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附件

1.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鉴定书

2.教学成果总结

成果完成人刘运好余恕诚胡传志俞晓红

成果完成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推荐等级建议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安徽省教育厅

推荐时间2004 年12 月30 日

成果科类中国语言文学

代码□0□5□0□1□4□1□2□2

序号□9□3□4□0□1□8

编号

附件一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鉴定书

附件二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成果总结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刘运好

一、问题的提出

1.目前教学现状分析。

现行高等师范古代文学教学大纲两个突出点:一是压缩基础教学时数,扩大选修课教学时数,以培养学生素质作为基本出发点;二是将文学史与文学作品选分开讲授,既注重培养学生文学史的宏观视野,又注重培养学生文学作品的审美直觉与分析能力。

毫无疑问,新大纲的这种教学思路体现了时代性与前瞻性。但是,由于目前古代文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乃至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基本因袭传统,所以在新大纲实施过程中,就可能造成两个方面的突出矛盾:

第一,就基础课教学而言,存在着教学容量大与教学时数少的矛盾。传统教学手段落后,方法缺少创新,必然造成教学效率偏低。而且在新大纲实行后,教学基本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并无本质差异,文学史与作品分析均衡用力,教学时数相当。然而,由于现行基础课实际教学时数比原来减少近一半以上,这就使文学史教学容易流于浮光掠影,作品阅读与分析量上也明显不足。要解决这种教学容量大与教学时数少的矛盾,往往只能通过压缩作品的阅读与分析,以保证形式上完成教学任务,这就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审美直觉与分析能力。

第二,就选修课教学而言,存在着有限教学时间与所传授知识部分重叠而造成时间浪费的矛盾。一般地说,选修课基本上是授课教师的研究专题。但是,教学毕竟不同于研究,教学除要求内容创新外,还要求所传授知识的相对系统性。因此,教师在选修课教学时,有时为了保持教学内容的相对完整性,往往又容易出现简单知识的重复传授。这也造成有限教学时间的浪费,从而降低了教学效率。

此外,科研与教学的部分脱离,选修课与基础课的知识序列缺少深层的逻辑性,一直是困扰着高等师范学校的两大难题。

要解决这两方面矛盾和两大难题,就必须大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建立一个新型的教学模式。

2.教改课题的实践意义。

由于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而造成教学效率的偏低,选修课部分知识重叠而造成教学时间的浪费,要保证所传授的古代文学知识的相对系统性,就

必须减少经典作品的阅读与分析。而经典作品阅读与分析是培养学生审美直觉与作品分析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的审美直觉与作品分析能力又是构成其古代文学素质的重要方面,牺牲经典作品的阅读与分析就必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直觉与作品分析能力,就可能导致学生古代文学素质的下降。因此,古代文学教学必须从传统的模式中解放出来。

本课题:“以提高教学效率,注重人才培养效益为基本途径;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人才综合素质为基本宗旨;以促进教师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强化学生对学科前沿知识的吸纳为着眼点。”试图从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考评体系等方面,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二、改革目标与具体内容

这一课题改革的具体目标是:建立新型教学模式,构成网状教学体系,完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古代文学的综合素质。

1.建立新型教学模式。

改革传统的平面的知识传授模式,建立一个新型的立体的综合培养模式。新型教学模式分为三个基本层次:基础层——知识积累层;中间层——思维训练层;提高层——能力培养层。文学史的基本知识、发展线索、时代特点,以及文学流派、文学集团、文学体制、经典作品、作家风格等,都属于基本知识积累的层面;对文学发生原因的深层探寻、时代风格的抽象思辨、发展嬗变的逻辑归纳,以及经典作品的审美感悟等等,属于思维训练层与能力培养层。其中,对原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抽象、概括等,属于思维训练的层面,而学生的探究性学习,体现学生主体意识的理论思辨与概括,尤其是前瞻性、创新性研究等,均属于能力培养的层面。

为提高教学效率,节约教学时间,针对文学史和作品阅读与分析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方式。文学史以学生自学为主,辅之以教师专题讲座,以点带面;作品分析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之以学生专题讨论,点面结合。就文学史而言,其基本概念、发展线索、基本特点等以自学为主;文学流派、文学集团、文学体制演变等则辅之以专题讲座。就作家作品而言,经典作品以讲授为主,一般作品以自学为主;作品与作家风格的关系、作家与文学流派的关系等,则辅之以专题讨论。在知识优化的同时,训练思维,培养审美直觉和作品分析能力。

2.构成网状教学体系。

改革后的教学体系将在传统的基础课与选修课基础上,增加专题课(专题讲座与专题讨论),并使基础课、选修课和专题课三者构成一种网状教学体系。即基础课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专题课着眼知识点的深化与提高;选修课强调研究性与前瞻性。如以魏晋文学史讲授为例,在基础课中,着重讲授魏晋文学的基本特质、发展概貌、阶段特点、嬗变逻辑;而将“文学自觉”、“汉魏风骨”列为专题讲座;组织学生专题讨论“玄言诗的产生渊源”,并以小论文的形式提交教师审阅。而其中“魏

晋文学与玄学的关系”、“西晋文学的发展阶段”等带有学术探讨性的问题则在选修课《魏晋士风与诗风》中加以重点讨论。由此可见,基础课着重于“面”的拓展,专题课着重于“点”的纵深;选修课则主要是探究性学习。三者互相衔接,互相补充,从而构成网状的立体的教学体系。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建立起系统的知识结构,而且能够有效地训练思维,培养能力。

3.提高教学效率。

提高教学效率,是指增设专题讲座与讨论,将以往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转变为关键处点拨、梳理;实行网状教学体系,避免简单知识的不必要重复,增加教学信息的有效性;辅之以完善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对基础课、选修课、专题课统筹安排,做到“三个确定”——确定教学内容的划分、确定教学重点的安排、确定基本课时的分配。只有真正构成网状的教学体系,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如以先秦两汉文学为例,以前我们在讲授这一段文学时,除在基础课中集中讲授这一段的文学史与经典作家作品以外,还分别开设《屈原与楚辞研究》、《史记研究》等选修课。这就使基础课所学内容在选修课中出现部分的交叉重复,导致有限课时的浪费。改革后,我们先统计这三种选修课所涉及的文学史与作品分析部分,然后再确定基础课的精讲与略讲内容。凡是选修课涉及的作品分析,如《离骚》,在基础课中只强调“解读”,培养学生的直觉感受,并根据选修课分析的详略程度加以适当补充。而对选修课所涉及文学史部分,则以专题讨论方式,议而不“决”,如《史记》的断限、作者、体例等,留待选修课加以解决。

4.完善教学手段。

要提高教学效率,还必须辅之以完善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手段基本上还是一块黑板,一枝粉笔。而古代文学信息量大,许多知识学生陌生,教师需要大量板书,以及比较细致的阐释,这就耗费了相当多的不必要课堂时间。要提高教学效率,就必须借助于电脑课件等,减少板书内容和不必要的知识阐释,节约教学时间,增加单位时间的信息流。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做到:第一,将复杂的事件叙述图表化。如《晋楚城濮之战》叙述晋楚双方的作战态势、作战过程,虽然语言比较短,但叙述起来则比较复杂,运用电脑课件,将其绘成图表,则一目了然,避免了烦琐叙述。而这种方法对于梳理文学史的线索,尤为实用。第二,将相关的背景材料文字化。在介绍作家、引证材料、相关比较等方面,都涉及大量的文字板书,运用电脑课件直接提供给学生,再辅之以简单阐释,即可节约教学时间。第三,将婉曲的诗歌意象直观化。在诗词教学中,有些诗歌意象比较朦胧含蓄,甚至难以言传。运用电脑课件转化为画面,即可化朦胧为清晰,化含蓄为直观,可以启发想像,减少课堂语言,如《春江花月夜》、《锦瑟》等。有时利用背景音乐,虽然不及画面直观,但也可辅助对诗歌意象或意境的理解。

上述几个方面以培养学生的古代文学素质为基本目标。通过经典作品的讲授,培养学生审美直觉与作品分析能力;在学生自学基础上,选择文学发生、发展、嬗变的关键点,分列若干专题,采取讲座与讨论形式,以点带面,培养学生概括与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