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卜算子_送鲍浩然之浙东ppt课件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卜算子_送鲍浩然之浙东ppt课件

bào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词牌名
诗人的朋友
去、到
题目的意思:送别好友鲍浩然到浙东。
王观
宋代词人,字通叟[sōu],如皋[gāo] (今属江苏)人,生卒[zú]年不详。 宗时中进士,作《扬州赋[fù]》,神 阅后甚喜。其词构思新颖[yǐng],用 佻 [tiào]巧,不落俗套。
【宋】 王观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哪边, 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读一读
下片“才始送春归”二句抒写良情别绪:方才“送春”,已是 怅恨;今又“送君”,更添怅恨十分。旦夕之间,两谙别苦,情 堪?但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
“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务 春光同驻,惜春之情既溢于言表,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
浙东图片
• 这首词描写了作者送别好友鲍浩然归家的情景,
谁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第一句诗用了本___诗__练的习手法,第二、三句
比喻 设问
美好祝愿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读一读
开篇“水是眼波横”二句匠心独运:前人惯以“眉如春山” “眼如秋水”之类的譬喻来形容女子容颜之美,而作者此处则反 其意,说水是眼波横流、山是眉峰攒聚,其妙处不仅在于推陈出 发想奇绝,而且在于运用移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 事的山水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课件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课件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 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新奇之处? 词人从“眉如春山”“眼如秋水”的比喻中翻出 新意,反过来用“眉峰”“眼波”比喻山水,造语新 奇。 “眼波横”是热泪盈眶,“眉峰聚”是愁眉紧锁, 来描绘送别时所见的自然山水,折射出诗人的惜别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水像美人的眼波横流,山像美人 的眉峰攒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欲:想要。 处:地方。 眉眼盈盈处:山水交汇处。
要问远行的人去哪里?去有山有 水风景很美的地方。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才始:刚刚。 君:你。 归:回去。
刚刚送走了春天,现在又要送 你(鲍浩然)踏上归途了。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 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好友归乡与家人 团聚的美好祝愿。
送别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课件(共27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课件(共27张PPT)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 春,千万/和春住。
方法领会
这首词描写了词人送别好友鲍浩然归家的情景。词人将景和情奇妙相 连, 借助于水美山美,表达了词人对好友的不舍和美好祝福。这是什么方法?
借景抒情
把逼真的感情融入到外界景物中,既含蓄又极富感染力。
方法领会
你还能说出这种借景抒发离别之情的古诗词吗?
句析:作者嘱咐友人如果能赶上江南春光,一定要与 春光同住。
“春”字有什么含义? “春”不仅指美丽温暖的春天,还指的是幸福美好 的生活。作者希望朋友和春天在一起,其实是在表达 什么情感?
下阙: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
万和春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 那边? 眉眼/盈盈处。
墙角的三角梅 凝聚着汗水的操场Fra bibliotek柔然的草坪
散发芬芳的七里香
笔直的跑道
总是落不完树叶的大树
喧嚣的教室……
最深最真的祝福: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 春,千万/和春住。
上阙: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找一找词中写景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想一想 美在哪里?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句析:这两句采用比喻的手法,借用女子 的眉眼来赞美山水的秀丽。 女子也暗指思念鲍浩然的远方的爱人,暗 示友人回家的心情很迫切。
眉眼盈盈处。
下阙: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
万和春住。
词中的离情别绪表现在哪里呢?用横线画 出有关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ppt优质课件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ppt优质课件
卜算子 送 鲍浩然 之浙东
• 【读一读】 •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 【作者】:王观 北宋
【体裁】:词
• 【注释】
• 卜算子·送鲍浩然①之浙东
• ①鲍浩然:诗人的朋友
• 水是眼波横②, 山是眉峰聚③.
编后语
• 常常可见到这样的同学,他们在下课前几分钟就开始看表、收拾课本文具,下课铃一响,就迫不及待地“逃离”教室。实际上,每节课刚下课时的几分 钟是我们对上课内容查漏补缺的好时机。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懂得抓好课后的“黄金两分钟”。那么,课后的“黄金时间”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 一、释疑难 • 对课堂上老师讲到的内容自己想不通卡壳的问题,应该在课堂上标出来,下课时,在老师还未离开教室的时候,要主动请老师讲解清楚。如果老师已
• 分析: 词的上片着重写人,起首两句,运用风趣的 笔墨,把景语变成情语,把送别时所见自然山水 化为有情之物。
• 当这位朋友归去的时候,路上的一山一水,对他 都显出了特别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仿 佛变成了他所想念的人的流动的眼波;而一路上 团簇纠结的山峦,也似乎是她们紧蹙的眉峰了。 山水都变成了有感情之物,正因为友人鲍浩然归 途中怀着深厚的浓浓感情。
• ②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 ③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 以上两句话利用女人的眉眼来赞美山水的秀丽
•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④ •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 ④眉眼盈盈处:山水交汇处。盈盈:美好的样子
• 译文:
•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像美人蹙起的眉毛。 • 真想问问路人儿要到哪个方向? • 山水交汇处。 • 才送走了春,又要送你回家乡。 • 如果还赶得上江南迷人的春色, • 千万住下来过过美好的日子,可别急着走啊!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古诗词诵读PPT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古诗词诵读PPT课件

古诗赏析

注释
仄片”章复第言可各四命为。。① 韵四。集演三句酌两十之取万北卜 。仄八》为字为增仄四人义树宋算
韵十入慢豆六衬韵字”于《时子 ,九“曲。言字。,。“词盛: 后字歇,宋句,两上双卖律行词 片,指《教,化结下调卜》此牌 五前调乐坊于五亦片,算以曲名
⑥友⑤④水:眼人美③。浙,②
才(行欲波比,常人水
感谢您的观看
江词鲍
始鲍人:。喻这以流是
东人浩
注释
:浩:想
目里秋动眼
路的然
方然指,
光反水的波
,朋:
才)词想
似用喻眼横
简友生
。。人要
流。美波:
称,平
的。
动眼人。水
浙家不

的波之古像
东住详
。。然方说⑧。眉眉远容西美⑦
盈前,比眉
为。山貌京人山
盈去另喻眼
远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姣杂蹙是
注释
:与有山盈
山人时好记起眉
美心说水盈
,遂人,》的峰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读着这个课题你有什么发现吗?
“卜算子”是词牌名,它标明了词的调子, 词牌的名称有很多,如渔歌子 、蝶恋花、菩萨 蛮等等。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调子。在这首词中 “卜算子”这个词牌与词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 “送鲍浩然之浙东”是这首词的题目。
赏析:这首送别词的上阕,词人将江南秀丽的山水比作女子的眼波和眉毛,极 富人情味,也暗示好友即将归乡与家人团聚。词的下阕,词人用了两个“送” 字和两个“归”字,把季节与人巧妙链接,表明好友与春色同归,最后表达了词 人对朋友的良好祝愿。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ppt课件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ppt课件

• 分析:这是一首送别词。 • 开篇“水是眼波横”二句匠心独运:说水是眼
波横流、山是眉峰攒聚,其妙处在于在于运用移 情手法,化无情为有情,使原本不预人事的山水 也介入送别的场面,为友人的离去而动容。 • “眉眼盈盈处”,既是喻指友人故乡的秀丽山水, 又令人想见友人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秀 眉凝愁的情态。妙语双关。 • 下片“才始送春归”二句抒写良情别绪:方才 “送春”,已是十分怅恨;今又“送君”,更添 怅恨十分。旦夕之间,两谙别苦,情何以堪?但 作者却故意出以淡语,含而不露。 • “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叮嘱友人如能赶 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驻,惜春之情既溢于 言表,对友人的祝福之意亦寓于句中。
①鲍浩然:诗人的朋友 ②水是眼波横:水像人流动的眼波。 ③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以上两句话利用女人的眉眼来赞美山水的秀

• 译文: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像美人蹙起的眉毛。

真想问问路人儿要到哪个方向?

山水交汇处。

才送走了春,又要送你回家乡。

如果还赶得上江南迷人的春色,

千万住下来过过美好的日子,可别急着走啊!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ppt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ppt课件
词人把友人的去处写成“眉眼盈盈处”有何好处? 极富人情味;表达出惜别的深情。
上阙运用了比喻、设问的修辞手法,把江 南秀丽的山水比作女子的眼波和眉毛,极富有 人情味,顿时令景物也有了几分惜别的情意, 同时也表达了无论朋友走到哪里,自己的目光 都会一直追随而去的情意。
你能读出这种感情吗?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词中有画,读一读,说一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清丽明秀的江南山水 比喻 把山水化为有情之物
当这位词人的朋友归去浙东的时候,路上的山水对 他都显出了特别的感情。
面对如此美景,你此时的内心感 受是怎样的?用朗读来表达你的内心 感受吧!
设问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交代友人去向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
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宋代词人王 观写的一首送别词。
词牌名 bǔ
往,去。 bào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词人的朋友
词人简介
王观,字通叟,宋代词人。其词 才思新颖,用语巧妙,不落俗套。代 表 作 品 有 《 临 江 仙 · 离 怀 》《 高 阳 台》《红芍药》等。
请你再读这首词,边读边想自己读 懂了什么,再找出词中描写的景物,用 笔圈出来。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 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 上春,千万和春住。
景物: 水
眼波横 山
眉峰聚
同学们自读这首词,借助注释,和同桌交流 对词义的理解。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 毛。要问朋友是去哪里呢?去那山水交汇的地 方。刚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如果你 到江南赶上了春天,千万要把春光留住。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8《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精美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8《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精美PPT课件

“若到江南”二句再发奇想,词人将心中沉痛之 情暂时搁置,对友人送出美好祝福,叮嘱友人如能赶 上江南春光,务必与春光同住。既饱含惜春之情,又 寓之祝福之意。这个“春”既是反映鲜花如锦的春天 季节,也喻指他与心上人生活在一起。这两句,一反 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 性。
有两点突出的成就值得注意:一是构思别致。词 人把送春与送别交织在一起来写,充分表现出对友人 的深情和对春天的留恋;二是比喻新颖。词人以眼波 和眉峰来比喻浙东的山山水水,仿佛这位美人正期待 着他的到来,贴切、自然,富有真情实感。这首词, 轻松活泼,比喻巧妙,耐人寻味,几句俏皮话,新而 不俗,雅而不谑。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 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 /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 上春,千万/和春住。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 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 眉眼/盈盈处。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 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 的地方。
古诗赏析

注释
仄片”章复第言可各四命为。。① 韵四。集演三句酌两十之取万北卜 。仄八》为字为增仄四人义树宋算
韵十入慢豆六衬韵字”于《时子 ,九“曲。言字。,。“词盛: 后字歇,宋句,两上双卖律行词 片,指《教,化结下调卜》此牌 五前调乐坊于五亦片,算以曲名
⑥友⑤④水:眼人美③。浙,②
才(行欲波比,常人水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住”。一扫千古惜春佳句,独具创新之佳妙。
谢 谢 观 看!
• 这首送别词的上片写友人一路山水行程, 含蓄地表达了惜别深情;下片则直抒胸臆, 兼写离愁别绪和对友人的深情祝愿。此词 送别友人,构思新颖。没有送别情境的刻 画和别情依依的渲染,开头便着眼于山、 水。以眉眼盈盈喻山川之美,故乡山河之 美。将人之眉眼与自然山水两组意象重复 叠加,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上阕将 “送君归”与“送春归”叠合,忽生“到 江南赶上春”的奇想,又叮嘱:“千万和春
王观(1035年—1100年,字通叟, 宋代词人,如皋(今江苏如皋)人。 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科举及第。 宋仁宗嘉庇佑二年(1057)考中进士。 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
• 这首送别词轻松活泼,比喻巧妙,耐 人寻味。词的上阕[què],词人将江南 秀丽的山水比作女子的眼波和眉毛, 极富人情味,也暗示好友归乡与家人 团聚。词的下阕,词人用了两个“送” 字和两个“归”字,把季节与人巧妙 连接,表明好友与春色同归,最后表 达了词人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 人蹙起的眉毛。要问行人去哪 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 • 刚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朋友 踏上归途。如果到江南赶上了 春天,就不要辜负这大好春光, 一定要同它住在一起。
• 《卜算子》,词牌名之一。又名《百尺 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 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 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北宋 时盛行此曲。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 “卖卜算命之人”。双调,四十四字,上 下片各两仄韵。两结亦可酌增衬字,化五 言句为六言句,于第三字豆。宋教坊复演 为慢曲,《乐章集》入“歇指调”。八十 九字,前片四仄韵,后片五仄韵 。
水是眼波横,
bǔ bà
才始 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若 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 • • • • •
①鲍浩然:诗人的朋友。 ②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③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cù]起的眉毛。 ④眉眼盈盈处:山水交汇处。 ⑤才始:刚刚。 ⑥若:如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