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优化思路
LTE网络优化实施方案

LTE网络优化实施方案LTE(Long-Term Evolution)网络优化是针对LTE无线网络的覆盖、容量、质量等方面进行持续改进的过程。
以下是一个LTE网络优化实施方案的示例:一、网络规划和设计阶段:1.网络规划:根据需求和预期的数据流量,确定覆盖区域、小区布局、频段分配、天线高度和倾角等参数。
2.网络设计:设计合适的小区参数配置,包括扇区角度、小区间距、功率配置等。
二、基础设施建设阶段:1.基站布设:优化基站位置和天线安装,确保最佳信号覆盖和传输性能。
2.光纤传输:将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传输方式改为高速光纤传输,提高传输速度和网络稳定性。
三、无线资源管理阶段:1.频谱管理:合理配置频谱资源,包括频率重用、频段分配、载波聚合等,以提高网络容量和性能。
2.扇区划分:根据覆盖需求和用户密度,合理划分扇区,减少干扰,并提高网络负载均衡。
3.小区参数优化:通过调整天线的倾角、高度、功率等参数,优化小区覆盖范围和性能。
四、调度和干扰管理阶段:1.资源调度:使用动态资源分配算法来优化覆盖和容量,根据用户需求实时分配资源。
2.干扰抑制:通过干扰对策、天线倾斜调整和邻小区参数优化等手段,减少同频和异频干扰,提高网络性能。
五、核心网优化:1.网络拓扑优化:通过对核心网中路由器、交换机等设备的位置和链路进行调整,优化网络拓扑结构,减少延迟和丢包等问题。
2.流量管理:合理规划和配置核心网中的流量管理策略,包括分流、流量调度和拥塞控制等,提升网络负载能力。
六、用户体验优化:1.流量分发:合理分布用户的数据流量,避免网络拥塞和传输瓶颈。
2. QoS(Quality of Service)优化:通过配置合适的QoS参数,优先保障关键业务的质量,如VoLTE(Voice over LTE)。
3.信号覆盖优化:根据实际覆盖情况调整天线高度、倾角等参数,解决信号覆盖盲区和边缘区域的问题。
七、参数监控和分析:1.预警系统:建立实时监控系统,及时收集并分析关键参数,发现问题和异常情况,提前采取优化措施。
LTE网络优化方法和应用中期报告

LTE网络优化方法和应用中期报告LTE网络优化是指通过调整网络参数、优化网络资源分配和提高网络覆盖等手段,提高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的过程。
LTE网络优化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监测和分析网络性能:通过网络监测工具、采集用户数据、分析网络质量和性能指标,确定网络问题的根本原因,为进一步的网络优化提供数据支持和方向。
2. 参数调整和优化:通过调整LTE网络的各项参数,如基站功率、载波配置、QoS参数等,优化网络资源利用率、降低干扰、提高网络覆盖和容量等方面的性能。
3. 小区规划和优化:通过网络规划工具和网络覆盖分析等手段,合理规划小区分布和数量,确定小区覆盖范围和功率等参数,进而优化网络覆盖和性能。
4. 动态资源调度和优化:通过实时监测用户需求和网络负载等信息,实现网络资源的动态分配和调度,提高网络容量和质量。
5. 交互式网络优化:通过与用户的互动,了解用户需求和评估用户满意度,为进一步的网络优化提供反馈和指导。
在LTE网络优化应用中期报告中,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1. 网络性能和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包括网络覆盖面积、信号强度和覆盖质量、用户接入速率和流量、通话质量和掉话率等方面的指标,分析指标变化的原因和趋势,为进一步的网络优化提供参考。
2. 参数调整和小区规划等优化措施的效果评估:针对已经采取的优化措施,分析效果和影响,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后续的网络优化提供参考。
3. 动态资源调度和交互式网络优化的推进情况:分析动态资源调度和交互式网络优化这两个方面的推进情况,确定优化措施的实施效果和后续改进方向。
4. 网络优化工作的进展和未来计划:总结网络优化工作的进展情况和当前面临的问题,提出未来的网络优化计划和措施,为网络优化工作的后续推进提供指导和支持。
LTE优化思路

优化工程师A1-A5,B1B2,同频切换策略:A3当异频频点与服务小区处于同频带时,采用A1/A2+A3当异频频点与服务小区处于不同频带时,采用A1/A2+A4A1:服务小区比绝对门限好。
用于停止正在进行的异频/IRAT测量,在RRC控制下去激活测量间隙。
类似于UMTS里面的2F事件。
A2:服务小区比绝对门限差。
指示当前频率的较差覆盖,可以开始异频/IRAT测量,在RRC控制下激活测量间隙。
类似于UMTS里面的2D事件。
A3:邻小区比(服务小区+偏移量)好。
满足条件时,源eNodeB启动同频/异频切换请求。
A4:异频邻小区比绝对门限好,满足条件时,源eNodeB启动异频切换请求。
用于负载平衡。
A5:服务小区比绝对门限1差,邻小区比绝对门限2好。
可用于负载平衡。
类似于UMTS里面的2B事件.B1:表示异系统邻小区比绝对门限好。
用于测量高优先级的异系统小区。
满足此条件事件被上报时,源eNodeB启动异系统切换请求;B2:服务小区比绝对门限1差且异系统邻小区比绝对门限2好。
用于相同或低优先级的异系统小区的测量。
1,LTE中涉及哪些上行干扰?判断是否存在干扰的标准是什么答:杂散、阻塞、互调、谐波等;每RB干扰平均值大于-105dbm判断为干扰2,PCI规划要求答:1、避免相同的PCI分配给邻区;2、避免模3相同的PCI分配给强度相当的邻区,规避相邻小区的PSS序列相同;3、避免模6相同的PCI分配给强度相当邻区,规避相邻小区RS信号的频域位置相同;4、避免模30相同的PCI分配给邻区,规避相邻小区的SRS组序列移位相同。
1、当PCI模三相同时,表示PSS码序列相同,所以RS的发布位置和发射时间会完全一致,这样会导致RSRP相近的小区信号干扰很严重;2、SINR变差,影响正常进行切换,下载速率低3,TDD子帧配比和特殊子帧配比?答:1、子帧配比7种;2、特殊子帧配比9种;3、现网常用子帧配比4,接通率TOP小区处理方法答:可分别从RRC和ERAB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涉及覆盖问题、干扰问题、参数问题等5,高负荷判断的准则?是高负荷然后呢?答:1、高负荷可从小区最大用户数、上下行流量、上下行PRB资源利用率判断;2、优化措施:RF优化、负载均衡、功率参数优化、大话务参数优化、扩容6,上行干扰排查思路答:通过网管统计筛选出高干扰小区,分析PRB干扰波形图,大致判断存在的干扰类型,然后针对不同干扰采用修改频点、增加天线隔离度、增加滤波器、现场扫频等方式排查优化7,ESRVCC切换成功率优化答:1、优化LTE的GSM邻区配置2、核查G网邻区的准确性3、根据不同场景设置合理的切换参数4、对所有发生eSRVCC点进行LTE弱覆盖原因分析8,邻区添加的原则,邻区添加的步骤?答:宏站小区邻区规划:宏站系统内邻区规划时最基本的原则是“正向三层,反向一层”邻区,实际操作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如城区内站点过于密集的情况下,考虑到站点过多,可以结合GOOGLE EARTH软件适当减少邻区的规划,正打方向一层的室分邻区要注意规划;室分小区邻区规划:现阶段移动室分站点有覆盖室内以及室分外打两种场景,室分外打规划原则基本同宏站,需要注意一般室分外打覆盖能力有限,可以根据外打天线所在楼宇实际高度适当减少邻区的规划;覆盖室内小区邻区规划,需包括正打方向一圈的宏站小区以及临近的室分小区;双层网、双载波小区邻区规划:双层网、双载波小区邻区规划与原有小区的邻区一致即可,同时站内邻区的规划。
LTE网络优化思路及总结

TD-LTE网络优化项目工作思路TD-LTE网络优化流程TD-LTE网络优化包括优化项目启动、单站验证、RF优化、KPI优化和网络验收等环节。
单站验证是指保证每个小区的正常工作,验证内容包括正常接入、好中差点吞吐量在正常范围。
RF优化用于保证网络中的无线信号覆盖,并解决因RF原因导致的业务问题。
RF优化一般以簇为单位进行优化,RF优化主要参考路测数据,RF分区优化时,各个区域之间的网络边缘也需要关注和优化。
KPI优化包括对路测数据的分析和对话统数据的分析,用于弥补RF优化时没有兼顾的无线网络问题。
通过KPI优化,解决网络中存在的各种接入失败、掉线、切换失败等与业务相关的问题。
TD-LTE和2G/3G网络优化的比较TD-LTE网络优化与2G/3G优化思想相通,同样关注网络的覆盖、容量、质量等情况,通过覆盖调整、干扰调整、参数调整、故障处理等各种网络优化手段达到网络动态平衡,提高网络质量,保证用户感知。
TD-LTE与2G/3G系统不同,导致系统优化中重选、接入、切换等各种过程涉及参数不同。
TD-LTE系统的干扰与2G/3G系统的干扰来源也有较大不同,需要通过不同手段规避。
TD-LTE的小区容量会随着小区覆盖增大逐步减小,优化需关注覆盖与容量间的平衡。
LTE性能严重依赖于SINR,吞吐量会随SINR变差迅速降低。
由于同频组网,为提高LTE性能,主服务区范围比2G/3G要求更严格。
TD-LTE网络优化内容TD-LTE优化内容主要包括PCI优化、干扰排查、覆盖优化、邻区优化、系统参数优化。
PCI优化PCI干扰容易出现掉线、下载速率慢等问题。
PCI优化需要遵循以下三大原则:PCI复用至少间隔4层以上小区,大于5倍的小区半径;同一个小区的所有邻区列表中不能有相同的PCI;邻区导频位置尽量错开,即相邻小区模3后的余数不同。
干扰排查根据干扰源的不同,干扰分为两大类。
一类为内部干扰,包括GPS跑偏、设备隐性故障、天馈系统故障等。
LTE优化思路(精品文档)

第1章弱覆盖的优化1.1 原因分析弱覆盖的原因不仅与系统许多技术指标如系统的频率、灵敏度、功率等等有直接的关系,与工程质量、地理因素、电磁环境等也有直接的关系。
一般系统的指标相对比较稳定,但如果系统所处的环境比较恶劣、维护不当、工程质量不过关,则可能会造成基站的覆盖范围减小。
由于在网络规划阶段考虑不周全或不完善,导致在基站开通后存在弱覆盖或者覆盖空洞。
发射机输出功率减小或接收机的灵敏度降低。
天线的方位角发生变化、天线的俯仰角发生变化、天线进水、馈线损耗等对覆盖造成的影响。
综上所述引起弱场覆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网络规划考虑不周全或不完善的无线网络结构引起的⌝由设备故障导致的⌝工程质量造成的⌝ RS发射功率配置低,无法满足网络覆盖要求⌝建筑物等引起的阻挡1.2 解决措施改变弱覆盖主要通过调整天线方位角、下倾角等工程参数以及修改功率参数,另外可以通过在弱场引入RRU拉远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总之,目的是在弱场覆盖地区找到一个合适的信号,并使之加强,从而使弱场覆盖有所改善。
主要的解决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调整工程参数⌝调整RS的发射功率⌝改变波瓣赋形宽度⌝使用RRU拉远第2章孤岛效应的优化2.1 原因分析引起孤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天线挂高太高⌝天线方位角、下倾角设置不合理⌝基站发射功率太大⌝无线环境影响2.2 解决措施关于孤岛区域首先应该是采用调整工程参数等方法,降低山脉、建筑物等对孤岛区域的反射和折射,将无线信号控制在本小区覆盖区域内,消除或降低孤岛区域的无线信号,消除孤岛区域对其它小区的干扰。
但有时因为无线环境复杂,无法完全消除孤岛区域的信号,我们可以通过修改频率(异频组网时)和PCI降低对其它小区的干扰,并根据实际路测情况配备邻区关系,使小区间切换正常,能够保持正常业务。
调整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调整工程参数;⌝调整RS的发射功率⌝优化邻区配置第3章越区覆盖的优化3.1 原因分析越区覆盖很容易导致手机上行发射功率饱和、切换关系混乱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下载速率甚至导致掉线。
lte专项优化实施方案

lte专项优化实施方案LTE专项优化实施方案。
一、背景介绍。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LTE技术已经成为当前移动通信领域的主流技术之一。
然而,随着LTE网络的不断发展和扩容,网络优化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LTE专项优化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升网络性能、改善用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二、LTE专项优化实施方案的目标。
1. 提升网络性能,通过LTE专项优化,提高网络覆盖率、增强网络容量、降低网络时延,从而提升网络性能。
2. 改善用户体验,优化LTE网络,提高数据传输速率、降低掉话率、提升呼叫成功率,从而改善用户的通信体验。
3. 降低运营成本,通过LTE专项优化,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降低运营成本。
三、LTE专项优化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
1. 网络覆盖优化。
针对LTE网络覆盖不足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室内小区覆盖,优化室外覆盖,部署室外微基站等,以提高网络覆盖率。
2. 网络容量优化。
针对LTE网络容量不足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优化小区间干扰,提高小区吞吐量,优化小区载频结构,以增强网络容量。
3. 网络时延优化。
针对LTE网络时延较大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优化传输链路,提高信令处理速度,优化信令链路,以降低网络时延。
4. 数据传输速率优化。
针对LTE网络数据传输速率较低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优化小区参数,增加小区载频,优化传输链路,以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5. 掉话率优化。
针对LTE网络掉话率较高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优化小区覆盖范围,优化切换参数,优化切换策略,以降低掉话率。
6. 呼叫成功率优化。
针对LTE网络呼叫成功率较低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优化小区覆盖范围,优化接入成功率,优化切换成功率,以提升呼叫成功率。
四、LTE专项优化实施方案的推进步骤。
1. 网络现状分析,对LTE网络进行全面的现状分析,包括覆盖情况、容量情况、时延情况、数据传输速率、掉话率、呼叫成功率等。
LTE优化思路

LTE网络优化的基本原则是在一定的成本和质量的前提下,建立一个容量和覆
盖范围都尽可能大的网络,并能够适应未来一段时间的网络发展要求。
网络优化的基础是覆盖优化,在覆盖能够保证的基础上进行业务性能优化,最
后进行整体优化。
整体优化主要包括覆盖优化,PCI优化,干扰排除,邻区优化和系统参数优化
等等。
1、覆盖优化
覆盖问题包括过覆盖,弱覆盖,重叠覆盖等等,将造成接入和切换成功率低,
速率低,掉线率高等问题;
可能导致覆盖问题的原因有天馈系统的工程质量问题、天线型号与无线环境不
匹配、覆盖相关参数设置不合理、设备故障等;
主要优化措施包括检查天馈系统,调整天线的方向角和下倾角,调整天线波束
赋形洗漱,排查设备故障,检查邻区关系和调整功率等等。
2、 PCI优化
PCI问题包括PCI冲突,混淆和模三冲突等等;
优化遵循三个原则:PCI复用至少要间隔4层以上小区或者大于5倍的小区半径;同一个小区的所有邻区列表中不能有相同的PCI;相邻小区的PCI模三结
果不能相同。
3、邻区优化
常见的邻区问题是邻区漏配和配置冗余,邻区漏配可能会导致无法切换而掉线,邻区冗余会占用邻区配置的数量,且影响测量的及时性;
邻区优化的目的是提高覆盖率,减少掉话率,提高切换成功率;
一般方法是根据地理位置、无线环境、KPI指标和测试情况对邻区进行分析和
调整优化。
4、系统参数优化
一般参数包括功率参数、PCI参数、切换参数、干扰规避算法参数和天线技术
参数等。
lte网络优化实施方案

lte网络优化实施方案LTE网络优化实施方案。
LTE网络优化是指在LTE网络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网络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
下面将介绍LTE网络优化的实施方案。
首先,LTE网络优化需要从网络规划和设计阶段开始。
在网络规划阶段,需要对网络覆盖、容量、质量等方面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估,确定网络建设的目标和需求。
在网络设计阶段,需要根据规划结果,合理设计网络结构、参数配置、频率规划等,确保网络能够满足用户需求并具备优化的基础。
其次,LTE网络优化需要针对不同的网络问题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
在网络覆盖方面,可以通过优化基站布局、调整天线参数、加强室内覆盖等手段来改善覆盖问题;在网络容量方面,可以通过优化载频分配、调整小区划分、增加小区数等手段来提升网络容量;在网络质量方面,可以通过优化邻区关系、调整参数配置、改善干扰环境等手段来提高网络质量。
另外,LTE网络优化还需要借助专业的优化工具和平台来进行实施。
通过网络性能监测、信号覆盖测试、干扰分析等手段,对网络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瓶颈,并针对性地进行优化调整。
同时,还需要借助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网络运行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发现潜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最后,LTE网络优化需要持续进行,不断跟踪网络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随着LTE网络的不断发展和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网络优化工作也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优化管理体系,确保优化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LTE网络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规划设计到实施调整,再到持续优化,全方位地进行管理和把控。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优化方案和持续不断的优化工作,才能确保LTE网络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并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通信服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弱覆盖的优化
1.1 原因分析
弱覆盖的原因不仅与系统许多技术指标如系统的频率、灵敏度、功率等等有直接的关系,与工程质量、地理因素、电磁环境等也有直接的关系。
一般系统的指标相对比较稳定,但如果系统所处的环境比较恶劣、维护不当、工程质量不过关,则可能会造成基站的覆盖范围减小。
由于在网络规划阶段考虑不周全或不完善,导致在基站开通后存在弱覆盖或者覆盖空洞。
发射机输出功率减小或接收机的灵敏度降低。
天线的方位角发生变化、天线的俯仰角发生变化、天线进水、馈线损耗等对覆盖造成的影响。
综上所述引起弱场覆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网络规划考虑不周全或不完善的无线网络结构引起的
⌝由设备故障导致的
⌝工程质量造成的
⌝RS发射功率配置低,无法满足网络覆盖要求
⌝建筑物等引起的阻挡
1.2 解决措施
改变弱覆盖主要通过调整天线方位角、下倾角等工程参数以及修改功率参数,另外可以通过在弱场引入RRU拉远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总之,目的是在弱场覆盖地区找到一个合适的
信号,并使之加强,从而使弱场覆盖有所改善。
主要的解决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调整工程参数
⌝调整RS的发射功率
⌝改变波瓣赋形宽度
⌝使用RRU拉远
第2章孤岛效应的优化
2.1 原因分析
引起孤岛效应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天线挂高太高
⌝天线方位角、下倾角设置不合理
⌝基站发射功率太大
⌝无线环境影响
2.2 解决措施
关于孤岛区域首先应该是采用调整工程参数等方法,降低山脉、建筑物等对孤岛区域的反射和折射,将无线信号控制在本小区覆盖区域内,消除或降低孤岛区域的无线信号,消除孤岛区域对其它小区的干扰。
但有时因为无线环境复杂,无法完全消除孤岛区域的信号,我们可以通过修改频率(异频组网时)和PCI降低对其它小区的干扰,并根据实际路测情况配备邻区关系,使小区间切换正常,能够保持正常业务。
调整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调整工程参数;
⌝调整RS的发射功率
⌝优化邻区配置
第3章越区覆盖的优化
3.1 原因分析
越区覆盖很容易导致手机上行发射功率饱和、切换关系混乱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下载速率甚至导致掉线。
天线挂高引起的越区覆盖主要是站点选择或者在建网初期只考虑覆盖引起的,一般为了保证覆盖,在初期站址选择的高大建筑物或者郊区的高山之上,但是在后期带来严重的越区现象;通常在市区内,站间距较小、站点密集的情况下,下倾角设置不够大会使该
小区信号覆盖比较远;站点选择在比较宽阔的街道旁边,由于波导效应使信号沿着街道传播很远;城市中有大面积的水域,如穿城而过的江河等,由于信号在水面的传播损耗很小,因此一般在此环境下覆盖非常远。
这些场景都可能导致越区覆盖,综上所述越区覆盖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原因:
⌝天线挂高
⌝天线下倾角
⌝街道效应
⌝水面反射
3.2 解决措施
越区覆盖的解决思路非常明确,就是减弱越区覆盖小区的覆盖范围,使之对其他小区的影响减到最小。
通常最为有效的措施就是对天馈系统参数进行调整,主要是下倾角,实际优化工作当中进行下倾角调整之前要对路测数据进行分析,调整后再验证。
对功率等参数的调整也能够有效地消除越区覆盖。
越区覆盖的解决处理一般要经过两到三次调整验证。
所有的调整都要在保证小区覆盖目标的前提下进行。
解决越区覆盖主要以下两种措施:
⌝调整工程参数
⌝调整RS的发射功率
⌝调整天线的波瓣宽度
第4章干扰优化
4.1 原因分析
TD-LTE系统在本小区内不存在同频干扰,干扰主要来自于使用相同频率的邻小区。
系统内的干扰主要是用户间干扰、PCI mod3或mod6干扰以及相邻小区交叉时隙等带来的干扰。
系统外的干扰主要是雷达,军用警用设备带来的干扰。
以上各种干扰都会对TD-LTE系统网络性能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通常进行干扰原因分析时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相邻小区PCI存在mod3干扰(PSS干扰)
⌝相邻小区PCI存在mod6干扰(CRS干扰)
⌝交叉时隙干扰(小区子帧配比不一致,GPS失步)
⌝切换带上非主服务小区及目标小区带来的干扰
⌝与本系统频段相近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产生的干扰,如PHS(室外站使用F频段时)、WLAN(室内站使用E频段)等等
⌝其他一些用于军用的无线电波发射装置产生的干扰,如雷达、屏蔽器等等
4.2 解决措施
系统外的干扰需要多方面的资源协调解决。
而对于系统内的干扰,首先通过控制小区覆盖调整工程参数解决,在做PCI规划时应尽量避免相邻小区PCI存在mod3或mod6的情况。
TD-LTE 同频组网时,在切换区域最好是只有源小区及目标小区的信号,对于非直接切换的小区信号一定要控制好,可以用扫频仪扫频确定干扰。
干扰的主要解决方法如下:
⌝修改小区的PCI(避免相邻小区出现mod3或mod6)
⌝调整工程参数
⌝提升主服务小区信号,降低干扰信号强度
⌝核查小区子帧配比,检查是否存在GPS失步,消除交叉时隙干扰
⌝查找外部干扰源
第5章切换区域覆盖优化
5.1 原因分析
小区的越区覆盖会对切换区域造成影响,并且由越区带来的导频污染也给切换带来很大的影响。
影响因素主要有:基站选址,天线挂高,天线方位角,天线下倾角,小区布局,RS的
发射功率,周围环境影响等等。
天线下倾角、方位角因素的影响,在密集城区里表现得比较明显。
站间距较小,很容易发生多个小区重叠覆盖的情况。
综上所述,引起切换区域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下面一些:
⌝基站位置
⌝街道效应
⌝天线挂高
⌝天线方位角、下倾角
⌝覆盖区域周边环境(玻璃墙体反射、楼体阻挡等)
⌝RS的发射功率
5.2 解决措施
引起切换区域复杂混乱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因此在进行切换区域覆盖优化时,要注意优化方法综合使用。
有时候需要对几个方面都要进行调整或者由于一个内容的调整导致相应的其它内容也要调整,这个要在实际的问题中进行综合考虑。
调整工程参数主要包括:天线位置调整、天线方位角调整、天线下倾角调整;调整RS的发射功率,来改变覆盖距离。
在实际的网络优化过程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有时候我们没有办法或者无法及时地采用上述方法进行导频污染区域的优化时,可以根据实际的网络情况,通过增删邻小区关系或者PCI 的调整,来进行切换区域覆盖的优化。
调整切换区域各个导频的覆盖范围是对切换区域覆盖优化的首要手段。
解决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调整工程参数
⌝调整小区的PCI
⌝优化邻区关系
⌝调整切换参数
⌝调整RS的发射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