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Y-01 原料车间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原料工段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范文

原料工段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范文

原料工段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范文一、总则1. 为确保原料工段的安全生产,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制定本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2. 本规程适用于原料工段的所有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二、工作责任1. 原料工段安全生产责任人应当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2. 原料工段安全生产责任人应当定期检查设备设施的安全状态,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3. 原料工段所有工作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并正确使用。

4. 原料工段所有工作人员应当遵守工作纪律,严禁酒后上岗、疲劳作业等。

三、安全操作1. 原料工段操作人员在工作前必须进行安全检查,确保设备和环境无明显的安全隐患,如有问题应报告负责人及时处理。

2. 原料工段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操作原理和工作流程,严禁未经培训和授权的人员操作设备。

3. 原料工段操作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操作设备,禁止违章操作。

4. 原料工段操作人员应当正确使用工具和仪器,保证工作的安全进行。

5. 原料工段操作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防火措施进行作业,禁止在易燃易爆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等。

6. 原料工段操作人员应当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禁止乱扔废弃物和涂写乱画。

7. 原料工段操作人员在设备异常或发生事故时应立即停机、报警,并进行适当的应急处理。

8. 原料工段操作人员应当定期参加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安全处理能力。

四、事故处理和报告1. 原料工段发生事故时,相关人员应当迅速采取应急措施,确保人员的安全。

2. 原料工段发生事故后,应立即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并配合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

3. 原料工段发生事故后,相关责任人应立即组织抢修设备,恢复工作秩序,并采取措施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故。

五、应急救援1. 原料工段应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应急处理程序。

2. 原料工段应配置合适的应急救援设备和器材,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可用。

3. 原料工段应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保证消防设施、器材的完好,并进行定期维护和演练。

原料工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篇)

原料工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3篇)

原料工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一、入场前操作规程1、从事原料工段的员工必须参加安全培训,掌握安全操作方法和紧急救援知识。

2、进入工段前需要进行身份验证,确保只有经过培训和授权的员工才能进入工作区域。

3、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服、防护手套等,并确保装备的完好和适合。

二、操作准备规程1、工作区域内必须保持整洁,杂物和危险品必须清理干净。

2、确认原料的供应渠道和数量,严禁使用质量存在问题的原料。

3、获取原料的物料安全技术数据表,了解原料的性质、危险特性和安全操作方法。

4、检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并确保使用的设备具备安全保护功能,能够正常工作。

三、原料接收操作规程1、处理和储存危险品原料需要专门的储存区域,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贮存。

2、严禁将不同性质的原料混合存放,防止发生意外的化学反应。

3、在原料接收时需要验证原料的准确性和质量,并进行准确记录和标记。

四、原料加工操作规程1、加工设备和工具的使用必须符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要求。

2、操作人员必须戴好相关的个人防护装备,并且要保持干燥清洁的工作区域。

3、加工操作时需要确保操作物料的平稳,防止原料喷溅、溅出、漏出等情况发生。

4、加工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如设备异常、原料异常等),应立即停机并报告工段负责人。

五、塑料原料储存操作规程1、塑料原料需要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2、储存区域必须远离火源和易燃物品,严禁吸烟、使用明火等行为。

3、选择合适的储存设备,确保原料贮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定期检查原料的储存情况,及时更换贮存设备和清理储存区域。

六、紧急事故处理操作规程1、在突发事故发生时,立即停止工作,并向工段负责人报告,同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理。

2、使用专门的防护设备进入事故现场,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逃生和救援行动。

3、在紧急事故处理过程中保持冷静,并按照预案和指令进行操作。

七、操作记录与检查规程1、每日工作结束后,需要对工作区域进行清理,并记录操作情况和发现的问题。

原料车间安全作业规程(4篇)

原料车间安全作业规程(4篇)

原料车间安全作业规程1. 工作人员进入原料车间前,必须穿着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和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和防护手套等。

2. 在原料车间内禁止吸烟、饮食和嚼食。

3. 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安全培训和考核,了解原料车间的危险源、安全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理程序。

4. 在原料车间内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操作程序,禁止违章操作。

5. 使用化学品或危险物质时,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使用相应的防护设备和设施。

6. 确保原料车间内的设备、设施和工具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若发现故障或不安全因素,必须立即报告上级主管。

7. 在原料车间内必须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禁止堆放杂物和阻塞逃生通道。

8. 定期检查和维护消防设备和安全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

9. 在原料车间内必须随时保持警惕,发现火灾、泄露、爆炸等危险情况时,应立即拉响警报并按照应急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10. 任何不符合安全规定或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必须立即纠正或报告上级主管,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以上是原料车间安全作业规程的一些基本内容,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补充。

同时,工作人员应定期接受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原料车间安全作业规程(2)是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避免事故的发生和潜在的风险。

以下是一份基本的原料车间安全作业规程: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进入原料车间的员工必须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服、耳塞等。

2. 严禁吸烟:在原料车间内严禁吸烟,防止引发火灾。

3. 明确的操作规范:员工必须遵守严格的操作规范,按照正确的工艺流程操作设备和原料,并禁止擅自更改设备设置和操作参数。

4. 正确使用工具和设备:员工必须正确使用各种工具和设备,并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能。

5. 定期维护和检查:设备和工具要定期维护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

6. 禁止私拉乱接电线:严禁私拉乱接电线,避免电器故障和电击事故的发生。

原料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原料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一、所有操作人员均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在现场进行交接班后方可进入岗位工作。

二、石灰窑岗位开启任何设备前,首先打警示灯,得到班长允许后,方可按要求翻牌、开车。

三、运灰系统设备开车顺序:a、除尘风机→b、1#水平输送机→c、2#白灰振筛→d、白灰斗提→e、白灰破碎机→f、鳞板机→g、星形下灰机→h、圆盘卸灰机其中a—f 采用联档自动保护装置连结;g—h 采用联档自动保护装置连结。

所以若系统进入正常生产时,必须采用联动开车。

四、上料系统设备开启顺序:石灰石电振→上料卷扬机→油泵→上料钟开关→布料器→下料钟开关无烟煤电振由于上料卷扬机采用两地控制,一、二楼能启动除正常上料外,也会浮现上下运物的交叉作业现象。

所以要求上料卷扬机由专人操作,开机前必须打警示铃,对钢丝绳、小车、卷扬机的各部位认真检查后符合安全要求才干进行工作。

遇上下交叉作业时,班长应指定专人统一指挥、协调和联络,料斗开启后,严禁料斗内乘人。

五、配料岗位清扫地坑时,必须通知二楼开卷扬机的人员,上料小车住手运行后方可下坑清扫,清扫的垃圾必须人工运上,严禁利用料斗往上拉运。

六、运灰岗位清扫斗提平台、2#振筛及斗提地坑时,班长必须指定专人监护。

七、司窑、维修人员上窑顶工作时,必须按要求两人同行,高空作业必须戴好安全带,对设备加油润滑时,注意站上风头并要及时清扫现场,防止CO2 和CO 气体伤人和脚下打滑。

八、石灰窑岗位所有设备在运转时严禁任何人进行清洗、加油、检修等工作。

各岗位严格按照《设备规程》、《工艺操作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组织生产。

九、所有操作人员必须集中精力,时刻注意设备运行变化情况,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情况。

增强“三不伤害”的安全意识。

十、石灰窑各岗位检修设备时,若采用异地开启试车时,班长必须指定专人开车、专人联络,传达信息一定要准确,操作要高度集中。

所有操作人员均要学习岗位设备性能及普通用电设备注意事项。

电石分厂三间2022-08一、原料岗位设备较多,大多数设备均异地控制,所以各岗位必须保持现场交接班制度和设备挂牌生产的安全管理制度,时常保持各警示牌清洁。

原料场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原料场岗位技术操作规程

原料场岗位技术操作规程一、前言原料场作为生产线的前段工作区域,是生产成品的基础,对于生产质量和效益的影响非常重要。

而原料场的岗位技术操作规程是一份重要的文档,对于保证原料场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和生产效率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除了具有严谨的技术要求,还必须严格的执行规程。

二、原料场岗位技术操作规程的基本要求(一)物料的接管:岗位操作人员需要确保在接管物料时,先需核对物料名称、规格、批号及数量等信息,以避免搞错物料或者数量不足等问题,并将该信息进行记录。

(二)原料场设备的操作:原料场设备是保障生产的重要保障设施,岗位操作人员需依据相关规定,按照设备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同时,对于设备的检查、保养、维护也必须严格执行。

(三)岗位人员的安全保障:岗位操作人员需时刻关注自身安全保障,严格按照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并对于生产现场的危险因素进行及时的掌握、调查和处理,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

(四)原料的储存管理:岗位操作人员需要对于各类原料进行分区储存管理,区分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物质进行分类存储,并且进行储存记录,以便后续的溯源管理。

(五)物料配送的管理:岗位操作人员需要对于物料的配送进行严格的管理,通知相关部门进行配送,确认清楚物料的名称、规格和数量等细节信息,将物料配送清单进行登记并予以备份。

三、岗位技术操作规程的执行方式(一)有效的培训:岗位操作人员应该在相关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岗位技能的培训,了解原料场的生产流程和各类设备使用细节,并熟悉各类物料的储存管理及配送规定。

(二)严格的执法监督:岗位操作人员还需要经常接受各类监督和检查,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并进行日常的记录和登记,减少各类误操作或差错。

(三)现场值班/ 交接班:岗位操作人员在值班和交接班时,应及时报告关键环节或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处理和解决问题。

四、岗位操作规程的调整与完善岗位技术操作规程是为了规范原料场生产过程而存在的,因此岗位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及时发现规程不适用的问题,并及时对相应规程进行调整和完善,提高岗位操作的准确率和效率,降低生产作业风险。

原料车间岗位操作规程

原料车间岗位操作规程

广西有色天元冶金公司原料车间操作规程原料收料岗位操作规程1、上岗前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严禁酒后上班和班中喝酒。

2、接班人员必须认真查看上一班各种原始记录,详细了解上一班生产情况和存在的安全问题,做好交接班制度,同时详细对所辖工作区域及周围进行检查。

3、当班人员在检查核对进厂原料时,上下车皮楼梯时要抓牢站稳,发现车皮内有异物要与有关部门及时联系处理后方可卸车。

4、加强与取样工的联系工作,并对其工作进行监督,若矿石未卸完时,严禁取样,防止被矿石掩埋。

5、不同的原料,燃料,辅料分别堆放,铁矿石根据不同的品位分别堆放,给以区别。

6、进厂原料,燃料,辅料的收料标准:高度矿:TFe≥58,S≤0.3,P≤0.15,As≤0.07,Al2O3≤3.5;铁精粉:TFe≥60,S≤0.2,P≤0.15,As≤0.07,Al2O3≤3;本地矿:TFe≥48,S≤0.15,P≤0.15,As≤0.07 ,Al2O3≤12;规格矿:TFe为50±2,S≤0.15,P≤0.15,As≤0.07 ,Al2O3≤12;焦炭:C≥80,A≤16,S≤0.6,水分≤8;焦灰:C≥68,A≤20,S≤0.6,粒度≤3mm煤粉:C≥70,A≤17,S≤0.6;石灰石粉:CaO≥52,粒度≤3mm;白云石粉:MgO≥20,粒度≤3mm;萤石:CaF≥70.7、收料操作7.1料场收料员见到外购物料进厂,发出卸车指令,现场指挥,并告知车辆停放地点、料种;7.2应根据作业区规定及现场实际情况,指定卸车位置,安排卸车;7.3收料员如发现外购物料中的杂质多,可以命令其禁止卸车,并且报告车间主任;7.4 取样人员取样时,收料人员进行监督,外购车辆不允许移动位置;7.5 取样结束后,收料工在单据上写明物料的名称7.6 联系铲车,将新卸车物料归堆存放;8 其他规定8.1物料接收过程中,收料员必须全程监督;8.2对所有物料的造堆、出库,涉及到清底作业的,料底厚度均不得大于5cm;8.3 电子计量检验单据的录入必须及时准确;8.4作业区其他临时规定有班长负责组织传达,各料场、各班组必须执行。

原料工安全操作规程

原料工安全操作规程

原料工安全操作规程一、概述为了保障原料工作人员的安全,规范化生产操作,特制定此安全操作规程,规定原料工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以及应遵守的安全规程。

二、安全操作规程1. 个人防护•原料工作人员应穿戴符合工作环境的防护装备。

如手套、防护眼镜、口罩等,并要求定期更换和清洗。

•不得穿戴宽松衣物,如长裙、挂带等,以免引发安全事故。

•不得戴首饰或其他反光物品,以免产生光线干扰造成误操作。

2. 货物运输•运输时应仔细检查货物包装,确保没有破损、变形等现象。

•货物运输期间应避免碰撞、颠簸等情况,以免发生物品倒塌等情况。

3. 原材料储存•原材料应储存在指定区域内,避免堆放在过道或其他易碰撞到的地方。

•储存区域应干燥、通风、防火、防爆,以免产生火灾、爆炸等事故。

4. 制剂生产•制剂生产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检查设备、工艺参数等。

•制剂生产过程中应注意观察,避免操作不当造成事故,如机器堵塞、料液泄漏、温度过高等。

•制剂生产结束后,应及时清理设备和储存材料,以免长时间暴露在外造成物品变质。

5. 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应存放于指定区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置。

•废弃物中的危险废物应集中存放,不得直接倾倒于地面或其他方式将危险废物随意丢弃。

三、紧急处置措施1. 断电中断•发生电器设备故障时,应及时切断电源,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性。

•发生火灾时,应立即采取灭火措施,并通知工作人员及时疏散以避免事故扩大。

2. 应急救援•发生意外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计划,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并寻求协助。

•对受伤人员应及时进行保护,并开展紧急救援工作。

四、安全教育和培训•新员工在入职时,应接受相关安全教育和培训。

•工作中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和预防安全事故的能力。

•紧急疏散演练应定期进行,以贯彻实施应急预案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

五、总结本安全操作规程旨在规范生产操作,避免原料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意外事故,提高原料工生产安全性。

原料加工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原料加工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原料加工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一、开机前
1、检查各部位紧固螺栓是否紧固,各部润滑是否已经加到适量润滑油;
2、检查并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
二、开机中
1、机械设备应无载荷状况下启动,启动时必须利用铃声或其他信号预先警示通告,确认无误后启动开机;
2、防止金属和不易被粉碎的物块进入机体内;
3、粉碎物料应均匀的进入设备粉碎机内,禁止和避免堆满和过量进料;
4、做好自身防护工作,防止飞溅物伤害到操作人员;
三、停机后
1、定期检查各紧固件螺栓坚固情况,及时拧紧松动的螺丝;
2、及时清除设备内物料及工作场地杂物。

3、断开设备的电源进线开关,做好记录方可下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料车间操作规程
编号:DSYHQ/ZY-01洗料工序是决定原材料质量的重要工序,班组长在原料主管及车间相关管理人员带领下,必须确保原材料清洗的数量和质量,并且随时做到节能降耗;车间内各个规格品种物品必须分类堆放整齐,;洗料具体操作如下:
1 原材料进锅前,先将锅内加入适当清水并加热至90—100℃,然后加入需要清洗的原材
料,同时加入适当的化工原料(根据原材料色泽确定化工原料的加入计量),锅内原料和水不得超锅2/3的容积,以免增大设备的负荷;
2 原料搅拌加热20分钟后,将清洗槽内放满清水,从出料机,粉碎机开始,依次开启个机
组进入洗料状态,清洗后的原料必须定量包装(20±2kg);
3 设备运转过程中,班组长不许不间断的巡查各个机组的运转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
相关人员进行即时处理,对漂浮物,瓶盖,纸片及车间地上原料等物品,及时分类处理并堆放整齐;
4 停机时,必须从送料,搅拌依次关掉电源,然后关掉加热和水源;停机后,每班必须彻
底清理磁力架,对废弃口袋及各个系统环节产生的粉末进行清洗并堆放整齐;
洗料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以上条例,如有违反,视情节轻重处以(每人10—50元/次)罚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