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案例(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道岔动作电流曲线的分析

道岔动作电流曲线的分析

道岔动作电流曲线的分析微机监测系统对道岔部分的电流随时间的变化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对动作电流曲线的观察、分析,可对道岔的电气特性、机械特性和时间特性进行判断,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采取措施,可起到早期预防、消除隐患的作用。

(一)、正常动作电流曲线分析图一单动道岔动作电流曲线道岔的正常动作过程可分为:解锁一转换-锁闭。

由于直流电动转辙机为串激电机,特点是电流越大,转矩越大,转速变慢;反之,电流越小,转矩就小,而转速加快。

在一定范围内,直流电动转辙机具有电机的转速与转矩,能够随负荷的大小自动进行调整的“软特性”。

ZD6系列电机中:A型动作时间≤3.8秒,D型动作时间≤5.5秒,E、J型动作时间≤9秒.我们可以把上图的道岔电流动作曲线分为四个时段来分析。

第一时段就是道岔解锁的过程,可看出,电机刚启动时,有一个很大的启动电流,同时产生较大的转矩,这时道岔进入解锁状态,动作齿轮锁闭圆弧在动作齿条削尖齿内滑动,当动作齿轮带动齿条快动作时,与动作齿条相连的动作杆在杆件内有5mm以上空动距离,这时电机的负载很小,电流迅速回落,道岔进入转换过程.第二时段为道岔的转换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电机经过2级减速,带动道岔平稳转换,动作电流曲线平滑。

如果动作电流小,表明转换阻力小;如果动作电流大,表明转换阻力大;如果动作曲线波动大,则表明道岔存在电气或机械方面的问题。

在此建议大家将道岔调整到位、滑床板不缺油情况下的道岔电流曲线设置为参考曲线,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分析。

第三时段为道岔进入锁闭过程。

这一过程为道岔尖轨被带动到另一侧,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动作齿轮锁闭圆弧在动作齿条削尖齿中滑动锁闭道岔,自动开闭器动接点转换,切断动作电流。

其动作电流曲线为尾部平滑迅速回零,或尾部略有上翘回零.如果道岔尖轨与基本轨刚好密贴.则尾部平滑;如果道岔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力较大则尾部上翘。

第四个时段为曲线尾部电流为0的阶段。

我们知道,道岔电流曲线的采集是从1DQJ吸起开始,落下停止。

微机监测道岔曲线与与故障分析

微机监测道岔曲线与与故障分析

道岔曲线说明一、单动道岔解锁电流工作电流道岔闭合密贴摩擦电流4mm 不失效,反操回定位。

摩擦电流摩擦电流工作电流工作电流此处说明此曲线图为道岔从反位操纵道定位。

此处说明此曲线图道岔从点位操纵道反位。

二、双动道岔1动工作电流2动工作电流2动解锁电流1动闭合2动闭合1动解锁电流1动摩擦电流2动摩擦电流道岔接近密贴时电流开始增大,曲线突起。

突起越大,说明强度越大。

正常时,道岔接近密贴,电流曲线应稍微突起,即电流应稍微增大。

曲线很平或降低,说明强度偏小,4mm 易失效;曲线突起越大,说明道岔强度越大。

电流曲线呈锯齿状,为尖轨处滑床板润滑不够,道岔转换时尖轨抖动,或微机监测系统采样模块采样时不精确。

A 、B 机工作电流A 动闭合后,B 动工作电流。

可看出A 机先于B 机0.8秒闭合。

若无此台阶,说明A 、B 机同步闭合密贴。

摩擦电流摩擦电流4mm 不失效,反操回反位时的解锁电流。

4mm 不失效,反操回定位时的解锁电流。

1动摩擦电流1动摩擦电流1动工作电流2动A 机已闭合,B 机工作电流。

2动工作电流无台阶,说明2动A 、B 机同时闭合密贴。

4mm 不失效,反操回定位。

2动工作电流4mm 不失效,反操回反位。

五、液压道岔总结:1、分别选择“定位→反位”、“反位→定位”两种工作电流标准曲线图,按键,密码:123,即可保存为参考曲线。

在查看其他工作电流曲线图时,可在“参考曲线”前空白框内点出“√”,即可与参考曲线进行对比。

工作电流1动工作电流2动摩擦电流2、分别选择“定位→反位”、“反位→定位”的两种摩擦电流标准曲线图,按键,密码:123,即可保存为摩擦曲线。

在查看其他摩擦电流曲线图时,可在“摩擦曲线”前空白框内点出“√”,即可与摩擦曲线进行对比。

故障案例(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

故障案例(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

故障案例曲线分析(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1.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1如图3-1所示,11∶12∶42道岔动作电流曲线表明34号道岔由反位到定位操纵时,道岔动作正常。

11∶12∶38定位到反位的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

分析:11∶12∶38异常的动作电流曲线只记录了0.4s左右,而且电流几乎为0。

因为曲线开始记录的时间是从1DQJ吸起开始,说明IDQI吸起过,而1DQJ3-4线圈缓放的时间恰好为0.4s,两者正好相符,从而证明1DQJ的自闭电路没有构成,也就是道岔由定位到反位的启动电路没有构通。

但是限据11∶12∶42反位到定位的动作电流曲线图,可以判断道岔由反位到定位动作正常。

同时,这也说明11∶12∶38定位到反位异常曲线是道岔在反位时进行向反位的单操,室外1DQJ的自闭电路没有构成是正常现象。

如果11∶12∶38是反位到定位的正常曲线,11∶12∶42是定位到反位的异常曲线,判断室外启动电路没有构通;反位到定位单操时,道岔动作正常,说明定位到反位单操时启动电路出现了问题,同时可以排除2DQJ111-113至转辙机自动开闭器11端子间的断线故障(因为道岔反位表示要用到这部分电路),故障围就在自动开闭器11-12到电机端子3间,或者是DF220至2DQJ123-121间。

道岔启动电路如图3-2所示。

结合动作过程、表示继电器状态、电流曲线,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道岔控制电路故障围。

2.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2如图3-3所示,10∶25∶40,17号道岔反位到定位的动作曲线正常。

10∶24∶04,道岔定位到反位动作曲线在转换3s后道岔的电流一直保持在2.5A。

分析:单一从10∶24∶04的故障电流曲线分析,一般有以下两种原因:一是反位到定位转换时道岔尖轨与基本轨间夹有异物;二是反位到定位转换时尖轨与基本轨间密贴力大,以致道岔尖轨不能转换到位。

但是,夹的异物较大时,道岔应较早进人摩擦状态;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力大时,道岔应在即将转换到位时,进入摩擦空转状态,正常动作电流持续时间较长。

微机监测道岔、轨道电路典型故障曲线分析

微机监测道岔、轨道电路典型故障曲线分析

产生原因 一是动作电流过小或是 电机特性不良,二是1DQJ继 电器1-2线圈工作不良,继电 器保持不住。
特点
道岔转换过程中,突 然自己停转,控制台 无表示,实际道岔在 四开状态
2021/3/10
讲解:XX
11
2、异常曲线
8) 转辙机定转子混线曲线
2021/3/10
讲解:XX
12
2、异常曲线
9) 抱死曲线
2021/3/10
讲解:XX
22
❖ 8、一般为导线接触不良所致,在列车过后电压恢复不到原 来值,有时在低值时列车过后能恢复到原来数值
2021/3/10
讲解:XX
23
❖ 9、在无车情况下,当显示轨道电压为零或很低时,应断开分线盘 室外电缆确定室内故障还是室外故障进行查找
18
❖ 5、一送双受轨道电路区段受端电阻短路造成的故障曲线
❖ 当DG轨道受端电阻短路时,造成本区段轨道电压升高。同 时,DG1轨道电压略有下降
2021/3/10
讲解:XX
19
6、轨道电路区段严重漏泄曲线
2021/3/10
讲解:XX
20
4-7
2021/3/10
讲解:XX
21
❖ 7、室外轨道变压器抽头端虚接曲线
讲解:XX
8
2、异常曲线
5)道岔夹异物或故障电流过小曲线
产生原因 道岔夹异物或故障电流小
特点 动作电流曲线长时
间在一个固定值范围 内,道岔不能锁闭, 转换过程超时
2021/3/10
讲解:XX
9
2、异常曲线
6) 启动电路断线曲 线
2021/3/10
讲解:XX
10
2、异常曲线

道岔故障分析一例

道岔故障分析一例

S700K道岔接点组不良造成无表示故障分析一例客专S700K转辙机使用沙特堡接点,该接点密封性好,适应夜间作业潮气较重的湖南地区使用。

但由于其自身的一些缺陷,仍存在故障的可能,且发生故障后不易测试检查,下面将一起典型故障分析如下:某日17:29分某站排列接车进路时33#道岔反操定无表示,单操一个来回后定位表示正常。

一、室内图纸资料分析(一)、查微机监测回放。

动作过程中X2无定位表示,其它正常。

(二)、观察道岔动作电流监测曲线。

与X1的正常动作电流曲线进行对比33#道岔X2的动作电流曲线基本一样,但动作电流曲线方向一栏标记为“反位到故障位”,也说明故障点就在X2。

如下图:X2故障图X1曲线图根据道岔电流采集的相关知识,道岔采集机是通过采集1DQJ的落下接点状态来监测道岔转换起止时间的。

大家熟知,1DQJ吸起、2DQJ转极,道岔开始转换,转换完毕,1DQJ落下。

道岔采集机监测到某个1DQJ的状态由落下变为吸起时,说明该道岔即将启动,采集机开始起动对应的计时器,启动A/D转换,并以不大于40毫秒的采样周期,通过控制模拟量输入板上的多路开关,对该道岔动作电流进行密集采样。

根据下图(道岔电路图)能分析出,微机监测采集形成的电流曲线中说明反位到定位动作电路没有问题,X1、X2、X5到三相电机线路通畅,而曲线尾部的小台阶正常说明表示电路中的二极管支路正常,即从室内表示变压器的3经过X2到33-34、16-15接点到二极管,再过35-36过电动机A、B线圈至表示变压器的4这段电路正常。

故障时定位无表示,说明表示电路中的继电器支路不通或存在问题,该道岔进行来回操动后恢复正常,说明电路虚接的可能性较大,主要怀疑继电器接点及转辙机表示接点,经检查楼内设备正常后,从图纸可分析出故障点在11-12不好的可能性极大。

道岔电流图二、楼外处理检测当晚天窗点内对33#X2接点组更换下道,对故障接点组的阻值测试结果如下:11—12 (表笔接B4和C16)电阻从20欧至230欧抖动,偶尔的出现无穷大的阻值---严重不合格13—14 (表笔接2-1和C3)电阻为29欧---不合格41—42 (表笔接B16和B5)电阻为37欧---不合格其余接点阻的阻值用数字表测试都小于0.2欧。

地铁ZD6型单动单机道岔常见故障案例分析

地铁ZD6型单动单机道岔常见故障案例分析

地铁ZD6型单动单机道岔常见故障案例分析摘要:ZD6型单动单机道岔在地铁线路车辆段中有着不少的运用,本文通过对ZD6型单动单机道岔动作电流曲线的分析,论述常见 ZD6 型单动单机道岔故障成因。

关键词:地铁;道岔;ZD6;单动单机;故障案例1序言我国早期建设的地铁线路车辆段中,使用了大量的ZD6型单动单机道岔,随着城市规模的快速发展,线路运营压力越来越大,道岔设备的故障发生率也越来越高。

本文主要从转辙机转换电流曲线入手,结合启动电流、转换时长、表示电压等监测数据,对常见的ZD6型单机单动道岔的常见故障案例进行分析。

2ZD6型单动单机道岔启动电路ZD6型单动单机道岔启动电路采用四线制控制电路,以 1、3 排接点闭合,定操反为例,如下图所示:图1.四线制ZD6型单机单动道岔定操反启动电路图(1、3 闭合)如上图所示,联锁系统控制FCJ励磁后,1DQJ(3-4)励磁,2DQJ转极,1DQJ(1-2)自闭,启动电路接通,如图中红线所示。

电流路径为:DZ220→RD3→1DQJ(1-2)→1DQJ(12-11)→2DQJ(111-113)→开闭器接点(11-12)→电机线圈(2-3-4)→安全接点(05-06)→1DQJ(21-22)→2DQJ(121-123)→RD2→DF220。

3ZD6型单动单机道岔表示电路ZD6型单动单机道岔表示电路采用四线制控制电路,以 1、3 排接点闭合为例,如下图所示:图2.四线制ZD6型单动单机道岔定位表示电路图(1、3 闭合)如上图所示,DBJ的励磁电路是:BB_II3→R(1-2) →X3→移位接触器(04-03)→开闭器接点(14-13)→开闭器接点(34-33)→二极管→开闭器接点(32-31)→开闭器接点(41) →X1→2DQJ(112-111)→1DQJ(11-13)→2DQJ(131-132)→DBJ(1-4)→BB_II4。

4ZD6型道岔电流曲线分析ZD6型单动单机道岔正常动作电流曲线分为解锁、转换、锁闭、缓放四个阶段,如下图所示:图3.ZD6型单动单机道岔正常电流曲线1)解锁阶段转辙机从静态启动时,需要克服较大的摩擦力,电机会产生很大的启动电流,并产生较大的转矩,当动作齿轮带动齿条移动时,与齿条相连的动作杆存在5mm以上的空动距离,这时电机的负载很小,电机电流迅速回落,然后,道岔进入转换阶段。

交流液压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分析

交流液压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分析
4、道岔空转动作电流曲线
曲线分析:道岔转换时因故无法到位锁闭,由于启动接点无法断开,将导致电机长 时间空转。为避免电机受损,提速道岔设置TJ(或有带延时功能的断相保护器实 现),在道岔转换时间30S仍未转换到位时,断开1DQJ的自闭电路。 常见原因:此时结合故障后将道岔扳回原位时的曲线来分析故障点。 (1)回扳时间短(不解锁空转):锁闭框别卡、锁钩缺油、油压小等。
I
2
1
2
1 DJZ
0.5A
1
05-1
1 001
14 35 36
12 12
18 36 35
动开闭器接点构通回路,产生两 A 1 2 1DQJ
X1
WUV
相小电流。“小尾巴”时间长短
BHJ
1
4
JWXC-1700
ZYJ-7转辙机
图二 液压道岔原理图
1、3闭合
取决于1DQJ的缓放时间,电流
的数值取决于表示回路中阻抗的
回扳时间正常 (不锁闭空转)
典型故障动作电流曲线分析和常见原因
5、道岔转换时间增长
曲线分析:与参考曲线相比,动作时间增长,说明动作时阻力大或转换 力偏小。 常见原因:缺油或油压不足、道岔缺油、道岔尖轨翘头、安装不方正等。
道岔动作过程
3 典型故障动作电流曲线分析
和常见原因
4 典型案例
PART ONE
道岔动作曲线介绍
道岔动作曲线介绍
道岔动作电流曲线纵坐标为电流值,横坐标 为动作时间;不同类型道岔的电流值不尽相同, 动作时间也不完全相同。道岔动作电流曲线蕴涵 的基本要素:道岔转换过程各时段动作电流大小、 转换时间和受力特性延伸。道岔动作电流曲线是 反映道岔运用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PART THREE

交流转辙机道岔动作电流曲线案例分析

交流转辙机道岔动作电流曲线案例分析

交流转辙机道岔动作电流曲线案例分析⾼速铁路信号技术交流前沿▏适⽤▏精品内容导读 ID:gaotiexinhao道岔动作电流曲线作为直接反映道岔⼯作状态的最直接监测⽅式,我们可以通过曲线的分析,快速甚⾄直接准确定位隐患故障点,今天⼩编就和⼤家分享⼀下交流转辙机道岔动作电流曲线案例分析⽅法。

案例1:三相电流中⼀相电流为零曲线分析道岔故障动作电流曲线中,道岔转换时⼀相电流为0A,说明道岔启动电路中有⼀相存在开路现象。

常见原因:(1)断相保护器不良(2)室外遮断开关内部开路(3)启动电路中通道断,需逐段进⾏查找。

案例2、道岔启动瞬间电流升⾼,14秒停转。

曲线分析从上图中可以看出,道岔启动瞬间⼯作电流升⾼⾄5A左右(正常⼯作电流1.7A左右),14秒左右后停转,从曲线分析,1DQJ已正常励磁及⾃闭,室内启动部分已动作完毕,因室外启动电路未完成,导致14秒后室内TJ(或DBQ)落下断开1DQJ⾃闭电路,切断转辙机电源向室外输出。

常见原因:电机不良需要注意的是普通道岔电机不良时导致的故障曲线为A机空转卡阻,从动作电流曲线上可以看出A机动作电流值在启动后没有进⼊平稳的道岔转换期,⽽是逐步爬升,说明道岔在开始转换后外界阻⼒逐步增⼤,最后转辙机因完全⽆法带动尖轨⽽空转。

该情况需要结合B机动作电流曲线进⾏⽐对,如下图中B机道岔曲线电流为0,说明B机未动作。

直流转辙机截图直流转辙机截图案例3、道岔曲线记录时间过短曲线分析有电流曲线记录说明1DQJ已吸起,但未出现启动电流,说明2DQJ未转极,道岔曲线只记录1秒说明1DQJ不能保持⾃闭,室外道岔未动作,分析判断为2DQJ继电器特性不良。

常见原因:2DQJ继电器特性不良案例4、道岔动作13秒停转-空转卡阻曲线分析从图中看出,道岔动作5秒左右电机开始空转,与正常道岔动作电流曲线相⽐,说明道岔已解锁,在转换过程中受阻空转,⽆法正常到锁闭位置。

常见原因(1)道岔机械部分卡阻(2)滑床板缺油(3)⼯务部件松脱卡阻案例5、道岔到锁闭位后⽆表⽰曲线分析从道岔动作曲线可以看出,道岔已正常转换到位,⼩尾巴未出现,说明沟通表⽰电路的通道存在故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障案例曲线分析(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1.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1如图3-1所示,11∶12∶42道岔动作电流曲线表明34号道岔由反位到定位操纵时,道岔动作正常。

11∶12∶38定位到反位的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

分析:11∶12∶38异常的动作电流曲线只记录了左右,而且电流几乎为0。

因为曲线开始记录的时间是从1DQJ吸起开始,说明IDQI吸起过,而1DQJ3-4线圈缓放的时间恰好为,两者正好相符,从而证明1DQJ的自闭电路没有构成,也就是道岔由定位到反位的启动电路没有构通。

但是限据11∶12∶42反位到定位的动作电流曲线图,可以判断道岔由反位到定位动作正常。

同时,这也说明11∶12∶38定位到反位异常曲线是道岔在反位时进行向反位的单操,室外1DQJ的自闭电路没有构成是正常现象。

如果11∶12∶38是反位到定位的正常曲线,11∶12∶42是定位到反位的异常曲线,判断室外启动电路没有构通;反位到定位单操时,道岔动作正常,说明定位到反位单操时启动电路出现了问题,同时可以排除2DQJ111-113至转辙机自动开闭器11端子间的断线故障(因为道岔反位表示要用到这部分电路),故障范围就在自动开闭器11-12到电机端子3间,或者是DF220至2DQJ123-121间。

道岔启动电路如图3-2所示。

结合动作过程、表示继电器状态、电流曲线,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道岔控制电路故障范围。

2.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2如图3-3所示,10∶25∶40,17号道岔反位到定位的动作曲线正常。

10∶24∶04,道岔定位到反位动作曲线在转换3s后道岔的电流一直保持在。

分析:单一从10∶24∶04的故障电流曲线分析,一般有以下两种原因:一是反位到定位转换时道岔尖轨与基本轨间夹有异物;二是反位到定位转换时尖轨与基本轨间密贴力大,以致道岔尖轨不能转换到位。

但是,夹的异物较大时,道岔应较早进人摩擦状态;尖轨与基本轨密贴力大时,道岔应在即将转换到位时,进入摩擦空转状态,正常动作电流持续时间较长。

对这两个曲线进行对比分析,从10∶25∶40道岔反位到定位的正常动作曲线看,道岔转换时间在左右,而从10∶24∶04动作电流故障曲线看,17号道岔反位到定位动作时摩擦状态发生在道岔转换3s后即将落锁的时刻,说明此摩擦状态发生的原因是尖轨与基本轨间夹有异物,而且异物不大(尖轨与基本轨间夹有异物过大时,在道岔动作1s左右就会进入摩擦状态)。

如果10∶24∶04动作电流故障曲线中摩擦状态发生在左右,再加上10∶25∶40所示的动作电流曲线反映出道岔的动作电流虽然基本正常,但是动作锁闭电流的偏差高达0.5A,还可判断出道岔故障是因为道岔反位到定位的密贴力大、不落锁所致。

3.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3单独分析图3-4所示13∶28∶31定位到反位的动作曲线。

道岔的定位到反位的动作曲线在后降为0V,道岔转换过程中,突然停转,控制台无表示,道岔实际在四开状态。

这组道岔为双动道岔,39号道岔先于37号道岔动作。

分析:从图3-4可以看出,左侧的动作曲线正常,39号道岔的转换时间为左右,右侧的故障曲线只有39号道岔的动作曲线,没有37号道岔的曲线,且39号道岔转换时间只有左右,表明39号道岔没有转换到位。

单一对此故障曲线分析,一般有以下3种原因:①1DQJ继电器1-2线圈工作不良,导致道岔动作后1DQJ继电器保持不住吸起。

②道岔定位到反位的启动电路有虚接问题。

③道岔动作电流小,1DQJ 继电器特性不良,导致道岔动作后1DQJ继电器不能保持住吸起。

经询问现场得知,在此故障发生前,还有与图3-4中右图类似的故障曲线图,同样是道岔转换的中途39号道岔停转,由此判断故障原因可能是39号道岔启动电路虚接,当39号道岔启动电路发生虚接时,断开了1DQJ的自闭电路,使1DQJ提前落下从而39号道岔不能转换到位。

来回单操道岔后由于启动电流比较大,使虚接部位接通,从而出现图3-4中左侧的正常的曲线图。

如果从两个曲线的对比分析,可以初步排除1DQJ1-2线圈工作不良,以及道岔动作电流小、1DQJ 继电器特性不良的故障可能,因为这两种故障原因影响道岔的所有位置的操纵。

分析两个动作曲线,由于异常曲线动作在先,正常曲线动作在后,说明异常曲线发生后道岔已经转换到定位。

这样才能为13∶29∶39的正常曲线打下基础。

同时,可以判断出,13∶28∶31的异常曲线是发生在道岔处于未转换到位的四开状态操纵并转换到位的,所以采集到的动作电流曲线异常。

4.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4如图3-5所示,17号道岔10∶56∶20动作电流曲线正常。

10∶55∶45动作电流曲线异常,电流一直保持在8A大约12s左右。

分析:单一对17号道岔反位到定位电流曲线进行分析,一般有以下4种原因:①17号道岔转辙机定子半混线。

②17号道岔转辙机电机输出转矩不足。

③道岔转换阻力大。

④转辙机减速器故障。

如果从两个曲线的对比分析,左侧10∶56∶20定位到反位曲线正常,而右侧10∶55∶45反位到定位曲线异常,说明故障发生在启动电路的非共用部分,也就是原因①(l7号道岔转辙机定子半混线),其他3个原因都会导致两个方向的启动电路都有问题。

同时,道岔动作电流达到8A而断路器没有跳起,说明此道岔断路器故障或容量设置有问题。

道岔启动电路如图3-2所示。

5.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5如图3-6所示,9/11号道岔的动作电流曲线为单动道岔动作电流曲线,道岔名称为9/11号,是双动道岔的名称。

据了解,该组道岔经历了改造,道岔名称没有及时修改。

该曲线采集的是9号道岔的动作电流曲线,根据图中两个时刻动作曲线的对比,发现04∶40∶33曲线不平滑。

分析:9/11号道岔定位到反位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大致有两种:一是电机炭刷与转换器面不是圆心弧面接触,只有部分接触。

电机在转动过程中,换向器产生火花,造成动作电流曲线有毛刺。

二是电机换向器有断格或电机换向器表面清扫不良。

由于电机断格使电流曲线明显有毛刺,不平滑。

这是日常对道岔维护不到位产生的常见的异常曲线,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6.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6如图3-7所示,2号道岔从定位到反位或从反位到定位动作时,在3s后动作电流曲线保持在2.5A,再经过3~6s的时间道岔转换完了。

分析:从曲线可以看出,道岔在转换到左右后电流由1.3A增大至2.5A,从转换时间上看,说明转辙机基本转换到位,只是当转换完了锁闭时,由于机械末落锁,使启动接点无法及时断开,使转辙机处于摩擦状态,又经过3~6s道岔落锁,启动接点断开。

如果异常曲线只有一侧,则可以判定2号道岔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可能是尖轨夹有异物。

但是如图3-7所示,道岔两个转换位置都出现了这种现象,可能原因是有:一是由于道岔尖轨尖端轨距变化,造成道岔定位、反位密贴力大。

二是转辙机的自动开闭器卡阻,或弹簧力小,致使自动开闭器无法断开启动电路。

所以,在日常道岔维护时注意及时检查自动开闭器的动作状态,存在蔫打问题要及时处理,保证自动开闭器动作灵活。

7.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7如图3-8所示,二动8号道岔刚一启动就停转。

分析:该组道岔是一组三动道岔,其中最先动作的是10号道岔,10号道岔为双机牵引(有A、B机两处牵引点),由于道岔密贴力调整、摩擦电流调整等因素影响,容易发生道岔反转现象(俗称喘气)。

正常情况下,如10号道岔转换完落锁后,就会接通8号道岔的启动电路,但是由于10号道岔发生反转倒接点,会导致8号道岔已经接通的启动电路随之断开,从而形成了图3-8所示的道岔动作曲线。

另外,从这一曲线还可以看出,曲线不平滑,动作时毛刺较多,这是电机换向器清扫不良、炭粉过多等原因所致。

8.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8如图3-9所示,从21号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可以看出,道岔启动电路动作后有一段时间(大约0.6s)动作电流几乎为OA,后转辙机才开始动作,之后道岔正常转换。

分析:道岔曲线开始记录说明1DQJ吸起正常,但启动转辙机转换延时,而且延时时间基本上是1DQJ的缓放时间,说明道岔启动电路中动作转辙机电路存在问题。

分析可能的原因:一是2DQJ插得不实,或者2DQJ电气特性不良致使2DQJ转极时间延长,导致发生转换延时问题。

二是转辙机动作电路中有虚接,虚接点在接通道岔动作电源后,会因击穿虚接点转为接通状态,导致发生转换延时。

实际原因为:2DQJ插得不实。

9.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9如图3-10所示,58/60号道岔为双动道岔,其中一动60号道岔的动作电流曲线正常,58号道岔动作锁闭电流偏差达到了1A,而标准为不大于。

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道岔密贴力大是一个主要原因,当道岔调整力大,天气、温度稍有变化会引起转辙设备几何尺寸变化,容易使道岔锁闭电流超标。

这个异常曲线发生在8月2日13∶53,是一年中气温比较高的月份,也是一天中气温较高的时刻,转辙设备几何尺寸会发生变化的可能性非常大,这要求在日常维修维护中注意季节特点,及时对设备进行适应性调整。

同时,工务作业因素的影响也不能忽视,例如工务在道岔处进行改道作业,会引起道岔框架变化引起锁闭电流上升。

另外,从这一曲线还可以看出,曲线不平滑,动作时毛刺较多,也可能存在电机换向器清扫不良的维修质量不高问题。

10.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10如图3-11所示,13号道岔是提速道岔,电机采用交流三相电源,所以曲线上用红、绿、蓝三种线代表交流380V电源中的A、B、C三相的电流。

分析:分析13号道岔的曲线可以看出,从反位向定位扳动道岔时,解锁、转换电流曲线正常,转辙机落锁,切断启动电路。

但是,开始采集电流曲线的时间是1DQJF吸起,结束记录曲线的时间是直至1DQJF落下。

所以,启动电路断开后,BHJ落下→1DQJ落下→1DQJF落下(一般需要1s左右),这时才停止记录道岔动作电流曲线。

由于提速道岔整流匣并联在道岔表示继电器中,而且表示电路要检查电机线圈,在转辙机落锁、1DQJ和1DQJF缓放期间,会有两相电压加在通过线圈与整流匣构成的回路上,从而使回路有电流通过,所以,整流匣支路正常时,虽然道岔动作结束断开启动电路,但也会记录流经整流匣、线圈的电流。

当整流匣支路发生断线时,这一支路就会没有电流。

所以,此时道岔虽然转换到位落锁,但是道岔没有表示,记录的是如图3-11所示的曲线。

11.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异常原因分析11从图3-12提速道岔动作电流曲线可以看出,2号道岔在转动4s以后,动作电流开始发生变化,成为电液转辙机溢流状态时的电流。

分析:电液转辙机的转换时间在8s左右,通过图3-12所示曲线能直接看出道岔转换过程中出现卡阻故障,30s后TJ吸起才使转辙机自动停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