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化强国

合集下载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和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和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和内涵全会在决定中明确提出来,到2020年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那么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呢,怎么样才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呢,我们想我们从它的目标和内涵作一些展开和分析,来和大家分享。

我们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而且要创造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财富,我国将实现文化发展的国际化,而融入世界文明发展的轨道,从文化资源大国而转变为文化内容大国,成为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肩的文化强国。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中华民族将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崭新面貌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

那么具体的衡量标准我们认为有以下五个方面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我们来进行思考,和大家一起来讨论。

第一个就是全社会的文化创新活力要被充分激活。

在继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的能力明显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繁荣,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力,广泛传播的文化艺术作品和精品节目,不仅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且在国际文化市场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广泛的国际化的影响。

那么,这一条主要是讲你要有内容,文化就是内容。

这个内容体现在作品和节目,你没有作品和节目谈不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谈不上你是文化强国,比方说《哈利波特》这样的作品,它在全世界广泛传播,有巨大的影响力、号召力、吸引力,这本书的出版以及由这本书所改编成的动漫电影,像各种文化节庆活动、展览、主题公园等等等等,它所形成的全产业链的这个产值达到了2千亿美元之多,2千亿美元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

所以,我们至少要有跟哈利波特这样的相媲美,那么你才能谈文化强国。

再比方说阿凡达,美国的阿凡达在中国放映以后市场上拿到了13亿人民币的票房收入,在全球市场上拿到了20多亿美元的票房,所以它影响力很大。

美国的电影产业称雄世界文化市场,美国一年出产的电影大致上有五六百部,只占世界电影总量的7%左右,但是它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0%,大家想一想,7%的数量它的收入占到世界电影市场的70%,这是怎么样一种竞争力。

文化强国建设意义及其路径探索

文化强国建设意义及其路径探索

文化强国建设意义及其路径探索文化强国建设是指一个国家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文化产业和促进文化发展,提升自身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过程。

文化强国建设不仅对于保持国家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促进国民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国家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一个国家维护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战略。

文化强国建设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的体现。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竞争正从军事和经济领域逐渐转向文化领域。

一个强大的文化强国可以通过塑造自己的国家形象和价值观念,增加国际影响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文化强国建设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凝聚力。

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国家可以提供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提高民众的素质和幸福感。

文化强国建设可以加强民族认同和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文化强国建设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

文化产业是一个具有巨大潜力和竞争力的产业,拥有广泛的市场需求和就业机会。

文化强国建设可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激发创新创造力,推动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

文化强国建设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国家的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的独特宝藏,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一个文化强国应该致力于保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将其融入现代社会,并传承给后代。

要实现文化强国建设,需要探索以下几个路径:加强文化产业的发展。

文化产业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核心支撑,可以通过规划产业布局、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提高文化事业的投入和管理水平。

要实现文化强国建设,需要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

还需要加强文化事业的管理和运营,提高文化机构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加强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

要实现文化强国建设,需要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化人才队伍,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和艺术欣赏能力。

可以通过改革教育体制,加强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培养更多的文化专业人才。

建设文化强国的知识点总结

建设文化强国的知识点总结

建设文化强国的知识点总结一、文化强国的概念1. 文化强国的定义文化强国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以文化建设为主要目标和动力,以提升国家软实力为核心,促进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家。

文化强国并不是简单地依靠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来展示国家的实力,更多地侧重于文化素质的提升,以展示国家精神风貌,增强国家文化自信心,提高国家整体实力。

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求快速,而应该把提高思想文化素质作为首要任务,推行全民素质教育,弥补国民精神需求等等。

2. 文化强国的意义建设文化强国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文化是维系国家社会团结的纽带,是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其次,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化交流和对外传播可以增强国家的国际影响力。

此外,文化强国对于国家的自身发展也有意义,它可以提升国民的精神文明素质,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增加国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二、建设文化强国的关键任务1. 加强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基础。

要推行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为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基础。

此外,还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国民的就业技能。

2. 促进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文化强国建设的核心。

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培育新兴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同时,还要推动科技与文化的融合,推动数字经济与文化的结合,加快文化产业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以提高文化产品供给水平。

3. 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文化产业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必须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打造更加宽松的政策环境,推动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健康发展。

同时要倡导文化消费,带动群众参与文化活动。

4. 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文化人才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支撑。

要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文化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批国际级文化大师和精英人才。

此外,还要推动文化科技人才的培养,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

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及其内涵价值

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及其内涵价值

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及其内涵价值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国家的灵魂,文化强国战略就是通过发展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扩大文化市场和文化消费,造就文化人才,使文化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实现国家经济、社会、教育、科技、生态与文化的和谐发展,形成国家的文化品牌,提升国家的文化辐射力、传承力、创新力、支撑力、竞争力等,增强国家文化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

文化强国是指一个国家的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市场、文化消费和文化人才的综合实力居于国际的第一方阵。

文化强国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文化强国对公民素质的影响科学文化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包括良好的教育素质、科学素质、文化素质。

科学文化的力量,越来越深刻地成为改造世界、推动国家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

通过文化强国建设,使国家公民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文明行为方式是文化强国的最首要特征, 也是文化强国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是否拥有科学文化力量,以及多大程度上拥有科学文化力量。

人民必备的文明行为能力是文化强国的一个重要因素。

人民如果都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传承家庭美德、崇尚职业道德、升华个人品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那么就很容易树立起良好的国家整体形象。

二、公共文化的建设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进国家级、省级、市级、区县级重点文化设施建设,促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

大力实施数字文化建设工程,促进数字网络技术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应用。

完善的文化活动信息发布机制,健全的文化新闻发布制度。

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和运行机制。

政府职能转变,由办文化到管理文化转变为治理文化和公共文化服务上来。

满足实际需要的公共文化产品,建立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制度,建立公共文化服务公示制度,建立经营性文化场馆的优惠服务制度探索建立对高雅艺术演出活动的票价补贴机制。

建设文化强国的现实意义

建设文化强国的现实意义

建设文化强国的现实意义文化强国是一个国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达、文化软实力强大,并在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家。

建设文化强国意味着在现代化进程中,文化作为核心力量,将对国家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建设文化强国的现实意义。

首先,建设文化强国可以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标志和归属感,它是一个国家的独特标识和精神力量。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可以弘扬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能力,增加中国的全球凝聚力和影响力。

通过国际交流、文化合作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中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在国际事务中让世界对中国有更多的了解和认同。

其次,建设文化强国可以推动经济发展。

文化产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文化产业发展能够吸引国内外投资,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并且有利于形成更有竞争力的品牌和产品。

同时,文化消费也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文化产业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因此,建设文化强国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建设文化强国可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自信心。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和精神动力,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塑造公民道德风尚的基石。

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加强对公民的文化教育、文化素质培养,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和文化素养,增强国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进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并且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和谐发展。

最后,建设文化强国可以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和道德建设。

文化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指标,是评价一个社会和国家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准。

建设文化强国需要加强道德教育、提高道德观念和道德认同,弘扬公民道德和社会公德,推动社会诚信和社会道德建设,提升社会风气和社会文明程度。

一个文化强国应该具备高度的文明素养和道德观念,以此来提升社会整体素养和公民的幸福感。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9.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9.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探究二:
请小组向大家介绍你们最喜欢的一个文化活动。 要求:(1)说明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2)参加这些活动有什么意义。 (3)你对活动的开展还有什么建议。 (4)校园活动的创办,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什么启
示。
启示
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
淮剧,又名江淮戏、淮戏,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 2019 年11月21日,在浙江省第二届华东六省一市现代地方小戏大赛闭幕式 暨颁奖晚会上,滨海报送的现代小淮戏《特殊任务》获得了大赛最高 奖项“华东六省一市现代地方小戏大赛大奖”。
启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推动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 中华文化新辉煌。
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1.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中华文化该何去何从?
A┇20世纪初
1929年,胡适作《中国今日的 文化冲突》,正式提出“全盘 西化”一词。他认为:我们必 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 不但物质上不如人,机械上不 如人,并且政治、社会、道德 上都不如人。”
康有为:中国立国数千年,礼仪 纲纪,云为得失,皆奉孔子之经, 若一弃之,则人皆无主,是非不 知所定,进退不知所守,身无以 为身,家无以为家,是大乱之道 也。要冒万死以力保旧俗,存礼 教而保国魂。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 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 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 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定不移的发展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议题三:文化道路的发展
-------走进滨海看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PPT课件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PPT课件
8、2009年 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颁布实施
9、2011年十二五规划 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 济进入文化领域,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8
10、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 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首次提出“文化强国”
中华文化有影响
6
中共中央对文化发展的历次部署
1、1996年十四届六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协议》“一 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2、1997年十五大 明确提出把文化建设看作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并指出文化建设是综 合国力的体现
3、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 “十五”规划的建议》中央文件中第一次出现发展 产业的字样
9
10
11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文化自觉是指人们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以及对文
化 的地位、作用、发展规律和建设使命的深刻认识 和准确把握。 文化自信则是人们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以及 在此基础建立起来的对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心。 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只有高度的文化自觉 才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表现。
中国
美中两国文15
16
二、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品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
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把社会 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 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 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 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科学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科学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科学内涵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科学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3.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4.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共同参与,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不断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文化强国?
张尚德
1.相当程度的公平、正义和没有动摇国本的各类剥削。

2.武备自守,一等。

3.刑也必上大夫的健全法治,在真正安全、稳定的全社会生活上,大家可自由言论、出书与
集会。

任何人任何犯法,必经公开法治。

4.在小康社会上,做到「礼运大同篇」中的基本内涵,人人能一生无太多忧愁的养生送死。

从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5.发展在理与礼上,与衣食住行相应高贵的育与乐的教育。

切莫庸俗,不必人人西装也。


面西化,那是什么???现在连娱乐,都在全面学美国,跳起舞来,身上的骨头,都想丢掉,天啊!
6.全面吸摄古今中外的人文精华文化。

偶穿西装,内涵中国,外示西态,也没有什么不好。

外显温柔,内超日月,此乃中国精华文化的极致。

俺尚德非狭隘的民族主义。

7.在固有文化的智仁勇,即真善美的内涵与外延上,扶持全世界,四海之内皆兄弟。

科学为
真,慈爱为善,喜悦为美。

此乃一而三、三而一者。

宇宙心同、理同,本来兄弟。

在理论与实际上,良好可用的千流万家,汇于中国。

真正万紫千红、百花齐放也。

8.公权与民权功能铺陈的实质、作用与长远可行度,应符合理性与在经验上点点滴滴的实际。

切非主观空谈与幻想,如此,才能长治久安。

9.透过德训与礼化的自觉与实践,人人在衣食无忧中,享受普世价值的生活,从而颠倒远离,
狱中无囚,诸国来朝,人人归顺,万类讴歌,普天同庆。

10.盖天配地,无声无臭,永续祖先,契应宇宙,此之谓文化强国,此乃真的自动大统一也。

尚德万千祈祷。

二○一一年十月二十日
于湘潭道南书院恭思敬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