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训练管理程序

合集下载

教育训练管制程序流程图

教育训练管制程序流程图

5.1提出申請
提出申請
.依權限提交培訓部門主管審核
5.2審核
NG
審核
OK OK OK
NG
.外訓申請表 .各部門依表單要求或核決權限表提 .外訓合約 交相關單位核准 .資格表 .教育訓練出席記錄表 .相關部門依據實際情況組織內外之 .受訓通知 培訓 .外訓合約 .上崗証管制規范 .在職人員依教育訓練系統規定課程 進行考核 .外訓及特定工作依據相關規定進行 考核 .學習報告書 .特定工作人員一覽表 .升遷管理規范 .上崗証管制規范
稽核 5.7稽核 繼續執行作業
OK
表單編號:864-2AD-0001-A01(VER:A)
NG
5.3核准
OK
核准
5.4培訓
培訓
NG
5.5考核
考核
NG
.教育訓練出席記錄表 .外訓人員及特定工作人員的崗位認 .特定工作人員一覽表 証依據合格証書 .學習報告書 .在職人員依據《上崗証管制規范》 .上崗証管制規范 及教育訓練系統中資格表規定 .資格表
OK
5.6崗位認証
崗位認証
.對操作人員崗位資格的確認 .對崗位操作的規范性進行檢查、反 .崗位稽核異常單 饋及處理 .制程檢驗管制程序 .稽核到異常者則需重新培訓認証, 無異常者,可繼續此操作.
昆山元崧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教育訓練流程圖
附件一:
控制要點 使用表單/文件 作業內容 需求部門
Kunshan Yuansong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Ltd.
培訓部門
權責主管
本部 門主管審核 .外訓申請表 .新進人員依據人資提供之報到人員 名單 .外訓申請表 .資格表

FSC教育训练管控程序

FSC教育训练管控程序

FSC教育训练管控程序1目的为有效提升人力资源素质, 跟进日新月异的知识﹑技朮变革, 保持持续竞争力, 保证连续的教育训练。

提高员工对ISO9001﹑FSC-COC体系了解,理解该体系各项规定﹑保证各项体系的有效运行,持续改进。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厂内所有人员学习教育训练, 包括新近人员、调入及在职人员。

3参考文件3.1《教育训练政策》3.2《教育训练作业办法》3.3《特种作业人员培训与管理程序》3.4《教育训练实施程序》4定义所有教育训练体系之用朮语的定义﹑依据各项体系标准培训及公司常识性课程培训。

5职责5.1人事部门:根据各部门提出培训需求,负责年度计划培训制定。

新进教育训练实施、考核、效果评估﹑记录保存。

5.2各责任部门主管:根据部门所提报教育训练需求,督促部门人员参加相关的教育训练,配合人资进行教育训练计划执行,并制定定期进行相关培训。

5.3部门教育训练窗口:协助部门开展内训。

5.4ISO专员:监督及跟进各部门教育训练各项体系实施情况。

6作业程序6.1作业流程图6.2各部门提出《年度部门培训需求》经相关人审核后,交人事部,由人事部汇总《年度培训计划表》呈经理审核后执行培训。

6.3新进员工的培训:新员工入职,由人事部组织实施岗前培训,以使新进人员了解公司文化﹑规章制度﹑质量﹑FCS-CoC体系知识﹑职业健康安全意识﹑ISO9001系统基础知识等。

6.4在职员工的培训:公司常识性培训项目,由人事部统筹安排(在职雇员﹐每年至少接受一次规章制度﹑质量﹑FCS-COC﹑FCS-COC标准﹑职业健康安全意识﹑ISO9001﹑系统基础知识等培训,包括区分各项产品体系文件),其他项目由部门组织内训。

6.5特种工定议:指容易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操作危险性机器及需具备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如:司机、叉车司机、电工、调墨师、检测室技术员、印刷部技术员及其它机器操作技术员等)根据单位主管需求提报至人资统一作业﹐要求给予相关的技术培训,合格者发放上岗证,并对进行特定人员任用资格鉴定,人资存档。

【人力资源-精选范本】=教育训练管理程序精选范本【P007】

【人力资源-精选范本】=教育训练管理程序精选范本【P007】

教育训练申请单 (MS-M4-1801)
总务人事组
5 通知
6.5 通知 6.5.1 总务人事组主管接获已核准之"教育训练申请单″(MS-M4-1801)如附 "教育训练申请单″ 件 1 与相关教育训练资讯时,开立"教育训练通知单″(MS-M4-1802) "教育训练通知单″ 如附件 2 与课程表一并发给指派人员,并登录於"教育训练追踪管 "
三,定义 流 程 图
A 教育训练 结果报告 审阅 登录 认定 记录存查 教育训练 时机 资讯收集 填单/取消
N 审核 Y 通知 课程准备 A
XXXX 线股份有限公司 制订日期:89 年 10 月 26 日
教育训练管理程序书 修订日期: 年 月 日 版次:A.0 版
文件编号 页 次 七,参考文件
MS-M2-1801 第 2 页共 7 页 八,应用表单
XXXX 线股份有限公司 制订日期:89 年 10 月 26 日 一,目的 二,范围

教育训练管理程序书 修订日期次
MS-M2-1801 第 1 页共 7 页
为所有人员规范其教育训练需求及提供教育训练机会,以利於工作之安排及工作品质之提升.
本公司所有人员之教育训练均适用之.
教育训练申请单 (MS-M4-1801)
XXXX 线股份有限公司 制订日期:89 年 10 月 26 日 四,权责 五,作业流程 单位 No 流程
教育训练管理程序书 修订日期: 年 月 日 版次:A.0 版
文件编号 页 次 七,参考文件
MS-M2-1801 第 3 页共 7 页 八,应用表单
教育训练通知单 (MS-M4-1802)
教育训练申请单 (MS-M4-1801) 教育训练通知单 (MS-M4-1802)

教育训练委员会工作制度

教育训练委员会工作制度

教育训练委员会工作制度一、概述教育训练委员会是一个由教育部门设置设立的组织,旨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培训和支持。

它的工作职责包括:制定培训计划、培训课程的策划和开展、教师培训材料的编写、对教师进行评估和反馈、与其他机构进行合作等。

教育训练委员会的工作对于提高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教育训练委员会的作用,我们应该制定具体的工作制度,以规范其工作流程和机制。

二、工作流程2.1 培训计划的策划和制定2.1.1 内部信息收集教育训练委员会的首要任务是为教育工作者制定适当的培训计划。

因此,在策划和制定培训计划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密切关注教育工作者的实际需求。

教育训练委员会应该密切关注教育工作者的意见和想法,以确定他们的优先需求,并相应地调整培训计划。

2.1.2 外部信息收集除了内部信息收集外,教育训练委员会还应该收集外部信息,了解最新的教育趋势和教育工作者的需求。

这种基础信息的收集可以通过与同行机构、市场调研、课程评估、以及教育行业学术论文等途径来实现。

2.1.3 培训计划的策划和制定基于内部和外部信息收集的结果,教育训练委员会应该制定完整的培训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包括课程名称、培训目标、教师姓名、教学时间、教学方法等信息,并应该被保存在文档管理系统中供后续参考。

2.2 教师培训的开展2.2.1 教师培训的前置工作在正式开展教师培训之前,教育训练委员会需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这包括:•确定课程内容和可用资源;•确定参与培训的教师;•确定培训时间和地点;•进行学员的评估和分班,确保教学效果最优。

2.2.2 教师培训的实施经过前期准备工作后,教育训练委员会需要开始教师培训的实施。

此时,应该密切关注培训的进展情况,并及时对培训情况进行记录。

在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各类培训资源和教学活动与实际工作相结合,使得教育工作者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应用。

2.3 教师评估和反馈教育训练委员会应该对参与培训的教师进行评估和反馈,以便于了解培训效果,并不断改进培训质量。

教育训练管理制度

教育训练管理制度

教育训练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教育训练工作,提高教育训练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教育训练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的教育训练活动,旨在明确教育训练的组织、实施、监督和评估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第三条本单位的教育训练活动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教育训练的基本原则,确保教育训练的科学性、有效性和规范性。

第四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教育训练管理机构,明确教育训练管理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建立健全教育训练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责任制度。

第二章教育训练组织第五条本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教育训练的宗旨和目标,制定教育训练计划和年度教育训练规划,明确教育训练的内容、形式和方式。

第六条本单位应当制定教育训练管理办法,明确教育训练的组织程序和工作流程,建立教育训练档案和信息系统,做好教育训练记录和统计工作。

第七条本单位应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拔、培训、激励和考核教育训练教师,确保教育训练教师具有良好的教育素质和专业水平。

第八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学员管理制度,确定学员的招生政策和培训管理办法,保障学员的学习、生活和安全权益。

第三章教育训练实施第九条本单位应当制定教育训练实施方案,明确教育训练的具体任务和分工,确定教育训练的时间和地点,组织教育训练的具体安排。

第十条本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教育训练设施和设备,提供必要的教育训练材料和教育训练工具,保障教育训练的实施条件。

第十一条本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教育训练考核制度,制定教育训练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组织教育训练的评价和评估工作。

第十二条本单位应当加强教育训练的监督和检查,建立教育训练监督制度,指导和协调教育训练工作,确保教育训练的顺利进行。

第四章教育训练评估第十三条本单位应当建立评估体系,开展教育训练的评估工作,评价教育训练的质量和效果,总结教育训练的经验和教训。

第十四条本单位应当定期组织教育训练的质量评估和效果评估,对教育训练的成果和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改进和发展建议。

教育训练流程

教育训练流程
核 准
文献變更編號版次內容變更綱要新版生效日期
收文
單位
採購
資材
工程
生技
品管
品保
業務
管理
製造


PAGE N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REVISION
DATE
致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G-POWER
DOCUMENT NO:
文献編號:WI-HRD-001
VERSION:
版次: 0
PAGE NO:
4.6效果評估:采用筆試測驗方式評估,60分以上為合格,若成績未達標者,列入下次訓練
5.0記錄保存:
G-POWER
DOCUMENT NO:
文献編號:WI-HRD-002
VERSION:
版次: 0
PAGE NO:
頁次3OF3
SUBJECT:
主題:新進人員教育訓練實施辦法
EFFECTIVE DATE:
5.1管理課應給予新進人員作受訓記錄.
EFFECTIVE DATE:
1.目旳
為提高員工工作技能,強化品質觀念,提高企业整體生產力.
2.適用範圍
凡我司之在職訓練課程均適用之.
3.程序
3.1在職教育訓練由各部門根據本部門年度教育訓練實施計劃安排施訓,本部門主管負責跟催落實.
我司在職教育訓練課程施訓體系如下:
教育知識/技能培訓、提高知能
口試、筆試、實作
规定获得舉辦單位證明或結業證書,以便人事單位予以登錄,必要時調
整工作之參考.

教育训练管理程序

教育训练管理程序

部門 各部門\培訓組 各部門\培訓組 相關部門 培訓組
相關表單 [年度培訓計劃表] [月度培訓計划表] [出席記錄] [培訓績效評估跟蹤表]
.
文件編號: 文件種類:
KSHR-202 二階文件 11 /20 /2003
人事部
教育訓練管理程序
制定日期: 版本:
Rev 2.1 頁次:2/17
記錄保存 5.5.2 流程說明
.
文件編號: 文件種類:
KSHR-202 二階文件 11 /20 /2003
人事部
教育訓練管理程序
制定日期: 版本:
Rev 2.1 頁次: 6/17
5.2.2.1.3 業務部 A 業務 A-1:資質要求及培訓方向 a. 有大專以上學歷,英文四級以上為宜 c. 熟悉電腦操作及業務流程 d. 有業務工作經驗,有工程,品保基礎為優 e. 工作熱情度高,禮貌,溝通協調能力強,執著,有軔性 f. 對 RoHS 及 ISO9000,ISO14000 有一定的認識 A-2:崗位職責: a. 負責公司業務之開發,客戶溝通,訂單追蹤與處理,客戶窗口,應收作業等. b. 與物控,生管銜接追蹤生產及出貨排程,交貨,交貨異常及客戶需求處理等. 5.2.2.1.4 財務部 A 出納 A-1:資質要求及培訓方向 a. 中專以上學歷 b. 有會計知識及統計知識 c. 熟悉公司資金管理規定 d. 為人正直 A-2:崗位職責: a. 負責公司財務之資金管理,日常資金,零用金之支出,領用,報銷作業等. B 會計 B-1:資質要求及培訓方向 a.大專以上學歷 b. 有會計证,熟悉公司会计管理規定 c. 熟悉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制度 d. 熟悉公司廠紀廠規熟悉倉庫知識,ERP,懂預算,成本核算,報表能力強. B-2:崗位職責: a. 負責公司財務之成本管理,稅務管理,預算管理,成本結算,帳單處理,損益平 衡確認,財務報表處理等.

教育培训管理程序

教育培训管理程序
(一)管理部门:负责培训需求调查,拟订年度培训计划、月培训计划,督导培训计划的实施情况,检讨年度培训执行情况,且相关培训记录由人事部门保管;
(二)其他培训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培训,并会同人事部门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评估;
五、定义:
1、内训:即讲师为公司内部主管;
2、外训:讲师为外部人员,或者送公司同仁到公司以外的地方培训、学习;
11.1有关培训记录、证书、讲义等资料由管理部存档、列管;
11.2培训签到、评估记录保存期限为一年;
11.3培训效果评估相关的考试试卷、心得报告保存期限为3个月;
11.4《教育训练年度分析报告》保存期限三年。
七、附件:
(一)培训签到表;
(二)培训需求调查表;
(三)年度培训计划表;
(四)心得报告;
八、流程图:
4.3每年贰月份由人事部门整理统计、回顾上一年的培训具体实施情况,分析计划与实施之间的差距,提出改善方案,撰写“教育训练年度分析报告”,呈总经理审核;
5、培训实施:
5.1每月底由人事部门根据年度培训计划,拟订下月具体的培训日程表,并发给相关单位主管确认,各主管确认无异议的,报副总、总经理核准公告,并开始实施。
5.2由人事部门下发相关表单至各单位,相关单位收到后应积极准备培训内容(讲师撰写)、考核试卷(讲师撰写)、通知人员准时参加培训(由班长负责),各课长负责对培训活动进行督导和评价。
5.3培训结束后,将一整套的培训记录/评价表、培训内容、试卷等交由人事部门存档以备查。
5.4既定的培训日程不允许随意变更、取消。确因生产需要变更的,须部门经理以上主管同意,并在两周内另外安排时间实施,如要取消的必须经总经理核准。
6、外训:
6.1如需参加外部培训,必须培训开始前15天写书面申请,经总经理批准后,安排好职务代理人方可前去参加培训。费用(培训费、教材费、证书的工本费、交通费、培训期间的工资)由公司负担的,培训取得的证书由人事部门保存,待继续服务满一年者方可领回。继续服务未满一年的,于离职时在工资中将上列费用扣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总经理核准)后,交由人事单位留存;若新增职位或职务内容有所变动时应
重新制作「职务说明书」。
5.3.3各部门应依每年度所排定之年度教育训练计划表实施在职训练。
5.3.4各部门视需要实施计划外训练(内训或外训)。
5.3.5上述教育训练均须将「训练出席考核纪录表」、成效评估列给人事单位,人事单位视训练内容,登录于计算机教育训练操作系统中以备查。
教育训练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
制/修订部门:管理部
制/修订日期:
版本/版次:
页数:共8页
表单:共14份
会签栏

管理部

财务部

业务部

品保部

制造部

资材部

工程技术部
核准
审查
制作
文件名称
教育训练管理程序
制/修订日期
文件编号
版本/版次
页次
1/8
1目的:
1.1培育公司各类人力资源并灌输正确之质量观念、环境观念,以达适才适用之境界。
项目项次
课程名称
时数
训练单位
1




公司经营展望、规章制度
0.5
管理部
2
劳工安全卫生与环境政策
1
管理部
3
生产制程与产品认识、制程工艺及管制
1
制造部
4
品保系统/质量政策/ISO条文介绍/ROHS标准
1
品保部
5.5内部训练:
5.5.1阶层别训练:按照各阶层管理人员给予不同之管理能力训练。
5.5.2职能别训练:按照各单位专业分工的类别实施训练。
5.7.2内部训练:可依受训人员之「训练出席考核纪录表」由讲师考核之,考核方式
以笔试、口试、实操、心得报告等形式均可,或经过一段时间后由主管以工作
式督促各部门之教育训练进度。
5.2.3每年人事单位依据各部门呈核后年度教育训练计划依计划办理,并定期于年终时检讨。
5.2.4各部门如未能依年度教育训练计划表实施时,应于每年六月时提出「年度教育
训练计划变更表」,呈总经理核准后,以做为下半年度实施教育训练计划之依据。
文件名称
教育训练管理程序
制/修订日期
5.5.3各部门依实际工作需求实施各项工作衔接与专业或认证之训练。
5.5.4除计划表定之训练课程外,各部门可视工作状况及发展需要,实施各项工作衔
接与专业或认证之训练,应于核准后以邮件方式通知人事单位元申请办理训练课
程相关配合事宜,人事依5.3.5作业。
文件名称
教育训练管理程序
制/修订日期
文件编号
版本/版次
页次
3/8
5.5.5各单位安排之内部训练,承办单位应于上课前以mail方式发出培训通知单,参
加学员应按时参加训练课程,未能出席者应于上课半天前通知承办人员,承办
单位或该部门主管得依课程性质递补安排其它人员上课。
5.5.6各部门针对请假超过一个月的人员由部门主管依据「职务说明书」实施各项工作衔接与专业或认证之训练。
4.2派外训练:非本公司主办,员工参加外界企管公司或机构主办之训练皆属之。
4.3内部训练讲师:有相关工作经验或受过相关训练课程者,已担任班长级以上人员或作业担当人员。
4.4新进人员训练:凡于本公司新进人员,所授予之共通性课程。
5作业内容:
5.1教育训练之办理悉依「教育训练管理流程图」(附件一)办理。
文件编号
版本/版次
页次
2/8
5.3在职训练:
5.3.1各部门因工作需求之不同对其所属人员应有不同之要求,应于聘用时符合「职
务说明书」相关要求达1/2以上(含)或于到职(包括调职及晋升等变动)后三个月
内实施相关在职训练达1/2以上(含)。
5.3.2单位主管须编写「职务说明书」,并由该部门之主管核淮(课长级以上人员则
3.1.5稽核各部门教育训练实施情况。
3.2各部门:
3.2.1人员在职训练之实施及质量/环境政策之倡导。
3.2.2负责部门内之专业技能训练。
3.2.3规划参加公司内部及派外训练。
3.2.4提出年度训练需求。
4定义:
4.1内部训练:凡于本公司内举办之各项厂内、厂外教育训练,含内部讲师或外聘讲师皆
属之。
5.4.2直接人员应于到职后二个星期内依「新进人员岗前培训时程表」实施相关岗前训练。
5.4.2.1人事单位根据时程训练内容进行考核,满分90分以上视为合格,考试合格者由人事颁发上岗证,有上岗证人员才可独立上岗操作。
5.4.3人事单位应于人员到职后三个月内统一实施厂内一般训练,训练后依据训练内容进行考核,满分90分以上视为合格。(课程内容如下)
5.3.6为增加员工对于环境系统及绿色产品的认知,降低化学污染危害发生机率,,每
年实施一次环境系统之年度教育训练,训练课程如附件三。另品保、制造、资
材等与生产相关单位岗位培训须涵盖环保(RoHS)内容。
5.4新进人员教育训练:(含各阶层管理者)
5.4.1各部门主管应安排新进人员作公司基本介绍、程序文件介绍等,生产线人员需特别加强工作安全相关训练及常识。
法令规定公司经营必备者,任职期间内应配合公司经营所需及法令规定供公司
使用。
5.6.3参加受训人员,应按课程时间准时出席;未出席者训练费用自行负担。
5.6.4执行特殊工作人员依各项作业规定于时间内以派外训练或内部训练方式进行。
5.7训练成效评估:
5.7.1外部训练:受训人员均须填写「训练心得报告」,经部门主管核阅后,转呈总经理核示。
5.2年度计划训练:
5.2.1人事单位于每年12月发出年度教育训练计划表至各部门,各部门考虑本身工作需求提出训练需求及直接人员之训练计划汇整「年度教育训练计划表」,呈总经理核准后,提供给人事单位留存以作为各部门实施教育训练之依据。
5.2.2各部门应于年度内依计划实施教育训练,人事单位亦将定期(每月)以邮件方
1.2提供员工知识、技能与能力,提升工作表现。
1.3协助员工成长,面对工作挑战或升迁。
2适用范围:凡本公司所属职工均适用之。
3权责:
3பைடு நூலகம்1人事单位:
3.1.1新进人员教育训练的实施、在职训练之督导及各项训练资料之汇整、登录及保存。
3.1.2公司整体之教育训练规划。
3.1.3评估教育训练成效。
3.1.4协助各单位举办教育训练。
5.5.7教育训练完毕后,需进行书面考核判定,达90分(含)以上者为合格,不合格
者安排再次训练,直至合格,并以此作为员工试用期考核及年度考核之参考。
5.6派外训练:
5.6.1须委外训练者由需求单位依外训机构提供之训练课程填写「委外训练申请单」,呈总经理核准后由人事单位向外训机构报名。
5.6.2凡任职期间以公司费用接受训练者,取得经当地政府机关核给之执照、证书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