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华源矿难事故调查处理情况
山东汶县华源煤矿透水事故

30岁出头的王新刚背着一个硕大无比的工具包,走进华源煤矿一个狭长幽暗的通道检查设备,一条一米多粗的蓝色管道伸进通道深处。
阴冷的风从井底深处吹过,他打了个寒战。
在“8·17”渗水事故之前,这个通道是煤矿的出风口之一,如今已变成一个抽水点,蓝色管道连接一个大功率的水泵正在运作,浑浊的洪水在机器轰鸣声中从矿井深处被抽走,排入厂区外面的柴汶河。
“都过去7天了,希望在进一步减少。
”参与排水工作的王新刚红着眼圈说。
“8·17”事件像一个沉重的感叹号压在王新刚这样的每一个矿工心上。
没逃命的都是老实人从8月15日开始,在山东中部的这个小镇迎来了罕见的暴雨。
这场来势汹汹的大雨引发了山洪,冲跨了河堤,洪水随即通过废弃砂井蔓延到山东华源集团的煤矿内,而当时井下756人,584人成功逃生,剩余172名矿工至今没有上来。
对这场事故,来自新泰市官方的解释是,雨量大、河坝防洪能力低是首要原因。
据山东华源煤矿事故抢险指挥部专家组成员、水利工程专家尹长文介绍,8月17日2时至15时,柴汶河支流渭水河上游东周水库降雨量达到161毫米,为70年一遇,同时,两河交汇的特殊地理位臵、河坝的沙土土质和废弃的沙坑是造成河坝溃口的另一重要原因。
而随着记者的深入调查,在此次天灾背后鲜为人知的若干种“人为因素”开始浮出水面。
“像是在鬼门关里走了一趟。
”40岁的工人李群心有余悸。
李群是成功逃出的584个工人中的一个,对于那天的情形,他至今想起来仍觉得后怕。
事发当天,天一直下着雨,从上午开始李群就感到心里不大舒服,似乎感到有些事情要发生,“我不大想去,但是缺工要扣100多块钱,严重的还可能开除,所以最终还是去了。
”李群很早就下了井,他感觉今天的泥土比往日似乎湿润了很多,真正出现状况是在中午11点左右,李群和工友们发现煤矿开始渗水,脚底下已经开始变得湿漉漉的了,他似乎听到一丝微弱的水声。
后来中午上井吃饭,工人们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地面有关负责人,但他们并未有任何表示,而此时,李群听说柴汶河附近的一些小煤矿都停止作业了,但华源煤矿仍然坚持井下作业。
全国突水事故典型案例

三、2010年山西王家岭事故
1、事故经过
2010年3月28日,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矿发生透 水事故。事故发生在该矿20101工作面回风巷掘进头,初步分 析是掘进过程中导通老空区而引发透水事故。事故发生时井 下共有261人作业。
4、六大系统
2011年3月24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 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 设完善基本规范(试行)》的通知。
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是指监测监控系统、人 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 统和通信联络系统。所有井工煤矿必须按规定建设完善 “六大系统”,达到“系统可靠、设施完善、管理到位、 运转有效”的要求。
2. 事故原因
2007年8月17日,发生在山东新泰的“华源矿难”成为 建国以来最大的一起煤矿水害事故;其主要原因是: 突降 暴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冲垮河堤、溃水淹井。
3.调度员十项应急处置权
华源事故发生后,山东省政府要求,各级政府、各部 门和广大企业要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健全完善防范自然灾 害可能引发的事故灾难的预报、预警、预防机制,严格工 程施工和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政府的监管责任和企业的主 体责任,严防类似事故发生。
1.事故经过
2007年7月29日凌 晨河南陕县支建地区大雨如注, 山洪暴发,铁炉沟河顿时洪水 咆哮,排山倒海的大浪不断冲 击河堤。汹涌的洪水已冲进支 建煤矿采区巷道,冲垮三道密 封。巷道被淹,当班下井10 2人中只有33人及时升井。
3华源“817”溃水事故

华源矿业公司开拓方式为立井、斜 井混合式,现生产水平两个,分别 是-210m水平和-450m水平;开 拓准备水平一个,为-860m水平。 共有4个生产采区分别为前组四采区、 一采区、八采区、九采区。
二、溃水点情况
华源矿业公司淹井事故主要 溃水点为西都沙坑中废弃沙井, 西都沙坑共有两处溃水点,分别 位于沙坑的南部和东部,东部沙 井为主溃水点。
由于该处地势北高南低,高差约5 米,河堤溃堤后以每秒900 m3的 流量冲刷沙井周围的沙土层和回 填的矸石、粉煤灰,导通采沙井, 溃入井下。
三、冲刷区及塌陷区现状
经测算,溃堤时,柴汶河流量1800 立方米/秒,将堤坝冲垮60余米,洪 水以约900立方米/秒的流量冲入落 差约5米的堤外沙场区域,形成极其
1、各煤矿要进一步健全完善灾害性 天气矿井停产撤人的预案,内容要 切合实际,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要切实做好防水灾演习工作, 组织职工熟悉避灾路线,掌握 自救常识。 3、加强对急呼电话可靠程度的 定期检查,确保通讯网络畅通, 紧急情况下要立即起用,做到 每个作业地点都能及时通知到 位。
4、一旦发生险情,要紧急启动预案, 人员到岗到位,以最短的时间撤出危 险区域所有人员。特别是象华源矿业 公司这样战线长,人员多,地点分散, 撤离困难的矿井,在灾害性天气,应 果断撤人,防止发生人员伤亡。
原张庄煤矿对沙井隐患进行了不间断的 治理。华源公司成立后,利用废弃矸石 及粉煤灰对该沙坑继续进行了回填加固, 重点回填了南部煤层露头区域,共回填 沙坑30万m3,投入资金412万元,矿井 涌水量平均降低300-420m3/h,回填 效果较为明显,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至 今,三十多年没有发生溃水事故。
巨大的冲刷力。
经过35个小时的奋战,8月19日 凌晨3点38分,柴汶河溃水口被 成功堵住。大坝河堤成功合龙后, 大坝外冲刷区和塌陷区地貌已经 显现出来。
华源事故华源事故

抢险预案中,未明确柴汶河溃水时的撤人措施。 指挥人员对本矿井环节多、作业地点分散、通知 和组织人员迅速撤出难度估计不足,在接到柴汶 河洪水漫过河岸、井下发现溃水险情报告后,对 可能溃入井下的水量估计不足,未能果断作出井 下所有人员一次全部撤离升井的决定,而是分三 次下达了受威胁区域人员撤离的命令,延误了部 分人员的最佳撤离时机。
山洪暴发
河岸垮塌处断面上游北、东、南三面环 山,地形坡度较大,地表径流迅速,降雨 易于汇集,雨水汇集后流速湍急。 广泛分布的古老变质岩不利于降水的入 渗,形成地表径流,致使该区域遇强降雨 形成山洪暴发。
..\Documents\照片\被洪水冲断的河流.JPG
河水猛涨
在上述两个因素和东周水库泄洪 的作用下,柴汶河河岸漫溢垮塌处最 大洪峰流量1840m3/s,河水最高水位 超过河岸高程0.85m。
5. 劳动定员管理缺乏标准,井下 作业人员多。
一是华源矿业有限公司没有按照有关规定,结合 本矿实际,制定本企业的劳动定员标准。二是按 照山东省煤炭工业局、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于 2007年6月28日下发的《山东省加强煤矿劳动定 员管理、严格控制井下作业人员数量的暂行规 定》,华源矿业有限公司8月17日中班共超员61 人。三是华源矿业有限公司沿习多年形成的中班 检修习惯,致使中班(11时-18时)人员比其他 小班多150人。
“8.17”事故灾难的原因分析 8.17”
这次事故灾难是8月16日至17日“突降 暴雨”,引起“山洪暴发”和“河水猛 涨”,造成“河岸垮塌”,洪水“溃入井 下”,造成淹井,是一起严重自然灾害引 发的事故灾难。
..\Documents\照片\洪水冲垮堤坝后形成的冲刷区和塌陷区 全景.JPG . . \ Documents\ 照 片 \ 1 A5N0129.JPG . . \ Documents\ 照 片 \1A5N0162.JPG..\Documents\照片\1A5N0151.JPG
山东省能源局关于山东华恒矿业有限公司2·6”事故的通报

山东省能源局关于山东华恒矿业有限公司2·6”事故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能源局•【公布日期】2020.02.07•【字号】鲁能源安全字〔2020〕20号•【施行日期】2020.02.0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煤炭及煤炭工业正文关于山东华恒矿业有限公司2·6”事故的通报各市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兖矿集团,山东能源集团:2月6日9时15分,山东华恒矿业有限公司主运工区在-650水平钢缆机皮带巡查至给煤机时,给煤机仓口掉落,发生跑仓事故,造成2人被困,事故救援正在进行中。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领导批示精神,扎实做好当前煤矿安全防范工作,坚决遏制事故发生,现提出以下要求,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一、切实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
这起事故发生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特殊时期,发生在安全生产集中整治期间,影响恶劣,教训深刻。
事故发生后,省领导同志批示要求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复产和安全生产工作,切实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省领导同志批示精神,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保持清醒头脑,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充分认识抓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的极端特殊性、极端复杂性和极端重要性,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坚决做到安全生产没把握不生产、疫情防控没把握不生产,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创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二、切实抓好煤矿复工复产安全工作。
要认真执行省能源局《关于切实做好煤矿节后复产和当前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鲁能源安全字〔2020〕18号)要求,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切实抓好煤矿复工复产工作。
复工复产前需要整改井下安全隐患的,要制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限定作业范围和作业人员数量,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
拟申请复工复产的煤矿主要负责人,要在矿指挥,亲自组织评估安全风险、限员措施、全覆盖排查治理隐患和职工培训等工作。
煤矿水害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案例二
3.28”华晋焦煤集团王家岭煤矿重特大 透水事故
“3.28”华晋焦煤集团王家岭煤矿重特 大透水事故
2010年3月28日14时30分许中煤集团山西临汾碟子 沟项目部施工的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王家岭矿发生透
水事故,当班下井261人,升井108人,153人被困井下,
被困人员多为山西、河北、湖南、贵州4省籍农民工。为 小窑老空水透水事故。 经查,该起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共造成38人死亡、 115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937万元。
其中,对山东华源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郑珍修
及副总经理张灿君等6名责任人移交司法机关
追究刑事责任,被判处7年不等有期徒刑。对
20名有关责任人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和行 政处罚。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人员中,有地 (厅)级干部3人,县(处)级干部5人。
如有不妥之处 敬请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2、事故原因及抢险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骆驼山煤矿16号煤层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遇 煤层下方隐伏陷落柱,在承压水和采动应力作用下,诱发该掘进工作面底 板底鼓,承压水突破有限隔水带形成集中过水通道,导致奥陶系灰岩水从 煤层底板涌出。
事故的间接原因是:探放水措施不完善,防治水工作不到位;应
急处臵不当,贻误撤人时机;违法分包工程,施工组织混乱;现场施工管 理不到位,技术力量薄弱;建设、施工等单位未严格执行三级安全培训制
救援工作。
4、相关责任人处理结果
事故调查组经调查分析,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共对29
名责任人进行了处理。其中,4名涉嫌犯罪的事故责任人被 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5名企业人员和党政机
关工作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同时,责成内蒙古自治
区人民政府向国务院作出深刻书面检查,中煤能源集团、 神华集团向国务院国资委作出深刻书面检查;由内蒙古煤 矿安全监察局依法对乌海能源公司处以300万元罚款,对中 煤五建公司处以200万元罚款;由内蒙古自治区建设行政主
奇门遁甲分析山东华源矿难

大家好,欢迎来到冉进奇门遁甲精讲讲座,我是冉进。
今天我们用奇门遁甲分析一下山东华源矿难。
北京时间2007年8月17日下午14点30分,山东新泰市华源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发生地表水溃入井下事故,导致当时井下的755人,仅584人成功逃生,171名职工被困矿井中至今,已丧失生还希望,这就是震惊全国的8.17山东华源矿难。
据新闻报道中说,经山东华源煤矿抗险救援专家组专家经分析认为,溃水事故属于自然灾害事故。
但从事故发生的整个过程和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的相关调查来看,此次矿难事故的发生,自然灾害固然是引发事故发生的直接诱因,但绝不是唯一原因,甚至不是主要原因,自然灾害背后有着更为发人深思的深层次原因。
我们奇门遁甲的研究,先排除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只从奇门遁甲的排盘去研究,看看这个时间点到底有什么不利的因素。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画面上的排盘,刚排出来这个奇门局,还没有经过五行能量计算的时候,我还以为我排的这个盘排错了,因为这个奇门局,门星一致,而且是直符天心落1宫,直使开门落1宫,也就是说直符,直使门,天心星,都落在了开门上面,都是在给开门施加正面的影响,所以,我还以为我排错了。
经过仔细核对时间之后,确定就是这个时辰,也就是这个奇门遁甲的排盘。
我仔细计算了一下五行能量,经过五行能量的计算,明确了每个门的旺衰,再来看这个奇门局,就看到不利的因素了。
所以,在这里要给大家重点强调一下,仅仅看原始排盘排出来的奇门局,是看不出来更深层次的信息的,只有计算过五行能量之后,每个门到底好不好,才有明确的定论。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开门,开门虽然临直符,天心星,但是,开门上面有1.5的负力,这个负力不算太大,仅仅看开门的话,还不是属于特别凶险。
我们再来看一下生门,生门上面也有1个负力,碰到这种开门和生门同时有负力的情况,危险级别就直线上升了。
这个奇门局的开门,生门,和前面讲的孙家湾矿难的开门,生门比较类似。
一旦开门和生门同时有负力,死伤都比较惨重。
矿井突水事故案例分析

地面4号露天坑积水水位上升1.2M,积水水面扩大, 地面4号露天坑积水水位上升1.2M,积水水面扩大, 水面覆盖到开采工作面,进一步加快了事故发生的 时间和事故造成严重性。 4、木石煤矿不将越界部分的巷道填绘在采掘 工程平面图上,隐瞒井下作业地点,提供虚假图纸, 逃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监管,为事故的发生埋 下了重大隐患。 5、在雨季期间,各级部门均下达了汛期停产 指令,特别是对抗灾能力差的和存在重大安全隐患 的矿井,要求必须大雨期间停产撤人,但木石煤矿 置若罔闻,违法蛮干,造成事故的发生。
2.矿管理人员没有严格落实防治水方案 2.矿管理人员没有严格落实防治水方案 虽已重视, 虽已重视,并经山东科技大学组织专门论 证和办公会研究,但没有真正在现场实施。 证和办公会研究,但没有真正在现场实施。 3.现场组织撤人不力 3.现场组织撤人不力 933采区9333⑷穿采溜子道工作面突水后, 采区9333 933采区9333⑷穿采溜子道工作面突水后, 现场组织撤人不力。 现场组织撤人不力。
米~ +35.32米的范围内,二个塌陷坑直径均约30 +35.32米的范围内,二个塌陷坑直径均约30 米,造成矿井-38水平以下被淹,导致3208探煤巷 米,造成矿井-38水平以下被淹,导致3208探煤巷 两个掘进头、-86全岩掘进头、3303残采面、-95 两个掘进头、-86全岩掘进头、3303残采面、-95 北头采煤5个作业地点的37人遇险,其中:2 北头采煤5个作业地点的37人遇险,其中:2人经 抢救脱险,35人死亡。历时一个月的时间,事故 抢救脱险,35人死亡。历时一个月的时间,事故 处理完毕,直接经济损失298.1万元。 处理完毕,直接经济损失298.1万元。 三、事故原因 1、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法律意识淡薄,知 法犯法。木石煤矿超越批准的开采上限± 法犯法。木石煤矿超越批准的开采上限±0标高, 越过采矿许可证确定的井田边界+20标高,违法违 越过采矿许可证确定的井田边界+20标高,违法违 规开采防水保安煤柱,顶板冒落后形成与地面直 接联通的溃水通道,导致地面露天坑积水、泥砂 溃入井下,造成矿井-38水平以下被淹,35人遇难。 溃入井下,造成矿井-38水平以下被淹,35人遇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1 山东华源煤矿溃水淹井事故
一、事故经过
2007年8月17日,山东省新汶地区突降暴雨,造成山洪暴发,洪水漫过上游东周、金斗水库泄洪道,造成汶河水位暴涨,汶河大堤决口约50米左右。
17日14时30分洪水通过煤矿用于井下水砂充填的废弃砂井,以50立方米/秒的流量溃入新矿集团华源有限公司(原张庄煤矿)矿井下,当时井下共有756人,该矿发现险情后,紧急撤人,有585人安全升井,尚有172人被困井下。
经全力抢救无人生还,最终造成172人全部遇难。
另外还有名公煤矿有一矿井与华源被淹矿井连通,当时井下有56人作业,发现淹井后有47人撤出,9人遇难。
二、事故原因及性质
1、事故直接原因
1)突降暴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河堤决口山东华源煤矿抢险救援专家组组长卜昌泰介绍了造成煤矿溃水事故的主要原因。
一是突降暴雨。
今年以来,新泰地区降雨比去年同期多35%,比历年多39%。
8月16日至到8月18日止,3天降雨量达262毫米为50年一遇,有70%集中在17日凌晨2点到下午3点,11个小时降雨180毫米以上,为70年一遇。
二是山洪暴发,河水暴涨。
柴汶河上游的山区丘陵地表为很难渗透的土壤结构,大面积的地表水汇总形成山洪,导致河水猛涨,据核算最大洪峰达到了1800 m3/s,该河最大泄洪能力为1089m3/s,河水暴涨、漫河过堤。
三是河堤决口。
在柴汶河两河交汇处,河床极不规则、河道曲折,对河岸冲刷严重;加之决口段为
沙土土质松软,经洪水浸泡、冲刷很快决堤。
2)矿井与洼地连通。
柴汶河决堤之后,洪水进入多年挖沙的沙场,沙场中有废弃的砂井、露天采煤矿井等与洼地相通,从而导致了洪水直接进入煤矿的淹井事故。
2、间接原因
1)华源煤矿领导缺乏安全意识,对存在的事故隐患没有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应急预防工作不到位。
对处于多年挖沙形成的低洼处的煤矿废弃砂井、露天煤矿等与地面连同处没有采取加高、密封等措施,致使溃水进入矿井。
2)当地有关部门对柴汶河维护、管理不到位。
在连降暴雨,山洪暴发,河水暴涨的紧急情况下,有关部门没有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在危险河段派人巡逻,发现险情及时通知相关部门、企业和百姓及早采取应急措施,也是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
3、事故性质
溃水事故抢险专家组经分析认为,此次溃水淹井事故属于自然灾害事故(突降大雨、河水暴涨部分属于自然灾害;但河堤决口、溃水淹井、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应属于责任事故)。
3、对有关人员的处理
经调查认定,这起事故灾难虽然是由严重自然灾害引发的,但也暴露出有关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业在应对极端天气造成的严重自然灾害、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山东省有关方面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依法依纪对26名责任人员追究责任。
其中,
对山东华源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和名公煤矿矿长等6名责任人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20名有关责任人分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和行政处罚。
在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人员中,有地(厅)级干部3人,县(处)级干部5人。
4、经验教训
1)对企业领导及有关人员:加强事故预防,消除一切事故隐患,做好任何突发事件的预防、检测、处臵工作,防止事故发生。
2)政府有关部门:要尽职尽责,管好自己应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