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散文两篇
适合朗诵的优美散文15篇

小学生必读现代散文15篇一.白色山茶花席慕蓉(台湾)山茶花又开了,那样洁白而又美丽的花朵,开了满树。
每次,我都不能无视地走过一棵开花的树。
那样洁白温润的花朵,从青绿的小芽儿开始,到越来越饱满,到慢慢地绽放;从半圆,到将圆,到满圆。
花开的时候,你如果肯仔细地去端祥,你就能明白它所说的每一句话。
就因为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它就极为小心地绝不错一步,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了的,它们是那样慎重和认真地迎接着唯一的一次春天。
所以我走过一棵开花的树,都不得不惊讶与屏息于生命的美丽。
三.春天吹着口哨刘湛秋沿着开花的土地,春天吹着口哨;从柳树上摘一片嫩叶;从杏树上掐一朵小花,在河里浸一浸,在风中摇一摇;于是欢快的旋律就流荡起来了。
哨音在青色的树枝上旋转,它鼓动着小叶子快快地成长。
风筝在天上飘,哨音顺着孩子的手,顺着风筝线,升到云层中去了。
呵,那里面可有蜜蜂的嗡嗡?可有百灵鸟的啼啭?可有牛的呼叫?沿着开花的土地,春天吹着口哨;从柳树上摘一片嫩叶;从杏树上掐一朵小花,在河里浸一浸,在风中摇一摇;于是欢快的旋律就流荡起来了。
它悄悄地掀开姑娘的头巾,从她们红润润的唇边溜过去。
它追赶上了马车,围着红樱的鞭子盘旋。
它吻着拖拉机的轮带,它爬上了司机小伙子的肩膀。
呵,春天吹着口哨,漫山遍野地跑;在每个人的耳朵里,灌满了一个甜蜜的声音——早!四金色花[印度]泰戈尔假如我变了一朵“金色花”,只为了好玩,长在那树的高枝上,笑哈哈的在风中摇摆,又在新生的树叶上跳舞,母亲,你会认识我么?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的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你工作。
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的香气,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当你吃过中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荫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人教语文八年级上册 (部编版)第15课《散文两篇》教案

(一)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掌握阅读哲理散文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揣摩文章的语言,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者的感情。
2.通过小组讨论和自学展示,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分析作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对爱情与知识的执著追求,对人类和平与安宁的莫大关心,感受罗素崇高而博大的胸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再读课文,思考人生:
1、联系实际,怎样理解“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明确:生命像花朵一样,最终必将凋零。但是,生命的意义不是去哀伤,而是在凋零之前,给世界以色彩,以芬芳,让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这样的生命,将和世界一起,获得永存。
2、你对生命有哪些思考?请用比喻的修辞,写几句话和同桌交流。
4.拓展延伸(思考我们活着的意义和价值。)
(三)小组自主学习,分享学习成果
学生小组自学成果的展示
1.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第一小组)
(1)词语的掌握
(2)对内容的把握(罗素活着是为了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同情苦难)
(3)文章的结构
(4)课文的朗读
2.赏析句子(第二小组)
(1)学生展示难以理解的句子
(2)其他组的同学提出问题
让我们共同在这铺满鲜花和荆棘的青春中前行,在乌云和太阳并存的天空下展翅翱翔,让我们的生命灿烂如花!
六、作业布置: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200字左右。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人生之于宇宙,是何其短暂的一瞬;人生之于岁月,是一个何其匆匆的过客。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究竟是为了什么呢?今天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罗素是为了什么而活着的。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老师想跟大家先回顾一下这个单元学习的散文,或写人记事,或托物言志,或阐发哲理,或写景抒情,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散文会是什年么类型的散文呢?
八年级上册语文课件:15.《散文两篇》两篇合并(人教版)

的思想感情?
19
1.罗素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
用文学的笔法,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个 永恒的命题作出了响亮的回答:即“对爱 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 可遏制的同情”。
我为何而生
对爱情的渴望 对知识的追求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20
2.作者渴望爱情的原因: 爱情带来 狂喜
渴望爱情 爱情摆脱 孤独
爱的结合见到天堂的缩影213.如何理解作者在本文中关于 “爱情”的论述?
本文所论述的“爱情”,主要是指男女 之间的爱恋之情,同时又包括父母与子 女之间、兄弟姐妹的亲情。这种感情是 人类最原始、也是最纯最浓的情感。它 是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原动力,所以 作者把它放在三大情感的首位,这种安 排是很有见地的。
在我们的这个时代,权势们“没有时间考虑 人”,“他们只是把人当作砖头或水泥使用, 是用来建筑的,而不是为之建筑的”。把人当 作砖石、水泥、螺丝钉、炮灰、牛马、商品等, 这是20世纪权势者关于人的共同认识。
28
花朵们哪里去了
花朵们哪里去了? 花朵们被姑娘们采去了。 姑娘们哪里去了? 姑娘寻她们的丈夫去了, 丈夫们哪里去了? 丈夫们当兵上前线去了。 士兵们哪里去了? 士兵们被埋葬在坟墓里了。 坟墓到哪里去了? 坟墓上开满了美丽的鲜花。
4
预习检测
5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论述层次。
6
合作探究
7
8
课文研读,合作探究
9
10
课文总结
学习这篇文章,正如同学们所分析的,我 们要感谢生命,尊重生命,用智薏的眼光,灵敏 的头脑和精练的语言、充满哲理的话语,对 生命意义进行探讨,表现了作者对生命本质 的认识。生命是短暂的,易逝的,但它却是永 恒的。我们要感谢生命,尊重生命,向生命的 顽强不息敬礼,我们珍惜生命,就应向生命的 高贵顶礼膜拜,为生命全过程的每一分钟喝 彩,用全部的热情创造无限的价值。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15.散文两篇教案

第四单元
15.散文两篇
四清导航
四清导航
C
四清导航
C
四清导航
D
四清导航四清导航源自四清导航四清导航不能.这一段是对开篇小男孩哭太久的深入论述,引 出下文哭也算时间是这个世界的残酷规则之一.
照应开头小男孩哭太久的例子,进一步论述笑对人生 的观点;点明主题:要笑对人生,面对逆境挺身向前.
四清导航
凡事要往好的方面想.上天为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 你打开一扇窗户.相信自己,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勇往 直前.
四清导航
四清导航
C D
四清导航
C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散文两篇》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散文两篇》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1.根据拼音将相应词语规范、工整地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2.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洗涤(dí) bēi(卑)微牛犊(dú)róng(茸)毛繁zhí(殖) 凋谢(diāo)遏制(è) 濒临(bīn) 俯kàn(瞰)星辰(chén)3.请从所给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枯萎凋谢凋零)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2)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遏制制止阻止)的同情,这三种纯洁而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3)我渴望(希望渴望愿望)减轻这些不幸,但是我无能为力,而且我自己也深受其害。
4.请对下列病句提出修改意见。
(1)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
一个真正的读者就要通过读书来最大限度地享用这些成果的过程。
修改意见:删掉“的过程”。
(2)“五四”青年节前夕,为了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提高青年人的责任意识,幸福社区举行了以“青春与责任”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修改意见:将“提高”改为“增强”。
5.请简要概括《永久的生命》的论述层次。
作者先感慨个人生命的短暂;进而歌颂“生命自身”的神奇和不朽,从悲观中发掘希望,在柔弱中寻觅刚强;最后发出感慨,感谢生命,赞美生命。
6.你们班围绕下面这首诗开展诗歌诵读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1)请你根据这首诗第一节的内容和句式,发挥想象,再来仿写一节诗。
【示例】假如朋友欺骗了你,不要哭泣,不要生气!伤心的日子里须要安慰:相信吧!真正的友谊将会到来。
15散文二篇《永久的生命》《我为什么而活着》

字词测评
生难字
兴味( xìnɡ ) 洗涤( dí ) 卑微( wēi ) 茸毛( rónɡ ) 蔓延(màn ) 遏制( è ) 濒临( bīn ) 俯瞰(kàn ) 星辰(chén )
课文讲解
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划分层次, 概述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写时间流逝,生命短暂。 第二部分(2-4):正面论说“永久的生命”这一话题。 第三部分( 5):赞美生命是奇迹。
2、如何理解“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凋谢是指个体生命陨灭,不朽是指生命现象永存。何以成为 奇迹,指个体生命与生命集合体在易逝和永存方面相差甚大, 却又都是生命,这令人惊奇。
作者认为究竟怎样才能实现“永久的生命” ?
要树立乐观、豁达的人生观,要用短暂 的生命去创造永久的价值。
结构梳理
• 罗素一生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多 次发表声明和演讲,反对侵略战争。二战期间,还因反战 坐了六个月牢。
• 1955年初,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发起了禁核签 名运动。
• 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偕夫人到英国国防部门前静 坐示威,被判两个月监禁。
• 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而
活
让人领略人生
着
最好的境界
第3段作者写追求知识包括了几个方面?
(1)了解人的心灵; 人类自身
人
(2)知道星辰为什么闪闪发光;自然
类 知
(3)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科学 识
追求知识
• 罗素一生著书71种,著述涉及哲学、数学、政 治、伦理、教育、文学、社会学。
• 20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的重大成 果“罗素悖论”及解决这915--2005),原名严 文锦。湖北武昌人。当代作家。 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 《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
部编初中八年级上第15课《散文二篇》知识点同步练习

部编初中八年级上第15课《散文二篇》知识点同步练习永久的生命一、作者简介严文井,原名严文锦,1915年生,湖北武昌人。
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等,曾获首届全国优秀散文杂文奖、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
他被称为“20世纪最知名、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还被无数人视为是“未来时代的先知”,亦是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活动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百科全书式文学家”。
在1950年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二、故事背景《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
文章揭示出个体的生命是卑微柔弱的,但就整个人类来说,生命是永久不朽的,表达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要感谢生命,并以自己全部热情回报生命。
三、理解词义1.洗涤:冲荡;清洗。
2.蔓延: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
3.炫耀:照耀;夸耀。
4.混为一体: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可分割。
5.凋谢:(草木花叶)脱落。
四、课文分段第一部分(1):从时光一去不复返入手,谈生命的易逝。
第二部分(2-3):写生命的永久。
第三部分(4-5):歌颂生命的奇迹。
五、问题归纳1.作者是怎样描述生命易逝的?有何好处?作者从生活中的一些细琐的事情入手,通过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的变化表现出生命的易逝。
这样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更有利于读者感知生命的易逝,通俗易懂。
2.作者为什么说“我们都非常可怜”?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我们的力量是那样的渺小,对于生命上的事我们丝毫不能做主。
作者采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为下一步赞美生命蓄势。
3.“它充满了希望,……随处宣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生命生生不息,永不休止地繁殖着,蔓延着,失去的只是暂时的,希望永远就在前方。
我们应该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命。
4.文章最后一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最后一段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篇末点题,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生命是一个奇迹,它将永久存在,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冰心经典散文(精选15篇)

冰心经典散文冰心经典散文(精选15篇)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中国民主促进会(民进)成员。
中国诗人,现代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社会活动家,散文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冰心经典散文,欢迎参考!冰心经典散文篇1纸船——寄母亲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总是留着——留着,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冰心经典散文篇2母亲节写给母亲的诗:母亲,好久以来,就想为你写一首诗,但写了好多次,还是没有写好。
母亲,为你写的这首诗,我不知道该怎样开头,不知道该怎样结尾,也不知道该写些什么,就像儿时面对你严厉的巴掌,我不知道是该勇敢接受,还是该选择逃避。
母亲,今夜我又想起了你,我决定还是要为你写一首诗,哪怕写得不好,哪怕远在老家的你,永远也读不到……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母亲啊!撇开你的忧愁,容我沉酣在你的怀里只有你是我灵魂的安顿。
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赐,反使她终于沉默。
母亲啊,你是那春光吗?母亲啊!这零碎的,你能看一看么?这些字,在没有我以前,已隐藏在你的心怀里。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在了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冰心经典散文篇3解脱:月明如水,树下徘徊。
沉思——沉思。
沉思里拾起枯枝,慨然的鞭自己,地上月中的影子。
世人都当它是一个梦,且是一个不分明的梦。
不分明里要它太分明,我的朋友,一生的忧患从今起了!却仍须渡过这无边的黑海。
我的朋友!世界既不舍弃你,何如你舍弃了世界?云一般的自由,水一般的清静。
人生纵是一个梦呵,也做了一个分明的梦。
沉思里抛了枯枝,悠然的看自己地上月中的影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助读
罗素一生著书71种,著述涉及哲学、 数学、政治、伦理、教育、文学、社 会学。 20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础研究 的重大成果“罗素悖论”及解决这一 悖论的“类型论”。 罗素于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
资料助读
罗素一生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为维 护世界和平,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反对 侵略战争。 二战期间,还因反战坐了六个月牢。 1955年初,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 发起了禁核签名运动。 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偕夫人到英国国 防部门前静坐示威,被判两个月监禁。 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
“活着”理由
作者为什么而活着?你看到他 怎样的情怀?
渴望爱情:带来狂喜、摆脱孤寂、体会美好 人生境界 追求知识:了解人类的心灵(人)、知道星 星为何发光(自然)、理解毕达哥拉斯的力 量(社会) 同情苦难: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被折磨 者、全球性的孤独、贫穷和痛苦
资料助读
致伊迪丝
经历漫长的岁月 我寻求安宁 我找到狂喜, 我找到烦恼, 我找到疯狂, 我找到孤独, 我找到孤寂的痛苦, 它啮噬着我的心, 但安宁我从未 得到! 到了垂暮之年,行将就木, 我认识了你! 认识了你, 我找到了狂欢和安宁, 我得到了平静的休憩。 多年孤 独的岁月之后 我懂得了什么是爱、 什么是生命 现在,如果我长眠不醒, 我会心满意足地离去。
思考生命的哲理
深情地诵读课文:
1.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胸怀 和境界?
2.你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怎样 的认识和思考?(试用比喻或象征的
手法来写出你的感悟)
一株狗尾巴草
陈梦蝶
墙角,阴暗潮湿。一株狗尾巴草长在那儿,灰蒙蒙的。厚厚的灰尘遮住它原本 鲜艳的绿色。 它仰起头,静静地望着行色匆匆的人们,望着高飞远归的鸟儿,望着纷飞的美 丽昆虫,但没有一个停下脚步看看它。它早已被忘记,被视而不见。 不过,它习惯了。习惯了人们匆匆的脚步扬起的灰尘,习惯了从它身边飞快掠 过的鸟儿偶尔落下的粪便,习惯了昆虫们跃过它身边翻过的每一个白眼。甚至连微 风都不肯送它一丝凉爽,它从发芽开始,就被遗忘,只因为它的名字叫狗尾巴草。 就算如此,它也不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狗尾巴草还是种子的时候,就注定它 只能是一株狗尾巴草,不可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不可能开出一朵娇艳的花,不可 能吐露出哪怕一丝芬芳。 但它心里还是有梦想的。小狗尾巴草从小就敬仰高大的大树,喜爱它粗壮的树 干,喜爱它葱葱郁郁的树叶,喜爱它姿态万千的树枝。但是,那也只能是喜欢,只 能是梦想。 风,终于来了。 狗尾巴草竟然跳起舞来。它舞动着嫩绿的叶片,摇晃着纤细的身体,努力想抖 落身上重重的灰尘。它是那么努力,那么执着。 如果你敬仰参天的大树,喜爱芬芳娇艳的花朵,别忘了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 狗尾巴草也有春天。
理解“活着”
讨论: 我们又是为什么而活着?
高人指路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 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 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 无为而羞愧.这样,当他临终的时候,就可 以骄傲的说,我已将全部的精力和生命都 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 为人类解 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
15 散文二篇
《永久的生命》 《我为什么活着》
永久的生命
(哲理散文)
严文井
作家作品
严文井(1915--2005),原名 严文锦。湖北武昌人。 当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 童文学家。 中共党员,曾任《人民文学》 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 总编辑。
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 《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
初探生命的哲理
大声地诵读课文,思考: 作者从哪些方面谈论生命 的哲理?
感慨生命的短暂 生命的神奇
赞美生命
研读生命的哲理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思考:
作者对生命本质有怎样的认识, 为什么说生命是永久的?
1.横线勾画对你有启迪的语言,把你 的感悟旁批在书上。 2.波浪线勾画不理解的语句,提出问 题准备交流。
认识作者
伯特兰· 罗素(Bertrand Russell, 1872-1970)是二十世纪英国哲学 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 家,无神论或者不可知论者,也 是上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 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 一,罗素也被认为是与弗雷格、 维特根斯坦和怀特海一同创建了 分析哲学。
1950年,罗素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其"多样且 重要的作品,持续不断的追求人道主数学原理》、《物的分析》等。
高人指路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 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 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 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 可落,却不是悲凉 ——冰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