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遗传推断计算题的解题思路

合集下载

遗传计算题的解题方法(二)

遗传计算题的解题方法(二)

遗传计算题的解题方法(二)遗传计算(Genetic Algorithm)是一种基于生物进化原理的优化算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工程、商业、金融等。

遗传计算题是指利用遗传计算算法来解决一些优化问题,例如旅行商问题、背包问题等。

遗传计算的基本思想遗传计算的基本思想是将问题转换成一个由二进制编码的染色体,并通过交叉、变异等操作来产生一代一代的后代,直到达到最优解或者算法收敛。

遗传计算主要包括下面几个步骤:1.初始化种群2.评估适应度3.选择优秀个体4.交叉与变异5.更新种群6.终止算法解决遗传计算题的方法方法一:遗传算法遗传算法是遗传计算的一种常见实现方式,它利用遗传算子(交叉和变异)来生成新的个体,并保留一定数量的优秀个体进入下一代。

遗传算法需要确定种群大小、交叉率、变异率等参数,同时也需要选择合适的适应度函数来评价个体的表现。

方法二:进化策略进化策略是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改进版,它利用自适应进化策略(如选择适应度共享、自适应个体调整等)来提高算法的性能和收敛速度。

进化策略相比于遗传算法具有更强的寻优性能。

方法三:遗传规划遗传规划是一种利用遗传算法来实现规划任务的方法。

遗传规划通常包括问题建模(将决策变量编码成染色体)、适应度评价、遗传操作等步骤。

遗传规划在实际应用中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

方法四:遗传表达式编程遗传表达式编程(Genetic Programming)是一种将遗传计算应用于自动编程的方法。

它将程序表示为一棵树状结构,并通过交叉和变异操作来生成新的程序,直到达到某种特定的效果。

遗传表达式编程适合于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例如图像识别、自动控制等。

总结遗传计算是一种强大的优化算法,它已经被成功应用于解决许多复杂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具体的问题选取合适的遗传计算方法,并合理设置各种参数,以达到最优的解决效果。

注意事项遗传计算虽然拥有很强的优化能力,但它也存在一些注意事项:1.初始种群的构建不能过于随意,需要按照一定的规则来生成。

生物遗传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生物遗传题解题思路及方法

生物遗传题解题思路及方法遗传题在初中阶段所占的比例较小,但与高中内容衔接,且可以较全面的考查学生的遗传学知识学习和灵活运用情况,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所以就成为考试考查的热点和重点。

在每年的中考试题中,常常会遇到有关基因组成推断、遗传方式的判定和机率计算的题目现对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作了归纳和整理如下:一、学握基本原理要解答任何遗传题,首先要学握最基本的遇传原理,无论命题有多复杂,问题的情景多么新颖,它们总是建立在基本的知识和原理之上的,只要学握基本原理,任何题都会迎刃而解,这叫万变不离其宗。

1.最基本的6种交配组合(以豌豆的高茎D和矮茎d为例)①DD×DD→DD高茎②DD×Dd→DD: Dd高茎③DD×dd→Dd高茎④Dd×Dd→DD: 2Dd: dd=3高茎: 1矮茎⑤Dd×dd→Dd: dd=1高茎: 1矮茎⑥dd×dd- +dd矮基2.显隐性的确定①无中生有有为隐。

即:亲代性状相同,后代出现不同的性状,后代的性状就是隐性。

如:已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

则白化病为隐性基因控制的。

②有中生无有为显。

即: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代全部表现一个性状,这个性状为显性。

如一只棕毛老鼠(雄)与黑毛老鼠(雌)相交后,生的下一代全为黑毛老鼠。

则黑色为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

3.基因组成的确定(有关基因用A、a表示)①性状表现为显性,有两种基本组成,即Aa或AA。

性状表现为隐性,基因组成只有一种,即aa。

②双亲均为显性:如果杂交后代全为显性,亲本之一一定是显性纯合体AA,另一方是AA或Aa。

如果杂交后代有隐性,双亲一定是Aa×Aa。

二、学握解题方法.(一)有关推断基因组成常用的几种方法①正推法正推法,即已知双亲的基因组成或性状表现,推后代的基因组成或性状表现及比例。

此类型比较简单。

如:已知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是显性,一株高茎豌豆与一株矮茎豌豆杂交,求: 子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高中生物遗传计算题解题技巧

高中生物遗传计算题解题技巧

高中生物遗传计算题解题技巧
1. 嘿,首先要搞清楚遗传规律呀!就像你玩游戏要知道规则一样。

比如说孟德尔的豌豆实验,不就是典型的例子嘛。

想想看,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后会出现啥情况呢。

2. 哇塞,一定要学会画遗传图谱啊!这简直是解题的利器呀。

就好比你走路有了地图指引,明白不?比如AaBb 自交的情况,用遗传图谱一画,一目了然呀!
3. 哎呀呀,判断显隐性可太重要啦!这就像是找到了解题的钥匙呀。

像有的病代代都有,那很可能就是显性遗传呀。

4. 嘿嘿,概率计算可别害怕呀!把它想象成算你得到喜欢的礼物的概率嘛。

比如说一个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计算某种表现型出现的概率,慢慢算呗。

5. 哟呵,注意特殊的遗传现象呀!这不就是解题的小惊喜嘛。

像伴性遗传,可跟普通遗传不一样哦,就像有的游戏有隐藏关卡一样刺激。

例如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可要记牢啦。

6. 哈哈,仔细审题不能马虎呀!就跟你找宝藏要仔细看地图一样。

要是漏了关键信息,那可就坏事咯。

像题目里提到的家族病史之类的,可要看清楚呀。

7. 呀,分析数据要细心呀!好比你数自己的宝贝不能出错呀。

一堆数据摆在那,要找出有用的信息来呀。

8. 嘿,多做练习很有必要哦!就像运动员要不断训练才能拿冠军嘛。

各种各样的遗传计算题做起来,还怕搞不定嘛。

9. 总之呢,高中生物遗传计算题并不可怕,只要掌握了这些技巧,再加上多多练习,就一定能轻松应对呀!。

高中生物必修2 生物遗传题类型和解题技巧

高中生物必修2  生物遗传题类型和解题技巧

遗传规律有关题型及解题方法遗传规律是高中生物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高考的必考点,下面就遗传规律的有关题型及解题技巧进行简单的认识。

类型一:显、隐性的判断:1、判断方法②杂交:两个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F1所表现出来的性状则为显性性状。

②性状分离: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F1出现性状分离,则分离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原性状为显性性状;③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显性性状多于隐性性状;④分析遗传系谱图时,双亲正常生出患病孩子,则为隐性(无中生有为隐性);双亲患病生出正常孩子,则为显性(有中生无为显性)⑤假设推导:假设某表型为显性,按题干给出的杂交组合逐代推导,看是否符合;再设该表型为隐性,推导,看是否符合;最后做出判断;2、设计杂交实验判断显隐性类型二、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1、测交:用待测个体和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只有一种表型出现,则为纯合子(体);若出现两种比例相同的表现型,则为杂合体;2、自交:让待测个体进行自交,观察后代表现型及比例。

若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不出现(或者稳定遗传),则为纯合子;注意:若是动物实验材料,材料适合的时候选择测交;若是植物实验材料,适合的方法是测交和自交,但是最简单的方法为自交;类型三、自交和自由(随机)交配的相关计算:1、自交: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生物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自交时一定要看清楚题目问的是第几代,然后利用图解逐代进行计算,如图2、自由交配(随机交配):自由交配强调的是群体中所有个体进行随机交配,以基因型为23AA 、13Aa 的动物群体为例,进行随机交配的情况 如 ⎭⎬⎫23AA 13Aa ♂ × ♀⎩⎨⎧ 23AA 13Aa欲计算自由交配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概率,有以下几种解法:解法一 自由交配方式(四种)展开后再合并:(1)♀23AA ×♂23AA →49AA (2)♀23AA ×♂13Aa →19AA +19Aa (3)♀13Aa ×♂23AA →19AA +19Aa (4)♀13Aa ×♂13Aa →136AA +118Aa +136aa 合并后,基因型为2536AA 、1036Aa 、136aa ,表现型为3536A_、136aa 。

遗传题型及解法归纳高中

遗传题型及解法归纳高中

高中遗传题型及解法1. 引言遗传是生物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

遗传题型的设计和解答涉及一系列基本概念和原理,需要理清思路、掌握方法,才能正确解答问题。

本文将针对高中遗传题型及解法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遗传知识和解题技巧。

2. 常见遗传题型及解法2.1 单因素遗传问题单因素遗传是指某个性状受到一个基因的控制,常以 Mendel 的实验结果为例进行解答。

一般包括以下几种情况:2.1.1 显性和隐性遗传例如,红花色(R)为红花色素的表现基因,白花色(r)为无色素的表现基因。

父代为红花色(Rr)和白花色(rr),求子代的花色比例。

解法:利用分离法则可知,子代中红花色与白花色的比例为3:1。

2.1.2 两个性状的遗传例如,一个双色豌豆的叶子,上面是黄色的,下面是绿色的。

黄色显性(Y),绿色隐性(y),圆形显性(R),皱纹隐性(r)。

父代为黄色圆形(YYRR)和绿色皱纹(yyrr),求子代的表现型比例。

解法:利用乘法法则可知,子代中黄色圆形、黄色皱纹、绿色圆形、绿色皱纹的比例分别为1:1:1:1。

2.2 地中海贫血的遗传问题地中海贫血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属于单基因受累的遗传病。

主要有以下几类类型:2.2.1 婴儿地中海贫血婴儿地中海贫血是由双脱氧核苷酸希腊型基因突变所导致的一种遗传性疾病。

父母双方均为健康人,但二者携带了地中海贫血基因,求婴儿患病的几率。

解法:利用概率计算可知,若父母均为健康人但是携带了地中海贫血基因(一个人携带地中海贫血基因的几率为1/4),则生育婴儿患病的几率为1/4 * 1/4 = 1/16。

2.2.2 地中海贫血的遗传方式地中海贫血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合成障碍,造成人体贫血。

根据父母的基因型,可判断其子代是否患病。

解法:地中海贫血的基因型为HbA/HbA,携带者的基因型为HbA/HbS,正常人的基因型为HbS/HbS。

遗传题型及解法归纳

遗传题型及解法归纳

遗传题型及解法归纳
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物质在遗传传递中的规律和变异规律的科学。

在遗传学中,存在着多种题型和解法。

下面将对一些常见的遗传题型及其解法进行归纳。

1. 基因型推断题型:在这类问题中,给定一组已知基因型的个体,需要推断其后代的基因型。

解题思路是根据遗传规律进行基因型的组合和分离。

常见的基因型推断题型包括单基因遗传和双基因遗传。

2. 染色体数目题型:这类问题考察染色体数目变化对遗传结果的影响。

例如,某种物种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改变,需要推断其后代的染色体数目。

解题思路是根据染色体的配对和分离规律进行推理。

3. 表型比较题型:这类问题考察不同基因型对表型的影响。

通常给定一组基因型的个体和其表型,需要推断某个表型的遗传方式。

解题思路是根据表型的表达规律和可能的遗传方式进行推理。

4. 基因重组题型:这类问题考察基因重组的频率和位置对遗传结果的影响。

常见的基因重组题型包括连锁性和基因距离的计算。

解题思路是根据遗传交换的频率和可能的重组位置进行计算。

5. 基因突变题型:这类问题考察基因突变对遗传结果的影响。

通常
给定一组基因型的个体和其表型,需要推断某个表型的突变概率。

解题思路是根据突变的频率和可能的突变类型进行推理。

总的来说,解决遗传题型需要熟悉基本的遗传规律,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逻辑推理进行推断。

通过多做题目和实践,可以提高遗传问题的解题能力。

高中生物遗传题解题方法总结

高中生物遗传题解题方法总结

高中生物遗传题解题方法总结高中生物遗传题解题方法总结高中生物遗传题对很多同学来说是难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生物遗传题解题方法总结,欢迎阅读参考!一、解题思路:1.判断显隐性关系:“无中生有”为隐性□×○↓■2.根据题意先找出隐性个体做为突破口,推断亲代的基因型3.再根据亲代的基因型,推算子代的基因型及概率二、常染色体、伴性遗传、细胞质遗传的比较(一)细胞核遗传:均遵循孟德尔遗传基本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常染色体遗传:正反交结果相同,且与性别无关,后代往往表现出一定的.性状分离比。

(马上点标题下“高中生物”关注可获得更多知识干货,每天更新哟!)2.伴性遗传:正反交结果不一定相同,且与性别相关联,后代有一定的性状分离比且某性状只出现在某性别的个体上。

(二)细胞质遗传:正反交结果不相同,且总表现出母系遗传的特点,后代可能出现发送性状分离,但没有确定的性状分离比例。

三、遗传规律归纳总结:1.常染色体遗传:隐性:隔代遗传(无中生有),男女患病机率均等,显性:代代相传(有中生无),男女患病机率均等。

2.伴X遗传:隐性:隔代遗传(无中生有),交叉遗传(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显性:代代相传(有中生无),交叉遗传(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3.细胞质遗传:母系遗传,子代分离比不定。

4.连锁和互换遗传:完全连锁(某性状出现,必定伴随另一性状),不完全连锁:两多(同上)两少(互换)。

拓展阅读:高中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现象教案教学理念以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基本理念为依托,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贯彻落实三个维度的目标----即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教学中,让学生亲历从观察现象上升到理论水平的探究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感悟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教材分析教材主要是关于对遗传和变异的现象进行比较,要认识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和规律,就要从生物性状的遗传和变异开始学习。

5种方法解答生物遗传学计算题

5种方法解答生物遗传学计算题

5种方法解答生物遗传学计算题1.蛋白质练习题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有关于蛋白质方面的计算题,根据蛋白质形成时的特殊性,可以总结得出以下规律:①形成肽键数=失去的水分子数=所含氨基酸数-肽链条数;②至少存在的氨基数=至少存在的羧基数=肽链的条数;③蛋白质分子量= nM-(n-m)×18(M为氨基酸平均分子量,n为氨基酸数目,m为肽链条数);④某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对应mRNA碱基数目:对应DNA碱基数目=1:3:6 。

2. DNA中的碱基DNA分子必须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所以根据A—T,C—G之间的互补关系,可得出如下一系列关系式,这些关系式就可以用来快速地解题:(1)在整个DNA分子中:A=T,G =C,(A+G)=(T+C)=(A+C)=(T+G)=DNA 分子中碱基总数的50%。

(2)两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在整个DNA分子中为1,在两互补链中互为倒数。

即:(A+G)/(T+C)=1,若(A1+G1)/(T1+C1)=a,则(A2+G2)/(T2+C2)=1/a。

(3)(A+T)或(G+C)占DNA碱基总数的百分比等于任何一条链中(A+T)或(G+C)占该链碱基总数的百分比。

3. DNA复制的有关数量关系式DNA复制的特点是一母链为模板,按照碱基配对原则,进行半保留复制。

据此:可得出如下一系列关系式:(1)若以32P标记某DNA分子,再将其转移到不含32P的环境中,该DNA分子经连续n代复制后:含32P的DNA分子数=2个,占复制产生的DNA分子总数的1/(2n-1);复制后产生的不含32P的DNA分子数为(2n-2)个,占复制产生的DNA分子总数的1-1/(2n-1);复制后产生的不含32P的脱氧核苷酸链的条数为(2n+1-2),占脱氧核苷酸链总条数的比例为1-1/2n。

(2)某个DNA分子中含某种碱基X个,若该DNA分子进行n次复制,则需含该碱基的脱氧核苷酸分子数= [(2n-1)]X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常见遗传推断计算题的解题思路
摘要遗传推断题是高考常见题型,不同的遗传推断题情境有不同的解法,
但有时候学生由于思维定势,不能进行有效区分。

本文对几种常见的遗传推断计
算题的方法进行了梳理,并探讨相应方法的应用原理和应用情境。

关键词配子法乘法原理加法原理
纵观近几年生物遗传推理计算题,无外乎知子代推亲代、知亲代推子代、子
代亲代混合推(含求表现型、基因型及比值)等三种类型。

实际解题过程中,又
细分出棋盘法、乘法原理求解等[1-3]。

实际上这些解法应用的前提,都是要先
搞清楚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信息传递的纽带,也就是亲代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
比例关系。

原因在于,对于遵循孟德尔遗传定理的生殖方式来说,子代的形成必定是亲
代精卵细胞结合的产物,而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及基因必定是由亲本双方的配子携
带而来。

由此可见配子的基因型才是解开亲本到子代的遗传概率密码的钥匙,若
能通过亲本或子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求的相应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即可解得答案。

一、应用乘法原理能解决哪类问题
利用乘法原理(分步计算原理)求解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情况下亲本产
生的配子基因型的原理,是由于两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互不干扰,但最终
是为了完成组合配子基因型这一事件,基于独立事件概率计算公式P(AB)=P(A)×P(B),可以先求得配子中每个等位基因产生的概率,再相乘得到相应配子基
因型概率。

在实际应用中,经常有老师发现应用乘法原理不能得出正确答案,原
因是没有区分种群间的自由交配和特定基因型组成的群体的相互杂交之间关系,
因此应进行必要的区分。

1.足够大的种群内(亲本包含所有的基因型)的自由交配,两对自由组合的
等位基因的分配情况
在一个足够大的种群内,两对等位基因的各种可能的组合都可以出现,因此
不存在不能产生某些特定基因型的配子的情况,故可以通过种群基因频率求解相
应配子基因型[4]。

例1 某一自由交配的植物种群中,控制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C/c、D/d自由
组合,亲本中C的基因频率为0.6,D的基因频率为0.7,该群体保持遗传平衡,
求这个种群自由交配一代,F1中ccdd的基因型频率为多少?
解题思路:因为群体保持遗传平衡,可以用亲代基因频率求子代的基因型频率。

由子代基因型ccdd可推得亲代需分别提供c、c、d、d的配子,求得相应的
基因频率分别为0.4、0.4、0.3、0.3,亲代基因频率相乘,得到F1中ccdd基因
型频率为0.0144。

此方法还可以延伸到计算遗传病发病概率,本文不再赘述。

2.只含有某些特定基因型的某个群体自由交配的情况
这和情况1不同,在此情况下,因为参与杂交的群体只含有某些特定的基因型,如果分别计算每对等位基因频率的频率,再进行相乘,则可能出现该群体亲
本不能产生的配子基因型的组合,造成计算错误。

例2 一种花的颜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和
B基因同时存在的时候开紫花,其余情况开白花。

现有一纯合红花和一纯合白花
亲本杂交,F1全为红花,F1个体随机交配,F2中紫花:白花=9:7,试问,若F2
中白花个体随机交配,F3中紫花与白花之比为多少?
错误思路:按基因频率求解,F1的基因型必定为双杂合显性AaBb,则F2中
白花雌雄群体均有以下几种基因型:1/7AAbb、2/7Aabb、1/7aaBB、2/7aaBb、
1/7aabb,配子中A的基因频率为2/7,a的基因频率为5/7,B的基因频率为2/7,b的基因频率为5/7,紫花个体为双显基因型,则子代中紫花()的基因型频率
为24/49 × 24/49 = 576/2401,显然是一个错误答案。

得出这个错误答案的原
因在于求显性基因型频率时,没有注意到AB基因型的配子是无法产生的,导致
计算错误。

此题应用乘法原理计算的正确思路,是先探讨能产生的所需基因型的亲本的
杂交组合,再运用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进行计算。

思路如下:要得到子代基因型
为A_B_的个体,杂交亲本必须满足产生的配子结合后含有A和B基因,则可能的
杂交组合有:①1/7AAbb × 1/7aaBB,②1/7AAbb × 2/7aaBb,③2/7Aabb ×
1/7aaBB,④2/7Aabb × 2/7aaBb这四种类型,考虑雌雄亲本均可的情况,分别
求得各组合中产生A_B_基因型个体的比例并相加,为2/49 + 2/49 + 2/49 +
2/49 = 8/49,可得白花个体的比例为1-8/49=41/49,即子代中紫花与白花之比
为8:41。

原因是该群体中能两两结合产生需要的基因型的杂交亲本存在确定性,因此任意两个亲本之间杂交产生子代的基因型均为独立且互斥事件,不可直接相乘,故应采用加法原理(分类计算原理)进行分类讨论[5-7]。

二、棋盘法能方便地解决哪类问题
用棋盘法解决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情况下由推断亲代或子代基因型的基本
解题思路,是先求得参与杂交的雌雄亲本能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再遵循雌
雄配子两两随机结合的原则,列表格(棋盘法)求的相应的基因型及比例。

这种
方法比较适于解决亲本群体中基因型组成类型有多种确定的基因型且自由交配的
情况[6-7]。

以例2为例,应用配子法解题思路:由题意可知,F1的基因型必定为双杂合
显性AaBb,则F2中白花雌雄群体均有以下几种基因型:1/7AAbb、2/7Aabb、
1/7aaBB、2/7aaBb、1/7aabb,此时可以先求某一性别群体中能产生的配子种类
及比例,再用棋盘法进行求解。

可求得雌雄群体中均有以下配子种类及比例:
2/7Ab、2/7aB、3/7ab,列表格求得子代如下:
由表格求得:子代中紫花与白花之比为8:41。

由此可见,针对不同的遗传题情境,大多数情况下采用配子法,可简便得到
结果,若应用乘法原理,需要区分是否先进行分类讨论。

[1]李福琴.利用“配子法”建构计算种群基因频率的数学模型[J].中学生物学,2017,33(1):62-63.
[2]刘海涛.例析配子法在两对等位基因自由交配问题中的应用[J].中学生物
教学,2021,(8):79-80.
[3]谈存琳.配子法能解决的问题类型[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28):93.
[4]李幽兰.适用基因频率计算配子的数学原理和判断方法[J].中学生物
学,2021,37(12):55-57.
[5]敖宝英,张燕波.配子法中产生重复计算的解决策略[J].生物学教
学,2018,43(7):53-54.
[6]王林华,陈松.例谈“分解组合法”在遗传解题中的“万能”和“不
能”[J].中学生物学,2022,38(1):66-90.
[7]王阳兰.满足自由组合定律,都能应用乘法原则吗?[J].中学生物
学,2021,37(6):60-61.
两种解法,不同答案【例丨】(2020•山东模拟_17题改编)鲜食玉米颜色
多样、营养丰富、美味可口。

用两种纯合鲜食玉米杂交得F,,F,自交得到F2,
F2子粒的性状表现及比例为紫色非甜:紫色甜:白色非甜:白色甜=27:9:21:7。

F2 中白色子粒发育成植株后随机受粉,得到的子粒中紫色子粒占______ 。


考答案:8/49。

以发表在中学生物学第 3 7 卷第 6 期 2021 年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