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篇_名句
陶行知教育名篇摘抄

阆中中学校2022年春高2020级期中学习质量检测英语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 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was the weather like during Jane's trip?A. Rainy.B. Windy.C. Sunny.2 When will the programme end?A. In February.B. In October.C. In December.3.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 Mother and son.B. Doctor and patient.C. Teacher and student.4. How will the man go home?A. By car.B. By bus.C. By subway.5. What is the woman going to do?A. Throw a party.B. Do the cleaning.C. Get some sleep.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陶行知名篇精选摘抄

陶行知名篇精选摘抄
1. 为人师者,须以德为本。
教育的最高境界在于培养学生的德性和品行。
2. 教育不应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 要有耐心和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
每个学生都有他们独特的优点和特点,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去教育他们。
4. 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核心,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
5. 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6. 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全面发展。
7. 教育应该是一种愉悦的过程,要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8. 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榜样,要用自己的行为和言行去影响学生。
9.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让他们有勇气和能力面对挑战和困难。
10. 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陶行知教育语录经典

陶行知教育语录经典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文集》98页《答XX铭贤学校徐正之先生书》2、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
原载《乡教从讯》1929年3月15日3、训育上的第二个不幸的事体就是担任训育人员的消极作用。
他们惯用种种方法去找学生错处。
……我们希望今后办训育的人要破侦探的技术,丢开判官的面具。
他们应该与学生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帮助学生在积极活动上行走。
他们也不应当忘记同学互相感化的影响;最好还要运用同学去感化同学——运用朋友去感化朋友。
《南京中等学校训育研究会》卷一622-623页4、训育上还有个最不幸的事体,这事就是教育与训育分家,把教育看作知识范围以内的事,训育看做品行范围以内的事,……殊不知学习知识与修养品行是受同一学习心理定律支配的。
我们如果强为分家,必致自相矛盾,必致教知识的不管品行,管品行的不学无术。
所以我们希望担任训育的人,要打破知识、品行分家的二元论,而在知识品行合一上研究些办法出来。
《南京中等学校训育研究会》卷一623页【注】训育:指对学生行为、习惯的训练和控制。
清末兴办学堂之初称之为“管理”,“五四”运动后改称“训育”。
5、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最注重以人教人。
教职员和学生愿意共生活、共甘苦。
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
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
师生有了共甘苦的生活就能渐渐的发生相亲相爱的关系,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洽,都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一校之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的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
《南京XX 公学创学旨趣》卷一500-501页6、凡住校的教职员,一定要和学生共甘苦,共生活,共造校风,共守校规,断不能一个例外。
如有例外,一定失败。
陶行知名篇精选

陶行知名篇精选“陶行知名篇精选”是一本关于教育的经典之作,作者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事业的重要推动者之一,也是一位备受尊敬的教育大师。
这本书选取了他的一些代表作品,其中包括“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育的问题是人的问题”等脍炙人口的名句,这些经典语句不仅代表了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和思想,也是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启示和警示。
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名言是陶行知的名言之一,也是他的教育理念和生活态度的反映。
陶行知注重知识的积累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他对于读书和行路都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和见解。
他认为,只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真正地获得知识和经验,也才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生活的真谛。
这个观点反映了陶行知作为教育家的一种独特的生命哲学,也是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的一种重要启示和教育反思。
二、教育问题是人问题陶行知认为,教育问题的根源在于人的问题,只有解决了人的问题,才能解决教育的问题。
这句话虽然简单,但却非常深刻,它反映了陶行知对于人的重视和关注,并且强调了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的人性化关怀和教育。
陶行知主张注重个性的发掘和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关注学生的生命健康和成长问题。
这些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是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的一种重要启示和教育反思。
三、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和目标。
他认为,教书育人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德,让学生在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获得人生的真谛。
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是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的一种重要启示和教育反思。
只有真正地把握了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和人性关怀,才能真正地成为合格的教育工作者,为学生的成长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陶行知名篇精选”是一本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类读物,它不仅展现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也是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者的一种重要启示和教育指导。
我们要认真地学习这本书的内容,深刻理解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从而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能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未来的美好前景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陶行知文集原文摘抄

陶行知文集原文摘抄
1. 教育可不是那闷头闷脑的老学究,它像个调皮的精灵,在孩子的心田里蹦跶,一会儿播下好奇的种子,一会儿撩拨起创造的小火苗。
2. 有些书本知识啊,就像没放盐的菜,看着有模有样,可吃起来寡淡无味,要是不把它们放到生活的大锅里翻炒翻炒,就永远只是些干巴巴的菜叶子。
3. 那些死读书的人,脑袋就像个塞满稻草的麻袋,看似鼓鼓囊囊,可风一吹就瘪了,啥有用的东西都倒不出来。
4. 学校不是囚禁孩子灵魂的笼子,而是放飞想象的飞机场,要是把它变成了鸟笼,那飞出来的只能是些没精打采的小麻雀,而不是展翅翱翔的雄鹰。
5. 老师要是只会照本宣科,那简直就像个只会念咒的老和尚,学生们在下面听着就像听天书,脑袋里全是嗡嗡作响的苍蝇。
6. 教育的真谛可不是把孩子捏成一模一样的泥娃娃,那是扼杀个性的刽子手所为,教育应该像个神奇的魔法师,让每个孩子都绽放出独特的花朵,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紫的像梦。
7. 传统教育里的一些规矩,就像紧箍咒一样套在孩子的头上,稍微一动就头疼欲裂,哪还有心思去探索那十万八千里外的精彩世界。
8. 学知识要是不懂得联系实际,那就像在沙漠里种庄稼,白费力气,最后只能收获一捧捧干巴巴的沙子,还幻想着能吃上香喷喷的米饭呢。
9. 有些家长只看重分数,眼睛里的分数就像那能点石成金的魔法石,孩子其他的闪光点都被这石头的光芒给掩盖了,仿佛孩子是个只会生产分数的机器。
10. 真正的教育者不能像个木头人一样站在讲台上,而应该像个活力四射的小丑,用各种有趣的方式把知识的糖果抛给孩子们,让他们在欢笑中一口吞下。
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名句

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名句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名句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名言,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熟记名言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理解类题目的理解。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名言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名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名句篇1· 在劳力上劳心,是一切发明之母。
事事在劳力上劳心,变可得事物之真理。
· “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就是要鼓励学生敢想、善想,敢于动脑,善于动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就是要鼓励学生敢干、善干,敢于动手,善于动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就是鼓励学生敢于观察、善于观察,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就是鼓励学生敢说、善说,敢于提问、善于提问;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就是要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不把他们局限在狭小的课堂里,也不局限在学校中;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就是要保证学生有时间去独立学习、活动和创造,不要把课程排得满满的,也不要让课外作业多得做不完。
· 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
·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 忽略健康的人,就是等于在与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 书呆子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工呆子是做死工,死做工,做工死。
钱呆子是赚死钱,死赚钱,赚钱死。
· 中国有三种呆子:书呆子、工呆子、钱呆子。
· 要叫工呆子钱呆子多看些书,把头脑弄得清楚一点,好把世界的事看个明白。
· 对于书呆子我是劝他们少读点书,多干点有意义的事,免得呆头呆脑。
· 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 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
陶行知教育名篇》精彩句摘抄

陶行知教育名篇》精彩句摘抄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家、思想家,也是教育改革的先驱者。
他的教育思想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尊敬。
以下是他教育名篇中的精彩
句摘抄:
1.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要有足
够的志向和决心,我们能够做到任何事情。
2. “学校教育的目的,应是养成学生为人之本能力。
”——这句
话强调了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素养。
3.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
”——陶行
知认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是重要的教育任务。
4. “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格。
”——陶行知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
培养学生的品格和品德。
5. “教育是一种艺术,需要教师有深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格。
”——陶行知认为教育是一种艺术,只有具备深厚学识和高尚品格的教师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
6.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这句话强调了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并拥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以上是《陶行知教育名篇》中的一些精彩句摘抄,这些句子展现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价值观。
通过理解和应用这些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发展和指导教育实践,以培养更优秀的学生。
陶行知文集原文摘抄

陶行知文集原文摘抄1. 教育就像一场奇妙的魔术,陶行知先生仿佛那手持魔法棒的魔术师,轻轻一点,便能让知识在学生心间开出绚烂的花,那花大得像能装下整个宇宙的奥秘。
2. 生活即教育,这理念好似一阵怪风,吹进那传统教育的沉闷小屋,把那些古板的观念吹得七零八落,就像被龙卷风席卷过的破旧茅屋。
3. 陶行知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这就如同要打开那被紧紧锁住的宝藏箱,孩子们的头脑里装着无数颗比星星还闪亮的奇思妙想。
4. 先生倡导的教育是一场热闹的集市,每个孩子都是带着独特货品的小商贩,他们叫卖着自己的创意,那声音大得像要冲破九霄云外。
5. 他的教育思想像一把奇特的梳子,把那些杂乱无章的教育乱发梳得整整齐齐,每一根发丝都代表着一个清晰的教育理念,仿佛能闪闪发光。
6. 按照陶行知的想法,培养孩子如同种一棵超级大树,这棵树的根须深深扎入生活的土壤,那根须壮得像能撑起整个地球。
7. 教育不应该是沉闷的监狱,陶行知先生想把它变成欢乐的游乐场,孩子们在里面像自由的小鸟,欢快的笑声震得云朵都要掉下来。
8. 他的教育理论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能打开孩子内心那扇紧闭的大门,那扇门后面是一个比童话世界还精彩的知识王国。
9. 陶行知觉得教师应该是个超级厨师,把知识这道菜烹饪得色香味俱全,那香味飘得比孙悟空的筋斗云还远。
10. 生活教育如同一个大染缸,孩子们在里面染上生活的各种色彩,那色彩斑斓得像天上的彩虹喝醉了酒。
11. 先生眼中的孩子像一群精力无限的小怪兽,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如同小怪兽对能量的贪婪,永远也填不满。
12. 他的教育理念像一阵调皮的风,在传统教育的湖面吹起层层波澜,那些波澜大得像一座座移动的小山丘。
13. 陶行知要让教育成为一场盛大的狂欢,每个孩子都是狂欢中的精灵,他们跳跃着、欢笑着,那笑声能把月亮都震得晃三晃。
14. 教育在他看来是一场奇妙的旅行,孩子们是无畏的探险家,他们的行囊里装满了梦想,那梦想大得像一个个膨胀的热气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行知教育名篇》好句摘抄
1.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
2. 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你和你的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
3. 有些人做了几年教师便有倦意,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的还是因为不好学,天天开留声机,唱旧片子,所以难免觉得疲倦起来。
惟独学而不厌的人,才可以诲人不倦。
要想做教师的人把岗位站得长久,必须使他们有机会一面教,一面学;教到老,学到老。
’当然,一位进步的教师,一定是越教越要学,越学越快乐。
4. 先生既没有进步,学生也就难有进步了。
这也是教学分离的流弊。
那好的先生就不是这样,他必定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
5. 好学是传染的,一人好学,可以染起许多人好学。
就地位论,好学的教师最为重要。
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
换句话说,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6.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7. 我的主张是:有书读的要做事,有事做的要读书。
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
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8.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9.教学做合一这个理论包括三方面:一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二是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乃是教人学做事。
无论那方面,“做”成了学的中心,即成了教的中心。
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
要想做得好,就须“在劳力上劳心”,以收手脑相长之效。
10.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
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11.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
在方法方面,它主张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
不然,便要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了。
在又一方面,它是生活的说明: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
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
——做,就是实践,让学生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