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教案设计
《赠汪伦》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赠汪伦》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小学四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赠汪伦》。
理解诗歌的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友谊的美好,学会珍惜朋友之间的感情。
培养爱国情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诗歌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背景,掌握诗歌基本内容。
难点:1. 分析诗歌主题和表现手法。
2. 体会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李白和汪伦的友谊,引导学生了解《赠汪伦》的背景。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诗歌的字词、句式和意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诗歌品鉴学生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美妙之处。
3.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诗歌表演,展示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友谊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诗歌表演: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包括诗歌朗读、情感表达等。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和家长的课后反馈,了解教学效果,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赠汪伦》原文及注释。
2. 课件:诗歌图片、背景音乐等。
《赠汪伦》教案(汇编15篇)

《赠汪伦》教案《赠汪伦》教案(汇编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赠汪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赠汪伦》教案1【活动目标】1、理解诗意,学习朗诵古诗。
2、感受古诗中朋友之间的友谊,学会和同伴友好相处。
3、通过阅读小图、上下图的对比观察,了解故事的情节,通过一组图片排序,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4、让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故事内容的猜测与想象。
【活动准备】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动画视频,配乐旋律一段。
【活动过程】一、提问导入。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的好朋友是谁?你们一起做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古代有个诗人叫李白,他和好朋友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二、欣赏古诗。
1、观看动画或PPT,初步感受古诗意境。
提问:故事中的两个好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小结:李白到好朋友汪伦家里去做客。
他们一起喝酒,作诗,两人非常开心。
几天后,李白要乘船回家了,汪伦很舍不得李白,于是就在岸边送李白。
2、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古诗,请幼儿欣赏。
师:故事里有一首小诗,请小朋友们竖起耳朵,仔细地来听一听。
提问: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作者又是谁?师:其实,这是一首赠别诗。
是李白送给好朋友汪伦的诗。
接下来,我给小朋友来解释一下,这首诗的意思。
3、出示图片或PPT,讲解古诗大意(译文口语化)。
李白乘着小船将要离开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岸边有人一边唱歌,一边用脚打拍子,告别的声音。
李白转过头去一看,原来是好朋友汪伦啊。
李白非常感动,他觉得,这桃花潭的水即使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义深。
4、在初步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再次欣赏古诗。
师:意思明白了吗?好,老师再来念一念,这一遍,请小朋友自己用心记一记,等一下,我们自己也要来学习这首诗。
三、教师指导幼儿学习诵读。
师:你记住了哪一句诗?请你念一念。
《赠汪伦》幼儿园教案(通用6篇)

《赠汪伦》幼儿园教案《赠汪伦》幼儿园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赠汪伦》幼儿园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赠汪伦》幼儿园教案篇1【活动目标】1、理解诗意,学习朗诵古诗。
2、感受古诗中朋友之间的友谊,学会和同伴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视频教材,配乐旋律一段。
【活动过程】一、提问导入。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的好朋友是谁?你们一起做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古代有个诗人叫李白,他和好朋友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二、欣赏古诗。
1、观看视频,初步感受古诗意境。
提问:故事中的两个好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幼儿回答)教师小结:李白到好朋友汪伦家里去做客。
他们一起喝酒,作诗,两人非常开心。
几天后,李白要乘船回家了,汪伦很舍不得李白,于是就在岸边送李白。
2、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古诗,请幼儿欣赏。
师:故事里有一首小诗,请小朋友们竖起耳朵,仔细地来听一听。
提问: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作者又是谁?师:其实,这是一首赠别诗。
是李白送给好朋友汪伦的诗。
接下来,我给小朋友来解释一下,这首诗的意思。
3、出示图片,讲解古诗大意(译文口语化)。
李白乘着小船将要离开的时候,突然听到了岸边有人一边唱歌,一边用脚打拍子,告别的声音。
李白转过头去一看,原来是好朋友汪伦啊。
李白非常感动,他觉得,这桃花潭的水即使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义深。
4、在初步理解古诗的基础上,再次欣赏古诗。
师:意思明白了吗?好,老师再来念一念,这一遍,请小朋友自己用心记一记,等一下,我们自己也要来学习这首诗。
三、教师指导幼儿学习诵读。
师:你记住了哪一句诗?请你念一念。
1、教师指导学习单句古诗。
师:好,接下来,请你们跟着小胡老师,整首古诗一起学一学,念一念。
2、请幼儿集体朗诵。
3、请幼儿分组朗诵。
4、请个别小朋友朗诵。
《赠汪伦》教案设计

《赠汪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诵和背诵《赠汪伦》这首诗。
2、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引导学生感受友情的珍贵,培养学生珍惜友谊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中重点字词的意思,如“踏歌”“不及”等。
(2)体会诗人与汪伦之间深厚的情谊。
2、教学难点(1)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意境,领悟诗人对友情的赞美。
(2)引导学生将诗歌中的情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深化对友谊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2、讲解法:对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
3、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场景,体会其中的情感。
4、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歌曲《朋友》,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2、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特别要好的朋友?能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之间的故事吗?”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关于友谊的古诗——《赠汪伦》。
”(二)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诗歌,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指名学生朗读诗歌,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并评价。
(三)理解诗意1、讲解诗题“赠汪伦”的含义,“赠”是送给的意思,“汪伦”是诗人的朋友。
2、结合注释,理解“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的意思。
重点讲解“将欲行”“踏歌”等词语。
“将欲行”表示即将要离开。
“踏歌”是古代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地打拍子。
3、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意思。
重点讲解“不及”的含义,即比不上。
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潭的水真的有千尺深吗?诗人为什么这样写?让学生明白这是诗人的夸张手法,用桃花潭水的深来衬托汪伦对自己的情谊之深。
(四)体会诗情1、让学生思考:从这首诗中,你能感受到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感情怎么样?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与汪伦之间深厚的友谊,感受友情的珍贵。
唐诗《赠汪伦》教案设计(通用9篇)

唐诗《赠汪伦》教案设计唐诗《赠汪伦》教案设计(通用9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唐诗《赠汪伦》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唐诗《赠汪伦》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2、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含义。
3 懂得珍惜朋友之情,有交朋友的欲望。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去理解和体会诗人那时那刻的内心世界,是学生真正读懂古诗的关键。
2、领会古诗意境,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懂得珍惜朋友之情,有交朋友的欲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田字格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2、你们以前有没有学过李白的古诗?3、那你能告诉老师你们都学过哪些呢?4、老师今天带来两首古诗,请大家大的读出来。
(出示PPT)《赠汪伦》、《古朗月行》。
【设计意图】复习学过的古诗,有助于同学们记忆古诗。
二、学习古诗,理解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情谊深1、诗人李白写过一生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今天我们就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送别诗《赠汪伦》。
(出示PPT)下面请同学来读课题。
2、一起书空课题。
(师板书课题)师:刚刚我们学习了赠的拼音,我们也把拼音写上,zèng,后鼻音。
还有生字“汪”的拼音。
师:(PPT介绍)李白游泾县桃花潭时,常在村民汪伦家作客。
临走时,汪伦来行,于是李白写这首诗留别。
自由的读古诗,注意把字读准确。
遇到不认识的字读一读下面的拼音。
3、理解诗句。
师:(PPT出示李白)这是谁坐在船上?诗人李白将要做什么呢?是谁来送他?师:汪伦怎样来呢?请同学们读以下诗句。
(PP:出示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师:李白将要走了,汪伦怎样呢?师:他怎样来送别,从哪个字可以中可以看到李白不知道他来的。
师:从“忽”字中可以看出他没有告诉他白,他怎样来呢?师:解释踏歌。
《赠汪伦》教案

《赠汪伦》教案《赠汪伦》教案1一、设计理念:领会诗歌的意境。
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二、三维度目的:知识与才能: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方法与过程:读懂诗句,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并联络生活进展联想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理解诗中表达的情感,陶冶学生珍惜纯洁高尚的友谊的思想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教学目的:1,感受友谊的真挚,有交朋友的欲望。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3,认识7个字〔赠,伦,乘,将,忽,踏,送〕,会写"汪""李""情""舟""闻""及"6个生字。
四,教学重点:古诗朗读时注意停顿,重音,启发想象用语言或图画描绘古诗的意境。
五,教学难点:注意"及"字的笔顺六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大家看这是什么你认识贺卡上面的字吗,请你来读一读。
这张贺卡是送给谁的呢,说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赠"就是送给的意思。
〔贺卡内容:赠,生日快乐!王老师〕拼读认识赠1、出示"汪伦"〔唐朝人,家住泾州桃花潭边,他性格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帮助附近的村民而毫无吝啬,是个仗义之人〕学习"汪"字,象形字,谁来讲讲。
平时在哪里还见过或者使用过这个字想象汪洋大海什么样,结合图片理解。
汪洋大海就是形容大海的水势非常大的样子。
2、介绍诗人,出示课题,学习"李"字唐朝有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他给后世人留下900多首诗,人们都称他为"诗仙",知道他是谁吗〔李白〕"李"是一个姓。
《赠汪伦》教案(最新5篇)

《赠汪伦》教案(最新5篇)赠汪伦篇一教学目标及重点1.感悟古诗的意境、感受友情的真挚2.有感情的朗读、诵读古诗3.随文识字训练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孩子们,相信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你愿意告诉老师你的好朋友是谁吗?你为什么喜欢和他做好朋友呢?2.好朋友之间就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这样才能使你们之间的友情更加真挚,更加深厚。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和友情有关的古诗,大家齐读课题-----赠汪伦。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悟1.作者简介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以前我们学过很多李白的诗,你能简单的介绍一下李白吗?2.解释题目大家看,题目中的赠就是送给的意思。
例如某同学转学,宋老师赠给他一本书做纪念。
这首诗就是李白作为一份礼物赠给汪伦的、写给汪伦的一首诗。
大家再读课题。
出示词语:汪洋大海。
师解释3.范读古诗李白究竟为汪伦写下了怎样的一首诗呢?现在就请大家闭上眼睛,听老师读古诗,边听边想,看看你的头脑中都浮现了哪些画面?指名回答。
(这首诗主要描写了李白与汪伦离别的场景,描写离别场景的诗叫---板书:送别诗)4.生自由读古诗现在就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借助书中的拼音,自由的读一读这首诗。
一定要做到读准字音,熟记字形。
5.指名读古诗谁愿意为大家展示一下?6.指导朗读孩子们,古诗虽然篇幅短小,但是诵读古诗时一定要讲究停顿,板书|,大家读到划线处要稍微停顿一下,大家再练一练。
7、多种形式展示读谁想试一试?小组展示读(板书重点词做标记将、忽、深、及)男生读、女生读三、细度古诗、理解感悟(一)前两句疑难解析1.孩子们现在请你默读古诗的前两句,谁来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的意思?舟板画:舟的字理演变,舟就是指小船。
乘就是坐的意思。
例如乘车、乘飞机就是坐车、坐飞机的意思。
乘舟就是坐船的意思。
出示词语:乘风破浪板贴,大家齐读词语,师解释意思。
2.闻的本意是指用鼻子闻一闻,在这里闻是听到的意思,出示词语百闻不如一见板贴,大家读词语,师解释意思。
《赠汪伦》设计教案(通用6篇)

《赠汪伦》设计教案《赠汪伦》设计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赠汪伦》设计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赠汪伦》设计教案篇1一、设计理念:领会诗歌的意境。
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二、三维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方法与过程:读懂诗句,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并联系生活进行联想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理解诗中表达的情感,陶冶学生珍惜纯洁高尚的友情的思想意识。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三、教学目标:1、感受友情的真挚,有交朋友的欲望。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3、认识7个字(赠,伦,乘,将,忽,踏,送),会写"汪""李""情""舟""闻""及"6个生字。
四、教学重点:古诗朗读时注意停顿,重音,启发想象用语言或图画描绘古诗的意境。
五、教学难点:注意"及"字的笔顺六、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大家看这是什么你认识贺卡上面的字吗,请你来读一读。
这张贺卡是送给谁的呢,说说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赠"就是送给的意思。
(贺卡内容:赠,生日快乐!王老师)拼读认识赠1、出示"汪伦"(唐朝人,家住泾州桃花潭边,他性格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帮助附近的村民而毫无吝啬,是个仗义之人)学习"汪"字,象形字,谁来讲讲。
平时在哪里还见过或者使用过这个字想象汪洋大海什么样,结合图片理解。
汪洋大海就是形容大海的水势非常大的样子。
2、介绍诗人,出示课题,学习"李"字唐朝有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他给后世人留下900多首诗,人们都称他为"诗仙",知道他是谁吗(李白)"李"是一个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赠汪伦》教学设计与赏析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珍惜友情。
【赏析:目标简约明晰,可见,可测。
】
教学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情。
教学过程:
一、激兴趣。
1、小朋友们,喜欢古诗吗?古诗是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古时候啊,会吟诗的人被叫做“秀才”,“秀才”很了不起哦,人们都会尊重他们。
你们中间有秀才吗?今天,我要先考考你们,看看哪些同学是今天的秀才。
怎么考呢?做游戏!
2、(课件一)看谁最聪明,能说出这行诗的上一句或下一句:
牧童骑黄牛,()。
(),早有蜻蜓立上头。
谁知盘中餐,()。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举头望明月,()。
【赏析:以“秀才”与诗的关系入手,调动起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连接起旧知与新知的关系,把孩子带到了祖国文化的强大气场中,这样的学习无疑会是高效的。
特别是足后一句的安排,体现了教者的匠心独运,很自然的引入今天的主题】
二、知诗人
1、读完最后这句诗,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哪一位诗人来?和老师一起来写写这位伟大的诗人的名字,把他的名字刻在我们的心中。
(板书:李白)
2、认识李白吗?他是谁呀?你能介绍一下李白吗?
【赏析:板书名字这个细节往往被忽略,结果造成很多孩子知道是李白写的,却不会写这个名字——如写成季白!刘老师的设计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细节,处处体现了为学生的发展而设计的理念。
】
三、晓背景。
1、除了李白,今天我们还有认识另一个人——齐读他的名字(板书:汪伦),怎么才能记住这个“汪”字?你能用这个字说出哪些词来?
认识汪伦吗?谁能给我们大家介绍介绍?
2、一个是大名鼎鼎的诗人,一个是普普通通的村民,他们俩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呢?谁能讲讲这两人之间的故事?(利用好拓展阅读)
3、汪伦敬佩李白,想请他来自己的家里住一段时间,可两人又不熟悉,那时侯,没有手机,没有电话,怎么办呢?
对呀,写封信呀!
4、猜一猜:汪伦在信中都写了些什么?
出示:“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
”
(1)你知道汪伦的这封信是什么意思吗?汪伦向李白介绍了家乡哪两个吸引人的地方?如果你是汪伦,你会带李白去做些什么?
(十里桃花——赏花;万家酒店——喝酒。
饮酒赏花,人生乐事。
)
(2)后来呢?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5、可是,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再好的朋友也有分别的时候啊。
李白要走了,汪伦赶来送行,李白好感动啊,一首诗就脱口而出了。
【赏析:古诗不易被理解,原因主要在于他离我们的生活较远,背景的切入,能很好的拉近我们与古诗描绘的情境的距离,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
四、解诗题。
1、齐读诗题:你能用“赠”字组哪些词?“赠”什么意思?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注意:想好你最想问的问题,再举手提问,一个同学只有一次机会。
3、通过预习,你明白了谁送谁?谁别谁?谁把什么送给了谁?怎么送?怎么别?
4、李白赠送汪伦的诗里究竟写了些什么呢?
【赏析:学习如果缺少学生的参与,那样的学习是不会有效的地。
学生质疑,学生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对学习就更有兴趣。
一个高明的老师,就是要善于让学生提问题,让学生解决问题。
】
五、懂诗意。
1、自由读诗三遍,读准生字的字音。
2、处理生字:舟(zhou)龙舟、小舟——小船乘舟——坐小船
欲(yu)欲望——想、要
踏(ta)踏步(动作)——轻轻地,有节奏地
潭(tan)深潭、水潭——桃花潭
3、把生字放入课文中再读,你能读出停顿来吗?动笔标出节奏来。
4、“李白乘舟将欲行”
(1)闭眼想像: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一个春天,在安徽泾县的桃花潭边,桃红柳绿,村边的渡口前,诗人李白已经站上船头即将离去,眼前又浮现起了和好朋友汪伦在一起的情景来。
(2)猜一猜:李白会回忆起哪些情景来?(两人一起饮酒,一起游玩,
一起下棋,一起登山,一起赏花,一起吟诗,一起垂钓,一起赏月,一起在乡间小道上谈天说地……)
5、“忽闻岸上踏歌声”惊喜
(1)船儿就要远行了,与好朋友在一起的情景似乎就在眼前,李白舍不得离去呀,他站在船头望着、望着……
(2)猜一猜:李白在望什么?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
是啊,好朋友都站上船头了,汪伦才迟迟赶来。
李白本是你汪伦请来作客的呀,可为什么李白走时汪伦你没有按时来送别呢?什么原因使他这么迟才来送行啊?诗中没有写,老师查阅了很多资料也没有查到。
猜一猜:可能会是什么原因?(可能汪伦今天有急事不能来;我猜想汪伦不愿意面对离别的伤感,于是约定不去送行,但最终还是来了。
;我认为这又是汪伦的刻意安排,就象当初用“十里桃花,万家酒店”“骗”李白去一样;可能为李白准备礼物去了;可能为李白买酒去了……)
李白望到了吗?(惊喜地、吃惊地)
(3)讲句意:忽闻——忽然听到。
闻——
踏歌声——一边唱歌,一边用脚踏出节拍。
试一试:踏着节拍唱《找呀找》
(4)现在,你就是汪伦,你来送别老朋友李白,你会一边走一边唱些什么呢?你能编几句歌词,踏着节拍唱一唱吗?
他们都舍不得离去!李白跳下船来,飞快地向汪伦奔过去,紧紧握住汪伦的手,他把自己激动的心情,把自己的千言万语融成了一句话——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
(1)说句意。
(2)“千尺”有多深?桃花潭水真有千尺深吗?在这里是何意?
桃花潭水深——汪伦送我的情谊深
(3)你能加上这些词把这两行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吗?
出示:即使……也……哪怕……也……
虽然……也……就算……也……)
(4)一首诗就是一曲动人的歌,这是一首赞美朋友之间友谊的歌——让我们唱好这首“歌”吧!——齐读全诗。
【赏析:读要体现层次性:初读,读准字音;再读,读出节奏;细读,读出诗意;赏读,读出韵味。
多层次读下来,孩子、诗歌就融汇在了一起,分不清是在诗里还是诗外。
】
六、背诗文。
1、后来,人们就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来赞美朋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除了李白,还有许多诗人留下了很感人的送别诗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
2、(课件)李白的船越走越远了,汪伦还站在岸边久久不原离去。
猜一猜:汪伦抱着拳,会对李白说什么?(朋友,一路顺风!朋友,明年再相会;朋友,别忘了我哟……)
李白挥着手,也久久不愿放下,他会对汪伦说什么?(朋友,谢谢你的热情招待!朋友,快回吧,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你的!……)
3、是的,这段友情,李白不会忘,汪伦也不会忘。
很多很多年过去了,我们还在品味他们的友情呢!齐读全诗!
【赏析:从诗里来,再从诗里去,孩子徜徉在诗的国度,学的不仅是一首诗,学的更是一种送别诗的文化;享受的不仅是一首诗,享受的更是一种送别情谊的感染。
】
七、写生字
对象:舟、音、何
方法:先自学生字,认真地看看生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请学生上台写,一人一个。
——教师逐个点评书写时注意什么更美观。
——学生书写。
今天下午,刘老师和许多听课的老师们就要离开马边了,能把《赠汪伦》这首诗送给我们吗?——齐背诗歌——下课!
【赏析:写字的指导,要注重高效,刘老师的设计能很好的解决低效的问题:看清位置,展示成果,点评促写,更进一步。
】
板书:赠汪伦
李白
友谊之歌
汪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