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霉饲料去毒18种方法

合集下载

霉变饲料的处理方法与预防措施[1]

霉变饲料的处理方法与预防措施[1]

适用于此方法。目前, 对严重的霉变饲料, 因处理成本过 适宜的温度为 25 ~32 ℃。相对湿度为 86 % ~87 %条件
高, 甚至超过饲料本身的价格, 建议做淹埋处理。
下, 在 48 h 内黄曲霉很快生长。当霉菌处于干燥、低温
1 饲料中的主要霉菌毒素
1.1 霉菌毒素( Mycotoxins)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在农产品中产生的一系列具有
霉菌毒素由需氧霉菌产生。一种霉菌可以产生多种
现象。本文就对饲料中常用的几种脱毒方法进行了论述,
不同的霉菌毒素。相反, 不同的霉菌也可以产生一种相
并对其霉菌毒素产生的原理及预防措施加以说明。经脱 同的霉菌毒素。霉菌生长繁殖需要一定的温度、湿度条
毒处理后的饲料可放心使用, 但对于严重的霉变饲料不 件。如产生黄曲霉毒素的温度范围为 12 ~41 ℃, 其中最
广泛化学结构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 对人和动物具有广 泛的毒性作用, 能引起人和动物癌症、肝毒性等各种症 状。霉菌毒素中毒( Mycotoxicosis) 是因食入被霉菌毒素 所污染的食物或饲料后引起的一种中毒性疾病( Nelson
作者简介: 贾涛( 1981- ) , 科员, 北京市饲料监察所, 助理兽医师, 理化检 验室检验员, 质量监督员。 收稿日期: 2007- 3- 6
2.1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产生毒素的菌株在其代谢过
程中可形成一类叫黄曲霉毒素的代谢产物, 对人畜危害 很大。 2.2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黄曲霉毒素能引起肝坏死, 降低生产效率, 减少牛 奶的产量, 导致胚胎死亡。先天性缺陷、肿瘤以及抑制免 疫系统。现认为在各种霉菌毒素中, 黄曲霉毒素是毒为 最强、危害最大的, 它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的产物。 黄曲霉毒素可分为黄曲霉毒素 B1、B2、G1、M1、M2, 其中危 害最大、毒性最强的是黄曲霉素 B1。

猪霉饲料中毒的病因 猪霉饲料中毒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猪霉饲料中毒的病因 猪霉饲料中毒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 养猪技术

猪霉饲料中毒的病因猪霉饲料中毒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养猪技术猪霉变饲料中毒是由于猪采食发生霉变的饲料而导致的一种中毒性疾病,通常在春夏季节容易发生,主要是由于饲料在高温高湿季节没有妥善保管而容易发生霉变,且没有经过脱霉处理就直接用于饲喂,症状比较严重,主要是发生急性胃肠炎和神经症状,尤其是妊娠母猪及仔猪比较敏感,应加以防范。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猪霉饲料中毒的病因猪霉饲料中毒的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

1、病因分析饲料原料含有过多水分。

收获饲料原料后,没有及时进行晾晒,导致含有过多的水分,或者长时间存放,都能够导致大量的霉菌滋生,从而造成饲料发生霉变。

一般来说,饲料原料要求控制低于14%,当达到14%以上时就非常容易滋生霉菌。

例如,谷实类饲料(如玉米、稻谷等)中含有17%—18%的水分,就非常容易发生霉变,特别是原料经过粉碎加工后更容易发生霉变。

饲料管理不当。

在饲料加工、运输以及贮存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按照要求采取规范操作,也容易发生霉变。

在饲料加工过程中,某些环节操作不正确,如加工后没有经过有效冷却就直接装包贮存;加工时残留有物料的死角,或者没有及时进行清理等,都能够导致饲料发生霉变。

饲料贮存在条件较差的仓库,如温度过高、通风不良、漏雨等,或者长时间存放等,都能够诱使饲料发生霉变。

在饲料运输途中,由于经受曝晒、雨淋等,也能够导致饲料发生霉变。

另外,料槽长时间没有进行清理,始终残留有饲料,也容易发生霉变,猪采食后就能够引起发病。

2、发病机制霉菌能够产生多种霉菌毒素,而不同霉菌毒素的作用机制又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黄曲霉毒素能够损伤肝脏,导致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减弱,还会促使血管渗透性增强,血管变脆并容易发生破裂,使其发生出血,并形成出血性瘀斑。

赭曲霉毒素能够导致肝细胞发生透明变性、液化、坏死,损伤接近曲小管上皮的肾脏,抑制氨基酸tRNA合成酶的作用,从而无法合成蛋白质,导致体内IgA、IgG和IgM较少,造成机体免疫机能减弱。

霉菌毒素去毒18种方法

霉菌毒素去毒18种方法

霉菌毒素去毒18种方法1 山苍子油去毒法按每100 kg发霉饲料用山苍子油10 mL的比例,将油装入瓶中,用三层布扎紧瓶口,然后把油瓶埋入饲料中,密封7天后就可去毒。

2清水浸洗法适合于籽实饲料的去毒处理,分为两种形式。

一是将霉变颗粒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静止、浸泡一段时间后,用抹布擦拭颗粒,捞出在通风处晾干o 第二种方法是将籽实饲料磨成1.5—4.5 mm的颗粒,然后加3~4倍的水,搅拌、静止、浸泡30 min左右。

这样反复2~3 次,有毒成分或菌体代谢物因比重小于水而浮于水面,然后可将其滤去。

3 蔗糖液去毒法将霉变后的饼类饲料如花生饼、糠饼、菜子饼,加工打碎,用1%的蔗糖溶液浸泡10—14 h,然后用清水冲洗,放在晒场晒干,即可达到去毒的目的。

4氨水去毒法用氨水或氨气处理霉变饲料,可以使饲料中黄曲霉素的含量减少90%—95%。

按每lkg霉变饲料中加入氨水12.5—17.5 g,大容器中拌均匀后,用塑料布将容器口封严,置于室温下,3—7 d即可达到去毒的目的o此法适宜对糠麸类饲料进行去毒处理。

大豆粉的去毒方法:在相对湿度为50%的情况下,在大豆粉中添加2%的尿素作为尿素酶原,密封10 h,可以破坏70%以上的黄曲霉素。

5 粘土或沸石处理硅铝酸盐能选择性地与黄曲霉毒素Bi结合,在水溶液中,它对该毒素的吸附率达80%以上。

常用的方法是在饲料中添加0.5%的粘土或沸石,既能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又能除去霉菌毒素。

6发酵中和去毒法将发霉的饲料用清水湿润,拌匀,含水量达50%—60%,做成堆,让其自然发酵24 h,然后加草木灰2%拌匀,中和2h后,装于袋中,用水冲洗,滤去草木灰水,倒出后加糠麸1倍,在室温下发酵7h,去毒效果可达90% 以上。

7 石灰水去毒法将霉变饲料放入10%的纯净石灰水中浸泡3天,再用清水洗净,晒干后即可去毒,去毒率为90%—99%。

8 小苏打去毒法将50 kg霉变饲料倒进锅内,加1%小苏打液100 kg,先用猛火煮沸,然后再用微火煮到颗粒裂开后半小时停火冷却,捞出后用清水反复冲净即可饲喂。

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及防控措施

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及防控措施

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及防控措施目前,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已经成为了农业生产和畜牧养殖的严重问题。

霉菌毒素是由霉菌分泌的一种具有毒性的化合物,对动物、人类和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危害。

一旦饲料中出现霉菌毒素的污染,将会对畜牧养殖业产生严重影响,不仅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甚至还会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

饲料生产企业和畜牧养殖户需要高度重视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以保障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饲料中霉菌毒素主要来源于饲料原料和饲料加工过程中的霉菌污染。

常见的霉菌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素、玉米毒麦角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

这些霉菌毒素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很难被去除,因此容易造成饲料的污染。

而霉菌毒素的污染对动物的影响也非常严重,会导致畜禽生长缓慢、产蛋率下降、疾病发生率增加等问题,严重影响到了畜牧养殖业的生产效益和品质安全。

为了有效防控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饲料生产企业和畜牧养殖户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确保饲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饲料原料的选择和储存在选购饲料原料时,应选择信誉良好、质量可靠的供应商,避免购买受污染的饲料原料。

在储存饲料原料时,要注意保持通风干燥,避免受潮发霉,定期清理仓库,防止霉菌滋生。

2. 饲料加工工艺的控制在饲料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加工工艺,避免因加工不当或操作失误导致饲料污染。

对于易受污染的饲料原料,应采取合理的处理措施,避免霉菌毒素的扩散和传播。

3. 饲料质量监控和检测对于生产的饲料产品,应实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和检测制度,定期进行饲料样品的检测分析,确保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含量符合国家标准,保障饲料的质量和安全。

4.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清除和去除针对潜在的霉菌毒素污染问题,应采取一定的清除和去除措施,例如采用化学防霉剂、热处理、光照等方法,有效降低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含量,保障饲料的安全性。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预防(精)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预防(精)

饲料中霉菌毒素的危害及其预防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及其所造成的危害目前仍是养殖者易于忽略的问题,且容易与其它疾病产生混淆。

目前饲料工业和养殖业的着重点是抑霉、杀霉,饲料及其饲料原料无肉眼可见的霉变即可,然而霉菌毒素是肉眼看不见的,它的产生至今仍是全世界畜禽及谷类饲料安全无时不存在的自然威胁,它的来源、生成及其特性导致了一系列的困扰,比如,饲料配方不变,饲料品质却出现时好时差的情况;免疫程序不变,疫苗按时接种,可是畜禽抗体水平上不去;畜禽的生产性能下降、易感性提高、疾病频频发生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就霉菌及其霉菌毒素的产生、来源、危害和预防措施做如下概述。

一、霉菌的产生:霉菌是一种多细胞微生物,其繁衍下代是以种子或孢子的形式。

霉菌孢子普遍存在于土壤和一些腐烂植物。

土壤中的霉菌孢子经由空气、水及昆虫传播到植物上,一旦孢子接触到破裂的种子,孢子迅速萌发,便可明显看见发霉的现象。

这些霉菌繁衍起来会产生更多的孢子去感染其它种子。

在田间,植物受霉菌感染的因素很多,包括:土壤的水份、播种期、收割期、轮作期、施肥、植物的品种、植病的发生、杂草、鸟类及害虫等。

当作物收割后,通常会带有某些霉菌,在干燥的过程中,霉菌会受到破坏,所以不易察觉,然而许多霉菌孢子会存活下来,并且在贮存期间、制作饲料的过程中开始萌发生长。

一般把霉菌按其生活习性分为仓贮性霉菌和田间霉菌两种。

仓贮性霉菌主要是指贮存的饲料或原料,在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条件下产生的霉菌,以曲霉菌属为主,该类霉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左右,相对湿度为80%~90%,赭曲霉例外,可在田间感染,低温下亦可繁殖;田间霉菌则是指青霉菌属、麦角菌属和梭霉菌属(镰刀菌属),此类霉菌属野外菌株,通常谷物在未采收前就已感染,最适生长温度为5~25℃,该类霉菌在低温环境中也会繁殖,也就是说在冬季此类霉菌仍会生长,阴冷潮湿的天气更易于这些霉菌生长。

二、霉菌毒素的来源:霉菌毒素是某些霉菌在谷物或饲料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二次代谢产物,毒素在谷物的生产过程、饲料的制造、贮存及运输过程皆可产生。

霉变饲料的去毒和解毒

霉变饲料的去毒和解毒

3 .
适 当添加 防霉剂 和抗 氧化剂 。
当饲 料 中 的含 水量 高于 安 全 储 藏 上
9 % 、 豆 饼 10 % 、 棉籽饼 5 % 、 菜籽饼 7 % 、 鱼 }
限标准 时 ,可 考 虑 添 加 防霉 剂 。 常用 的 防霉 方 法 有 :① 醋酸 防霉 。 2 份 醋 草药饲料 添加 剂 1 5 0 克 。
!
饲 喂 方法 :将 以 上 原 料 粉 碎混 匀 , 加 i 钙 ( 丙 酸 钠 )可 避 免 饲 料 温 度 升 高 , 降低 动 物 肠 道 中大 肠 杆 菌 数量 , 使 黄 曲
水拌成干湿粉料投 喂 ,
喂后 供足 清洁饮

菌失



1 5 0 克 。 ④蛋 鸭 。 玉 米 3 0 % 小 、 麦 1 2 % 、 大 ;
麦 20% 、麦麸 8% 、菜籽饼 5% 、 蚕蛹 3% 、 ;
鱼 粉 4 % 、 肉骨粉 2 % 、 草粉 10 % 、 碳 酸 钙 ;
5 % 、 食 盐 0 _3 % 、 微 量 元 素 添 加 剂 1 0 0 克 、 l
消化利用率高于 动物 油 , 动物油 中猪油
好于牛油 , 最好把植物油和动物油按
3 : 1 的 比例混合使用 ,效果更佳 。
6 .
瘦 肉型 育肥 猪在育肥 前期可 适
量添加脂肪 ,而育肥 后期则不 应 添加 , 以
提 高其瘦 肉率 。
( 作 者联 系地 址 :山 东省 沂 南县 畜 牧 服 务
中心 邮 编 :2 7 6 3 0 0 )
查 、 验 收 , 防止 霉 变原 料 进 厂 , 保持饲料 仓库 、 加 工 运 输设 备 的干 净 对 , 生 产
中草 药饲料 添加剂 2 0 0 克 。 ⑤ 肉鹅 。 玉 米 ;

几种饲料去霉去毒妙法

几种饲料去霉去毒妙法
二 、Fra bibliotek学 方 法 化
1 氧 化处 理 : 氨 水 或 氧 气处 理 霉 变饲 料 , 以使 饲 . 用 可
福 廷 浓 业 2 0 (1 02 ) 1
维普资讯
产蛋阶段的饲养管理 乏
艄 鸪产 蛋阶段包括产蛋和休产两个饲养期 。 产蛋
和休 产 较 适 当 的安 排 为 7 天 产 蛋 期 后 , 上 强 制 7 天 O 马 O 休 产 , 次 轮 回进 行 。 践 证 明 , 是 保 持 鸱 鸪 较 好 产 以 实 这 蛋 量 的 方 法 。 就 笼 养 鸥 鸪 产 蛋 阶 段 的 饲 养 管 理 技 术 现 介绍 于 下 : 产 蛋 期 的 饲 养 管 理 1转 笼 : 鸪 养 至2 周 龄 , 未 达 到 性 成 熟 , 为 . 鸱 8 虽 但 r避 免 雄 鸪 争 斗 , 利 于 繁 殖 和 生 产 行 个 体 检 查 , 有 进 选 留 体 形 标 准 、 态 适 中 、 强 壮 、 只脚 趾 的 健 康 鸪 , 体 脚 4 同时将长 飞喙修剪掉 。 13 按 : 的公 、 比例组 群 , 母 分笼饲 养。 笼时喂维生素 c 转 。 2 饲 料 与饮 水 : 蛋 期 饲 料 要 用 足 量 、 鲜 的全 价 . 产 新 饲料 , 它 自 由采 食 , 每 次 喂 料 不 宜 太 多 , 不 溅 料 让 但 以 为度 , 免浪费饲料 , 避 喂前 则 以槽 内饲 料 不 断 为 度 。 产 蛋 鸪 改 喂 全 价 饲 料 时 要 有 一 个 过 渡 期 , 能 一 下 子 由 不 育 成 料 改 换 为 全价 料 : 用 发 霉 饲 料 喂 产 蛋 鸪 , 禁 以免 发 生 中毒 , 产 蛋 量 长 期 无 法 上 升 。 使 与此 同 时 , 保 证 供 要 给 足 够 的清 洁水 , 添 水 , 不 能 断 水 。 常 绝 3 光 照 : 照 作 用 , 照 明 外 , 促 进 生 殖 腺 机 能 . 光 除 能 活动 , 高受精率。 养 鸱鸪 , 提 笼 自然 光 照 不 足 时 , 灯 光 用 人工补 充光照 , 鸱鸪进 入产蛋期前 3 , 周 进行 人工补 充 光 照 , 鸪 必 须 提 前 2 增 加刺 激 光 照 。 照 从 每 天 8 公 周 光 小 时 逐 渐 延 长 , 到 产 蛋 期 的 光 照 恒 定 在 l 个 小 时 。 鸪 直 7 鸱 在 产 蛋 期 对 光 照 非 常 敏 感 , 不 可 忽 长 忽 短 、 明忽 切 忽 暗 , 就 需 要 责 任 心 强 的 饲 养 员 负 责 光 照 控 制 , 确 保 这 以 在 产 蛋 期 有 稳 定 的充 足 的光 照 , 进 鸱 鸪 稳 产 高 产 。 促 光 照 强 度 以 l勒 克 斯 为宜 距 地 面 2 高 悬 挂 一 O 在 米 个 4 瓦 白炽 灯 泡 , 使 方 圆 4 范 围 的 照 度 为 1 勒 克 0 可 米 0 斯 : 泡 间 距 要 适 当 , 便 使 光 线 分 布 均 匀 , 时 灯 泡 灯 以 同 要 经 常 擦拭 。 光 照 时 间 内 光 的 强 度 不 要 忽 高 忽 低 , 在 否 则会使鸱鸪烦燥不安 , 导致 产 蛋 量 下 降 。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与治疗方法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与治疗方法

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与治疗方法霉菌毒素中毒是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喂猪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临床上以神经症状为特征,各种猪都可发生,仔猪及妊娠母猪较敏感。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与治疗方法。

1、猪霉菌毒素中毒症状
(1)中毒后病猪拒食和呕吐。

急性者外阴和阴道炎症状,如阴户红肿,阴门外翻,阴道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的黏液混有血、量多,乳腺增大等发情表现。

严重病例可出现阴道和子宫外翻,甚至直肠和阴道脱出。

(2)哺乳母猪少乳或无乳。

妊娠母猪早产,流产,产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

亚急性中毒表现为母猪性周期延长,产仔减少,产体弱的仔猪,流产,死胎和不育,能够存活的公猪出现睾丸萎缩、乳腺增大等雌性化现象。

2、猪霉菌毒素中毒治疗方法
发现本病后应立即停止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用新鲜、含维生素丰富的饲料。

猪霉菌毒素中毒无特效解毒疗法,一般采取排除毒物,解毒保肝,止血,强心等措施。

应用维生素c葡萄糖、抗生素、维生素b、硫酸钠等药物,禁用磺胺类药物。

3、猪霉菌毒素中毒剖检变化
肾脏中度肿大、黑红色,质地脆弱,轻压即破裂,切面结构模糊,实质极易刮下,切面全呈黑红色。

肝脏中度肿大,切面呈士黄色,不见肝小叶结构,质脆,实质易刮下。

胆囊中度肿大,胆汁浓稠,未见出血。

脾呈黑红色,约肿大一倍,但质地正常,切面上脾小体可认。

膀胱黏膜轻度充血,有两处绿豆大出血点。

未见肠出血与淋巴结病变。

4、猪霉菌毒素中毒诊断依据
有黄曲霉毒素中毒症状:黄痘、贫血、神经症状(肝源性腩病)、肝肿大、变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霉饲料去毒18种方法
1 山苍子油去毒法
按每100 kg发霉饲料用山苍子油10 mL的比例,将油装入瓶中,用三层布扎紧瓶口,然后把油瓶埋入饲料中,密封7天后就可去毒。

2 清水浸洗法
适合于籽实饲料的去毒处理,分为两种形式。

一是将霉变颗粒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静止、浸泡一段时间后,用抹布擦拭颗粒,捞出在通风处晾干。

第二种方法是将籽实饲料磨成1.5~4.5 mm的颗粒,然后加3~4倍的水,搅拌、静止、浸泡30 min左右。

这样反复2~3次,有毒成分或菌体代谢物因比重小于水而浮于水面,然后可将其滤去。

3 蔗糖液去毒法
将霉变后的饼类饲料如花生饼、糠饼、菜子饼,加工打碎,用1%的蔗糖溶液浸泡10~14 h,然后用清水冲洗,放在晒场晒干,即可达到去毒的目的。

4 氨水去毒法
用氨水或氨气处理霉变饲料,可以使饲料中黄曲霉素的含量减少90%~95%。

按每1 kg霉变饲料中加入氨水12.5~17.5 g,大容器中拌均匀后,用塑料布将容器口封严,置于室温下,3~7 d即可达到去毒的目的。

此法适宜对糠麸类饲料进行去毒处理。

大豆粉的去毒方法:在相对湿度为50%的情况下,在大豆粉中添加2%的尿素作为尿素酶原,密封10 h,可以破坏70%以上的黄曲霉素。

5 粘土或沸石处理
硅铝酸盐能选择性地与黄曲霉毒素B1结合,在水溶液中,它对该毒素的吸附率达80%以上。

常用的方法是在饲料中添加0.5%的粘土或沸石,既能促进畜禽的生长发育,又能除去霉菌毒素。

6 发酵中和去毒法
将发霉的饲料用清水湿润,拌匀,含水量达50%~60%,做成堆,让其自然发酵24 h,然后加草木灰2%拌匀,中和2 h后,装于袋中,用水冲洗,滤去草木灰水,倒出后加糠麸1倍,在室温下发酵7 h,去毒效果可达90%以上。

7 石灰水去毒法
将霉变饲料放入10%的纯净石灰水中浸泡3 d,再用清水洗净,晒干后即可去毒,去毒率为90%~99%。

8 小苏打去毒法
将50 kg霉变饲料倒进锅内,加1%小苏打液100 kg,先用猛火煮沸,然后再用微火煮到颗粒裂开后半小时停火冷却,捞出后用清水反复冲净即可饲喂。

9 蒸煮去毒法
将发霉饲料放入锅中,加水煮沸30 min或蒸煮1 h,然后用清水清洗几次,去掉水分即可去毒饲用。

10 机械去毒法
轻度发霉的玉米和小麦,大部分毒素分布在胚芽和种皮内,只要通过机械加工,将胚芽和麸皮去掉,即可达到去毒目的。

11 人工筛选去毒法
利用机械或人工的方法先对饲料进行筛选,剔除霉变饲料,然后将未霉变的饲料进一步干燥,以达到去毒防霉的目的。

主要适用于秸秆、颗粒饲料的去毒。

12 焙烤加热去毒法
对于饼粕类原料,在150 ℃的温度下焙烤30 min或用微波加热8~9 min,可使48%~61%的黄曲霉毒素B1和32%~40%的黄曲霉毒素G1被破坏。

13 晾晒去毒法
此法主要用于秸秆饲料的去毒处理。

先将发霉饲料置于阳光下晒干,然后进行通风抖松,以除去霉菌的芽胞,使其变得无害而达到无毒的目的。

14 脱胚去毒法
此法主要用于玉米的去毒,因为发霉玉米的毒素主要集中在玉米的胚部。

先将玉米磨成1.5~4.5 mm的小颗料,再加5~6倍水,然后进行搅拌,胚部碎片因轻而浮在水面上,将其捞出,如此反复数次,即可达到脱胚去毒的目的。

15 辐射去毒法
对已经污染了霉菌或即将可能霉烂变质的饲料可采用紫外线照射进行杀菌,紫外线可以有效地杀死霉菌和破坏黄曲霉毒素的结构,达到去毒的目的。

16 VC去毒法
VC可阻断黄曲霉毒素B1的环氧化作用,从而阻止其氧化为活性形式的毒性物质。

日粮及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VC,再加上适量的氨基酸,是克服黄曲霉毒素中毒的有效方法。

17 吸附去毒法
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剂可有效去除霉变饲料中的毒素。

它是通过霉菌毒素吸附剂在畜禽体内发挥吸附毒素的功效,以达到脱毒的目的,简便安全。

18 乳酸菌发酵去毒法
利用乳酸菌进行发酵,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使黄曲霉毒素B1转变为毒性较小的黄曲霉毒素B2。

用这种方法处理饲料,不仅可以降低饲料中酶菌毒素的毒性,还可增加饲料营养(菌体蛋白),改善适口性。

要注意的是,以上处理方法仅适用于轻度发霉的饲料,处理后应与其他饲料混合使用,禁止作为主要饲料饲喂。

对于严重霉变的饲料,因处理成本过高,还是全部废弃为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