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和动机
第四章 需要与动机

• 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 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 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 说,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 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第二节 需要与酒店客人的行为关系
迪拜七星级酒店
酒店服务员刘晓涵(青海西宁女孩)
六、以人为本、尊重为先
把客人放在第一位
七、公平合理、一视同仁
第四节 酒店客人的动机与服务策略
• 问题导入: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包括哪些?
•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酒店中的应用:
酒店基本功能,提供食宿产品 —— 生理需求 酒店安保功能,提供安全的环境 —— 安全需求 通信服务(电话、传真、邮件)、会议、展示服务 — 社交需求 服务人员的仪容仪表、礼貌礼仪 —— 尊重需求 酒店品牌、市场定位 —— 自我实现需求
2、根据需要对象的角度分 (1)物质需要 • 指人为了维持个体和社会的生存和发展, 对物质产品的需求。
• 例如,在对服装的需要中,既有满足人们防寒、 防晒等自然性需要的内容,也有满足人们自尊、 追求美的需要的内容。
衣
食
行
(2)精神需要 • 指个体参与社会精神生活的需要。 • 如对知识、文化、艺术、理想、审美、 道德、创造、成就等方面的需要。
社会性 交往动机 动机
成就动机 归属动机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1、明确每节课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 义。 2、创设问题情境。 3、利用反馈。 4、正确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 5、竞赛
2、根据动机的来源分
(1)外在动机:在外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
如:奖励
(2)内在动机:由个体的内部需要产生。
第三节
需要与酒店服务工作
需要和动机

需要、内驱力、动机三者关系示意图:
满足状态:不对行为产生影响。 无目标时:愿望、意向
需 要
缺乏 状态
内 驱 力
动 机
行 为
目 标
有目标后
(三)、动机和行为的关系是复杂的
不同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 ; 不同行为可以由相同或相似 的动机引起 同一行为可以由不同动机引起 ; 同一行为可以由相同的动机 引起 动机的体系中存在:主导动机--从属动机 动机与行为效果之间一般来说 是一致的,但是在实际中也可 以出现不一致.
7、( 多选 )兴趣的品质包括( )( 2009-11 ) A、倾向性 B、广阔性 C、持久性 D、效能
答案:ABCD
解析:动机按产生的根源分:生理性动机,由生理需要产 生,又叫驱力或内驱力,如吃饭、穿衣、休息、性欲等; 社会性动机,以文化需要为基础产生,如交往、成就、权 力、兴趣、爱好等。兴趣指认识事物活动的心理倾向,其 品质包括倾向性、广阔性、持久性、效能性。
解析:动机是朝着目标活动的内在心理活动和 内驱力。动机产生于需要、内驱力、情绪、诱 因。由生理需要引起的唤醒状态叫内驱力或驱 力;由外部环境引起的,能够引起机体活动, 并满足外部条件的叫诱因。
3、(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包括( )(2008-11) A、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B、动机和效果一定是一致的。 C、动机是人活动的内部动力。
五个层次之间的关系: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的越早,力量越强,叫缺 失性需要,高层次需要有益健康、长寿和精力旺盛,叫生长性需要。 尊重他人的需要属于较高层次的需要,是生长性需要。
2、能够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 需要的外部条件叫( )(2008-11)
A、爱好 B、诱因 C、需要 D、内驱力
研修班消费者行为学—第四章(需要和动机)

消费者的需要与动机
第一节
需要和动机的一般知识
一、需要的概念 1、需要的定义 人的需要是由于人们本身缺乏某种生理 或心理因素而产生的与周围环境的不平衡状态。
消费者需要的定义: 是指消费者由于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 乏产生紧张状态或不舒服感,从而对以商 品或服务形式存在的消费对象产生的要求 和欲望。
二、动机的概念 1、动机的定义 心理学上,把动机定义为引发和维持个 体行为并指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动力。它是一 种内在的驱动力量,是个体基于某种欲望或 需要所引起的心理冲动。
2、动机产生的条件 ♦必须以需要为基础 ♦要求相应的刺激条件 ♦必须要有满足需要的对象和条件
动机过程模型
学习
刺激
期待满足 的需要
低级需要 高级需要
具体的物 难以确定需要满足的 方式和途径
♦ 广告定位中的应用 广告 定位:决定产品应该怎样被预期的消费 者知觉。 关键:为产品找到合适的位置 (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 依据:任何需要都不可能得到完全满足 例:汽车广告针对富裕的人群宣传安全需要
功利性和享乐性需要 功利性需要:寻求获得一些实际的利益。 例如:一辆实用的汽车(耐用性) 一台实惠的电脑(经济性) 一件保暖的衣服(保暖性) 强调决定产品性能的功能特性。
人的5个需要层次图
成就需要 (充分发挥自己才能、 在事业上有所建树) 尊重需要 (自尊和被人尊 重的需要) 社交需要 (友谊、交往等需要) 安全需要 (保障人身安全等需要) 生理需要 (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如对衣、 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以及对异性的需要
营销战略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1、生理需要:对食物、水、睡眠、性的需要 产品:健康食品、药品、特殊饮料、 低胆固醇食物、健身器材等 2、安全需要:寻找安全、稳定、熟悉的环境 产品:烟火报警器、预防性药物、保险、 社会保障、养老投资、汽车安全带、 防盗报警器、保险箱等
简答

简答题及答案1.简述需要和动机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需要是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所产生的一种主观状态,是客观需求的反映。
动机就是激励人们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在原因。
需要是行为的原动力,动机是推动人们活动的直接原因。
当人的需要具有某种特定的目标时,需要才转化为动机。
需要产生动机,动机引起行为,行为使人产生客观现实的效果,但有时动机和效果之间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
2.什么是群体凝聚力?影响群体凝聚力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参考答案]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吸引、接纳,同时愿意留在群体中的程度,也就是一个群体对于它的组成成员的内在吸引力。
群体凝聚力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影响:群体成员在一起的时间、加人群体的难度、群体规模、群体成员的性别构成、外部威胁、以前的成功经验、有效情绪认同、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群体的领导方式等。
简述什么是社会知觉,以及社会知觉的分类。
3.简述三类激励理论的研究方向及重点。
[参考答案]内容型激励理论着重对激励的原因及其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研究需要的内容和结构以及如何推动人们的行为是内容型激励理论的主要任务。
过程型激励理论着重探讨激励的心理过程以及的指向和选择,说明行为怎样产生、怎样向一定方向发展,怎样保持下去以及如何结束的整个过程。
改造型激励理论研究怎样引导人们改正错误的行为,强化正确的行为。
简要论述领导权威对于领导有效性的重要意义。
4.领导与领导者有什么不同?[参考答案] “领导”与“领导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领导是一种行动过程,致力于实现这个行动过程的人叫领导者,接受指引和影响的人就是被领导者。
就是说,领导就是领导者通过自己的活动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从而实现某种目标的过程。
一个组织可以指定一个领导者或选出一个领导集体,但都不能指定或选出某种领导行为。
5.在组织理论中,权变观点的含义是什么?[参考答案]权变的含义是:在一种环境下所适合的方式可能不适合于另一种环境,不存在一个普遍适用的、最好的方式,而只能“视情况而定”。
什么是需要和动机

---------------------------------------------------------------最新资料推荐------------------------------------------------------什么是需要和动机第十章消费者的动机10━34 1 什么是需要和动机?什么是需要:是指个体缺乏某种东西时的一种主观状态,它是客观需求的反映。
消费者需要的特征 1、对象性 2、多重性 3、层次性 4、可变性 5、发展性消费者需要的类别 1、按需要起源,分为天然性和社会性需要 2、按需要对象,分为物质和精神需要 3、按需要实现程度,分为现实和潜在需要什么是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驱动力(内驱力)。
动机有两个组成部分:内驱力,目标事物 2、动机的功能:⑴、激活功能━即动机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
⑵、指向功能━即在动机的作用下,人的行为将指向某一目标。
⑶、强化功能━即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可以维持和调整活动。
2、消费者的需要与需求有什么区别?消费者需要和需求的区别:⑴、缺乏的程度不同。
1 / 3需要是在人们心理和生理上不满足的驱动下产生的;需求是在人们想使其生理及心理条件高于最低限度的满足程度时产生的。
⑵、促使的因素不同。
消费者的需要是由个人和环境的特性决定的;消费者的需求是由个人和环境(市场)的背景决定的。
需求品(美食)必需品(食品) 3、简述消费需要如何对购买行为产生影响? 1,消费需要决定购买行为需要运动过程:消费需要心理紧张寻找目标购买动机购买行为需要满足新的需要 2、消费需要的强度决定购买行为实现的程度 3、需要水平不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恩格尔定律) 4、影响消费需要的因素有哪些?影响消费需要的因素 1、主观因素:⑴、生理因素⑵、心理因素⑶、个人的消费水平⑷、个人的社会地位 2、客观因素:⑴、消费情景⑵、社会环境⑶、企业营销因素 5、消费动机有什么特征?消费动机的特征 1、原发性:需求使个体产生动机,动机推动个体采取行动。
管理心理学第6章需要、动机与管理

该营销经理首先取得了部落酋长的支持与合作,然后,他同当地的居民进行交流,给他 们讲穿鞋的好处,并教给他们穿鞋的方法。当地的居民被他说服后,却提出了一个非常 现实的问题:“我们的脚普遍较小,而且最主要的是我们这个国家很穷,我们没有钱来 买你的鞋。”该经理回答到:“脚小的问题很好解决,我们可以重新设计我们的鞋来适 应你们的脚。另外,我发现你们这个国家盛产世界上最甜的菠萝,由于不是硬货币,因 此,我们可以帮助你们作易货贸易将这种水果出口,这样便可以换回大量的外汇,于是 你们国家的生产总值就可以获得增长,因此每个人就有了钱,有钱就可以买我们的鞋。 ”该经理大致测算了未来三年内的销售收入及相应的成本,估计资金回报率可达到30% 左右,因此建议公司应尽快开辟这个市场。
• 【典例链接】穆瑞的动机
•
很多年前,在一次舞会上,有一个叫阿瑟·穆瑞的年轻人,左顾右
盼,坐立不安。原来他发现了一位漂亮的小姐,很想邀她共舞,但却
犹豫不决,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舞跳得并不好。思考再三,他终于鼓足
了勇气,请那位小姐跳舞,小姐欣然应允。然而才跳了几分钟,那位
小姐就不耐烦了,她埋怨穆瑞舞跳得太差,象个笨拙的卡车司机。很
• 【案例讨论】 这个案例说明了人的哪两种需求,企业又应该怎样运
用人的需求寻求自身发展?
• 【答案引导】 这是一个典Leabharlann 的关于如何识别潜在需要与现实需要的
案例。有大量的潜在需求,只要宣传方式得当,就会把潜 在需求变为现实需求。同时,案例也说明了消费需求的可 创造性,它会随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而变化; 而且,有些需求实际存在,但却没被企业发现或者企业对 其不予关注。对于这样的潜在需求,要靠企业去挖掘、去 诱导。
心理学第八章-需要与动机

动机强度与行为效率
适度的动机强度能够提 高行为效率,过强或过 弱的动机强度可能导致
效率降低。
03
需要与动机在日常生活中的 应用
工作与职业选择
职业满足感
人们选择职业时,通常会考虑该职业是否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和动机,如成就感、社会地位、工作 稳定性等。
职业发展
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人们会不断调整自己的需要和动机,以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
不同文化对成就的定义和追求方式也有所不同。某些文化 强调个人成就和竞争,而另一些文化则更注重团队合作和 共享成果。
文化对归属需要的影响
人们对于归属和认同的需求也受到文化的影响。不同文化 对于个体与群体关系的处理方式有所不同,这也影响了人 们对归属感的追求。
文化对动机的影响
文化对内在动机的影响
不同文化对于内在动机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某些文化更加强调个人的内在动机,而另一 些文化则更注重外部奖励和激励。
的作用。
情感动机理论
该理论关注情感在动机中的作用, 认为情感状态可以激发或抑制个 体的动机和行为,并影响个体的
决策和行动。
新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神经科学技术
利用神经影像学、脑电等神经科 学技术,深入探索大脑结构和功 能与动机之间的关系,揭示内在
动机和外在动机的神经基础。
跨文化研究
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在 需要和动机方面的差异,深入了解 文化因素对个体动机的影响。
也有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推动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的发展。
06
需要与动机的未来研究展望
新兴的理论观点
自我决定理论
该理论强调内在动机和自主性的 重要性,认为满足个体的基本心 理需要(如自主性、胜任感和关 联感)能促进内部动机和持续的
第三章行为动力(需要、动机、价值观)

第三章行为动力第一节需要一、需要的概述(一)需要的概念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二)需要的特点需要的广泛性;需要的社会性;需要的对象性;需要的动力性;需要的周期性。
(三)需要与人的心理1、需要与心理过程的关系:需要是认知过程的内部动力。
需要是情绪产生的基本条件,具有中介作用。
需要可以推动意志的发展。
2、需要与个性倾向性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常以动机、兴趣和信念的方式体现出来。
(四)需要的种类1、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来源)(1)自然性需要也称为生理性需要,是个体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而产生需要。
很多自然性需要是本能的,如饮食、睡眠、运动等,而且生理需要具有周期性。
自然性需要虽然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但有本质区别。
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满足需要的对象和方式都与动物不同。
(2)社会性需要社会需要是指后天习得的,为了维持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
社会性需要是在生理需要性需要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和教育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社会性需要是人类所特有的,具有社会历史性。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对象)(1)物质需要:指对衣、食、住、行有关物品的需要;(2)精神需要:指对认知和美的享受的需要。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人类具有七种基本需要,这些需要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组成了一个具有层次结构的系统。
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认知的需要6、审美的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二)需要层次理论的内涵1、需要的发展具有一定次序性,只有低级需要获得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更高级别的需要。
2、不同需要对人的行为的推动强度不同,层次越低,对人的影响越大。
但对于个人而言,那种需要的强度最大,取决于个人的发展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
3、各个层次的需要是彼此重叠,相互交织。
(三)对该理论的评价1、贡献:推进了心理学对于需要的认识和研究,提出了需要的层次与结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领会) 有意识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动机(识记)
1.能意识到自己行为活动动机,即能意识到自己 活动的目的的动机叫有意识的动机。 2.没有意识到或没有清楚地意识到的动机叫无意 识动机。无意识动机在自我意识没有发展起来的 婴幼儿身上存在着,在成人身上也存在着,例如 定势的作用人们是往往意识不到的。 所谓定势是指人的一种心理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 它对人的知觉、记忆、思维、行为和态度都会起 到重要的作用。
二、气质
什么是气质: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
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 性质的心理特征。气质相当于我们日常 生活中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识 记)
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识记)
信 号 功 能
组 织 功 能
动 机 功 能
适 应 功 能
1.适应功能:情绪和情感是有机体生存、 发展和适应环境的重要手段。 2.动机功能:情绪和情感构成一个基本 的动机系统,它可以驱动有机体从事活 动,提高人的活动的效率。 3.组织功能:情绪和情感对其它心理活 动具有组织的作用。 4.信号功能:情绪和情感具有传递信息、 沟通思想得功能。
情绪的 沙赫特 认知理 (美) 论
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 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 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 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 知过程又起着决定的作用。
情 绪 汤姆金斯 汤姆金斯直接把情绪看作是 的 动 伊扎德 动机。伊扎德进一步指出, 机 — 情绪的主观成分,即体验就 分 化 是起动机作用心理机构,各 理论 种情绪体验是驱动有机体采 取行动的动机力量。情绪的 分化是生命进化过程的产物, 只有情绪的分化,才使得情 绪具有了多种多样的适应功 能,也只有这样情绪在生存 和适应中才起到了核心的作 用。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领会)
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脑 的活动过程。情绪这一概念既可以用于 人类,也可用于动物。 情感则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 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祖国的热爱,对敌 人的仇恨;对美的欣赏,对丑的厌恶等。 所以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即感情 的体验和感受。和情绪相比,情感具有 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要点:(识记) 从情绪的内容来分——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情绪的基本形式。 要点:(识记) 从情绪的状态来分——心境、激情和应激 1. 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 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叫做心情。 2. 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 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 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 3.应激:应激是在出现意外事件和遇到危险情景 的情况下所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 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 反映。 (识记) 1、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 活动,它反映的是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 间的关系。 2、情绪和情感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或者说 是一种内心的体验。 3、情绪和情感有其外部表现形式,即人的表情。 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表 情既有先天的、不学而会的性质;又有后天模 仿学习获得的性质。 4、情绪和情感会引起一定的生理上的变化。
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领会)
能力不是知识和技能,但和知识、技能 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能力是掌握知识 技能的前提;能力决定着掌握知识技能 的方向、速度、巩固的程度和所能达到 的水平。同时,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 中,也会促进能力的发展。
能力的分类(领会)
1.按照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可把能力 分作为能力、才能和天才。 2.按能力的构造可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 和特殊能力。 3.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来划分,可把能 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 能力。 4.按创造程度划分可把能力分为模仿能 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识记)
1.人在外部环境影响下所产生的动机叫外 在动机。 2.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叫内在动机。
第六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
情绪和情感概述
情绪理论
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及其两极性
情绪情感的种类
意志
第一单元
情绪和情感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识记)(领会)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领会) 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识记)(领会)
二、能力结构理论
吉 尔 福 特 的 智 力 结 构 理 论
塞 斯 顿 的 群 因 素 理 论
斯 皮 尔 曼 的 二 因 素 论
三、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领会)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有高低 的差异,但就全人类来说,能力的个体差异 呈正态分布。即“两头小,中间大”。 能力类型的差异:不同的人在能力的不同方 面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也是很大的,这包括 感知觉能力、想象力,以及特殊能力方面的 明显差异。 能力发展早晚上的差异 :早慧/大器晚成
二、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准备阶段: 1、双趋式冲突; 2、双避式冲突: 3、趋避式冲突: 4、双重趋避式冲突: 执行阶段:
三、意志的品质
——受暗示性和武断从事 意志的果断性——优柔寡断和卤莽草率 意志的坚韧性 ——动摇和执拗 意志的自制性 ——任性和怯懦
意志的自觉性
第七节 能力与人格
情绪情感的维度(识记)
1.情绪情感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的 两极。 2.激动度有激动和平静的两极。 3.强度有强和弱的两极。 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的两极。
第四单元
情绪情感的种类
情绪的种类(识记) 从情绪的内容来分: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从情绪的状态来分:心境、激情和应激 情感的种类(识记) 道德感 、美感和理智感
第五节 需要和动机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需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动机
第一单元 需要
一、什么是需要(识记) 二、需要的种类(识记)
三、需要的层次理论(识记)(领会)
一、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识记) 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二、需要的种类(识记)
知识点:情感的种类(识记) 1.道德感 2.美感 3.理智感
第五单元
什么是意志 (识记)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意志
准备阶段:动机冲突(识记)(领会) 执行阶段(识记)(领会) 意志的品质 (识记)(领会)
一、什么是意志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 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 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识记)
第二单元 情绪理论(识记)(领会)
情绪的 外周 理论 情绪的 丘脑 理论 詹姆斯 强调情绪与机体变化的关 (美) 系,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 兰格(丹) 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 坎农 (美)激发情绪的刺激由丘脑进 行加工,丘脑所产生的神 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皮层, 引起情绪的主观体验;向 下传至交感神经系统,引 起机体的生理变化
人格的结构(领会)
1.需要和动机是人格的动力,它表现了人 格的倾向,是人格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 格积极性的源泉。人格的倾向决定着人对 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 和选择。 2.人格心理特征是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独 特的结合,构成了一个人心理面貌的独特 性,说明了心理面貌的个体差异。人格的 心理特征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
1、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自然需要也称生理需要或生物需要。 社会需要又叫获得性需要。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自我实 现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爱和归属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生理的需要
三、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识记)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领会)
生理需要:人对食物、空气、水、性和休息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人对生命财产的安全、秩序、稳定,免
一、 什么是动机
1.动机的定义: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 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 理过程或内部的动力。(识记) 2.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领会) 3.除需要之外,内驱力、诱因和情绪也都可 激发活动的动机。(领会)
动机的种类
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识记)(领会) 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领会)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识记)(领会)
有意识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动机(识记)(领会)
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识记)
1.由有机体的生理需要产生的动机叫生理性动机,这 种动机又叫驱力或内驱力,如吃饭、穿衣、休息、性 欲等的动机。 2.以人类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而产生的动机属于社 会性动机,如交往的需要引起交往动机,成就的需要 产生成就动机,权利的需要产生权利动机,以及人的 兴趣、爱好等都是社会性动机。 兴趣是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 向,它是以认识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 推动人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动机。当人的兴趣 不是指向对某种对象的认识,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 人的动机便成为人的爱好了。兴趣和爱好都和人的积 极情感相联系,培养良好的兴趣和爱好是推动人努力 学习积极工作的有效途径。
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领会)
遗传的因素:指的是一个人的素质或
叫天赋。 环境和教育的因素: 遗传决定了能力发展的可能的范围 或限度,而环境则决定了在遗传所决 定的范围内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
第二单元 人格
一、人格概述 人格的定义、人格的特性(识记) 人格的结构(领会) 二、气质 气质的定义(识记)、气质类型学说(领会)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识记)(领会) 三、性格 性格的定义(识记)(领会) 性格的结构(识记)(领会) 四、人格理论 (应用)
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 爱和归属的需要: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如结 交朋友,追求爱情的需要,隶属于某一群体并在群 体中享有地位的需求; 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这种需要得 到满足会使人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增强他的 信心。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使人产生自卑和失去 信心; 自我实现的需要:人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 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自我实现的 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但各人达到自我实现 的途径和方式可以是各不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