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药质量标准

合集下载

麻山药收购标准

麻山药收购标准

麻山药收购标准麻山药,又称五味子、北五味子、麻仁子等,是一种珍贵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在市场需求稳定增长的背景下,麻山药收购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然而,由于麻山药的特殊性质,其收购标准也需要严格规范,以确保药材质量和市场安全。

本文将介绍麻山药收购的标准和相关要点。

一、麻山药的品质要求1.外观形态:麻山药为小型灌木,通常高度在30厘米至1.5米之间,整体呈直立生长,枝叶繁茂。

其叶片为硬毛,边缘微细齿状,具有绿色或古铜色。

此外,麻山药的果实也是判断其品质的重要标准之一。

2.干燥度和湿度:麻山药在收获后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降低含水量。

一般来说,麻山药的湿度应控制在10%以下,否则容易导致霉变和药性降低。

3.无杂质:麻山药在收购前需要经过洗净和处理,以去除附着的杂质和污垢。

同时,收购的麻山药应该没有明显的虫害、霉变和其他生物污染。

二、麻山药的化学成分和质量指标1.主要化学成分:麻山药的主要有效成分为五味子酸、五味子酮和五味子醇。

这些物质对人体具有多种保健和药理作用,如抗氧化、抗炎、降血脂等。

2.质量指标:根据国家药典和相关标准,麻山药的质量应符合以下指标:(1)五味子酸:不少于5%(2)五味子酮:不少于1%(3)五味子醇:不少于1%(4)总糖:不少于25%(5)总灰分:不超过10%(6)含水量:不超过12%(7)重金属残留:符合国家标准限制(8)农药残留:符合国家标准限制三、收购标准的执行和监管1.收购标准的执行:麻山药的收购标准应由专门的麻山药收购企业或机构制定并执行,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麻山药的收购工作。

企业或机构应严格遵守标准,确保收购的麻山药符合质量要求,并记录相关信息。

2.监管措施:有关政府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监管麻山药的收购行为,加强对收购企业或机构的监督检查,并对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麻山药进行处罚。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麻山药种植、收获和加工的指导和培训,提高种植和收购环节的质量控制水平。

鲜山药检验报告

鲜山药检验报告

鲜山药检验报告1. 引言本文是对鲜山药进行的检验报告。

鲜山药是一种常见的食用植物,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药用功能。

为了确保鲜山药的质量和安全性,本次检验主要针对其营养成分、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

2. 检验方法本次鲜山药的检验采用以下方法: - 营养成分分析:使用化学分析方法,包括测定其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纤维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

- 农药残留分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检测,针对常见的农药进行分析。

- 重金属含量分析: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进行检测,针对常见有害重金属进行分析。

3. 检验结果3.1 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根据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鲜山药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如下表所示:营养成分含量(每100克)蛋白质XX克碳水化合物XX克脂肪XX克纤维素XX克维生素C XX毫克钙XX毫克铁XX毫克锌XX毫克钾XX毫克3.2 农药残留分析结果经过农药残留分析,鲜山药中未检测出任何农药残留物。

这表明该批鲜山药在种植过程中未使用农药,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3.3 重金属含量分析结果重金属含量分析结果如下表:重金属含量(mg/kg)铅XX镉XX汞XX镍XX铬XX根据分析结果,鲜山药中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值,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4. 结论通过对鲜山药的检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 鲜山药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纤维素、维生素C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2. 鲜山药种植过程中未检测出农药残留物,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3. 鲜山药中重金属含量未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限量值,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因此,该批鲜山药的质量和安全性得到了保障,适合作为食品和药用品使用。

5. 参考文献在编写本文档时,参考了以下文献和资料: 1. XXX 2. XXX 3. XXX请注意,本报告仅针对检验样品的特定批次,对其他不同批次的鲜山药可能存在差异。

需要对其他批次的鲜山药进行检验时,请重新进行相应的检验分析。

38 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

38 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

38 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根据提供的参考信息,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药材商品规格标准:1. 人参:无芦头、须毛、杂质、虫蛀、霉变。

2. 西洋参:无芦头、毛须、杂质、虫蛀、霉变。

3. 党参:无芦头、根尾、焦枯、杂质、虫蛀、霉变。

4. 黄芪:无芦头、空心、黑心、芦头、油条、杂质、虫蛀、霉变。

5. 当归:无芦头、杂质、虫蛀、霉变。

6. 川芎:无芦头、须毛、杂质、虫蛀、霉变。

7. 白芍:无芦头、杂质、虫蛀、霉变。

8. 赤芍:无芦头、杂质、虫蛀、霉变。

9. 丹参:无芦头、空心、黑心、芦头、油条、杂质、虫蛀、霉变。

10. 甘草:无芦头、杂质、虫蛀、霉变。

11. 防风:无芦头、杂质、虫蛀、霉变。

12. 柴胡:无芦头、杂质、虫蛀、霉变。

13. 地黄:无芦头、杂质、虫蛀、霉变。

14. 山药:无芦头、杂质、虫蛀、霉变。

15. 麦冬:无芦头、杂质、虫蛀、霉变。

16. 牡丹皮:无芦头、杂质、虫蛀、霉变。

17. 银杏叶:无杂质、虫蛀、霉变。

18. 黄连:无芦头、杂质、虫蛀、霉变。

19. 黄芩:无芦头、杂质、虫蛀、霉变。

20. 栀子:无芦头、杂质、虫蛀、霉变。

21. 杜仲:无芦头、杂质、虫蛀、霉变。

22. 厚朴:无芦头、杂质、虫蛀、霉变。

23. 附子:无芦头、杂质、虫蛀、霉变。

24. 肉桂:无芦头、杂质、虫蛀、霉变。

25. 花椒:无芦头、杂质、虫蛀、霉变。

26. 干姜:无芦头、杂质、虫蛀、霉变。

27. 木香:无芦头、杂质、虫蛀、霉变。

28. 玄参:无芦头、杂质、虫蛀、霉变。

29. 太子参:无芦头、根尾、焦枯、杂质、虫蛀、霉变。

30. 苦参:无芦头、空心、黑心、芦头、油条、杂质、虫蛀、霉变。

31. 远志:无芦头、杂质、虫蛀、霉变。

32. 石菖蒲:无芦头、杂质、虫蛀、霉变。

33. 茯芩:无芦头、杂质、虫蛀、霉变。

34. 枣仁:无芦头、杂质、虫蛀、霉变。

35. 薏苡仁:无芦头、杂质、虫蛀、霉变。

36. 杏仁:无芦头、杂质、虫蛀、霉变。

山药零余子种苗质量标准

山药零余子种苗质量标准

山药零余子种苗质量标准
山药零余子种苗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地上部分:零余子种苗的地上部分应具备良好的形态结构,包括茎、叶、花等部分。

茎应直立坚挺,无弯曲、折断等现象;叶片应齐整、绿色,并且无病虫害叶面病斑、干枯等现象;花朵应完整、色泽鲜艳。

2. 地下部分:零余子种苗的地下部分主要是山药的块根,块根应完整无破损、无病虫害。

块根的形状应规整,无异常肿大或畸形现象。

块根的外皮应光滑,无病斑、菌丝等异常现象。

3. 生长状态:零余子种苗应具有较好的生长状态,表现为株高一致、生长旺盛、叶片翠绿、茎干粗壮等特点。

同时,种苗还应无明显的缺苗现象,无部分枯萎或衰弱。

4. 病虫害:零余子种苗应无明显的病虫害现象,即叶面无病斑、蚜虫等,地下部分无病菌丝、病斑、害虫等。

5. 植株数量:零余子种苗按照规定的数量进行提供,且数量准确无误。

6. 认证标识:零余子种苗应有相应的认证标识,如农产品质量认证标志、有机认证标志等,以确保种苗的品质和来源可靠。

以上是山药零余子种苗的基本质量标准,供种植者参考和选择优质种苗。

具体的标准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调整。

山药工艺规程

山药工艺规程

××××××有限公司文件编号:目的建立山药生产工艺规程,使其生产操作规范化、标准化,符合本公司生产实际和GMP 的管理要求,保证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均一、稳定。

范围山药生产的全过程。

责任质量管理部经理、生产技术部经理、质量控制科长、质量保证科长、监控员、化验员、各工序班长及操作人员内容1 生产处方1.1 产品名称:山药饮片;代码:1.2 产品剂型:中药饮片;规格:片1.3 所用辅料:无一、产品概述1.1 性状:切片者呈类圆形的厚片。

表面类白色或淡黄白色,质脆,易折断,断面类白色,富粉性。

1.2 功能与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麸炒山药补脾健胃。

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1.3性味与归经:甘,平。

归脾、肺、肾经。

1.4 用法与用量:15~30g。

1.5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2 法定制法和依据2.1 法定制法2.1.1 山药:除去杂质,分开大小个,泡润至透,切厚片,干燥。

2.1.2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

二、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质控要点2.1 生产工艺流程图三、炮制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技术参数3.1 领料按批生产指令制作领料单,按“领料标准操作规程”到原药材库领取山药原料,领料员、药材库保管员根据领料单的数量领发料,及时填写出库记录和领料记录。

工艺要点:核对品名、批号、数量、检验合格报告单,合格证、物料放行许可证、称量核对。

3.2 净选按《净选岗位标准操作规程》将要挑拣的山药原药材置于挑选工作台上进行净选,除去除去杂质,分开大小个。

生产结束及时填写生产记录,经QA检查合格后与下一步工序交接。

按本岗位“清场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清场操作,填写清场记录,并经QA检查签字。

工艺要点①检查净选的中药材,并称量、记录;②净选操作必须按要求分别采用拣选,清除杂质,除去非药用部分,使药材符合净选质量标准要求;③拣选药材应设工作台,工作台表面应平整,不易产生脱落物;⑤净选后药材装合适容器,每件容器均应附有标志,注明药材名称、编号、炮制批号、数量、生产日期、操作者等;⑥经质量检验合格后交下工序。

DB1306_T18-2000优质麻山药生产管理综合标准

DB1306_T18-2000优质麻山药生产管理综合标准
仅在 早 期 结合追肥进行,中耕宜浅,以免损伤 根系,植株近处的草拔掉;直播后或发芽期遇雨使 土面板结时,需及时松土。生长前期一般不浇水或 少浇水,促使块茎向地下生长。块茎生长盛期须保 持土壤湿润状态,不能缺水。收获之前,一周内不 浇水,是为了收获方便,二是地下块茎含水低,耐
贮运。 7 山药病虫害防治
}},县政府商有关主管职能部门共同确定,将鑫县曲堤乡
初具规模且具有一定市场份额的农产品一麻山药,做为 农业标准化的试点产品,同时曲堤乡也做为农业标准化 的实验基地。
1、 标 准 起草部门的确定和起草工作组的组成。 鑫县 技 术 监督局受县政府委托牵头组织 《麻山药》 标准制定工作,与农林局协商成立 了标准制定工作组, 由四人组成,该小组基本具备标准起草制订的资格。 2、 制 订 工作计划 工作 组 成 立后,通过研讨制订了工作计划并逐步实
3 品种
棒 药 (山 东无答 )、麻药、小红嘴,以棒药面 积最大 (以此品种为主)
4 苗木
山药 栽 子 (麻山药咀)栽植法 零余 子 (麻山药豆育苗)栽植法 山药 段 子 (门头 )栽植法
保定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ooo-os-2o发布 2ooo-10-01实施
DB1306/T18-2000
DB1306/T18-20 0
追氮、磷、钾复合肥4}-5}公斤,以保证块茎伸长与 膨大有充足的养分。3月上旬应再施一次肥,9月中 旬以后不再施肥,一般最后一次追肥应在收获前3}- -44天进行。整个生育期浇三水 (一般6月5号左右, 7月2。号左右,8月25号左右,视雨季雨量而定) 6.4中耕松土
本标准由鑫县农林局提出 本标准由鑫县农林局起草 本标准起草人:李桂荣
河北 省保定市地方标准 优质麻山药生产管理综合标准

山药、麸炒山药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山药、麸炒山药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

XXXXXXX有限公司成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 品名:1.1 中文名:山药麸炒山药1.2 汉语拼音:Shanyao Fuchaoshanyao2 代码:3 取样文件编号:4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5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6 质量标准:7 检验操作规程:7.1 试药与试剂:二氯甲烷、水、山药对照药材、乙酸乙酯、甲醇、氨水、磷钼酸、乙醇、氢氧化钠滴定液、甲基红乙醇溶液指示剂。

7.2 仪器与用具:显微镜、干燥箱、马弗炉、回流装置、二氧化硫测定仪。

7.3 性状:取本品适量,自然光下目测色泽,嗅闻气味。

7.4 鉴别:7.4.1取本品制片置10×10显微镜下做显微观察。

7.4.2取本品粉末4g,加乙醇30ml,超声提取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 l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山药对照药材 4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 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 G 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9 : 1 : 0・5)为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7.5 检查:7.5.1山药:7.5.1.1水分不得过15.5%(附录15第二法)。

7.5.1.2总灰分不得过4.0%(附录17)。

7.5.1.3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附录58)测定,不得过400mg/kg。

7.5.2麸炒山药:7.5.2.1水分不得过11.5%(附录15第二法)。

7.5.2.2总灰分不得过4.0%(附录17)。

7.5.2.3二氧化硫残留量照二氧化硫残留量测定(附录58)测定,不得过400mg/kg。

7.5.3山药片7.5.3.1水分不得过11.5%(附录15第二法)。

7.5.3.2总灰分不得过5.0%(附录17)。

麻山药收购标准

麻山药收购标准

麻山药收购标准
麻山药收购标准是指在收购麻山药时,对麻山药的质量、规格、数量等方面所制定的一系列要求。

这些标准通常由政府部门或相关行业组织制定,以确保麻山药的质量和安全。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麻山药收购标准:
1. 外观质量:麻山药应具有完整的表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无腐烂变质现象。

表皮颜色应均匀,无黑斑、白斑等异常现象。

2. 规格尺寸:麻山药的长度、直径和厚度应符合规定的范围。

一般来说,长度在30-50厘米之间,直径在3-5厘米之间,厚度在1-2厘米之间。

3. 重量:麻山药的重量应根据其规格尺寸进行计算,确保每公斤麻山药的数量符合规定。

4. 水分含量:麻山药的水分含量应在规定的范围内,以保证其口感和储存性能。

一般来说,水分含量在70%-80%之间较为适宜。

5. 化学成分:麻山药中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等)应符合规定的标准,以保证其营养价值。

6. 农药残留:麻山药中的农药残留量应低于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以保证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7. 储存条件:麻山药在收购时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阴凉的环境中,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浸湿。

8. 检验报告:麻山药收购商应提供相关的检验报告,以证明麻
山药符合收购标准。

9. 追溯体系:麻山药收购商应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迅速找到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10. 合同签订:麻山药收购双方应签订购销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保障交易的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状】本品略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长15~30cm,直径1.5~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纵沟、纵皱纹及须根痕,偶有浅棕色外皮残留。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谈、微酸,嚼之发黏。光山药呈圆柱形,两端平齐,长9~18cm,直径1.5~3cm。表面光滑,白色或黄白色。
【鉴别】(1)本品粉末类白色。淀粉粒单粒扁卵形、三角状卵形、类圆形或矩圆形,直径8~35μm,脐点点状、人字状、十字状或短缝状,可见层纹;复粒稀少,由2~3分粒组成。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长约至240μm,针晶粗2~5μm。具缘纹孔导管、网纹导管、螺纹导管及环纹导管直径12~48μm。
【操作规程】参照Z1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复验期】两年。
【供应商】参照原药材合格供应商表。
【标准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第27页)
(2)取本品粉末5g,加二氯甲烷30ml,加热回流2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二氯甲烷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山药对照药材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 )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浓氨试液(9∶1∶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磷钼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水分不得过13.0%(附录Ⅸ化硫残留量不得过400mg/kg
【浸出物】照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的冷浸法(附录ⅩA)测定,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7.0%。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物料代码】A1A
【取样方法】参照Z2取样标准操作规程.
山药质量标准
文件编号
起草
审核
批准
部门
质保部
质控部
质保部
技术部
质量技术副总
姓名
签名
日期
分发部门
质保部、质控部
山药
Shanyao
DIOSCOREAE RHIZOMA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Thunb.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和皮及须根,干燥,或趁鲜切厚片,干燥;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