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作文“源泉”讲评

合集下载

写作中的源头活水

写作中的源头活水

写作中的源泉活水新课标对作文是这样论述的“: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沟通的重要方式 ,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建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修养的综合表现。

写作教课应切近学生实质 ,让学生易于动笔 ,乐于表达 ,应指引学生关注现实 ,热爱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

”小学作文教课是语文教课重要构成部分,也是小学生掌握知识的标记 ,但这又是小学语文教课的难点。

多年来,我一直担当中高年级的语文教课,并在如何提升小学生作文方面进行了探究 ,我以为可在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大量阅读 ,为写作累积可贵的素材好多学生关于写作文都怕,一写起作文来 ,老是 ,无从下手 ,“没什么可写”几乎成为大部分学生的口头禅。

为了达成任务,他们只能搪塞成篇 ,结果写出来的作文 ,自然一模一样 ,内容虚假不实 ,空洞无力 ;语言干巴巴 ,毫无生气 ;缺乏想象力 ,七拼八凑。

究其原由有 :一、我们的部分老师缺乏反省 ,为何学生的作文会写不好 ,更不会探究作文改革的新门路 ,因此碰到写作文 ,便叫学生写 ,写完了就收 ,改完了就评讲 ,全部都是照老套路。

这样做 ,学生的作文水平怎么能提升呢 ?二是有些家长急于求成,拔苗滋长,用成人的目光来对待他们写出来的作文。

看不惯孩子写出来的作文 ,孩子撕了再写 ,孩子写不出便承办取代或承办取代 ,长久这样 ,作文水平得不到提升 ,弄得孩子一写作文便怕 ,此后就会怕写作如怕虎。

这跟我们的家长急于求成的原由相关。

前几年 ,我从三年级开始接了一个班 ,关于刚开始学写作文的三年级学生来说 ,我从培育孩子的阅读兴趣下手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 ,不只可增加知识 ,又可借鉴人家写作的手法 ,实在是一举多得。

为了正确指导同学们念书 ,我先要求家长亲密配合 ,有空时多带小孩子到书城去看书 ,一开始不限制他们要读什么样的书 ,只需喜爱 ,凡是有利的书都能够看 , 如《白雪公主》《小红帽》《安徒生童话集》甚至有些孩子喜爱《龙珠》《多啦 A 梦》也要给他们看 ,由于这段时间是孩子兴趣的起蒙阶段 ,千万不可以抹杀了他们的念书兴趣 ,跟着时间的推移 ,孩子的念书兴趣愈来愈浓 ,到了四五年级再指引他们阅读文字比许多的书 ,如杨红樱、伍美珍、郑渊洁等的作品 ,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 ,还有《十万个为何》《上下五千年》、《十六岁的船长》、《海底两万里》、《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童年》、《在人间》、《钢铁是如何炼成的》、《寄小读者》、《谁是将来的中队长》等等。

缘事析理作文讲评5篇

缘事析理作文讲评5篇

缘事析理作文讲评5篇第一篇:缘事析理作文讲评作文2 讲评一、审题:西方诗人从一粒沙中看世界,从一朵花中看大气,中国诗人从长江流水看到岁月的消逝,从月圆月缺中看到事物的变化……你从大自然中看到了什么?请以“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为题写一篇文章。

1.“一粒沙”“一朵花”均为小事物;“看”即为“发掘”之意;“世界”“大气”则是经过发掘、透视而总结出来的大道理。

审题结论:要用以小见大的方法,深挖某种道理。

2.“你从大自然中看到了什么?”是要求作者写自身对某种自然现象的观察,并从中有较深的感悟,而非他人的观察与感受。

审题结论:写自己而非他人。

3.“来自大自然的启示”是一个偏正关系的短语,中心语为“启示”。

“启示”就是通过自然现象领悟出来的道理。

审题结论:本文重在说理,要写成议论文。

二、思路:1.既然是“来自大自然的启示”行文就要从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写起,否则,启示便如无根浮萍,缺少支点,立足不稳,会使读者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之感。

2.对自然景物的叙写宜控制在150字左右,接下来的语段应对自然现象进行分析概括,总结出这一自然现象“之所以这样”的道理,本段是现象与事理之间的过渡段,100字左右。

3.提出观点,由自然现象之理转入对人、事之理的剖析,可选择2—3个语段(即2—3个角度),500字左右。

在挖掘人事之理时,要紧扣自然想象所蕴含的哲理阐发。

如:水的启迪水利万物而不争,上善若水。

在中国人的心里,水是至善的化身,也是中国人最讲究的以柔克刚的体现。

那水便启迪人们,做人的无上标准莫过于如水。

水的澄澈,因其自身的净化作用。

做人如水,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不会同流合污,永远保持自己的本性。

水的坚韧,因其滴水穿石的精神。

做人如水,拥有水的毅力与耐烦,世上定无难事。

水的灵活,因其能适应地势而行。

做人如水,面临陡崖要勇敢向前。

一泻千里成为辉煌的瀑布,路遇狭涧要涓涓细流,警惕审慎细水长流,陷入绝境要灵活变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作文讲评的技巧与方法

作文讲评的技巧与方法

作文讲评是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评价和指导的重要环节,通过讲评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作文讲评的技巧和方法。

首先,作文讲评要注重肯定和鼓励。

在指出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时,要先肯定作文中的优点,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使他们更愿意接受批评和改进。

其次,作文讲评要注重具体和细致。

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仔细阅读和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比如,可以指出作文中的语法错误、逻辑不清晰、表达不准确等问题,并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帮助学生改进作文质量。

再次,作文讲评要注重引导和启发。

除了指出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外,还要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更好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思考点,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深入思考,帮助他们找到更好的表达方式和思路。

最后,作文讲评要注重耐心和细致。

教师在对学生作文进行讲评时,要有耐心地和细致地指导学生,不能草率行事。

要充分倾听学生的想法和疑问,给予细致的解答和指导。

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受益,提高写作水平。

总之,作文讲评是教师对学生写作能力进行指导和培养的重要环节,需要注重肯定和鼓励、具体和细致、引导和启发、耐心和细致等技巧和方法。

通过有效的作文讲评,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源泉

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源泉

浅谈小学语文习作源泉银冠希望小学刘建琼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

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语言车载船装,但学生作文依然是假话连篇,更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

看到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

我认为这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中人文性使然。

因此只有在实践中借助“人文性”思想武器,摒弃传统习作教学。

让习作教学成为师生积极的生命互动,让学生“写自己想说的话”,“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自信”。

才能唤起学生对习作的兴趣。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之不尽。

”要解决学生“没有东西可写”,这一作文困难,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累习作素材。

而学生的日常生活就是习作素材很好的挖掘地,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

1、突破时空,走进学生的生活小学现行课程安排一周仅有两堂习作课。

于是小学传统的一篇作文教学往往是分两课时完成。

要求学生在八十分钟内于教室完成,指导拟稿,修改、誊写。

似乎学生习作所需的信息全部贮存于大脑之中,习作时只要提取后稍作加工即可,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况且“倚马可待”的奇才自古以来有几个?更何况刚刚学写的小学生。

这样看来,学生在习作指导的课堂“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应是情理之中。

从这个角度看责任不在学生,而在于教师,是我们教师使学生远离了丰富多彩的习作源泉——生活。

因此我们习作教学首先打破“一篇习作教学就是两课时的习作教学”这沿袭了几十年的做法,而让我们的习作时空飞出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

因此我们习作指导首先要做“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

”例如要求学生写关于写景的文章,我们可以在作文课前一天,一周,甚至几周让学生明确习作的要求,放手让学生到日常生活中留心观察。

比如观察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倾听自然界鸟语虫鸣;欣赏乡村的田园风光,城镇的风景名胜等;要求写事的文章,我们可以在作文课前一周鼓励学生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和班务事,从劳动中吸取生动有趣的生活素材。

体验作文的“源泉”

体验作文的“源泉”
可炊 ” 。
处, 所 得 就 非 常有 限 了。 ” 学 生 写作
就 像 蜜蜂 酿 蜜 ,需 广泛 阅 读 才能 写 出 好 文章 来 。教 师 要利用 学校 图书室 , 班
二、 阅读体 验 是活 体验 是 级 图书 角 , 让 学 生广 泛 涉猎 , 并进 行 具
遣词 造 句都 可成 为学 生 习作 的 典 范 。
的都 是 自己亲 身经 历 的 , 看得 见 , 摸得 文 中 的好词 佳 句 ,精 彩 片段 稍 加 留意
“ 无 米 下锅 ” 之感 , 而 是感 于 外 物 , 不 吐 时 ,除 了引导 学 生 分析体 会 具 有 感 染
其 次 ,是教 给 学 生正 确 的观 察 的 着 的 具体 事 情 ,所 以 写起 来 ,不 再 有 俯拾 皆是 。教 师在 指 导学 生 阅 读课 文
不定 期 组织 各种 阅读 活动 。如 文学作
美 国心理 学 家 、学 生 行 为咨 询 专 品 朗诵 会 , 读 书 心 得 交流 会 , 调 动 学 生
家格 拉塞 通 过调 查 指 出 : “ 学校 是满 足 阅读 兴 趣 , 丰 富学生 的 阅读体 验 。
学 生 的时 间和 空 间 都 是 有 限 的 ,
“ 当家” 的生 活。通 过体 验 , 学 生们真 切 是 明 明被 某 些情 绪打 动 了 ,却 不 能 淋 式 。弄清 文章 的主要 内容和 写作 思 路 ; 地 感 受到 当家难 ! 当好 家更难 ! 有 的从 漓 尽 致 的表 达 出来 。我 们 不是 没 有 生 ( 4) 批注 式 。把 重点 语 句 、 重要 内容和
纹 路。 观察 时 注 意不 能把 一 片 树 叶从 真 可 谓 “ 当其 取于 心而注 于 手 也 , 汩 汩

作文写作讲评

作文写作讲评

作文写作讲评在作文写作中,讲评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讲评,我们可以对作文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并给予合理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提升写作水平。

下面是本文对于作文写作的讲评。

首先,要点评作文的主题鲜明度。

一个好的作文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能够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知道作文所要表达的内容。

如果主题模糊不清,读者很难理解作者的意图,也会影响整篇作文的逻辑性和连贯性。

因此,写作时要注重主题的选择和表达,避免让读者对作文的主旨产生疑惑。

其次,要评价作文的结构和组织。

作文的结构是作文的骨架,它决定了整篇文章的布局和逻辑顺序。

一个好的结构能够使文章层次清晰、条理分明,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

而组织则是指作者在文章中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包括描写、对比、例证等等。

评价组织时要看是否合理有力地支持了文章的主题,是否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第三,要点评作文的语言运用。

语言是作文的灵魂,好的语言可以让作文变得生动、精彩。

评价语言运用时要看作者是否运用了恰当的词汇和句式,是否能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复杂的观点和情感,是否能够有效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此外,还要关注作文中的错误和不规范之处,比如拼写错误、语法错误、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等等,这些都会影响读者对作文的理解和评价。

最后,要给予合理的建议和指导。

讲评不仅是对作文的评价,更是对学生进一步提升写作能力的指导。

在给予建议和指导时,要针对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进措施,比如提供更好的例子、给出更好的论证方法等等。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保持积极的写作态度,多读多写,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

总之,作文写作的讲评对于学生的写作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讲评,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建议,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希望同学们在写作中能够注重主题鲜明度、结构组织和语言运用,并积极接受讲评的指导,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源泉”话题作文讲评设计

“源泉”话题作文讲评设计

“源泉”话题作文讲评设计作者:蒋士海来源:《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2010年第03期一、题目:以“源泉”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不限。

二、讲评要点:1.文体方面:文体不限不是不要文体,要么记叙文,要么议论文,要么抒情类的散文等。

那种自认为“夹叙夹议”的文章其实就是无文体。

有的先说两句源泉再讲母爱的重要,接着说小学五年级的事情的文章其实就是文体不分明的表现。

(1)记叙文要有一件具体的中心事件,注意是中心事情,不是闲扯,从熊猫扯到汶川地震再扯到母亲的爱就是犯了没有中心事件的毛病。

(2)议论文要围绕一个中心论点,即使是闲扯,也要围绕一个中心来。

2.选材方面:写禅意,写武侠,写童话——写了自己不熟悉、没有把握的东西。

更多的是这样来写亲情:父母生活不容易;自己生病,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上学借钱;父子吵架――雷同事件多而且没有新意。

没有通过一件事情来表现,总是自己在忏悔,老是“自己在想”,而不是通过描写、记叙的方式来实现。

3.仿作方面:有的仿自己上次的作文,有的仿优秀作文,只记住了架子——故事梗概,没有记住精美的语言,没有记住感人的点,反而给老师一种厌烦感。

4.切题方面:首尾一定要切题,尽量和话题搭上关系,要回应题目、紧扣题目。

5.命题方面:尽量不用原话题,但要和所给话题关联紧密,如命题为“幸福的源头”、“唯有源头活水来”“爱的沱沱河”等。

6.细节方面:(1)文面:写字大、歪、出格,文面不清爽,阅卷老师不认识,有人认为文面不好是赶时间的结果,其实一篇作文用50分钟足够,列好提纲后,先认真写、慢点写,倒数15分钟的时侯再赶也来得及。

有墨迹、大团的黑圈、胶带粘的痕迹等都影响了文面的美观。

用笔要反复尝试哪个好用,写出的线条要不细不粗。

写字时用力要均匀。

(2)分段宜在5段以上,最好不分成三段。

7加分秘诀:改作文多了以后,改卷人容易陷入审美疲劳,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方面出奇出新:一个细节描写,一处名言引用,一句俏皮话,一个感伤的、快乐的场景描写能使你的作文加个3-5分。

习作的源泉与动力——兴趣、灵性、说写、积累

习作的源泉与动力——兴趣、灵性、说写、积累
们 的 ,我什 么也 没有 。 学生; 两个 比喻 。我更 喜欢第 一个 ,更有 意境 。 其 他学 生补充 :更喜欢 第二 个比喻 , “ 倩 影” ,是美 丽 的影子 , 学生分 析 :树上 的蝉 声与 水里 的蛙 声 ,打 扰 了 自然的 宁静 ,也 “ 画在 荷叶上 ”有 如一幅 淡雅 的水墨 画。 扰乱 了作者 心灵 的 宁静 。作者 确是 “ 暂得 宁静 ” ,从 荷 塘月 色 回到 了现实 世界 ,复 归于不 宁静 。 赏 析 :但 光与影 有着 和谐 的旋律 ,如梵 婀玲 上奏 着的名 曲 。 学 生 :运用通 感 的修辞 , “ 光与 影” 是视 觉感受 , “ 名 曲”是 听 觉感 受 。相似点 是和谐 ,如 同小提 琴演奏 的名 曲 ,悠扬 ,宁静 。 3 、设 问探讨 :此段 主要运 用 了什么修 辞手 法?
以及 探索 后 的满足 和快 乐是无 法 比拟 的 ,对 激发 学生 的创作 欲望 最
有意 义 。
3 、 多赞赏 、鼓励 学生 ,让其 体验 成功 的 自豪感 。 第斯 多惠说 : “ 教育 艺术 的本 质不在 于 传授 ,而在 于激 励 、唤 更 加通 顺 、流 畅 。学生 在和 别人 谈论 、交 流时 ,你 的感 受 、我 的 认 醒和 鼓舞 。” 教师要 善于 发现 学生 习作 中的 闪光 点 ,多加肯 定 ,尊 识 以及 他的 想法 等 ,在 相互碰 撞 、相 互补 充 、相互融 合 中 ,产 生 良 重学 生独 特的 体验 。在批 改学 生作 文时 ,应 尽量 肯定他 们 的优点 , 好 的磁 场效 应 ,使 学生 的 思维进 发 出智慧 的火 花。 而 口头 语 言能 够 用 委婉 的话指 出不 足之处 ,使 学 生看到 自己作文 的进 步 ,享 受到 写 启 发学 生的 思维 ,展开 联 想 ,发 挥他 们 的想象 力 ,同时 口头 语言 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另外,书写潦草的“并发症”是错别字和病句。虽说按规定每三个错别字才扣1分,但实际上错别字多说明该考生语言表达与运用能力不强,再加病句导致表情达意不清来个雪上加霜,无论“内容”上还是“表达”上得分都是少得可怜的。如果不幸这三病并发,阅卷老师也许出于强烈的责任心坚持卒读,也许“不堪折磨”而中途放弃,不管如何,此文的下场都是极其可怕的。
少部分同学则能从“成功的源泉”、“艰苦奋斗的源泉”、“美的源泉”、“幸福的源泉”等较为具体的角度切入来构思全文。但也许因为自身认识及素材积累的局限等,写成功的很少。
2.思想认识幼稚,立意费解或不知所云,立论不严谨甚至错误。
举例如下:
“源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珍爱自己是我们做人的源泉”
“成功源于平衡”、“生活源于平衡”
——再次建议先拟题目再作文,特别是写议论性文章的同学,只需把中心论点概括为一句简短的话作为标题即可。写议论文而动笔前拟不出题,常因中心不明确或没完全把握住,在此情况下,为赶时间勉强动笔行文,势必导致写作时心中无数,行文散漫,结构松散,最终导致中心表达不集中明确,或出现多中心,更甚至者则偏离中心。简言之,就是“欲速则不达”。
2.写作重点没有把握好,导致偏离话题中心。
严重者直接写成了“母爱”、“父爱”,文章自始至终不点扣话题,变成了回忆赞颂母爱父爱的文章,完全离题。
稍好者,也存在笔墨过多地放在叙写“爱”的故事上,为写“爱”而写“爱”,不能从“源泉”的角度进行描述议论。有的只在结尾点一点“母爱是我的源泉”。
二、选材立意问题
——再次建议:动笔前做好谋篇布局的考虑,“磨刀不误砍柴功”,最起码考虑一下“大作”围绕中心大致将谈几层意思,便可按意思分成几个段落,从而杜绝“段落肥胖症”,就像人哪怕长得不够漂亮帅气,也可借优美匀称的身段体态博取“眼球”获得好感,如果字再写得好的话,那就绝对会有“回头率”,从而有机会获得“加分”。
至于段落琐碎,把好端端一篇文章弄得七零八落如一盘散沙导致文意表达不完整顺畅者,则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除此之外,此辈有不良的居心——以尽可能短的琐碎段落创造尽可能多的空格,想投机,还有不用为妙。
文体建议:
⑴不要以为议论文一定吃香,不能简单地把“提示语”里的几句话,依次拿来充当自己的议论层次。
——这本是最省事的做法,但它实乃下下之选。因为当所有考生都扑向议论文,都按部就班地解说“提示语”中的几个小观点时,每一位考生的个性就被扼杀,并造成成千上万考生在文体选择和议论思路上“撞车”!
——按照“提示语”、按照常规思路去写,大家都挤在一起讲“公理”、讲“常理”、讲“大道理”!这种作文是很难越过中档分数线的!
怎样才能别开生面、使“大路货”显出一点新光彩来呢?——写出生活细节来。
3.如何获取积累作文“味精”
——古今经典、教材名篇、名言名句等等,平时多读、多记、多品味,它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给你提供“灵感”,提供“机智”。
——在平时生活中,多一点爱心,多一点热情,多一点荣誉感,多一点责任感,你就会觉得生活是有“味儿”的,你的记忆仓库中就会有一些“芝麻虽小、香气扑鼻”的有趣的生活细节,到时候快速“优选”,它们便会呼之即出。
我从十岁左右起到二十岁左右止,前后至少有十年的光阴都费在这种议论文上面……我自知得不偿失。
——朱光潜
大多数高中学生,都内蕴着写好记叙文的潜力。他们有独特的少年视角、敏感的情思,只要自自然然地落实到试卷上,就会有股子动人心弦的力量,就可能在高考作文中脱颖而出,这是那种解说“提示语”的作文无法比拟的。
——苏永康(南京师大教授)
……
我需要的是简简单单,而不是索求无度;
我需要的是感谢之情,而不是理所当然……
2.语不成句,表意不清。五、发展等级问题
得分意识淡薄甚至缺失。
五、其它问题
(一)文体特征问题;
记叙文问题;
议不足,叙来凑;叙不足,议来凑
(二)作文中必须杜绝的低级错误
1.漏写题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没有眼睛的人不成其为人,没有标题的文章不成其为文章。漏题之文,除明确规定扣2分外,还会在表达上的“结构完整”一项被扣分,更兼其“不像人”之故,实际被扣绝不少于5分。即使钟声已响,把话题语写上去或来个“无题”之题,也应来得及,故而这是最低级的错误。
高中语文优秀教学设计参赛作品
苏教版必修《“源泉”话题作文讲评》教学设计
课题
“源泉”作文讲评
课型
作文讲评课
课时
共1课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目标
知识点
了解写作的章法与常识
能力点
培养学生准确审题与表述的能力
教育点
学会做生活的有心人
重难点
掌握如何围绕论点选择合适的材料并进行严谨的论证
教学过程
一、布置作文题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⑵不要费时去琢磨此题写哪种文体最合适。
——作文命题在文体要求和文体难度上是一视同仁的,即既有利于写记叙文,又有利于写议论文。否则,“文体不限”便是一句空话了。
——事实上,议论文写作从来都是高考学生的弱项。议论就是“分析”,这是需要生活阅历和人生经验的。
我主张高中学生少作议论文……真正的议论文要到大学里去再说。因为人在十八岁以前思想不成熟,逻辑思维很难发展到缜密严谨的程度,他对社会的认识也不深刻。——刘锡庆(北师大教授)
附:范文点评见课件
教学评价:
教学反思:
五、例文展示
例文一:(大众化的例子)
源泉
每件事物都有源泉,我的源泉则是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予我生命,是他们给予我教育,我爱我的源泉——老爸老妈。
回眸严厉老爸
时光是条河,一路唱着歌前行,我扬起帆荡起浆,在洪流的起点出发,流过高大的山川,流过静谧的村庄,流过芳香的花和红红的柿子树。回首,我看见一个高大的身影,逆光而立,闪着几缕银丝,我知道,那是你,我的老爸。
联系话题材料,话题语“源泉”的意思是“比喻知识、力量、情感等的来源或产生的原因”。话题语“源泉”不应等同于材料中提到的“渊源(比喻事物的本源)”或“根(比喻事物的本原或人的出身底细)”.
作文中有部分同学将其三者等同,直接写成了“寻根溯源”、“对事物要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要勇于追根究底”、“只有追根究底才有科学创造,才有人类进步”等文章,导致偏离中心。
“大海是小溪的源泉”
“母爱——我们的源泉”
“人常说的‘成功乃失败之母’便道出了失败是成功的源泉,是造就成功的动力,是哺育成功的母亲……”
“孩子呱呱坠地,从那一刻时,他深知自己身上流着的是父母的血,父母就是他的源泉。”
三.内容方面的问题
1.感情不真挚,矫情肉麻。
如“看到了这个题目,我心头不禁一震。我顿时泪眼模糊,从我眼角的泪珠里,我看到勤劳并且坚强的母亲。”
专家早已感叹年年高考都与屈原、司马迁、杜甫、李白、苏轼、李清照、项羽等古代名人晤面。这些经典材料,可帮助你提高综合素养,提高审美水平,但不要简单拿来“改造”为临场记叙文。(也别简单拿来作议论文论据)
大家都如此,一个直接的后果是选材“撞车”,再一个后果是隔靴搔痒、融不进自我、无法产生动情效应,包括被某些考生视为“终南捷径”的“故事新编”。第三,如果你的生活中只有“青菜”、“萝卜”,那么,你一定得设法放一点“生活的味精”——生动的、感人的细节描写,否则,一锅“青菜萝卜汤”,谁喝了也乏味。
2.面面俱到,或泛泛而谈,没有具体实在的东西。
四.表达方面的问题
1.开篇滥用词澡,华而不实。
例如:一篇题为《感恩自然》的文章开头:
当我感到饥饿时,我只需要一碗白米饭,而不是山珍海味;
当我感到口渴时,我只需要一碗白开水,而不是琼浆玉露;
当我感到寒冷时,我只需要一件棉大衣,而不是貂皮狐裘;
当我感到疲惫时,我只需要一辆自行车,而不是宝马香车。
如何写好记叙文
⑴基本要求:
①必须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
②必须有一两个比较清晰的人物形象;
③必须以记叙、描写为主,特别要重视细节描写,适当穿插抒情和议论,甚至可以不发议论。
⑵临场索骥
第一,在弄清“题意”后,围绕“题意”迅速过一下自己的“人生电影”(以近期为主)。
写《源泉》,可以这样问自己:我有哪些“源泉”?熟悉的人中间有哪些“源泉”?这些“源泉”中,有哪些最令我动感情?其中,又是哪一个最令我心潮起伏,在考场上想起来都很激动?
这样,你就锁定“这一个”!这一过程叫做“糊涂识别”,在走马观花中选定最惹眼、最勾魂摄魄的“生活之花”,要在快速选材中丢弃“芝麻”抱“西瓜”。
记叙文必须以情动人。考生自己不动情,写出来的文字焉能打动阅卷老师?“情”的世界包括“亲情”、乡情”、“师生情”、“同窗情”、“手足情”等等。第二,优选现实活水,慎用经典复述。
一位学者曾经说过:“如果我学得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父母之爱,是滋养和造就子女健康成长以至成才的营养源泉。
树有根,水有源。大千世界,何事何物没有渊源?饮水思源,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根本……
请以“源泉”为话题,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
这是考场时间分配不科学而导致的恶果,也是漫不经心、自以为是而产下的“怪胎”,是不听老师言,吃亏在考场的最好证明。
3.段落臃肿,极不雅观。(偶有段落琐碎,断断续续者。)
动起笔来,滔滔不绝,忘乎所以,结果一个段落长达三、四百字甚至更多。首先是影响观感,错失先机,自我葬送了“印象分”。其次,臃肿的段落必定导致层次不清,内容杂乱,最终落得“中心不明”的结局。更可怕的是,使阅卷老师产生视觉疲劳,失去阅读兴趣,甚至产生反感心理,其下场可想而知。
那年考《战胜脆弱》《我所追求的品格——坚韧》,要求考生必须联系“自己”,同学们无法再求助古代名人或当代名人了。于是“实话实说”,数以万计的考生老老实实地写了自己面临的最大“压力”——考试。结果几乎千篇一律:快要考试了,本人挑灯夜读,全家轻手轻脚,妈妈送夜宵,爸爸关了电视机,“拜拜”足球赛,终于考完了,成绩不理想,老师在叹气,同学翻白眼,妈妈哭鼻子,爸爸吹胡子,于是我痛苦,要振作,要坚强……这种作文,分明清汤寡水,很没味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