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仪器分析练习题06(完美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

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分析仪器考试题及答案1. 选择题1) 什么是质谱仪器?a. 用于测定物体的质量b. 用于测定物体的质子数c. 用于测定物体的电荷d. 用于测定物体中化学元素的质量及其相对丰度答案:d. 用于测定物体中化学元素的质量及其相对丰度2) 下列哪种仪器可以用于测定溶液的PH值?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b. 原子吸收光谱仪c. 离子色谱仪d. pH计答案:d. pH计2. 填空题1) 大分子量的物质通常使用 _______ 进行分离和检测。
答案:凝胶电泳2) 红外光谱仪适用于检测 _______。
答案: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3. 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质谱仪器的工作原理。
答案:质谱仪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将物质中的分子或原子经过电离后加速到高速,然后将其进行分析和检测。
具体过程包括样品的进样,样品中分子或原子的离子化,通过质谱仪器的质量分析装置进行质量分析,最后得到质谱图谱。
2) 离子色谱仪的应用范围是什么?答案:离子色谱仪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食品安全检测、药物分析等领域。
它可以用于分析离子物质的浓度和组分,对无机及有机离子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
4. 计算题请计算以下离子在10 mL溶液中的浓度:Na+ 为0.2 mol/LCl- 为0.15 mol/L答案:Na+ 的摩尔数 = 浓度 ×体积 = 0.2 mol/L × 0.01 L = 0.002 molCl- 的摩尔数 = 浓度 ×体积 = 0.15 mol/L × 0.01 L = 0.0015 mol因此,Na+ 的浓度为0.002 mol/L,Cl- 的浓度为0.0015 mol/L。
总结:本文介绍了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从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计算题四个方面进行了讨论。
通过这些题目的解答,可以加深对仪器分析原理和应用的理解,提高仪器操作和实验技能。
仪器分析是化学、生物、环境等科学领域中重要的分析手段,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
(完整版)仪器分析试题库及答案

《仪器分析》模拟考试试题(1)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按被作用物质的本质可分为 —分子—光谱和—原子—光谱。
2•色谱分析中有两相,其中一相称为 —流动相另一相称为 —固定相各组分就在两 相之间进行分离。
3.在气相色谱分析中用热导池作检测器时,宜采用 _ H 2_作载气,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进行 检测时,宜用_ N 2—作载气。
4•在色谱分析中,用两峰间的距离来表示柱子的 _选择性_,两峰间距离越—大__,则柱子 的_选择性—越好,组分在固液两相上的 _热力学_性质相差越大。
5•红外光谱图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 —透过率谱图_,另一种是—吸光度谱图__。
6•红外光谱法主要研究振动中有 — 偶极矩___变化的化合物,因此,除了 — 单分子—和—同核 分子—等外,几乎所有的化合物在红外光区均有吸收。
7.原子发射光谱是由_电热能对气态原子外层电子的激发 _跃迁产生的,线光谱的形成原因 是—原子、离子外层电子产生的跃迁 ____________ 。
&影响有色络合物的摩尔吸收系数的因素是 — 入射光的波长 —。
9•多组分分光光度法可用解联立方程的方法求得各组分的含量,这是基于 __各组分在同一 波长下吸光度有加合性_。
10•原子吸收光谱是由 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外层电子 的跃迁而产生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A ) 1.分子中电子跃迁的能量相当于A 紫外/可见光B 近红外光C 微波D 无线电波(D ) 2.在气相色谱法中,用于定量的参数是A •保留时间 B.相对保留值 C.半峰宽 D.峰面积(B ) 3.在气相色谱法中,调整保留值实际上反映了哪些部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A.组分与载气B.组分与固定相C.组分与组分D.载气与固定相(A ) 4.在气相色谱中,直接表征组分在固定相中停留时间长短的保留参数是A.调整保留时间B.死时间C.相对保留值D.保留指数(C ) 5.衡量色谱柱柱效能的指标是A.分离度B.容量因子C.塔板数D.分配系数(C ) 6.乙炔分子的平动、转动和振动自由度的数目分别为A. 2,3,3B. 3,2,8C. 3,2,7D. 2,3,7B ) 7.在醇类化合物中,O — H 伸缩振动频率随溶液浓度的增加,向低波数方向位移 的原因是A.溶液极性变大 C.诱导效应随之变大 (A ) 8.下述哪种元素的发射光谱最简单?A.钠B.镍A ) 9.光度分析中,在某浓度下以 透光度为C. 2T D .P T(C ) 10.用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铷时,加入 1%的钠盐溶液,其作用是A.减小背景B.释放剂C.消电离剂D.提高火焰温度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在液相色谱中,提高柱效的途径有哪些?其中最有效的途径是什么?答:在液相色谱中,要提高柱效,必须提高柱内填料的均匀性和减小粒度以加快传质速率。
仪器分析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第一套一、选择题1.所谓真空紫外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 ( )(1)200~400nm (2)400~800nm (3)1000nm (4)10~200nm2.比较下列化合物的UV-VIS吸收波长的位置(λmax )( )(1) a>b>c (2) c>b>a (3)b>a>c (4)c>a>b 3.可见光的能量应( )(1) 1.24×104~ 1.24×106eV (2) 1.43×102~ 71 eV(3) 6.2 ~ 3.1 eV (4) 3.1 ~ 1.65 eV4.电子能级间隔越小,跃迁时吸收光子的 ( )(1)能量越大 (2)波长越长 (3)波数越大 (4)频率越高5.荧光分析法和磷光分析法的灵敏度比吸收光度法的灵敏度 ( )(1) 高 (2) 低 (3) 相当 (4) 不一定谁高谁低6. 三种原子光谱(发射、吸收与荧光)分析法在应用方面的主要共同点( ) (1)精密度高,检出限低 (2)用于测定无机元素(3)线性范围宽 (4)多元素同时测定7.当弹簧的力常数增加一倍时,其振动频率 ( )(1) 增加倍 (2) 减少倍 (3) 增加0.41倍 (4) 增加1倍8. 请回答下列化合物中哪个吸收峰的频率最高? ( )9.下列化合物的1HNMR谱, 各组峰全是单峰的是 ( )(1) CH3-OOC-CH2CH3 (2) (CH3)2CH-O-CH(CH3)2(3) CH3-OOC-CH2-COO-CH3 (4) CH3CH2-OOC-CH2CH2-COO-CH2CH310. 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M r=72,红外光谱指出,该化合物含羰基,则该化合物可能的分子式为 ( )(1) C4H8O (2) C3H4O2 (3) C3H6NO (4) (1)或(2)11.物质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是由于 ( )(1) 分子的振动 (2) 分子的转动(3) 原子核外层电子的跃迁 (4) 原子核内层电子的跃迁12. 磁各向异性效应是通过下列哪一个因素起作用的( )(1) 空间感应磁场 (2) 成键电子的传递 (3) 自旋偶合 (4) 氢键13.外磁场强度增大时,质子从低能级跃迁至高能级所需的能量 ( )(1) 变大 (2) 变小 (3) 逐渐变小 (4) 不变化14. 某化合物在一个具有固定狭峰位置和恒定磁场强度B的质谱仪中分析, 当加速电压V慢慢地增加时, 则首先通过狭峰的是: ( )(1) 质量最小的正离子 (2) 质量最大的负离子(3) 质荷比最低的正离子(4) 质荷比最高的正离子15.某化合物Cl-CH2-CH2-CH2-Cl的1HNMR谱图上为 ( )(1) 1个单峰 (2) 3个单峰(3) 2组峰: 1个为单峰, 1个为二重峰 (4) 2组峰: 1个为三重峰, 1个为五重峰二、填空题1. 核磁共振的化学位移是由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造成的,化学位移值是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相对标准制定出来的。
(完整版)仪器分析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仪器分析练习题及答案1. 简述仪器分析法的特点。
答:1.仪器分析法灵敏度⾼。
2.仪器分析法多数选择性较好。
3.仪器分析法分析速度较快,利于批量样品分析。
4.易于使分析⼯作⾃动化。
5.相对误差较⼤。
6.设备复杂、价格昂贵,对仪器⼯作环境要求较⾼。
光分析导论⼀、选择题1.在光学分析法中, 采⽤钨灯作光源的是( )(1)原⼦光谱(2)分⼦光谱(3)可见分⼦光谱(4)红外光谱2.可见光的能量应为( )(1) 1.24×104~1.24×106eV (2) 1.43×102~71 eV(3) 6.2 ~3.1 eV (4) 3.1 ~1.65 eV3.已知:h=6.63×10-34 J s则波长为0.01nm的光⼦能量为( )(1) 12.4 eV (2) 124 eV (3) 12.4×105eV (4) 0.124 eV4..频率可⽤下列哪种⽅式表⽰(c------光速,λ---波长,б---波数()(1)б/c (2cб (3)1/λ(4)c/б5.光量⼦的能量正⽐于辐射的()(1)频率(2)波长(3波数(4)传播速度6. 下列四个电磁波谱区中,请指出能量最⼩(),频率最⼩(),波数最⼤者(),波长最短者()(1)X射线(2)红外区(3)⽆线电波(4)紫外和可见光区⼆、填空题( 共7题12分)1.库仑滴定分析法, 实际上是⼀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分析法.2. 任何⼀种分析仪器都可视作由以下四部分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仪器分析主要分为三⼤类, 它们是、和.4.⽤pH计测定某溶液pH时, 其信号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感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电化学分析法是建⽴在基础上的⼀类分析⽅法.6.光学分析法是建⽴在基础上的⼀类分析⽅法.三、解释术语1.电磁波谱2.发射光谱3.吸收光谱4.荧光光谱四、计算题1.计算下列辐射的频率(Hz)和波数(cm-1)(1)0.25cm的微波束;(2)324.7nm铜的发射线。
2021仪器分析练习题04(完美版)

一、选择题1. 采用AES对某合金试样进行定性全分析时,下列哪种激发源最为适宜()A. 直流电弧B. 交流电弧C. 高压火化D. ICP2. 采用AES进行元素定量分析时常采用内标法的目的是()A. 提高灵敏度B. 提高准确度C. 减少化学干扰D. 减小背景3. 在下述哪种情况下应选用AES而不选用AAS测定()A. 汽油中的铅B. 煤中的钠C. 小麦中的硒D. 高纯金属中杂质元素4.下列哪种原子发射光源不适合做定量分析()A. 高压电火化B. 交流电弧C. 直流电弧D. ICP5. 多道光电直读原子发射光谱仪中采用的光栅是()A. 平面反射光栅B. 凹面光栅C. 平面透射光栅D. 中阶梯光栅6. 欲用AES测定Na、K的含量,下列哪种光源比较适合()A. 高压电火化B. 交流电弧C. 火焰D. ICP7. 在实际测定中,AAS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主要上取决于()A. 空心阴极灯B. 光电倍增管C. 原子化系统D. 分光系统8. 光源发出的待测元素特征谱线在通过样品蒸气时,是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哪种粒子所吸收()A. 离子B. 激发态原子C. 基态原子D. 分子9.石墨炉原子化相对于火焰原子化的主要缺点是()A. 检出限高B. 不能检测难挥发元素C. 精密度低D. 不能直接分析粘度大的样品10. 原子吸收光谱的谱线轮廓可用下列哪组参数来表征()A. 中心频率和谱线半宽度B. 峰高和半峰宽C. 特征频率和峰值吸收系数D. 特征频率和谱线宽度11. 关于原子谱线轮廓的多普勒变宽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随温度升高而增加B. 随温度升高而降低C. 随发光原子的摩尔质量增大而增大D. 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12. 可能导致原子谱线轮廓中心频率发生位移的是()A. 多普勒变宽B. 洛仑兹变宽C. 温度变宽D. 自然变宽13. 对空心阴极灯发射谱线宽度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 阴极材料B. 阳极材料C. 灯电流D. 填充气体14.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中,对于氧化物熔点较高的元素可以采用()A. 化学剂量焰B. 贫燃火焰C. 富燃火焰D. 电火花15.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吸收线与发射线都存在热变宽的现象,以下说法哪种正确()A. 吸收线与发射线的热变宽均对分析有利B. 吸收线与发射线的热变宽均对分析不利C. 吸收线的热变宽对分析有利,发射线的热变宽对分析不利D. 与实际测定条件有关16. 为了提高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灵敏度,在测量吸收信号时石墨管内气体的流速应()A. 增大B. 变小C. 为零D. 不变17. 双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与单光束原子分光光度计相比,其优点在于()A. 允许采用较小的光谱通带B. 可以采用快速响应的检测系统C. 可以采用最大的狭缝宽度D. 可以消除光源强度变化和检测器灵敏度变化的影响18. 原子荧光与原子吸收光谱法在仪器结构上的最主要的区别是()A. 光源B. 检测器C. 单色器D. 光路19. AAS分析时,若测定波长处有被测元素非吸收线的干扰,通常采用哪种方式消除()A. 减小狭缝B. 用纯度较高的HCLC. 用化学方法分离D. 另选测定波长20. 在原子荧光产生的过程中,非共振荧光的波长()A. 与激发光波长相同B. 与激发光波长不同C. 大于激发光波长D. 小于激发光波长21. 与原子吸收法相比,原子荧光法使用的光源是()A. 必须与原子吸收法光源相同B. 一定需要锐线光源C. 一定需要连续光源D. 不一定需要锐线光源22. 在原子荧光分析中使用下列哪种光源可能使方法的检出限最低()A. 氙灯B. 金属蒸气灯C. 空心阴极灯D. 激光光源23. AAS分析中通常选择灵敏度高的共振线作为分析线。
(完整版)仪器分析习题及答案

光谱概论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表达式表述关系正确的选项是(A. B. C. D.)。
2.下述哪一种性质能够说明电磁辐射的微粒性(A.波长B.频次C.波数D.能量)。
3.光量子的能量正比于辐射的(A.频次和波长B.波长和波数)C.频次和波数D.频次、波长和波数4.下边四个电磁波谱区中波长最短的是(A. X 射线B.红外光区5.以下四种电磁辐射中能量最小的是(A.微波B. X 射线C.无线电波)C.紫外和可见光区)。
D. g 射线D.无线电波二、简答题1.简述以下术语的含义:(1)电磁波谱( 2)发射光谱(3)汲取光谱( 4)荧光光谱2.请依照波长和能量递减的次序摆列以下常有的电磁辐射区:紫外光、红外光、可见光、X 射线、无线电波。
3.常有的光学剖析法有哪些种类?光谱概论习题答案A2.D3. C4. A5.C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分子的紫外 -可见汲取光谱呈带状光谱,其原由是()A.分子中价电子运动的离域性质B.分子中价电子能级的互相作用C.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陪伴着转动能级的跃迁D.分子中电子能级的跃迁陪伴着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2.在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剖析中,极性溶剂会使被测物的汲取峰()A.消逝B.精美构造更显然C.位移D.分裂3.在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中,某有色物质在某浓度下测得其透光率为T;若浓度增大 1 倍,则透光率为()A. T/2 B. T2 C. T1/2 D. 2T4.用分光光度计丈量有色化合物的浓度,相对标准误差最小时的吸光度为()A.B.C.D.5.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汲取光谱曲线表示吸光物质的吸光度随波长的变化而变化B.汲取光谱曲线以波长为纵坐标、吸光度为横坐标C.汲取光谱曲线中,最大汲取处的波长不必定为最大汲取波长D.汲取光谱曲线不可以表示吸光物质的光汲取特征6.在紫外分光光度法中,参比溶液的选择原则是()A.往常采纳蒸馏水B.依据加入试剂和被测试液的颜色、性质来选择C.往常采纳试剂溶液D.往常采纳退色溶液7.以下四种化合物中,在紫外区出现两个汲取带的是()A.乙醛B.乙烯C. 1, 5-己二烯D. 2-丁烯醛8.助色团能使谱带()A.波长变短B.波长变长C.波长不变D.蓝移9.不可以用作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性参数是()A.吸光度B.最大汲取波长C.汲取光谱的形状D.汲取峰的数目10.以下四种化合物,能同时产生B 汲取带、 K 汲取带和 R 汲取带的是()A.B.C.D.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中,使用参比溶液的作用是()A.除去试剂等非测定物质的影响B.汲取入射光中测定所需要的光波C.调理入射光的光强度D.调理仪器透光率的零点12. 扫描 K2Cr2O7硫酸溶液的紫外-可见汲取光谱时,一般选作参比溶液的是()A. 蒸馏水B. H2SO4溶液C. K2Cr2O7的水溶液D. K2Cr2O7的硫酸溶液13.在比色法中,显色反响的显色剂选择原则错误的选项是()A. 显色反响产物的 e 值愈大愈好D. 显色反响产物和显色剂,在同一光波下的 e 值相差愈大愈好95.0%,测得某14.某剖析工作者,在光度法测定前用参比溶液调理仪器时,只调至透光率为有色溶液的透光率为35.2%,此时溶液的真实透光率为()A. 40.2%B. 37.1%C. 35.1%D. 30.2%15. 以下化合物中,不合适作为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用的溶剂是()A.水B.苯C.乙腈D.甲醇二、简答题1.电子跃迁的种类有哪几种?2.拥有何种构造的化合物能产生紫外汲取光谱?3.为何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时要加入盐酸羟胺溶液?4.在没有扰乱的条件下,紫外分光光度法为何老是选择在λmax 处进行吸光度的丈量?5.举例说明紫外分光光度法怎样检查物质纯度。
(完整版)仪器分析习题答案-光谱分析部分

(完整版)仪器分析习题答案-光谱分析部分仪器分析部分作业题参考答案第⼀章绪论1-21、主要区别:(1)化学分析是利⽤物质的化学性质进⾏分析;仪器分析是利⽤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进⾏分析;(2)化学分析不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仪器分析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3)化学分析只能⽤于组分的定量或定性分析;仪器分析还能⽤于组分的结构分析;(3)化学分析灵敏度低、选择性差,但测量准确度⾼,适合于常量组分分析;仪器分析灵敏度⾼、选择性好,但测量准确度稍差,适合于微量、痕量及超痕量组分的分析。
2、共同点:都是进⾏组分测量的⼿段,是分析化学的组成部分。
1-5分析仪器与仪器分析的区别:分析仪器是实现仪器分析的⼀种技术设备,是⼀种装置;仪器分析是利⽤仪器设备进⾏组分分析的⼀种技术⼿段。
分析仪器与仪器分析的联系:仪器分析需要分析仪器才能达到量测的⽬的,分析仪器是仪器分析的⼯具。
仪器分析与分析仪器的发展相互促进。
1-7因为仪器分析直接测量的是物质的各种物理信号⽽不是其浓度或质量数,⽽信号与浓度或质量数之间只有在⼀定的范围内才某种确定的关系,且这种关系还受仪器、⽅法及样品基体等的影响。
因此要进⾏组分的定量分析,并消除仪器、⽅法及样品基体等对测量的影响,必须⾸先建⽴特定测量条件下信号与浓度或质量数之间的关系,即进⾏定量分析校正。
第⼆章光谱分析法导论2-1光谱仪的⼀般组成包括:光源、单⾊器、样品引⼊系统、检测器、信号处理与输出装置。
各部件的主要作⽤为:光源:提供能量使待测组分产⽣吸收包括激发到⾼能态;单⾊器:将复合光分解为单⾊光并采集特定波长的光⼊射样品或检测器;样品引⼊系统:将样品以合适的⽅式引⼊光路中并可以充当样品容器的作⽤;检测器:将光信号转化为可量化输出的信号。
信号处理与输出装置:对信号进⾏放⼤、转化、数学处理、滤除噪⾳,然后以合适的⽅式输出。
2-2:单⾊器的组成包括:⼊射狭缝、透镜、单⾊元件、聚焦透镜、出射狭缝。
各部件的主要作⽤为:⼊射狭缝:采集来⾃光源或样品池的复合光;透镜:将⼊射狭缝采集的复合光分解为平⾏光;单⾊元件:将复合光⾊散为单⾊光(即将光按波长排列)聚焦透镜:将单⾊元件⾊散后的具有相同波长的光在单⾊器的出⼝曲⾯上成像;出射狭缝:采集⾊散后具有特定波长的光⼊射样品或检测器 2-3棱镜的分光原理是光的折射。
2021学年分析仪器专业《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选择题试卷六)

2021学年分析仪器专业《仪器分析》考试题及答案(选择题试卷六)1、用邻二氮杂菲测铁时,为测定最大吸收波长,从400nm~600nm,每隔10nm进行连续测定,现已测完480nm处的吸光度,欲测定490nm处吸光度,调节波长时不慎调过490nm,此时正确的做法是( )。
A.反向调节波长至490nm处;B.反向调节波长过490nm少许,再正向调至490nm处;C.从400nm开始重新测定;D.调过490nm处继续测定,最后在补测490nm处的吸光度值;2、已知邻二氮杂菲亚铁络合物的吸光系数a=190 L·g-1·cm-1,已有一组浓度分别为100,200,300,400,500ppb工作溶液,测定吸光度时应选用( )比色皿。
A.0.5cm;B.1cm;C.3cm;D.10cm;3、待测水样中铁含量估计为2~3mg/L,水样不经稀释直接测量,若选用1cm的比色皿,则配制那种浓度系列的工作溶液进行测定来绘制标准曲线最合适?(a=190 L/g·cm);( )。
A. 1,2,3,4,5mg/L;B. 2,4,6,8,10mg/L;C. 100,200,300,400,500μg/L;D. 200,400,600,800,1000μg/L;4、待测水样中铁含量估计为1mg/L,已有一条浓度分别为100,200,300,400,500μg/L标准曲线,若选用10cm的比色皿,水样应该如何处理?(a=190 L/g·cm) ( )。
A.取5mL至50mL容量瓶,加入条件试剂后定容;B.取10mL至50mL容量瓶,加入条件试剂后定容;C.取50mL蒸发浓缩到少于50mL,转至50mL容量瓶,加入条件试剂后定容;D.取100mL蒸发浓缩到少于50mL,转至50mL容量瓶,加入条件试剂后定容;5、摩尔吸光系数与吸光系数的转换关系( )。
A.a=M·ε;B.ε=M·a;C.a=M/ε;D.A=M·ε;6、一般分析仪器应预热(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1. 液接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 A. 两种溶液接触之前带电荷B. 两种溶液中离子迁移速率不同所导致C. 电极电位对溶液作用的结果D. 溶液表面张力不同所致2. 正确的饱和甘汞电极半电池的组成为( ) A. Hg ⎜Hg 2Cl 2(1 mol ⋅L -1)⎜KCl (饱和) B. Hg ⎜Hg 2Cl 2(固体)⎜KCl (饱和) C. Hg ⎜Hg 2Cl 2(固体)⎜HCl (1mol ⋅L -1)D. Hg ⎜HgCl 2(固体)⎜KCl (饱和)3. 甘汞参比电极的电极电位随KCl 溶液浓度的增加而产生什么变化( ) A. 增加B. 减小C. 不变D. 两者无直接关系4. 用AgCl 晶体膜离子选择电极测定Cl -时,若以饱和甘汞电极作为参比电极,应选用的盐桥为( ) A. KNO 3B. KClC. KBrD. KI5. 离子选择电极产生膜电位,是由于( ) A. 扩散电位的形成B. Donan 电位的形成C. 扩散电位和Donan 电位的形成D. 氧化还原反应6. 离子选择电极中通常采用的内参比电极是( ) A. Ag 电极B. Ag/AgCl 电极C. 饱和甘汞电极D. AgCl 电极7. 用Ag 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含有Ag 离子的氨性溶液,能引起电极响应的是( ) A.B.C.D. 三种离子的总和+Ag ()+3NH Ag ()+23NH Ag 8. pH 电极的膜电位产生是由于测定时,溶液中的( ) A. H +穿过了玻璃膜B. 电子穿过了玻璃膜C. Na +与水化玻璃膜上的H +交换作用D. H +与水化玻璃膜上的H +交换作用9. pH 电极在使用之前需要在去离子水中浸泡24 h ,其主要目的是( ) A. 彻底清除电极表面的杂质离子 B. 形成水化层,使不对称电位稳定 C. 消除液接电位D. 消除不对称电位10. pH 玻璃电极产生的不对称电位来源于( )A. 内外玻璃膜表面特性不同B. 内外溶液中H +浓度不同C. 内外溶液的H +活度系数不同D. 内外参比电极不一样11. 在实际测定溶液 pH 时都用标准缓冲溶液来校正电极,其目的是消除( )A. 不对称电位B. 液接电位C. 不对称电位和液接电位D. 温度影响12. 晶体膜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检出限主要取决于()A.响应离子在溶液中的迁移速度 B. 膜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C. 响应离子的活度系数D. 晶体膜的厚度13. 晶体膜电极的选择性取主要决于()A. 被测离子与共存离子的迁移速度B. 被测离子与共存离子的电荷数C. 共存离子在电极上参与响应的敏感程度D. 共存离子与晶体膜中的晶格离子形成微溶盐的溶解度或络合物的稳定性14. 活动载体膜电极的敏感膜为()A. 固态的无机化合物B. 晶体膜C. 固态的有机化合物D. 液态的有机化合物15. 活动载体膜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检出限主要取决于()A. 响应离子在溶液中的迁移速度B. 膜电阻C. 膜的厚度D. 响应离子与载体的缔合物或络合物在水中的溶解度16.二氧化碳气敏电极是以0.01 mol L-1碳酸氢钠作为中介溶液,指示电极可以选择()A. SCEB. pH玻璃电极C. 中性载体膜钠电极D. 铂电极17.关于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响应时间,不正确的说法是()A. 浓试样比稀试样长B. 光滑的电极表面与较薄的膜相会缩短响应时间C. 共存离子对响应时间有影响D. 一定范围内升高温度会缩短响应时间18.离子选择性电极在使用时,每次测量前都要将其电位值清洗至一定的值,即固定电极的预处理条件,这样做的目的是()A. 避免存贮效应(迟滞效应或记忆效应)B. 清洗电极C. 消除电位不稳定性D. 提高灵敏度19. 用离子选择性电极进行测定时,需要用磁力搅拌器搅拌溶液,这是因为()A. 减小浓差极化B. 加快响应速度C. 使电极表面保持干净D. 降低电池内阻20.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选择性系数可用于()A. 估计电极的检出限B. 估计共存离子的干扰程度C. 校正方法误差D. 估计电极的线性响应范围21. 电位分析法主要用于低价离子测定的主要原因是()A. 相对高价离子,低价离子电极易制作B. 高价离子电极未研制出来C. 能斯特方程对高价离子不适用D. 测定高价离子的灵敏度低、准确度差22. 用玻璃电极测定溶液pH 值时,通常采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为( ) A. 校正曲线法B. 直接比较法C. 一次加入标准法D. 内标法23. 用离子选择电极标准加入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对加入标准溶液的要求为( ) A. 加入体积大,溶液浓度高 B. 加入体积小,溶液浓度低 C. 加入体积大,溶液浓度低D. 加入体积小,溶液浓度高24. 对于电位滴定法,下面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在酸碱滴定中,常用pH 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B. 弱酸、弱碱以及多元酸(碱)不能用电位滴定法测定C. 电位滴定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应用范围广等特点D. 在酸碱滴定中,应用电位法指示滴定终点比用指示剂法指示终点的灵敏度高得多 2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电位滴定是通过测量滴定过程中电池电动势的变化来确定滴定终点B. 滴定终点位于滴定曲线斜率最小处C. 电位滴定中,在化学计量点附近应该每加入0.1~0.2 mL 滴定剂就测量一次电动势D. 除非要研究整个滴定过程,一般电位滴定只需准确测量和记录化学计量点前后1~2 mL 的电动势变化即可26. 在极谱分析中,用来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极谱图是( ) A. 电流对浓度B. 电流对电压C. 电流对体积D. 电压对浓度27. 经典直流极谱波出现平台是由于( ) A. 电化学极化使电流上不去B. 浓差极化使电流受扩散控制C. 离子还原后,电极周围的电场发生了变化D. 汞滴落下,将电荷带走了 28. 经典直流极谱法中极限扩散电流与汞高的关系为( ) A.B.C.D.2/1d hi ∝h i d ∝2d h i ∝3/1d hi ∝29. 在经典极谱分析中,一般不搅拌溶液,这是为了( ) A. 消除迁移电流 B. 减少充电电流的影响 C. 加速达到平衡D. 有利于形成浓差极化30. 在加入支持电解质后、极大抑制剂和除氧剂后,极谱分析中的极限电流是指( ) A. 残余电流和扩散电流B. 残余电流、扩散电流和迁移电流C. 扩散电流和迁移电流D. 残余电流和迁移电流31. 极谱法中极限扩散电流是()A. 电极表面附近还原(或氧化)离子浓度趋近于0时所得到的扩散电流B. 电极表面附近还原(或氧化)离子浓度等于0时所得到的扩散电流C. 电极表面附近还原(或氧化)离子浓度最大时所得到的扩散电流D. 较长时间电解所得到扩散电流32. 极谱波的半波电位是()A. 扩散电流为极限扩散电流一半时的电极电位B. 从极谱起始电位到终止电位一半处的电极电位C. 极限电流一半时的电极电位D. 参与电极反应物质的析出电位33. 下面的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极谱半波电位相同的,都是同一种物质B. 半波电位是极谱定量分析的依据C. 极谱半波电位随被测离子浓度的变化而变化D. 当溶液的组成一定时,同一物质的半波电位相同34. 极谱法测定时,溶液可多次测量且数值基本不变是因为()A. 电极很小,电解电流很小B. 加入浓度较大的惰性支持电解质C. 外加电压不很高,被测离子电解很少D. 被测离子还原形成汞齐又回到了溶液中35.哪种方法不适合消除氧波()A. 在中性或碱性底液中加入亚硫酸钠B. 在微酸性或碱性底液中加入抗坏血酸C. 在碱性底液中通入CO2D. 在溶液中通入N2等惰性气体36.在极谱分析中,通常在试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明胶,目的是消除()A. 极谱极大B. 迁移电流C. 充电电流D. 残余电流37. 严重限制经典极谱分析检测下限的因素是()A. 电解电流B. 扩散电流C. 极限电流D. 电容电流38. 影响阳离子半波电位负移的主要因素是()A. 改变温度B. 改变酸度C. 加入配位剂D. 形成汞齐39. 脉冲极谱法和方波极谱法的根本区别是()A. 脉冲极谱所施加的极化电压是等幅的B. 脉冲极谱所施加的极化电压是不等幅的C. 脉冲极谱是在直流极化电压上叠加方波电压D. 脉冲极谱是在直流极化电压上叠加频率较低方波电压,即一滴汞上只加一个方波电压40. 对于不可逆极谱波( ) A. 不发生完全的浓差极化现象 B. 极限扩散电流等于零C. 表现出明显的过电位D. 极限扩散电流不与浓度成正比41. 不可逆极谱波在未达到极限扩散电流区域时,控制电流大小的因素是( ) A. 电极反应速度B. 扩散速度C. 电极反应与扩散速度D. 支持电解质迁移速度42. 伏安法经常使用三电极系统,即工作电极、参比电极与铂丝辅助电极,这是因为: A. 确保工作电极电位完全受外加电压的控制 B. 保证参比电极的电位始终为零 C. 增强极化电压的稳定性D. 提高方法的灵敏度43. 单扫极谱和循环伏安法中,关于峰电流i p 和扫描速率v 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对不可逆电极过程, B. 对可逆电极过程, 2p v i ∝2p v i ∝C. 对不可逆电极过程,D. 对可逆电极过程,2/1p vi ∝2/1p vi ∝44. 方波极谱是在直流极化电压上叠加一个小振幅的方波电压并在其后期进行电流测量,其检出限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 增加了电解电流的值B. 减少了电容电流的值C. 提高了测量电流中电解电流对电容电流的比值D. 仪器对测量电流进行了高倍率放大45. 脉冲极谱法能用于那些电极反应较慢(不可逆反应)物质的微量分析因为( ) A. 采用脉冲方式加电压B. 采用了较短的脉冲持续时间C. 采用了较长的脉冲持续时间D. 采用了在滴汞生长后期施加电压方式46. 下列的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溶出伏安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是由于将大体积试液中的被测物质富集到微小体积的电极上,使浓度增大,快速溶出时,电流将大大增加B. 阴极溶出伏安法中,富集过程是电氧化,溶出过程是电还原;而阳极溶出伏安法中,富集过程是电还原,溶出过程是电氧化C. 富集过程中,电极反应物常以汞齐或难溶化合物的形式被富集D. 溶出都是极化电压以一定速度(一般大于20 mV/s )由正电位向负电位方向线性变化 47. 在溶出伏安的富集(即预电解)过程中,需要搅拌试液或者旋转电极,其目的是( ) A. 加快电极表面的反应B. 加速达到电极平衡C. 获得稳定的溶出电流D. 提高富集效率48. 在阳极溶出伏安法中,使用下列哪种工作电极是不合适的: A. 滴汞电极B. 汞膜电极C. 悬汞电极D. 碳电极49. 溶出伏安法时使用悬汞电极,适合于测定( ) A. 与汞生成汞齐的金属离子 B. 不与汞生成汞齐的金属离子 C. 变价的金属离子D. 形成可溶性汞盐的金属离子50. 下列哪种伏安法的检出限最低( ) A. 脉冲伏安法B. 经典直流极谱法C. 溶出伏安法D. 方波极谱法51. 若溶液中含有下列浓度的离子,以Pt 电极电解时,首先在阴极上析出的是( ) A. 0.01 mol ⋅L -1的Ag +(= 0.80 V ) B. 2 mol ⋅L -1 Cu 2+(= 0.34 V ) θ+ϕAg Ag θ+ϕCu /Cu 2C. 1 mol ⋅L -1的Pb 2+(= -0.13 V )D. 0.1 mol ⋅L -1 Zn 2+(= -0.76 V )θ+ϕPb /Pb 2θ+ϕZn /Zn 252. 用银电极电解1 mol ⋅L -1 Br -、1 mol ⋅L -1 SCN -、0.001 mol ⋅L -1 Cl -、0.001 mol ⋅L -1 IO 3-和0.001 mol ⋅L -1 CrO 42-的混合溶液,已知ϕθ(AgBr/Ag) = +0.071V 、ϕ θ(AgSCN/Ag) = +0.09V ,ϕ θ(AgCl/Ag) =+0.222V ,ϕ θ(AgIO 3/Ag) = +0.361V ,ϕ θ(Ag 2CrO 4/Ag) = +0.446V ,在银电极上最先析出的为( ) A. AgBrB. AgSCNC. AgClD. AgIO 353. 电解时,由于超电位存在,要使阳离子在阴极上析出,其阴极电位要比可逆电极电位( ) A. 更正B. 更负C. 两者相等D. 无规律54. 下列不是恒电流电解分析法特点的是( ) A. 电解速度快B. 选择性差C. 需要的分析时间长D. 电解过程中外加电压不断变化55. 在控制电位电解过程中为了保持工作电极电位恒定,必须保持( ) A. 不断改变外加电压 B. 外加电压不变 C. 辅助电极电位不变D. 电解电流恒定56. 法拉第定律和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 A. 温度和压力B. 电化学物质浓度C. 电极材料或溶剂性质D. 电子转移数57. 下列不是库仑滴定法特点是( ) A. 需要标准物进行滴定剂的校准 B. 可用使用不稳定的滴定剂 C. 方法灵敏度和准确度高 D. 容易实现自动滴定58. 控制电位库仑分析的先决条件是( ) A. 100%电流效率B. 100%滴定效率C. 控制电极电位D. 控制电流密度59. 高沸点有机溶剂中微量水分的测定,最适采用的方法是( ) A. 直接电位法B. 电位滴定法C. 电导分析法D. 库仑分析法60. 由库仑法生成的Br 2来滴定Tl +,反应如下:Tl ++ Br 2─→ Tl 3++ 2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