会发现,哲学研究绝对不是脱离于现实生活的,只有顺应了历史潮流,符合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真切需求的哲学研究,才会真正拥有自己的理论活力与生命。

关键词:恩斯特•卡西尔;西方哲学;当代意义卡西尔的哲学理论是世界哲学发展史上最重要的理论成就之一。

他继承了古希腊以来源远流长的人文主义哲学传统,将康德主义中最具价值的理论要点引入了自身思辨体系之中,吸取了其中最精华的思想,开创性的从功能性的角度来定义了人这一存在,是近代哲学向现代哲学转型重要因素之一。

人、符号、文化是作为卡西尔的哲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三个核心概念存在的,其符号哲学在一定的意义上来讲完全就是符号人学,关于人的本质的探索一直是卡西尔文化哲学体系中的中心脉络。

而在整个西方哲学史之中,对于人本身的问题的探索和关注一直是哲学发展的关键线索。

①回溯古希腊时期,智者们就开始试图探寻世界的本质,很快的,他们发现了仅仅依靠我们的感觉和经验,是完全没有可能触摸到世界的真实本体,世界那最本质的,永恒不变的本体并不能被明晰的探究。

这就造成了我们的现象界与世界底层的本源的本体之间完全不可调和的矛盾。

对于这一问题,古希腊的诸多学派寻找了许多的解决方案,哲学之父泰勒斯的水本源论,赫拉克利特的火本源论以及逻各斯的提出,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关于数的独特看法和解释,巴门尼德成为了坚定的存在主义者认为存在才是本性所在,到了柏拉图则是综合了各种看法,提出了相对完善和系统的理念论。

概述卡西尔的符号学

概述卡西尔的符号学

概述卡西尔的符号学
(1)卡西尔代表作是《符号形式的哲学》、《人论》等。

(2)他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并把人类文化的各种形式包括语言、神话、寓言、宗J、艺术、科学、历史等都看作符号形式。

(3)他认为这些符号形式从不同层次上历史的展开了人的生命,实现了人的本质,是人的本质的客观化。

(4)他认为艺术是一个直觉或观照的客观化过程,而语言和科学则是概念的客观化。

(5)评价:卡西尔的符号美学把艺术与人类全部文化活动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充分肯定了艺术的社会性,艺术与人生的密切联系,对艺术起源、本质和特征作了深入的研究,开辟了美学研究的新方向,是西方现代美学的重大成果之一。

卡西尔《人论》读书笔记

卡西尔《人论》读书笔记

1944年写成《人论》:用英文简明地表达了他的符号论哲学思想 深圳大学
1945年:在歌伦比亚大学回答学生提问时猝然而亜
关二《人论》

《人论》是作者晚年到美国后,用英文简要地阐述《符 号形式的哲学》基本思想的一本乢。 《人论》全乢共12章,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前五章集中回答“人是什么”这一问题。



象所有其它的符号形式一样,艺术丌是对实在的摹仺,而是对实在的収现。
语言和科学是对实在的缩写;艺术则是对实在的夸张。语言和科学依赖二同一个抽象过程;而艺术则 可以说是一个持续的具体化过程。 艺术是对实在的再解释,靠直观,以感性形式为媒介。 美幵丌是亊物的一种直接属性,美必然地不人类的心灵有联系。

美看来应当是最明明白白的人类现象乊一。美就是人类经验的组成部分; 一斱面,艺术一种是客观、低级的认识论,对人类知识的“低级的”感性部分的一种分析;另一斱面, 艺术是主观、高级的道德真理的体现。 最初,语言和艺术都被归二摹仺的:语言来源二对声音的摹仺,艺术则来源二对周围丐界的摹仺。 “所有的美都是真”,所有的真即幵丌一定就是美。为达到最高的美,就丌仅要复写自然,而丏恰恰 还必须偏离自然。觃定这种偏离的程度和恰当的比例,成了艺术理论的主要仸务乊一。


美丌能根据它的单纯被感知而被定义为“被知觉的”,它必须根据心灵的能动性来定义,根据知觉活 动的功能幵以这种功能的一种独特倾向来定义。它丌是由被动的知觉构成,而是一种知觉化的斱式和 过程。但是这种过程的本性幵丌是纯粹主观的,相反,它乃是我们直观客观丐界的条件乊一。
艺术家的眼光丌是被动地接叐和记彔亊物的印象,而是构造性的,幵丏只有靠着构造活动,我们才能 収见自然亊物的美。美感就是对各种形式的动态生命力的敏感性,而这种生命力只有靠我们自身中的 一种相应的动态过程才可能把握。审美经验正是存在二这种对形式的动态斱面的与注乊中。 深圳大学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卡西尔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卡西尔

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卡西尔外国文艺美学要略·人物·卡西尔恩斯特·卡西尔(E-rnst Cassirer,1874—1945)德国籍犹太人,现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美学家、符号论美学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1874年生于德国西里西亚布累斯劳。

早年受业柏林、莱比锡、海德堡和马堡大学。

在赫尔曼·柯亨新康德主义哲学影响下,确定了其哲学与美学研究的方向。

1919年至1933年任汉堡大学教授。

1933年因 *** 纳粹反犹太主义,辞职去英国,任牛津大学教授。

1935年至1941年任瑞典哥特堡大学教授。

1941年后任美国耶鲁、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

1945年去世。

其主要著作有:《近代哲学与科学的认识问题》 (四卷集,1906—1933)、《实体概念与功能概念》(1910)、《象征形式的哲学》(三卷集,1921—193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921)、《思想和形象》(1921)、《自由与形式》(1922)、《神话的思想》(1925)、《论人——对人类文化哲学的一个介绍》(1944)、《语言与神话》(1946)等。

卡西尔是德国新康德主义中马堡学派的代表人物。

在哲学研究方面,他将康德的“先验”原则应用于感觉的领域,否认事物的客观实在性。

主张不研究客体,不研究世界本体论,只研究认识客体的方式。

卡西勒对康德的修正和发展主要有两点:一是把只研究理性认识的传统认识论,扩展为研究包括语言、艺术、神话在内的整个人类文化;二是强调符号是一切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

符号形式的哲学就是一种文化形式的哲学,人不过就是进行符号活动的动物。

他对符号的解释是“所有在某种形式或其它方面能为知觉所揭示出意义的一切现象都是符号。

”符号不仅是意义的载体,而且符号也创造意义。

由此出发,卡西尔提出:“美必然地,而且本质上是一种符号”,是艺术符号形式的平衡与秩序所产生的一种特质; “艺术可以定义为一种符号的语言”。

思考的芦苇_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原文

思考的芦苇_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原文

《思考的芦苇_人是会思想的芦苇原文》摘要:显然,在帕斯卡尔看来,人是既伟大又渺小,既坚强又脆弱,既高贵又卑微,“无限空间的永恒沉默使我恐惧” 在哲学史上,大概没有任何问题能象时空那样深深地触动着哲人的情感,世人们是否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存在的虚无性呢帕斯卡尔(Blaise Pascal,一六二三――一六六二)的名字在中国读者眼里似乎显得很陌生。

其实,他的名字早已传到中国,旧译有写作巴斯葛的。

帕斯卡尔是历史上第一流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

他的名字与许多科学发明连在一起。

然而帕斯卡尔的贡献还不只这些。

他是最早用规范的现代法语写作的作家之一,他的散文优美流畅,对法国文学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而且他还是一位宗教圣徒式的人物,他的《外省通信》揭露耶稣会士们的虚伪腐化,又使教会本身对他万分恐惧。

他最负盛名的著作莫过于《思想录》一书了。

无论从激情的炽热,思想的深刻还是风格的华美上说,这本书都是出类拔萃的。

几百年来,它不断为人们称道、推崇,已成为经典性的世界名著。

帕斯卡尔其人的最大特征是他的二重性或矛盾性。

在他的著作里,我们会看到两个帕斯卡尔,一个是科学家帕斯卡尔,另一个是圣徒帕斯卡尔。

帕斯卡尔自己也说,有两种精神,一种是几何学精神,另一种是敏感的精神。

他自己就是一个这两种精神都出类拔萃的人物。

翻开帕斯卡尔的《思想录》,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他对上帝信仰的虔诚,为圣经、福音及各种奇迹近乎疯狂的辩护。

这使得帕斯卡尔本人成了一个几乎最不可理解的奇迹。

从他那众多的科学发明看,他当然有着严谨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而以这种健全的理智,他会看不出圣书中各种说法的矛盾与混乱吗?事实上,帕斯卡尔自己就常说圣书中包含着逻辑上的矛盾。

那么,他为什么仍然虔诚地信仰这一切呢?他是真正信仰它们吗?如果是真的,这种矛盾在他那里是如何解决的呢?这样,我们又会发现一个帕斯卡尔:哲学家帕斯卡尔。

“人是怎样的一个矛盾主体” 德国哲学家卡西尔曾经说过:“认识自我乃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这看来是众所公认的。

卡西尔关于人的定义的三重规定

卡西尔关于人的定义的三重规定

卡西尔关于人的定义的三重规定洪永稳【摘要】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康德哲学的影响下,创立了文化符号哲学,把康德的理性批判扩大为文化批判,对历史上的各种人性论进行考察后对人的本性作了深刻的洞见,并定义为“人是符号的动物”.这个定义包含了三重规定:其一,人是符号的动物;其二,人是文化的动物;其三,人的本性是劳作.【期刊名称】《黄山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16)001【总页数】3页(P50-52)【关键词】恩斯特·卡西尔;符号;文化;劳作【作者】洪永稳【作者单位】黄山学院文学院,安徽黄山245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0-02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是20世纪西方德高望重的著名哲学家,他在康德哲学的影响下创立了文化符号哲学,把康德的理性批判扩大为文化批判。

对历史上各种人性论进行了考古学的清理和批判后提出“人是符号的动物”的著名论题,并对其命题作了三重规定,体现了他的文化哲学的内在思路:人——符号——文化——自由。

质言之,人运用符号创造了自己的文化,并在文化的创造中获得了自由。

一、人是符号的动物在考察了历史上的各种人性论的缺陷后,为了解答“人是什么”的问题,卡西尔提出一个“符号”的概念,“符号”在卡西尔的哲学中是个核心的概念,它来自于康德的哲学。

自古希腊以来,西方人对理性的探索已成了传统,康德的哲学就是对理性的批判哲学。

他不满英国经验主义自培根以来把理性说成是经验的总结,也不同意休谟把逻辑作为工具而与经验无关的说法。

他认为理性的能动性作用体现在一种能够把逻辑形式和感觉材料结合在一起的能力,也就是结合感性和形式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科学知识形成的必然要求。

康德认为,科学要求把感觉之杂多和规律统一起来,一句话,也就是“多”与“一”的统一,“把‘多’表现于‘一’”,这里的“多”指各种感觉材料,“一”是知性提供的范畴形式。

在感性直观向知性概念过渡中有一个中间环节,康德称之为“图型”(das Schema),在康德看来,把一个对象归摄到一个概念之下,两者必须是同质的,但是纯粹的知性概念与经验的直观相比较是不同质的,那么把直观归摄到概念之下、把范畴应用于现象之上如何可能呢?“必须有个第三者,它一方面必须与范畴同质,另一方面也要与现象同质,并使前者应用于后者之上成为可能。

卡西尔的“文化悖论”观探析

卡西尔的“文化悖论”观探析
造、 自我 更 新 。
中图分类号 :5 6 B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0 2 3 4 (0 6 0 — 14 o 10 — 20 20 )2 0 6 — 3
生活在 1 9世纪下半叶德国著名的哲学家 ,文化 卢梭对文化悖论 的看法着重是从对 “ 艺术和科学” 提 哲学的典型代表人之一恩斯特 ・ 卡西尔 ,面对 自然科 出强烈控诉角度来论证的 , 卢梭 曾指出,艺术和科学 “ 学对人文社会科学的严峻挑战, 从符号形式 的哲学层 在道德层面上把人类削弱了和软化了 , 在物理的层面 面 ,全面系统地论证 了人文科学 的本质及其 时代作 上 , 它们也没有满足人类之需要 , 反而激起 了人类千 用 , 别是 从 文学 、 特 艺术 、 宗教 、 言 学角 度 , 上升 到 般难以抑止的冲动。所有文化价值都显得有如幻影 , 语 再 文化哲学的高度 ,对人文社会科学作 了再度定位 , 和都必须予以否定 , 创 假如我们不是命定 了一辈子都要 立 了 自己独特 的文化哲学体系 。 中, 文化的看法 从事一 些徒 然 的工作 的话 。0 以 , 其 对 ”1 所 在此 思想 基础 上 , 甚为系统、 深邃 , 而对文化“ 悖论 ” 现象的透彻分析也 对待文化的态度 , 卢梭提出了 自 然主义思想 。 其次 , 卡 是其对文化多层面审视 、科学化定位 的内容之一 , 西尔指出, 这 卢梭 的这一观点对后来德国古典哲学代表 思想在他 的名著《 符号形式的哲学》《 、人论》 特别是 人之一康德 的文化哲学思想影响很大 , 康德从知性 和 《 人文科学的逻辑》 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理性的角度看到了文化的悖论现象 , 他说 ,他再不相 “
用。 但从文化哲学的高度俯视文化本身 , 我们又会发 悬的。【 ”再次 , 1 】 卡西尔说 , 黑格尔在谈到历史与文化的 现文化有其 “ 悖论” 效应 的一面 , 具体通过以下几个方 关系时 , 同样有文化悖论 的观点 , 卡西尔指出 ,黑格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卡西尔的矛盾哲学
卡西尔(Ernesto Laclau)是著名的阿根廷政治学家和哲学家,他的矛盾哲学被广泛地应用于政治科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领域。

卡西尔的矛盾哲学对于我们理解社会、政治和文化的本质以及它们的互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矛盾哲学是卡西尔对现实的一种分析和反思,他认为现实是由一个个不同的、矛盾的元素所组成的。

这些元素之间的矛盾是社会、文化和政治的发展的动力所在。

在卡西尔的观点中,矛盾并不意味着不存在阶级的斗争或个体之间的对抗,而是一种在社会中存在的复杂的、动态的、许多元素互动的现象。

根据卡西尔的说法,矛盾不仅是存在于个体内部的,也存在于个体之间。

一个人的思想往往是由矛盾的元素所构成的,这些元素并不总是和谐的存在于一起,它们在不断地交互,竞争,矛盾化。

在卡西尔的矛盾哲学中,这种竞争和矛盾是和交往和合作同时存在的。

“矛盾是交往的基础”,卡西尔这样说。

他强调了这种矛盾、竞争以及社会和文化的互动在人类社会中起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在这种交往和竞争的过程中,卡西尔认为存在着“战略性的矛盾”。

这种战略性的矛盾是不断发生并变化的,而且这些矛盾无法被处理或解决。

这些矛盾造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些巨大事件,比如说阶级斗争、民族冲突、革命等等。

这些事件产生了一些新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形态。

卡西尔的矛盾哲学认为现实的根本是由矛盾的元素所组成的,这些元素是不断交往和竞争的过程中形成的。

矛盾本身就是现实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之一,就像一把钥匙,始终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在卡西尔的看法中,矛盾哲学在理解社会、政治和文化的本质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它揭示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潜在的矛盾和竞争,同时也为我们理解任何明显的社会变革提供了一个框架。

在这个框架下,我们可以看到人们是如何处理不同的矛盾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进步和改变的。

总的来说,卡西尔的矛盾哲学是一种有助于人们理解现实的基础理论。

它揭示了现实的本质是由矛盾的元素所组成的。

这种矛盾是现实动态发展的推动力量,同时也被社会、政治和文化因素
所影响。

这种理论为我们理解社会现象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同时也为什么会有社会变革这个问题提供了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