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心动图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及疗效评价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诊治进展

- 180 -①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重庆 400014通信作者:包蕾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诊治进展牟杰① 包蕾①【摘要】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是指出生后,因各种病因导致肺血管阻力持续增加引起肺动脉压高于体循环压,右心腔静脉血流通过卵圆孔和/或动脉导管产生大量的右向左分流,是多种因素所致的临床综合征。
母亲吸烟,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双胎输血综合征及部分遗传基因位点是PPHN 的潜在高危因素。
超声心动图是诊断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金标准,超敏肌钙蛋白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17及转化生长因子-β1能间接反映PPHN 的严重程度,为其诊断提供新的手段。
在治疗方面,重组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sGC 激活剂、类固醇激素、四氢生物蝶呤(BH4)及其前体,对PPHN 的病理生理模型均有改善作用,为笔者下一步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病因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Progres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Neonatal 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MOU Jie, BAO Lei.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1, 18(08): 180-183 [Abstract] Neonatal 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PPHN) refers to the clinical syndrome caused by multiple factors after birth, when 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 increases continuously due to various causes, causing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to be higher than systemic circulation pressure, and the right cardiac vena cava blood flows through the egg foramen and/or arterial catheter, producing a large number of right-to-left shunt. Maternal smoking, fetal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 twin transfusion syndrome and some genetic loci are potential risk factors for PPHN. Supersonic and enchanted the graph is the gold standard in the diagnosis of neonatal pulmonary hypertension, hs-cTnT, IL-17, VEGF and TGF-β1 can indirectly reflect the severity of the PPHN, provide new means for the diagnosis. In terms of treatment, recombinant human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sGC activator, steroid hormone, tetrahydrobiopterin (BH4) and its precursors all improved the pathophysiological model of PPHN, providing a new direction for our next research. [Key words] Neonatal pulmonary hypertension Pathogeny Clinical manifestation Prognosis Treatment First-author ’s address: Children ’s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14,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1.08.045 如果围产期肺循环过渡不良,血液通过未闭的卵圆孔及动脉导管从肺内分流出去,导致顽固性低氧血症,最终导致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 PPHN)。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一)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一)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什么是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新生儿肺动脉高压(Neonatal Pulmonary Hypertension,NPH)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通常在出生后出现,导致肺动脉压升高,肺血管阻力增加。
诊断标准是什么?为了便于诊断,国际上制定了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主要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查得出,可以确定肺动脉压力及阻力是否升高。
2.氧饱和度:正常新生儿的氧饱和度在95%以上,若氧饱和度低于90%,则提示肺动脉高压的可能性较大。
3.动脉血气分析:可以检查血氧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判定肺动脉血流状况。
4.病史及体格检查: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病史及体格检查,以确认是否存在其他与肺动脉高压相关的疾病。
如何治疗?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给予氧气:保持良好的通气情况,增加血氧含量,减轻肺动脉压力。
2.给予一些药物:如吸入氧气、呼吸道扩张剂、升压药等,可以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力,减少肺血管阻力。
3.抗生素治疗:预防或治疗肺炎等相关感染。
4.进行手术或介入治疗:如心导管手术、外科手术等,可以缓解或治愈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预防措施是什么?为了预防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发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孕期保健:孕期保健非常重要,孕妇需要注意营养均衡和合理运动。
2.预防感染:预防感染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减少新生儿感染的几率,可以有效地降低患病率。
3.母婴衔接:母婴衔接也很重要,提供良好的保健服务,让新生儿获得足够的营养和关爱。
综上所述,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清晰明确,治疗方法较为多样化,同时还需要加强预防措施,以确保新生儿健康成长。
如何提高治疗效果?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效果不仅与诊断及治疗方法本身有关,还与患者、医生、家属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以下措施可帮助提高治疗效果:1.培养健康习惯:调整生活习惯,不熬夜、戒烟戒酒、不过度劳累,有益于身体健康。
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超声诊断标准

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超声诊断标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动脉导管未闭是新生儿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发生率约为1/500至1/2000。
导管未闭会导致左至右分流,从而导致肺血管床血容量增多,肺动脉扩张及高压,最终发展为永久性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是指肺循环压力增高,肺动脉内压力大于25mmHg。
其病变包括肺动脉收缩、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表现为内皮皱弓的缺失,内皮细胞受损从而释放大量的内皮素,促进心肌重构。
动脉导管未闭伴随肺动脉高压时,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增加死亡率。
及时准确的超声诊断对于早期干预十分重要。
1. 超声检查的重要性超声检查对于肺动脉高压的诊断至关重要。
超声可以辨认出动脉导管未闭及其合并的肺动脉高压。
动脉导管未闭在肺动脉血管床内可以看到由左向右的血流。
通过超声可以观察到肺动脉压力是否升高,有无肺动脉扩张等表现,而且还能够评估心功能及结构,有助于评估患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2. 肺动脉高压的超声诊断标准(1)超声检查中,可见肺动脉内腔狭窄,血流流速较快,心脏负荷明显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要与闭塞肺血栓动脉高压鉴别,后者肺栓塞可致梗死,各部位可见线状影,压迹征,肺动脉闪辉。
在B超检查中尚可见肺梗死的斑索状影,常位于野角。
若心前后壁出现的压脊交浅感不压倒胃下垂,常见于心前后壁,向心动脉后脉侧部。
(2)通过心导管造影检查发现超声心动图中主动脉瓣反流。
病变可使左心室迴放处压力更加增加,并由室间隔前偏右冲径。
同时期患者纵隔见肺动脉隆起,间隔不清,心尖后移。
CT检查可见2室间隔前偏向心右,与前壁形成平面。
(3)根据超声心动图显示肺动脉瓣背后有局限性牵拉点,间中亚段变窄并转角伸展不良,发射成液血形成潴留。
肺动脉根部而肺动脉式饥荒性低信自参干辐射背后伸展及心术右角,肺动脉可能是动脉导管未闭的诊断标准。
3. 超声诊断的优势超声检查是非侵入性、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对于新生儿和婴幼儿尤为适用。
超声可以重复性强,有助于监测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治专家共识(完整版)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治专家共识(完整版)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the newborn, PPHN)是指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性增高,使由胎儿型循环过渡至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心房和(或)动脉导管水平血液的右向左分流,临床出现严重低氧血症等症状。
PPHN约占活产新生儿的0.2%,但在所有呼吸衰竭新生儿患儿中伴有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的比例可高达10%[1],并有相对较高的死亡率。
经典的PPHN多见于足月儿或过期产儿,但近年来由于极低或超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增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 r o n c h o p u l m o n ar y dy s p l a s i a,B P D)并发的肺动脉高压开始受到重视;这种慢性肺动脉高压可出现在新生儿后期,甚至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出院后在儿科病房被诊断。
2013年法国Nice第5次世界肺高压论坛(WSPH)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分类强调新生儿期不同肺疾病在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2],分为:(1)根据新生儿期特殊解剖和生理特性所形成的肺动脉高压,患儿在生后肺血管阻力不能有效地下降,即新生儿PPHN;(2)肺动脉高压基于肺部疾病和(或)低氧,属于发育性肺疾病范畴,如产前、产后影响肺发育的肺泡、肺血管和结缔组织损伤,常见有BPD并发的肺动脉高压。
自2002年发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诊疗常规(草案)" [3]以来,该病的诊治已有较大的进展;为进一步规范诊治,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指南[4,5],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共同制定了本共识。
一、新生儿PPHN(一) PPHN发生的相关因素1.围产期窒息或肺实质性疾病:PPHN继发于肺实质性疾病,伴或不伴有窒息的胎粪吸入综合征(MAS)、呼吸窘迫综合征(RDS)、肺炎或败血症等。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是指在婴儿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内,肺动脉压力显著升高的一种疾病。
其病因复杂,常见的有肺动脉未闭、室间隔缺损、右心室流入道狭窄等。
早期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诊断非常重要,可以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下面是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和相关参考内容。
1. 临床表现: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呼吸困难、发绀、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等。
但这些临床表现非特异,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
2.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重要手段。
包括心脏听诊、颈静脉回流、皮肤黏膜发绀程度、心界扩大、左右心室杂音等。
3. 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可以协助诊断新生儿肺动脉高压。
常见的心电图改变包括右心室肥厚、右束支传导阻滞、电轴右偏等。
4. 胸部X线检查:胸部X线检查对于评估心脏大小、肺血流情况以及其他相关异常很有价值。
常见的胸部X线改变包括心脏增大、肺纹理增多、肺动脉突出等。
5. 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是目前诊断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最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通过超声心动图可以评估肺动脉压力的大小、室间隔缺损、右心室大小、心室间隔运动情况等。
6. 心导管检查:心导管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金标准,但其创伤性较大,一般仅作为疑难病例的确诊手段。
通过心导管检查可以准确测量肺动脉压力和心脏输血量,并通过心导管分析评估心血管病理。
7. 其他辅助检查:如红细胞计数、动脉血气分析、血浆儿茶酚胺、心脏磁共振等辅助检查可以全面评估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和病因。
综上所述,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检查等。
其中,超声心动图是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心导管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
其他辅助检查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1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诊断要点和诊断标准】一、临床表现生后即刻或生后12小时内出现严重的发绀,其缺氧程度与肺部实质性病变不相称。
即呼吸困难不明显,但紫绀明显,心脏听诊无特异性,吸入100%氧10~15分钟紫绀无改善,特别是胸部X线检查肺野相对清晰,无气漏或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者,应高度怀疑本病。
2、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较重病例血小板可减少。
2、血气分析:通常PaCO2<6.0Kpa,PaCO2相对正常。
常有代谢性酸中毒,持续性酸中毒是肺动脉高压临终前的表现。
3、胸部X线检查:有助于鉴别肺部疾病,心影多正常或稍大,部分患儿肺血减少。
4、超声心动图:主要用于鉴别有无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评估肺动脉压力。
5、心导管检查:为侵入性检查方法,虽有诊断价值,但因为侵入性,一般不做。
需做如下检查:①高氧试验②动脉导管前后PaO2差异试验③高氧高通气试验④超声心动图⑤胸部X线照片⑥心电图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是指生后肺血管阻力持续增高,肺动脉压力超过体循环压力,使由胎儿循环过渡到正常“成人”型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的心房及或动脉导管水平的血液右向左分流,临床上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等。
诊断标准一、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1、原发性:较少见,发生原因不明,可能为先天性或与宫内缺氧有关。
2、继发现:较多见。
任何原因引起的缺氧和酸中毒,均可引起肺小血管痉挛,引起肺血管阻力增加及肺动脉高压。
常见的原因有:①宫内或围生期窒息:如母亲妊辰期胎盘功能不良,过期产,羊水过少,母亲患糖尿病或服用阿司匹林、消炎痛等,新生儿窒息。
②肺实质病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肺炎和胎粪吸入综合症③肺发育不良:包括肺实质及肺血管发育不良,先天性隔疝等。
④心肌收缩不良:围生期窒息心肌炎,代谢异常(低血糖,低血钙)和血液粘稠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等。
⑤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和病毒感染,如败血症和感染性肺炎。
二、三、五、鉴别诊断1、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紫绀,多数与呼吸困难一致。
超声心动图评估肺动脉高压的新方法

超声心动图评估肺动脉高压的新方法目的评价超声心动图M型测得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舒张期右室前壁厚度与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比值(RV AW/LVPW)评估肺动脉高压的方法。
方法对入选98例单纯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用多普勒超声测得跨三尖瓣压差求得肺动脉收缩压,用M型超声测得舒张期右室前壁厚度与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比值,比较两者相关性。
结果RV AW/LVPW比值与测跨三尖瓣压差求得肺动脉收缩压有良好相关性(P<0.01)。
结论超声心动图RV AW/LVPW比值可以评估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
[Abstract]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valve of other quantitative echocardiographic criteria for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in patients with congenital atrial septa(the thickness ratio of the right ventricle end-diastolic anterior wall to the left ventricle edd-diastolic posterior wall,RV AW/LVPW). Methods A total of 98 patients with isolated congenital atrial septal defect(ASD)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by M type ultrasound measure RV AW/LVPW,by doppler ultrasound measure tricuspid differential pressure. Bivariate correlations were evaluated using the chi-squared statistic. Results The RV AW/LVPW were correlated well with PASP measured by tricuspid valve differential pressure (P<0.01). Conclusion The RV AW/LVPW ratio can evaluate the severity of PAH in patients with ASD.[Key words] Echocardiography;Atrial spetal defect;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肺动脉压是肺循环血流动力学的一项重要参数,是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手术指征、疗效评价、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
超声心动图筛查肺动脉高压的方法及研究进展

肺 动 脉 高 压 ( 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 一 种 持 续 进 展 的 肺 血 管 疾 病 , 表 现 为 肺 血 管 阻 力 ( 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PV R )进 行 性 升 高 ,最 终 导 致 右 心 衰 竭 、 甚 至 死 亡 。目 前 ,P H 的 血 流 动 力 学 诊 断 标 准 为 :在 海 平 面 , 静 息 状 态 下 ,右 心 导 管 ( right heart catheterization,RHC)检 测 肺 动 脉 平 均 压 ( mean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mPAP) > 2 5 mmHg。但 R H C 是 一 种 侵 人 性 操 作 ,有 一 定 的 风 险 性 。 而 超 声 心 动 图 (echocardiography,Echo)简 便 、快 捷 、无 创 , 能 够 从 血 流 动 力 学 、形 态 学 和 右 心 功 能 评 估 等 多 个 角 度 全 面 地 评 估 P H ,且 已 被 许 多 研 究 I" 证 实 能 够 有 效 估 测 肺 动 脉 压 力 ( 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PAP)。因此 2015 年 欧 洲 心 脏 病 与 呼 吸 学 会 的 P H 指 南 m推 荐 将 E ch o 作 为 1C 级 、一 线 、非 侵 人 性 的 方 法 用 于 可 疑 P H 患 者 的 评 估 。本 文 就 Echo各 项 评 估 方 法 的 优 劣 势 及 近 年 来 取 得 的 研 究 进 展 进 行介绍。
Vmax>2.8m/s 为 诊 断 阈 值 判 断 P H 的 可 能 性 。
1.1.4影 响 TR估 测 PAP准确性的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声心动图对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价值及疗效评价
目的探究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应用超声心动图对于其病情诊断和临床预后质量评估价值。
方法纳入本院2014年~2016年收治确诊为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3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以及评估临床疗效,对研究患儿对象相关临床基线资料以回顾性方法分析,归纳超声心动图对此类患儿的诊断价值与疗效评价价值。
结果以患儿肺动脉压力情况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并分为轻度、中度、重度,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患儿心脏各个腔室随着肺动脉压的提升而对应增大,而肺动脉压越高的表示患儿病情越重,临床预后质量越差。
结论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患儿病情发展程度,在给予对应治疗干预措施后可利用超声心动图对预后质量进行评估,合理调整治疗措施,保障患儿临床疗效和生命安全,值得重视。
标签:超声心动图;新生儿肺动脉高压;诊断价值;疗效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出生后即可有严重紫绀症状出现,与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相类似,对此类患儿病情进行干预的前提在于准确诊断疾病类型及其病情发展程度,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要根据患儿病情进行调整,治疗后掌握患儿改善程度有助于医生的调整。
本文旨在探究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应用超声心动图对于其病情诊断和临床预后质量评估价值,现归纳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4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确诊为新生儿肺动脉高压患儿30例为此次研究对象。
患儿中有男性19例,女性11例;胎龄在36~43周范围间,平均胎龄为(38.9±1.2)周;体质量在2245~4120 g范围间。
纳入本次研究患儿需符合以下标准:围产期有缺氧史、出生后不久便出现持续性低氧血症且原因不明,经加压吸氧处理后青紫症状无变化;症状、体征并不相称。
排除以下情况患儿进入研究范围: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气胸、无脑儿等。
1.2 检查方法
仪器为AU3 Partuer和东芝140A彩色超声诊断仪,将仪器探头频率设置在3.75~5 MHz范围间,确认患儿心脏结构除了存在轻微动脉导管以及卵圆孔没有关闭之外并无其它结构异常情况。
对患儿房室内径、三尖瓣返流、流速还有压差进行检测计算,最终得到患儿肺动脉收缩压的数据。
患儿没有存在右室流出道梗阻、肺动脉狭窄情况的时候患儿肺动脉高压等同于右室收缩压。
患儿右房大小可分为正常、轻度以及显著扩大,三尖瓣返流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右房压分别则为5 mmHg、10 mmHg以及15 mmHg。
而三尖瓣返流情况判定依据如下,返流达到心房1/4时判定为轻微,达到心房1/2时判定为轻度、达到心房3/4时判定为中度,达到全段时判定为重度。
患儿肺动收缩压在30 mmHg以上时可
判定为肺动脉高压[1]。
1.3 治疗方法
给予患儿硫酸镁药物,患儿负荷剂量标准为
200 mg/kg,葡萄糖液对硫酸镁进行稀释且保障经稀释后浓度在10%以下,通过静脉滴注方式给予患儿,一般给药时间为30分钟。
之后维持剂量给予,维持量为每小时20~50 mg/kg,给予方式为静脉滴注,疗程3~5天;给予西地那非,剂量为0.5~2.0 mg/kg,通过口服方式给予患儿,每间隔6个小时则需服用药物。
治疗期间用超声心动图密切关注患儿肺动脉压力情况,根据改善效果对硫酸镁、西地那非等药物剂量进行调整[2]。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纳入研究对象患儿中,有14例(35.0%)患儿确定为轻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平均数据为(41.5±5.0)mmHg,患儿收缩压数据在30~49 mmHg 范围间;13例(32.5%)患儿确定为中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平均数据为(54.2±3.1)mmHg,数据在50~69 mmHg范围间;余下13例(32.5%)患儿判定为重度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收缩压平均数据为(88.2±4.3)mmHg,数据均在70 mmHg以上。
对轻度、中度和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的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右室内径、肺动脉内径等进行对比,提示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3 讨论
新生儿肺动脉高压为临床新生儿疾病中发病较高的类型之一,也是目前导致新生儿出现死亡事件的重要因素,该病发病机制是胎儿在出生后本身循环方式从胎儿型过渡到成人型这个过程中被其它因素干扰而引发,病情发展后会使得血液经过卵圆孔、动脉导管水平出现右向左分流,患儿肺血管阻力出现不间断的提升并可引发严重低氧血症[3]。
目前对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还没有严格准确的诊断标准,而对此类患儿治疗效果,诊断是其关键点。
以往对肺动脉高压诊断的“金标准”为心导管,但新生儿本身机体发育不成熟,且在疾病影响下难以承受心导管侵袭操作所带来的损害。
本文研究中对患儿检测肺动脉压力用多普勒超声三尖瓣返流压差进行估算,所得数据不仅可靠且具备无创简便的优点[4]。
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初期临床表现与中央型青紫疾病相接近,超声心动图能够帮助医生鉴别相似疾病,准确找到病因,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本文研究中病情不同的持续性肺动脉高压患儿各个指标存在明显差异,提示了超声心动图检测数据以及分组方法都与患儿病情有所联系,临床意义突出[5]。
综上所述,新生儿肺动脉高压应用超声心动图诊断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患儿病情发展程度,在给予对应治疗干预措施后可利用超声心动图对预后质量进行评估,合理调整治疗措施,保障患儿临床疗效和生命安全,值得重视。
参考文献
[1] 寿列军,沈晓燕,解左平.超声心动图诊断新生儿一过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价值[J].浙江创伤外科,2016,21(1).
[2] Malowitz,Forsha,Smith,等.右心室超声心动图指标预测患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婴儿的不良预后[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4):399-399.
[3] 谭洁莹,韦程纲,谢琦.超声心动图估测肺动脉高压对诊断肺动脉栓塞的意义[J].广州医药,2015,46(4):17-19.
[4] 张璟,马晓静,梁雪村,等.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诊治新生儿青紫临床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5(8):591-595.
[5] 赵萍.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肺动脉高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2015(4):470-471.。