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物流系统研究

合集下载

大连物流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大连物流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验. 从而研究 系统 结 构 、 能 和行 为 之 间 的动 态关 系 。 功 系统动 力学研 究 的对 象是 社 会经 济 系统 , 般 这 样 的 一 系统 具 有抉择 性 、 自律性 和非线性 等结构 特点 。
等 诸 多方面 。 目前 影响 物流发 展 的 因素 主要 有物 流发
展环 境 、 府政 策法 规 以及 物 流人员 素 质等 。 政 物 流系统 中主要 有 三 个 反馈 环 , 面分 别 给予 分 下 析说 明。
在社会 经济 系统 中 , 个 变 量 之 问存 在 着 错综 复 各 杂 的关 系 , 为 因果 。 根据 系统 过 去 的行 为是 否 能通 互 过一 定的渠 道反过 来 影 响 与 控制 自身未 来 的行 为 , 分 为开环 系统 和 闭环 系统 。闭 环 系统 有 一 个 反 馈结 构 , 能将 系统过 去行 为 的结果反 馈给 系统 的人 口以控制输

( ) 流发展 环境 与物 流业 发展 的关 系 1物 如 图 1所示 , 流发展 环境 、 流需求 和物 流资 源 物 物
短缺 组成 了负反馈 闭环 系统 。 良好 的物 流发展 环境 能
促进 物流需 求 的增 加 ; 加 的 物 流需 求 将 加 剧 物 流资 增
【 收稿 日期 】 05—1 2 20 0— 7 【 作者简 介1 李 帅 (9 9一 ) 女 , 17 , 辽宁阜新人 , 硕士 , 研究方 : 面向暇务的体系结构 。
入 , 响系统 未来 的行 为 。这 种 闭环 系统有 正 、 因果 影 负
有饥结 合 , 成完 整 的 供应 链 , 而 使物 流 速度 加 快 , 形 从 准确率提 高 , 库存 减少 , 本 降 低 , 成 以此 延 伸 和放 大 传

第8章 物流系统动力学模型

第8章 物流系统动力学模型

第一节
系统动力学概述
三、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二)系统动力学的工作原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8-1 系统动力学工作原理
第一节 三、系统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三)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系统动力学概述
明确目的
确定系统边界
因果关系分析 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 仿真试验 结果分析 模型修改
第二节
系统动力学建模
一、建模目的与系统边界 二、因果关系分析
结构 分析 数据集 分析
分析工具
如Cause tree用树状图形的形式表 示出所有工作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如Cause tree用树状图形的形式表 示出所有工作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第三节
Vensim软件及物流系统动力学建模
一、Vensim软件 (二)Vensim操作界面
第三节
Vensim软件及物流系统动力学建模
第二节 二、因果关系分析 (二)因果链
系统动力学建模
因果链是用因果箭来描述的递推性的因果关系。
负因果链:含有奇数个负因果箭的因果链,如图( b )所示 正因果链:含有偶数个负因果箭的因果链,如图( c )所示
第二节 二、因果关系分析
系统动力学建模
(三)因果关系的反馈回路
当因果链中“原因”引起“结果”,“结果”又引起 “结果的结果”,最终又作用于最初的“原因”,形成一个 封闭的回路,则称为因果关系的反馈回路或因果反馈回路、 因果反馈环。
(三) Vensim 绘图工具 说明
第三节 (四)Vensim建模
Vensim软件及物流系统动力学建模
1.绘制因果关系图
1)启动Vensim,点击菜单栏“File”-“New Model”,显示“Model Settings Time Bounds”对话窗口,点击“OK”按钮即可显示空白窗口, 接下来可以开始绘制因果循环图。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物流与经济协同研究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物流与经济协同研究

sn ry ew e eo sc d s deoo c rw h sn e to aicroae eqai t e i e u ni t eadf a yeg tent g t sn ut a n migo t igt h dt tn oprt t l t i tt atai ,n nl b h li i i y r n c u h me h sh u a v w h h q tv i —
lg t sn ut i et ntn o el goc nte e o aeo o . oi i d srwle ra o s trpln re h g n cnmy sci y lx c a p i f o ri l Ke wod :e i a oo y l s c;ytm n mc;y egt eeomet y rs rgo lcn m ;o t ssse d a issnreid vlp n n e i g i y c
ted v lp n ttso elgsisid sr do eale o o ,he t in s h e eo me tsau ft o itc n u tya v r l c n my t nwihJa gu Huaa sa x pe a po c e mprc l h h n ina ne a l, p ra h se i al t e m i y
颂东 、 李伊松嘞 深入探讨 了我 国现代 物流产业发展 与区域经济
结构调整 的相互关 系 ; 寿平 、 桂 朱强 、 陆丽芳[ 9 】 系统 动力学 等将 基本原理 与现代 物流相结合 ,通过对珠 江三角洲 区域 物流系 统 的分析, 论证模 型的实用性与指导意义 。 以上关于 区域物流与 区域经济之间相互关系 的研究 中, 主 要考虑各个 地区地理位置和经济发 展的差异 、区域物 流发展

物流系统设计与分析

物流系统设计与分析

一、基本概念1、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物流设施、物流设备、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以完成物流活动为目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物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资的空间效益和时间效益,在保证社会再生产进行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各种物流环节的合理衔接,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2、物流系统设计(Logistics System Design)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物流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物流运作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

3、物流网络定义为:“在网络经济和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适应物流系统化和社会化的要求发展起来的,由物流组织网络、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和物流信息网络三者有机结合而形成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的总称。

”4、物流结点是物流网络中货物运往最终消费者过程中临时经过停顿的地方,是物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物流网络的灵魂所在。

5、专家选择法是以专家为索取信息的对象,运用专家的知识和经验,考虑选址对象的社会环境和客观背景,直观地对选址对象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寻求其特性和发展规律,并进行选择的一种选址方法。

专家选址法中最常用的有因素评分法和德尔菲法。

6、解析法是通过数学模型进行物流网点布局的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首先根据问题的特征、外部条件以及内在的联系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对模型求解以获得最佳布局方案。

7、数据是人们用来反映客观事物而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是客观事物的基本表达。

数据包括数值型数据和非数值型数据。

数据还可以分为空间数据和非空间数据。

8、信息是能反映事物内在本质的外在表现,如:图像、声音、文件、语言等,是事物内容、形式和发展变化的反映。

即指数据处理后而形成的对人们有意义的、看得懂的、有用处的某种形式。

二、简答题1.简述物流系统分析常用的方法?答:(1)数学规划法(运筹学)它是一种对系统进行统筹规划,寻求最优方案的数学方法。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物流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物流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物流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业逐步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但是,在物流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了物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运输成本高、运输时间长、物流信息不畅等。

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物流产业的发展,需要对物流业进行全面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合理的对策。

系统动力学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工具,能够对物流产业的发展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

本研究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对当前物流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对策,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一)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以物流产业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分析当前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包括运输成本高、运输时间长、物流信息不畅等问题;2.应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建立物流产业发展的动力学模型,对物流产业的演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3.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物流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包括改善物流网络结构、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降低物流成本等方面。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1.文献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了解国内外物流产业发展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资料;2.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应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建立物流产业发展的动力学模型,对物流产业的演化过程进行模拟分析;3.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情况,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物流企业或者物流园区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以此了解物流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对策和建议;4.专家咨询法:对于物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专家咨询的方式,获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三、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如下:1.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物流产业发展模型,能够对物流产业的演化过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模拟;2.针对物流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参考;3.本研究的研究成果将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能够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参考。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湖南现代物流系统分析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湖南现代物流系统分析

随着现代科技 和全球 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 现代物流业 已成 为各 国致力发 展的黄金 产业 , 对加速 经济循 环 、 它 降低成 本和
提高 区域经济 与企业 竞争力 有着 十分重 要 的作 用 。物 流业作 为具有广 阔前 景和增 值功能的新兴服务业 , 正在全球范 围内迅
湖南 省公路网已发展成一 定的规模 , 全省形成 了以北京至 上海至瑞 丽 、 阳至 昆明 3条 国道 主 干线 ( 衡 含在 建 ) 7 和 速发展 , 起“ 掀 现代 物流革命 ” 目前 , 。 世界 上一些 发达 国家和 珠海 、 地 区的物 流产业 已成 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近些年来 , 现代 条国道(0 、0 线 、0 线 、0 16线 1 7 2 7 29线 、1 、2 线 、2 39线 3 0 32线 ) 为 物流在我 国蓬 勃兴 起 , 已经成 为 国民经济 新的增 长点 。北 京 、 主骨架 ,0条省道联网 , 、 7 县 乡公 路及 专用 公路 为支线 的, 以省 上海 、 天津 、 深圳 等经济发展较 快 的城市将 现代 物流列 为新兴 会长沙为中心 , 向外辐射 的外通 相邻 各 省 , 内联各 市 ( ) 县 、 州 、 的支柱产业加以发展 , 于中西部 地区 的湖南省要想克服 内陆 乡 , 处 并与各种运输 方式相衔接 的公 路运输体 系。20 年底全 省 03 省份 的不利地 位 , 更有效 地融 入国 内外市 场 , 培植 新 的支柱产 公路 通车里程达 到 8 3 k 按 行政 等级 分 , 国道 508 m, 52 3m, 有 3 k 业, 就必须重视发展现代物 流产 业 。 省道 8 6 k 县道 2 3k 乡道 4 3 k 专用公路 1 7 k 0 m, 7 610m, 40 1m, 4 m; 2 系统 动力学是由美 国麻省 理工 学 院的 Fr s r or t 教授 于 2 按技术等级分 , ee 0 有高速 公 路 1 1k 一 级 公 路 48m 二 级公 8m, 2 6 k, 世纪 5 年代创 立的系统 仿真方法 。基于 因果关 系和机构 决定 路513m, 0 7k 三级 公 路 555m, 1k 四级 公 路 2 1k 等 外公 路 73 5m, 行为的观点 , 系统动 力学从系统 内部的微观机构 入手进行 建模 4 4 k 554 m。运输网络进一步拓展 ,03年全 省公 路完成 货运 量 20 仿真 , 分析研究 系统机 构功能 与动态 行为 的 内在 关系 , 而找 5 3 从 116万 t货物周转量 40 5 , 6 .9亿 t m, 分别 占全社会 总运输量 k 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而现代物 流的突出特性 在于其系统性 , 通 的 8 .% 、36 % 。 53 3 .6 过将系统动力学应用 于物 流系统领 域 , 可以较 为深入地分析物 湖南境 内河 流密布 , 量充沛 , 水 具有得天独厚 的水 运条件 。 流活动的动态发 展运 行 机制 , 制定 物 流决 策提 供辅 助 和参 目前全 省初步形 成 了以洞庭 湖为 中心 、 为 四水 中下游为 骨架 , 沟 考 。为此运用系统动力学 的方 法 , 对湖南物 流系统进 行了定性 通全 省 , 联 长 江 的航 道 网。 至 20 外 0 3年 底 全 省 通 航 里 程 分析 , 研究 了物流发展与 国民经济发展 、 政府政策 、 技投 入 以 1 98 m, 科 1 6 k 其中等级航道 425 m。同时建成 了城 陵矶 500吨 1k 0 及环境 的关 系 , 从理论上为湖南现代物 流产业的整体发展提供 级外贸码 头泊位 2 和岳 阳、 个 株洲 、 湘潭 千吨级港 口码 头 , 目前 了决策依据 。 全省千 吨级码头泊 位 已达 到 2 9个 , 陵矶 、 阳、 沙 、 城 岳 长 株洲 、

系统动力学的水果物流供应链模式

系统动力学的水果物流供应链模式

2018级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基于系统动力学地水果供应链物流对策研究专业名称:物流工程所在院系:信息管理学院研究方向: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模式指导教师:王翠霞副教授*****它以赣南脐橙为例,从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系统地统计数据中分析找出系统运行中地核心变量,建立核心变量构成地成长上限基模,通过农户、中间商、政府各子目标地实现来验证系统总目标地实现,并且,依据这个原理,提出建议,最后建立了一个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通过仿真实验,来验证对策地实施效果.朱艳新、黄红梅<2018)则指出,应该建立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地供应链,并加强政府地宏观政策引导,注重核心企业地培养上,来改善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综上可知我国在水果地供应链方面地研究并不是很多,因此有待现代研究者地进一步地深入研究.本论文即是在以上研究地基础上,得出了物流供应链地一般原理,并且在钻研了多个系统动力学解决实际问题地案例后,找出其在供应链中运用地切入点,也就是将供应链管理与系统动力学方法结合起来,然后,研究我国水果流通特性,将以上原理运用于解决我国水果供应链中地实际问题,建立合适地模型,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最后通过系统仿真预测其有效性.2.3 主要参考文献[1]宋世涛,魏一鸣,范英.中国可持续发展问题地系统动力学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14(20>:42-48[2]谌微微,黄承锋.农产品供应链成本分析--以“蔬菜贱卖难买”为例[J],物流科技,2018,(11>:112-115[3]朱艳新,黄红梅.我国农产品供应链构建模式[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8,(4>:68-69[4]周业旺.我国农产品物流体系改进问题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8,1(34>:4-6[5]马世骏,节松华.中国地农业生态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6]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黄桂红,贾仁安.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系统反馈结构模型地建立与应用:以赣南脐橙为例[J],2018,30(6>:1113-1124[8]刘美远.基于供应链管理地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9]Alfeld L.E&A.K.Graham.Introduction to Urban Dynamics[M],Cambidge MA:ProductivityPress,1976[10]Okezie Aruoma.The impact of food regulation on the food supplychain[J],Toxicology,2006,221(1>:119-221[11]Wang cuixia.SystemsDynamic Digraph Analysis of Scale pig breeding Development in CenterChina[J],Systems Science and Information,2006,4<4):811-824[12]Aiying Rong,Renzo Akkerman,Marin Grunow.An optimization approach for managing fresh foodquality throughout the supply chain[J],Int J.Production Economics,131(2018>421-429[13]Andrew Fearne, David Hughes.Success factors in the fresh produce supply chain: insights fromthe UK[J],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4(1>:120-131[14]Patroklos Georgiadis,Dimitrios Vlachos,Eleftherios Iakovou.A system dynamics modelingframework for the strategic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of food chains[J],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70(2005>351-364[15]Yang Feng.Physics System Dynamics Modiling for Supply chain Information Sharing[J].ProcediaProcedia,2018,25:1463-1469[16]Shotaro Minegishi,Daniel Thiel.System dynamics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a particlula foodsupply chain[J],Simulation Practice and Theory ,2000,8(5>:321-339[17]王多宏,李愈,赵红霞等.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优化模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38(36>:3167-3168[18]郭欣旺,李莹,周云凤.小农户加入现代农产品供应链地思考[J],农村经济,2018,(2>:97-99[19]邓群钊.中部丘陵地区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矛盾问题地系统分析——以兰坡矛盾问题为例[D],南昌大学,2006[20]崔蜜蜜.我国水果供应链组织模式创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21]谭玲玲.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机制地系统动力学建模[J],数学地实践与认识,2018,41(12>:106-113[22]白旻.大力发展生物低碳农业,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8,(4>:51-55[23]张新民.中国低碳农业发展地现状和前景.农业经济展望,2018,(12>:46-54[24]张莉侠.曹黎明.经济问题探索,中国低碳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2018,(11>:103-106[25]金廷芳.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创新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8年2月<上旬刊)总第637期,97-98[26]王翠霞.规模养殖循环经济增长上限系统反馈分析[J].系统工程.2007,25(5>:66—71[27]黄振中,王艳,李思一,吴叶君.中国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J].计算机仿真,1997,14(4>:3-7[28]徐南孙,贾仁安.王禾丘能源系统生态工程研究[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9]贾仁安,丁荣华.系统动力学一反馈动态性复杂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0]贾仁安,涂国平,邓群钊等.“公司+农户”规模经营系统地反馈基模生成集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5,25(12>:107-117.[31]王翠霞,贾仁安.国中部规模养殖沼气工程系统顶点赋权图分析.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6,30(6>:538-544[32]廖志高,陈梅.基于系统动力学地广西物流地仿真研究[J].制造业自动化,2018,33(5>:99-101,23[33]王其番.系统动力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85[34]吴欣.江西农产品物流供应链模式发展浅议[J].南方农机,2018,(1>:40-41[35]钟永光.贾晓菁,李旭等.系统动力学[M],科学出版社,2009[36]黄桂红,贾仁安.基于供应链一体化地农产品物流模式研究——以江西赣南脐橙为例[D],南昌大学,2007[37]赵文晋,李都峰,王宪恩.低碳农业地发展思路[J],环境保护,2018<12):38-39.[38]郭欣旺,李莹,周云凤.小农户加入现代农产品供应链地思考[J],农村经济,2018,(2>:97-99[39]是凯,许政达,许文杰等.蔬菜供应链优化模式探讨[J],现代商贸农业,2018,(22>:24[40]邓军蓉,祁春节.我国果农在水果供应链中地现状及对策分析[J],乡镇经济,2009,(9>:19-22[41]李建勋.鲜销农产品物流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8[42]胡振虎.中国农产品物流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43]桂群.鲜活农产品供应链地商业服务平台构建研究--以绿合园艺公司为例[D],同济大学,2007[44]贾国柱,王相丽.基于系统动力学地供应链中销售商行为研究[J],工业工程,2009,12(2>:56-59,81[45]陆成林,孟庆鹏.蔬菜供应链优化初步研究[J],吉林农业,2018,(06>:47[46]崔彬.果品产销组织化研究[D],西北农林大学,2004三、论文基本结构地设想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1.2问题地提出和目地、意义1.3 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1.4 研究思路、方法和架构。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道路物流系统能耗模型研究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道路物流系统能耗模型研究

s utr do eao c ai fh gse nrycnu tn t c ea prt nmehns o el t seeg osmpi . r u n i m t o i i o
Ke w r s m dr g t slg t sss m eeg osmpi ; ytm dn is y o d: o enli i ;o s c yt n r cnu tn sse ya c o sc i i e y o m
制约物流业发展的重要 因素 。
计量经济学模型 、 控制论模 型和系统动力学模型 。前三种模
[ 收稿 日 ̄10 8 0 - 2 2 0 — 6 1 【 作者简介】 汤云峰(9 2 ) , 18 一 , 江苏连云港人 , 男 华南理工大学 交通学 院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 向为智能交通 系统 ; 伦辉(9 5 )男 , 许 16 - , 博士 , 华 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教授 , 硕士生导 师, 主要从事智能控制理论 、 智能交通 系统 、 交通流建模与仿真的研究 。
Re e r h o h n r y Co s m p i n M o e fLo it sS s e Ba e n S s e n m is sa c nteE eg nu t d l g si y t m s d o y t m Dy a c o o c
T ANG n fn , n h i Yu - e g XU Lu - u ,HUANG n - a g Yo g g n
fc ol f iiE gneig& Ta sott n SuhC iaU iesyo eh o g, a ghu5 0 4 , hn) S ho o vl nier C n rnpr i , ot hn nvri f en l y Gu zo 6 0 C ia ao t T o n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物流系统研究
摘要:本文将系统动力学方法应用于物流运输这个复杂的系统当中,建立模型,对现实情况进行模拟,以期为物流企业提供定量的可持续发展预测分析,达到辅助企业科学决策的目的,引导物流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壮大,提高物流企业生存竞争的能力,并进一步促进物流企业管理的科学化与现代化。

关键词:系统动力学;物流系统;管理科学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8-0018-02
0 引言
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简称SD,是一种以反馈控制理论为基础,以数字计算机仿真技术为手段的研究复杂社会经济系统的定量方法。

[1]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史隆管理学院JAY W.FORRESTER教授于创立,是一种研究大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方法。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一大特点是能作长期的、动态的、战略性的定量分析研究。

[2]通过计算机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战略与策略,因此被誉为“战略与策略实验室”。

系统动力学创造至今,在人口、经济、环境、能源、教育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3]近些年来物流业在中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物流活动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系统性,通过将系统动力学应用于物流系统领域,可以较为深入地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分析物流活动的动态发展运行机制,进而对制定物流决策提供辅助和参考。

有学者甚至提出了“物流系统动力学”的边缘学科概念,以阐释将系统动力学引入物流系统分析领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本文就是将系统动力学应用于物流系统中,尝试建立物流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进而为物流决策提供辅助和参考。

1 模型的建立
整个供应链包括生产商、物流公司和顾客,而我们研究的是物流系统,因此将其从供应链中分离出来。

站在一个物流企业的角度分析整个物流系统。

一个企业取得收益是最重要的目标,而利益是收入与成本之差,对于一个物流企业的收入就是将物资配送至目的地从而取得利益;而物流企业的成本包括配送费用和仓储费用,配送费用即物流公司用汽车、飞机等交通工具将客户的货物送至目的地的费用,仓储费用即物流公司用仓库存放货物而产生的费用。

在系统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仓库数是整个物流系统中很重要的一个指标,它直接关系到物流公司的收益。

随着仓库数的增多,可以缩短客户响应时间,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因此会使物流企业的周转率提高从而提高收入,对整个企业的收益起正面作用;但是从另一个方面考虑,随着仓库数量的增加使得配送费用和仓储费用都提高了,从而使成本提高,对整个企业的收益起负面作用。

因此仓库数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根据系统分析的结果我们建立起因果关系。

如因果关系所示,收益与收入成正向增长,与成本成负向增长,收入与仓库数为正因果关系;配送费用和仓储费用均与成本为正因果关系,配送量与配送费用同向增长,而仓库数与配送费用和仓储费用同向增长。

增加仓库数量可缩短客户响应时间,提高客户服务水平,从而提高周转率,增加一个仓库到底能缩短多少客户响应时间,使周转率能提高多少,很难一概而论,但是在物流行业有仓库销售率这一指标,它的含义是每增加一个仓库每个月能够带来的收入有多少。

而成本方面有配送成本和仓储成本,配送成本受运输费
率与配送量的影响,配送量可以用单位仓库配送量与仓库数之积得到。

仓储费用
可以由仓储费率与仓库数之积得到。

物流企业可以根据收益情况来增加或者减少
仓库数量,在这里就需要引进期望销售量指标。

在构建完因果关系图并确定参数后,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经验性物流资料
数据,利用VENSIM软件建立起系统动力学流程图(如图1)。

根据资料给各参
数赋值如下:
仓库销售率=12 Units: wanyuan/(N*Month)
仓储费率=2 Units: wanyuan/(N*Month)
单位仓库配送量=30 Units: ton/(N*Month)
收益初始值=30 Units: wanyuan
销售调整常数=0.5 Units: Month
运输费率=0.3 Units: wanyuan/ton
接下来,应该对所建模型的正确性进行检查。

检查的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
对各变量单位的检查,确定各个系统动力学方程两边的单位是否匹配;另一方面
是对模型整体的测试,以确定模型能否正常运行。

这一步骤由VENSIM提供的units check和check model功能执行完成。

以上所建模型通过检验。

于是可以根
据模型得到一组方程,如下所示:
(01)仓储费率=2 Units: wanyuan/(Month*N)
(02)仓储费用=仓储费率*仓库数 Units: wanyuan/Month
(03)仓库数=INTEGER(期望销售量/仓库销售率) Units: N
(04)仓库销售率=12 Units: wanyuan/(Month*N)
(05)成本=仓储费用+配送费用 Units: wanyuan/Month
(06)单位仓库配送量=30 Units: ton/(Month*N)
(07)配送费用=配送量*运输费率 Units: wanyuan/Month
(08)配送量=仓库数*单位仓库配送量 Units: ton/Month
(09)期望销售量=收益/销售调整常数 Units: wanyuan/Month
(10)收入=仓库数*仓库销售率 Units: wanyuan/Month
(11)收益= INTEG (+收入-成本, 30) Units: wanyuan
(12)FINAL TIME= 12 Units: Month The final time for the simulation.
(13)INITIAL TIME=0 Units:Month The initial time for the simulation.
(14)销售调整常数=0.5 Units: Month
(15)运输费率=0.3 Units: wanyuan/ton
(16)SAVEPER=TIME STEP Units: Month The frequency with which output is stored.
(17)TIME STEP=1 Units: Month The time step for the simulation.
2 系统模拟及对策
2.1 基础数据下面对根据模型对近12个月进行模拟,我们可以看到在既定的
条件下,对仓库数量的需求不断增加。

2.2 基于模型的对策研究仓库销售率是根据实际情况和物流资料得到的数据,我们看一下它的变化对模型的影响。

将仓库销售率由原来的12 wanyuan/
(N*Month)降低为11.5 wanyuan/(N*Month)将模型再次进行模拟,我们关注
一下仓库数和收益的变化。

如果仓库销售率下降即出现数据不准确或者销售能力下降的情况,会导致仓
库的需求数下降,这是由于销售率下降导致效益减少,进而影响到预期效益水平,使仓库需求数量减少,此时管理者应当减少仓库的租用数量。

同时可以利用此模
型计算出实际需要的仓库数量。

再比如,此物流系统最多只能够提供20个仓库,我们可改变模型参数,对模型重新进行模拟,得到如表2所示的数据。

我们可以看到在接下来的第10个月仓库数就达到了20个,使得收益较原来
有所下降,因此管理者可以根据此模拟数据提前做好对策,建设、租用更多的仓库。

3 结语
将系统动力学方法引入对物流系统的分析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就是用
系统的观点和思路来分析、思考物流领域中的各环节的行为方式及其结果,站在
全局、整体的角度考察物流系统的运行机制,而不仅仅将视角局限于某一单一的
物流环节或要素。

这样的思路对于解决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物流决策、提高物流整体环节运行效率,进而对于当前我国物流产业整体服务水平的提升,
都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振江.系统动力学引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
28-37.
[2]王其藩.系统动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4.
[3]钱学森.论系统工程.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